CT导向下臭氧溶解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20 08: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CT导向下臭氧溶解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CT科 俞福伟

【摘要】目的:探讨CT导向下臭氧溶解术治疗颈、腰椎

间盘突的价值。

【方法】:180例颈、腰椎间盘出患者,其中颈椎间盘突

出30例,腰椎间盘突出150例,于CT导向下行臭氧溶解治

疗。

【结果】:注射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 氧在间盘内分析: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

大部分溢出盘外状。臭氧注射后,神经根轮廓全部显露,“淹

没症”消失者占29%;神经根大部分显露,“淹没症”部分

消失者50%;神经根显露不明显者占21%。治疗后3个月随

访,显效、有效和无效者颈椎间盘突出者分别占78%、16%

及6%;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别占82%、13%和5%。

【结论】:CT导向下盘内、突出物单次联合臭氧溶解术

穿刺准确,及时监测臭氧分布及注射后改变,疗效高,为椎

间盘突出治疗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脊椎 间盘突出 化学溶解术 臭氧 CT

穿刺

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国内椎间盘突出的臭氧消融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辽源市中医院对此项临床应用做了探讨,对臭氧消融术的导向方法、穿刺途径、注射浓度和剂量,注射后影像学变化及其联合应用技术进行了探索,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80例颈腰盘突出患者,颈椎间盘突出30例,腰椎间盘突出150例。男性患者119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19-87岁,平均57岁。术前的经CT或MRI确诊。严格选择适应症,无合并骨性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椎体滑脱,黄韧事肥厚等异常。患者最短病程3个月,最长病程29年。术前均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其中13例患者为外科手术后路半板切除物摘除术后同一部位复发者。23例患者做了胶酶联合注射。8例患者做了2次臭氧溶解术。

1.2 治疗方法

1.2.1 定位

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取仰卧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取俯卧位,行病变间盘常规扫描,层厚3mm,确定突出之间盘的部位和形态。于CT扫描显示器上利用测量软件表皮预穿刺点,并测量标定点至间盘的距离,穿刺进针角度及进针深度。开激光定位灯,将扫描床移动到预穿刺层面并按照上述测量在

患者皮肤上标记穿刺进针点。常规消毒,铺洞巾,以0.1%的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穿刺针采用美国Coock公司生产的22G薄壁千叶针,外径为0.7mm。

1.2.2 穿刺途径

颈椎间盘突出:采用侧前缘穿刺途径,经颈动脉鞘内缘穿刺颈椎间盘,详细路径为皮肤—皮下脂肪—颈动脉鞘内缘—颈前筋膜—纤维环—间盘中央。

腰椎间盘突出根据突出物的位置选择穿刺途径:中央和旁中央型突出物位于患侧神经根内侧者,穿刺针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进入盘内详细路径为皮肤—皮下脂肪—骶棘肌—黄韧带—神经根内侧间隙—突出物—盘内。

1.2.3 注射方法

颈椎间盘采用2ml注射器抽取浓度为60ug/ml的臭氧缓慢加压注射,反复扫描观察臭氧弥散情况,分次注射,问题不超过6ml。

腰椎间盘突出者采用5ml注射器抽取浓度为60u/ml的臭氧,首先在椎间盘髓核腔内分次反复注射,经扫描观察臭氧盘内分布满意,然后按照测量针尖至突出物中央的距离,缓慢将针退到突出物中央,再次扫描确定针尖位置,缓慢注射60ug/ml的臭氧5ml。突出物CT值超过60Hu者,首先注入10%的高渗盐水2ml,再行臭氧注射。对于神经根增粗明显者,将针尖退出达神经根旁,注入40ug/ml的臭氧5ml,得

保松1ml。再次CT扫描对溶解情况进行观察,拔针,局部穿刺点粘贴,送患者返病房。术后卧床3天,常规静脉给予抗生素3—5天。

2 结果

2.1 臭氧注射后盘内分布

全部患者CT导向下穿刺成功率100%,颈椎间盘突出者穿刺直接抵达间盘中央,腰间盘突出者针尖均分别抵达盘内及突出物中央。臭氧注射后盘内分布:在颈椎间盘分布呈不规则或裂隙状,纤维球不完整进入髓核,臭氧溢出达后纵韧前方及椎旁结构。臭氧在腰椎间盘内形态分布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溢出盘外状。

臭氧注射后椎间盘形态较注射前发生变形并有不同程度的膨大,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具有典型腰腿疼症状,CT扫描显示间盘突出不明显,注射臭氧后显示纤维环局限性隆起呈典型的包容性椎间盘突出。13例椎间盘突出患者经半椎板切除减压及突出物摘除术后3个月至2的复发,臭氧溶解前经CT扫描证实为盘内残余髓核组织经破裂纤维环再次突出于盘外所致。

23例患者突出物巨大,前后径大于6mm,采用胶原在酶和臭氧联合注射后突出物密度降低,突出物轮廓模糊。

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注射后神经根轮廓全部显露,“淹没症”消失者占29%;神经根大部分显示,“淹没症”部分消

失占50%;神经根显示不明显者占21%。

2.2 治疗效果

颈腰间盘突出臭氧治疗后3个月通过随访判定治疗效果。显效:症状全消失,恢复正常活动;有效:偶有疼痛不适,不影响工作和日常活动;无效:症状虽有改善、但仍然出现间歇性疼痛症状,见表1。注射臭氧后全部患者立刻有不同程度的症状缓解,术前疼痛越剧烈,注射后疼痛缓解越显著,但1周后症状有反复。症状逐渐减轻,3个月以后获得最佳治疗效果。颈椎间盘突出治疗后显效78%、有效16%、无效6%;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后显效82%、有效13%、无效5%。

3 讨论

臭氧的理想注射位置为盘内髓核腔和突出物中央,大部分情况下通过侧后方穿刺途径可以使穿刺针尖达髓核腔内,但是在部分L5—S1间盘穿刺时,由于髂骨翼高穿刺角度大,穿刺针虽然穿刺到间盘,但并没有使针尖位于髓核腔内,而是穿刺到纤维或终板,此时注射臭氧的阻力大,不能使臭氧弥散于髓核腔内,治疗效果不佳,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于间盘外形成突出物时,侧后方途径穿刺难以使臭氧与髓核充分混合,通过后路途径或弯针技术可以方便的一次穿刺突出物和髓核腔,达到盘内突出物的溶解。

近几年来,纤维内窥镜直视下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应用

得到较大的发展,此项技术只少量咬除椎板下缘,扩大椎板间隙,完全保留了脊柱中、后柱结构人,不干扰正常的脊柱生物力学结构,术后不影响下腰椎稳定性,减少了术后脊柱滑脱、下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当日即能下床活动,与常规手术相比患者易于接受。本组13例椎间盘突出患者经半椎板切除减压或纤维内镜间盘摘除术后3个月至2年之间,患者症状复发,臭氧溶解前经CT扫描证实为盘内残余髓核组织经破裂环再次突出盘外所致。外科微创手术,特别是后路椎管镜手术虽然创伤轻,但由于手术入路和视野的限制在摘除突出物后难以同时对盘内髓核腔残留髓核组织进行清除,故术后在策略和脊椎运动的作用下,髓核腔内残存的髓核组织向“挤牙膏”样被挤出盘外形成新的突出物,因此,在纤维内镜摘除突出物后,应用臭氧以盘内残留的髓核结构和盘外手术部分注射臭氧,可以溶解残留髓核,创面消毒止痛,防止感染和术后粘连的发生。

随着臭氧溶解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推广,更多的介入技术方法将产生,臭氧与其它技术联合应用将得到发展,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效果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de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