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 ppt文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课课件内容

更新时间:2024-05-15 01: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1. 自然辩证法创立于19世纪70年代,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的需要,在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的;

2.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中及时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的崭新成果,为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3. 中国在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的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四、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

1. 原始社会的人类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低下,活动范围狭窄,他们对自然界既产生了客观现实的、朴素的观念,又形成了某些神秘的观念; 2. 奴隶社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工,产生了阶级的分化。哲学和自然科学相融合,形成了整体知识形态的自然哲学。

(二)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 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它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

2. 主要特征: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等。 (三) 中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 古代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2. 古代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3. 中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元气说”、“原子论”。 (四)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2. 从某一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1. 受到原始宗教和神话的影响,希腊人的自然观虽然在总体上是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但其中已经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2. 受到当时自然哲学的限制,希腊人只是从总体上解释了自然界而不能在细节方面科学地、具体地说明自然界,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 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2.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等人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观点,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等人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观点。 (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牛顿的经典力学。 (三)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 主要观点: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

2. 主要特征: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四)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 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2. 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五)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架机器,把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抹杀了物质运动形式及其性质的多样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固有联系;它以孤立、片面、静止的思维方式考察自然界,否定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它主张自然界是绝对不变的,物质的运动和自然界的合目的性创造都来自于上帝。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 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

2. 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 (二)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1.星云假说;

2. 地质渐变论;

3. 尿素的人工合成理论; 4. 元素周期律; 5. 电磁理论;

6. 细胞学说;

7.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8.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 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成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2. 主要特征: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等特点。

(四)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 继承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实质,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法国经验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德国思辨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完成了自然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

2. 主张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以客观的态度对自然界的否定性活动,它内含否定性、客观性和革命性的规定,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特点的自然观,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3. 突破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界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系统自然观

(一) 系统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近代的莱布尼茨、狄德罗、康德、黑格尔等都主张自然界是一个系统;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系统是自然物质的存在方式,自然界是永恒循环和发展着的;

2.古代中国自然哲学家们认为,世界是由阴阳和五种元素构成的一个统一的、运动着的整体。

(二) 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系统科学理论 (三) 系统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 主要观点: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构成性与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它以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的形式演化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它既与其所在的环境发生联系,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关联,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系统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分叉和突现是其演化的基本方式,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等构成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进化是系统以对称性破

缺为路径和基础的有序化过程;时间具有不可逆性,时间和物质系统相互关联;自然界经历着“混沌——有序”不断交替的过程,是无限循环和发展的。

2. 主要特征:提出了系统的存在和演化思想;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简单性、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四) 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 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二、人工自然观

(一) 人工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 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论述了“人工客体”等概念和改造自然界的内容;近代培根和斯宾诺莎等提出了“人为事物”等概念和创造自然界的观点;康德和黑格尔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和“自然向人生成”的思想,讨论了改造自然过程中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人化自然”等概念,论述了以实践改造自然界的观点; 2.古代中国创立了蕴涵着改造自然界思想的“五行说”,提出了“人胜天”、“制天命而用之”等改造自然界的思想;到20世纪60年代,又提出了“人工自然”和“社会自然”等概念。

(二) 人工自然观的科学技术基础

1. 人工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近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系统科学、生态科学等; 2. 人工自然观的技术基础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采取技术、加工技术、输运技术、通信技术和医疗技术等技术以及当代高技术和新技术。 (三) 人工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 主要观点: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然界,它本身具有目的性、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人工自然界来自于天然自然界,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工自然界在总体上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历程,它的发展既遵循天然自然界的规律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正确认识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通过研究、开发和应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采用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创建资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型的人工自然界。 2. 主要特征:注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张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四) 人工自然观的意义

1. 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3. 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三、生态自然观

(一) 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生态学和目的论的视角主张人和其他有机体共存于自然界系统中;古代中国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思想。

2.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二)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自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研究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以此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科学。 (三) 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 主要观点: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2. 主要特征:强调了科学价值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四) 生态自然观的意义

1. 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 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在西欧各国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

(二)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背景

首先,它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次,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重要理论背景。

(三)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

18、19世纪,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两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四)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过程,是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创立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 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二) 科学的分类

恩格斯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分类。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运动形式或一系列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 (三) 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 (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五) 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

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恩格斯认为近代以来科学“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六)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

(七) 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揭示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再次,预见了只有在劳动共和国,科学才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家需要依靠历史的产物和群众的智慧,也肯定了科学家个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八) 技术异化

马克思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产业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造成的技术异化现象。马克思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异化对自然、社会特别人类自身所造成的影响。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一) 科学的本质特征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本质特征的分析 第一,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真正实证的科学”,是“真正的知识”; 第二,感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第三,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第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2. 国外学者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界对科学本质的思考。

3. 科学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主要指狭义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二) 技术的本质特征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本质特征的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一,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第二,工艺学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第三,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 国外学者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研究

欧美技术哲学、日本的技术论对技术本质的思考。 3. 技术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分析

1.自然科学分类及其原则

恩格斯从运动形式入手,分析了基础的自然科学,即力学、物理学(热学、电学和光学)、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并提出了科学分类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2.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提出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的命题。自然和社会具有共同的基础即人的感性实践。同时,作为社会生产力现实因素的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其他的科学。 3. 科学知识的类型

马克思把科学分为“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的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工艺学)和“被资本用做致富手段”的科学。

(二) 国外学者关于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培根、圣西门、芒福德、埃吕尔、罗波尔、星野芳郎等人都对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 (三)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科学技术认识属于理性认识。

