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更新时间:2024-04-04 15: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了解日本已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实现了“经济立国”的战略;弄清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已确立了实现“世界政治大国”的基本国家战略,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明确日本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必然要走军事大国的道路,从而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具体而言,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问题: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战后日本政治制度

(三)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

二、主要内容提示

(一)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被人们称作“20世纪的经济奇迹”,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并非偶然事件,它是由国际、国内诸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首先,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面:

第一,50到70年代中期世界市场的粮食、燃料和原料充足低廉。大量进口价格低廉的原料和能源有利于资源小国日本的经济迅猛发展日本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和燃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同时,日本又是以“加工贸易之国”著称的制成品出口大国。受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战后以来的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十分低廉,而制成品价格却大幅度上升,这不仅使日本廉价获得大量能源、资源,而且使它在进出口贸易价格上赚取大量的“剪刀差”利润。

第二,朝战和越战军事订货刺激日本经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庞大的军需大大帮助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这两场局部战争中,美国把日本作为自己的军事基地、作战物资供应地和军需补给地,向日本发出大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和其他军用物资的订货珲(俗称“特需”),给日本带来了“特需繁荣”。这两场战争使日本获得大量外汇收入。据统计,1950—1977年日本的“特需”收入累计达107.8亿美元,仅朝鲜战争所得“特需”收入即占1951—1953年外汇收入的40%,占国民收入年平均数额的18%,从而弥补了日本的贸易逆差。

第三,冷战的加剧使美国对日政策转向积极扶持。战后初期,美国为把日本纳入它在远东的反共战略体系,对日本进行了大力扶植。美国归还日本应赔偿的工厂,给予近30亿美元的援助和大量的投资,还通过民间贸易,向日本供应原棉、石油、煤炭、铁矿石等恢复工业急需的能源和原料。使日本经济起死回生。据统计,美援总额约占同期日本进口总额的40%~60%。1949年至1970年,在日本的外国资本累计为139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美国私人企业在美国对日扶植政策的影响下所进行的投资。美国对日本还几乎无保留地开展技术转让,并向日本开放本国市场。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第四,日本特殊的战败国地位使日本免于将过多资源用于扩军备战。日本作为战败国,接受美国的“核保护伞”。日本军费负担减轻,使它有更多的财力投资于经济建设,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使日本节省了大量的军费开支,避免了军队供给、武器装备和军火工业等巨大资金消耗。战前(1934—1936年)日本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44.8%,而战后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的限制,日本的军费开支仅占财政支出的7%左右。日本军费开支锐减,使它有更多的财力投资于经济建设之中。

其次,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加速设备更新。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以电子计算机、激光、原子能和航天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国际间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空前活跃。日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1950年到1975年间日本从几十个国家引进了25000多项技术,只用了不到60亿美元的代价。

第二,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使战前日本国内曾经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1993年,国内一直是自民党一党执政,国内政局比较稳定,政府制定的各项重大政策得以长期顺利地贯彻实施,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为日本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第三,实行有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采取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战后,日本政府与垄断财团联系密切,始终保持着对日本经济很强的影响力和干预能力。基于对战争的反省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压力,日本确立了“经济立国”的发展战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根据国情适时提出了“贸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易立国”方针,以高出口带动高增长,使日本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贸易立国”方针受到两次石油危机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萧条的冲击,日本又适时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方针,加快新技术革命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根据它的金融地位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又推行了“投资立国”的战略方针,继续推进经济的发展。

第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积极吸收、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且根据本国的经济特点和技术基础加以改造、革新,使之“日本化”,使日本经济收到巨大效益。日本政府还注重大力发展本国的科学技术,采取以民间为主的“官、民、学”三位一体共同协作的科技体制。每年政府在制定预算时,科学预算是重要项目。正是由于重视引进和开发科学技术,才使日本经济得以长期持续高速发展。

第五,重视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日本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因为要实现“经济立国”,要在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上发展,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些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人的资源的开发。目前,日本已普及了高中教育。教育的普及和高度的国民教育水平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

