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共7个pdf文档)3

更新时间:2023-04-25 12: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虽然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十分辉煌的古代文明,但在近代却走向了衰落。当二十世纪到来时,中国人所面对的不是国泰民安的前景,而是民族存亡的危局。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中国,洗劫了首善之区的北京城,两宫逃往西安。清政府最后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民族战争的失败急剧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引进西方“坚船利炮”和经济技术的洋务运动失败了;借助清廷实行政治制度改革的戊戌变法流产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用盲目排外的方式根本无法拯救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大夜弥天,出路何在?

危机同样孕育着转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民族危机触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鉴湖女侠秋瑾在《宝刀歌》中这样写道: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民族危机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对外屈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清政府自身已经成为中国走向民族独立、摆脱专制的巨大障碍。

章太炎说:“自亡清义和团之变,而革命党始兴。”

革命在20世纪开始之后开始成为时代的主流。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的深化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1901年签订的《辛丑各国和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此后,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张在华经济势力。

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满清的“龙兴之地”发生战争。清政府居然宣布“局外中立”,中国领土成为列强厮杀之地。最后日本战胜俄国,攫取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所有侵略特权。

2、社会矛盾的激化

1

《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总数为四亿五千万两,折合成美金,每个中国人各赔美金七毛四。随着清政府财政支出的急剧增加,苛捐杂税多如牛毛。除此之外,清末十年灾荒频仍,哀鸿遍野,普通民众不堪重负。

据当时的报道,捐税之多,连“一盏灯、一斤肉、一瓶酒,无不有税”,“凡民间所用,几乎无物不捐”。捐税名称多达六十来种,居然还有“粪捐”。

民不聊生的现实激起了晚清最后十年风起云涌的民变,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可谓空前。下层民众就是用这种直接反抗的方式,表达对清廷统治下社会衰败的极度不满,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这些民变主要包括:

抗捐抗税

抢米风潮

抢盐骚乱

会党、农民起义

工人罢工

新式学堂的学潮等

3、清末“新政”

在民变与革命交互激荡之下,清政府的统治风雨飘摇。满汉之间族群对立的急剧升级更使得清政府的统治出现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两百多年前满清入关屠杀汉人(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的历史记忆迅速恢复。

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统治,回应朝野上下的改革声浪,1901年,慈禧在西安以光绪名义下诏变法,“新政”由此开始。这位当年血手封杀维新运动的女主,如今却似乎要充当戊戌变法的“遗嘱执行人”了。

从1901年下诏变法到1911年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先后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

(1)编练新军

新军编练始于1895年甲午战争惨败之后,新政期间,更是大力推行。1903年清政府成立练兵处,奕劻为练兵大臣﹐袁世凯为会办大臣﹐铁良为襄办﹐各省设督练处﹐随后又制定常备军制。1905年,将全国新军统一编制为36镇,按省分配,限年完成,以取代八旗﹑绿营,湘军、淮军旧军制。但直到清灭亡为止,全国军队仅编成26镇。

清政府刷新军制、扩编新军意在巩固四面楚歌中的政权,但新军在革命党鼓动下,大批投向革命,反而成为反清的重要力量,这是清政府始料未及的。

(2)司法改革

删改《大清律例》,制定新刑律。1910年12月清廷正式颁布《大清新刑律》,新刑律废除了旧律中的种种酷刑,采行近代西方刑法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首部近代刑律。

2

制定《大清民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和《民事诉讼律草案》,改变“民刑不分、诸法混一”的传统法律结构。

司法独立的施行。在大臣沈家本的主持下制定《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法院编制法》,由此开始了中国司法与行政的分离。

(3)奖励实业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随即开始订立各种商律,先后颁行《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商会简明章程》等一系列商法。在提升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同时也保护其经营活动。1906年又颁布《奖励商勋章程》,继续推行奖励实业政策,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

这是清末新政中社会影响最为巨大的改革措施。

?废科举:1905年清政府上谕宣布停罢科举,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此废除了。在传统时代,科举制既是一种选官制度也是一种教育制度,同时还承担着连接朝廷与民间的社会功能。它是维系皇权的重要支柱。

清廷为兴学堂而废科举,但又无法提供新的选官制度,等于抽去了统治的重要支柱,引发很大的社会震荡。

?兴学堂:新政期间出现了一股兴办新式教育的热潮,各省先后创办了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及各种职业教育和女子教育,甚至吸引私人出资兴学。到1909年,各类新式学堂将近6万所,学生人数超过160万。清廷还颁布了新的学制,奠定近代教育最初的基石。

