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nbsp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及三农问题(人教版兼岳麓版)

更新时间:2023-09-14 22:37: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教版兼岳麓版)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及三农问题

【课标考纲考点】

(1)铁犁牛耕 曲辕犁和筒车 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兴建 井田制 均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 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成长以及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金属冶炼技术及成就 丝织与棉纺技术的进步 烧陶与制瓷 瓷都景德镇 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的出现 从坊市到城镇的发展 货币的演变 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与“闭关锁国”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缓慢发展 (5)《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 四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土地改革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专题知识梳理】

1.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具体成就 类别 农 业 水利工程 土地制度 生产工具 唐代曲辕犁和筒车 具体成就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春秋战国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郑国渠 、白渠、坎儿井 西周井田制、西汉、曹魏的屯田制以及北魏、隋、唐的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手 工 业 金属冶炼 商周青铜铸造、春秋、冶炼生铁和块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北宋普遍使用;南宋末用焦炭冶铁 丝织与棉纺 汉代获得“丝国” 称号;唐代出现缂丝技术; 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松江在元明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明代后期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制瓷 新石器时代陶器如彩陶,黑陶,白陶等;制瓷技术: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隋唐进入成熟期;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彩瓷;明代斗彩和五彩瓷;清代粉彩和珐琅彩。 1

商 业 城市(市场) 城市发展虽商业发展而繁荣。 秦汉至唐,“市”(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多是政治中心,多在官府指定的地区设立并由官府管理的,与居民所住的“里”“坊”严格分开。宋代以后坊市制度界限被打破。 货币 贝壳、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五铢钱、开元通宝、宋代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建国初的1953年起的农土地改革 业合作化运动 主要原因 封建土地制小农经济难以满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提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 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决策。 核心内容 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我国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扩大公有化规模。 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严重挫伤了“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着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结果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生产者的积极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原则及认识 必须实事求是,合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知识点拨】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表现

2

2.如何理解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它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的原则,这一政策长期得到继承。

中国古代王朝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通过发展农业,专制主义王朝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治国主张。

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如战国时期,秦国实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跃进,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自然经济阻碍社会分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和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打乱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就更明显。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依然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中国社会落后的原因之一。

3.如何理解“闭关锁国”政策?

3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转为闭关自守。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是落后的封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闭关自守政策,是指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2)小农经济落后性和闭塞性及封建主义劣根性,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社会根源。 (3)清朝统治的需要。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评价: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因为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4.关于《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它规定了改革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这个制度规定: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天下田依产量多少分为九等,按人口平均分配,不论男女,按年龄都可以分到一份田地。目的是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这个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但纲领所反映的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5.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孙中山阐述的新“民生”主张,是其改造中国社会的理想蓝图。

第一,新“民生主义”的主要原则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即除了在1905年11月26日的《民报发刊词》中首次公开提出的“核定地价,增价归公”外,办法是:核定地价,由国家照价收税,地价涨后,增益的绝大部分归国家所有。还要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私有资产不能操纵国计民生。这既是孙中山在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已经沦陷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深渊的境况下,对垄断资本侵略行为产生的强烈反感,又是他在长期游历欧美,亲眼见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腐败现象和社会两极分化悬殊的罪恶,而极力主张要避免资本主义种种弊端、不走西方资本主义老路的选择。因而尽管他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他坚持把“节制资本”放到重要位置。”

第二,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他分析道:现在农民耕的田,大都是地主的,因此,要仿效苏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经验,把“耕者有其田”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目标。只有解决了这个难题,才算实现三民主义。但当时中国没有条件实行“平均地权”,“平均地权”也没有解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或)。

第三,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纲领。他针对国民党内部出现的国共不相容的思想倾向,解释说: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民生主义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

4

这两个主义是一致的。因此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国民党员既是赞成了三民主义,便不应该反对共产主义。”因此要与俄国和中国的共产党人成为好朋友,建设一个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的国家。

【释难知识解析】

1.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在我国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是我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但自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在我国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的历史趋势。

我国古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生产屡遭破坏,而江南地区则相对稳定。从西晋末年起,直到南北朝,北方大批农民为逃避战祸,纷纷南迁,为南方的农业生产增加了许多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汉族人民以及从山区迁出定居的少数民族一起,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 第二次是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迁到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第三次是南宋时期。南宋人民的斗争,打击了南宋王朝,阻止了金军前进;北方人民的南迁,使南方经济又一次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南宋时南方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上等田每亩可收五六石,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表明南方农业生产已经超过了北方,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南宋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工艺水平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海外贸易的发达,这些也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向东南的转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战乱时最突出:三是经济中心向东南的转移又导致了政治重心和文化重心相应的转移。

启示: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2.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②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③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3.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①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③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d2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