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3-12-01 11: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一、单项选择题(四选一)

1、一个理想独立电压源的基本特性是: 答( A ) A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无关;流过的电流可为任意值,由外电路即可确定 B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有关;流过的电流不为任何值,由电压源即可确定 C.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无关;电流必定由电压源正极流出,可为任意值 D.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有关;电流未必由电压源正极流出,可为任意值 2、电路如图所示, 支路电流IAB与支路电压UAB分别应为: 答(C)

A. 05. A与15. V B. 0 A与1 V

C. 0 A与?1 V 20?2?4VD. 1 A与0 V

1?1VA1?1?1?40?30??1V?B1?1Aa50V45V

10?

(第2题) (第3题)

3、图示电路中,a点对地的电压Ua应为: 答( D ) A. -49 V B. -47 V C. -54V D. -51 V 4、图示二端电路中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R

A. 对端口电压有影响 B. 对端口电流有影响

C. 对US支路的电流有影响 D. 对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均有影响

答( C )

5、图(a)电路中,US?20V,R1?900?,R2?1100?,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b),则其工作点应是: 答( C )

A. u??10V,i?0mA B. u??10V,i??10mA C. u??10V,i??5mA D. u?0V, i?10mA

i/mAUS?aR1i?10?50u/V?5?10USR+u_R2?b

(a)(b)

(第4题) (第5题)

6、电路如图所示, 若电压源的电压US?0,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答( C )

A. 仅电阻吸收功率,电压源供出功率 B. 仅电阻吸收功率,电流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流源均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D. 电阻与电压源均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US1?1A16SG9S1S9S16S ? (第6题) (第7题)

7、图示电路的等效电导G为: 答( B )

A.

11 S B. 6 S C. 27 S D. S 627)

8、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RL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答( B

A.R?6? B.R?? C.R?2? D.R?3?

3?iUCt?0?5VRRL?2?2F1H41?4u

(第8题) (第9题)

9、 图示电路中,开关在t?0时闭合,已知闭合前电容电压UC?2 V,则在t?0?时,

电压u及其导数A. 2 V,0

du之值分别为: 答( B dt)

B. 2 V,-4Vs

C. 0,

1V s 4D. 0,?1V 2s10、今有10μF的电容元件,充电到100 V后从电路中断开,经10 s后电压下降 到36.8 V,则该电容元件的绝缘电阻为: 答( B ) A. 100k? B. 1M? C. 10M? D. 20M? 11、图示电路为一个用理想二极管D1、D2和电阻器R组成 的电路,求图中标注出的电压U数值和流过电阻R的电 流I的数值: ( D ) A、 U=+5V I=0.5mA B、 U=+2V I=0.7mA

C、 U=+7V I=1.2mA D、 U=+5V I=1mA

12、用NPN型管构成的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输出波形上负周出现平顶,则失真类型和消除方法是: ( C )

A、 截止失真,应使Rb减小; B、 截止失真,应使Rb增大; C、 饱和失真,应使Rb增大; D、 饱和失真,应使Rb减小。

G1US1G2G32ISUS1?1A

(第12题) (第13题)

13、电路如图所示, 若电压源的电压US?0,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 C ) A. 仅电阻吸收功率,电压源供出功率 B. 仅电阻吸收功率,电流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流源均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D. 电阻与电压源均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a?Ia?电阻US网络b?UIscRo?b?a??b?

(第14题)

14、图?a?所示电路中,当US?U1和U?0时,I??5A;当US?0和U?1V时,

I?0.5A。其诺顿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其中ISC和Ro为: ( C )

A.?5A,2? B.5A,0.5? C.5A,2? D.2.5A、5?

?2V?a3A1?1??

(第15题)

15、图示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Uab应为: ( A ) A. 2.5 V B. 5 V C. 1.5 V D. 3.5 V

16、电路如图所示,其中d点对地的电压Ud应为 : ( A )

A. 10 V

B. 30 V

C. 20 V

D.

-20

V

ba5?30Vb20V5A2?c3?d2?12A2?I6?3?3?