?派留学:清政府通令各省选派出洋,鼓励自费留学,形成20世纪初的一次留学热潮,赴日留学更是蔚为风气。到1905年底,留日学生人数已达8千至1万人,这批人中,很多成为日后的革命党人。

(5)预备立宪

?1905年,清廷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1906年,宣布“筹备立宪”,以此平息朝野上下的立宪吁求,消弭排满情绪,缓解统治危机。?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以日本君主立宪制为仿行模式。但这一大纲赋予了满清皇帝比日本天皇更大的权力,即便如此,清廷还不愿马上实行,规定了九年“预备立宪”期。

所谓《宪法大纲》,正如革命派所斥责的那样成了“巩固君权之宪法大纲”,其目的正是为了以法律形式巩固满清君主专制制度。

1908年11月,慈禧和光绪帝先后故去。醇亲王载沣之子,年仅三岁的溥仪继位,改年号宣统。由载沣监国摄政。

3

?随着各省咨议局的建立,1910年,十六省代表三次聚集北京要求速开国会。立宪派的国会请愿活动遭到朝廷的斥责。立宪派开始渐渐同情革命。

“皇族内阁”的骗局:1911年5月8日,清廷在举国要求立宪的声势下,组织了“责任内阁”。但13位任命者中有5个是皇亲国戚,人称“皇族内阁”。内阁中只有4个汉人,其余8个为满人,1个为蒙古旗人,其强化满族专制统治之心,昭然若揭。

立宪派士绅越来越相信希望满清实行立宪政治,无异于水中捞月。这种幻灭的情绪,有助于革命派的反清活动。

清末新政原本是清王朝实现自我拯救的一大举措,但结果非但没有让这个衰败的王朝益寿延年,反而壮大了反清力量,从而加速了自身的覆亡。

此时,革命形势已呈山雨欲来之势。

1911年5月长沙关英籍税务司伟克非在信中这样写道:“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现在已经公开鼓吹革命,并且获得普遍的同情,而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却尽在瞎胡闹。”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从行医到革命

孙中山革命生涯的开始,意味着王朝体制之外的新社会力量逐渐出现于中国的政治舞台。

1866年,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县一户农民家庭。12岁随母亲前往檀香山,与长兄孙眉相聚。此后的十多年里,孙中山接受了相当系统的近代西式教育。

1885年,孙中山回国之际,目睹中法战争中国的败绩,不满于清政府的衰弱,开始萌生革命的思想。

1887年,孙中山转读香港西医书院后,结识了杨鹤龄、陈少白、尤列,四人常议论政治,倡言革命,有“四大寇”‘之称。

1892年7月,孙中山以优异成绩毕业。他是最早在澳门、广州获行医资格的外科医生。

1906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指出:“革命的事情是万不得已才用。”他在青年时代从事革命之前也曾尝试过和平改革的方式改造中国。1894年孙北上天津向直隶总督李鸿章上书,遭拒。

从此,孙中山不仅抛弃了对清政府的改良幻想,也放弃了很有成绩的行医生涯,走上了反清革命,追求共和民主的漫漫道路。

4

成立兴中会:1894年秋孙中山前往檀香山,11月24日组织了兴中会,最初会员112人。孙中山当时只能在海外华侨、秘密会社中发展革命力量。

会员入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明显是以美国的共和制度为理想。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第

一个革命团体就这样诞生了。

2、革命派的宣传活动

20世纪初,随着新式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倡扬民主革命的印刷文字广为传播。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为: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章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人。1903年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保皇观点,讴歌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

邹容(1885-1905),字蔚丹,四川巴县人,留日学生。所著《革命军》一书,影响之大,无出其右。1905年因“苏报案”死于狱中。年轻的邹

容以气势磅礴的华美文字,热情赞颂民主革命,痛斥满清专制统治,提出了建立“中华共和国”的全面方案。

陈天华(1875-1905),字新台,湖南新化人,留日学生。1905年在日本东京愤而蹈海自杀。他留下了《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等影响巨大的文字。陈天华揭露帝国主义带给中国的灾难,痛斥清廷乃是

“洋人的朝廷”,力主革命,并论证民主制度适合于中国。

3、革命派的组织工作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为传播的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相继成立,这些团体主要有:

