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的拓展_科技创新供需网模式

更新时间:2023-08-17 12:54: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6卷%第14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年7月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ol.26No.14%Jul.2009

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的拓展

———科技创新供需网模式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要: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对促进科技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Internet的诞生与推广,则要求对其传

统模式进行拓展,从而诞生了科技创新供需网模式。在阐述传统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及其特征、科技创新供需网模式及其特征基础上,给出了具体实例。关键词:产学研;供应链;供需网;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F091.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09)14-0001-03

0引言

当今,科技创新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

我国企业、科研所和高校等创新机构所普遍接受的一种科技创新模式———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成为一种主流创新模式[1]。但是,由于科技创新环境的变化、科技创新主体及其创新意识的变化、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等原因,原来以供应链为科技创新依托的某些创新理念、合作形式、合作深度等将不同程度地出现不足,这就使得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显得格外重要。这里将供需网理念取代供应链理念,引入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以期克服传统科技创新模式的不足。

[2]

科技创新业务。核心创新主体可以是一个实力很强的企业,也可以是科研所或高校。在这一组织结构中,核心创新主体权力很大,链中其它上下游节点创新主体常常受制于核心主体。这主要因为核心科技创新主体对链内其它成员具有相对领导地位。所以该种组织结构具有合约性、有限功能性、链式结构、静态稳定性、有限敏捷性、有限集成和共享、半开放性、易产生“近亲繁殖”、有限“流”内涵、易产生瓶颈等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意义上也导致了传统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的局限性,表述如下:

(1)合约性。SC-EUI通常以核心科技创新主体为中心,由它连接科技供需方,从而产生各种供需介质流。核心科技创新主体在与其它节点创新主体交易时,必须在协定的合约下进行。就是说节点创新主体与核心科技创新主体的一切交易事项,都要按照事先签署的合约进行,从而使节点创新主体在交易时缺乏一定的灵活性。然而,科技创新通常以市场为导向,如果市场的需求发生局部或很大变化,这种SC-EUI创新模式就显得缺乏灵活性。

(2)有限功能性。SC-EUI节点创新主体在既定合约下完成预定的功能,一般只处理一些例行事务。但当技术市场发生变化时,SC-EUI结构由于不具有自组织性,从而无法完成对该类例外事件的处理。所以,这种结构对于处理

1基于供应链的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

及其特征

基于供应链的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所彼此之间进行合作,其合作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与实现等;在合作过程中,交易主体主要依靠合约形式来完成,并且合作主体常常局限于某个高校、企业和科研所;由于其合作时间较长,因此通常以供应链等联盟结构存在。如图1所示,该种模式对于促进科技创新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运作时,该模式常常局限于结盟、供应链的范畴内,所以,缺乏一定灵活性和吸收外部优势资源能力。

基于供应链进行合作科技创新时,链中各节点选择一个核心创新主体为依托,并按照该核心主体事先规制开展

收稿日期:2008-04-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472075)

作者简介:倪明(1974-),男,安徽桐城人,博士,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

式联研也果雇才一因

第14期倪明: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的拓展·3·

样,它也是一种无形资源,可在SDN-EUI中流动。这样,——强自由联合为原则,节点创新主体组织具有“高以强—

内聚,低耦合”特点。“高内聚”使得节点创新主体能够保持自身创新核心能力,具有自组织能力;“低耦合”使得节点创新主体不以彼此依赖而存在,即其中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不影响SDN-EUI节点其它成员的合作。二是体现在技术层面,节点创新主体不但可对自身拥有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集成,而且还可按照国际标准和通用规范,实现全球范围内技术的集成与创新。高共享度是通过高集成性来实现的,没有集成,很难实现共享。SDN-EUI节点创新主体不但在技术、资金、人才等供需流方面可实现共享,而且在创新文化方面也可实现节点创新主体间的融合。如美国硅谷就是采用在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导向下的供需网科技创新模式。

(8)完全开放性。SDN-EUI开放性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从广度上讲,SDN-EUI突破了SC-EUI、合作子网等界限,更进一步模糊了组织边界,使其真正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使创新资源的获取面向向全球,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资源优势,较快且低成本地完成需求源的创新需求。从深度上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合作理念来看,

