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硕士生考试历年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04 20: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1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第1题: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为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

A 。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 。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 。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 。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该题答案是A ,选项B 和选项C 说法正确,但是和题干无关,所以不选;选项D 是人和动物的共性,所以不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 。 单选题第2题:有这样一道数学题:

“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环节考打点折扣,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 肯定中包含否定 B 。量变引起质变

C 。必然性通过

D 。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该题答案是B ,本题题干中数学题每一个乘数都是90分即90%,这是个不错的成绩,但是把他们都乘在一起就等于了59分即59%,成绩最后由90分成了59分,成了不及格。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通过分析题干可以得出其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即量变引起质变。其他选项与题干无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

单选题第3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本质是

A 。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

B 。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 。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该题答案是B ,本题选项A 说法错误,因此不选;选项C 说法错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因此不选;选项D 是资本主义工资的表象,不是本质,因此选项D 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 单选题第4题: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层表示不满。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级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A 。劳资冲突的集中表现 B 。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C 。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D 。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该题答案是C ,本题漫画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问题,资本主义两极分化是由于资本积累的规律,即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其他选项与题干无关,因此不选。 多选题第17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 。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 。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 。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该题答案是BCD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新事物的含义及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2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展趋势和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这是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新事物从出现的时间来看产生于旧事物之后。但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有些事物本质上是旧事物。如辛亥革命是新事物,之后出现的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是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答案是BCD 。 多选题第18题: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A 。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B 。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C 。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D 。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该题答案是ABC 。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并不否认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其他因素的作用。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的结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作用是双向互动的。D 错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先进的意识形态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反之,则阻碍社会历史发展。因此,答案是ABC 。

多选题第19题: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A 。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 。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 。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该题答案是CD 。本题考查的是商品价值的内涵。答案A 是错误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社会财富是属于使用价值的范畴,使用价值的源泉是原材料和人类劳动。答案B 也是错误的,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实体,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答案C 和D 是正确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交换的基础,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多选题第20题:关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除了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上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外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实证的剖析,科学地论证了 A 。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 B 。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

C 。资本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D 。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该题答案是ABD 。本题考查的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这个考点。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的角度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自我否定的趋势,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答案A 和B 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深入分析认为,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人阶级具有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答案C 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灭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3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材料分析题第34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的重量的16倍……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人就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1年2月21 日)

材料2

迪迪·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跟着知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学习。她在给电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在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时,第一个镜头中的声音竟然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去,并且长达三秒钟,导致的结局:主人公驾驶汽车逐渐远去,镜头随之切换到达的目的地场景,而这时依旧可以听见第一个镜头中的汽车声!罗伯特·怀斯非常生气,他把这段影片往艾伦面前一扔说:“把你所犯的错误剪掉!”艾伦沮丧极了,正在她准备剪去自己所犯的那个“错误”时,她忽然看见窗台上的一个小盆景,那是一株地莓,她曾经生长在艾伦家的园子里。只是别的地莓都能长出又甜又红的果实,唯独这株地莓不会结果,可它虽然不会结果,却能开出特别鲜红的花朵!所以艾伦把它移植到了这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说不会结果是一种“错误”,但就在这种错误中,它却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想到这里,艾伦怦然心动,她开始重新审视起那段影片,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莓花!按照传统的技法,在镜头切换的同时声音也随之戛然而止,艾伦却把声音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而这不仅能巧妙糅合由镜头切换而产生的断裂感,还能更加有序地连贯电影节奏!艾伦由此想到,有些时候,把第二个镜头中的声音提前一点出现在第一个镜头的结尾处,也是一种能巧妙显示电影节奏的手法。于是,她把这种“错位剪辑”用到了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切换的镜头中。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观

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悄悄开始了!当86岁高龄的艾伦病逝后,人们对艾伦的人生态度和对电影的贡献作了这样的总结:“她深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即便是一株无法结出果实的地莓,也不要轻易扔掉,因为它可能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摘编自 《扬子晚报》(2011年6月27日) (1)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

第34题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认识的目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展规律,我们必须尊重规律,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利用这种规律认识指导实践,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材料正是从打碎花瓶的实践中产生了“碎花瓶理论”,并且用此理论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对不知原貌的事物的认识。(也可从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2)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谬误是歪曲的反映事物的本质。真理和谬误是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4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材料中艾伦把传统的技法转化为错位剪辑,把按照传统技法的错误成功的转化为一种新的错位剪辑方法,正确的说明了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也可从真理的具体性角度进行分析)

(3)上述材料中体现了我们要正确的对待错误和失败,不要害怕错误和失败,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敢于尝试,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创造一定的条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使失败转化为成功。我们在认识过程中既有理性因素又有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在创新中我们在重视理性因素作用的基础上,不能忽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其起着动力、诱导、激发的作用。我们在创新中要辩证的看待事物,运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不要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看待事物。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C ] A .注重量的积累 B .保持物质的稳定性

