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圆

更新时间:2024-02-18 19:27:06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小团圆读书笔记

《小团圆》读书笔记

《小团圆》可以说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被公认为是“自传式”的作品。无数人想从其中窥探张爱玲那如华丽的袍上爬满了虱子的一生。作品主要讲述的是对女主人公盛九莉30年的人生经历的一种具有私人性质的回忆。从表面上看女主人公盛九莉既不属于家庭也不属于社会,从头至尾,归属感一直缺席,以致困扰着她对自我的处置。

孤独是《小团圆》的情感内核。人心之隔是张爱玲在小说中反复点染的。从蕊秋担心日后九莉与舅舅争家产引起九莉诧异开始,到送让别蕊秋时九莉的孤立和黯然,及至空袭逃难是九莉“差点炸死了,都没人可告诉”的彻骨的悲哀。即使是让她爱到尘埃里的邵之雍,也会让她觉得“整个中原隔在他们之间,远的使她心悸”。书读到此处,让我感到莫名的真切与心痛。是该有怎样的遭遇才能使一个青春正茂的少女活得如此的悲凉!“小团圆”就像是一个寓言故事,与大团圆相对,如此孤独的人只能独自走完自己的一生,实现自己的“小团圆”。

在我看来,《小团圆》大抵也是张爱玲自编自演的一个故事,因而文字中透着一股冷冽与深切的气息。在叙述中,张爱玲对自己人生中的沧桑与迷乱做了细腻的描绘,好似一切都与她无任何关联,用更加真切的文字来尽可能地还原真是,没有遮蔽与虚构,用谅解的心态来叙述与自己有着相似命运的盛九莉的人生。可是,从字里行间我们仍能感受到张爱玲的不自觉,感受到她的矛盾挣扎与内心的纠结。张爱玲将盛九莉塑造成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女人,将邵之雍塑造成一个好与坏兼容的男人。两人的爱情使读者充满了矛盾的心理,既无限心疼又有一丝恨意。爱情是一方面,还包括亲情、友情这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感,描述得微小却又深切。在实际生活中,父母、朋友对张爱玲的伤害给她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并在潜意识中表现出来,使忧伤、悲痛、苍凉在小说字里行间透露而出,传达出来张爱玲内心深处无可倾诉与言明的痛处与悲痛。

张爱玲,或者说是盛九莉,都是缺乏爱的人,内心深处她们渴望爱,渴望幸福。就比如盛九莉用藏着鞋子里带出来的五块钱给母亲买了一朵花,她还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来得到母亲的认可与赞赏。这种对母亲的丝丝温情与崇拜却终结与母亲的一次次伤害之中。正是因为极度缺乏爱,渴望爱,才会在遇到邵之雍之后爱得如此奋不顾身。在小说的最后,九莉做梦梦到了之雍,微笑着

把她往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个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却快乐了很久。这是多么深的一个陷阱,一个女人就在这里暗无天日地度过。她从来不想要孩子,因为怕她替她母亲蕊秋报仇。这些点滴足以看出她对母爱的期盼,却因辜负了母亲而深感愧疚。虽被邵之雍伤害但还是存在过与他共度一生的念想。

就是这样一个可爱又可怜的张爱玲,在几乎被人以往的下半生里,完成了《小团圆》,写出了两代没落遗少的败家惨境,写出了不被世人认可的一段孽缘,写出了自己的冷静与天真,却无力抵挡世界对她的摧残。张爱玲以一种“清醒看人生”的写作心态,以一个站在封建大家庭和现代都市文明交界处的现代人的立场,重新审视了人的生存窘境以及那些被现实无情摧毁的残缺心态和畸形人性,展现出了自己真实的生活境遇和她一同生存这的“你坠着我,我坠着你,往下沉”的特殊人群的生存面貌。最后的那和

本书结局中的“梦境团圆”之笔,似乎为我们解开了这一场“小团圆”之谜底:现实世界中的相遇可解为“大团圆”,而梦中的相聚与重逢,则只能视为“小团圆”。经历了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篇二:解读《小团圆》的多重主题

