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理论
更新时间:2023-10-12 09: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述评》(王军,商业时代,2010年第33期)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通货膨胀与实际经济活动如失业率或其他衡量总量经济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列出了简单直观的政策菜单,是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参照系。最早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的,他在题为《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的文章中研究了英国的失业与名义工资,提出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随后萨缪尔森和索洛用美国的数据表明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类似的负相关关系。他们的推理是,这种关系的产生是因为低失业与高需求相关。这些经验研究引发了一场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长期讨论,弗里德曼、菲尔普斯、卢卡斯、费希尔等经济学家都质疑了由经验数据导出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性。由于理论的发展和经验统计的困难,使得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有所调整和修改,把预期包含进工资和价格的反应函数中。Romer(2002)对这种概念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对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又焕发了新的生机。目前的研究普遍以厂商和家庭等经济主体的行为为微观基础,以此来获得价格变动与总量变动之间的关系。这种分析通常假设市场环境为垄断竞争,厂商变动价格的能力受到限制,因而价格就不具有完全灵活性。这种方法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New Keynsian Phillips Curve,简称NKPC),这种理论的产生,应当归结于凯恩斯主义理论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新综合。凯恩斯主义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侧重总需求对经济的影响;而真实经济周期强调价格具有完全的灵活性,侧重分析供给,认为供给是改变实际经济活动的核心因素。Goodfriend和King(1997)将这种理论倾向称为新新古典综合。
基本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微观分析框架。该模型假设价格是粘性的,以边际成本代替对实际经济活动(产出缺口或失业)的测度。近来的文献主要集中在这种假设的经验有效性的验证,核心问题是前瞻型(forward looking)或后顾型(backward looking)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通货
膨胀过程的特征。这种理论分析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实际应用:如对不同生产函数的研究,对不同经济体系中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与检验,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等等。本文着重介绍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模型,并对其进行简要的评价。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基本模型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然而该模型难以与经验事实相一致,经济学研究者必须建立模型解释诸如通货膨胀的持续性、货币政策的冲击和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效应等问题。在最新的文献中,在粘性价格假定下,通货膨胀与边际成本相联系。Gali和Gertler(1999)建议用实际单位劳动成本度量边际成本,他们认为厂商通过前向或后向预期来预测未来边际成本,价格粘性的根源在于契约工资。他们发现单位劳动成本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在数量上是重要的,前向预期行为可以说明大多数厂商的行为。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以Taylor(1980)和Calvo(1983)的早期工作为基础,这些模型强调粘性名义工资和价格对于后向预期的个人和厂商的重要性。在Calvo的模型中,垄断竞争厂商以价格调整的频率为约束条件最优地设定价格,该模型与Taylor的粘性工资模型比较类似。加总单个厂商的最优价格设定行为,就可以把通货膨胀与预期通货膨胀相结合。该模型得出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πt=Etπt+1-[αλ2/(1-λ)](ut-u*),其中:π为通货膨胀率,u为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λ为每个时期调整价格的厂商所占比例,α为一个大于零的参数。该模型表明,当前通货膨胀率是人们对下一期预期通货膨胀率以及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偏差的一个函数。除了当期的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之间的偏差之外,该模型关于通货膨胀率的解释变量仅包含对将来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因而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也被称为前向模型。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构建
在借鉴Calvo等人的模型的基础上,Gali和Gertler(1999)提出了新凯恩
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该模型假设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厂商改变价格的能力受到限制,这样价格就具有粘性,同时假设厂商具有理性预期。在厂商最优选择的基础上,可以构建菲利普斯曲线。
通常总通货膨胀等式具有以下形式:在每一个时期,厂商都有两种选择,可以调整价格或者保持价格固定不变,其比例分别用1-θ和θ表示,该比例也可以表示价格粘性的程度。由于假设厂商是完全相同的,在时期t选择调整价格的厂商都会选择最优的价格pt*。因此价格加总的价格水平为pt=θpt-1+(1-θ)pt*,通货膨胀率为πt=(1-θ)(pt*-pt-1)。
假设不存在调整成本,那么厂商在每一个时期i都会以以下方式设定价格:pt*(i)=μ+mctn(i),其中μ为加成,mctn为边际成本的对数。另外,由于有价格调整的约束,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为。其中β为主观贴现因子。用文字表示,就是当价格在时期t设定时,厂商考虑预期未来边际成本的贴现,而贴现部分依据主观贴现率,部分依据预期持续时间或目前已决定的价格。设mct为实际边际成本的对数之偏差,则可以获得反映通货膨胀与边际成本之间关系的新菲利普斯曲线为πt=δmct+βEt{πt+1}+εt,其中。
在新凯恩斯主义的文献中,大多数研究采用产出缺口来取代边际成本,因为边际成本的长期均衡值的偏差,与产出缺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mct=λyt*=λ(yt-ytn),其中yt*为产出缺口,yt为产出的对数,ytn为产出的自然水平,λ为边际成本的产出弹性,该模型就可以改写为πt=φyy*+βEt{πt+1}+εt,φ=δλ。该模型结合了前瞻性的因素,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同方向变化,这与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结论基本一致。
