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09 01: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一、听觉障碍儿童概述

(一)什么是听觉障碍?

我国在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将听觉障碍(hearing impairment)称为听力残疾。所谓听觉障碍是指因听觉系统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功能感测或理解声音的能力的完全或部分降低,造成言语交往困难,也称听力障碍、聋(deaf)、重听(hard hearing)、听力损失(hearing loss)。

值得注意的是聋未必哑,在我们的意识中常认为聋和哑是并存的,我们也常叫“聋人”为“聋哑人”,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很多聋人的言语器官并没有疾病,只是由于听觉的障碍致使其说话时出现发音不清等现象。聋人由于听觉系统不完善,导致他对于自己的发音也无法准确监听,他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与人交往时别人也听不清他说的什么,他说话的积极性也没有了。长此以往,最终导致了他不爱说话,表现出“哑”。所以大多数聋哑人就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语言训练,最终因聋致“哑”。

(二)听觉障碍的分类

听觉障碍一般按听力损伤程度分成:聋和重听。聋又分为一级聋(听力损伤在110分贝以上)和二级聋(听力损伤在91-110分贝之间);重听又分为一级重听(听力损伤在71-90分贝之间)和二级重

听(听力损伤在41-55分贝之间)。

WHO(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的划分标准将听力障碍分为:轻度(26-40dB)、中度(41-55 dB)和中重度(56-70 dB)、重度(71-90 dB)、极度聋(91-110 dB)和全聋(>110 dB)。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的分类标准又不太一样,它将听觉障碍损失程度由轻到重分为A、B、C、D、E、F、G等级,具体如下表:

听力损失程度(dB,听力级) >110 91-110 71-90 56-70 41-55 26-40 0-25 重听 聋 中国标准 类别 分级 一级聋 二级聋 一级重听 二级重听 ISO标准 分级 G F E D C B A WHO 程度 全聋 极度聋 重度 中重度 中度 轻度 正常 听力损伤程度的测量常用纯音听力计测量,若双耳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以损失较轻一耳为准。例如某人的听力损失分别是50分贝和80分贝,那么就以损失较轻的50分贝为准,判断他听觉障碍为二级重听。

为大家提供一个资料图,方便大家理解听觉障碍儿童听力损失程度与生活声因对照情况。

二、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认知特点发展特点

1.感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形式,感觉只是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是知觉的基础,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知觉的完整性取决于感觉材料的丰富性。

(1)感知不完整。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损失,所以对来自声音的感知和认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外界事物的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在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来加工信息时,由于缺少听觉的参与而使信息变得不完整。

(2)视觉发展补偿缺陷。

由于听觉获取信息受到障碍,听觉障碍儿童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弥补。由于听觉上的障碍,聋生的眼睛就成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儿童观察敏锐,辨别细小物体或远处物体的技能高于听觉健全的同龄幼儿。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聋童在一年级时,视觉反应速度比正常儿童慢,但到了三年级,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与正常儿童的差距缩小了,到了六年级时,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甚至超过正常儿童。

(3)运动觉、触觉、震动觉更显重要性。听觉障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视觉、运动觉、触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触觉和震动觉在信息获取中较健听人更加重要,比如聋童学习舞蹈的时候,就更多的需要感知震动觉来把握音乐的节奏,训练也是在律动室训练,音乐课也相应成为律动课。

视觉等其他感官对听觉缺陷的补偿作用还是有限度的,不能完全取代听觉。听觉损伤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而缺陷补偿可以帮助聋童发展语言。例如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中,通过眼睛观察说话者发音时口形和舌位的变化,利用触觉和动觉感知发音时是否送气、声带是否振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参与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因此,在缺陷补偿的同时,不能忽视听觉障碍学生听觉技能的培养。

2.记忆特点。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听觉障碍儿童的记忆特点主要表现

为以下三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学前期的听觉障碍儿童可能对背诵儿歌等需要有意记忆参与的活动会有困难,但是如果活动是他们感兴趣的,那么他们对这个活动的印象会比较深刻,比如游览动物园等。语言康复和训练就是要利用他们无意记忆的优势,来发展语言和培养有意记忆。有意记忆依靠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积极情绪的反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成就,唤起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培养有意记忆的目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实验表明,多种感官参与的记忆,其记忆效果要好于单凭一种感官的记忆。