解读《小团圆》的多重主题

目 录

一、人在乱世中的世纪末情绪………………………………………………………2

(一)个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2

(二)个人及时行乐的骚动………………………………………………………3

(三)乱世中人物的隐忍与挣扎…………………………………………………5

二、古老家族衰败的命运……………………………………………………………6

(一)家庭外部境况的急剧坍塌…………………………………………………6

(二)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崩溃…………………………………………………7

三、人性的荒漠………………………………………………………………………9

(一)人对所在民族存亡的淡漠……………………………………………… 9

(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 10

四、结语………………………………………………………………………………11

参考文献:……………………………………………………………………………12

解读《小团圆》的多重主题

雷超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张爱玲的《小团圆》自从2009年4月第一次在两岸三地出版到现在2011年7月,已经是第19次再版了。虽然作家已经离世16年了,但是这部迟来的《小团圆》又一次使张爱玲成为文化的热点人物。在学术界里,也有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发文来品评和分析这部惊世作品。统观学术界研究成果和特点来看,许多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从作家生平经历和作品内容的关系来考证和解读,而忽略了就作品本身而言,从整体上来观照和分析这部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和意义。故本文就回避了从自传的角度来知人论文,而是侧重于作品本身的丰富内涵和意义价值,从人在乱世中的世纪末情绪、古老家族的衰败命运、人性的荒漠三个角度来对其多重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团圆》 世纪末 古老家族 人性荒漠

张爱玲的《小团圆》自从2009年4月第一次在两岸三地出版到现在2011年7月,已经是第19次再版了。由此可见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张爱玲及其著作所得到的关注度之高。而在学术界里,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发文来品评和分析这部惊世的作品。统观学术界研究成果和特点来看,大多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从作家生平经历和作品内容的关系来考证和解读,或者是分析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却忽略了从整体上来观照和分析这部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和意义。诚然《小团圆》是一部自传性小说,具有自传类作品的真实性特点。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能代表小说本身的全貌。这只是小说在内容上的一部分。正如作者在信中所言“至清看了《张看》自序,来了封长信建议我写我祖父母与母亲的事,好在现在小说与传记不明分。我回信说,‘你定做的小说就是《小团圆》’”①。可见,《小团圆》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已具有自传性和小说性的双重特点。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人事不能直接等同于作家本身的经历。正如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过“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的立场的附庸。而小说家绝非任何人的代言人,而且我要将这个话说透:他甚至不是他自己想法的代言人。”②可见,即使是源自作家生活本身的材料,可一旦这些材料进入了小说的世界,那么就不再是作家对自身生活经验的简单记录,小说中的一切就变得有了新的意义。这样双重的特点也使得小说在作家生平经历和作者的艺术表达的碰撞中产生了新的意义火花。这也为这部自传性小说所表达的主题的丰富性和解读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故本文就回避了从自传的角度来知人论文。而是侧重于作品本身的丰富内涵和意义价值来解读其多重主题。

走进张爱玲的《小团圆》,我们不难捕捉到这个故事的写作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在香港。作者以全知全能的身份从九莉的视角出发,一方面主要的故事情节都是从九莉的视角展开的,表现着九莉的人生境遇;另一方面从九莉来写与之相关的人事,并自然而然地从亲情友情爱情三个情感的维度来观照人处于乱世之中的一种挣扎与自救。故事的主要人物有:盛九①

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6页

莉,蕊秋,楚娣,比比,乃德,九林,邵之雍等。主要人物关系:蕊秋是九莉的母亲,楚娣是九莉的三姑,乃德是九莉的父亲,比比是九莉的同学,九林是九莉的弟弟,邵之雍是九莉的爱人。小说以盛九莉为中心人物,写出了以盛九莉及与之相关联的家人、爱人、朋友在乱世中的生存体验,展现了小人物在乱世里的生存状态。本文试着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探讨小说的多重主题。