C .坚持适度原则

D .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2.社会存在是指省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D ] A .社会形态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生产方式 3.马克思把商品转化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D ] A .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 .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 .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 .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二、多项选择题。

17.1971年迪尼斯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成后,格罗培斯格暂停修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下草种,5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完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的启示是[AB ]

A .要从实践中获得灵感

B .要尊重实践的要求

C .不要对任何自然事物做改变

D .要求对事物本来的面目做直接反映

1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由于[ABC ]

A .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B .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

C .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

D .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统一性 19.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原创性主要是[AB ] A .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 .提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C .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 .强调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20.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思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CD ]

A .阶级斗争说

B .劳动价值论

C .唯物史观

D .剩余价值论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 ] A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 .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 .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 .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 ] 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 .有其因必有其果

3.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D ]

A .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 .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 .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 .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C ] A .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 .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 .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二.多项选择题。

17.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 ,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5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ACD ] A .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 .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 .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 .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18.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CD ] A .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 .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9.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ACD ]

A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 .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 .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 .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20.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 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BCD ]

A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

B .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 .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 .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 2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ABC ]

A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三.分析题。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 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 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答案要点:

(1) 这是因为认识的发展在过程上表现为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但认识的发展又是无限的,是由低级到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梅兰芳先生正是依靠自身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与高度的敬业精神,成功地把本来可能会成为舞台事故的错误巧妙的转变成经典的舞台之作,说明矛盾转化需要条件,需要人的主观努力。 (3)要正视错误;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努力使认识和实践活动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在实践中寻找纠正错误的方法并加以改正(此考点答案应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 ]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 .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 .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D ] A .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 .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 .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3.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B ]

A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 .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 .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4.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认识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C ]

A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 .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 .自有理性的外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6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5.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8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C ]

A .4.2亿元

B .3.5亿元

C .3.3亿元

D .2.4亿元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A ]

A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 .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 .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 .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7.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产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B ] A .资本技术构成 B .资本价值构成 C .资本物质构成 D .资本有机构成

二.多项选择题。

17.近一年多来有美国自带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ABD ]

A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 .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18.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ACD ]。

A .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 .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 .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 .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19.“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AC ]。 A .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B .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 .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D .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20.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AB ]

A .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B .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 .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

D .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21.“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因素。”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BCD ] A .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B .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

C .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

D .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22.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ACD ]

A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命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B .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 .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 .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三.分析题。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症状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 答案要点:

(1)①材料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显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在的 稳定的必然的联系。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即现象与本质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的对立表现在:现象可以为人的感觉器官所把握 本质必须借助人的思维才能认识。二者的同一表现他们互相依存,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在本题中,两个病患的症状表现的基本相似为现象,但是病因不同才是事物的本质,华佗对症下药正是透过了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②材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在本题中华佗将病症和病因正确的相联系,成功的寻找到治疗的最佳方法。

③材料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虽然二人症状相同但根本病因是不同的,华佗正确认识到了病原的根本并做到了对症下药。正是正确的认识到了问题。华佗为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正是具体分析了他们的不同问题,充分运用了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材料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本题中,州官倪寻因为内部积食的原因引起头疼发烧,州官李延因为外部感冒的原因引起头疼发烧,而华佗正是因为两者的不同病因,所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③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研究这些特点,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