(2)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材料,而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言形式的记忆。由于听觉损伤,听觉障碍儿童主要以形象记忆为主。培养学生的语词记忆,要依靠其形象记忆,在依靠形象记忆帮助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语词记忆。

由于听觉障碍儿童接受的视觉、动作性刺激物更多,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也较之言语刺激留下的痕迹容易和丰富,因此,听觉障碍儿童的记忆特点总的说是形象、动作记忆好于语言记忆。

3.思维特点。 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听觉障碍儿童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在:

(1)思维内容具体,多以形象性的内容作为对象。听觉障碍儿童往往以事物的外部特征作为概念的依据,思维更容易受到知觉情境

的影响,很少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例如在教学中学生多以具体的表象文字或数字进行思维加工,缺乏对事物的本质分析。

(2)思维发展由形象思维阶段到抽象思维阶段需要较长时间。思维发展一般要经过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阶段,与普通学生相比,听觉障碍儿童因语言形成困难,导致其具体形象思维需要较长时间发展到抽象思维。

(3)概念的扩大化和缩小化。听觉障碍儿童在概念形成之间,会出现概念扩大化和缩小化的现象。

(4)判断推理困难。听觉障碍儿童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不同点,而较难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不善于作全面分析,常基于表面现象进行判断推理,易出现错误及片面化的问题,逆向思考困难。

培养听觉障碍儿童的思维能力,要正确认识其思维发展的特点,切实贯彻启发式教学,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开展系统的认知策略训练,培养聋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 言语是人们在各种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听觉障碍儿童在6、7个月时,也会呀呀学语,但是由于1)得不到反馈;2)得不到强化;3)不能完全听到一个成人的言语模式。因此,在没有正常的言语环境下,这种呀呀学语慢慢地消失,其语言表现为以下三点:

(1)口语与书面语普遍落后与正常儿童。听觉障碍儿童由于缺少听觉的帮助,在入学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口语和书面语,使得起步

就相对于正常儿童晚,并因语言环境刺激较少,使得听觉障碍儿童在理解能力上落后于正常儿童,进而影响其口语和书面语发展普遍落后于正常儿童。

(2)手语是聋人沟通交往的主要工具之一。手语在我国大陆指手势语与手指语的合称。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教师交流时,主要通过手语交流,在聋生教学过程中,手语也至关重要。

(3)听觉障碍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还要使用“唇读”来获取信息。唇读是利用视觉观察说话人口部活动及面部表情来理解说话内容的一种交往技能,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力受损,常需要唇读来辅助获取语言信息。

认识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教师遵循规律指导他们的言语活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二)听觉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 1.情绪、情感特点

心理学把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体验称为情绪、情感,听觉障碍儿童情绪、情感特点表现为较易激动、更易焦虑。由于需要并不能及时地被理解和满足,因此聋童易冲动。进入学校后,一方面聋童学习语言,使其可以表达需要和其需要被理解;另一方面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和老师的教导帮助下,逐渐会抑制自己的冲动情绪。

高级的社会情感逐步发展与正常儿童一样,聋童的社会情感(道

德感、理智感、美感)也会逐渐发展起来。社会情感是逐渐内化的过程,儿童阶段其社会情感的参照大多依靠其父母和老师。我们经常会从儿童的口中听到,“我妈妈说:撒谎不是好孩子。”“老师说: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等。只是由于听觉障碍,聋童的在获取信息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处于劣势,因此与正常儿童相比,聋童高级情感发展缓慢。

2.意志品质特点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听觉障碍儿童的意志特点主要表现为自觉性低、果断性不强、坚定性和自控性不如普通学生。低年级听觉障碍学生的行动往往需要依靠老师、家长的指导、暗示、督促、检查来完成,行为动机和目的不够稳定,对于长线任务常找借口中途退缩。聋生往往不善于根据理智的思考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多地受外因或情绪的影响,容易为情感所左右,遇事易冲动。

培养聋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要从长远考虑,开展目的、理想教育;在细节方面,加强意志行为锻炼,重视引导聋生意志的自我锻炼。

