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更新时间:2023-09-19 01:13: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区域经济合作是自然人、法人、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和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具体来说,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区域经济合作是以法人和自然人为主要行为主体的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的行为主体包括直接参与组织或从事生产要素区域流动的自然人、法人、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其中,法人(企业)是生产要素移动的主要行为主体,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大多数微观区域经济合作活动都是由企业完成的,而宏观经济合作的落脚点也是企业。个人是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也可以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其区域移动表现为劳动力要素的区域流动。政府的行为有两重性:既可以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与其他经济主体进行生产要素跨区域合作,以谋求经济利益,也可以作为区域利益的最高代表与其他区域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并制定一系列旨在促进合作的区域经济政策来制导和协调区域经济合作。

其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移动和优化配置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区域经济合作在区际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却有着不同于区际贸易的特点,它是生产要素区际间的直接移动和重新配置,是生产领域的协作;大多采取项目合作的方式。

再次,区域经济合作是通过区域经济协调而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一般是通过地方政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协商或者会谈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相关协调机构制定有效的规则,确定一定的运作机制来对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规范约束和调节。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协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2.3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区域经济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最终目标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能够成为现实,必须有以下条件作为基础:

第一,区域经济差异和分工。不同地区在生产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经济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从理论上说,生产要素的差异越大,区域分工越明显,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专业化生产部门。差异较小的地区则往往通过竞争机制,形成以不同技术或不同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分工。而区域经济差异和分工则源于区域那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而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方式,以及区域经济协调组织等等。

第二,共同的区域空间。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一定的地域条件,必须在完整、统一的自然地域发生,要求各个合作主体所处的位置是一个连接的整体。有了共同的区域空间,各类要素和资源才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其次,共同的区域空间意味着必须有中心城市的带动以及一定规模的经济腹地,便于中心城市发挥在经济、科技、教育、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另外,共同的区域空间往往可以形成共同的文化基础,而共同的区域文化对形成区域经济合作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共同的利益取向。区域经济合作必须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区域都在利用自身资源和要素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区域经济合作必然是利益驱动下的共同选择,获取共同利益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持久动力。

1

1.3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这三个层次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哲学方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包括:

第一 ,文献研究法。主要有查阅著作、杂志等文献。

第二,网上检索法。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可供查询,很多文献都可以在网上检索到,包括文中引用的一些文献和数据就来自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第三,分析综合法。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与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密切联系,相互渗透,在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分析综合,是对前述方法得来的信息进行深加工,也就是整理、分类和剖析,根据研究事实,从哲学、系统科学的角度进行整体研究,探讨其本质和规律。

除了上述研究方法,研究中还用到其他一些科学方法,比如比较方法、分类方法等。在研究中做到宏观研究法与微观研究法相结合,经验研究法与理论研究法相结合,定性研究法与定量研究法相结合。

2

2理论综述

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除了对区域经济合作理论进行综述以外,本文也选取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综述。本文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区域合作理论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本身也涉及到对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看作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2.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2.1.1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随后被应用于各国经济发展实践中。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个地方或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或部门,或者说,增长总是被极化,即首先出现在某些增长极或增长点上。作为推动型的经济单位,通过前向和后向效应推动整个经济增长,增长极常常但不总是出现在大的城市中心。随着原有增长极推动功能的衰落,新的增长极或推动部门会在新的行业或新的空间中产生。

增长极的形成具有一定历史条件、技术以及资源优势作为基础,具备创新能力及较好制度环境的地区,以及具备一定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的地区,往往能够成为增长极的中心,它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或者关联效应,以及计划和扩散效应带动整个经济增长。佩鲁的增长极概念本身并非是地方性的,但它往往被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区域内,也成为地方政府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2.1.2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1966年,弗里德曼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为基础,在《区域发展政策》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外围模式。他认为,在区际经济不平衡长期趋势的基础上,可以将经济布局的空间结构划分为两个系统: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二元结构。中心地区因发展条件优越或历史偶然事件影响,经济效益较高并处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而外围地区则因条件以及资源劣势等原因而处在从属地位。弗里德曼根据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同,将空间一体化过程分为前工业阶段、过渡阶段、工业阶段和后工业阶段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经济相对落后、社会化分工以及商品生产、贸易都不发达等原因,使得区域间经济不平衡并不显著,区域经济的空间特征是存在多个缺乏等级体系的地方性中心。第二阶段,由于外部力量使得原有多中心的局面被打破,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拥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地区,并凭借其力量维系着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吸引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流入,一个强有力的单核式中心——外围地区的空间二元结构形成。第三个阶段,随着各地区经济