●华兴会:1903年11月成立于湖南长沙,黄兴任会长。成员有刘揆

一、宋教仁、吴禄贞、张继、陈天华等。

●光复会:1904年秋成立于上海,蔡元培任会长,成员有徐锡麟、

秋瑾、章太炎、陶成章等。以苏、浙、皖青年为主。

●科学补习所:1904年6月,宋教仁、胡瑛、刘静庵、曹亚伯、张

难先在湖北武昌创建,是湖北最早的秘密革命团体,同年11月被

清政府查封。

●日知会:1906年2月,由原科学补习所成员刘静庵、曹亚伯、张难

先、胡瑛、孙武在武汉组织创建。

4、革命组织的大联合——中国同盟会的创立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按美国“三权分立’原则,同盟会设立执行、评议、司法三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入盟者三百余人,包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及稍后

5

的日知会会员。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同盟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原先互不联属的革命团体至此实现了大联合,成为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的社会基础大大拓展了。孙中山众望所归,成了爱国者公认的革命领袖。

同盟会成立不到一年,会员达一万余人。“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学界、工界、商界、军人、会党无不同趋一主义之下,以各致其力。”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阐述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从纷繁复杂的中国现实中,提炼出近代中国所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用以指导革命运动。在当时的中国人面前展现了一幅新的政治蓝图。

1、民族主义:

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指用“民族革命”的方式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针对当时十分激烈的排满情绪,孙中山特别告诫,民族主义并非针对一切满人,而是要扫除满清政府对人民的一切专制、压迫、奴役。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体现了建立“民族国家”的近代化要求,把握了时代主题。但尚未从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2、民权主义:

即“建立民国”,这是“政治革命的根本”。革命并不只为了推翻满清统治,光复汉族,而是要推翻数千年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指出政治革命和民族革命是一体之两面,并非分两次进行。

孙中山的共和理想是以美国模式为张本,但他又想避免这一制度的某些不足,因而提出将来革命成功后实行五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司法、考选、监察权的分权制衡,后两权为孙中山所创。

3、民生主义

即“平均地权”。这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通过核定全国地价,涨价归公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避免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贫富悬殊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危机。这反映了孙中山既想发展资本主义,又要避免其弊端的远见,但他提出的解决办法带有空想的性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绘制出前所未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蓝图,是一个较为完整而明确的民主革命纲领,对凝聚意志,推进革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论战的背景: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之际,康有为、梁启超等仍主张君主立宪,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1907年间,革命派和改良派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还是改良的方式进行了激烈的大论战。

论战的阵地:投入论战的报刊有十几种,但最主要的舆论阵地,革命派是《民报》,改良派是《新民丛报》。

论战的焦点问题:

论战的核心是选择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何种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具体围绕以下三个问题:

6

7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要不要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政体?

3、要不要实行社会革命?论战双方的分歧:

论战的结局与意义:

1907年8月《新民丛报》停刊。虽然革命派也有理论上的弱点,论战最后以革命派胜出而告终。梁启超也不得不承认“数年以来,革命论盛行于中国,……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谈革命,而身行破坏。”

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亡

1、革命派领导的武装起义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立后,相继发动多次武装起义:

1906年,萍乡、浏阳、醴陵起义。

1907年5月,广东潮州起义。

1907年6月,广东惠州起义。

1907年7月,秋瑾、徐锡麟发起安徽安庆、浙江绍兴起义。

1907年9月,广东钦州起义。

1907年12月,黄兴组织的广西镇南关起义。

1908年3月、4月,黄兴组织的广东钦州、廉州和云南河口起义。

1910年2月,赵声等组织的广州起义。

革命派改良派

只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不革命,代价更大。革命会引发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将使中国“流血成河”。

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推翻帝制,实行共和民主,大势所趋。

中国国民没有实行民主共和的政治能力,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土地国有,平均地权才能避免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认为土地国有,平均地权,弊害极多,如行于革命时,会导致天下大乱。

黄花岗起义:上述这些起义全失败了,但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最具影响力,最为惨烈的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赵声组织的广州起义,革命党精英斫丧殆尽。因七十二烈士遗骸(实数是86人)葬于黄花岗,故称此役为“黄花岗起义。”

2、保路风潮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出卖路权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机“劫夺”商股,侵害绅民利益,激起湘鄂粤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尤以四川最烈。

