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更新时间:2024-01-30 22: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大纲

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状况 二、上海化工产业的基本情况 三、石油及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状况 四、石油及精细化工行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五、发展化工行业的主要措施

知识点汇总

T01: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状况 T02:上海化工产业的基本情况 T03:石油及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状况 T04:石油及精细化工行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T05:发展化工行业的主要措施

正文

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状况

我国的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经过20余年的自行研制、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尤其是经过一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大型合成氨、大型尿素和大型乙烯裂解及其后处理关键设备的研制的洗礼,我国石油化工设备制造行业有了飞跃发展。主要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已经拥有较好技术和装备,某些大型石油化工、化肥、无机化工装备的制造技术达到较高水平,也生产出一些不亚于世界同类产品水平的设备。一般的塔器、容器、加热器、换热设备等国内设计、制造较为成熟,与国际水平差距不大,制造能力已经过剩。

1.我国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石油化工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今后5—15年仍然是石化工业发展的良好时机。“十五”期间建成几个千万吨炼油基地;继续完成燕山、扬子、上海、齐鲁、大庆、茂名等乙烯的改扩建工程,使装置总体规模达到60-70万吨/年;合资兴建南海、扬子、上海三个世界级的60-90万吨/年乙烯联合装置,还有天津、中原、广州、独山子、辽化等中、小乙烯的挖潜改造,以及一批中型化肥厂的改造等。

以上一大批石化项目的建设和改造,是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发展难得的机遇。在“十五”规划实施第一年-2001年,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就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从全国207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主营石油化工专用设备(静设备)的制造企业(不含生产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的锅炉、重型等兼业厂)的生产经营数据看,石油化工设备行业经济运行效益有很大改善,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50亿元,比上年增加14%;产品销售收入46.7亿元,比上年

增加13.3%;实现利润总额2850万元,一举扭转上一年亏损3078万元的局面。行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进展,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从2000年的6万人减少到2001年5.4万人。

2.我国石化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我国的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品性能和质量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我国大型乙烯裂解及其后处理成套工艺设计滞后,仍需购买国外技术;加之合资项目由于使用国外资金和国外设计,造成国产设备难于进入这些大型装置。因此,加入WTO后,国外石化设备大量涌入,对石化行业造成严重冲击。据海关统计:2001年进口“热交换装置”12629万美元、比2000年增长55.6%,“提净塔”186万美元、比2000年增长256%,“精馏塔”237万美元、比2000年增长181.4%,“其它蒸馏或精馏设备”2717万美元、比2000年增长45.4%。面对进口设备的挑战,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企业只有加速企业改革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产品竞争力;积极采用国际标准,通过建立同跨国公司的合作关系,参与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充分发挥我国一般石油化工设备质量好、价格低的优势,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用户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向政府进言采取相应政策措施等作用,促进我国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发展。

二、上海化工产业的基本情况 1.上海化工产业历史概述

上海是我国最早的化工产业基地之一。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以基础化工为特色的上海化工产业。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海化学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8%左右,利润占全国化工的12%左右。出现了一批全国先进、规模较大、科技领先的化工企业,如天原化工厂、吴泾化工厂、上海焦化厂、上海化工厂、大中华橡胶厂等,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民营化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上海化工产业开始大量转移到江浙和内地省市,主要是精细化工产品,如无机盐、染料、涂料、试剂、农药等。到20世纪末,上海的染料行业、农药行业、试剂行业明显萎缩,濒临退出,高能耗的化肥行业整体退出,上海化工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出现了企业结构的大调整,企业关停并转、搬迁重组的热潮,至2000年,上海完成了反应型化工企业全体迁出内环线的任务,2005年起,连外环线内的化工企业也得迁出,向沿海化工园区集聚。至2006年6月,已经关停化工企业1500多家,400多家小化工企业搬迁或转产。经过20多年的企业调整重组,上海现有化工生产经营型企业约1400家,并形成了上海石化、华谊集团、高桥石化和上海化学工业区四大企业集群,占上海化工行业总产值的70%。

2.上海化工产业现状

进入21世纪,上海化工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和发展时期。“十五”规划以来,上海