第一,传统经济体制失灵。日本经济的衰退可以说是一种“体制性危机”。日本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这种干预对日本经济的腾飞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到了八、九十年代,与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不相适应,暴露出很多问题。过分的干预限制了市场调节作用,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也抑制了企业的活力。同时,在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明显滞后,特别是金融产业缺乏竞争力,进而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二,政府经济政策失误。日元升值后,日本出现“高日元萧条”,政府为摆脱日元升值困境,采取松财政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造成财政赤字激增。当经济开始复苏时,日本政府开始推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次削减财政赤字,却将日本经济再次陷入新困境。同时,日本政府放松对金融体制的监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性矛盾问题,为经济衰退种下祸根。

第三,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从93年“五五年体制”崩溃以来,日本政界一直动荡不安,政党林立,政党和各党派分化组合,政府更替频繁,首相就象走马灯,换了一个又一个。内阁首相不断更换,每届内阁也都推出自己的经济政策,导致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一些好的经济政策难以贯彻始终。

经济改革难以得到有力的推行。同时,动荡的政局也让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

(三)日本仍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理由

尽管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的状态,但日本的实力和地位不仅没有多大的动摇,反而还由于日元升值而得到了巩固和加强,日本仍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经济规模和人均水平仍居世界前列。1990一1999年,日本经济虽然只增长了12.1%,但由于日元升值,GDP按美元计算却增加了46.2%。其中,1995年由于日元曾升值为1美元兑94日元,GDP一度高达51 374亿美元,相当于美国72 654亿美元的70.7%,为英国的4.62倍、法国的3.35倍、德国的2.13倍。1999年美国的人均GDP为34 047美元,而日本是35567美元,比美国搞将近4.5%。21世纪头三年,西方最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发达的美、日、德三国的GDP,2000年分别为98 246.5亿美元、47 666.5亿美元、18771.6亿美元,2001年分别为100821.5亿美元、41 762.4亿美元、18551.2亿美元,2002年分别为104456.3亿美元、39922.2亿美元、19902.6亿美元。日本总体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二位。

(2)世界第一资本输出大国。1998年,日本资本纯输出高达1 325亿美元,其中长期资本纯输出为1177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各发达国家资本纯输出和长期资本纯输出的总和。相比之下,同年美国则是世界最大的资本纯输入国,资本纯输入高达2 375亿美元,其中长期资本纯输人为2372亿美元。到2000年年底为止,日本的海外总资产为346兆日元,约合32046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当年GDP总额的67.42%,并占全球海外净资产的5成以上。另外,在日本的海外总资产中,除去13280亿美元为金融债券等投资外,剩下的18766亿美元都是直接投资于制造业和不动产等各类产业。

(3)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外债权大国。1997年,日本的海外纯资产达到9587亿美元,1998年又突破了1万亿美元,达11529亿美元,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外债权大国。2000年底,日本外汇储备高达3700亿美元,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海外债权高达6 000亿美元。截至2004年11月30日,日本外汇备高达8 191.4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11月15日出版的《世界银行图集》,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高居各个大国之首,达到32350美元,比第二位的美国(29240美元)高出约10%。2001年、2002年分别达到

32854.7美元和31343.3美元,略少于美国的35320.8美元和36209.6美元。

(5)国民生活水平仍居高位。1992—2001年,日本的失业率为3.5%。2004年2月份,日本失业率为5%,达到法定国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家中失业率的临界点,但仍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同时,职工工资未降。10年间,总体物价水平也变化不大,日用品的物价更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消费者综合物价指数在正负3%之内。虽然1998、1999、2000年人均家庭实质消费连续3年减少,但每年的幅度都很小,从没超过2%。

(四)日本的政治制度

战前日本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由天皇独揽大权。战后,政治体制改为议会内阁制,采取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内阁、法院掌握,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

(1)国会

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两院的议员均由民选产生,不同于美国和俄罗斯。众议院的每届议员定额是480人,参议院的定额是252人。国会的权能包括以下三项:立法权(制定法律,批准缔结条约,提议修改宪法。按照规定,参众两院独立行事,两院一致通过的决议被认为是国会的决议。但是,在国会中,众议院往往处于一种优越地位,这在其他一些议会制国家也一样,因为众议院人数多、任期短,因而会有更多的民意反映到众议院,所以较能代表国民的意志。因此,众议院在国会中往往拥有较大的权能。