新凯恩斯主义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在前述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Fuhrer(1997)认为如果假设部分市场主体使用一种简单的规则来预测下一期的通货膨胀水平,而其他人使用与完全理性相一致的方法预测通货膨胀,那么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模型是不成立的。Gali和Gertler(1999)改变了前述模型的假设,假设有(1-k)的厂商采用前瞻性预期,而另外一部分厂商采用后顾性预期,那么在t时期新的价格
方程为pt*=(1-k)ptf+kptb,其中ptf为前瞻型厂商确定的价格,而ptb为后顾型厂商确定的价格。比例为(1-k)的前瞻型厂商以以下方式确定价格:,而后顾型厂商价格决定方式为ptb=p*t-1+πt-1,其中p*t-1是由后顾型价格决定者在过去决定的平均价格。
综合以上各公式,可以获得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表达式,即πt=δkmct+ωfEt{πt-1}+ωbπt-1+εt,其中εt为潜在度量误差项。在对该等式估计时,Gali和Gertler(1999)用实际劳动收入份额代替产出缺口来度量边际成本。该等式各个系数的含义为:δ=(1-k)(1-θ)(1-βθ)ψ-1,ωf=βθψ-1,ωb=kψ-1,ψ=θ+k[1-θ(1-β)]。这就是所谓新凯恩斯主义混合菲利普斯曲线(New Keynsian Hybrid Phillips Curve)。
Gali和Gertler(1999)利用该模型进行经验分析验证,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实际边际成本作为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具有数量上的显著性;前瞻性规则能够说明厂商行为的主要部分,即ωf要比ωb大得多;后顾性行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数量上并不重要;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有效地模拟和检验实际通货膨胀。
新凯恩斯主义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是前瞻性预期与后顾性预期的混合,它承认厂商具有不同的预期方式,一部分厂商是前瞻型的,而另一部分厂商是后顾型的,不同类型厂商所占的比例变化,会影响一个经济体系的通货膨胀水平。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后顾型的,当理性预期模型出现后,菲利普斯曲线都变成前瞻型的,新凯恩斯主义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是对二者的综合。
新凯恩斯主义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
在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中,如果生产者不是频繁地调整其价格,那么该模型中的通货膨胀遵循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征。因而从本质上说,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粘性价格模型,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通货膨胀的一些动态特征。但有些经济学家如Mankiw等经过经验检验发现,这种模型不能解释通货膨胀的持续性,甚至出现了与经验事实相矛盾的结论:实际通货膨胀对货币冲击的反应是逐渐做出的,而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结论是立即
调整(Mankiw and Reis,2002);有经济学家发现,通货膨胀变量的自相关系数为1,说明通货膨胀在各期的数值与前一时期数值相关,具有惯性,但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却得不出这种结论(Fuhrer and Moore, 1995);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得出了通货紧缩导致经济繁荣的结论,但实际情况却是相反的。在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中,厂商的通货膨胀预期是前向的,如果中央银行明确表示降低货币供给,产生通货紧缩,而厂商会在通货紧缩到来之前就降低其产品价格上升的速度,这样流通中的实际货币数量反而增加了,总需求随之上升,经济出现了繁荣。
为了解决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存在的这些问题,Mankiw等经济学家提出了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而粘性信息的思想与Lucas(1973)和Fischer(1977)等的有限信息假说有理论上的延续性。Lucas(1973)认为,理性的经济主体处于非完美的信息环境之中,其决策只能依赖于相对价格。Fischer(1977)也指出经济模型中的理性预期与经济主体掌握的信息有关,并且提出了后来产生广泛影响的厂商定价规则。Mankiw和Reis(2002)综合了Lucas和Fisher的某些思想,用粘性信息的菲利普斯曲线来解释通货膨胀动态,其主要目的是理解战后美国经济中所出现的实际通货膨胀对外部冲击的反应具有粘滞性的原因。
在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每一个厂商在每一个时期都能确定其价格,但厂商跨时期获取信息与重新计算制定价格的过程是缓慢的。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定比例的厂商获得有关经济运行情况的新信息,以此来确定价格的变动,制定新的价格,而其他厂商仍然按照原有的计划与陈旧的信息确定价格。厂商的行为与Calvo的交错定价模型类似,无论厂商上次更新信息是在哪个时期,每一个厂商在更新其价格计划方面均有相同的概率。
厂商的最优价格为p*=pt+αyt,j时期之前更新其信息的厂商制定的价格为xtj=Et-jpt*,价格总水平为所有厂商制定的价格的平均值为。把这三个方程合并可以获得价格水平方程:。这一方程中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非常明显的,产出与价格水平的突然变动正相关。最终可以导出通货膨胀率方程:,其中,gt=yt-yt-1为产出增长率。通货膨胀依赖于产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以及对产出增长率的预期,这就是基本的粘性信息的菲利普斯曲线。
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当前通货膨胀率不仅仅取决于当前产出,还依赖于过去对当前通货膨胀率以及产出缺口变动率的预期。从表面上来看,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中的预期是前瞻性的,但隐含了后顾式的预期行为。即使实际产出缺口已经发生了变动,企业仍将维持过去的价格,因而就会呈现出通货膨胀惯性的特征。Mankiw和Reis(2001)通过对粘性信息模型模拟检验,也证实了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有通货膨胀惯性的特征。
