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与阴影——新中国60年60篇深度报道作品精选
更新时间:2024-05-01 12: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阳光与阴影作文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阳光与阴影——新中国60年60篇深度报道作品精选
沈茜蓉
评语:
排在第一,先声夺人,情理交融,气势不凡——无愧清华新闻学子!
抓住三种核心性质,忽略不同作品形式的差异,将视野从八十年代到现在的30年扩展到新中国建国以来的60年,选择具有时代和专业双重意义的深度报道作品。从三十年到六十年,既重时代意义,又讲专业特色,此意甚好!
选择作品的标准依如下次序排列:1.是否揭示了时代大势和社会现实的内在逻辑和问题;2.是否在创作手法和专业主义上有所突破或创新;3.是否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或引发相应政策沿革;4.是否在同时同事件的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所选作品需至少满足其中一项标准。
既确定了四条清晰的标准,又承认具体选择过程中的偏好选择。很好! 继续努力,以期更加无愧于清华新闻学子这个荣誉!
传统观点认为,我国的深度报道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大学生成才追踪记》、《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等一系列作品。然而,如果从深度报道本质要素出发,那么其作为一种社会现实的深度反映已经存在很久。在新中国60年的历史中选择60篇具有代表性的深度报道作品,既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真实、客观地展现时代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实际风貌,又能够管窥新闻媒介自身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和变化。 一. 本作品选对“深度报道”的定义与选择标准
西方深度报道的概念主要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初的“扒粪运动”,以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为其主要形式。然而,随着深度报道本身的发展和在我国社会、媒介环境下的演变,其概念的外延已经超出单单这两种形式。《新闻学大辞典》对“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从形式上看,分为独立文体报道和系列报道,在独立文体中又分为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和典型报道。
尽管形式多样,但从“深度报道”的本质属性来看,有三种性质是不可或缺的:报道重大题材,对事件具有充分的内涵挖掘和深刻的外延拓展。报道内涵的开掘就
是挖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包括新闻背景、事实渊源等;报道外延的拓展就是要对新闻事件进行解释、分析、判断、预测等,对事件的来龙去脉、结果和趋势都要有理论上的思辨1。
本文抓住这三种核心性质,忽略不同作品形式的差异,将视野从八十年代到现在的30年扩展到新中国建国以来的60年,选择具有时代和专业双重意义的深度报道作品。选择作品的标准依如下次序排列:1.是否揭示了时代大势和社会现实的内在逻辑和问题;2.是否在创作手法和专业主义上有所突破或创新;3.是否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或引发相应政策沿革;4.是否在同时同事件的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所选作品需至少满足其中一项标准。
二. 新中国60年深度报道发展历程暨60篇作品精选
毫无疑问,深度报道的发展和整个媒体业的发展一样,与政治、社会大势发展暗合,特别是具有舆论监督性质的批评性报道,更是与政治气氛的密切相关,这一点在前30年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九十年代之后,深度报道的发展也在政治大势的大方向之外,有了相对独立的自身发展轨迹。因此,新中国60年的深度报道发展历程,总体可分为6阶段,每一阶段内又有各自的主要分支,具体如下:
一).萌芽时期:新中国成立-反右运动之前
特点:蓬勃向上,充满建设性的激情;在60年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达到高潮。 作品:
1. 调整经济的来龙去脉 李普 新华社北京1950年电
点评:洋洋万余言,综论全国经济形势,着重分析了根据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贯彻新民主主义财政经济政策,调整工商业的必要性及其稳定金融物价的巨大成就。他这篇文章,至今为新闻界和史学界的一些研究者所重视,不失为新中国深度报道的第一篇。
2. 和平的敌人原形毕露了 李慎之 新华社日内瓦1954年6月15日电
点评:用观察、采访、事实说话,将帝国主义各国的野心、意图展露无疑,理性之余不失趣味性。
3. 随行纪谈系列批评报道林里 《南方日报》1960年9月4日-9月23日
1
董媛媛 《再探深度报道的起源和发展》, 《新闻大学》 2008年第1期
点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之中的翘楚之作。以系列报道为形式,每篇报道篇幅不长,却都切中肯綮,调查作风扎实,所谈问题一针见血,当时受到中央赞许,文革中成为被批对象。
