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 文化生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3-09-30 02: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2019-2020年高二政治 文化生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教材助读]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
发展时期 文化思想 影响作用 殷商 时期 春秋 战国 秦 汉 隋唐 宋元明 明清 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基本特征之一:________________,主要见证是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标志着人类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________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2、_______________是中华文化_______________的重要见证。 (二)基本特征之二:__________________
1、独特性: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华文学艺术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__的内涵、_________
___________的风格,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区域性: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受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
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特征;
3、民族性:中华之_____________,民族之_____________
(1)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___________,又有各自的____________ (2)各民族文化相互__________,相互___________,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3)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____________和强大
的________________。 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一)包容性的含义:
1、________________:能与其他民族文化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能在文化交流中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二)包容性的意义:
1、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______________的关系中交流;
2、有利于增强对_______________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_____________;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得益于其特有的_____________ 四、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_______________和不竭_______________。 [误区辨析]
1、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书典籍
3、不同地域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发展
4、中华文化一脉相传,指的是没有融入外来文化
5、包容性会使民族文化逐渐丧失其个性
【课内探究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材料一】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目前 考古学者共发掘甲骨16万余片。据统计,所有这些甲骨上的各种文字总计为四千多个,其中经过学 者们考证研究的约有三千个,在三千余字里面,学者们释读一致的仅有一千多字。尽管如此,通过 这一千多字,人们已经可以大致了解有关商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了。甲骨文是一种成熟而系 统的文字,为后世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汉字又经历了铜铭文(金文)、小篆、隶书、楷 书等形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材料二】中华民族一贯重视保存、研究历史,善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历朝历代都重视史官的设置与史书的编撰。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大都有确切的历史记载,有史书典籍可考。 探究:(1)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征?
(2)结合材料,谈谈中华文明为什么得以世代相传?
【课内探究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材料】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各区域文化交相辉映,各民族文化互融共生的辉煌成果,其所及范围至为宽广,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其中,许多文化元素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例如,独特的语音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意蕴丰富的书法艺术、形式高妙的古典戏曲等,都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国粹。
探究: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征?这一特征有何表现?
【课内探究三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既体现在本土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还体现在对域外异质文化的接受和吸纳,其中最典型的便是佛教。佛教于东汉时期传人中国。对于这样一种异质文化,我们的先人展现出了豁达的胸襟,不仅不予以排斥,而且任其在朝野上下传播,并积极吸纳其思想元素以融入本土文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唐代时已经被演绎得十分精彩、十分优秀。当时的都城长安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中心。
【材料二】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将实质性启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继承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吸纳东亚国家开放的区域主义,“一带一路”秉持开放包容精神,不会搞封闭、固定、排外的机制。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地域和国别范围也是开放的,古代陆、海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中国的友好邻国都可以参与进来。 探究:(1)结合材料一,讨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的意义。
【课内探究四 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材料】世界上有三种文明形态: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农耕文明,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游牧文明的部分优秀基因。但是对于海洋文明我们一直都是井底之蛙。洪武七年(1374),明政府下令实施海禁,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海被武装了,我们不知道;海被瓜分了,我们也不知道!对外封闭,对内则实行严苛的文化专制主义。综观明清两代,文化创造力急剧下降,几乎找不出可以和孔孟、李白、杜甫等人相提并论的杰出人物。我们的保守、封闭和历史失误,造就了19世纪中华文化几乎陷入了万劫不复的绝境。 结合材料讨论: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饱经风霜的中华民族在陷入绝境之际突然爆发出一种临危意识,雄浑的历史光荣被调动
起来。在近代以来的一百年里,不计其数的仁人志士为民族命运大声疾呼,浴血奋战,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站立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结合材料讨论:你认为中华文化得以恢复生机的原因是什么?