SDN-EUI节点创新主体之间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可进

而发展成为具有共同愿景、协作精神和自组织管理能力的学习型组织。所以,多功能性是SDN-EUI节点创新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强大纽带,而且对全球资源有效而合理地配置有重要的意义。此外,SDN-EUI的多功能性还表现在其节点间供需流交互的层次性上,如人才(表层文化)、制度与技术(中层文化)以及管理理念(深层文化)等的交互。

(3)层次网络拓扑结构。SDN-EUI节点创新主体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层次网络拓扑结构,这种结构不会像SC-

EUI那样由于某个节点的断裂就导致整条链的瘫痪。网络

拓扑结构具有动态稳定性,层次拓扑结构具有可变粒度性。动态稳定性和可变粒度性增强了SDN-EUI节点创新主体敏捷性和柔性,使得SDN-EUI节点创新主体可以在不同环境下,迅速可靠地满足科技创新需求源的需求。

(4)动态稳定性。由于SDN-EUI的层次网络状拓扑结构克服了线性串联链状结构的不足,在某个供需环节出现问题时,“多边供需”可使节点创新主体立刻转向其它目标,不致影响整个SDN-EUI的正常运行。SDN-EUI节点创新主体可借助于信息化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无缝对接。因为

SDN-EUI节点创新主体合作领域不局限在解决用户需求

源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需求源问题的同时,节点成员共同开发用户需求源,充分利用各节点地区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种因素的交互,实现资源共享,最终以共同推动全球创新为目标;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看,SDN节点创新主体不仅仅在物理层、数据层和功能层完全标准化,而且在节点创新主体的决策层也完全例行化和透明化,这样,不但有利于节点创新主体间的合作,而且更能够增加节点创新主体间的互信度。

SDN-EUI具有多功能的特性,即节点成员间的多种供需,一

种供需消失,另几种供需仍然存在或可能会随之产生。只要有供需存在,网络就不会解体。即使SDN-EUI中的某个合作子网或SC-EUI存在问题,SDN-EUI节点创新主体借助于自身的完全开放性仍可以迅速找到最佳成员来替补。

(5)协同性。协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来实现的。在一个相对统一的目标或规范下,将

SDN-EUI节点创新主体之间无规律、无秩序的因子变为可

控的有序因子。SDN-EUI节点创新主体在每项交易过程中,因为节点创新主体、合作子网和SC-EUI间相互信任程度很高,如果其中某一节点信任度出现问题时,将被SDN-

3科技创新供需网模式的应用

我国系统科学创始人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研讨

EUI淘汰,由此影响到该节点的下一次合作。所以,各节点

会保持高度的信任和充分的合作意识。在这种高度信任和合作意识前提下,各节点会主动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并且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实时、可视化协作,迅速完成每次创新活动。

(6)高度敏捷性。敏捷性通过SDN-EUI节点创新主体对创新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自适应调节能力、创新成果实现与转化能力等来实现。SDN-EUI节点创新主体不但实现应用研究的创新需求,而且积极引导并创造潜在基础研究的创新需要,对全球科技市场具有很高的响应能力,即“哪里有科技需求,哪里就有创新实体;哪里没有科技需求,哪里就有引导与创造创新实体”。此外,敏捷性还表现在以下方面:SDN-EUI节点创新主体组织模式的动态可重组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即“一旦有科技需求,即有SDN-EUI组织形态出现”。

(7)高集成度和共享度。SDN-EUI高集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组织层面,节点创新主体可以以。厅”的科技创新模式[3],就是SDN-EUI模式的一种代表。该模式强调参与决策的专家可以来自不同领域,并且不存在不平等地位,在研讨厅中可以畅所欲言,由此激发创新的火花,去解决复杂巨系统问题。当今,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支持下,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都可以参与不同问题的研讨。由于问题不同,每次形成的研讨厅可能有来自不同地区专家研讨,这也符合SDN-EUI模式的动态稳定性特征。此外,美国硅谷的科技创新模式,也是在小范围内实现科技创新供需网模式的一个实例。

参考文献:[1][2][3]

杨得前.产学研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5):29-31.

陈培樗,屠梅曾.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6):37-39.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9,13(1):3-11.

(:赵

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6a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