1.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 2. 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一、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分析

1. 科学发展呈现出从分化到综合的整体化趋势; 2. 科学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3. 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 国外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

1. 欧美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 2. 日本科学论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 (三) 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二、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分析 1. 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 技术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3. 科学对技术的先导作用。 (二) 国外关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 1. 技术自主论;

2. 社会建构论。

(三) 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1. 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2. 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3. 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分析和综合 (一) 分析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分别加以研究考察的方法。 (二) 综合

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按照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全貌、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三) 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有机结合,形成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并构成了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方法与阶段。 二、归纳和演绎 (一) 归纳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 (二) 演绎

演绎是从对事物概括的一般性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认识方法。 (三) 归纳与演绎

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形成了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的辩证思维。归纳是演绎的基础,

演绎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三、从抽象到具体 (一) 抽象

抽象即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二) 具体

具体有两个含义。第一,指感性具体,也就是人们面对客观事物本身所获得的感性表象;第二,指理性具体,即反映事物本质规定的、与科学实践结合的理论内容。 (三) 从抽象到具体

就是把抽象的、内容贫乏的概念、理论赋予丰富的经验和实践内容的过程。 四、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一) 历史

历史方法是一种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研究需要掌握具体的研究过程、概念演变史、学科史和前人研究方法,从而形成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背景。

(二) 逻辑

逻辑是按照理性要求制定的思维规则和形式,它以抽象为基本特征,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形态和个别属性分析思考,揭示出事物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来概括地、间接地反映事实。 (三)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这一方法要求在认识事物时,要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逻辑的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以达到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目的。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一、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一) 收敛思维特征

收敛思维特性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收敛思维特性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特性。 (二) 发散思维特性

发散思维特性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特性,与收敛思维特性相对。又称“放射思维”、“求异思维”或“扩散思维”特性。 (三) 思维的收敛与发散

只发散,不收敛,劳而无功;只收敛,不发散,没有创造。 二、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一) 创造性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不是在所有辩证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之外的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是能够提出创见的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是在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组合各种思维、灵活调用思维的特性。

(二) 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

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是指其过程中包括演绎、类比推理、归纳等。

(三) 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性

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思维形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等。 三、直觉与顿悟思维

(一) 直觉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特性,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特性。 (二) 顿悟

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特性和状态,指当思考某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在某种时刻突然获得解决问题的豁然开朗的状态。 四、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一) 移植方法

所谓移植,即把在其他学科中已经运用的方法或研究方式移到要研究的新领域或新学科中,加以运用或加以改造后的研究方法。 (二) 学科交叉方法或跨学科方法

1.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

2. 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的方法。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一、数学方法及其作用

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我们可以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数学方法包括多种形式,如数学方程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数学统计方法、数学实验方法等等。 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一) 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

1. 系统分析是把系统进行分解,对其要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思维与思考方法。

2. 系统综合是把研究、创造和发明对象看做是系统综合整体,并对这一系统综合整体及其要素、层次、结构、功能、联系方式、发展趋势等进行辩证综合的考察,以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思维方法。

(二) 软系统方法论

软系统分析,主要运用于问题不够明确、任务范围无法完全确定的情境。 (三) 反馈与控制方法

1. 反馈本为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反馈方法是指运用反馈概念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一种以结果反过来影响进一步产生事物或原因的思考方法。

2. 控制是指对事物起因、发展及结果的全过程的一种把握,能预测和了解并决定事物的结果。控制方法有多种具体形态。控制方法的核心是一种在系统视野中如何处理好控制主体与控制客体的辩证关系。

(四) 信息方法

信息方法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做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获得对某一复杂系统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新中国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 向科学进军;

(三) 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四) 自力更生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五) 建立宏大的工人阶级科学技术队伍。

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 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四)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五) 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六) 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三、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江泽民在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二)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 科学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四) 重视和关心科学技术人才;

(五) 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法制建设;

(六) 科学技术伦理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四、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立足于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 加强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三) 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四) 重视科学技术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 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六) 大力发展民生科学技术。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历史形成

(一)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新中国建立之初,工农业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为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了客观依据。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工作面临着国内改革开放、国外参与竞争的双重压力,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应运而生。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1世纪,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竞争全球化,胡锦涛提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

(二)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毛泽东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重视科学技术工作,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化的理论先河。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技术进军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对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有所发展和创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提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战略,充分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涵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涵丰富,涉及科学技术的功能、目标、机制、战略、人才和方针等重大问题,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内容 (一) 科学技术功能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二) 科学技术战略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将科学技术战略提升至国家层面,予以高度重视。 (三) 科学技术人才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人才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四) 科学技术和谐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形成了科学技术和谐观。

(五) 科学技术创新观

科学技术创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

(一) 时代性 (二) 实践性

(三) 科学性 (四) 创新性 (五) 自主性 (六) 人本性

第三节 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特征 (一) 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

将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经济发展,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积极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形成强大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 (二) 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特征

1. 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较高;

2. R&D(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 3. 对外技术依存度较低;

4. 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

(一) 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使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变革; (二) 科学技术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三) 我国已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技术基础和条件; (四)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由五个部分组成。

(一)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 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三)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 (四) 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五) 社会化、网络化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 (一) 自主创新的内涵及类型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 (二)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是以原始创新为基础、以集成创新为主体、以引进消化

吸收再创新为途径。

(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对策

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是保障;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是关键;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根本;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是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90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