化工行业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上海化工有3万多种主要产品:乙烯193.8万t、汽油146.5万t、煤油51.6万t、柴油31.1万t、液化石油气55.9万t、烧碱64万t、硫酸28.6万t、精甲醇34.1万t,冰醋酸26.5万t、合成树脂51.7万t、合成橡胶37.5万t、合成纤维52.1万t、轮胎外胎1135万条,以及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工原料等。

上海化工产业主要由石油化工、煤化工、化工原料、橡塑制品、精细化工五大板块构成。其中石油化工产业,以上海石化和高桥石化为主力,具有2000万t炼油和200万t乙烯能力,年产值1000多亿元,占上海化工总产值的40%,是上海化工的主要产业。其中乙烯产量占全国20%,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煤化工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海焦化、吴泾化工、宝钢化工等企业,年产出100多亿元,占4%。化工原料产业,以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和上海化学工业区为主力,生产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工原料,年产值600多亿元,占上海化工总产值的25%。橡塑制品产业,以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年产值约150亿元,占6%。精细化工行业,分散在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年产值近600亿元,占23%。其他产业占2%。

长期以来,上海化工行业重视在石油化工和化工原料产业的投资,建设一批大型的装置项目,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基础化工产业。而对精细化工的投入重视不够,研发不力,造成上海化工产业结构不合理,精细化率仅为2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石油及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状况

(1)产能继续扩大。2007年上海市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91.44亿元,销售产值2472.81亿元,增长15.9%;产销率达到99.3%;

(2)外资企业发展迅速,贡献比率增大。全市石油及精细化工行业共有外资企业376家,资产总计15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占全行业资产的75.7%;完成工业总产值2005.32亿元,增长10.8%,占全行业总产值的80.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9.21 亿元,增长17.3%,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8%;实现利润总额83.29亿元,增长5.7倍,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0.5%;

(3)出口增速放缓。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2007年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的出口增速放缓,全年共完成出口交货值18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增速较上年下降13.6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5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出口的84.4%;化学纤维制造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4.19亿元,下降3.6%;石油化工、炼焦加工完成出口交货值4.98亿元,下降6.1%;

(4)产业布局合理。上海市石油及精细化工基地以上海化学工业区为中心,与上海石化连成一体,构筑沿杭州湾北岸60平方公里的石化产业带。2007年上海市石油化工及精细化

工制造业产业布局进一步整合,形成了以金山石化、高桥石化、化工区和华谊吴泾为主要基地的化工产业群集聚生产地。

四、石油及精细化工行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全球金融危机给化工行业带来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爆发以来,影响深度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已经蔓延到了全球,形成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造成许多国家的金融走向破产的边缘,还有相当多的国家在忙于自救,美国正在谋求与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应对这次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目前,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了全球范围的金融海啸,并影响到实体经济领域,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体和俄、印、巴等新兴经济体的成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世界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明显,全球经济放缓短期内已成定局,并且不确定因素增加,经济环境趋于恶化。

金融危机的典型影响不仅体现在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同时还体现在制造业及其他行业。就中国化工行业来说,近期,化工产品市场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统计显示,虽然农用石化产品价格保持小幅上涨,但我国工业用石化产品价格整体走低,石油价格大幅下降,供求关系将成为影响近期石化产品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作为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石油行业不可避免的将受到冲击。目前,化工行业所受到的直接影响就是产品需求量的下降,据初步估计,DBT有机硅的需求量下降最高,已超过50%,同时化工新材料产品的出口形势也更加严峻。由于国际经济环境趋紧,导致融资环境的恶化以及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减少,中国化工的融资扩能以及出口前景不容乐观,估计在目前一段时间内我国化工类的主要产品,如化肥、塑料以及新材料、硅材料等产量和销量增幅将降低,直接为家电和轻纺行业配套的产品甚至可能会出现产量和收入递减的局面。这种状态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化工行业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

2.我国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

除了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全球整体需求量下降,以及融资环境恶化局面外,中国化工行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包括:一、一直以来全球化工虽然总体处于较高需求增长态势,但总体产能产量和消费量长期处于基本平衡状态,部分产品甚至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二、基础研究薄弱,缺乏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生产化工新材料,最终解决的问题是技术来源问题,有些产品和关键技术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技术仍然是制约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三、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分散,装置规模偏低。与我国化工新材料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期相比,我国的化工新材料行业集中度比较低,分散,装置规模小,所能提供的产品数量和品种还比较有限,有些产品还无法满足国内的全方位的要求,缺乏国际的竞争力;四、国内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将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