3.社会性发展特点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与人的沟通有障碍,导致他的伙伴范围狭窄,在选择玩伴时,聋生更愿意与聋人交往,进而社会常识贫乏。因此在幼儿园或学校中,教师应当鼓励聋童参与到正常儿童的活动中,同时也要指导正常儿童如何接纳聋童,使聋童在克服自己胆怯和怕别人歧

视的心理的同时,能得到更有利的交往环境的支持,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听觉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常只限于个别的同样是聋童的玩伴和家庭,因此社会交往欠缺,社会常识贫乏。研究发现:父母是聋人的聋生其社会成熟度好于父母是听人的聋生。 三、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觉训练和语言教育 (一)听觉训练的方法

听觉训练是听觉障碍儿童口语训练的基础,能促使聋儿回归主流社会,还有助于聋儿的认知发展。聋童的听觉训练方法如下:

1.听觉察觉训练。所谓听觉察觉,是指听觉系统对听刺激的感受能力,或称听感受性。这种听觉能力是对不同性质和不同响度的声响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射性反应,并不与语言学习直接联系。

2.听觉注意训练。所谓听觉注意是指聋童在建立了听觉察觉能力之后,能排除来自各方面的无关刺激的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要听的内容上,激发和培养聋童聆听的兴趣和习惯。

3.听觉定位训练。指在感知声音刺激后去寻找声源的测向定位能力。着重培养聋童的听觉定位能力必须在听觉感知与听觉注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应该尽量利用生活中的声音。

4.听觉识别训练。听觉识别是在聋童已经熟悉声音的基础上,认识和识别各种声音所包含的意义和代表的事物。

5.听觉记忆训练。聋童的听觉记忆需要反复、多次的刺激,使

大脑的记忆编码得以强化。

6.听觉选择训练。听是人的一种主动活动,它除了需要听觉器官参加外,还应包括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过程,在接受声音刺激后,需要注意对特定的声音指向和集中,有目的地选择某些声音。听觉选择就是在两种以上的声音中,或者在环境噪声中选择性听取某种声音的能力,也就是指能够听取希望听到的某种声音的能力。

7.听觉反馈训练。听觉反馈就是在发音或者说话时,无意识地通过听觉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

8.听觉概念训练。听觉概念的形成表明儿童已经达到最高的、最复杂的听觉层次,它不仅表现为“听到了”,而且是“听清了”,更重要的是“听懂了”,最后再通过其动作反映得到“正确执行(回答)”,这才表明听觉概念的建立。

(二)语言教育的原则

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教育需要遵循下面四个原则:

1.早期教育。早发现、早诊断、早训练是聋童语言教育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2.个别教育。在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男女性别的差异、年龄的差异和语言环境的差异。

3.多方合作,创造最佳语言环境。聋童的语言训练仅靠在学校里进行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及多方的努力,为聋童的

高中二年级语言发展前听觉障碍学生与初二年级听力正常学生句子加工的模式相同,但在句子表征水平上前者的平均成绩低于后者,既听觉障碍学生句子加工的效果落后于低于其3个年级听力正常的学生。唐健研究了9~13岁儿童对汉语主动句、被动句转换的理解,实验结果表明耳聋学生句子转换理解的成绩低于普通儿童;从句子转换能力发展的转折期看,普通儿童的明显转折期在10~11岁,听觉障碍学生在12~13岁接近转折期。也有人专门对听觉障碍学生的句法情况进行了研究,哈平安等研究了高年级听觉障碍学生的句法意识,结果发现九年级所有被试不能给一段话准确地添加标点符号,甚至绝大多数听觉障碍学生不能在正确位置上添加标点,研究者认为这些听觉障碍学生尚未形成对句子的总体结构意识。

(3)听觉障碍学生语篇理解情况。语篇理解是一种综合复杂的过程,它受到词汇理解、句法知识、背景知识等的影响。听觉障碍学生语篇阅读速度慢,阅读效果差。对于听觉障碍学生语篇阅读的系统研究并不多,我国学者贺荟中的研究是其中之一,在她的博士论文《听觉障碍学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中,她详细叙述了研究过程。贺荟中的研究认为:听觉障碍学生阅读时在句子表征、局部连贯、整体连贯的加工模式上,与低于其3个年级的普通学生无差别,但耗时较长。此外,贺荟中的研究发现在背景知识通达和对无关信息的抑制上,语言发展前全听觉障碍学生显著落后于低于其4个年级的普通学生。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也会发现,听觉障碍学生

