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族谱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01 01: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中国卫星:
军事侦察卫星 系列 尖兵 名称 遥感1号:尖兵5号 “遥感二号”就是“尖兵六号” 描述 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制造。 数字成像间谍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制造 “尖兵六号”采用了中国离轴三反式光学系统和高速实时图象压缩编码技术。这种编码技术以后将用于月球观测和“环境一号”星座等。 雷电
气象卫星
通信卫星
尖兵系列卫星的决策与使用权同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其各个型号作为我军战略武器系统中结构功能的关键环节,担负着作战目标的发现、识别、定位以及打击毁伤效果评估等重要任务,据用户需求而立项研发,随技术进步而不断完善。
返回式卫星老当益壮
返回式胶片成像卫星为航天遥感事业首开先河,三十多年来发展了五个型号,技术成熟,成果斐然。
尖兵一号(FSW-0):第一代返回式照相普查卫星,1974-1987年间发射10次,9次成功发射与回收,在轨时间3-5天,胶片地面分辨率10米,用于地面固定目标的发现与识别。
尖兵一号甲(FSW-1):第一代返回式照相测绘卫星,用于固定目标定位与制图。1987-1993年间发射5次,4次成功回收。在轨时间8天。目标 定位精度百余米。该型号前两颗星获得的目标定位信息使得我国第一代战略武器(DF-3A、4A、5A)系统真正形成了战斗力。
尖兵一号乙(FSW-2):第二代返回式照相普查卫星,1992-1996年间发射3次,均成功回收。在轨时间15天,胶片地面分辨率2.5米,比第一代分辨率提高了三倍。该型号的任务已由尖兵三号传输型卫星接替。
尖兵二号(FSW-4):第一代返回式照相详查卫星,2004-2005年间发射2次,均成功回收。在轨时间27天,胶片地面分辨率0.5米,实现了亚米级成像技术的飞跃。该型号卫星的任务已由尖兵六号传输型卫星接替。
尖兵四号(FSW-3):第二代返回式照相测绘卫星,2003-2005年间发射3次,均成功回收。在轨时间18天,对地面固定目标定位精度十几米, 满足了第二代战略导弹目标定位精度需求,该型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第二代战略武器(DF-5B、DF-31A、DH-10)系统形成实战能力。
传输型卫星方兴未艾
尖兵三号(ZY-2):光电成像数据传输型普查卫星,2000-2004年间发射3次,全部成功,寿命两年,首发星地面分辨率3米,后续星达到1.5米,用以接替尖兵一号乙返回式普查卫星。
尖兵六号(YG-2):光电成像数据传输型详查卫星,2007年5月发射一次,地面分辨率一米,计算机增强处理后图像地面分辨率0.6米,用以接替尖兵二号返回式详查卫星。
雷达成像侦察卫星,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可全天候和全天时实时侦察,并能探测到对浅表地下水下目标,与光学成像卫星相比,优越性显而易见。
尖兵五号(YG-1):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2006年4月发射,地面分辨率5米。 尖兵七号(YG-3):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2007年11月发射,地面分辨率比尖兵五号有新的提高。
天链卫星的光荣使命
数据跟踪与中继卫星,传递地面站对中低轨道侦察卫星的跟踪测控信号,并对卫星获得的图像数据等信息进行中继传输,是实现全球侦察监视并为战略预警提供实时信息传送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全球天基综合信息网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天链一号将打着“为载人航天服务”的旗号发射升空,此后尖兵系列后续新型卫星强大侦察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在北斗二代导航系统指引下我新型导弹武器系统将实现对大纵深战略战役目标的远程实时精确打击。
尖兵换岗 前哨登场
第二代返回式照相详查卫星,重量显著增加,分辨率大大提高,在轨时间成倍延长,将具备轨道机动能力,可回收更多有效载荷,胶片成像与数据传输并重,预计十一五期间可投入使用。
继实践七号成功在轨测试关键功能元件之后,我国天基红外预警卫星“前哨”进展顺利,不日即将披挂上阵,与天链卫星密切配合,担负起弹道导弹实时战略预警任务。
19741105 19751126 19761207 19780126 19820909 19830819 19840912 19851021 19861006 19870805 19870909 19880805 19901005 19920809 19921006 19931008 19940703 19961020 20000901 20021027 20031103 20040829 20040927 20041106
长征-2 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 酒泉 发射失败,光学侦察 长征-2 返回式1号(尖兵1号) 酒泉 3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 返回式2号(尖兵1号) 酒泉 3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 返回式3号(尖兵1号) 酒泉 3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4号(尖兵1号) 酒泉 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5号(尖兵1号) 酒泉 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6号(尖兵1号) 酒泉 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7号(尖兵1号) 酒泉 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8号(尖兵1号) 