一、人在乱世中的世纪末情绪

“世纪末情绪是一战后弥漫于欧美,表现为虚无、悲观、颓废、寂寞等情绪的一种时代通病。”①正如“日本新感觉派产生的动因之一是突发的关东大地震和频仍的内乱,这些苦难带给人们的是万念俱灰的幻灭感和极度悲观、虚无的世

②纪末情绪。当作家进行创作时,他们笔端流淌的也是这股挥之不去的情绪。”在

张爱玲的《小团圆》中,处于乱世的颠沛流离之中的人心也流露出这样的一种世纪末情绪。在苦难的时代里,作品中的人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活家园,同时也找不到精神的归处。个人生活上的漂泊不安和个人精神上的孤苦寂寞带给人在乱世之中的这种不安定感,也使世人面对生存时感到强烈的不安与恐慌。这种情绪主要表现在个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个人及时行乐的骚动以及个人在乱世中的隐忍与挣扎三个方面。

(一)个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

在作者笔下,当战乱带给人的生存压力像一阵狂风席卷而来之时,人与人之间却没有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相互照应的相互救助,相反的是人的自保、贪生、自私意识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肆意地生长。生活在战乱的时代里,人就像沧海一粟一样渺小,个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在人的内心深处无法遏制地潜滋暗长。在这些人物之中,九莉个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可谓是最为强烈和明显的。

小说在开篇就写出了九莉心理上的一种盼望而又不得的一种失落与沉重感。开篇写到九莉快三十岁的时候在笔记簿上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③这是一幅美丽的雨景图,那么美,却又美得如此的忧伤。从这样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九莉有一颗非常浪漫的心灵。这也饱含着一份热切的等待与盼望。她宁愿天天下雨,只是希望自己不要因为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到来而忧伤,只是希望以此不要抹杀了自己心灵的那份渴望和期盼。这是她的等待,也是她的希望。然而作者马上笔锋一转写到“过三十岁生日那天,夜里在床上看见洋台上的月光,水泥阑干像倒塌了的石碑横卧在那里,浴在晚唐的蓝色的月光中。一千多年前的月色,但是在她三十年已经太多了,墓碑一样沉重的压在心上。”④其中可见,人物的思绪之飘渺,人物内心的压抑感以及人物对生命的一种漠然之感。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九莉这三十年来生活的不快乐感,一种压抑感让她觉得沉重,甚至喘不过气起来。这种沉重感也成了小说一种若隐若现的情感基调。这也是一种强烈的渴望与强烈的压抑感带给人物内心极致的孤独。

特别是送走蕊秋后,九莉回到学校。九莉“还是心里空捞捞的,没着没落,没个靠傍。人整个掏空了,填不满的一个无底洞。”⑤没个靠傍的九莉像一粒尘埃一样,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那么卑微,那么不起眼,没有人会在乎,没①

②金舒莺:“中日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世纪末情绪”,《世界文化》2005年第3期 金舒莺:“中日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世纪末情绪”,《世界文化》2005年第3期

③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15页

④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15页

有人会心疼。九莉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也是一个渴望爱而得不到爱的孩子。对于母亲,她骨子里其实是很想去爱她的母亲蕊秋的。在母亲节的时候,九莉花了七角钱给蕊秋买了一朵开得最好的芍药送给她。从很多细节都可以感受得到这颗赤诚的女儿心。可是,蕊秋待她却总没有多么温馨的情感。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后来她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试着用文字去表达她的想法的时候,这时候邵之雍主动对她才华的看好以及对她的欣赏,才会让这个单纯渴望爱的女孩子爱得那么义无反顾,爱得那么执着。纵然他有千般不是,她依旧是爱他的。只是她不愿意成为依附于他的爱人,所以,她选择了毅然决然的离开。所以,其实幻灭以后,一定还有别的什么存在着。确实如此。九莉的爱是真纯的,也是独立的。她的孤独使得她面对真挚的感情时也是那么义无反顾。

