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赞

更新时间:2023-09-05 19: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上传时间: 2008-06-19 15:42:18 ][信息来源:湖北省首届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生论坛][信息作者:丁为]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丁为

(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武汉,430074)

[摘要]:高校科研成果的贡献,主要表现为科技成果在经济领域的有效推广和应用。本文分析了目前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即我国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和效率相对较低。分析并研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从而提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对策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Measures in Transfer of S&T

Achievements in China University

DING Wei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Abstract: The contribution of transfer of S&T achievements is mainly manifested on its broad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in the economic fiel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ransfer of S&T achievements in China at present time are rather poor in number, quality, scale, speed and efficiency. It analyzes the reason in the transfer of S&T achievements in high institutions and puts out some measures for promot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ansfer of S&T achievements in high institutions.

Keywords: university ;transfer of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strategies

随着高校科研与社会功能的延伸,高校作为科研成果的重要产出地的,通过生产部门的合作,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将科学研究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选择科研项目,把科学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结合起来,提高了科研的效率,促进了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来自实践和市场的新方式,推动高校科研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却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许多优秀成果并没有走出象牙塔。在科技日益更新、

竞争力日益加强的今天,只有了解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清楚转换难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促进高校的科技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对当今我国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果的概括分析

高校科技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可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通常科技成果转化包括市场预测、科技成果产生、转移和推广使用等四个阶段, 并具有利益驱动机制、风险和效益并存、集成性强等特点

[1]。而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则是指以知识形态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成果如何“并入”生产过程,从潜在的“一般社会劳动力”“物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它是一个动态的分阶段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挖掘潜在生产能力并使之显化,转变为直接生产能力的过程。其关键就在于技术的可靠性及转化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当前,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00多个是依托高校建立的,占全国的2 /3强,有近30个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形成了一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基地, 承担了约2 /3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4%以上的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全国两院院士的37%以上集中在高校, 全国重大科技成果的1 /3出自高校[2]。另据资料统计表明,“九五”期间我国高校的科技经费年均递增率超过20%,2001年通过各种渠道高校共获得科技经费17415亿元,比2000年增长2214%,其中纵向经费达到8812亿元,占总经费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国高校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为67万人,占全国科技力量的22%,每年完成的科技成果和发表的科技论文约占全国70%以上;发表SCI、EI论文也分别占到《SCI》、《EI》收录我国论文总数的70%和75%[3]。这些数据充分表明, 高校己经成为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与国家科技创新的强大生力军。然而,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状况并不理想。截止到2001年底,高校在获得国家三大奖的80项中,虽占到国家自然科学奖的50%,技术发明奖的66%,科技进步奖的46%,但申请的专利数、授权数仅占全国的71.7%和71.3%,分别为27677 件和15247 件[4];在已上市的新产品中,源于高校的技术还不到20%。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拥有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65所,科研机构26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70 多个,年平均立项1万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的有1000项,而真正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仅有50项左右(发达国家约60%左右)。高校每年的国家级科技成果达6000 - 8000项,但真正实现有效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 /10。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的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5]。

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高校作为高新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拥有者,虽然每年都产生大量的高新技术成果,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为低下,科研与经济存在严重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高校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发挥到其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功能,造成高校大量科研资源的浪费,不利与高校科技工作的展开,在

科研过程转化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的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科技成果一般强调学术价值,而忽略其市场价值。具有学术价值的科技成果对于教师可以评职称、继续申报课题,并代表着教师本人的学术水平;对于高校可以提高知名度,影响其在国内众多高校中的排名,所以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代表着一种“学术荣誉”。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只有在转化后创造出经济效益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否则很难加以评价。而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周期较长、因素复杂的过程,在短期内很少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尽管现在多方提倡高校要转变观念,但没有一个与现行科技成果评价标准相一致的成果转化“荣誉”激励机制,很难改变高校和教师重成果、不重成果转化的观念。于是在高校科技成果中,由“学术荣誉”所激励的占多数[6]。在高校科技人员看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只要取得成果,通过技术上的鉴定,工作就算完成了,很少考虑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问题。因此,一旦开发成功某一项科技成果,便走向技术保守,成果拥有者不愿主动将成功经验推向社会,有时即使进行有偿推广,也总是在关键步骤上实行技术保密,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二)科研成果转化投资机制不完善