1911年8月24日,万余名川民在省会成都发起集会,群情激昂,四川总督赵尔丰令军队开枪,民众32人丧生,酿成“成都血案”。这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反抗,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3、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1911年8、9月间,清政府为镇压四川保路风潮,调湖北新军一部入川,革命形势日益成熟。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推动下,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决定联合发动起义,任命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任总指挥,共进会军务部长孙武任参谋长。

1911年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试制炸药,失手爆炸,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预备起义的文告、旗帜、武器和党人名单。当晚,清军警至小朝街起义总部,蒋翊武逃走,捕去5人,其中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于次日被斩决。

1911年10月10日晚,因党人名册泄露,起义计划失密,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一夜之内占领武昌,取得了首义的胜利。3日之内光复武汉三镇。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由于同盟会领袖星散各处,起义军强迫清军第21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同日,黎元洪以都督府名义昭告此次起义,为对满清的民族革命,以期永建共和政体。

武昌首义消息传出,各省迅速响应,不出一个月,全国22省,13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帝制终于覆亡。

革命的发展极为迅速,但基础并不稳固,混进不少投机政客和旧官僚,潜伏着危机。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全国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晚,时年46岁的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在就职仪式上孙中山宣读了大总统誓词如下: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文

8

自此,古老的中国就开始由“帝制”转入“民治”了,虽然转型的过程充满曲折。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革命派在政权中占有主导的地位。它所颁布的各项政策,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与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比如,禁止买卖人口、保护人权,奖励和推进实业、倡导国货,禁吸鸦片,改革文教制度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法典。

《临时约法》,共七章五十六条,基本内容包括:

(1)按主权在民原则,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选举和被选举等基本权利。

(3)按三权分立原则,以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

《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原则和政治制度,具有民主性、进步性。但《临时约法》也有局限性,比如,尽管它规定了国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没有为这些权利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次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倒了满清王朝268年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例如:

?兴实业:南京临时政府设立实业部,颁行一系列有助于工商发展的政策,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改称谓:以官职、先生、君、同志代替老爷、大人,其意义在于倡导人格平等。

?剪辫子:满清入关后,强迫汉人剃发留辫,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之令,成为种族奴役的象征。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通令各地,限期一律剪

除。

?禁缠足:女子缠足始于南唐,此后代代妇女辗转呻吟于缠足之苦中。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令废止了缠足恶习。放足渐渐成为民国初年的一种社会时尚。

9

?废跪拜:跪拜乃是君主专制时代的礼仪,民国建立后,通令各省以鞠躬之礼取代跪拜、请安等旧式礼仪,体现了国民平等的近代观念。

上述这些变化不仅移风易俗,改变社会风气,更是一次精神的解放。

(5)中国是亚洲第一个建立共和制的国家,因此辛亥革命也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1、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以失败告终。这首先表现在袁世凯对辛亥革命果实的窃取。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不得不起用挟北洋六镇之威的袁世凯,委任他为内阁总理大臣。东山再起的袁世凯在清廷和革命党之间施展权谋,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一方面,他对革命党既打又谈,试探革命党态度;

另一方面,他又用“逼宫”手法,逼迫清帝退位,以此使革命党让权与他。

当时立宪派、旧官僚包括一些革命党人都主张只要袁世凯逼清帝退位,赞成共和,就让他当大总统,孙中山不得不同意。清帝退位第二天(2月13日),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交辞呈,为制约袁世凯,提出定都南京、总统南京就职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

袁世凯为在北京就职,指使部下发动兵变,革命党被迫让步。

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民国初年,从形式上看,有约法,有国会,有众多公开活动的政党,似乎新生的民主共和国颇具规模了,其实北京政权操纵于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中,他们与共和民主格格不入,力图压制和剥夺《临时约法》所规定的人民基本权利,扩张一己之权力,最终使民国仅剩一块招牌。

袁世凯就职后,于1912年3月13日任命留美幼童出身的唐绍仪为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负责组织内阁。袁世凯新政府正式确立。但是唐绍仪内阁的实权如外交、内务、陆海军、财政、交通都掌握在袁世凯一派的人物手中。

(1)宋教仁血案

孙中山辞职后,专注于实业建设,倡言十年内建成20万里铁路,袁世凯委任他为全国铁路总办。

宋教仁则倾全力推进议会民主制,使民国真正转入宪政轨道。他热切希望组织一个强大政党,力争在国会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党内阁,制约袁世凯。他先将同盟会和几个小党合并扩大为国民党,然后展开竞选活动,四处演说。国民党在选战中大获全胜,袁世凯闻之色变。

