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朗读 重识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更新时间:2023-10-30 01: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朗读 重识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模式含义】

“重朗读 重识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依据儿童的认知与学习语文的规律,遵循“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教学原则,努力把语文课上得简单而扎实,突出教会学生读书和识字写字这两个教学重点。教学中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中识字、学词,在读中感知、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在读中掌握学法、感受阅读的乐趣。 【适用范围】低年级阅读教学 【通用模式】

读准课文 识记生字 【操作要领】

一、读准课文,识记生字

达成目标: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把字音读准。

具体操作:

1、采用灵活生动、富有情趣的方式导入新课,设臵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后,让学生借助拼音独立、反复朗读课文,要求做到字字准确。 3、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文中圈画出生字,并鼓励学生运用有效的方法主动识记生字。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整体地阅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

4、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检查学生识记生字音、形情况,相机指导识字方法并让学生巩固。

本环节中,一定要给学生读3至4遍课文的时间。指导识字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教师检查识字效果时要注意经常变换花样,让学生有新鲜感,才能学得兴味盎然。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达成目标:在扫除生字障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做到句句通顺、语气连贯。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整体的感受和印象。

具体操作:

1、把生字放到课文中,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问,尝试解决简单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疑难问题进行梳理,留待细读课文的过程中重点解决。 本环节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读好课文,体验内化

读通课文 读好课文 指导书写 → → 整体感知 → 体验内化 → 复习巩固 →

拓展延伸 读写结合

达成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在读中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朗读习惯,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同时结合字义的理解,进一步巩固生字字形。

具体操作:

1、逐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出停顿,读得流利。 2、在读中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

3、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指导、有针对性的评价,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自己的感悟。4、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和句子。

5、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随文巩固识字,通过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字形。 需要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多读”,要避免琐碎的理解、体会、感悟,要想方设法引导孩子们乐读、会读,真正把书读得有滋有味。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学查字典、词语比较辨析、借助图画、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等都是理解词语意思的好方法。长期使用,学生会逐渐掌握。 四、指导书写,复习巩固

达成目标:学写生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巩固字形。生字扩词或新词扩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字义,强化生字形、义联系,同时扩大词语积累。

具体操作:

两课时中都拿出相应的时间来具体指导学生书写。

1、教师细致指导学生观帖。观帖时每个字先从整体着眼,再抓两三笔重点笔画。 2、教师选择难写或容易出错的字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再次强调字的间架结构或关键笔画的书写。

3、学生描红、临帖。教师随机辅导、发现问题并及时集体订正。

4、指导学生写完后自我对比评价或同桌互相评价、订正。教师集体评价,进一步指导学生写好每一个字。

5、通过听写等方式让学生熟记字形,巩固写字成果。

识字写字教学应占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半壁江山,要舍得用时间、下功夫,在保证 “两姿(坐姿、握姿)”的情况下,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当然,要求学生写一手漂亮的铅笔字,教师课前需把每一个字反复练习,写得占格准确、笔画美观,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学生才能争相效仿。

五、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达成目标:围绕核心教学内容适度拓展延伸,力争“举一反三”,进一步巩固读书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操作:

1、回归整体,梳理课中所得。

2、结合课文的精彩处,让学生或造句,或续写,或补写,对文本进行拓展练笔。 3、补充短小优美的相关文章,引导学生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巩固所学的朗读方法,强化学生的朗读习惯,巩固识字、扩大识字量。

两课时具体流程:

第一课时:激情导入,揭题质疑——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听写字词,复习巩固——积累语言,情感回味——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课例】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两条绿线中的四个字只识不写。

3、明白干任何事情,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想办法记住生字“登、善、展”。 2、认识不同的说话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青蛙、松鼠的图片、头饰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海吗?你们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有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去看看大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青蛙看海。师板书课题,学生伸出手指跟着写,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发读书兴趣。

二、读准课文,识记生字。

1、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打开书,边听录音边看书,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听完录音,检查: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段不正确的进行纠正。

2、你们想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多媒体出示词语:

苍鹰 登山 吸了口凉气 双脚 善跑 展现 失望 石阶 一级一级 喝水 不知不觉

带拼音读:指名读,其余学生跟读。 去掉拼音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 (2)出示生字:单个字你还认识吗? 苍 登 吸 双 善 展 失 阶 级

你认识哪个字?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指导。 (3)出示只识不写的字词: 长期 天哪 累了 歇一歇

读一读,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的样子?

(4)猜字谜:你指我猜。一名学生到台前面向同学,另一名学生到台上随便举一张写有生字的字卡,让下面的学生看到,然后台前的学生上台猜是哪个字。台上台下所有学生配合猜字,巩固记忆。

【设计意图】录音示范,不仅初步感知了课文故事内容,还对字音有了一个正确的把握。多种形式识记生字,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巩固识字方法,为写字打下基础。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了生字新词,你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试一试。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做到句句通畅。

2、读完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相关的词句并在旁边打上“?” 3、引导学生交流读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下一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疑难,便于教师以学定教。 四、读好课文,体验内化。 (一)第一段

1、谁愿意把第一段读一读?指名读。

2、把青蛙图片贴在黑板适当的位置。

3、对于苍鹰来说,飞过这座山是一件多简单的事情啊!你能读出这种轻松简单的语气来吗?指名读,齐读。

(二)第二段

过渡:小青蛙,顺着苍鹰指的方向,你抬头一看:

1、老师板画简笔画:高高的山、白云绕山腰。老师把山画得很高,学生不由得会做出吸了口凉气的样子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书中所说的“吸了口凉气”。

2、这个时侯,你会情不自禁地喊出来——“天哪,这么高的山!”这山的确高啊!引说: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3、听出来了,登上这座山对小青蛙来说太难了。你能接着读一读青蛙说的话吗?指名读:“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怎么上得去呢?”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读出没有信心、畏难的语气。

【设计意图】简笔画的板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孩子们成为文中的小青蛙,会不由自主地吸口凉气,情不自禁地喊出来,理解、诵读一步到位。

(三)第三段 苍鹰又说了什么?

1、谁愿意读第三段?指名读。

2、苍蝇的话让我们明白了,要看到大海,必须登上这座山。 3、师生分角色朗读1——3段。

老师读旁白,男生读苍蝇说的话,女生读青蛙说的话。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读课文,在教师的参与引领下,学生快乐学习,教学相长。 (四)学习4——11段、

过渡:小青蛙,听了苍鹰的话,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指名说一说。小青蛙,别难过,别失望,有一个朋友来帮助你了,它是——(松鼠)。

2、请你们默读课文4-11段,用“—”划出松鼠说的话,用“-------”划出青蛙说的话。 3、交流:

(1)指名读一读松鼠说的话,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现在屏幕上,逐句指导朗读。 “你想看海吗?”(这是一只热情、爱帮助人的小松鼠。) “这石级你能跳上去吗?”(真是一位耐心的朋友。) “再跳一下!”(你的话让小青蛙劲头更足了。)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鼓励的话语让小青蛙信心倍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9j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