按照我国现行的投资体制,在研究领域,有科研经费的投入;在生产领域,有技术改造和生产资金投入,惟独缺少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资金投入(这笔经费投入是科研经费投入数倍到数十倍)。缺乏中试和二次开发资金的投入,已成为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中不可逾越的严重障碍,这也是制约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大因素。实践证明,风险投资是科学技术向生产转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经济对科学技术牵引的具体执行者。由于科学技术向生产的转化具有长周期、高风险和高利润的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向生产转化项目或承担项目的经济实体无法从常规的商业渠道获得资金支持。高校科研光靠政府单方投入远远不够,应研究能否引入风险基金,调动社会资金,以支持高校成果的转化。树立风险投资意识和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是高校科学技术成果向生产转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科研人才缺乏

企业看重的是技术的市场前景及其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因此,高校在科技成果推广转让中如何深入浅出地阐明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对其成果的成功转化至关重要。好的科技成果缺乏宣传或宣传不力,将无法同企业进行沟通,更难以说服企业接受。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大多数科研人员擅长理论分析和科学实验,而缺乏科技成果宣传、推销及经营的经验和能力;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又重于管理,无法满足企业对成果和技术的深入了解。高校缺乏既懂得专业又擅长经营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导致成果推不出去,资金引不进来,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多数停留在理论和实验阶段,难以成熟和应用,更难以迅速地抢占国内国际市场,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人才的紧缺延缓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四)对市场缺乏了解,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

要实现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选题要结合生产需求。部分高校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在传统科研模式影响下不注重市场消息的收集和研究,造成科研成果跟不上市场变化,没有经济效益,也就谈不上成果转化。一项调查表明约64%的科研人员认为了解与自己科技成果相关的市场,36%的科研人员认为自己对市场仅是一般了解。从第一类人员了解市场的渠道来看, 50%的人是通过一些大众媒体(报刊、杂志、电视等),26%的人是通过网络查询,而借助专业市场调查机

[7]构的仅为4%,通过企业了解市场的仅为2% 。由此可见科研管理人员对真正的市场知之甚少,

仅停留对市场一般性肤浅认识层面,因而造成日后科研成果与市场结合困难。

(五)科研管理体制方面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模式基本上是:国家计划立项→政府财政拨款→高校进行研究,特别是国家高新技术项目,大部分是由国家各部委组织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专家通过论证而确定的,该立项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立项课题所组织的专家大都是相关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往往侧重于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和高新,而忽视技术的实用性,因此所研究开发的成果未必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专家之间的门户之见和利益之争往往不能真正决定科研领域的重大决策,导致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

高校的纵向科研经费大多数来自国家财政,但责权关系不明,绩效指标不硬。多年来,人们对纵向课题形成了一种经费争取到后,结题容易过关的感觉。相比之下,技术成果的产出和转化要经历一个理论研究→雏形开发→试点生产→大量上市等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它需要雄厚的经费支撑和严格的市场检验,它直接面对的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司和企业,其风险大,周期长,加上目前国家及高校重理论、轻应用,重研究、轻开发的科研导向,科研人员主观上往往不愿从事科技开发工作,即使产生了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其目的也不过是用作自己的职称晋升、经费申请和项目结题之用。

三、影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原因

(一)高校科技人员大多缺乏成果转化与科技竞争意识

要做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观念更新则显得更为重要。长期以来, 我国科技体制和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可谓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加上本位主义思想和不健康的竞争意识, 人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淡薄, 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在高校科技人员看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就是只要取得成果, 通过技术上的鉴定, 工作就算完成了, 很少考虑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问题。因此, 一旦开发成功某一项科技成果, 便走向技术保守, 成果拥有者不愿主动将成功经验推向社会, 有时即使进行有偿推广,也总是在关键步骤上实行技术保密, 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二)高校科技管理与市场结合度低

由于长期缺乏科技、经济与教育等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国家宏观政策又严重缺乏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导向力量和规范尺度,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 一是政府主导作用不明确, 缺少统一的组织和政策协调,致使大量科技成果游离于企业外, 力量分散、低