展。近年来,国内化工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新材料领域,像有机硅、有机氟材料方面,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项目众多,单套生产规模较小,因此都不利于行业总体的发展,造成资源的浪费;五、市场经济竞争趋于白热化。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近年来纷纷加强在中国的研发及生产投入,到2005年底前,几乎所有的国际著名化工公司都在中国建设了化工的生产厂,可以预料,未来几年,中国化工的自给率有极大的提高,尤其是在高端市场方面,届时,国内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市场竞争加剧;六、传统产业安全环保改造的压力增大。近年来,我国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在我国化工生产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受到城市发展及国家新出台的节能、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政策规范的影响,化工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需要进一步增加环保的投资,有些企业还面临着生存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化工行业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3.我国化工行业面临的机遇

虽然面临重重困难和多方面的挑战,但我们也看到中国化工有着一些重大的发展机遇。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虽然中国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和冲击,但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所受的影响还相对较小,中国政府积极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调整存贷款利率,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免除贷款利息税等等,加快和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力度,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与生存发展,打击金融体系的腐败,加强银行系统的监管力度,调整银行的运作能力,维护金融稳定,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将推动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使中国的经济由单一城市经济、外向经济引向城乡两大经济发展动力上来,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例等等。上述政策和措施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包括化工行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强劲的推动力,我们认为除了上述利好因素外,整个化工行业还有如下的发展机遇。

一、中国国内化学工业发展的整体环境比较好,产品市场的潜力巨大。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化学工业一直采取积极的鼓励和扶持政策,逐步建立起了有利于化学工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使中国成为化学工业生产的大国和消费的大国,各种主要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均将保持快速稳定的上升趋势,特别是高新材料、特种化学品的需求量,将随着国内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继续快速增加。这些因素都为中国化工行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拉动内需的政策为化工行业开拓了新的市场。近期,随着国家一系列新政策和措施的颁布,尤其是促进消费,加快新农村建设,启动新一轮农业改革,推动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等,必将极大的拓展中国的需求,为化工行业开拓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三、化学工业全球化为中国化工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使得化学工业不再是一个地区性的概念,大型跨国公司的发展更推动了现代化学工业的全球化。目前世界化学工业的生产分工不断的强化,国内贸易逐年增加,企业全球兼并不断涌现,国际合作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渠道拓宽,这都为中国化工拓宽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舞台。

四、引进技术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随着中国化工行业科研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扩大,国外对中国的新技术的转让也开始呈增长的态势。

五、原材料价格下跌,为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全球经济走软的形势下,国际油价持续跳水,不仅如此,国内外化工原材料、钢材、水泥等商品价格也持续下跌,原材料价格的下跌为化工行业的生产和固定资产的投资降低成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发展化工行业的主要措施

上海是化工资源极其缺乏的地区,原油、煤、盐和化学矿是石油和化工的主要资源,上海都没有,因此,上海化工将长期受这些资源供应量、运输能力和价格的逐步上涨的影响。同时还将受到供电的制约,加上电费、水费较高,增加了制造成本,降低了产业竞争力。上海化工产业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认真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59项重大建设项目,约1000亿元投资,为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形成以上海化学工业区和上海石化为核心的60 km2杭州湾北岸石化产业带。重点发展上海化学工业区,联动发展金山石化、星火工业区、金山第二工业区,改造吴泾工业区,调整高桥石化。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延伸产业链。

(1)重点发展上海石油化工产业。长期以来,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石化基地。“十一五期间”国家批准了7个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已开工建设,上海面临着巨大挑战。要全力争取落实1000万t/a炼油和100万t/a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落户上海化学工业区,以形成3000万t炼油、300万t乙烯能力,保持国内领先地位。该项目可为上海化工每年增加200~300亿元的产值。此外还要抓紧对现有石化装置的技术改造项目和配套项目的建设,提高单位装置能力和工艺过程能力。加强新型催化剂的研制,提高转化率,增加产能。上海石化重点提升产能、优化能级、开发高附加值产品。高桥石化要重点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强对高新化学材料的研发,延伸产品链。