不仅如此,当战争引发的危险波及到学校的时候,在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与碰撞中,这种感觉尤为突出。其他同学都有家人的关心和照顾,唯独九莉没有。九莉“听见说下午许多同学都去跑马地报名做防空员,有口粮可领,便问剑妮‘去不去,一块去’”①谁知剑妮没有时说一声就已先走一步。这是来自朋友的自保与抛弃。“九莉觉得修道院这时候把她往陌生人那里一推推得干干净净”②漂泊无依的九莉似乎找不到一个可以收容自己的小角落。连学校也把她抛弃了。“我差点炸死了,一个扎当落在对街”“告诉谁?难道还是韩妈?楚娣向来淡淡的,也不会当桩事。蕊秋她根本没想起。比比反正永远是快乐的,她死了也是一样。差点炸死了,都没人可告诉,她若有所失。”③是的,没有任何人会在意九莉的死活。亲人、朋友都在她的生命里都缺失了,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当她来到美以美会之后,“是简陋的老洋房,空房间倒很多,大概有亲友可投奔的都走了。”④遇到了同学柔丝及其同乡章小姐,但人与人之间感觉都好神秘,很有距离感。在大家都无家可归的时候,不仅没有共度难关的一种相互帮助和扶持,每个人的心胸更加狭窄了,都只顾着自己。“口粮始终没有发下来。九莉带来的小半筒饼干吃完了以后,就靠吃开水,但是留心不把一瓶都喝光了,不然主人自己要用没有,一生气也许会停止供应。”⑤九莉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是小心翼翼地努力地活着。沪战爆发的时候,九莉变得更加坦然。“似乎无论出了什么事,她只要一个人过一阵子就好了。这是来自童年深处的一种浑,也是一种定力。”⑥她已经习惯独自蜷缩在在自己小小的心灵寓所里,默默地在孤独的世界里冰冻自己的心伤。

(二)个人及时行乐的骚动

生活在乱世,对于九莉来说是个人漂泊无依的一种流浪与孤独,而对于比比、蕊秋、楚娣等人来说,她们表现出了一种个人及时行乐的骚动和欢腾。

对九莉的同学比比而言,当亨利嬷嬷告诉大家说日本人在攻香港。其“安静地说”⑦可见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已是非常平常的事了。大家都不觉得吃惊了。甚至像说家常小事那么寻常和自然。大家也都麻木习惯了这种有些颠沛流离的感觉。所以依旧做着自己的事,丝毫不为战争的局而紧张不安。“茹璧第一个打电话回家叫汽车来接,已经接了去了。”“比比从后门近来,补吃麦片。”“赛梨又上①

②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52页 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52页

③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52页

④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52页

⑤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52页

⑥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112页

①去打电话。”在乱世中,每个人都只顾及着自己。甚至还有闲情逸致去娱乐放松。

电影院照样开门,比比和她的爱慕者一起去看电影,“看了一半警报警报来了,照样看下去,不过电影好像加了点情节,有些味。”②足见战争并没有影响到她们的生活。她们在享乐中释放自己的青春年华。这也是她们害怕突然有一天生命就不在了,所以趁现在还有机会享受的时候,就大把大把抓住时光去享乐人生。即使短暂,也没有遗憾了。而且在男女之间也找不到真挚的爱情。就好像比比感叹说“婀坠说没有爱情这样东西,不过习惯一个男人就是了。”③对于剑妮而言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魏先生已经结了婚的,但是战乱还是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对九莉的母亲蕊秋和姑姑楚娣而言,蕊秋在香港依然住的是香港最贵的旅馆——浅水湾饭店,蕊秋、楚娣以及与她们同行的项八小姐、毕先生还有南西、杨医生依旧在酒排这样的奢华场所常聚欢乐。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织是复杂的,也是泛滥的。特别是蕊秋,她的生命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男人。有为了她到香港的毕先生,有死在新加坡的劳以德,有年青的英国人,有大家都觉得很坏的教师雷克,有意大利人,有她为他离婚打胎的简炜,还有她那漂亮的菲力以及楚娣提到的“还有马寿。还有诚大侄侄。二婶这些事多了。”④还有布丹大佐,斯坦医生。楚娣不小心也感叹到“二婶不知道打过多少胎。”⑤甚至蕊秋和楚娣之间的关系也也是暧昧不清的。后来在马来西亚又爱上一个英国医生。蕊秋是想过找一个归宿。但是游移于这些男色之中的她,依旧是只身一人,没有找到真挚的爱情。这种纵情的泛滥,也是在乱世面前人对待生命的一种执着的追求与反抗。