4.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徐中尼 新华社上海1956年1月21日电
点评:针对舆论的怀疑适时推出,用事实说明了资本家荣毅仁对共产主义的信心。采写手法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二).蛰伏时期: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特点:正常报刊出版工作陷入停滞,新闻人的坚持使得仍有一定量优秀人物特写、深度报道、内参作品诞生 作品:
5.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穆青 冯建 周原 新华社郑州1966年2月6日电 点评:从一个典型人物背后挖掘出共产党员的 精神力量,以及人性中最崇高的部分 6. 安康调查(长篇内参) 郭超人 1970年
点评:既有宏观形势分析,又有一村一户事实解剖,鞭辟入里,透过现象看本质,顶住压力,受到李先念、邓小平同志的重视
7. 驯水记 郭超人 新华社北京1974年10月15日电
点评:将历史文献、学术整理、实地调查完美结合,当代调查记者能比肩者有几人? 三).恢复调整时期:1976-1985
特点:整个媒体业恢复、调整、反思;大量优秀的历史回顾性深度报道作品涌现。 作品:
8.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穆青 陆拂为 廖由滨 新华社北京1978年3月13日电 9. 时传祥沉冤昭雪 徐人仲 何卓新 新华社北京1978年7月5日电
点评:一个人的命运透视一个时代,跨越几十年的坚持展现一种精神,感人之余引人思考。
天安门事件真相——把“四人帮”利用《人民日报》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人民日报》1978年11月21日-23日
10. 一场捍卫党的原则的伟大斗争——揭穿林彪、“四人帮”一伙制造“二月逆流”重大政治事件的真相 纪希晨 《人民日报》1979年2月26日
11. 历史的审判 穆青 郭超人 陆拂为 新华社北京1981年1月26日电
点评:全面反思“四人帮”、文革对法制、民主、文化的践踏,理清前因后果,为历史
盖棺定论。展望未来,提出当前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2. 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
点评:从篇幅和材料分析深度上来说,这一篇或许不能算作标准的深度报道。但是其深
入实际的调查作风和当时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及对改革的推动作用决定此文必须入选。
13. 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李海成七十三次告状记
丛林中 欧庆林 《人民日报》1981年5月26日
点评:虽是事后报道,但已现舆论监督报道雏形,前因后果条分缕析,叙事手法引人入胜。
14. 渤海2号钻井翻船事故说明了什么? 陈骥 牛凤和 《工人日报》1980年7月22日 点评:引发全国媒体报道热潮和中央的严肃处理,尽管报道真实性今日仍可商榷,其开八十年代深度报道先声的作用不容小觑。 四).复兴时期: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
特点:伴随狂飙突进的思想氛围和改革浪潮,此间的深度报道蓬勃发展。总体来说,在内容上,大多为反思旧体制、改革中的问题,或为改革登高一呼;在形式上,不断追求突破创新;在新闻专业主义上也有所发展。 作品:
A.中国青年报:领时代之先声
总述:如果说,1987年是“深度报道年”,那么这引领这一风尚的毫无疑问就是《中国青年报》,从“三色报道”到“张建伟模式”,《中国青年报》不论在引领时代风气还是在创新深度报道写作手法上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5. 大学生成才追踪记 张建伟 李大同 1985年12月13日-28日
点评:这是一组没有时间、地点、人物真实姓名的报道,任何一篇单拿出来都平平无奇,然而组合在一起,却凸显出力量——直指改革初期的体制问题、人才问题、观念问题。这篇报道也标志着“张建伟模式”的初步建立。
16. 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的境遇剖析 张建伟等1987年12月2日
点评:一篇报道,引发社会大讨论,中央直接批示,改变38个人的命运。在社会效应之外,这篇报道所确立的专题式写作方式也值得注意。
17. “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
1989年6月24日-7月4日《中国青年报》 点评:不争抢第一落点,以深思成就深度。 B.经济日报:大视野 大策划
总述:在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上半期间,《经济日报》在总编辑范敬宜、艾丰领导下,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在经济领域深化改革,解放思想的系列报道,都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对于推进改革和校正改革中的问题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8. “关广梅现象”系列报道 1987年6月-7月
点评:该组报道主体架构由《关广梅现象》、《“关广梅现象”的背后》、《“关广梅现象”大对话》等九篇报道和评论组成,引发了一次全国大讨论,是一次“为中国经济改革思想解放破题的新闻策划”2。其突破之处就在于,没有把关广梅当做典型人物来报道,而是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既有优点,也有问题,更有因果分析,因此起到了使人们解放思想的作用