3

发展,单中心的空间结构逐渐被多中心空间结构所取代,次级中心开始出现,城市体系逐步完善,综合工业体系逐步完成,区域差距出现缩小趋势。第四阶段,大城市间的周边地区逐渐被吸纳到各大城市的经济体系中,逐步形成了功能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等级结构体系也随之形成。

2.1.3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学家将弗农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形成了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位置。如果其主导部门有创新占主体的专业部门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每一区域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所在梯度位置,不是由地理位置,而由它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创新能力来决定的。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逐步按顺序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地区推移。该理论将创新作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层次的决定因素,而创新活动大多集中在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大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种梯度转移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城镇体系逐步拓展实现的。

2.2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综述

区域经济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西方的比较成本说和区域分工理论,

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适应自由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经济学说,可以用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动因和意义。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形成区域间不同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了区域分工的产生,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区域间必须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经济合作,这就是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理论基础。

2.2.1斯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早期的分工理论是针对国际分工和贸易提出的,其代表是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各国都存在某种有绝对有利的自然条件或者后天获得的专长,具有生产条件上的某种绝对优势,因而都拥有实际成本小于其他国家的某种商品。如果按照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各国专业化生产本国具有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受益。但是斯密的理论不能说明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可言的国家是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并从中获益的。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劳动和资本不能自由流动和转移的前提下,不可能按照斯密所说的以绝对成本高低实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只能按照比较成本的高低进行。各国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通过交易获利。

斯密和李嘉图的学说包含了一个共同的假定:一种产品总是由某国用本国的有利生产

4

要素制造出来的,不存在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自由流动,比较利益只存在于国际贸易中。事实上,国际经济合作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比国际贸易更为深化的形式,比较利益并非来自国际贸易本身,而是源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只是比较利益借以实现的方式。而国际经济合作的开展,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来改善一国的要素禀赋,比国际贸易更直接地获取比较利益。

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事实上只是区际贸易和区际经济合作在地域范围的放大,在理论分析上具有相同的意义。如果把区域贸易看作区域生产要素的间接移动,区域经济合作是生产要素的直接移动,则以这一理论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生产条件和成本的差异促使了区域分工的产生,并诱发了区域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

2.2.2要素替代理论

这一理论采用经济学的替代原则,对区位理论进行综合、发展形成的区位决策理论。1965年,埃萨德在《区位与空间经济》中提出要素替代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分析区域生产优势时,不能简单地按照统一的成本项目进行比较,必须按照各区域最佳投入组合方式计算的成本进行比较。在要素可替代的情况下,比较优势由要素边际替代率和各种要素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共同决定。该理论特别适用于研究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相近、结构类似的区域间的分工合作问题。

2.2.3技术差距理论

波斯勒1961年提出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认为能够大量创新并生产新产品的区域,会获得在这些产品生产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不是恒久的,但是在其他区域能生产这些产品前存在一个仿造滞后期。一旦仿造开始,创新区域就会逐渐丧失优势和该产品输出的主导地位。虽然在区域层次上创新的传播并非完全,会收到诸如区域经济开放程度或专利法等诸多限制,但是继续创新并创造新产品以替代以前的优势产品是区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2.4要素禀赋理论

这一理论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联系起来,认为正是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决定了地区之间的贸易格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可以改变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不足,提高地区的生产效率。要素禀赋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自然要素和一般经济要素,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许多新要素很少涉及。它对区域经济合作最大的启示就是揭示了区域分工与要素禀赋之间的关系。

2.2.5区域比较利益理论

琼斯等人提出区域比较利益理论,认为不同区域之间资源配置效益存在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区域之间的外部经济差异,二是区域之间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差异。一个区域内已有资源的集聚会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区域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也会给区域内各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经济效益,这就是所谓的区域外部经济。区域间外部经济的不同,会造成资源配置的区域比较优势差异。这一理论认为,生产要素跨国家、

5

受计划与市场共同影响的长江三角洲产业布局体系。上海有大量的各类联营企业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和乡村,而且也初步建立了以垂直分工为特征的分工协作体系。随着长江三角洲中等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同时在技术引进、外资进入的带动下,上海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产业垂直分工关系逐步淡化,继之以产业的同步发展,以致形成严重的产业同构及相应的同质竞争,更高层次的水平分工有待形成。