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综上,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7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D ] 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 .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C ] A .客观性 B .有限性 C .相对性 D .一维性 3.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D ] A .普遍有效性 B .客观规律性 C .主体能动性 D .直接现实性 4.“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 ] A .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 .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 .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5.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D ] A .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B .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 .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 .在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6.某块土地,地租为200万元,土地价格为4000万元。若银行存款利息率不变,该土地的地租增加到300万元时,银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价格分别是[B ] A .5%、9000万元 B .5%、6000万元 C .6%、9000万元 D .6%、6000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7.右边这幅漫画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意义在于[AB ] A .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B .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 D .人类依附于自然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 18.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ABD ]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离可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19.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公式有[ABC ] A .个别——一般——个别 B .实践——认识——实践 C .群众——领导——群众 D .团结——批评——团结 20.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交往活动日益普遍和深化,交往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 ] A .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C .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D .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2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AB ]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22.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ABD ] A .Ⅰc 是通过第Ⅰ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B .Ⅱ(v+m )是通过第Ⅱ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C .Ⅰ(v+m )是通过和Ⅱ(v+m )交换实现的 D .Ⅰ(v+m )是通过和Ⅱc 交换实现的 三、分析题。 34.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 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50年,忽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时,感慨地说:“站在我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他后来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 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甲状腺病,当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头脑外科专家屠规益为他主刀。当手术结束是,屠教授低下身来说:“对不起,让您受苦了!”这是屠教授术后经常对病人说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感震撼。 著名医学家袁法祖早年从医,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术后没几天,那名妇女就去世了,经解剖发现,患者的死亡与手术并无关系,当时,袁法祖的老师轻轻说了句,“她是4个孩子的妈妈”,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袁法祖至今念念不忘,他知道这句话包含了多少情感,懂得了一生的哦责任有多重大: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 (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答案要点: (1)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直接经验;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换位思考反映了对立面的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注:考生从其中任一角度回答均可得分) (2)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类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既要“看病”,更要“看人”。 (3)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 35.IBM 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其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并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上占据了统治地位。IBM 生产的计算机在技术上常常是最先进的,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即使不是最好的,但由于出色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他们仍有卓越的信誉。 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虽然有Control data 、Honeywell 、Sperry Univac 、Burroughs 和NCR 等企业的竞争,但这些公司都不是其对手,到1980年为止,IBM 仍占据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超过80%的份额。大型计算机是IBM 的“金母鸡”,毛利高达70%。 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所连接成的网络逐渐取代大型机,日本、欧洲共同体和美国国内许多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高风险、高效益的领域。在与苹果、康柏、东芝、戴尔等企业激烈竞争中IBM 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8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迫于竞争的压力,90年代IBM 公司进行了组织改造以降低成本、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精选经营战略转型,在保持计算机硬件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向软件服务等高利润领域的转移;实施竞争战略调整,全面提升企业竞争里,重塑其昔日的辉煌。 IBM 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在所处产业的所有领域都能实现高增长率;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和质量卓越的产品,并发挥领导作用;在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的所有业务活动上,实现最高的效率;确保企业成长所需要的高利润,以便在产业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目前,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更加“开放型系统”的方向发展。往往主机是一个公司制造的,显示器是另一个公司的;打印机又是第三个公司的,软件是第四个公司的,这些组合起来使整个系统得以运行。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计算机行业的企业组织趋向网络化发展,IBM 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挑战。IBM 公司在垄断和竞争中寻求着未来的发展。(摘编自「美」JE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及新华网有关资料) 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1)用IBM 的案例说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从IBM 公司的发展过程总结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答案要点: (1)垄断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和经济基础。IBM 没有形成对计算机行业的绝对垄断,也不可能消除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垄断竞争更加激烈。IBM 正是在垄断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 (2)IBM 在发展过程中与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的竞争,反映了垄断竞争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IBM 的竞争战略及其战略目标表明,垄断资本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获取高额垄断利润;IBM 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经营战略调整,也反映出垄断资本竞争手段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开放性、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表明,垄断企业也必须在竞争与合作中谋求发展。 38.选做题Ⅱ 材料1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2月2日就气候问题发出了警告: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8厘米。美国著名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认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仍得不到控制,其灾难性后果不亚于发生一场核战争。” 材料2 现在国际上担心中国很快就会成为世界头号污染物排放国:而且再过25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超过其他发达国家总各。……中国的高速崛起,会用掉全球大半的能源,加重能源危机;由于巨大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污染源,中国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威胁。 材料3 从1950年到2002年,中国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世界同期累计排放量的9.33%(同期发达国家排放量占77%,而此前的200年间,发达国家更是占到95%);1950年到2002年的50多年间,中国人均排放量居世界第92位,从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看,1990年到2004年的15年间,单位GDP 每增长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增长0.6%,中国增长0.38%.(摘自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2007年12月14日,刚刚参加完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来到中国,针对近年来中国为节能减排所付出的努力,佐利克说,中国已经形成强烈共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关注环境保护,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他认为,中国政府在降低能耗、提高车辆能将标准,以及发展全球碳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对中国本身发展意义重大,也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做出贡献。(摘自中国广播网有关报道)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的严峻事实对我们理解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何启示? (2)评析“中国气候威胁论”并指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战略选择。 答案要点: (1)从材料上看出来,自然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工业化过程创造了大量财富,也以惊人的速度消耗了并仍在大规模地消耗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全球性经济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在气候问题上,有些人宣传“中国气候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这既不客观也不公正,甚至

是别有用心的。事实上,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不论从中国的历史累计排放量、人均排放水平或者从中国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看,宣传“中国气候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都是错误的。

中国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尽管目前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①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③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保护;④实行计划生育,减缓人口增长;⑤加强法制建设,开展全民教育。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辨证关系是[B ] A .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 .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2.“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C ] A .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 .对人是否有利 C .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 .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3.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D ] A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4.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有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B ] A .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 .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 .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5.货币的本质是[B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9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 .商品的等价物

