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作业

更新时间:2024-04-21 14: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目:基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开题报告

作 者: 学 号: 授课教师: 班 级:

范春镭 2008442076 张申平 社工08(01)班

重庆科技学法政与经贸学院 二零一一年 六月 中国 重庆

基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开题报告

1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发展概况

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概念最早在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Cheung&Liu,2001)。王思斌教授在2000年提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的过程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这是一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制度体系),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王思斌,2000)。

1.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研究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工作,从基本助人思想体现出的平等思想,到实务操作中的尊重案主,为案主谋取更多权益的思想无时无刻不说明着价值观对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学者也都开始反思西方论述在中国文化处境下的适用性。其中最主要的观点集中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产生的差异,以及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带来的注重“关系中的存在”的价值取向与西方注重个人的价值取向的对比。此外,王思斌(2006)另辟蹊径,从对“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 的分析和对国内底层贫弱群体接受帮助行为的理论模型的建构出发,他主张从了解国内服务对象的复杂的需要结构、了解和分析国内受助者的问题世界,以及建构符合中国文化情境的帮助—受助过程等层面来展开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建设的尝试。

1.2社会工作的理论本土化研究

任何专业都需要理论的支撑,社会工作方法与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与技巧等无不与一定的理论、知识相联系。但是这部分的研究较少,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李迎生(2008)对于社会工作理论构建必要性的论述,并且提出理论本土化的路径是以本土社会工作理论推进专业社会工作的建设。熊跃根(2006)在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西方社会工作的影响的前提下,清醒地指出后现代主义对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反思意义和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的意义。

从理论层面看,在学习与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同时,要避免专业发展中的“专业帝国主义”因素的负面影响,把本土的实践经验同国际化交

流有效地结合起来。刘华丽(2004)指出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最先经历的过程是引进过程,学习西方先进的理论,之后才是本土化过程。刘华丽(2007)也提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渊源是儒家人格思想,通过阐述儒家人格思想的发展和特点进一步说明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指导性。

但是总体来说,有关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缺失理论概括和指导(哪怕是很薄的理论)而成为泛泛之谈。虽然可以看到有些研究已经在尝试摸索和建构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模式(一种低概括度的理论),但是仍然很不成熟。

1.3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方面本土化研究

从社会工作进入中国之后,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实操方面,但是很多文章都是经验的总结以及表面现象的描述等潜在层面上。也不乏一些学者较为深入的实操探索。费梅萍(2002)、王思斌等指出社会工作在助人过程和技巧方面要注意本土化。费梅萍对于案主自决原则在中国社会的实践进行了说明。童敏(2006)从社会工作实习和督导的层面上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议题作出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指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 督导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还包括专业服务的设计、专业服务需要的转化、日常专业服务的指导和专业服务的培育等。

还有很多学者将精力放在某些具体群体的社会工作实操本土化研究,本土化的研究已经被国内的研究者有意识地放入到具体的社会环境和服务领域中去。社会工作涉及的具体领域很多,如康复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等等,其中医务领域、妇女领域等由于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研究的人群最多。

还有其他方面的研究,如张曙(2002)以南京市儿童福利院希望家庭资源中心针对弱能儿童家长所做的一个小组工作为案例, 介绍小组工作的方法及成效, 分析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促进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进程。

2社会工作国内外研究进展

2.1中国社会工作研究进展: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教育专业和社会职业,在中国经历了长期和曲折的发展过

程,其间曾中断和停顿。改革开放后,1988年正式开始恢复和重建。20年来,历经专业社会工作的恢复和拓展、社会工作实务和职业化探索、推进社会工作制度和体制建设等主要发展阶段,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本土化的初步经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必将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

2.2国外社会工作研究进展:

英美等西方国家社会工作建立较早,有一定的理论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济贫法》于1 834年修正为新《济贫法》,到1948年,在英国实施了347年,《济贫法》的修正实施使社会工作者尝试用个性化方式解决贫困问题,这为英国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德国1788年在汉堡市实行一种救济制度,史称“汉堡制”,对社会工作在制度与方法上影响甚远。在此期间,英国早期社会工作者借鉴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的做法,进行济贫工作。此后,1869年在伦敦成立的英国慈善组织会社和1877年成立的美国慈善组织会社进一步推动了济贫工作的专业化,确定了服务到个人的社会工作理念。

兴起于英美等国的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运动共同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到1937年,美国已建立了300多个类似的服务中心。欧洲大部分国家也相继开展了社区睦邻运动。

时至今日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帮助解决社会、个人问题。

3主要技术路线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内容:研究计划书撰写,研究相关理论、文献回顾,研究问卷设计、确定研究指标

第二阶段(资料收集阶段): 内容:查阅资料

第三阶段(资料整理阶段):

内容:清理、核对、整理,测量指标测定,修正。 第四阶段(研究总结阶段): 内容:研究结论得出,开题报告写作

4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 1、抽样方法 2、资料分析 3资料收集工具的使用

4评估性研究(计划评估、个人实务效果评估)

5关键词选择

社会工作本土化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进程

6参考文献

[1]Cheung.M&Liu,M. 中国妇女的自我概念与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C]// 曾家达.21 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国家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王思斌.试论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C]// 华人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

[3]顾东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熊跃根.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反思[C]//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王春霞. 从传统文化视角考察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6]罗肖泉. 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怎样的本土伦理支持[J].中国社会导刊,2006,(2).

[7]杨晖.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关注[J].社会工作(下半月),2007,(10).

[8]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2008.(5). [9]刘华丽.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再探讨[J].社会,2004 ,(12).

[10]刘华丽,卢忠萍. 儒家人格思想: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渊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11]范明林,徐迎春. 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化和专业化[J].社会,2007,(2).

[12]刘梦,张叶芳.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

(12).

[13]童敏.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及其督导者的基本角色[J].社会,2006, (3).

[14]张曙.社会工作方法的本土化实践———一个小组工作案例的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 [15]田毅鹏,刘杰.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社会科学,2008,(5).

[16] Susan .S. Manning, the social worker as moral citizen(2006) [17] Lynne M. Healy, Relative Culture Ethical Practice (2007)

[18] Mun-Chung Yan, Literate in western, Practice in China (2007)

7外文文献阅读技巧

外文文献首先看文献整体结构,有兴趣的或是有用的才看全文,全文就其目的的不同阅读方法也有差异,一般的就看引言和目录,从引言中可以了解其一些背景,然后迅速扫描有哪些技术,然后立即跳到目录中,看其内容结构框架。最后有选择的阅读文献重要章节。

(12).

[13]童敏.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及其督导者的基本角色[J].社会,2006, (3).

[14]张曙.社会工作方法的本土化实践———一个小组工作案例的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 [15]田毅鹏,刘杰.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社会科学,2008,(5).

[16] Susan .S. Manning, the social worker as moral citizen(2006) [17] Lynne M. Healy, Relative Culture Ethical Practice (2007)

[18] Mun-Chung Yan, Literate in western, Practice in China (2007)

7外文文献阅读技巧

外文文献首先看文献整体结构,有兴趣的或是有用的才看全文,全文就其目的的不同阅读方法也有差异,一般的就看引言和目录,从引言中可以了解其一些背景,然后迅速扫描有哪些技术,然后立即跳到目录中,看其内容结构框架。最后有选择的阅读文献重要章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ax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