第三阶段:以市场与政府双向推动为主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及外资大规模进入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又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以市场和政府双向推动的经济合作迈向了更广阔的领域。在合作方式上,由过去单一的横向配套协作,逐步向整合生产要素、共同进行制度创新发展;在合作领域,由过去单一的生产加工销售,逐步向商贸、金融、旅游、产权、生态环境以及科研、人才交流等方面发展;在合作机制上,由过去单一的企业行为,逐步向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方向发展;在合作的流向上,由过去单一的上海的要素流向各地,逐步向双向流动的格局发展。另一方面,长三角内产业间、区位间分工整合的客观要求开始充分体现出来,而经济布局合理与否对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也随之特别敏感起来。

3.2.2目前阶段

区域经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高阶段,W.Alonso(1980)提出区域经济演进的五阶段钟型模式,他认为在区域发展的早期阶段,国民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距;当区域经济增长达到转折点后,区域发展不平衡达到最高峰,之后便朝着区域平衡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全国经济的一体化开始起步;当国民经济达到高度一体化状态时,生产要素实现了全国区域的自由流动,并最终导致区域增长趋于平衡。

弗里德曼(1966)提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他创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四阶段理论,其内涵和特征是,①缺乏等级结构的独立地方中心阶段。这一阶段以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区域间缺乏联系,城市影响范围小,经济增长缓慢。②单个强有力中心阶段。出现一个因为外部的力量打破前工业社会的均衡状态而处于支配地位的城市,外围地区开始形成,资本、劳动力大量向中心城市集中,外围地区经济停滞不前,区域结构呈现典型的二元状态。③单个全国性中心和外围地区次中心形成阶段。随着一些具有较明显有利投资机会的区域得到开发,简单的一极中心结构为多极中心结构所取代,全国性的外围地区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中心的外围地区。④一体化阶段。城市等级体系布局合理化,所有区域联系紧密,区域差距小。

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判断:目前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行政分割,建立起稳定的区域经济协调组织,并且在合作的层次、领域和深度上都有较大提高,区域内经济联系不断加深。在城市空间布局上,长三角出现单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上海,以及多个次级中心——杭州、苏州、南京,并形成多级经济梯度,表明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已经进入弗里德曼所说的第三阶段。

11

3.3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

对长三角而言,在很大程度上,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而这方面的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

3.3.1地方政府联合推进,形成多层次的区域协调机制

地方政府本身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之一,为促进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形成一定的区域协调机制。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联合推进的区域协调机制已经形成。这一协调机制主要采取领导定期会晤制度的形式,有以下三个层面,也代表着三个层面地方政府的区域合作:

第一,副省市长级别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这一会议制度于2001年确立,主要任务是决定合作与发展的主要方针,就有关重大事项(包括大型企业重组)做出决策,确定省市间利益调整重大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必要时签署有约束力的协议。已经在长三角的交通、旅游、生态环境治理、信息资源共享、天然气管网建设、人才资源等各个领域展开了沪苏浙三个行政区域的跨区合作,推进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第二,长三角16城市市长级别的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简称经协会)。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是长三角区域协调机制中的主体,其前身是1992年建立的长三角14市协作部门主席联席会议制度,1997年升格为15市经济协调会,并于2003年接纳浙江台州为长三角第16个城市。协调会的主要功能,是执行省市领导确定的方针和协议,确定推进合作与发展各领域的具体任务的实施方案,筹划、组织推进合作的具体工作,协商、协调城市之间的重要问题,必要的情况下还可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是地方政府合作中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会议。近几年陆续有不少城市向长三角经济协调会递交入会申请,只有获得该协调会的批准,才有可能加入长三角。上海市是该协调会的常设主席,再一次凸现了其在长三角公认的龙头地位。长三角经协会自成立以来,先后围绕旅游、商贸、规划、产权、科技、人才等专题加强城市间的合作,各城市也先后出台相关政策,为区域经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2005年10月第六次会议上,各方决定加强“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沟通和协调,从而在地方发展规划的层面上加深了区域合作。

第三是长三角区域内的专业合作工作小组,从属于长三角城市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协调会。其职能是具体制订并实施各相关领域合作计划,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3.3.2区域共同市场初步形成

包括劳动力、资本流动在内的要素流动,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与国内市场接轨的金融、技术、商品等市场框架,并形成了一批年成交额超过百亿元的商品市场。

以上海的全国生产要素市场为核心,江浙的商品市场为两翼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推动了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据统计,在全国十大生产资料市场中,长三角

12

就有6个,包括华东不锈钢中心批发市场、上海宝山钢材交易市场、宁波开发区生产资料综合市场、绍兴中国轻纺城原料市场等。长三角的经济合作和整合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由最初的技术协作、资金融通,到目前的统一市场、资本协作等。