水平重复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二是国家创新体系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高校和企业缺乏技术进步共同利益机制,目前的体制难以使科技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也不可能做到合理配置资源和提高整体实力。三是由于缺乏科技管理部门、科技信息咨询机构的分析、加工和调节,导致高校科技机构与生产部门的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交流不畅,使得生产部门急需的科技成果又无科技单位研制开发。四是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计划管理缺乏力度, 存在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协调不力、衔接不紧、互相脱节, 资金投入不足、使用分散等弊端。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短缺且投入比例失衡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国家财政拨款、高校自筹和金融机构贷款。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己成功转化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中,转化资金靠高校自筹的56%,靠国家财政拨款的26%,而风险投资仅占213%[8] ;从绝对投入看, 2001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为104215亿元,高校支出10213亿元,尽管比2000年增长3314%,但也只仅占到全国的918%。而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其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三者资金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 (我国仅为1∶1∶10) [9]。由于科技投入尤其是成果转化资金短缺,大多数高校均没有能力组织中间试验,从而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熟性与可行性,导致科技成果大多以未经中试的不成熟技术状态面市。加之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负债率很高,很难拿出多余的钱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出现不少企事业单位有心应用却又无力引进新技术成果,结果使得高校科技成果二次开发困难。

(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

一项科技成果的产生及转化应用是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他们的付出应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并应给予适当的待遇。然而,长期以来,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偏重于精神奖励上,而独立物质利益机制又缺乏使科技成果生产力功能实现的原动力,使科技成果的供给游离于市场需求之外,科技成果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并直接导致高校科技人员待遇偏低,科技创新队伍缺乏凝聚力。在收入分配上把科技人员划到二线、三线范围,在住房分配上不按贡献大小而以工龄长短作为标准等,这些做法,不但使高校科技人员的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 而且也大大挫伤了其科技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五、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策略

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高校科技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有效的利用科技成果使它转化成生产力是我们目前要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提高科研成果的创新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合理的加以利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来解决: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社会各界应将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工作放在和教学同等重要的高度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认识,使之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并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积极支持高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工作. 要把开展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高校

和相关企业的一项任务,制订科学的扶持政策,切实落实有关措施,全面提升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 学校、科研工作者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观念需要更新与转变。科研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科技成果的时效性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急迫性,学校应树立起“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观,切实抓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二)以市场为导向, 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科研运行机制

科研选题立项是一切科研活动过程的源头, 要在源头上确保成果完成后能够及时进行成果转化。除基础研究课题外, 其它类型的科研项目在科研选题和立项方面, 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和成果完成后实施转化的可行性分析, 科研管理部门对于转化前景不明朗或成果转化价值不大的项目不予立项或仅立项而不给经费支持。对于原始性成果如原理性样机, 距成果转化虽较远, 但只要其推广前景广阔,应该继续立项并予以更大的经费支持, 促其能够及时进行实验发展研究或开发研究。对于发展研究和开发研究类型的科技成果, 要把成果转化作为对其进行鉴定和奖励作为必要条件, 以成果转化后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依据, 对未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的成果不受理鉴定; 对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的科技成果在鉴定时要对成果的应用效益做出明确评价; 在科技进步奖评选过程中要加大成果转化后的效益的权重, 对于未实施成果转化或成果转化效益不明显的项目不受理成果奖励。

(三)加大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

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融资, 建立多元化的成果转化融资体系。政府要加大投入, 可以出资设立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基金或小企业成果转化专项扶持基金等, 重点用于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动员全社会增加投入, 以培育企业主体为方向, 以金融信贷为支撑, 以社会资金为补充,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成果转化融资体系。企业是成果转化的主体,也是融资的主体, 应以健全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加大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为契机, 让企业拿出更多的研发经费用于成果转化。为确保融资效果, 应该更多地设立科技担保公司, 以利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能够顺利地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

(四)加强中试基地建设

中试生产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业化生产不可逾越的环节, 是校企结合的纽带。对高校自己兴办的科技企业来说, 最好的途径就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中试生产转化,把有限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到“孵化”科技成果上, 通过“孵化”, 加快成果的推广, 回收资金, 再“孵化”, 形成良性循环。与此同时, 高校也可以通过依托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 建立科技开发研究中心, 使之形成校企双方的一种优势互补、相互支持、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从我国目前条件看, 考虑到中试阶段的高风险和高投资,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除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与企业协作, 或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校办实验车间(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cu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