(2)内阁

内阁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由总理大臣(首相),各省国务大臣,各厅长官和无任所大臣组成。日本现在的内阁设了12个省部,以及有关机关。内阁是通过国会选举产生的。在国会中占议席半数以上的政党才能组阁。在没有一个政党占国会议席半数以上的情况下,由国会中占席位较多的两个以上的政党组成联合内阁,一般席位最多的政党首脑出任总理大臣。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现在日本内阁就是自、公、保联合政权(自民党、公明党和保守党)。在上届选举中,自民党在国会中只得到220多个席位,没有达到国会席位的一半,它联合公明党和保守党,席位才超过半数,组成内阁。自民党在三个党派中占的席位最多,因此自民党党首小泉就成为首相。内阁拥有很多权限。统一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处理外交关系、任免和赏罚政府官吏,制定和发布行政命令,编制国家财政预算和决定大赦,特赦,减刑,免刑等权力。

(3)法院(司法部门)

法院在日本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最为薄弱,权限相对要小的多。最高法院院长要由内阁提名,再经天皇任命;其他法官均由内阁任命。三者关系:在日本,内阁和国会占主导地位,法院实际权限很小,主要是内阁和国会相互制约。内阁的产生是通过国会选举,在选举中占国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才能组阁。在平时内阁有提案,也要先得到国会的通过,才能得以施行。内阁对国会也有制约作用,内阁总理大臣,也就是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议会。所以,在日本政治中,归根结底是各个政党争取尽量多的国会席位,来自己组阁,本党领袖成为首相,以此来执掌日本政府。

(4)天皇制

天皇制在日本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日本现代政治制度不可缺少一个组成部分。根据战后《日本国宪法》规定,现代天皇只是国家的象征,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已经不再是战前历史上曾经一度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了,但天皇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仍然是不可低估的。

1945年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作为战争魁首的日本天皇非但没有受到审判,而且天皇制还保留了下来,这归根结底还是美国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留下天皇对美国有利可图。首先,他们担心一旦废除天皇制,审判裕仁,将会引起日本人对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美国和占领军的仇恨,给美国实施占领政策带来困难。如果保留天皇制,则可以利用天皇在日本的极大威信来有效控制日本。其次,美国当局还担心,废除天皇制会激发日本进步势力的发展,促进共产主义的蔓延,这对于美国来讲是绝对不愿看到的,他要把日本变成他的基地,而不是共产主义的堡垒。第三,天皇也采取了合作的态度。天皇制虽然留了下来,但大大改变了模样。

对比新老天皇制,来认识现代天皇制。在过去,天皇是国家元首,内阁、议会对天皇负责,总揽统治大权,天皇还掌握军部,统帅陆海空军,握有兵权。并有裁决法律、拟订法律的权力。而现在天皇仅仅是国家的象征,不再是国家元首,以往天皇所拥有的都不复存在,天皇只在礼仪性活动中代表国家,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法律上被赋予一种特殊“国民”的地位,他不适用日本的户籍法,因而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婚姻方面也不适用现有的明文法律,不能象普通国民那样自由选择配偶。虽然政治上的地位极高,但实际上任何政见、涉及政治的评论都不可以任意发表。以至于许多国民经常讲,在日本最不自由的就要属天皇了。在1945年前,日本国民长期以来把天皇奉为神灵,认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代,是万世一系的、神圣的。

1945年日本战败,天皇发表《人间宣言》,明确表示自己不是神,而是人,从而使天皇走下神坛,成为世俗人间的创造物,打破了人们对天皇神的崇拜。天皇的经济地位被彻底改变。战前天皇拥有大量的土地,是日本头号大地主,天皇还有众多资产,称得上是日本最大的资本家。战后,天皇所有的财产被冻结,转归国家所有。皇室开支要经过内阁的预算,还要由国会批准。天皇制度在日本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作为形式上的国家元首,天皇依然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不可取代的象征。天皇对国民的政治影响力仍然是巨大的。一个日本国民自幼接受的有关国家的教育,包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括国旗、国歌、社会历史教科书、守法观念的灌输、公民权利义务的教育,天皇的名字几乎无所不在。可以说,天皇制度虽然远离了有形的国家权力,但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却依然在日本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政治大国战略的提出