上海在全国经济协作中1/3的项目都在长三角地区,其对外省投资总额的60%也投向了这里;上海生产的产品50%销往江浙,而江浙两省的三成产品销到上海。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合作领域从过去的轻纺工业逐步向重化工业和第三产业扩展,汽车、钢铁工业占据最大份额,上海商业优势企业在长三角建立了营销网络,江浙两省在上海的工商企业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以浙江省为例,1999年以来,浙江对上海的直接投资每年超过100亿元。根据上海市政府统计,2002年上半年,外省市单位和自然人在沪投资的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全资或控股企业中,注册资本总额达177.26亿元人民币,其中外省市出资157.8亿元。从企业户数看,浙江省为623户,高居第一位,江苏为377户,居第二位。浙江投资额为31.02亿元,仅次于北京(36.95亿元)居第二位,江苏省为23.87亿元,居第三位。另外,外省市参股的非控股企业(100万元注册资本以上)注册资本总额达45.19亿元,外省市出资11.78亿元,其中以浙江、江苏等省市为主。如果加上原浙江在沪企业的再投资与非控股企业的浙资,浙江在上海的直接投资超过了50亿元。到2002年上半年,浙江在沪企业达5万多家,其中上规模企业3000家左右,浙江在沪的直接投资总额达600多亿元,在沪经商劳务人员达50多万人,对沪投资的项目总数和资产总额均居其他省区之首。浙江建筑企业在沪施工项目总量列全国各省市之首;商业流通企业数量最多,经营产品达一万多种,包括纺织、轻工产品,医药、食品、饮料,机电设备、建材等三大类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浙江省通过这些窗口销售商品总额为180亿元,约占上海市场商品销售总额的10%1。

3.3.3地区产业分工已经初步形成

区域内的产业分工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方面。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初步显现,产业分工已经初步形成。

长三角地区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是地区之间存在明显梯度,上海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转换阶段,南京、杭州、无锡等地处于工业化后期,宁波、常州、扬州等地处于工业化中期,而南通、嘉兴等地处于工业化早期向中期转换阶段。长三角地区内部,不同层次的地区通过产业的垂直分工实行经济合作,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地区可以通过互补性水平分工来强化产业联系。长三角已经形成前店后厂的区域分工格局,很多外资企业将总部设在上海,分支机构或工厂建在周边城市如苏州、无锡、常州等地。说明上海与周边地区在某些领域的分工合作渐趋成熟,通过有意识地错位发展,正在发挥产业互补效应。

例如,上海不少服装企业出口企业为降低成本,把工厂建到了昆山、平湖。其次,上海的出口产品来源基本为:1/3来自上海本地,1/3从苏、浙采购,对促进当地相关产业

1

数据引自徐剑锋.苏浙沪产业结构的趋同与区域经济合作[J].浙江学刊2003(4):141-148. 13

的加快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事实上,江苏的丝绸业之“盛”,浙江的五金、机电之“长”,同上海在获得“国际大订单”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年来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再比如,为了带动上海的信息产业更快发展,上海市投资100亿元在毗邻的浙江嘉善县建设信息产业园,牵头将台湾的电子企业引入。上海规划、设计、招商,邻地配合、生产,这是对理顺产业脉络的一次跨地区的有效运筹。

再以电子产业为例,上海周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上海拥有较高水平的芯片设计、生产、封装、测试产业链,苏州拥有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的产业链,笔记本电脑产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无锡偏重通信和PC相关零部件的生产;宁波以波导手机为首,建立手机生产基地。

3.3.4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取得很大进展

长三角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见表4),不仅使长三角内部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进一步密切了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生产要素流动,而且扩大了长三角的对外通道,提高了整体竞争能力。

表4 1990、2004年长三角部分交通基础设施情况

地区 项目 上海 浙江 江苏 码头年吞吐量(万吨) 1990 13959 16852 2004 37896 22586 63420 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1990 3050 30195 24772 2004 7805 46935 78262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1991、2005

长三角跨行政区域的交通和通信体系建设有了显著成绩,以公路网“三小时交通圈”和磁悬浮建设项目为突出表现。这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缩短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距离,形成同城效应,不但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商品流通和人才流动,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

首先,围绕城市间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公路网基础设施一体化,各城市间的快速交通网络发展突飞猛进,已形成包括航空、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立体快速交通体系。特别是加强上海、南京和杭州的交通联系,长三角公路交通网建设于2003年启动,上海到南京、杭州、宁波等15个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公路行程,不超过3小时,有望实现长三角地区“三小时交通圈”。

