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城市轨道交通铺轨阶段轨行区管理

更新时间:2024-07-12 12: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城市轨道交通铺轨阶段轨行区管理

金磊(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The Management of Track area in Urban rail Transit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进行铺轨阶段后突出特点就是在施工期间涉及专业单位多,交叉作业频繁。为解决各专业单位之间相互干扰、相互制约的矛盾,保障各项工作安全、有序、高效的开展,实施“轨行区管理”十分必要。总结实践中已积累轨行区的相对成熟的管理经验,对指导今后工程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铺轨阶段 轨行区 管理

Abstract:

The prominence characteristic of urban rail transit on the end of tracklaying is the progress concerned multi-units and work together. To help the construction running safely, smoothly and high efficiently,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management in the track area. The paper sum up the experience of track area management , in order to give a examples to the same project. Key words:

lay track track area management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在进入铺轨阶段后,在轨行区范围涉及专业单位多,交叉作业频繁,为解决各专业单位之间相互干扰、相互制约的矛盾,保障轨行区范围内各项工作安全、有序、高效的展开,有必要在铺轨阶段实施“轨行区管理”。应该看到。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还没有针对轨行区管理有统一的标准或规定,有的城市建设起步早,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办法;有的城市建设起步晚,管理的经验和力量相对缺乏。因此,通过总结已往相对成熟的经验,对今后类似工程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根据轨道线路铺设与地面位置关系,铺轨作业可分为地下线、地面线、高架线铺轨三种类型。其中地下线铺轨由于地下作业空间最狭小、地下作业环境相对差、交叉作业干扰大等特点,对轨行区管理带来难度相对更大,也是轨行区管理的难点。

一、轨行区管理主要内容

(一)施工计划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专业工程种类多。由于轨行区内施工空间有限,如何确保各专业工程能有计划、有组织在有限空间内施工,需要对施工计划进行科学管理。轨行区施工计划管理就是指通过调度指挥的方法,实现各专业施工作业在占用轨行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尽量减少或避免相互交叉,从而确保工程总工期目标实现。 (二)施工安全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铺轨阶段涉及专业施工内容多,在轨行区内不同专业工程施工特点和安全风险不同,如何确保各专业工程施工安全,特别是交叉作业安全,需要对范施工安全进行统筹管理。轨行区施工安全管理就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各参建单位安全责任,规范现场安全行为,防范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二、轨行区管理组织模式

(一)施工计划管理组织模式 1、业主方独立管理为主的模式

业主方有独立的调度管理组织结构(如设置总调度室)和人员,行使调度指挥权。由各专业施工单位(如设置分调度室),在业主方统筹管理下安排各自轨行区内的生产任务。该管理模式对业主方来讲管理工作量比较大,对业主方管理人员配备和管理经验要求比较高,一般较少采用。

图一:业主方独立管理为主组织模式图

业主方调度管理机构 (总调度室) 铺 轨 承 包 方 各 土 建 承 包 方 接触网 承 包 方 供电系统 承 包 方 通信信号 承 包 方 车站设备安装 承 包 方 车站装饰装修 承 包 方 其他相关专业 承 包 方

2、业主方协调管理为主模式 在业主方统一协调下,由铺轨承包方为主体筹建联合调度室(各有工程车辆的专业单位共同参与)。业主方承担协调不同专业工程施工计划的职能,并拥有最终轨行区施工计划的批准权。铺轨承包方在业主方监管下负责联合调度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各专业单位在业主方统一协调下服从联合调度室的调度安排。该管理模式相对减少了业主方的管理工作量,是常用的模式。

图二:业主方协调管理为主组织模式图

业主方协调管理机构 联合调度室 各 土 建 承 包 方 接触网 承 包 方 供电系统 承 包 方 通信信号 承 包 方 车站设备安装 承 包 方 车站装饰装修 承 包 方 其他相关专业 承 包 方

(二)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模式

在所有轨行区从事施工作业的各专业单位中,铺轨承包方占用轨行区施工时

间最长、投入施工资源多。在业主方统筹管理下,遵循“属地管理”原则,铺轨承包方一般承着担“轨行区安全管理的总负责单位”的重要角色,行使相对应的属地管理权,协助业主方监督和协调进入轨行区的其他各专业单位的作业安全与文明施工。

图三: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模式图

业主方协调管理机构 轨行区总负责单位(铺轨承包方) 各 土 建 承 包 方 接触网 承 包 方 供电系统 承 包 方 通信信号 承 包 方 车站设备安装 承 包 方 车站装饰装修 承 包 方 其他相关专业 承 包 方 三、轨行区施工计划管理