酒泉 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9号(尖兵1号) 酒泉 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10号(尖兵1号A) 酒泉 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11号(尖兵1号A) 酒泉 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12号(尖兵1号A) 酒泉 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D返回式13号(尖兵1号B) 酒泉 1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14号(尖兵1号A) 酒泉 7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15号(尖兵1号A) 酒泉 卫星未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D返回式16号(尖兵1号B) 酒泉 1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D返回式17号(尖兵1号B) 酒泉 15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4B资源2号A(尖兵3号) 太原 实时图像传输光学侦察 长征-4B资源2号B(尖兵3号) 太原 实时图像传输光学侦察 长征-2D返回式18号(尖兵4号) 酒泉 1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C返回式19号(尖兵2号) 酒泉 27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D返回式20号(尖兵4号) 酒泉 1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4B资源2号C(尖兵3号) 太原 实时图像传输光学侦察
20050803 20050829 20060427 20070525 20071112
长征-2C返回式21号(尖兵2号) 酒泉 27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2D返回式22号(尖兵4号) 酒泉 18天后返回,光学侦察 长征-4B遥感1号(尖兵5号) 太原 合成孔径雷达侦察 长征-2D遥感2号(尖兵6号) 酒泉 数字成像光学侦察 长征-4C遥感3号(尖兵7号) 太原 合成孔径雷达侦察
尖兵一号乙(FSW-2):第二代返回式照相普查及遥感卫星,采用直接扫描式全景相机或称为节点式全景相机,摄影分辨率达4米。并开始利用剩余的载荷能力搭载其它空间实验。卫星采用数字式三轴稳定控制系统,亦设有轨道控制系统,能每隔数天调整轨道,因此留轨时间得以延长,返回落点精度亦能提高。1992-1996年间发射3次,均成功回收。在轨时间15天,胶片地面分辨率2.5米,比第一代分辨率提高了三倍。该型号的任务已由尖兵三号传输型卫星接替。
尖兵二号(FSW-4):第一代返回式照相详查卫星,2004-2005年间发射2次,均成功回收。在轨时间27天,胶片地面分辨率0.5米,实现了亚米级成像技术的飞跃。该型号卫星的任务已由尖兵六号传输型卫星接替。
尖兵四号(FSW-3):第二代返回式照相测绘卫星,2003-2005年间发射3次,均成功回收。在轨时间18天,对地面固定目标定位精度十几米,满足了第二代战略导弹目标定位精度需求,该型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第二代战略武器(DF-5B、DF-31A、DH-10)系统形成实战能力。
尖兵三号(资源2号):光电成像数据传输型普查卫星,2000-2004年间发射3次,全部成功,寿命两年,首发星地面分辨率3米,后续星达到1.5米,用以接替尖兵一号乙返回式普查卫星。
尖兵六号(遥感2号):光电成像数据传输型详查卫星,2007年5月发射一次,在酒泉发射场发射升空,卫星整流罩可以看出不同于遥感卫星1号,为光学成像传输型侦察卫星。地面分辨率一米,计算机增强处理后图像地面分辨率0.6米,用以接替尖兵二号返回式详查卫星。
尖兵五号(遥感1号):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2006年4月发射,地面分辨率5米。
尖兵七号(遥感3号):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2007年11月发射,地面分辨率比尖兵五号有新的提高。 尖兵-8在研,现在传闻该卫星系统为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星座系统,类似于德国2006年发射的SAR-LUPE系统,由几颗卫星组成的雷达侦察卫星星座。
尖兵-9在研,是传说中的下一代在轨数字成像光学实时传输侦察卫星,地面分辨率小于0.1米级。 尖兵-10在研,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第三代返回式照相详查卫星,地面分辨率小于0.1米级。
遥感四号
2008年12月1日12点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四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13次飞行。美国把“遥感卫星四号”称为“尖兵8号”。 遥感三号
2007年11月12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三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三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发
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4次飞行。美国把“遥感卫星三号”称为“尖兵7号”。
中国应用卫星家族谱
2010-06-14 18:03:44 来源: 作者:文/庞之浩 【大 中 小】 浏览:8次 评论:0条
