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24 09: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展新闻学

第一、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市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 第二、特征:程度不一定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

第三、守望: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冲破落后观念,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建设项目,使传统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 整合: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强调交易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技术。

报刊自由委员会(又称哈坎斯委员会)是

主席

1943年由时代出版公司创始人亨利·鲁斯提

议并资助20万美元,为调查分析美国报刊自由现状和前景而成立的委员会。共有13名成员: 罗伯特·哈坎斯,芝加哥大学校长。故该委员会又名“哈坎斯委员会”。 副主席

小泽长赖亚·查菲,哈佛大学法学教授。 成员

约翰·克拉克,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约翰·迪辛森,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教授。 威廉·霍金,哈佛大学哲学教授。 哈罗德·拉斯威尔,耶鲁大学法学教授。 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前助理国务卿。

查理斯·梅利亚姆,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联合神学院宗教伦理和哲学教授。 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 阿瑟·施莱辛格,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 乔治·舒斯特,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

比尔兹利·鲁梅尔,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纽约分行主席。 报刊自由委员会中没有一名新闻学教授,在美国的主流学者眼中,报刊自由主要不是新闻理论问题,而是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社会的以及哲学、伦理上的问题。

报刊自由委员会经过三年的调查,提出了《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的总报告和6份分报告,认为“新闻自由是危险的”,提出了社会责任论。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进行修正,发展了人们对新闻自由的认识。

舆论

公众的意见或言论。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 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 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传播框架的解释我没找着

宣传

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议事日程,agenda)的讯息表现手法。在西方,宣传原本的含意是「散播哲学的论点或见解」,但现在最常被放在政治脉络(环境)中使用,特别是指政府或政治团体支持的运作。同样的手法用于企业或产品上时,通常则被称为公关或广告。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

“第四权力”是西方社会的一种关于新闻传播媒体在社会中地位的比喻。它所表达的内涵是:新闻传播媒体总体上构成了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一种社会力量,对这三种政治权力起制衡作用。这实际是一种认识理念,以这种简单比喻的形式,19世纪以来普及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但又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 (

西方宪政理论中有“三权分立”,三权指立法权(议会)、行政权(政府)、司法权(法院),媒体的权力量大概就是公众舆论的监督权了,前提是言论表达自由)

] 议程设置 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后来也有一些研究对报纸,广播电视媒介等不同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枪弹论

也叫“皮下注射”论或“刺激—反应”论,枪弹论认为,软弱的受众象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枪弹论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将传媒作用不分时间、地点、对象、环境的夸大化。40年代以后,枪弹论逐渐被抛弃,“被代之以更多的考虑到传播的人类特性而更少归因于这一过程的物质资产的力量的理论”。

邸报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

廉价报刊

廉价报刊(cheap newspaper)指的是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 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廉价报纸的特点是: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4、内容上注重地方、社会新闻;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6、经营上完全商业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bt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