D .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6.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争夺的是[B ] A .形成级差地租I 的超额利润 B .形成级差地租II 的超额利润 C .形成绝对地租的超额利润 D .形成垄断地租的超额利润 7.作为商品的资本是[B ] A .商业资本 B .借贷资本 C .产业资本 D .流通资本 二、多项选择题。 17.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AD ] A .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 .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 .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 .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 18.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ABD ] 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19.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ABCD ] A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 .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 .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20.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AB ] A .具体的、现实的人 B .广大的人民群众 C .作为个体的个人 D .社会全体成员 21.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BD ] A .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 C .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 C .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 D .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 22.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ACD ] A .提高剩余价值率 B .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D .节省不变成本 23.生产要素市场包括[ACD ] A .土地市场 B .商品市场 C .资本市场 D .劳动力市场 24.G-W-G′是[CD ] A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 B .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C .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 D .资本总公式 三、分析题。 34.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 (2)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人们的认识包括想像,归根到底来自实践。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像”,建立在其既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与成仿吾实际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因而发生了与实际的偏差。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既有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和“想像”的前提。丁玲对成仿吾的想像源自其既有的理性认识,并受其影响。 (2)人的认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来检验。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由开始的建立在原有理性认识与感性经验基础上的“合理想像”,经过实际交往的实践,最终实现了对客体的正确认识。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C ] A .变是世界的本质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 ] 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 .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3.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 ]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4.“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A ] A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 .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 .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 ’=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D ] A .80万,100% B .40万,400% C .40万,100% D .80万,400% 6.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A ] A .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B .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C .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D .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7.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D ] A .股份制 B .股份合作制 C .合伙制 D .公司制 二 多项选择题。 17.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BCD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10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A .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 .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 .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1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ACD ] A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 .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 .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 .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19.据报载,北京市XX 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BCD ] A .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 B .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 .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D .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20.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BC ] A .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 .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 .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 .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21.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BD ] A .资本循环 B .资本积聚 C .资本周转 D .资本集中 2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ABC] A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C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D .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 三、分析题。 34.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 答案要点: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的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 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的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事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注:如果考生从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言之有理并举例得当,可酌情给分。) 35.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业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为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格,该企业最后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 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到标就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答案要点: (1)从表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征兆。 (2)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人们过多、过快的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牛养殖业和乳品加工行业,一旦供大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这个案例还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3)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足够的认识,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予以引导和服务。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的供需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条;

采取优惠措施,帮助奶农和企业开拓乳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促进其改进生产技术。(注:如果考生提出的措施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2005年X 月X 日下午,XX 大学学生王文、李波、张彬在自习室相遇。 王文:哎,你们注意没有,这两天,胡锦涛主席去北美访问,随行的居然有70多家像海尔集团这样的企业“大腕”。上次加拿大总理访华,来了277家企业,360多人。领导人出访,带这么多企业代表干什么? 李波:这有什么新鲜!当年克林顿一上台不就宣布在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11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上推销美国产品是他的责任吗?韩国更绝,居然要求所有的外交官都要成为韩国商品的推销员。 张彬:所以啊!EADS 1的老总跟德国总理施罗德访华,拿

到了价值13亿美元的合同,

包括23架空中客车,还有为北京奥运提供的安保系统。

李波:施罗德有什么办法?国内经济不景气,他可以用这

些订单来证明自己还是有海外营销能力的嘛。现在领导人出访

可不能只谈友谊,经济合作程度是考察领导人出访成果的一个

主要指标。

王文:难怪欧盟不顾美国反对,要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看

来也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

张彬:经济全球化时代竞争这么激烈,要保护本国利益,

又不能损害别国利盖,难啊。

看来各国外交都得为经济“打工”。

李波:有位外交家不是说,50年前,如果大使讲经济会被

认为是笑柄,现在大使如果不懂经济更会成为笑柄。冷战期间,

国与国的较量,军事力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靠什么?还不

是靠经济与技术!

王文:看来,世界真的变了。

注1:指欧洲航空防务及航天公司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他们正在讨论国际社会发生的一种什么样的变化?

(2)为什么“现在大使如果不懂经济更会成为笑柄”?

答案要点:

(1)他们讨论的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领域发生的一个重

大变化,即:经济技术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

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经济成为外交的主要内

容。各国把发展经济放在优先考虑位置,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成

为各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之一,外交不仅服务于

政治,而且要为经济服务。

(2)“现在的大使如果不懂经济更会成为笑柄”正是反映了

国际形势变化下外交工作的新要求。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

经济联系日益加深,通过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要维护本国经济

利益、促进共同发展成为各国外交关注的主要内容,大使不懂

经济不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在国家生存与安全利益

得以保障的前提下,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的地位上升,为本

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成为各国外交面对

的重要课题;冷战的教训使各国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强盛衰败

最终起作用的是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与技术水平,经济外交

成为各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做Ⅱ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面临着三种主要因素的制

约,即经济增长、资源以及环境。人们将发现我们面临的是相

互制约的三重困境(如下图),人类必须从这种三重困境结构

中寻找出路。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三重困境。 (2)分析人类发展走出三重困境的战略选择。

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事物之间

及事物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

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

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以及事物内部诸

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图所呈现的正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