人造地球卫星分三类,即科学卫星、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其中前两种卫星对科学研究和卫星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提高航天技术水平,在太空进行空间物理探测和新技术试验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实践”卫星肩负着这两重使命。而应用卫星无论是在国民经济领域还是在军事方面,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巨大的帮助作用,但其技术更为复杂,而且价格昂贵。应用卫星按用途分为遥感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和多用途卫星等。应用卫星按是否专门用于军事又可分为军用卫星和民用卫星,有许多卫星是军民兼用的。
天地纵横的多面手——“返回式”系列遥感卫星
世界第三
中国最早研制的应用卫星是返回式卫星,其研制工作从1966年开始。在攻克了卫星姿态控制与轨道控制技术、卫星再入防热技术和卫星回收技术等一道道难关后,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终于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1月29日,该星按预定时间返回地面,带回了丰富的遥感资料。
该星是一种在低轨道上运行、采用三轴稳定方式、对地心定向和返回舱可安全返回地面的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其运行轨道为:近地点173千米,远地点483千米,倾角63°,轨道周期91分钟。它由仪器舱和返回舱组成,质量为1790千克。卫星仪器舱携带的1台可见光地物相机用于对预定地区进行摄影,获取地球遥感资料;1台星空相机用于对天空摄影,以测定对地摄影时刻的姿态精度。卫星完成预定摄影任务后,将存放胶片的返回舱在预定的地区回收。它使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至今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也寥寥无几。
返回式卫星也是我国目前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一种卫星,从1975年至2005年一共发射了22颗返回式卫星,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我国最成功的航天计划之一。返回式卫星经过了3个型号的不断成熟、发展,形成了返回式卫星平台。该平台分为返回舱和仪器舱,由结构、热控、控制、遥控遥测、跟踪和压控分系统组成,可携带遥感和搭载设备,进行多种飞行任务,并回收拍摄的胶片和进行空间搭载服务。用返回式卫星不仅可以进行遥感、微重力试验和新技术试验,还为中国掌握载人飞船返回技术提供了重要借鉴,因为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在返回技术上有许多相近之处。
到目前为止,返回式卫星分为国土普查卫星和地图测绘卫星。这两种类型的卫星在外形上都是羽毛球状的钝头圆锥体,但装有不同型号的对地摄影相机。
组装返回式卫星
返回式卫星的返回舱返回地球示意图
多姿多彩的中国卫星
20世纪研制的第一代返回式卫星容积为7.6立方米,返回有效载荷260千克,在轨飞行3~8天。第二代容积达到12.8立方米,返回有效载荷达400千克,在轨飞行15~20天,一次飞行所获得的卫星遥感信息量比第一代返回式卫星增加13倍以上,卫星照片的地面分辨率也提高了3倍。2004年8月29日、9月27日先后发射的2颗新型返回式卫星,分别于2004年9月25日和10月15日成功返回地面。新型返回式卫星无论在飞行时间、功能方面,还是在轨道控制精度和返回控制计算等整体性能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应用最广
中国返回式卫星带回了大量遥感数据和照片,广泛应用于国土普查、地质调查、水利建设、石油勘探、地图测绘、环境监测、地震预报、铁路选线、考古研究等领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它还多次以搭载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空间技术试验和微重力试验,达到了“一星多用、一次发射多方受益”的
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目前没有专用的微重力试验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的不足。返回式卫星所拍摄的每幅遥感照片覆盖的地面面积可达32000平方千米。这些照片比例尺大、图像清晰、视野宽阔、灰度大、分辨率较高。
利用卫星获得的国土照片,对京、津、唐地区5.5万平方千米的区域进行了资源和环境的调查研究。查明的数据不仅证明了卫星遥感的实效性,而且调查费用仅为常规调查费的1/13~1/3。1987年,首次用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了藻类培养试验装置,迈出了中国应用卫星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此后还搭载过国外其他试验装置。
我国在返回式卫星上进行的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试验,结果十分满意。例如,在太空获得的砷化镓单晶结构完整、无杂质、无条纹、组分均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1987~1996年,进行了8次计300多个品种的农作物种子微重力搭载试验,它对培育新型良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搭载项目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东方之桥通全球——“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的出现使现代通信产生了质的飞跃。不过这种卫星一般需运行在大约36000千米高的地球静止轨道上,所以对火箭和卫星的要求很高,目前只有极少几个国家掌握了这种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技术。从1984年4月8日至今,我国先后成功研制、发射和运行了8颗通信卫星,它们广泛用于电视、广播、电话、传真和数据传输等通信业务。 艰难的第一步