在阅读时往往注意到课文的某个无关紧要的细节部分,而记不住一些重要的内容。背景知识在阅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力强的读者能够有效激活重要的信息,同时对于不重要或无关的信息进行抑制,从而有效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而听觉障碍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很差,这自然会影响阅读的成效。

总之,听觉障碍学生阅读能力明显落后于普通儿童,而且这种落后表现在阅读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即从字词理解、句子认知到语篇阅读都远远落后于普通儿童。

3.听觉障碍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状况

听觉障碍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备受关注,经过九年的义务教育后,大多数听觉障碍学生的写作能力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听觉障碍学生写作中通常出现的问题有用词不当、句子成分出现错误和主题不明确等。

词句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词类误用:(1)名词误用:有一天,小云先去开水。(2)

助词误用:小红看见了水满了。(3)动词误用:小红看见了,连忙给小明各喝一半水。小明情不自禁地往嘴里喝。(4)副词误用:海虹高兴地说“太热了,最后有水了!”要助人为乐,就是个乖孩子,也是好学生。(5)代词误用:小明很难过,小明都快渴死了。(6)介词误用:小月看着自己的杯上接满了水。

(2)搭配不当:主要是谓宾搭配不当:如:小明看小名难过。此外,还出现由于介词短语使用不当造成的状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海虹把杯子倒给小明一半。

(3)成分残缺:①主语残缺:这让海虹看见了,(地)十分可怜他。上课(时间、)到了。②谓语残缺:有的同学脸上已经(布)满汗珠。小花和小明飞快地(回)到自己的教室,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③其他类型的成分残缺:请你把水杯伸(过来)吧!两个水杯里(各)有一半的水。小明和小名回(到)教室里(喝水)。

(4)语序不当在通常情况下,汉语的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而听觉障碍学生常出现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的现象。如:①小明说向小红谢谢。②打水的时候,有一次。③听觉障碍学生还有词语颠倒的现象,如:真快痛、很苦痛。④结构混杂:部分听觉障碍学生在写句子时,

将两种结构混用,如,太热死了。

除此之外,部分听觉障碍学生还出现首尾牵连的问题,即把两句话甚至几句话糅合成一句。这一部分的听觉障碍学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较低,他们还没有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

(5)离题。曾对325名听觉障碍学生进行情景作文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一半以上(67%)的听觉障碍学生在写作时有离题现象,这么高的离题比例说明听觉障碍学生普遍缺乏审题能力和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能力。

(6)语用问题。部分高年级听觉障碍学生在写作中虽然所写的句子在语法上正确,但由于语言描述现象和现实不符或语句和使用者的关系不符而产生用语错误。如,一会儿,我爸爸妈妈同意了,给我十五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听觉障碍学生出现用语错误的比例为22%。听觉障碍学生写作中出现用语错误一方面说明听觉障碍学生书面语言能力发展落后,另一方面也显示听觉障碍学生对现实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缺乏正确的认知。

(7)句子之间连贯性差。听觉障碍学生在叙述事情时,普遍存在前后语句不连贯现象。听觉障碍学生语句不连贯往往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前后两句虽然都在叙述同一件事情,但意思不连贯,两句中间缺乏起连接作用的语句。第二类是前后两句叙述的是不同的事情,话题转换非常突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听觉障碍学生缺乏适当的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缺乏逻辑性造成的。

(二)促进听觉障碍学生语言发展的对策

1.聋校语文教学的水平是影响听觉障碍学生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因素,聋校应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遵循听觉障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多元沟通交往技能,促进听觉障碍学生语言的发展。其次,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特别是提高聋校教师手语交流水平,减少师生交流障碍。另外,结合当前我国聋校新课程改革的形势,根据听觉障碍学生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语言教学的规律,以教材为依托,从基础做起,切实抓好听觉障碍学生书面语言教学。