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三重困境,人口的增长需要有足够的

经济规模来承受,而经济规模的扩大将消耗更多的资源,特别

是能源、水资源的消耗将大规模增加,从而导致环境的破坏和

生态失衡。(注:如果考生根据图中箭头所示的几个方面进行

分析也可。)

(2)人类发展走出三重困境的战略选择在于走可持续发展

道路,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道路。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

理的消费方式,使经济的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

高经济增长质量;保持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相互协调

关系,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体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理念;控制人口、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和资源状况相协调,实现社会可持续

发展,构建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

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B ]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2.“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

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D ]

A .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 .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 .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 .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3.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

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 ]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

B .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 .实践高于认识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5.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

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C ]

A .实在的货币

B .信用货币

C .观念上的货币

D .现金

6.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价值为2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目前已使用2年。这时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价值降为15000元。此时,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质磨损是[D ]

A .1000元

B .2000元

C .3000元

D .4000元

二、多项选择题。

16.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C ] A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17.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ABD ] A .是有层次的 B .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C .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 D .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18.资本主义地租中的绝对地租[ABD ]

GDP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12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A .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主义生产价格以上的超额利润

B .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C .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 .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三、辨析题。 31.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 答案要点: (1)“该不该摘”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2)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是有区别的,因此,同一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追求也是有层次的,主体(人)对事物的价值要做正确的评价和选择。 (3)价值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该不该摘”反映了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 3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它的价值同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样都是一次性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答案要点: (1)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从价值周转方式看它们都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全部收回。 (2)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在价值回收方式上存在不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随着使用价值的完全消耗,其价值也随之全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来补偿。 四、分析题。 34.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请回答: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答案要点: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 (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B ]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D ] 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C ] A .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 .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 .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 .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C ] A .Ⅰ(V +M )=ⅡC B .Ⅱ(V +M )=ⅠC C .Ⅰ(V +M )>ⅡC D .Ⅱ(V +M )>ⅠC

5.把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B] A .无限责任公司 B .股份有限公司

C .有限责任公司

D .合伙制企业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7.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ABD

E ]

A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

B .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 .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D .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

E .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BD ] A .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 B .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C .直接的社会劳动 D .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E .劳动者实际支出的劳动 19.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BCD ] A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 .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D .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E .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三、辨析题。 3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对漫画中所反映的工作方式进行辨析。 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

体由部分构成,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2分) (2)人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也是一个整体,都有其

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它可以而且应当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但漫画中所反映的这种工作方式把一项完整的工作机械地加以分割,表面上看是把任务落实到人了,实际上是破坏了工

作内部的有机联系,必然事与愿违。这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工作方式。(4分) 四、分析题。 34.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

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

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13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1)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2)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 (2)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勇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 35.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 摘自W .E .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②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答案要点: (1)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 (2)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 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 37.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Ⅱ: 材料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对此西方思想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福山在书中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共识这几年已在世界出现,因为自由民主已克服世袭君主制、法西斯与共产主义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构成了“历史的终结”。自

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最值得注意的发展是,在拉丁美洲和东欧、苏联、中东与亚洲,强固的政府都在这二十年间动摇了。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惟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材料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

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位居世界第六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上的排位上升到第5位,2002年中国吸收外资超过美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下图中,作为衡量一国总体经济实力主要指标的GDP 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近五年来的变化。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较快增长 (单位:亿元) ①结合材料评析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的观点。 ②用唯物史观评析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的观点。 ③在两制并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答案要点: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受的重大挫折,但这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也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大幅度跃升。这些事实说明,福山的观点是错误的。

(2)自由民主的理念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

在的反映,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及其所表现的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它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合理性,而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它必然为无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所扬弃,并发展为新的、更高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3)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更快的发展,必须在两制的竞争中吸收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但是要抵制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处理好开放与维护民族利益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方向,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快的发展。 200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D ] 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C ] A .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 .人的实践活动 D .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3.人的视觉感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 (纳米)~780nm ,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700nm 为红色,580nm 为黄红,510nm 为绿色,470nm 为蓝色,400nm 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C ] A .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 .人的感觉所具有的生理阀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 .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 .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14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4.生产力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B ] A .政治法律制度 B .生产关系 C .历史文化传统 D .伦理道德规范 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D ] A .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的对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 .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6.