(第16题) (第17题)

17、图示电路中, 电流I为 : ( A ) A. 3 A B. 0 A C. 6 A D. 12 A 18、图示电路IS为独立电流源, 若外电路不变, 仅电阻R变化时, 将会引起: ( D )

A、 端电压U的变化

B、 输出电流I的变化 C、 电阻R支路电流的变化

D、 上述三者同时变化

19、一段含源支路及其u?i特性如图所示, 图中三条直线对应于电阻R的三个不同数值

R1、R2、R3,则可看出: ( A )

A、 R1?0, 且R1?R2?R3 B、 R1?0, 且R1?R2?R3 C、 R1?0, 且R1?R2?R3 D、 R1?0, 且R1?R2?R3

20、图示电路中节点a的电压为: ( A )

A、 -100 V B、 100 V C、 300 V

D、 -300 V

21、三极管要安全工作应满足的条件是: ( D )

A、 ic

D、以上三种同时满足

22、下叙各种回答正确的是: ( D ) A、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 B、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 C、实际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 D、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

二、填充题:

1、 如图所示,若已知元件A供出功率10 W,则电压U___-5___ V。

40?10??2A?A?+U-

+100V-60??

(第1题) (第2题)

2、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等效电压源电压为 60 V,电阻为 34 ?。

3、用网孔分析法求图示电路中电流I1和I2的方程为4I1?2I2??12、

?2I1?12I2?6, 由此可解得I1=_-3_A, I2=_0_A。

2?I110?2?I26V12V

(第3题)

4、电路如图所示,当US?2V时,受控源的电压为 1.5 V;当US?8V时,受控源的电压为 6 V。

2?a1?c1?d1?e1?USU1+3U1ISUab1?1?1?1?Io?1A-b

(第4题) (第5题) 5、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Io=1 A, 则Uab应为___34__V; IS应为____21___A。

6、试求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_10__ V。

2?2?4AU24V1?1A4?+2V-12VR

(第6题) (第7题)

7、图示电路中,R= 4? 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其最大功率为 0.25W ,此时电路效率?= 8.3% 。

8、图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阻Rab为_____1______?。 a?1?1?1?

(第8题) (第9题) 9、图示电路,当I= —2V时,二端网络N 吸收 功率为 10__W。

10、高频小电流场合应采用__点接触_型结构的二极管,而低频大电流场合则应选用 __面接触_型结构的二极管。

11、选用二极管时最为关注的二个参数是最大正向工作电流IF__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VBRMAX 。而硅肖特基二极管的饱和导通压降为___0.3____V。

12、PN结形成的原因是由于P、N区内部载流子的_浓度_不同,而引起多数载流子的_扩散_运动和少数载流子的_漂移_运动,从而形成内电场,又称_势垒_区、或者称为_空间电荷__区,当上述二种运动最终达到动态平衡时,形成PN结。

13、某BJT在放大状态时的3个电极电位分别为V1=2V、V2=1.7V、V3=-2.5V。可以判断该BJT

的“1”脚为___e______极、“2”脚为___b____极、“3”脚为___c____极。并且它是属于__锗____材料、____PNP____型的管子。 三、计算题:

1、应用戴维南定理和叠加原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5?b1?1??24V1?2?I4V4?

解:

Uoc?76V 710Ro??

7

I?2A

2、 设通过某元件的电荷q(t)?10e?2tC,t?0,如图所示。单位正电荷由a移至b时获得

的能量为2 J,求流过元件的电流i(t)及元件的功率p(t),并画出i(t)与p(t)的波形。

i?t?q?t??ba?C+解:

u?t?10O-10e-2t,t?0ts

i(t)?dq??20e?2t A,t?0 dtu(t)??2 V

p(t)?u(t)i(t)?40e?2t W,t?0 (吸收功率)

i(t)/AO......t/s?20p(t)/W.......40Ot/s

3、图示分压式带射极偏置电阻Re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Rb1=60KΩ、Rb2=20KΩ、Re=2KΩ、Rc=4KΩ、Vcc=16V、β=60 。负载电阻RL=4KΩ 。试求出: (1) 估算电路的静态Q点; (2) 画出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3) 不考虑RL接入时的电压增益AvO; (4) 考虑RL接入时的电压增益AvL;

(5) 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 (8分)

解:VB?Rb220K?VCC??16V ?4V

Rb1?Rb260K?20KRE2K3 VE?VB?VBE?4V?0.7V?3.3V I?VE?3.V?1.6mA5?IC E IB?IC?1.65mA?27.5?A VCE?VCC?IC V?(RC?R)E?16V?1.65mA?(4?2K)??60

rbe?200??(1??)?200??61?26mVIe

26mV?1.2K?1.65mA

?Rc60?4K????1.89

rbe?(1??)Re1.2K??61?2K??RL60?2KAvfL??????0.98

rbe?(1??)Re1.2K??61?2K?Avfo??