粘性信息的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之后,许多研究者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做了实证分析和检验。Khan和Zhu(2006)运用粘性信息模型下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开放和封闭的经济条件下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经济数据,分析得出:一个企业在美国平均4个季度更新一次自己的信息,在加拿大约4-5个季度一次,在英国是多于7季度。因此这种分析表明在美国和加拿大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关系非常接近模型在开放经济中假设的,而开放经济下的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下的结果相似于加拿大和英国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关系。得出的结论就是当前的通货膨胀率由当前的产出缺口和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当前预期决定。这种粘性信息模型下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如果国内需求压力增长1%,那么美国通胀率会增长3-5个基础点,加拿大则是2-4个点,英国为2-3个点。而且证明了粘性信息的动态均衡模型对货币政策分析是非常有效的。Dopke et al(2008)分别用美国和欧洲的调查数据做了分析,考察了这种流行性模型中的信息在家庭和预测者之间的传递。首先假定进行信息更新的公司在各个时期都对通货膨胀采取了特有的理性预期,并且把这个预期提前了6个季度,得出结论是三个欧洲国家(意大利、德国、法国)的信息传输过程(与美国相比)较慢,所以说在欧洲这一模型下,较少的固定通货膨胀预期和频繁的信息更新更为有利。Coibion(2006)实证研究了Mankiw和Reis提出的粘性信息是否能稳定地获得通货膨胀惯性,发现信息更新的频率、实际刚性的程度、货币政策的性质和持续性以及经济的其他部分是否存在信息的粘性等因素,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附加粘性信息的消费使得产出的调整更加迟缓。 简评
对于凯恩斯主义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其重要的理论命题,如果这一命题被
人证伪或否定,其名义刚性、名义粘性等理论框架都将坍塌。因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凯恩斯主义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总的看来,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特征与欠缺之处:
(一)实现了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综合
由上可知,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以垄断竞争假设为基础,清楚地描述了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概念名义价格刚性,导致了通货膨胀与产出之间的直接关系;同时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以理性预期为特征,无需对预期进行特别处理。该模型反映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即在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以及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长期争论过程中,两大不同理论背景、表面上尖锐对立的经济理论流派再一次进行相互综合,这就是所谓的新新古典综合,这种综合有可能在理论有很大的突破,使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也可能再次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
(二)具有前瞻性与后顾性混合特征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要么是静态的,即通货膨胀不受其滞后和预期值的影响,要么是后顾性的,即通货膨胀受其滞后值的影响。而在新凯恩斯主义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本期通货膨胀与预期未来通货膨胀有关,而且是从经济最优动态最优决策问题中推导出来的,从而具有与传统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相一致的的理论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强调通货膨胀的前瞻性特征,同时也不排斥后顾性特征。在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中,继承了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征,承认过去的通货膨胀会影响经济主体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通货膨胀惯性或对通货膨胀滞后值的依赖。同时,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更强调通货膨胀取决于厂商边际成本的变化和对未来经济环境的预期,通货膨胀具有前瞻性特征。由于厂商调整商品价格的频率受到约束,当前能够重新设定自己商品价格的厂商认识到他们选择的商品价格可能要持续一期以上的时间,因此,他们发现在做出目前的定价决策时,参考对未来成本和需求状况的预期可能是最优的。既然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化是当前定价决策的结果,于是通货膨胀就包含重要的前瞻性成分。这种前瞻性特征在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曲线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三)具有重要的货币政策含义
若假设yt=mt-pt,并将其代入前述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就可以将货币因素引入该模型,经过一系列变换,可得 。这一方程建立了价格水平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函数关系,因而可以直接用于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新凯恩斯主义者如泰勒、伯南克等人,提出了一系列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其理论与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四)具有一定的非经验特征
针对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模型及其扩展形式,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批评意见。Rudd和Whelan(2001)以及Linde(2001)认为新凯恩斯主义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并不能非常近似地描述通货膨胀动态过程,使用产出缺口或劳动份额都不能描述简化的通货膨胀等式。对单位劳动成本和理性预期的应用受到了Roberts(1997)、Rudd和Whelan(2001)以及Linde(2001)的批评,他们的检验结果与Gali和Gertler(1999)并不一致。他们怀疑前向预期的重要性,也怀疑新菲利普斯曲线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力。因此,对单位劳动成本的使用仍存在问题,它只说明了经济活动的一小部分。虽然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在逻辑上可以有严格的证明,但由于存在这种非经验的特征,使其不能对客观的经济活动做出正确的解释。
正在阅读: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理论10-12
机械设计习题卡答案-浙江工业大学03-01
20XX年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心得06-01
分页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doc10-08
中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细则07-18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2空间05-11
2017-2023年中国玻璃钢水箱行业市场监测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07-02
二年级升旗演讲稿 做出最好的自己05-23
金工实习报告02-2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菲利普斯
- 恩斯
- 新凯
- 曲线
- 主义
-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