19. “‘三角债’追踪”系列报道 1991年7月-8月
点评:该组报道由关于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现场亲历式报道和新闻述评组成,在新闻事实之外,深入挖掘“三角债”问题背后的体制不顺、产销矛盾、信用断裂等深层次问题,在事实深度、理论深度和可读性三方面都大大拓展了报道的影响力。 20. “醒来,不只是铜陵”系列报道 1992年1月 21. “开封何时能‘开封’”系列报道 1994年2月-3月
点评:同样是针对一个地区在改革中遇到阻塞、问题的深度分析,都带动了全国范围的讨论和其他地区的自我反思。从现状到体制到思想,报道最后的落脚点都停在了解放思想,调整精神状态,勇敢迎接改革浪潮上。
22. “大连两机风波”系列报道 1993年2月
点评: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后,改革进入新阶段。改组报道即针对改革新浪潮中所遇到的新问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人才问题而作。偶然发掘的新闻素材被精心策划,引发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热议,在深入挖掘、展示事实因果、背景之外,将各方利益、矛盾、观点全面展现,讨论的最后,却没有下结论,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C.其他
23. 步鑫生的“上下内外观”
2
《深度影响——<经济日报>经典报道案例》 武春和 主编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5年6月第一版
54. 张君案检讨——一个极端暴力集团的成长 2001年4月19日 点评:同期媒体对此事件报道的收官之作。
55. “平时是天使 周末是魔鬼” 傅剑锋2006年2月23日
点评:这是一篇隐去真实人物姓名、时间、地点的稿子,其所讲述的乡村女教师卖淫供弟上学的故事骇人听闻,其展现的社会问题深刻犀利。稿子发表后引发的报社内部和新闻业界的讨论更是甚嚣尘上,焦点集中在新闻真实性原则上。
56. “变态”邱兴华心理档案 柴会群2006年11月30日
点评:该篇报道的特别之处在于,没有从惯常的“社会逼邱兴华杀人”这一视角出发,而是实事求是地(尽管并不完全肯定)地得出了邱兴华可能是一精神病人的结论,这一结论尽管荒谬,尽管可能意义不够重大,于真实报道的原则,却有重大意义。 57. 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 袁蕾 2007年4月11日
点评:用作者袁蕾的话说,这是让“娱乐制度恐怖的故事”6。在全国媒体妖魔化、八卦化这一事件和杨丽娟的时候,《南方周末》难能可贵地展现了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探究这个家庭的精神历史、社会背景,被娱乐制度控制十几年的历史。 58. 广州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直选全记录 2008年11月13日
点评:这是一篇不论从写作手法和社会效应都可当做反面教材的深度报道。记者大量的“合理想象”和捏造信源,使得该篇报道可信度大大降低。事后,网上流传一篇对该报道失实之处的列表,洋洋数千字;许多本预备进行学生会直选的大学因为该报道停下脚步。 其他:
59. 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陈峰 《南方都市报》 2003年4月25日
点评:这篇报道的重要性在于它的象征意义。尽管从今天看来它的写作上并无特别可取之处,但是它昭示着一种舆论监督所能达到的最大社会效应,一种令人激情澎湃的记者生活,一种自由主义的新闻理想。
三. 我如何选择60年60篇优秀深度报道作品:
选择整理60年来的优秀深度报道作品,原本以为会比贪大求全臧否60年来各个领域、形式的报道来的轻松,没想到最终演变成为一项更浩大的工程——要在较为专业的领域挖深,就必须深入堂奥,而不能泛泛地浮于表面。
我的研究从阅读新闻史开始(主要是李彬老师的《中国社会新闻史》和陈昌凤老师
6
《这是让娱乐制度恐怖的故事——杨丽娟报道编辑手记》 《后台.第二辑》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8年8月第一版
的《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一书),现在脑中大致勾画出新中国60年社会变迁和新闻事业发展图景;接下来阅读和中国深度报道相关的书籍和研究论文。书籍主要是曾华国老师的《中国式调查报道》,论文则数目太多,不一一列举。 在阅读当中,我发现大多数当下的研究成果或把中国的深度报道史局限在1985年以来的二十多年中;或者虽然承认其从邵飘萍、王韬开始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从建国到八十年代这段时间却是空白。这样归类的原因主要是建国到八十年代期间的言论控制严重,不存在任何的新闻自由,因此深度报道不具备生长的土壤。真实的情形是这样吗?这将近40年的时间里就真的没有一篇有影响的深度报道吗?我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阅读各种选集的工程。
在前三十年,我参考的选集主要是:《通讯名作100篇》、《新华社70年新闻作品选集》、《人民日报60年优秀通讯选》;后三十年,我参考的选集主要有:《中国新闻奖精品集——1990-1999》、《深度影响——<经济日报>经典报道案例》、《中国青年报.冰点精粹》《真相大白——中国调查报道精选第一辑》、《真相的力量——中国调查报道精选第二辑》《后台》(第一辑、第二辑)、《焦点访谈红皮书》、《调查<新闻调查>》。此外,我还大量参考了新华网、人民网、中央电视台、中青在线、南方周末、财经网等网络上的电子报和历史存档资料。