对九莉的爱人邵之雍而言,我们从他的情感经历中也能看到情感的肆意放纵。凡是他能够把握的能够抓住的,他都想要去抓住。侄女秀男为了帮他维持家用情愿嫁给一个姓闻的木材商人,他对他的朋友他的爱人都是占有性的,一个也不肯放弃。他爱过一个同乡的四小姐,但是因为需要钱一起去日本留学,所以无奈放弃了。他最怀念他第一个妻子,已经病逝,留下一子。他娶了一个十五岁的秦淮河歌女绯雯做他的太太,他在内地教书的时候还娶了二太太陈瑶凤,后来得了神经病,与孩子们住在上海,秀男管家。他去华中后爱上了医院里才十六岁的看护小康小姐,出狱后跟文姬之间的事,还当着九莉的面跟比比调情,逃亡时与住在日本人家的主妇发生了关系,后来躲在乡下郁先生家,又与其父亲的姨太太辛巧玉有染,总之是不一而足。而对九莉来说,她是爱之雍的,“她从来没有妒忌过绯雯,也不妒忌文姬,认为那是他刚出狱的时候一种反常的心理,一条性命是拣来的。”⑥他没有感情的寄托,所以他的性情是如此放纵和肆无忌惮。“不过他对女人太博爱,又较富幻想,一来就把人理想化了,所以到处留情。当然在内地客邸凄凉,更需要这种生活上的情趣。”⑦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危难中要抓住住一切能够抓得住的。这种精神生活对于他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之雍的朋友也荀桦也是如此,在乡下有一个太太,而现在身边也有一个荀太太,此外还有同居的朱小姐。

这是比比、蕊秋、楚娣、邵之雍等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价值观。作者通过他

们在乱世中的生活与渴望,表达出个人在乱世不安定感之下的一种世纪末情绪,①

②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47页 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51页

③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50页

④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169页

⑤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168页

⑥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09年4月第1版,第193页

篇三:小团圆读后感

一直很喜欢看张爱玲的书。很深沉。总会触动心灵某一处地方。 这几天读了《小团圆》,张爱玲展示她一贯高超的文字功力,以女性特有的,庶几小心眼的细腻手法和灵敏的视角,通过琐碎细节,把人物之间相互猜疑,相互揭发隐私,以及勾心斗角情节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无论内心如何激荡,场面如何不堪,在她笔下永远是平和的轻轻带过,还不时带着微笑。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很喜欢这句话,一开始读就喜欢这句话,仿佛可以想象出一个落寞的女子,姿态高傲的坐在窗前,听着窗外的雨声,盼望着自己心爱的人,然而,雨停了他却仍旧未来,女子浅笑,可忧伤却仍停留在脸上,也许天应该继续下雨,这样就可以假装他是因为雨而不能来。多么忧郁的女子,青春的年华,大好的时光,高傲的姿态,敏捷的才思,倘若不是遇到他,又怎会落得如此地步。

继续翻看这书页,说是翻看,一点也不为过,从高中开始喜欢张爱玲,读她的小说,从曹七巧到顾曼璐,白流苏到小艾,如果要说真话,这些女人都不让我喜欢,直到遇见盛九丽。怎么说,其实盛九丽也并非我心目中的女子,然而却是张爱玲的写照,于是,又有些许怜惜些许同情,些许赞赏,些许敬慕。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没有爱情这样东西,不过是习惯一个男人。

这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虽然是十几岁情窦初开的少女所说,却又道出爱玲多少的心酸。盛九丽爱邵之雍吗,张爱玲爱胡兰成

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倘若不爱又怎会和他在一起,倘若不爱又怎会去他的老家寻他,倘若不爱又怎会在伤心到无法承受的时候写信给他告诉他她不再喜欢他。然而真的不喜欢了吗?