其次,2006年2月,沪杭磁悬浮新型交通建设项目建议书获国务院通过,有望于2008年建成,磁悬浮将使长三角形成1小时的交通圈。杭州到上海段的建设,将在沪杭两市间形成高速、大容量、便捷、舒适的客运通道,发挥其与上海重要的航空、铁路交通枢纽的

14

快速接驳集散功能,提高浙江与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交通出行效率。

3.4长三角:外向型城市集群合作模式

长三角是我国东部乃至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区域经济合作相比国内其他地方而言也是态势最好的,就其发展模式而言,高度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和城市集群的特征,与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合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将其归结为外向型城市集群合作模式。

3.4.1城市集群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载体

城市群是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中的概念,城市集群在城市群的基础上提出,是其发展的较高级阶段,本身与城市群一样具有地理和经济的双重含义。

1、城市集群的概念

城市群的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最先提出,他于1957年在《megalopolis: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一文中,将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和伦敦城市群并列,称为“megalopolis”。这一词在我国有不同的翻译,城市群是最普遍的译法。徐康宁等2(2005)将城市群定义为:由许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密切交互联系并连成一体的城市共同组成的巨大的都市空间形态。城市群的核心内涵是多城市化、都市化和区域内部的一体化。多城市化是指在城市群内部,由多个城市共同组成,其中有一个中心城市或几个中心城市。姚士谋(2001)认为3,城市群是在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具有以下特征:①地域性,首先是一个地域概念,必须限定在特定空间地理范围内。②群聚性。城市分布达到较高密度。③中心性。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城市为核心,这些城市成为城市群经济活动的中心和扩散源,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组织和主导作用。④联系性。城市群内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并逐步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联系形式城市群的中心性派生出来的基本特征。戴宾认为4,用城市集群或大城市集群的称谓能恰当地概括megalopolis的内涵。城市集群是以数个大型或特型城市为中心,包括若干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中小城市组成所的城市群共同组成的庞大城市群体。

本文采用戴宾的观点,我国的长三角就其空间集聚形态而言,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南京、苏州、杭州等大城市为中心的多中心、多层次城市群,并且城市群内部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逐渐趋同,尤其是随着城市间公共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交往的紧密联系,已经

23

徐康宁,赵波,王绮.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J].南京社会科学,2005(5):1-9. 姚士谋.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4

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6):101-103. 15

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集群,具体指标见表5。

表5 长三角2004年城市化指标

指标 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万人) 城市数量(个)[含县级市] 城市密度( 个城市/万km) 长三角 10.9649 8212.13 74 3.5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2005)

2、长三角城市集群划分及其实力

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长三角城市群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比较长见的划分标准是GDP和城市人口。如果按照GDP指标来评价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总量,则长三角城市群可以分为五个分明的层次(见表6),其中,GDP位于1000-2000亿元之间的城市最多,使长三角16城市呈现明显的核型。

表6 以GDP为指标的城市集群划分层次表

层次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第五层次 上海 苏州、杭州、无锡、宁波 城市 划分标准 GDP>5000亿元 GDP>2000亿元 南京、绍兴、南通、嘉兴、常州、台州 GDP>1000亿元 扬州、泰州、湖州、镇江 舟山 GDP>500亿元 GDP<500亿元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2005)

此外,根据苏州大学“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的研究成果,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大致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为上海,第二层为南京、苏州、杭州,第三层为无锡、宁波,第四层为常州、扬州,第五层为其他城市(夏永祥、余其刚,2003)。曾勇、徐长乐(2002)通过对产业综合中心度进行聚类分析,将长三角城市群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上海,第二层为无锡、宁波、杭州、苏州,第三层为舟山、绍兴、嘉兴、镇江、南京、湖州,第四层为扬州、常州、泰州、南通。

无论是哪种划分方式,无论是GDP、财政收入、外商直接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总量数据,还是人均数据或人口规模,上海都是长三角不容置疑的核心城市(见表7)。上海的城市定位是要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带动长三角地区和整个长江流

16

域发展。而该地区的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无锡五个城市,主要经济指标仅次于上海,又明显高于区域内其他城市,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辐射作用,是长三角的次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分布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两翼,对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同样重要。

表7 2004长三角主要城市综合实力情况

指标 城市 上海 苏州 杭州 无锡 宁波 南京 7450.27 3450.00 2515.00 2350.00 2158.00 1910.00 GDP (亿元)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1.3:50.8:47.9 1106.19 2.2:65.7:32.0 219.57 5.5:53.0:41.5 197.46 2.2:57.6:40.2 135.28 5.7:57.0:37.3 151.76 3.7:52.6:43.7 169.88 735.20 507.73 151.75 110.19 166.90 104.60 55307 57992 38858 52825 39174 33050 出口额 人均GDP (亿美元) (元)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2005)