2.听觉障碍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

都是影响学生书面语言发展的潜在因素,因此,针对听觉障碍学生的书面语言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和语文课堂之内,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结合家庭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教师要特别注意从小培养听觉障碍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听觉障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也是影响他们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听觉障碍学生多了解现实生活,使语文学习真正结合实践进行。

3.家庭是影响听觉障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加大对听觉障碍学生家长的影响力度,除了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手语水平外,更要重视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4.早期教育对听觉障碍学生入学后学习和掌握语言有重要影响,因此要积极开展听觉障碍学生早期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听觉障碍学生接受早期教育的比例,同时注意运用多元沟通方式及早开发听觉障碍学生潜能,为他们进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聋校可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针对学前听觉障碍学生的教育中。

5.加强多学科联系,从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角度对听觉障碍学生语言发展和听觉障碍学生汉语学习的机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科学论正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听觉障碍学生特点的有效教学模式。

我们为什么这样做?

促进儿童听觉记忆能力的发展。 儿童需要准备的 能发声。 成人需要准备的

各种各样的玩具或物品,这些玩具或者物品的声音可以被模仿,比如小车、动物、火车等,或者有这些东西的图片。

开始玩吧!

和儿童玩玩具小车,一边让车跑,一边模仿发动机的声音。 听一听儿童有没有模仿。成人可以保持安静,观察儿童在自己玩小车时是不是会自发地发出发动机的声音。

给儿童看有动物图片的书,根据看到的每一种动物成人可以模仿发出动物的不同的声音,比如小狗的声音、小猫的声音、鸭子的声音等。再给儿童看这本书时,等着儿童发出这种声音。如果儿童没有发出声音,成人可以再模拟动物发出声音,当儿童模仿发出声音或者自发地发出声音时,成人可以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或者表扬一

下儿童。

我们还可以这样玩!

在和儿童玩玩具的时候模拟发出一些声音,玩动物玩具时,模仿发出不同动物的声音。鼓励儿童去模仿,然后观察儿童在自己玩时会不会自发地发出声音。

有时候在成人使用一些东西的时候,可以先模仿发出一些和它有关的声音,比如:“我要用吸尘器啦,唔唔唔……”

当一起走路或者开车时,看到一些动物,可以发出与他们有关的声音,并且鼓励儿童去模仿。当儿童再次看到一样或者相似的动物或者物品时,观察儿童会不会自发地发出一些声音。

特别要注意的事情

对于有语言困难的自闭症儿童,可能暂时不能模仿发音,成人可以让其完成声音和图片的配对:成人发出一个声音,让儿童拿出与之匹配的图片或是玩具。

掌握了吗?

儿童能模拟发出至少3种物品或者动物的声音,或者进行至少3种事物和声音的配对。可以是儿童自发的或者被成人要求。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三年级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教学

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计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38人,从整体看,本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一定的基础,当然也避免不了好坏之分。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仍然以学习板块的形式组元。全册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暗含主题,但不单一,比较宽泛,内容的信息量大。每单元四篇课文,全册32篇课文。 每单元由课文、课后题、语文乐园三部分组成,各部分间互相联系,具有整体性。课后题内容以阅读积累为

主,同时也注意设计结合课文和儿童生活的思考拓展型题目。课后安排的“我的词语库”,继续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有的课文后增加了一个“信息窗”,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语文乐园”仍分三大板块,“语海拾贝”是语文基础知识整合与训练,本册加强了词语句子的积累与拓展;“阅读欣赏”在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增加了词语积累的内容;“语文生活”继续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相结合,旨在语文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习作能力,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继续学习28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继续培养独立认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

际。

3、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327个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关键词语,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习在方格书写各种结构大字。要求认真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学习用钢笔描红,继续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

2、听人说话能抓住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在交谈中注意听清别人的肆意,对不明白的地方,会提出询问。

3、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说话练习中能说连贯的话,能具体讲述故事,能简要转述别人讲话的大意,能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能复述课文大意,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熟记教材展示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断。

5、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6、继续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学习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继续学写日记、观察作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学习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练习由大作文、课内片断和课外小练笔组成。

3、能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五、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查看更多与本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相关的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5x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