我总想,假若九丽不是生在那样一个封建没落家庭,假若九丽没有接受过西式教育,假若九丽出身贫寒,假若九丽不是那样特立独行,假若故事的开始改变一下,那么,即便后来遇到邵之雍,故事的发展也许会另有不同。然而,一切的假若都只是假若,假若不可能成立,故事也就不会变更:九丽就是一位封建没落家庭的富家小姐,九丽就是有一位受过教育中西合璧的母亲,九丽就是在香港维多利亚大学读过书,九丽就是一位感情细腻的才女,九丽就是遇到了邵之雍,就是爱上了邵之雍??于是,悲剧紧随而至。爱上这样一个政治文人,这样一个情场浪子,怎会不受伤。张爱玲曾说过:

女人一旦爱上一个男人,如赐予女人的一杯毒酒,心甘情愿的以一种最美的姿势一饮而尽,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

《小团圆》就小说内容也是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张爱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于此处实现了历史的团圆。那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我细细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作为女性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我一直觉得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信一点什么东西,才能活得下去,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而张爱玲的悲剧在于,这一生,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她相信。

就小说的文字和语言风格特色而言,深受中国画尤其是国画画风的影响,处处体现出含蓄、留白的美和意境的神髓。精致的文字、出人意料的比喻充分展现了我所喜爱的张爱玲极高的文学天份。在作品中,女主人公盛九莉不仅语言文字含蓄,说话从来是说半句,留半句。而且为人处事也含蓄至极,含蓄已成为她的审美。比如小说的第一部分中“九莉给她母亲训练得一点好奇心都没有,她的好奇心纯是对外的,越是亲信越是四周多留空白,像国画一样,让他们有充分的空间可以透气,又像珠宝上衬垫的棉花。”写到最为隐晦的性更是如此:男主角邵之雍走后,“她梦见手搁在一棵棕榈树上,突出一环一环的淡灰色树干非常长。这梦一望便知是弗洛伊德式的与性有关的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认为女性在梦中梦到高耸的山峰或者树木以及突出于地表的事务都是性心理的活动暗示)“自从他承认“爱两个人”,她就再没问候过康小姐。十分违心的事她也不做。他自动答应了放弃小康,她也从来不去提醒他,就像他上次离婚的事一样,要看他的了。”张爱玲对事物的感觉的把握还是那么敏锐、独特,比喻非常别致、贴切。

母亲牵她过街时,她感觉她的手指像“横七竖八一把细竹管子”。跟母亲聊起往事,“从前的事凝成了化石,把她们冻结在里面。九莉可以觉得那灰白色大石头的筋脉,闻得见它粉笔灰的气息。”“也有人约比比一块走(去重庆),说愿意也带九莉去。比比告诉她,她觉得有点侮辱性,分明将她当火腿上的一根草绳。”这样精彩的文字运用,小说中比比皆是,无论是小说的低潮叠韵期还是高潮矛盾突兀期,

这些文字堆砌的属于张爱玲的个人的城堡永远是那么的固若金汤,在那里只有她自己。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当我拿到那本书时,看到书名《小团圆》,我便想团圆还分大小吗?直到我读完小说才明白:“小团圆”的下一句是“大离别”,可女人正是有这短暂的小团圆才会有勇气有胆识面对几十年的“大离别”甚至是永别。而《小团圆》的感人之处还在于:这些年来的风霜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生死幽恋的小团圆,是盛九莉和邵之雍之间爱恨纠葛的小团圆,更是我们与张爱玲遗作心与心沟通的《小团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6w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