上海、杭州等五个长三角城市在2005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中排在前10位(见表8),并且在长三角16市中,有15个城市排在前50位,规模最小的舟山市也排到第68位。这16个主要城市撑起了长三角区域空间体架构。此外,在长三角广大腹地还有数目众多的经济水平、综合实力和成长潜力等都十分突出的县级市,以及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城镇群。在2004年中国百强县的比较排名中,前10强中除第一、第六位之外,其余8个县则全部属于长三角地区,依次是江苏的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浙江的萧山区、江苏的武进区、吴江市和浙江的绍兴县。而在前100名内,长三角地区则有高达47个县位列其中。

表8 长三角16市2004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城市 排名 城市 排名 上海 1 台州 38 杭州 5 扬州 43 宁波 6 嘉兴 44 苏州 7 南通 48 无锡 8 湖州 51 南京 16 镇江 54 常州 22 泰州 57 绍兴 29 舟山 68 资料来源:倪鹏飞主编,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长三角城市群以及众多中小城镇的高速发展,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并对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城市集群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联系

城市集群与区域经济合作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城市集群的出现是区域经济合作加深

17

的结果,另一方面,城市集群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合作深化的基础。就长三角而言,长三角城市集群既是区域联系加深、区域经济合作深化的结果,也使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推动力

首先,城市集群是区域联系加深、区域经济合作深化的结果。

城市集群是建立在交通网络、通信网络、要素流通、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基础之上的较高级的城市群阶段,它本身就是一定区域内各种要素向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集聚的产物。可见,就城市集群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而言,已经包含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意思。

徐康宁等(2005)认为5,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经济条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建立在区域分工与协作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可见,城市集群在本质上就是区域内诸多城市之间进行合作,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过程。长三角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最成熟的地区,正式这种多方面的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了长三角城市集群的出现和发展。

其次,城市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

就长三角而言,长三角城市集群既是区域联系加深、区域经济合作深化的结果,也使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推动力,可以为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以下条件:

第一,城市集群所具备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成为长三角区域内的要素流动的基础。城市集群内部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具备了持久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城市集群的构成基础。物质载体是城镇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各种设施网络,而相互之间的各种要素、各种商品和信息流则是这种联系的具体体现。城市集群正是借助于这种通达效应,推动着城市个体之间的经济联系。

第二,城市集群通过核心城市以及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强城市集群内部的经济合作,带动整体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实质,就是通过不断形成并保持产业梯度,促进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其作用不但可以解决周边城市就业,实现工业项目配套,还可以促进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并提高整个区域的技术水平。

第三,城市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城市集群不仅是城市空间形态和规模的变化,更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布局形式6。城市集群推动了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提高,其整体功能并不是内部各城市的简单相加,而是大于各城市功能相加之和。城市集群的一大特征,就是体现了各类资源在区域内的特定分布形式。不同的资源在城市集群内部以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使得各城市优势互补,产生最大效益并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推动整体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四,此外城市集群还有利于环境污染的区域治理,有利于区域内部基础设施的共享,在某种程度上自发的构成区域经济合作的协调机制,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资源浪费,

56

徐康宁,赵波,王绮.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J].南京社会科学,2005(5):1-9.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科学出版社2005. 18

提高区域经济合作的效率。

从表7可以看出,长三角其他城市与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接近,上海与周边区域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小。已经转变为区域并重发展的格局:长三角其他城市主动接收上海的经济辐射,苏州、无锡采取错位分工的方式与上海经济对接,带来其近些年的经济飞速发展。由此可见,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正是城市集群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极化和辐射关系转变为区域竞争和区域合作的关系。

3.4.2外向型经济特征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

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长三角区域经济实在满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这种特征部分是由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深的结果,而长三角的经济越开放,意味着与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越高,经济活动的空间越大,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也越能促进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合作。

1、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特征明显

随着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活动逐步融入全球生产价值链、进入国际经济循环,既有对国际的产品、服务、资本等的输出,也包括国外产品、服务和要素的输入。本文选择大多数学者分析经济外向度时常用的两个指标:即进出口额占GDP比重,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占GDP比重来衡量长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高低。