(一)施工计划特点分析 1、施工计划的交叉情况多

在轨行区范围内,由于不同专业工程施工特点不同(如工艺流程、资源投入、安全防护等),导致了各自对轨行区作业环境需求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有限的轨行区施工空间内,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交叉作业”的问题。交叉作业的存在不仅降低施工效率,而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但是在轨行区范围内要做到“绝对的无交叉作业”又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轨行区施工空间,需要对全线不同专业的轨行区施工计划统筹进行安排。 2、施工计划的协调难度大

在轨行区范围内,由于不同专业工程施工专业工程工期目标不同,在不同阶段工期紧迫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专业工程的轨行区施工计划之间存在交叉与矛盾。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既要确保工程进度,又要兼顾工程安全,协调难度还是比较大。因此,轨行区施工计划的形成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协调的过程。即在各专业工程施工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协调手段解决各专业施工计划之间矛盾,最大限度来满足不同专业工程的施工需求。 3、施工计划的调整相对少

轨行区施工计划申请单位多,由于需经反复协调才能最终颁布执行。因此,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经研究协商确定的最终轨行区施工计划的严肃性。一般情况下,轨行区施工计划一经批准发布,原则上不宜随意调整,各专业单位均按照经批准轨行区施工计划组织各自的施工。鉴于施工期间可能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或

突发紧急事件,在必要时才会适当考虑增加临时轨行区施工计划。 4、施工计划的周期相对短

施工计划按照时间跨度一般可划分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等。在轨行区施工作业中由于涉及专业多、相互干扰大,如果轨行区施工计划时间跨度过长,容易导致计划预测的准确性降低,不利于对全线不同专业工程进行统筹安排。因此,为便于计划管理和执行,一般轨行区施工计划的编制周期宜以“日计划”为基础,形成“周计划”(对计划编制起始与结束时间节点进行规范统一)。而“月计划”一般很少采用。 (二)施工计划管理流程

在确保轨行区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在有限空间内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专业单位的施工需求,从而最终为实现工程总目标而服务。根据轨行区施工计划的特点,有必要针对轨行区施工计划的特点,规范轨行区施工计划的管理流程。在管理工作实施中,视情况还可根据管理目标,不断优化与完善流程。

图四:轨行区施工计划管理流程图

计划申报:在约定时间内各专业单位提交 计划初审:汇总计划、进行初审 计划会审:定期召开轨行区施工计划协调会 计划发布:颁布批准轨行区施工计划 施工请点:按照批准计划施工前请点 施工销点:按照批准计划施工后销点

(三)施工计划管理要点 1、计划申请

为确保最终发布的轨行区施工计划相对准确和实施可行,各专业单位需按照约定时间,根据自身施工需求,提出轨行区施工(周)计划申请。申请计划应经管辖的监理工程师、业主项目工程师审核无误后,在规定时限内申报。 2、计划初审

为提高工作效率,在汇总各专业单位提交轨行区施工(周)计划基础上,宜 增加计划初审环节,即初步协调和平衡各专业单位申请轨行区施工(周)计划之 间的矛盾,形成拟颁布轨行区施工(周)计划初稿,便于专题协商研究讨论。 3、计划会审

由业主方定期牵头组织组织轨行区施工计划协调会(每周),各专业单位相

关负责人员参加。协调会主要针对拟颁布轨行区施工(周)计划协商研究,形成 各方均认可的意见。 4、计划发布

由业主方批准,调度管理机构颁布正式实施的轨行区施工(周)计划。各专业施工单位依据批准的轨行区施工(周)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安排各自生产任务。

5、施工请点与销点

各专业施工单位依据批准的轨行区施工(周)计划。施工前,需提前(一般提前一天)到调度管理机构办理施工请点登记手续。各专业单位凭借施工请点登记手续,在限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入轨行区施工作业。施工结束后,及时到调度管理机构办理施工销点登记手续。

四、轨行区施工安全管理

(一)安全风险特点分析

交叉作业安全风险是轨行区施工安全最大风险。由于轨行区施工涉及专业单位多,在空间有限的前提下,不可能仅考虑让单一专业单位进行施工,这样不仅浪费空间,而且耽误时间。因此,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根据交叉作业的不同性质,适度安排合理交叉作业,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各自专业单位的施工需求。为确保轨行区施工安全,各专业单位在提出轨行区施工计划申请时,有必要事先根据各自专业施工特点提出施工需求,便于决策者统筹安排轨行区施工。一般情况下,轨行区不同专业施工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全封锁”施工

在限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轨行区内仅允许一家专业单位独立实施作业的施工(如有大型工程车辆频繁通行的施工计划)。其特点是交叉作业安全风险大,不允许交叉作业情况出现。 2、“半封锁”施工

在限定时间和不同空间范围内,轨行区内允许限定的不同专业单位同时作业的施工。其特点交叉作业安全风险中等,允许适度交叉作业情况存在,当发生作业交叉时,不会有严重干扰,能予以避让。(如使用大中型施工机具作业与单一人工作业之间) 3、“未封锁”施工