A .1.0次

B .1.2次

C .1.3次

D .1.4次

7.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下,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

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是[B ]

A .级差地租Ⅰ

B .级差地租Ⅱ

C .绝对地租

D .垄断地租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6.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

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ABCE ]

A .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 .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 .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 .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17.下列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BCDE]

A .人人创造历史

B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 .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E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18.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ADE ]

A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 .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E .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19.G -W -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CE ]

A .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 .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 .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 .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E .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20.在其他条件不便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ACDE ]

A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 .利润率提高

C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的降低

D .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E .平均利润率下降

21.股票价格[ABCE ]

A .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 .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C .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D .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E .不是股票的票面额

三、辨析题。 31.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答案要点: (1)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2)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人与人

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3)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32.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

垄断利润。

答案要点:

(1)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迫使垄断

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凭借国家的力量来加以缓解。

(2)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公共基础设

施、基本产品、开发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3)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主要是为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

非直接为获取丰厚的利润。 33.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仍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分析题。(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 34.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尔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万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 (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案要点: (1)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15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 (2)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 (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B ] 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 .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 .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1.[理]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A] A .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 .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 .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2.[理]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B ] A .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 .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3.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 ] A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 C .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 .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4.[文]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C ] A .商品有用性来体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4.[理]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C ]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5.[文]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B ] A .交换 B .生产 C .消费 D .分配 5.[理]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A ] A .价格标准 B .价值尺度 C .观念货币 D .货币价值 6.[文]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D ] A .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 .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 .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 .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6.[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B ] A .生产的日益社会化 B .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 C .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 D .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6.[文]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ABE ] A .意识根源于物质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 .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 .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16.[理]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ACD ] A .知行不可分割 B .知行合一

C .知行相互促进

D .行先知后

E .行难知易 17.[文]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

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CD ] A .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 .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 .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 .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E .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17.[理]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

为[DE ]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18.[文]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BCD ] A .货币供应增速减缓 B .物价持续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少于货币需求量 D .货币升值 E .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增加 18.[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ABCDE ] A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 .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C .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D .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E .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19.[文]产业资本循环经历不同阶段采取的相应职能形式是[ADE ] A .货币资本 B .固定资本 C .流动资本 D .生产资本 E .商品资本 19.[理]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BCDE ] A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 B .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 .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D .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E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0.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华的路段为35元/平方米,在郊区为10元/平方米。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住房的[ABE ] A .地理位置不同 B .经营垄断 C .土地所有权垄断 D.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E .供求状况的不同 21.[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ABDE ] 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E .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21.[理]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ACD ] A .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B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 C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D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E .生产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三、辨析题。 31.[文]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案要点: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2)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16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31.[理]对于右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 这表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答案要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上述认识差异表明,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 (3)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决定的。 3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 答案要点: (1)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基础。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 (2)但是,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影响价格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五、材料题。 36.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 材料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材料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万立方米,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中国化工报》2001年3月10日 材料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转化原理 (3)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

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

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2)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材料3中,就是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 (3)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37.下面是一组关于经济全球化方面的资料: 材料1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

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为开发电梯新产品,充分利用全球各国的优势,如在法国制造电梯门系统,在德国制造电子器件,在日本设计电动驱动装置,最后在美国组装。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6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超过国际贸易约5.5%的年均增长速度。

如同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铁路运费的降低曾经有力地推动了19世纪末各国的经济融合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革命,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络的迅速商业化运用,则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和交易成本。到1996年,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已有80%在网上开设网址,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万台电脑连接入网,互联网用户达到6000万人。据一些研究机构预测,2001年全球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 3.5万~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摘自《在动荡中发展》 材料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8.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

亚地区。

根据《全球化与中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理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10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17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 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四十年前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二十年前仅20有余。 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点和共存的目的。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2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 (3)综合材料1、2、3,说明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对策。 答案要点: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获取剩余价值。当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时,资本必然向全球扩张。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进步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能从中受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美国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巨大收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扩大。 (3)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机遇,积极参与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既促进本国经济的成长,又让合作方获得利益,取得互利和双赢的结果。 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D ] A .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同 B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 .非决定论的观点 D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2.[文]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C ] A .是人类的主观意识 B .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 .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 .是意识的客观内容 2.[理]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B ] A .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 .要把握事物的度 C .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 .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3.[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C ]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3.[理]“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 ] A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文]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B ] A .资本技术构成 B .资本价值构成 C .资本物质构成 D .资本有机构成 5.[理]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 ] A .价值如何增殖 B .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

C .剩余价值的实现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5.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C ]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6.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D ]

A .产业资本

B .商业资本

C .银行资本

D .借贷资本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6.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 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ABD

E ] A .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 .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面使自己获得发展 D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E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17.[文]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ABD ] A .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 .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 .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 .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17.[理]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 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BDE ]

A .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B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C .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E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

18.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ACE ]