10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应袁世凯电召,准备从上海北站乘夜车赴北京,送行者众多。当他正步入月台时,一刺客突于背后向宋开枪,正中要害。两天后不治身亡。

宋案发生,举国震惊。事发第三天,案件即告侦破,主使者为国务总理赵秉钧,其背后指使人袁世凯呼之欲出。

国民党人闻讯众情激愤,孙中山力主武装倒袁,发起了“二次革命”,结果被袁世凯以优势军力迅速击败,孙中山、黄兴再度流亡海外。

同年10月,在总统选举中,袁世凯指使军警、无赖包围国会,强迫议员投票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1月4日袁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籍议员资格,1914年1月甚至解散了国会。

随后他又通过修改《总统选举法》使自己成为终身大总统,且可传子传孙,已成变相君主。

(2)善后大借款和“二十一条”要求

袁世凯为实行独裁统治,不惜出卖国家利权。

1913年4月,袁世凯为解决财政问题,不经国会同意,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总额2千5百万英镑,以盐税作抵押,使列强得以监督中国财政。1915年,日本乘欧战之际,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5月,袁世凯为了让日本支持其复辟帝制,与日本订立了条约,该条约虽无二十一条中的第五号要求,但同样是一部丧权辱国的条约,扩充和强化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利益。

(3)袁世凯称帝

民国初年的政局波诡云谲,袁世凯做了终身大总统之后,意犹未足,竟然想登基称帝,变更国体。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申令。31日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预备元旦登极。袁世凯称帝遭举国反对,袁只做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了帝制。

(4)张勋复辟

中华民国成立后,按照优待清室条例,溥仪在紫禁城内仍拥有皇帝尊号,沿用宣统年号,每年还有4百万元的优待费。

1917年6月,曾任前清江南提督的张勋率领5千辫子军,北上进京,拥废帝溥仪复辟。7月段琪瑞马厂誓师,率3万讨逆军驱逐张勋。复辟闹剧前后不过12天。

(5)尊孔复古

与政治上的逆转相应,在思想文化上尊孔复古思潮也开始回流,甚嚣尘上。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不久又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恢复跪拜礼节。

一些保守人士也组织孔教会、尊孔会等复古团体,他们要求将孔教定为国教。在这样的复辟与回潮中,民国渐渐只剩一付躯壳了。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11

1、挽救共和的努力

(1)“二次革命”

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国民党人如梦初醒,孙中山也看清了袁世凯之真面目。但如何应对宋案,国民党内产生分歧,孙中山力主武装反袁,黄兴则主张法律解决,最终孙中山发起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国民党内意见不一,二次革命被袁世凯迅速镇压,袁的专制势力大为扩充,国民党损失惨重,孙中山、黄兴流亡日本。

(2)中华革命党

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元气大丧,孙中山重整旗鼓,进行彻底改造。1914年7月组建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入党时必须各立誓约,加盖指模,声明牺牲自己,绝对服从孙中山个人,再举革命。还将党员分为首义党员、协助党员、普通党员,带有强烈宗派性。黄兴、李烈钧、柏文蔚、蔡元培等都不赞成这种办法,未曾加入。故参加者人数很少,社会影响也不大。

(3)护国运动

1915年12月25日,在袁世凯登极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织讨袁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1916年3月,四面楚歌之中的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凯忧惧中病死。

(4)护法运动

护国战争终结了“洪宪帝制”,但随着袁世凯死去,由他所维持的专制式脆弱的统一也不复存在了,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皖系军阀首领段琪瑞武力驱逐张勋后,以“再造共和”自任,悍然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旧国会。为维护共和法统,孙中山举起了“护法”旗帜。1917年孙中山与西南军阀联合,在广州组织非常国会,9月成立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为大元帅,南北自此形成对峙格局。

不久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大元帅形同虚设。1918年5月,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前往上海。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

护法运动的失败意味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苦闷中的孙中山仍在寻找中国的出路。

2、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教训

一场旨在移植西方共和民主的革命何以会失败?

第一,当时中国外有列强环伺,虎视眈眈,内有中国几千年专制统治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帝制时代旧思想、旧观念的作用。

第二,领导这场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存在许多弱点、错误。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核心。

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7w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