在限定时间和不同空间范围内,轨行区内不同专业施工内容相对简单,允许不同专业同时交叉作业的施工。其特点是交叉作业安全风险低,允许多专业交叉作业,当发生作业交叉时,相互干扰很小(或没干扰),能及时避让。(如使用小型施工机具作业与单一人工作业之间或单一人工交叉作业之间) (二)施工安全管理流程

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在轨行区施工范围内各专业单位应是各自专业工程施工安全的责任主体。但是轨行区施工涉及专业单位多、点多线长、交叉干扰大、协调工作多,有必要在各专业单位独立管理基础上,进行 “统筹管理”,规范安全管理流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通过界定铺轨单位作为轨行区安全管理总负责单位,明确其他各专业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并在业主统筹协调管理和监督下,规范专业单位的安全行为。

图五:轨行区施工安全管理流程图

签订场地移交协议 (铺轨与土建承包方) 建立轨行区安全管理制度(办法) 轨行区施工作业 签订安全协议 (轨行区总负责单位与其他专业单位) 编制施工计划、制定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 (需进入轨行区作业的专业单位) 按照批准轨行区施工计划清点施工,落实安全措施 (需进入轨行区作业的专业单位) 按照批准轨行区施工计划施工销点 (需进入轨行区作业的专业单位)

(三)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1、场地移交管理

铺轨承包方在与土建承包方完成相应的场地交接手续后,应签订场地移交书面协议,确保接口界面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移交手续完备。铺轨承包方自接收施工场地后,作为轨行区施工场地管理的总负责单位,行使相应的属地安全管理权,各专业单位配合总负责单位的协调管理。

(1)场地交接应由交接双方承包方负责人、监理工程师、业主项目工程师共同

参与,及时办理书面确认手续。

(2)场地移交手续应明确移交范围、移交部位、水电接口、安全防护设施等相

关内容,宜附相应平面图或立面图加以标识清楚,必要时留存影象资料。 2、安全协议管理

铺轨承包方作为轨行区属地总负责单位,其他需进入轨行区施工作业的各专业单位应服从、配合总负责单位的协调管理。进入轨行区施工作业前,各专业施工单位应与轨行区总负责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自安全生产责任。

(1)进入轨行区施工作业的单位应遵循“谁施工谁负责安全”总体原则,各自

制定安全可靠的作业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2)进入轨行区施工作业的单位应遵循施工前“谁作业、谁防护”的原则,制

定安全防护措施(如配备专职安全防护员、投入安全防护设施等)。施工结

束后应遵循“谁防护、谁撤除“的原则,及时撤除防护。 (3)进入轨行区施工作业的单位应注意对其他专业单位成品或半成品予以保护。

发现损坏的,按照“谁损坏、谁赔偿”原则进行处理。

(4)进入轨行区施工作业的单位应遵循“谁施工、谁清理”的原则,做到“工

完料净、文明施工”,不遗留影响轨道工程车辆安全通行的障碍物。 3、施工人员管理

轨行区施工安全管理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是要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安全,为防范与避免轨行区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所有进入轨行区施工作业人员均应遵守轨行区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1)施工人员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留存相应的书面记录。 (2)施工人员作业前应穿着防护服装,携带必要的防护用品。

(3)施工人员作业时应按照施工方案、安全规程操作,不违章作业。

(4)施工人员应按照批准的轨行区施工计划实施作业行为,不得擅闯轨行区。 4、施工方案管理

轨行区内涉及专业单位多,不同专业的施工方案与安全措施要求不同。为确保轨行区施工作业安全,必须根据专业施工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实施作业,落实必要的安全措施。

(1) 施工方案应根据轨行区作业环境特点编制,有具体施工安全措施。 (2) 施工方案应经监理工程师、业主工程师审查后实施。 (3) 施工方案应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留存交底记录。 (4) 施工作业期间有专职管理人员监督施工方案的具体落实。 5、运输设施管理

轨行区施工期间涉及投入使用的运输设施数量多,性能各异。针对于不同类型的运输设施需加强使用监管,采取安全控制措施,防范运输安全事故发生。 (1) 大型运输设施(轨道车)

①轨道车运输应有具体运输方案,制定轨道车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②轨道车使用前应进行专项验收,使用期间应加强维修与保养。 ③吊装轨道车应有专项吊装方案,吊装期间加强安全监管。 ④轨道车操作人员应持有效的特种作业岗位证书,持证上岗。施工前需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

⑤不同专业单位的轨道车应根据统一调度指挥指令,安排各自的运输路径和停放地点,不随意动车或停车。

⑥轨道车运输作业期间应合理控制行车速度,严禁超速行驶。

⑦轨道车牵引平板车载运物资时,需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且满足限界要求。 (2)中小型运输设施(如自制梯车、手推车等) ①有可靠的制动装置和防遛措施。 ②施工完毕应及时撤离轨行区。 (3)道岔

