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跟社会教师培训资料:《找准目标立足活动搞好地理教学》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9:35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培训资料:《找准目标 立足活动 搞好地理教学》

纵观我们教科版小学品社教材中涉及地理方面的知识有: 教材 三上 水 四下 五单元 祖国真大 四单元:家乡的山山水单元 主题 看地图找家乡 家乡的山和水 我的家乡变了样 家乡明天更美好 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的大中国 壮丽的河山 海峡两岸盼统一 五上 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六上 五单元 我们去环球旅行 这一方水土 我们在这里生活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地球有多大 飞越太平洋 和非洲朋友共舞 迷人的欧洲风情 世界真奇妙 六下 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生命的摇篮 大自然的诉说 地球累了 守望碧水蓝天 一、品德中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品社性质的定位: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第四点是这样表述的:“在

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即“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可见,包括地理在内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是儿童道德品质发展永不枯竭的理想沃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标准”中的第四部分“我与家乡(社区)”有一段是这样表述的:“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又如第六部分“走进世界”中的一段:“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由此可见本次小学课程改革把地理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改变了以往把地理看成是独立学科的做法。这样做的初衷是,在小学阶段,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地理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服务的。确切的说应该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皮亚杰认为:“兴趣是一个价值系统,它与行动目标相联系,能支配内在的心理动力,促使目标的实现。”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无法形成比较强烈的学习动机,即使是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进行一定的地理教学,主要目的不在于掌握具体的地理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为今后中学、大学甚至工作打好兴趣层面的铺垫。适当的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增长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热爱地理、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浓厚兴趣,从而为将来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事业发展埋下可喜的伏笔。因此,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不是机械地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

二、我们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原因

很多老师对《品德与社会》高年级阶段课程比较头痛,主要是因为涉及到史地题材的内容,作为兼职教师上起来比较困难。从教材内容看,就是简简单单的几幅画,这些内容如果让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尽管老师的知识可能很丰富,学生却是被动接受,没有主动探究和发展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等于白学和白教。的确是品德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深究导致我们教学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难以转变

在课程改革以前,地理是小学社会课中的一个独立板块,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系统地讲授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以使学生能够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在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被忽视了。没有情感的地理知识是僵硬的、没有活力的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增加学习负担,成为学生厌学的根源。基于这样的现实,这次课程改革把地理教学纳入到品德课程中,使地理教学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服务,也就是说,地理学科的知识本位被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教学目标所取代。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就变成了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地理与品德课程的结合,使思想品德教育摆脱了以往的在纯道德的场景中进行,学生能够学会用空间观念去看待问题,能够在比较广阔、多面的地理场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使品德教育更加厚重和饱满。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很难转变。教学观念是根植于人的“骨子”里的,要转变观念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在现实教学中容易出现三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把品德课中的地理当作知识来教,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并按照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为了知识而教学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地理知识与品德目标的割裂。

案例:

◆一种是认为地理本身不含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品德目标从外面硬塞给地理知识,致使知识与品德成为“两张皮”。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教师不是通过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

不断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产生情感,而是从地理知识外面找一个品德目标,让学生无选择、无条件地接受,地理教学变成纯粹的地理知识教学和道德说教两部分,使德育目标不是由地理知识本身产生的而是游离于它的外面,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实际上,有些地理知识本身就是有血有肉的,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只要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师生共同挖掘、感受、体验其中的内容,就不但能够学到知识,也能够激发情感,实现德育目标。

案例:

◆最后,与为地理知识而进行地理教学的情况相反,试图使地理知识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情感态度挂钩。实际上,不是任何知识都能产生情感,布卢姆把知识分成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种类型,每一种知识类型都有它独特的目标要求。相对于情感知识类型来说,认知和动作技能知识不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这种知识就不要盲目追求品德目标。地理知识有很多是认知性知识,如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气候特点等,就要做到使学生对知识准确地记住,而不必生硬地从知识之外塞进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说到这点我想到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学地理、历史知识时,有些板块运用我们的教学策略非常适合,而有些板块运用教学策略的环节就显得生硬。(正在展开)

案例:

(二)、知识储备的缺乏

地理知识的缺乏。一方面是来自教师方面的。大多数品社教师是兼课的。无论是来自于哪种学科的教师,由于现有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对地理知识都不太了解,很大一部分品德课老师是一边学一边教的,这样就不能做到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知识,使品德课的质量大打折扣。

首先,教师难以驾御教材,对于哪些资料该用、哪些资料不该用没有自己的判断,以至于不加选择地向学生讲解,使教师和学生都疲不堪言。其实,在新教材编写时,由于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需要教师和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而有些偏僻、落后的地区搜集资料比较困难。为了方便教师的教与学,教科书上特意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这些增加的内容并不要求教师一定要讲解,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挑选。其次,教师很难把握地理教学的深度

和难度。这次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留有很大的空间,很大的弹性,改变了以往把每一个教学目标都规定得很全、很细的状况。这一方面使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导致教师无所适从,不知道教学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深度和广度,以致教学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其实,在达到了课程标准最基本的要求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视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发展水平而定,不必追求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

另一方面来自学生知识储备的缺乏。品德课新教材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模式。在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下,地理知识是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改变了以往按照严密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编排教材的方式。这些散点的地理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而设置的,不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相应地,学生学到的就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背景,学生对“散点式”地理知识的学习感到很吃力。很多知识是突然地蹦到学生面前,在此之前从未见到过,更不知道知识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因此不能对这些知识做出正确而深刻的理解,从而影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品德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的把握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理念指导下的小学品德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精彩纷呈的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场景抛锚等情绪体验活动代替了过去单纯的道德说教,成为了课堂主流。教师从高高在上的神坛逐步走下了平等中的首席。但是,纵观许多课堂体验活动,却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教师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又从中学到什么,学生不清楚,教师也很模糊。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缺失。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程改革要走向深入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堂中还是很有必要老话重提——强化目标意识,重视目标教学。

(一)、目标定位要准确 1、目标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源泉,儿童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案例:

2、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品德是面向学生生活的一门综合课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经历不同、能力不同、所取得的生活经验也不一样,所以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求也就不一样。如果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任意预设目标那将事倍功半。

案例:

3、目标要紧扣教材的编写意图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学习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凭借。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前一定得先弄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

案例:

4、目标制定要注意深浅适度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总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从规格方面来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为了培养学科人才,不是为了少数人的成功而是为了多数学生将来能够很好地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

比如,四年级下的《壮丽的河山》与五年级上的《这一方水土》属于重复的内容但目标不同,教学的要求就不同-——《壮丽的河山》要求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这一方水土》要求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地形负责、气候多样、物产丰富、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差异并初步探究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以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源泉,儿童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案例:

2、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品德是面向学生生活的一门综合课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经历不同、能力不同、所取得的生活经验也不一样,所以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求也就不一样。如果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任意预设目标那将事倍功半。

案例:

3、目标要紧扣教材的编写意图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学习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凭借。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前一定得先弄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

案例:

4、目标制定要注意深浅适度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总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从规格方面来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为了培养学科人才,不是为了少数人的成功而是为了多数学生将来能够很好地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

比如,四年级下的《壮丽的河山》与五年级上的《这一方水土》属于重复的内容但目标不同,教学的要求就不同-——《壮丽的河山》要求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这一方水土》要求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地形负责、气候多样、物产丰富、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差异并初步探究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7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