(2)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加快精细化工园区的建设。上海已有金山第二工业区、奉贤化工分区、星火工业区和老港工业区等几个精细化工集聚区,要抓紧园区的基础设施、服务项目的建设和完善,加快招商引资,争取更多的精细化工企业落户。努力把金山区打造成为国际化工城,把金山第二工业区建设成上海精细化工园区。目前,金山第二工业区已有41家企业投产,有30家企业开工建设,还有30家企业正在洽谈和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还建立了精细

化工孵化基地,这里将成为上海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至2010年,将建成总投资150亿元以上,年产出300~350亿元的中等规模特色精细化工园区。

(3)把上海化学工业区建成世界一流的化工区。这里已经吸引了许多世界化工巨头,如巴斯夫、拜耳、BP、德固赛等落户,并建立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世界级规模装置。2006年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引进外资94亿美元,入驻企业增加到68家,产值达350亿元,2007年已达436.5亿元,今后每年还将净增产值200亿元左右。该工业区是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我国化工园区建设创造了不少经验,已形成了产业集聚和资源集聚的能力。同时逐步延伸产品链,继续招商引资,加强循环经济,把园区做强做大,是上海化工产业强劲的新增长点。园区规划,将形成1000~1200亿元产值。

(4)改造吴泾化工基地。完善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吴泾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规划定位,创建具有华谊特色的煤基多联产产品链,即从原料煤开始,以一氧化碳和氢气延伸几十种产品,完成了从原料煤到精细化工产品的深度加工。力争使吴泾化工基地形成百万吨级的甲醇、醋酸、PVC三大产品,建成以天然气、煤的全气化清洁工艺为主要原料的清洁能源和新材料化工基地,并且将成立煤化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中心。

(5)加快推进化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整合上海现有的资源,利用上海区位优势和上海化工一体化理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发展化工物流、供应链、工程总承包、企业设备检修服务、咨询、培训、技术服务等行业。培育扶植为化工生产服务的各种企业和机构。把上海化学工业区金山分区建设成现代化的化工物流园区。

(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布局结构调整。这是上海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和大幅度调整出口税收政策以后,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已别无选择。上海化工行业将继续调整、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和产品,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在化肥全行业退出后,染料、农药、试剂等行业也逐步萎缩;在出口产品结构上也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还大力发展化工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工程承包、物业管理等;并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在美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建立了工厂,在内蒙古、宁夏、江苏、安徽、重庆等省市建立了工厂。上海石化继续推进下游产品延伸的开发工作,2006年新产品产值率达20%。高桥石化在优化改造7套炼油装置的同时,大力发展“三有”化工产品。今后几年,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仍将是上海石化产业的艰巨任务。

(7)进一步提升上海化工产业能级。上海化工产业发展模式是从分散发展走向集聚发展,再走向集群发展。按产业链、产品链逐步建成若干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如石化产业链、碳一化工产品链、聚氨酯产品链、电子化学品企业集群、食品添加剂企业集群等。今后将逐步规划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通过集群发展提升上海化工产业能级。

(8)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是推动上海化工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十一五”规划中,要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研发经费从2005年的1.5%增加到了3%~5%;要求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科技创新机制建设;倡导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项目产业化;化工行业专利申请数量每年都有较大增加;要集中力量完成上海石化产业“十一五”规划中安排的2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全行业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促进产业升级。

(9)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上海石化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重视化工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要改进用人机制,广开人才渠道,这是上海化工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是造就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具有国际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二是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思维、专业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学科带头人队伍;三是重视各类化工技术工人的培训,提高技师、操作工技术水平,以适应现代化化工生产的更高要求。鉴于当前和今后通用型化工操作工人明显短缺的现实,上海已起动通用型操作工的培训计划和职业资格鉴定标准。

从“十一五”规划以来,上海化工产业经历了大调整、大改组时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尽管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与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差距很大,上海化工产业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在全国各省市的排名也逐年退后,因此,上海化工行业必须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发展,为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返回顶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cj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