为改变中国通信技术落后的状况,1984年1月29日发射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取得部分成功。同年4月8日,发射了与第一颗卫星基本相同的试验通信卫星,于4月16日成功定点在东经125°赤道上空,这是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被命名为“东方红二号”。该星携带2台C波段转发器,使用全球波束的喇叭天线,进行了各项通信试验,并承担了部分国内通信任务。它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迈出了中国通信卫星的第一步。1986年2月1日,“东方红二号”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顺利登天。它与试验通信卫星在构造与性能上差不多。 稳重的第二步
中国通信卫星发展的第二步是研制小容量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甲”。这种卫星采用了新的设计方案,通信转发器增至4个(C波段),使电视转播能力增至4个频道,电话传输能力增至3000路,设计寿命增至4年半。
1988年3月7日、12月22日、1990年2月4日、1991年12月18日,中国相继发射了4颗“东方红二号甲”实用通信卫星,除最后1颗因火箭故障未能入轨外,前3颗均使用良好,使中国的卫星通信和电视转播跨入一个新阶段,大大改变了边远地区收视难、通信难的状况,尤其是促进了卫星电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上千万人员,节省了几十亿元人民币。 飞跃的第三步
研制中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是中国通信卫星发展的第三步。经过多年努力,并且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情况下,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在轨模拟图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
“东方红三号”是我国第一颗面向全社会的商业卫星,载有24台C波段转发器,其中6台是16瓦中功率转发器,用于传输电视,其余18台是8瓦低功率转发器,用于传输电话、电报和电传及数据。它们至少可连续向全国同时传输6路彩色电视节目和15000路电话(采用频带压缩传输技术后能传送的更多),工作寿命达8年。其转发器数量比“东方红二号甲”增加了6倍,设计寿命延长了2倍,即相当于6颗“东方红二号甲”卫星,从而大大缓解了中国卫星通信紧张的状况。
“东方红三号”卫星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例如:全三轴稳定技术、统一双组元液体推进技术、公用平台设计、大面积密栅太阳电池翼、双栅双抛物面多馈源成形波束天线和高强度轻重量碳纤维多层复合材料等。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通信卫星技术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该星取得的许多重要成果,还在其他卫星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方红三号”平台是目前我国性能最好、经过飞行考验的一种成熟的中等容量卫星平台,它先后用于“中星”系列通信卫星、“北斗”系列导航卫星,它还可用于直播卫星、中继卫星,并能改装作为月球探测器。 该平台为2.22米31.72米32.2米的箱体结构;平台质量为2330千克;有效载荷承载能力为220千克;天线指向误差(3σ):俯仰、滚动误差±0.15°,偏航误差±0.5°;位置保持精度(3σ):±0.1°(南/北),±0.1°(东/西);姿轨控制方式为全三轴稳定;太阳电池翼输出功率为1700瓦;可提供有效载荷功
率为980瓦;有效载荷为UHF、S、C和U等多频段转发器和天线;设计寿命10年。
技术更先进的“东方红三号甲”卫星平台也已问世。它是在“东方红三号”平台基础上进行扩容改进的平台,载荷舱高度增加了400毫米,有效载荷承载能力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基础上提高了40%~50%。 创新的第四步 现在,中国通信卫星将迈出第四大步—“东方红四号”新一代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它具有容量大、功率大、承载能力强和服务寿命长等特点,其整体性能(包括设计寿命、可靠性、输出功率、有效载荷承载能力、星箭兼容性、用户操作界面等方面)具备国际先进水平。该平台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可以用于大容量广播通信、电视直播、数字音频广播、宽带多媒体等多种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内外市场急需的业务类型,并具有确保信息传输安全可靠的有效技术手段。 “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携带了38台C频段和16台Ku频段转发器,承载有效载荷595千克,姿轨控制方式为全三轴稳定,太阳电池翼输出功率10.5千瓦,可提供有效载荷功率8千瓦,设计寿命为15年,位置保持精度、天线指向精度和可靠性都有大幅度提高。
首颗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鑫诺二号”电视直播卫星将于2006年下半年升空,定点在东经92.2°赤道上空。该卫星发射质量5100千克,载有22台使用150瓦行波管放大器的大功率Ku频段转发器和5副天线,可以传输150~200余套电视节目。该卫星可向我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周边国家提供广播电视、数字电影、直播电视等业务。终端用户可使用0.45米天线直接接收卫星传送的业务信号。“鑫诺二号”也是我国第一颗在星上采用抗干扰安全措施的广播卫星,可有效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