“政治大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参照系的不同,可能提出不同的衡量标准。一般来说,政治大国除了具备相应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外,至少还有两个条件:一是看这个国家参与国际事务能力的大小。看它在国际上有没有发言权,说话有没有分量,当然,这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标准,战争期间主要根据军事力量,而冷战后则主要依据综合国力。二是看这个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力的大小。这与前者的主观强制力不同,这主要看它对外政策能代表多少国家的利益,以及它的国际形象和与各国关系的好坏。

日本的“政治大国”梦由来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明治天皇就曾明确表示,要“为尔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近代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在考察了欧美先进的社会文明之后,提出了著名的“脱亚论”在当时日本引起了举国共鸣,“脱亚入欧”成了日本摆脱落后状况、跻身世界列强行列的第一次战略选择。二战结束后,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在外交上选择与美国结盟,成功地实现了“脱欧入美”,完成了日本的第二次战略选择。“脱欧入美”使日本在国家安全上依靠美国,优先发展经济,实现了战后的经济崛起。

政治大国战略是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到70年代末,日本就已经成为经济、科技、贸易、金融大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但它仍是一个政治小国,在国际政治安全领域没有什么发言权,在军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事发展上也受到很多的束缚,在国际舞台上是一个“经济强国、政治矮子、军事侏儒”的形象。日本政府为此感到很不满,因此谋求与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就成为日本的当务之急。第一个明确提出政治大国战略的是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他提出了实现“战后政治总决算路线”,即在“多边管理时代”,日本要以经济力量为后盾,以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证,以外交为手段,辅之以输出日本文化,更多地参与决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成为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80年代初期,中曾根等内阁谋求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还过于笼统,到8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两极格局的崩溃,国际力量开始了新一轮的分化和组合,在日本国内各种右翼政治思潮异常活跃和政坛出现总体保守化的情况下,其政治大国战略加速推进,目标进一步明确。

根据以上条件,再联系日本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有以下具体的目标:第一,日本成为在亚太具有主导作用的国家;第二,积极扩大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第三,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四,在国际舞台发挥与别的大国同样的作用。

(六)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战略的进程

那么日本又是如何一步步去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的呢?它主要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改革国内政治,扫清发展道路 日本认为,只有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建立起适应政治大国战略的国内政治基础,日本才能顺利走上政治大国道路。主要的一些举措包括修改和平宪法、篡改历史、美化侵略。

第一,修改宪法,突破禁区。日本认为政治大国战略的主要障碍是战后初期制订的《宪法》,特别是宪法第九条否定了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交战权。近年来,日本政府和社会舆论都要求“修宪”,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就开始“事实修宪”。如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PKO法案)向海外派兵,强化日美安保体制以扩大军事合作领域,壮大自卫队并赋予其使用武力的权力等。

第二,篡改历史,美化侵略。1999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国旗、国歌法案”,将战后一直存在争议的“日之丸”、“君之代”法制化。日本的国旗国歌带有军国主义色彩,为东亚人民所厌恶,所以战后日本对国旗国歌一直采取模糊的办法。日本重新确认国旗国歌的法律地位,是企图树立精神旗帜,引导国民的大国意识、民族主义,为政治大国战略创造民众基础。另外,屡次发生的“教科书事件”也是日本企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伎俩。

2、展开外交攻势,树立大国形象

日本认为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必须展开外交攻势,在国际上树立大国形象,确保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主要举动有四个方面:

第一,强化日美同盟。与美国结成同盟一直是日本对外关系的基石。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首先要得到美国的支持。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很大程度上需要美国的支撑,日本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没有美国的认可和支持,就只能成为它的幻想。另外,通过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美国显示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日本认为发展自身军事力量,要紧密地跟随美国,配合美国的战略部署。可见,日美同盟是日本扩大政治影响、发展军事力量的有力后盾。