4、 电路如图所示,求各个电源的功率(以吸收功率为正, 供出功率为负)。

IS13A10V2AIS26VUS2US11AIS3

5、 应用等效变换法求图示电路中的I1与I2。

12VI26AI12?6?6V解:电路如图所示:

I2I112V

6A2?6V

I1?3 A

4

由KCL可得 I2?3 A

6、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

4?2?6?4AU2?12V

解:设网孔电流I1、I2为顺时针方向

??2?4?2?I1?2I2??12 ?I??42?

解得I1??2.5 A Uo??2I1?5 V

7、网络N的端口接上一电阻RL,RL为何值时,才能使RL上的电压为电源电压US的解:a、b开路时的电压UOC?4V

1? 3a、b以左的等效电阻:R0?1?

电路等效为

1?1?3a?US?6V2??RLbN

Uab?4?RL1??6

1?RL3故 RL?1?

8、设通过某元件的电荷波形如图所示。若单位正电荷由a移至b时获得的能量为2 J,求流过元件的电流i(t)及元件的功率p(t),并画出i(t)与p(t)的波形。

q?t?5Ct5t2a?si?t??bO123+u?t?-

当0s?t?1s时 i(t)?dq?10t A u(t)??2 V dtp(t)??20t W;(供出功率)

当1s?t?2s时 i(t)?0, p(t)?0;

dq??5 A u(t)??2 V 当2s?t?3s时 i(t)?dtp(t)?10 W ;(吸收功率)

i(t)/A10.O?5...1.2..3.tsp(t)/W10..O?20....1..2..3.ts

9、试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8 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8V1?c2?a2?4Vb1?d

4 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U'ad?2 V I'ad?1 A I'ca?2 A 故I'ab?1A8 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8 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56 W

10、根据所给电路画出u0的近似波形,( 设:二极管

为理想器件)。其中:u i = 12sin?t ( V ) ,稳压 管DZ的稳定电压VZ = 6V ,E = 2V 解:

I\ab?6 A

11、如下图电路,UC(0)=0V、US=10V、R=10 KΩ 、C=100μF。电路在t=0时,开关S置\

位置,经历1秒后S置\位置,再经历1秒后S重新置\位置,试写出uc(t)在此过程中的表达式及作出其变化曲线图。(e-1=0.37)

解:??R0C?RC?10?103??0.0001F?1S t?0时换路

当0?t?1s时 零状态响应

t ? uc(t)?US(1?e?)

?t ?10(1?e)Vuc(1s)?10(1?e?1)?6.3Vt?1S时

当1s?t?2s时 零输入响应 t?1? ? c(t)0

?(t?1)

t?2S时

?(2?1) u?6.3?e?2.32Vc(2s)

当2s?t时 全响应

u?Ue?6.3?eVuc(t)?US(1?e?t?2?)?U0e?t?2??10[1?e?(t?2)]?2.32e?(t?2)V?10?7.67e?(t?2)V

12、三相对称负载Z = 8 +j 6 Ω。接入线电压为U L = 380 V 的三相对称电源上,求当负载

作星形连接时,三相对称负载的U P 、 I P 、 U L 、 I L 、P 、Q 、S 、 Cos φ 。

解:

Z?R2?X2?62?82?10?Cos??Sin??R8??0.8Z10X6??0.6Z10P?3ULILCos??3?380?22?0.8?11.6(kw)Q?3ULILSin??3?380?22?0.6?8.7(kVar)S?3ULIL?P2?Q2?3?380?22?14.5(KVA)380VUp???220V33Up220VIp???22A?IlZ10?Ul13、三相对称负载Z = 8 +j 6 Ω。接入线电压为U L = 380 V 的三相对称电源上,求当负载

作三角形连接时,三相对称负载的U P 、 I P 、 U L 、 I L 、P 、Q 、S 、 Cos φ 。

解: Z?R2?X2?82?62

?10?Cos ??R?8

Z10?0.8Sin

??XZ?610?0.6Up

?Ul?380VIp ?Up?380V?

Z10?38AIl ?IP?3?66A

P?3ULILCos??3?380?66?0.8?34.76(kw)Q?3ULILSin??3?380?66?0.6?26.07(kVar)S?3ULIL?P2?Q2?3?380?66?43.44(KV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c2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