此后,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也将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该卫星装载28台转发器和7副天线,预计2007年初实施卫星在轨交付。这是我国首次以自制的运载火箭、卫星以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国际商业卫星服务,也是我国首次用自己的火箭和卫星向国际用户提供在轨交付服务。此举标志着中国航天卫星整星出口将实现零的突破。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还有委内瑞拉通信卫星,将主要用于委内瑞拉国内通信和广播服务,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2008年年中交付用户使用。 叱咤风云的哼哈二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
气象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气象卫星的问世,大大提高了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对减灾、环保等许多方面也很有帮助。中国人多地广,灾多灾重,研制气象卫星意义重大。
洞察全球天象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开始研制“风云”(代号FY)气象卫星。1988年9月7日,首次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型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甲”(FY-1A)。它采用三轴稳定方式,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遥感卫星。该卫星的升空使中国成为第三个能自行研制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极轨气象卫星主要用于监测全球天气变化,从而进行长期天气预报。1990年9月3日,第二颗试验型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乙”升空。它与第一颗气象卫星基本相同。
“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在轨模拟图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在轨模拟图
“风云一号丙”是新一代业务型极轨气象卫星,于1999年5月10日升空,8月22日交付使用。该卫星的扫描辐射仪的通道数量增加到10个,获取信息量也大幅度增加,星上观测资料的存储时间增加到300分钟,并将存储模式改为数字信号。因此,它能为更精确的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提供必要的基本资料,并可在灾害监测和环境遥感中发挥巨大作用。与“风云一号丙”基本相同的“风云一号丁”也于2002年5月5日顺利升空,用于接替已到寿命的“风云一号丙”。世界气象组织和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多个国家都可接收业务型“风云”卫星数据。
短期预报的主力军
为了极大改善区域性短期天气预报,我国还积极研制了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并于1997年6月10日发射成功第一颗试验型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甲”,后定点在东径105°赤道上空。该卫星是中国第一颗静止轨道遥感卫星,采用“东方红二号甲”卫星平台,即双同心圆筒式结构,内筒为承力筒,外筒为上、下太阳电池壳,中间用腰带连接,外部敷贴太阳电池片。星体外形呈圆柱体,高1.606米,直径2.1米,表面粘贴了近2万片太阳电池片。星箭分离后,卫星最大高度4.376米,远地点发动机分离后卫星高度3.081米。在柱体中间环形仪器板上、下两面安装仪器。它采用自旋稳定方式,转速为100±1转/分钟,发射质量1369千克,定点初期质量585千克,末期质量536千克。
“风云二号甲”载有可见光、红外和水汽3通道扫描辐射计,S频段数传和云图广播转发器,UHF/S频段数据收集转发器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它能实时获取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可见光、红外云图和水汽分布图,收集和转发气象、海洋和水文等环境监测资料等。卫星每半小时获取1幅覆盖1/3地球的全景原始云图。从可见光通道可获得白天的云层和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信息,从红外通道可得到昼夜云层和地表发射的红外辐射信息,从水汽通道能提供对流层中、上部大气中水汽分布的情况。“风云二号甲”气象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3个同时拥有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2000年6月25日,“风云二号乙”也顺利发射,它与“风云一号甲”相同,两颗卫星入轨后都发生过故障。不过,近10年来发射的“风云”气象卫星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
性能更可靠、适用的我国第一颗业务型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丙”,于2004年10月19日由“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成功。该卫星发射质量1380千克,它是“风云二号”的02批卫星中的首颗,标志着我国民用航天实施由“应用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的开端。
02批“风云二号”卫星仍采用自旋稳定方式,设计工作寿命为3年。其最大的改进是:星上扫描辐射计增加到5个通道,即增加了2个红外观测通道,较大提高了遥感器的光谱范围和精度,即加强了对海面温度变化和地上高温热源的观察。这样,该卫星就具备了在静止轨道上连续不断地监测云层顶部水滴大小的能力,并提高了海表水温的探测精度,对降水的预报会更准确。其扫描辐射计镜头覆盖面积达1.7亿平方千米,还具有较强的数据获取与转发能力,能24小时对我国进行观测。 该卫星的发射,进一步使中国卫星气象观测从定性应用向定量应用发展。它传下来的云图能精确地算出云离地面有多少千米,而不是像以前只能知道云团在哪个方向和大概的距离。从该星传下来的云图每1个像素相当于地面5千米的距离,经过地面计算机处理后,就能知道云或者火灾的确切位置了。它每半小时即可出1张云图,1天可出28张云图,若特殊需要,则1天可出48张甚至更多云图。