第二,谋求亚洲主导权。战后数十年来日本外交的重点一直是美国和欧洲。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为适应其政治大国战略的需要,外交重点回归亚洲。一方面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需要争取亚洲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积极的外交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扩大其在亚洲的影响,树立“亚洲代言人”的形象,以此同欧美国家相抗衡,分享世界领导权。一是广泛开展经济外交。日本把经济手段作为重要的外交手段,日本经济援助的重点一直是东南亚国家,政府开发援助(ODA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贷款的大部分也用于该地区,为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拉选票。二是积极提倡多边经济政治体制,争取亚洲主导权。这几年日本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地区论坛等多边体制中抢占主导权。三是积极介入热点问题,扩大在亚洲的政治影响。在朝鲜半岛事务中,日本紧随美国参加六方会谈,加大介入力度,以期在日朝关系上有所进展,加大对朝鲜半岛事务的影响力。

第三,开展联合国外交。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日本多边外交最重要的目标。冷战结束后,联合国表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日本非常清楚这个政治资源的重要性,并形成了国家共识。所以90年代以来,开始在联合国内为提高地位和影响力展开广泛的外交。其目标有三:废除联合国宪章中针对日本等国的“敌国条款”;派遣日本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争当常任理事国。安倍晋三执政后,重视外交的战略性和自主性,继续强调把实现“入常”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点。2008年5月,日本主持召开第四届非洲开发会议,首相福田康夫与到会的40多个非洲国家的首脑和有关人士进行了“马拉松式会谈”,要求与会的非洲国家支持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着力扩大在非洲影响,以争取更多非洲国家理解并支持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第四,积极参与地区争端和冲突的解决,谋求在国际安全和和平问题上发挥政治作用。90年代以来,日本已经多次派出维和部队,相继派驻过柬埔寨、海湾、莫桑比克、卢旺达、戈兰高地、扎伊尔等地参加维和。还相继参加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后勤保障行动。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七)调整军事战略,走军事大国之路

军事实力被认为是实现国家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日本民族具有根深蒂固的“尚武精神”,军国主义在日本还有一定市场,自然会把强大的军事力量视为走向政治大国的最终保证。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明确提出,为了实现国家战略,日本必须“致力于充实和运用防卫力量”。其一,大力扩充军备,不断增强军事实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抓住世界战略格局转换的有利时机,大力扩充军备,不断增强军事实力,2001年4月起实施的《中朝防卫力量发展计划(2001-2005年)》,投入25.16万亿日元发展军事力量,与上一个防卫计划相比增加了9300亿日元。同时,日本还优先发展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的武器装备建设,配合美国积极研制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其二,突破“专守防卫”,行使“集体自卫权”。1997年《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发表以来,“集体自卫权”就不断的遭到突破。1999年日本国会通过《周边事态法案》等三个相关法律,“9.11”事件后日本又通过《反恐怖特别措施法案》等三个法案,使日本实际上已经拥有“集体自卫权”。其三,扩大军事活动范围,积极参与海外维和行动,参与反恐作战,向日本本土以外派出武装力量,多次突破了宪法禁区。2004年2月9日 日本自卫队首批主力部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后日本自卫队主力部队首次进入海外一个战斗尚在继续的国家,表明自卫队已经改变了“自卫”的性质。自卫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从根本上架空了和平宪法,在推动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八)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希望做一个在国际社会中更受尊敬的政治大国,发挥一个大国的国际作用,是完全可以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理解的。而且,日本推进政治大国战略在国内外环境上,也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

首先,从国际环境看,两极格局已经瓦解,美国虽然实力还很雄厚,但是相对走向衰落。而日本却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填补了这个空挡。正如几十年前美苏以其军事实力造成的两极格局一样,日本也必将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影响未来世界的多极化格局。而且,日本现在更多的开始从政治上、军事上谋求政治大国,这也更加快了其步伐。

其次,从国内环境看,日本推进政治大国战略的有利条件:一是日本的经济大国地位为其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日本作为事实上的军事大国,为其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奠定了军事基础;三是日本已经具有一定的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影响力。