在阅读各种选集之后,我发现将前三十年的深度报道从中国深度报道史上一笔抹去是非常不公平的。一方面,这一时期,实际上有很多不论从写作手法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都非常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诞生;另一方面,在这30年中也曾有过几个时期的政治气氛和社会环境都在提倡批评报道、舆论监督。即便是对于言论控制最为严格的文革时期,也有一批优秀的调查记者深入基层,实事求是,写出了很多振聋发聩的内参报道。因此,前三十年的深度报道也必须在中国的新闻报道史上留下一笔。
在解决了这个疑问之后,我大致勾勒出了一张新中国深度报道的发展路线:在前三十年,虽然路线较为单一,但薪尽火传,一直有一份传统延续下来;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经过短暂的调整恢复,深度报道就开始了大发展。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世纪,每一个时代都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在每一个时代里又都有不同的发展分支。
因此,我采取“抓大放小”的方法:抓住各个时代的主流和主要分支选择作品,并补充以这个时代不属于任何分支的重要作品;在各个分支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在整体的选择过程中,重视社会评价和新闻界的定论,同时进行批判
式的理解,尽量避免个人主观情感、好恶的影响。
四. 感想:看60年的阳光与阴影,想中国深度报道的明天
一路筛选下来,感觉自己仿佛在写一部极度浓缩的历史。所有那些曾经感动过我、改变过我的精彩篇章都缩小为漫长历史时间轴中的一个点,那些不同的声音也都降低了音量,以一种奇异的姿态被演奏成时代的和旋。站在大的历史纵深去看,过去的争论、矛盾、问题,都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冷静客观地分析。在这变化万千、百鸟争鸣中,我看到两样不变、不争的事实。
其一,任何一个时代,不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主流意识形态为何,是民主还是专制,都有阳光和阴影,成就和问题。争论了三十年的改革,谁也不能一言以判定其得或失,其中的万千关系、复杂、头绪,断不可从简单二分法、二元论去理解。一个成熟的深度报道记者,思想要复杂,头脑要清醒,要避免简单因果论、非此即彼、诉诸感情;只有将这样的理性思维灌注写作中,才能写出负责任的报道。
其二,任何一个时代,不论政治氛围松紧,新闻自由几何,都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主义者;都有为民生呼吁,为弱者代言的调查记者。从文革期间,走遍安康一家一户,历时半年,顶住政治压力,依靠翔实采访和资料写出《安康调查》内参报道的郭超人;到经受生命威胁巍然不动,为患者代言,靠“龙胆泻肝丸事件”报道获2003年的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殊荣的新华社记者朱玉,他们身上流淌的热血让人感动,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人敬佩。
有人说,现在的中国新闻界就是一个丧失理想的地方。新闻专业毕业生工作三年后新闻理想一定消失殆尽。我没有亲身经历,无法评价这话的真假。但我相信,轻易丧失的新闻理想绝不是好的新闻理想,因为它太过幼稚;只有在现实的挫折和限制中越磨越有光彩的新闻理想,才是真正的理想。 新闻人的头脑是冷的,而心,永远是热的。 附:新中国60年60篇新闻作品选: 光荣与梦想
1. 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 杨刚 载1949年10月6日《大公报》第一版 2. 万里纵横到处家 华山 新华社朝鲜前线1952年5月25日电 3.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记
周定舫 新华社北京1958年4月22日电 4. 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新华社拉萨1960年6月3日电
5. 驯水记 郭超人 新华社北京1974年10月15日电 6. 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 王立平 1976年 摄 7.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8. 世纪大阅兵 贾永 曹智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政治之剑
9. 这是为什么? 社论 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 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些意见 安平 《光明日报》1957年6月2日 “反右”期间最有影响和最为典型的右派言论
同日,毛主席在共产党内部发出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使一场开始了才一个多月的“鸣放”顿时夭折。紧接着,讨伐右派分子的运动就一步紧似一步地开展,运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到1956年底才算基本结束,到 1958年底才最后封刀。 10. 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
社论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号召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一纲要的发布、宣传和实施,实际上开始了对农业“大跃进”的发动。