该气象卫星把观测到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通过卫星转发器传送到位于北京东北旺的我国研制的第一套大型气象卫星指令与数据接收站,再由该地面站传送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数据处理中心。 前景很广阔
从1988年以来,我国共发射了7颗气象卫星,其中4颗“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3颗“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能有效监测和预报台风、暴雨、旱涝等灾害的卫星气象与气候监测预报系统。2010年前,中国将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3颗“风云二号”的02批气象卫星,预计
运行服务到2012年。届时,我国将建成能够连续运行的系列化静止气象卫星业务系统,以满足气象预报和对地球大气环境监测等需要。 探测资源的千里眼——“资源”系列资源卫星
中巴携手铸辉煌
我国于1999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了和巴西合作研制的第一颗“资源一号”卫星(又称‘资源一号’的01星,或‘中巴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一号’的01星),开创了中国航天遥感新的里程碑,为全国遥感界的广大用户增加了一种遥感数据源。
“资源一号”卫星模拟图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地面站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资源”卫星
该卫星为2000毫米31800毫米32250毫米的长方体,质量1540千克,姿轨控制方式为三轴稳定,三轴指向精度为0.3°(3σ),三轴姿态稳定度为
1310-3/s(3σ),三轴姿态测量精度为0.15°(3σ),太阳电池翼对日跟踪定向精度为5°,电源为单翼太阳电池翼,设计寿命为2年。它运行在圆形太阳同步轨道,与赤道平面倾角为98.5°。卫星轨道高度为778千米,平均降交点地方时为上午10∶30,重复周期为26天,相邻地面轨道间隔时间为4天。
“资源一号”卫星所采用的“资源一号”平台是中国第一代实时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平台,适应多用途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其太阳电池翼既能单翼也可双翼,以适应不同的能源需求;中心承力筒可以装配500~1000千克的有效载荷。 “资源一号”的01星超期服役,于2003年8月13日停止工作,共环绕地球运行20074圈,其中7796圈在中国地面接收站覆盖范围内成像,覆盖中国国土、领海和周边国家53遍。中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共接收、处理、存档CCD图像数据228893景、红外图像数据217313景、宽视场成像仪图像数据3796景,共计449975景。
“资源一号”的02星于2003年10月21日发射成功。其质量为1550千克,设计寿命2年,卫星质量和可靠性比第一颗有较大提高。 又上新台阶
2000年9月1日,第一颗性能更加优异的“资源二号”的01星卫星升空。2002年10月27日和2004年11月6日,又陆续发射了“资源二号”的02、03星,其中03星的总体性能和技术水平与前2颗相比有了改进和提高。它们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
由于“资源二号”性能优异,而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01星超期服役3年多,成为中国寿命最长的传输型对地遥感卫星之一。这标志着中国航天遥感技术日臻成熟,卫星可靠性不断增强。“资源二号”之所以“长寿”,是采用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新型高性能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平台。该平台具有很好的两舱结构,并贯彻了“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思想。它可搭载高分辨率相机等多种遥感设备,能够完成多种飞行任务。其突出的特点为:承载能力强、具备机动变轨能力、数据存储量大、数据传输率高。该平台已成为我国今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基本平台,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至今,中国已发射了2颗“资源一号”和3颗“资源二号”卫星。“资源一号”遥感资料具有可替代性、自主性和经济性,在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变迁、西藏森林调查等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在,我国正在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03、04星增加了5米分辨率的全色相机,多光谱CCD相机分辨率提高到10米。
独特的太空指南针——“北斗”系列导航卫星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1世纪的今天,中国又研制出当代指南针—导航卫星。
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先后成功地将3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中国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美国GPS导航卫星已广泛应用,但它也绝非完美无缺。例如,其规模太大、造价太高,其他国家很难效仿;而且GPS只能导航,无法通信;如果仅依赖