【当堂检测】
1、汉字,独特的方块字,字小乾坤大。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即仁者爱人;“忠”字,从心,中声,尽心尽力,赤诚无私为忠,这是指对众人、对国家的心态。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C、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动力 D、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中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史。”这告诉我们
①史书典籍是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要重视文化的传承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3、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于2014年10月在漳州市举行。本届省运会的吉祥物命名为阿福、阿仙(右图),经拟人化塑造出一对可爱的男女娃娃卡通形象,阿福代表福建,阿仙代表漳州,两个娃娃身穿福建民间服饰,衣服上的浪花纹样代表福建海洋环境和传统
海洋文化的深厚内涵。吉祥物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4、在科学医学方面,成书于8世纪的藏族《四部医典》是重要的医药学巨著。元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被收入四库全书,在我国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回族科学家扎马鲁丁的《万年历》,被元朝颁布实行,清代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的《割圆密率捷法》已经涉及微积分的领域。这些材料说明
①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②中华各族的文化具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东临滨海的齐国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齐文化尚功利、讲求革新,鲁文化重伦理、尊重传统。这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齐鲁文化。齐鲁文化的形成从侧面反映了 A、中华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特征 C、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特色
【归纳总结】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见证及表现
2、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3、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含义及意义
4、中华文化的力量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节目一问世,便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分别创下全国第二、第三的收视佳绩。其根源在于它们唤醒了深藏在炎黄子孙心中而在键盘时代淡忘了的汉字情结。汉字书写热因此而兴起,其原因是
A、回归传统,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B、汉字作为“凝固的艺术”具有无穷的魅力
C、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鲜明标志 D、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2、“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心,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这说明
①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 ②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新中国成立以后,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近400种古籍善本在此展出。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4、《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依照岭南园林产生、发展、繁荣过程,循序介绍了余荫山房,可园,清晖园等岭南著名古典园林,并就园林文化、建筑之美、人文风情、历史民俗等一一细说,使读者得以管窥岭南古园林之浩大盛况,领略岭南古典园林独特的内在精神意涵。从中可见 A、对待园林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对待传统文化要进行文化创新与融合 C、岭南园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李约瑟在《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用图表作了说明。以下图表主要说明了 时 间 比 例 时间公元前6~ 公元前1世纪 50% 公元1世纪~ 公元400年 62% 公元401~ 公元1000年 71% 公元1001~ 1500年 58% A、中华古代科技具有注重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B、中华古代科技比世界其他各国要先进得多 C、中华古代科技决定了当时中华民族的至尊地位 D、中华古代科技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6、《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这是因为
A、中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B、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辉煌 D、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7、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各地喝茶方式又有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③各地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④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 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中国首部茶文化大片《荼颂》全景呈现了普洱茶的魅力和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以茶抗敌的壮丽史诗。该剧融合了白族、彝族、纳西族、满族、藏族等民族的元素,不同民族的建筑、服饰、风俗、节庆尽收与该剧。透过该剧,观众可以感受到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具特色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③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使用如此诗意的行文,成为一个亮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记住乡愁的意义主要在于 ①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②保留勾连古今的中华文化特色 ③全面继承中华文传统文化 ④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1、中国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明代达到繁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这些各具特色的戏曲
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在各自地域内独立形成的 ②具有强大生命力,包含着永不过时的教育价值 ③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④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有人说,奥运赛场上,对手就是成就一名运动员梦想的另一只手。是的,你和我,其实是不可分离的“辩证法”,有我就有你,你我相互依存、相互成就!这也正如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和谐相处、相互交流 ②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③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④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答: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正在阅读:
2019-2020年高二政治 文化生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导学案09-30
塔罗指导书08-13
汽车营销各模块场景模拟和实训教学11-14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0.花的勇气(课堂实录)05-06
浅析铁路工程桥梁桥墩技术措施01-24
写梦作文650字07-06
鼓励学生学习的格言02-07
倾诉作文【优秀7篇】03-25
2022年最后一个月致自己励志的话_11月再见12月你好正能量说说04-17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全部课程核对表04-2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文化生活
- 中华文化
- 高二
- 政治
- 我们
- 2019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