表9 2004年长三角经济外向度情况

项目 地区 长三角 绝对额 (亿美元) 4013.94 进出口 占地区GDP比重 (%) 112 占全国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 绝对额 (亿美占地区GDP比重 占全国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比重% 10 39.9 比重(%) 元) 34.8 241.97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2005)

从上表可以看出,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外贸总额占全国外贸总额比重均超过1/3,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占全国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比重高达39.9%。

表10 2001-2004年长三角对外贸易额变动情况

项目 年份 进出口额 (亿美元) 实际外商投资额(亿美元) 2001

1105.25 19

130.42 2002 2003 2004 1752.05 2737.0 4013.94 178.50 255.70 241.97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2005)

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都是逐年增长,外贸依存度要比国家平均水平高出39个百分点。

0.50.40.30.20.10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沪苏浙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比重 图1 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比重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相关年份)

广义的长三角地区包括沪苏浙两省一市,该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两省一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0年的10.5%稳步增加到2004年的41.8%。而三地的外贸出口额同样稳步上升。从近几年趋势来看,江苏外贸出口额要大于上海,上海又大于浙江(见图2)。

图2 沪苏浙外贸出口额比较

20

10008006004002000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江苏外贸出口额上海外贸出口额浙江外贸出口额2004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相关年份)

由以上可以看出,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特征非常明显:在利用外资方面,不但利用外资的规模上升很快,而且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对外贸易方面也是如此,绝对规模和所占比重都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长三角16市对广义长三角地区,即沪苏浙两省一市的贡献越来越大,以利用外资为例,2004年长三角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占到了沪苏浙两省一市的95.4%,也就是说几乎投向浙江和江苏的所以外资都集中在长三角,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势良好。

2、外向性经济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

20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以来,长三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可以说,开放型经济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动力。

第一,外向型经济推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外向型经济是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长三角改革开放的同时,也是外资大规模进入的过程,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推动长三角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4年,长三角16座中心城市实际利用外资已高达241.97亿美元,占到全国的39.9%,外贸进出口额达4013.94亿美元,占全国的34.8%。长三角聚集着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和数千家巨型企业。长三角16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连年上升(见表11),推动了该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增长,并直接或间接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

表11 长三角16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及总额

城市 名称 1990 上海 203 南京 苏州 130 无锡 常州 43 镇江 27 南通 扬州 65 泰州 杭州 68 宁波 89 嘉兴 15

项目总计(个) 2000 1814 156 943 359 329 179 229 670 28 315 550 188 2004 4334 810 2282 901 438 477 1033 334 206 802 1081 574 21

金额总计(万美元) 1990 21400 11000 1751 515 1492 751 2197 131 2000 639000 81277 288338 108240 55977 28925 14292 6654 10197 43093 62186 15318 2004 1169100 432600 1357800 612700 201900 247900 349100 15100 65800 307746 413633 257970 湖州 19 绍兴 41 舟山 11 台州 9 115 156 23 120 475 431 20 123 224 503 203 21 8205 11598 1055 5083 160145 167117 6070 17507 数据来源: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2003),江苏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2005)

第二,跨国公司投资形成溢出效应,形成产业链,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产业园区的集聚,形成制造业基地,促进产业分工和区域经济合作。外资的进入使得长三角产业出现向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核心集聚的趋势。2003年,上海市各类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40%左右,出口交货值占63%,实现利润占30%以上,年末资产总额占34%左右;浙江各类工业园区2003年建设投资占全省制造业总投资的77.7%,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在50%左右,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51.2%;以江苏省为例,外资的大量涌进,尤以5个国家开发区(苏州园区、苏州新区、昆山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无锡高新区)和1个省级开发区(吴江开发区)为代表,通过开发区,苏南告别了过去“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的散乱布局。开发区已经成为长三角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和产业聚集地,涌现出一批国际知名、实力雄厚的开发区(见表12)。

表12 长三角主要国家级开发区及其主要产业

开发区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要产业 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 信息产业、新材料、航空航天 金融、商贸、房地产、会展 电子机械、生物医药、纺织化纤、信息产业 电子机械、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纺织印染 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纺织 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纺织、食品 资料来源:长三角产业布局与发展研究,长三角蓝皮书——2006:长三角可持续的率先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三,外资的大量进入,加深了长三角产业分工和协作。推动长三角产业的空间集聚不断强化,促进了大城市的产业升级,并通过城市集群的扩散效应将劳动密集产业向周边地区进行转移,促进了区域经济合作。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特大型企业云集,总部经济初具雏形。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抢滩长三角,其中上海近300家,江苏