GPS,则容易受美国控制。那么,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呢?“北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导航卫星的国家。 “北斗”系统是通过双星定位方式来工作,还有1颗在轨备份星。用2颗卫星组建导航系统虽然是美国吉奥星公司率先提出的,但美国和欧洲的公司在这方面的研制工作均失败和破产了,而中国首先实现了这项卫星导航定位的创新工程。
该系统由2颗经度上相距60°的地球静止卫星(分别定点于东经80°和140°)对用户双向测距,由1个配有电子高程图的地面中心站定位,另有几十个分布于全国的参考标校站和大量用户机。它的定位原理是:以2颗卫星的已知坐标为圆心,各以测定的本星至用户机距离为半径,形成2个球面,用户机必然位于这2个球面交线的圆弧上。电子高程地图提供的是一个以地心为球心、以球心至地球表面高度为半径的非均匀球面。求解圆弧线与地球表面交点即可获得用户位置。
“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的01、02和03星采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设计寿命8年。它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区域性有源导航定位,双向数字报文通信和精密授时三大功能。其优点是周期短、投资少和具备特色功能等,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个卫星导航系统。
“资源”卫星CCD相机拍摄的图像
“北斗”导航卫星的用户机
“北斗”导航卫星在轨模拟图
“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可在中国及周边地区为单兵、车辆、舰船和直升机等
用户提供精度为20~100米的定位服务,所以能广泛用于交通运输、海上作业、物流管理、森林防火、灾害预报、气象、石油、海洋、通信、公安以及其他特殊行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还研制了多个型号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终端,提供不同用户使用,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型用户机、舰载型用户机、定时型用户机、通信型用户机、便携式用户机和指挥型用户机。 开发海洋资源的法宝——“海洋”系列海洋卫星
21世纪被人类称为“海洋世纪”。然而,要想对这一占地球面积70.8%的不断运动着的水体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掌握其活动规律,探清其蕴藏的巨大资源,靠一般方法是很难做到的。就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看,海洋卫星是认识海洋真面目的极佳利器。利用它可以经济地、方便地对大面积海域实现实时、同步和连续的监测,它被公认是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的主要手段。
2002年5月14日,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甲”,也是我国首颗采用CAST-968平台并且具有实际应用的小卫星。“海洋一号甲”是中国海洋水色卫星系列的01星,质量为368千克,运行在高798千米的太阳同步近圆轨道,以可见光、红外探测水色、水温为主,设计寿命2年。该卫星采用三轴姿态控制,载有10通道海洋水色扫描仪(分辨率1.1千米,幅宽1600千米,量化级数10比特,光谱范围402~885纳米,10.3~12.5微米)和4通道CCD成像仪(分辨率250米,幅宽500千米,量化级数12比特,光谱范围420~890纳米)。海洋水色扫描仪主要探测叶绿素、悬浮泥沙等,可用于评估渔场、预报鱼讯、监测海洋污染等;CCD成像仪主要用于监测河口泥沙、海岸带生态和冰情等。星上数字图像信息经X频段数传系统向地面站发送。
该卫星主要通过对海洋水色要素的探测,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资源开发和海洋科学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它的发射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标志着中国在海洋卫星遥感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卫星经在轨测试后,交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使用。其北京和三亚地面应用系统已经接收该卫星的遥感图像。
“海洋一号甲”拥有多项创新特点:利用小卫星技术,突出总体优化、星上网络和软件冗余等技术,实现了整星重量轻、功能密度比高;有效载荷集成合理,指标先进、实用,能同时进行水色、水温观测,兼顾海陆交互衔接;卫星采用机械制冷、“一带二”的太阳电池翼驱动机构等技术。这些特点在中国卫星研制中均属首次。
替代“海洋一号甲”的“海洋一号乙”预计于2006年发射升空。今后,中国还要发射“海洋”二号、三号系列卫星。其中“海洋二号”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系列。它以主动微波探测获取海面风场、海面高度和海温为主,可满足部分海洋预报应用要求,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海洋”一号、二号系列卫星相互独立,重点突出,各自可尽快发挥效益,同时两个系列可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海洋三号”是海洋环境综合监测卫星系列,可获取时间同步的海洋水色和动力环境信息,每天在运行时间上与前两类卫星错开,以实现互补。三种系列的卫星各有重点,可尽快发挥综合效益。
总之,我国海洋系列卫星与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系列一起,构成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责任编辑:兆然
收藏编码:0911
“海洋一号”卫星地面测试