A .不变资本

B .可变资本

C .固定资本

D .流动资本

E .生产资料 18.[理]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BDE ] A .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 .人的本质是自由 D .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E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19.1999年全球互联网上贸易额达1450亿美元,2000年将达2000~4000亿美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ABC ] A .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 B .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C .原材料的储备时间 D .劳动者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 E .生产过程中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20.土地所有者从租种他的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得的地租是农产品的[CD ] A .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B .生产价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C .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值的差额 D .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 E .价值与平均利润的差额 三、辨析题。 3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答案要点: (1)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2)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32.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案要点: (1)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 (3)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和实现。 四、论述题。 34.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见2000年5月2日《人民日报》)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五、材料题。 36.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 材料1 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重背离市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 邯钢从1991年开始推行了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改革用产品的市场售价减去目标利润,按厂内工序反向逐步推算成本,使目标成本等项指标真实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 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1月25日 邯钢由于紧紧抓住了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使它们的产品成本连年下降。按同口径计算,1991年下降6.86%,1992年下降4.83%,1993年下降6.13%,1994年下降8.9%,1995年下降1%,利润同样连年增长。 摘自《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材料2 邯钢针对产品的不同情况,对原来亏损但有市场的产品要做到不赔钱或微利,原来盈利的产品要做到增加盈利,对成本降不下来的产品停止生产。 摘自《经济日报》1995年1月25日 从1991年到1997年,邯钢共投资40多亿元时进行了22次大中型技改,每项均比别的企业少投入30~50%的资金,但效益却多产出50%以上……,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高品质钢材

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目前只能生产普通建筑钢材局面,形成以板材为主,建筑用钢材为辅的产品结构。

摘自《瞭望》1999年第6期 材料3 通过学习邯钢,邢钢〈邢台钢铁公司〉人学精了,学得有了市

场观念……严格抓管理,吨钢成本下降,产值和销售收入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总成本却比去年下降了5.9%。 摘自《经济日报》1996年12月12日 济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是在学邯钢过程中,从冶金行业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典型。济钢学习邯钢既掌握了邯钢经验的实质,同时又在具体方法上加以创新。其不仅依据市场情况和目标利润倒推出成本计划,而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影响成本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根据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同行业前三名和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的原则,正算成本,然后比较修正,确定出科学的成本计划再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考核。从1993年到1998年济钢在提取设备折旧率11.28%,比全行业平均水平几乎高出一倍的前提下,实现利润却由1.48亿元提高到1.8亿元,增幅达21.6%。 摘自《经济日报》1999年7月8日 请回答:

①从价值规律的要求出发,结合材料1说明邯钢主要改革举措的科学依据。 ②结合材料2分析邯钢经济的成功所在。

③结合材料1、2、3谈谈推广邯钢经验的意义。 答案要点: (1)邯钢在内部管理改革中,改变过去严重背离市场的作法,采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方法,遵循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尊重市场,努力使本企业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 (2)邯钢经营的成功在于:注重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注重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3)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表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树立市场观念,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提高活劳动的生产效率,努力减少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这些都具有普遍意义。推广邯钢经验,使广大企业普遍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同量的社会总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意义的分析可以有不同的表述,只要紧扣材料,言之成理,即

可酌情给分。) 200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文]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C ] A .决定性 B .预见性 C .能动性 D .主动性

1.[理]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B ] A .客观性 B .能动性 C .对象性 D .任意性 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

构,就是信奉[A ]

A .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 .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 .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 .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3.[文]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D ]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 .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发向

C .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19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3.[理]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4.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D ]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C ] 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5.[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D ] A .商品二因素原理 B .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 .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D .劳动二重性原理 6.[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 A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 .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6.[理]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B ] 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 .劳动和劳动力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7.[文]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BCDE ] A .多元论的思想 B .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 .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 .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17.[理]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BD ]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 .已在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 .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18.[文]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CD ] A .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 .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C .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D .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E .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 18.[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 ]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对象 C .认识起源于经验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19.[文]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BCE ] A .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万元 B .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 C .缴纳房屋契税9000元 D .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万元 E .交付车库租金200元 19.[理]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ABCD ] A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B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E .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20.[文]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相比,其特点是[ABD ] A .一种资本商品 B .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 C .一种独立形式的资本 D .采取G -G ’的运动形式 E .能够获得平均利润 20.[理]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ACE ] A .市场竞争 B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 .价格波动 D .资源的有效配置 E .供求关系的变化 21.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ACD ] A .货币资本 B .生息资本 C .生产资本 D .商品资本 E .商业资本 四、辨析题。 30.[文]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答案要点: (1)该命题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即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2)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30.[理]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1)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2)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31.股票价格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答案要点: (1)股票是投资者投入股份公司的实际资本的代表,本身没有价值。 (2)但由于股票能获得股息收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买卖,才有一定的价格。从理论上说,股票的价格不等于股票的票面额,也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五、论述题。 33.[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某些负面效应。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案要点: (1)唯物辨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全部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改革措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负面效应,付出一定的代价,它与改革措施发挥的正面效应是相伴而生的。 (2)矛盾双方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其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我们必须首先看到改革措施取得巨大成就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同时也不要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尽量减少负面效应,促使负面效应向正面效应转化。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负面效应是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它的出现和解决能够促使我们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纵深层次,使社会主义事业获得新的发展。 33.[理]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答案要点: (1)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新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20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199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 ] 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2.[文]“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D ] A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理]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C ] A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 .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 .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 3.[文]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B ] A .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 .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理]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B ]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 .分工协作关系 4.[文]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D ] 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 .能否付诸实践 D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4.[理]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C ] A .传统意识 B .阶级关系 C .生产方式 D .政治制度 5.[文]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 ] A .超额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 5.[理]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C ] A .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B .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 .自身也有价值 D .可作为支付手段 6.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D ] A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 .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 .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7.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B ] A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抽象的人性论 C .利己主义 D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7.[文]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把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关于二者的正确的哲学判断是[CE ] A .第一自然是物质的,第二自然部分是物质,部分是意识 B .第一自然是脱离人的物质世界,第二自然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C .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第二自然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物质新形态 D .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因为它们都是由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排列而成的 E .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界,都是人类认识与改