11.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姚文元 1965年11月10日《文汇报》 12. 永远按毛主席既定方阵办 梁效 1976年10月4日《光明日报》 13. 伟大的转折 郭超人 陆拂为 新华社北京1982年9月6日电 14.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 社论 《人民日报》1989年4月26日 15. 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 袁伟时 2006年1月11日 《中国青年报》冰点 社会思潮
1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特邀评论员文章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真理标准大讨论回顾 沈宝祥 《半月谈》1998年第8期
17. 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 范敬宜 《辽宁日报》1979年5月13日 18. 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潘晓 1980年5月11日 《中国青年》 一个普通的灵魂能走多远 郭梅尼 《中国青年报》1984年11月10日 19. 关广梅现象 庞廷福 杨洁 谢镇江 1987年6月12日《经济日报》
1986年6月,《经济日报》上刊出了长篇通讯《关广梅现象》和《本溪市委、市政府的一封吁请信》,文章以“本溪出了个关广梅”开头,既描写了关广梅实行改革过程中取得的种种成绩,更真实地反映了她在改革中面临的阻力和困惑。并在随后通过多
篇深度系列报道,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商业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租赁和租赁群体的经营方式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即所谓姓“社”、姓“资”的大讨论。
正是《经济日报》这场实质上关系着对中国经济改革性质认识、持续了40余天的大讨论,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0. 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时代的挑战与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思考
罗荣兴 祝华新 曹焕荣 1987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21. 河殇 中央电视台 1988年播出 历史会铭记
22. 毛主席的队伍进入拉萨 赵慎应 新华社拉萨1951年9月27日电 23. 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新华社北京1971年10月26日电 24. 中共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
新华社北京1978年11月15日电 25. 历史的审判 穆青 郭超人 陆拂为 新华社北京1981年1月26日电 26. 三峡工程论证始末 赵鹏 蒲立业 新华社北京1991年12月7日电
27. 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 何平 刘思扬 新华社北京1997年3月2日电 点滴变迁
28. 上海最后两辆人力车送交博物馆 新华社上海1956年2月25日电 29. 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 穆青 陆拂为 廖由滨 新华社郑州1979年4月24日电 30. 北京最后的粪桶 王伟群 1995年1月《中国青年报》冰点 31. 迟到二十年的历史跨越 解国记 高淑华 新华社哈尔滨1998年12月2日电 东方之子
32.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徐中尼新华社上海1956年1月21日电 33. 伟大的战士雷锋 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沈阳1963年2月6日电 乔安山的故事 王伟群 1995年5月9日《中国青年报》冰点 34.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穆青 陆拂为 廖由滨 新华社北京1978年3月13日电 35. 钟南山:直面“非典”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2003年4月25日 36. 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 袁蕾 2007年4月11日《南方周末》 改革大潮
正在阅读:
详细图解如何在XP SP3系统光盘中集成SATA驱动05-15
《热爱祖国,我们的责任》国旗下的讲话范文03-22
G70大功率LED球泡灯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07-10
舞蹈《火花》串词朗诵词报幕词02-08
计算机组成期末试卷 - 图文01-10
2014级西南交大大物答案1012-01
选择填空判断09-27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08-2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新中国
- 深度
- 阴影
- 精选
- 报道
- 阳光
-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