“海洋一号”卫星模拟图
“实践二号”科学试验卫星
链接2我国载人航天曾为应用卫星“让路”
我国提出载人航天工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6年,中国科学院和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部前身)分别提出了载人航天的设想,在当时的国防科委的支持下,于次年开始共同论证,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证工作。1970年7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圈阅了军委办事组呈送的国防科委关于选拔航天员的报告,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714”工程,飞船取名为“曙光号”。
工程进行了5年,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较低,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央决定“714”工程下马。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周恩来总理说,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要搞国家急需的应用卫星。1978年8月,邓小平副主席进一步指出,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在空间技术方面,中国不参加太空竞赛;现在不必上月球,要把力量集中到急用、实用的应用卫星上来。自此,中国暂时停止了对载人航天的探索,把精力和重点放在了研制返回式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方面,载人航天直到1992年才重新立项。 链接2鲜为人知的秘密代号
“581” 1958年,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后,中国科学院把人造卫星列为第一项重点任务,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赵九章、卫一清为副组长的卫星任务领导小组,并抽调了许多专家主持开展有关空间技术的研究
设计工作。由于是1958年的头号重要任务,所以代号为“581”,这是我国最早的卫星任务的代号。一年后,鉴于当时发射卫星的设想脱离了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工业基础,缺乏实现的可能,“581”任务中止。
“651” 在“两弹”试验成功后,1964年底中国科学院赵九章等科学家上书周总理,建议在建国20周年时放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965年1月,国防部五院导弹专家钱学森,也向国家提出了早日制订我国发展人造卫星的计划的建议。1965年8月,中央专委批准了中国科学院上报的《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同年,中国科学院召开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议,代号“651”会议。从此,中国卫星从预研、筹备阶段,进入了工程研制阶段。以后人们习惯地把第一颗人造卫星称之为“651”任务。
“331” 为使国产通信卫星尽快问世,1970年6月,当时的第七机械工业部开始组织运载火箭和卫星的研制,但是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研制进程十分缓慢。在周总理的直接关心下,国家计委、国防科委多次召集会议,落实总理的批示精神,并于1975年2月提出了《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1975年3月31日,中央军委第八次常委会讨论了此报告,不久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批准,我国的卫星通信工程正式列入国家的计划。后来,我国的卫星通信工程就被称为“331”工程。
正在阅读:
卫星族谱 - 图文05-01
2011-2012公需科目考试答案07-28
乡村的秋天作文300字06-12
windows2000试题汇编答案11-12
学雷锋做好事日记02-21
良言作文500字06-27
士官入党转正申请书格式12-11
五月我在哭泣中感动散文03-30
化妆品原料分类概述01-19
学生会申请书优秀6篇03-2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族谱
- 卫星
- 图文
- STM32F030读取温湿度传感器SHT20的C程序源码经
-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的风化》教学反思
- (2015年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
- 简爱试题
-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3)生
- 基于 NET的超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生毕业论文
- 雅思阅读教师25小时授课大纲-雅思阅读剑桥4-8
- 配位化合物
- 常用机关公文写作
-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设计 开题报告 - 图文
- 2015年高考真题(课标卷I)物理试题详尽解析(Word版)20150810
- 华南理工 - 材料力学随堂练习
- 乡级土地规划数据库标准(送审稿0306)
- 读《论持久战》有感
- 看云识天1说课稿
- 课堂新坐标新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分层练:第3章 金属及其
- 蜜豆馅饼的做法食谱-你要的家常菜
- 五年级学生评语41
- 2018年9月份电大远程网络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题库真题7
- 高中物理力与平衡知识点总结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