造的对象 17.[理]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BDE ]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 C .包含肯定的否定 D .主观、任意的否定 E .抽象的否定

18.[文]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BCE ]

A .提高剩余价值率

B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C .节省预付资本

D .减少固定资本有形损耗

E .减少固定资本无形损耗 18.[理]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BCD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政治法律制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社会风俗习惯 19.[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在于[ABDE ] A .经济基础不同 B .阶级实质不同 C .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D .宗旨不同 E .主体不同 19.[理]IBM 公司制造的“深蓝”计算机战胜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一事实表明[BD ] A .电脑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运动形式 B .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 C .人脑的运动与电脑一样,归根到底是电子等物质粒子的运动 D .电脑是物化了的人的意识,电脑战胜人脑,实质上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 E .电脑和机器人也能进行某些实践活动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BCE ] A .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 B .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 C .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D .垄断取代了竞争 E .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21.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BCE ] A .提高剩余价值率 B .增加年剩余价值额 C .节省预付资本 D .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E .提高机器设备利用率 四.辨析题。 30.[文]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答案要点: (1)这种观点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作用,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2)但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而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因素导致的对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 (3)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或改革,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 30.[理]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答案要点: (1)资本按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2)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是可变资本,但就价值周转方式来讲,这部分资本又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一样,属于流动资本。不能因此混淆两种不同划分方法,把流动资本看作是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31.[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答案要点: (1)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乘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2)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 21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

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31.[理]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 答案要点: (1)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政治是建筑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国家权力的分配归根结底由财产多寡决定。党派竞争.竞选都是以金钱为后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金钱的确是资本主义政治的母乳。 (2)但是,金钱不是所有社会政治的母乳,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绝不能搞金钱政治或权钱交易。 32.资产阶级的平等权利在消除等级特权的同时,也消除了阶级特权。 答案要点: (1)资产阶级的平等权利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在政治上的表现,它在法律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从而废除了封建的等级特权。 (2)但是,资产阶级的平等权利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因此,它保护而不是消除资产者的阶级特权。 由于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权利。 五.论述题。 33.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坚持实践标准,对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核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闯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 六.材料题。 35.1997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1 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 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齐飞,鹏程万里。 材料3 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

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①在上述三个材料中,某鞋厂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②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

给的关系。 ③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答案要点: (1)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

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3)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

市场渗透力。 36.下面是有关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一组材料: 材料1

荷兰花卉出口占全球花卉出口的65%。但荷兰的气候并不好,土地资源也不足。荷兰人将花卉种在特殊温室的水中,水中加有可以重复使用的肥料和杀虫剂。这种温室培养技术,不但使荷兰可以终年种花,还可以解决密集种植所造成的杀虫剂、除草剂、

肥料等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问题,提高花卉的质量。 摘自1997年10月15日《经济日报》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20世纪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学技术进步因素的比重,在本世纪初仅占5%-20%;到50-60年代上升为50%左右,到80年代则高达60%-80%,有些生产部门如电子工业则高达90%以上。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在机械化初级阶段是9:1,在中等机械化阶段是6:4,在自动化条件下是1:9。 摘自1994年12月24日《文汇报》 材料2 在我国所有工业企业设备中,近1/5已经老化,国有工业中设备的老化率已达25%,超期服役率为39%。我国技术结构中,低层次技术所占比重高达80%。

在钢铁行业,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淘汰的平炉炼钢工业,在我国仍占有15%的比重。全国有1/4的纺织机械设备需要淘汰,居于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40%。 摘自《知识经济呼唤中国》第268页 199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排世界第七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却排世界第28位。90年代初,我国每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9倍。 发达国家均已普及了10-12年的教育,我国目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为65%;发达国家研究与开发人员的主题是博士生,我国目前仍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仅占三分之一;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贡献率为60%至80%,我国近期才达到35%。据国际管理开发研究所1997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统计结果,我国科学教育状况在46个对比国中排名第34位。教育体制满足国家经济竞争力的程度排名第40位。 摘自1998年7月16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3 “信息经济”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支强大的

力量,因为它已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国际数据集团总裁麦戈文认为,中国可望在200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a4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