道岔是轨行区运输设施重要转线设施。运输作业期间,严禁随意扳动道岔。各运输设施的产权单位应随车各自配备扳道员,作业完成后将道岔复位,。 6、材料设备管理

根据不同专业施工特点,施工作业期间投入轨行区使用的材料、设备有所不同,安全监管要求也有所不同。

(1)需利用起重机械垂直吊装的施工材料、设备应采取可靠吊装安装措施,按

照批准的地点和时间在实施吊装作业。

(2)施工作业结束后,原在轨行区内各类材料、设备应清理出场,原则不允许

长期存放。确须存放的,可在不影响行车限界和安全前提下,经批准后在 合适地点存放,并采取防护措施,设置警示标志,由产权方负责看管。 (3)非轨行区范围以外的施工作业期间,若使用材料、设备侵入轨行区限界且

影响行车安的,应事先向调度管理部门申请,施工期间予以避让。 (四)施工安全防护要点

铺轨阶段轨行区管理范围点多线长、施工组织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多。采取必要的施工安全防护是确保轨行区施工人员和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减低轨行区施工安全风险的重要措施。 1、防护员一般要求

(1)各专业单位进入轨行区施工作业应配备有经验的防护员(安全员),经培训

合格上岗。

(2)进入轨行区作业前,防护员应检查防护设施,确保防护设施性能良好,能

满足使用。

(3)施工作业期间,防护员是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施工作业须在防护员监护

下进行作业,原则上施工期间防护员不得擅自离岗,因故离岗需进行必要的防护工作交接。 2、防护设施一般要求

(1)信号标志:施工区段两端设置的信号标志(如红色代表禁止通行,黄色代

表车辆缓行等)

(2)对讲机: 施工作业区段保持沟通联系的工具,确保作业期间信息传递通畅。 (3)防护服:地下线施工或夜间施工应配备具有夜光效果的防护服装。 (4)口哨:警示相关施工作业人员。 3、施工安全防护要求 1、“全封锁”施工防护

封锁区段两端安全距离应设置明显的防护信号标志(如红色防护信号灯)。施工结束后,及时撤除防护。 2、“半封锁”施工防护

施工作业段两端安全距离设置明显的防护信号标志(如黄色防护信号灯)。遇工程车辆需通过该区段时,临时清理影响工程车辆通行的障碍物,人员和设备暂时撤离到安全区域避让,待工程车辆通过后再恢复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撤除,清理现场。 3、“未封锁”施工防护

施工作业区段两端安全距离仍应设置明显的防护信号标志(如黄色防护信号灯)。遇到交叉作业干扰的,各自避让。施工结束后,撤除防护,清理现场。

五、轨行区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1、轨行区管理范围界定

划分轨行区管理范围目的是为了分清管理界面。由于目前针对轨行区管理范围的界定,没有统一、规范的解释。根据工程类似经验一般轨行区管理范围主要是指已完成铺轨的正线或辅助线一定空间范围。如地下线轨行区管理可参考的范围包括:

表一:地下线轨行区参考管理范围

地下线结构形式 参考轨行区范围 岛式车站 车站结构侧墙至站台板边缘以为区域(包含上空) 地下车站 侧式车站 车站一侧站台板边缘至另一侧站台板边缘(包含上空) 单圆隧道 单圆隧道内全部空间 区间隧道 矩形隧道 轨道中心线两侧各3米范围 2、轨行区管理权的移交 轨行区管理权主要是指属地管理权、调度指挥权。在业主方独立管理为主的组织模式下,建设结束后权力统一移交权利至运营接管方;在业主方协调管理为辅的组织模式下,铺轨承包方受业主方委托承担总负责单位的职责,行使部分属地管理权和调度指挥权,而接触网等其他专业单位原则上一般不承担总负责单位管理职责,但是经过业主方、监理方协商确认,也可考虑移交相应的管理权限(如带电作业后)。

3、轨行区管理奖罚措施

奖罚措施是实现轨行区管理目标的重要辅助管理措施之一。由于轨行区管理涉及单位多,管理难度大,若没有合理的奖罚机制约束,容易出现违章或违规成本低的现象,从而导致轨行区管理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给施工作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因此,在制定健全的管理规章基础上,配套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奖罚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4、施工计划的信息管理

轨行区施工计划从计划申请、计划初审、计划会审,到最终计划发布,涉及参与单位多,包含信息量大,借助计算机辅助管理,可有效提高计划管理的工作效率。如可考虑对施工计划的内容予以格式化,形成统一的电子文档固定格式,有利于计划管理过程中的编制、收集、汇总、审查、发布。此外,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可缩短信息传递时间,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地铁施工过程中轨行区安全风险评估》, 杨骏等;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09年第2期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第二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6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