22

180余家,浙江近60家,长三角已成为跨国公司在我国最密集的地区。不少外资企业将总部设在上海,工厂建在周边城市,促进了长三角前店后厂式分工的发展。

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见表13),推动了长三角制造业基地的形成,并且服务业吸引外资规模也呈上升趋势。以上海为例,2003年投向第三产业的合同外资占比则从2000年的23.58%上升到54.76%。教育、采购中心等领域吸引外资均有所突破。对于江苏省,2004年江苏服务业外资进入加快,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占全省总量的14.0%,提高3%。第三产业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2004年,第三产业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77个,协议注册外资51.6亿美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6.9亿美元。投资总额在3千万美元以上的第三产业大项目17个,与2003年相比增加了11个。

表13 2003年长三角部分城市制造业FDP占实际FDI比重对照表

指标 城市 上海 南京 苏州 无锡 常州 镇江 杭州 宁波 嘉兴 绍兴 舟山 台州 实际FDI 58.50 22.09 68.05 27.01 8.55 8.06 10.09 17.27 7.98 7.43 0.17 2.16 制造业FDI 26.28 16.87 62.47 24.28 6.33 6.94 7.70 15.32 7.41 6.78 0.13 1.30 制造业FDI/总GDI 44.92 76.38 91.79 89.92 74.07 86.16 76.35 88.72 92.87 88.53 78.64 60.29 资料来源:长三角蓝皮书——2006:长三角可持续的率先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3

4合作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固然推动了长三角的整体经济增长,但并非没有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长三角内部很多基础设施缺乏资源整合,处于分割状态。

以长三角港口为例,沪浙苏三地分别以洋山深水港、宁波港和苏州港为前锋,展开港口之争。上海于2002年4月开始建设洋山深水港以确保成为东亚航运中心和在长三角的枢纽港地位,像上海市长重视上海港口建设一样,浙江省省长亲自挂帅“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对宁波、舟山两个近距离港口进行整合。就在上海、浙江各自建设港口的同时,江苏也在谋求内部整合:将张家港、太仓港和常熟港集合起来,建成大苏州港,参与长三角港口资源争夺。

长三角的机场建设也有类似问题。上海将国际航班搬入浦东,使上海周边城市到机场距离比虹桥机场远五六十公里,不少城市以此为由大建机场。目前,长三角地区有8个机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机场密度是0.8,超过美国每平方公里0.6的水平,造成机场资源的大量浪费。浙江拥有7个民航机场,除萧山机场营运渐趋正常外,其余机场均不得不考虑如何在众多大机场的夹缝中寻求出路。而拥有8个可起降大中型民航班机机场的江苏,仅在长三角地区就坐落着南通兴东、常州奔牛、无锡硕放以及南京禄口4个机场,但除禄口机场外,其余普遍亏损。虽然各大机场的扩容工程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但是在客观上几大机场竞争激烈,缺乏资源整合。

第二,长三角内部缺乏产业协作。

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同构一直为人们所诟病,虽然不少学者认为产业同构可以促进竞争,有利于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但是长三角缺乏产业协作却是不争的事实。《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以及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均将汽车、石化、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业的有8个,选择电子信息业的有12个。除此之外,在食品饮料、纺织、印刷、塑料、办公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三地同构率在80%以上7。2003年,三地主要工业产业中,绝大部分制造业都相同,见表14。

表14 2003年长三角主要工业产业排名表

地区 产业 7

上海 浙江7市 江苏8市 数据引自姜帆,裘立华,裴文彬.长三角城市产业分工需要形成梯度层次[N].经济参考报 2005-10-19. 24

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纺织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纺织业 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 通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7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注:所取行业为2003年产值占制造业产值5%以上行业。

资料来源:万斌主编,2005: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p151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进如出一辙:商业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的比重不断下降,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与社会服务业等服务部门的比重不断上升。浙江和江苏两省的三次产业比重非常接近(见表15)。此外,上海仍然出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期,第二产业在三个产业中仍占据重要位置,虽然上海三次产业结构要优于苏浙两省,但服务业比重不够大,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均超过70%,相比之下上海尚未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制造业仍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表15 三地产业结构变化比较 %

第一产业 上海 浙江 江苏 上海 浙江 江苏 上海 浙江 江苏 1990 2000 2005 4.4 25.1 25.1 63.7 45.4 48.9 31.9 29.5 1.8 0.9 11 6.5 26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2 47.6 52.7 51.7 50.6 36.3 36.3 7.6 49 53.5 56.6 50.2 40 35.8 资料来源:上海、浙江、江苏统计年鉴和国家发改委网站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a8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