但是,日本向政治大国迈进也有相当大的困难,存在着几个不利因素。

第一,日本对历史问题态度暧昧,亚洲国家对日本始终保持警惕,在没有取得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安全信任的情况下,日本很难进一步扩大其政治、军事作用。

第二,日本突破和平宪法,多次向海外派兵,其真正目的受到质疑。虽然日本有为国际社会多做贡献的良好愿望,联合国也要求日本如此,美国也已经默许和支持日本修改宪法,但是,日本如此迫切地要作出“军事贡献”,往往使亚洲国家担心日本是否已经背离和平主义的发展路线,重蹈历史覆辙。

第三,美国并没有放弃对日本的防范。日本在重大问题上不能不考虑美国的利益,只能在日美同盟的框架内,在美国的合作和支持下发挥作用。这对日本在世界上的影响会产生很大制约。

第四,联合国改革困难重重,日本实现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梦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日本政府对历史的认识和反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省力度不足,小泉首相屡次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不断否认、美化侵略历史等都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日本如果不对侵略历史道歉的话,就没有资格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就是为什么全球民众强烈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因。

总之,国际、国内因素决定,日本只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日本如果能够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方面作出更多贡献,它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前景才会更加光明。

三、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经历几个阶段?( )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2. 哪项不是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外部因素?( ) A. 50到70年代中期世界市场的粮食、燃料和原料充足低廉

B. 朝战和越战军事订货刺激日本经济

C. 冷战的加剧使美国对日政策转向积极扶持 D. 贸易立国与科教兴国

3. 战后日本政府为恢复经济首先确立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

A. 经济立国 B. 贸易立国 C. 科技立国 D. 投资立国

4. 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实质原因是什么?( ) A. 日元升值 B. 体制性危机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C. 政府经济政策失误 D. 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5. 日本是在哪一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 ) A.1966年 B. 1967年 C. 1968年 D. 1970年

6. 哪一项不是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内部因素?( ) A. 管理现代化、社会改革、政府干预、国土开发 B. 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

C. 朝战和越战军事订货刺激日本经济 D. 贸易立国与科教兴国。

7. 哪一项不是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 A. 日元升值 B. 传统经济体制失灵

C. 政府经济政策失误 D. 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8. 21世纪日本经济调整的重点在于什么?( )

A. 产业结构 B. 金融制度 C. 财政政策 D. 经济结构

9. 战后日本政府为恢复经济首先确立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

A. 经济立国 B. 贸易立国 C. 科技立国 D. 投资立国

10. 哪一项描述21世纪日本经济实力不正确?( ) A. 日本总体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二位 B. 世界第一资本输出大国

C. 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外债权大国 D.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

11. 日本跻身世界列强的第一次战略选择是什么? ( ) A. 脱亚入欧 B. 脱欧入美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C. 美亚兼顾,争当政治大国 D. 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12. 日本跻身世界列强的第二次战略选择是什么? ( ) A. 脱亚入欧 B. 脱欧入美

C. 美亚兼顾,争当政治大国 D. 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13. 日本跻身世界列强的第三次战略选择是什么? ( ) A. 脱亚入欧 B. 脱欧入美

C. 美亚兼顾,争当政治大国 D. 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14. 提出“脱亚论”的日本近代思想家是谁?( ) A. 大久保利通 B. 吉田松阴 C. 伊藤博文 D. 福泽渝吉

15.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战略口号提出的标志是1983年的“政治总决算路线”,提出者是谁?( )

A. 中曾根康弘 B. 宫泽喜一 C. 铃木善幸 D. 小渊惠三

16. 日美军事同盟是什么的产物?(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 B. 冷战 C. 朝鲜战争 D. 越南战争

17. 2007年1月,正式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迈出突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破“和平宪法”关键一步的是什么内阁?( )

A. 渡边内阁 B. 小泉内阁 C. 安倍内阁 D. 福田内阁

18. 日美“2+2”会谈是针对什么领域的高层对话渠道?( )

A. 经贸投资 B. 文化交流 C. 高技术合作 D. 安保政策

19. 日本认为自己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最关键的是取得哪个国家的支持?( )

A. 美国 B. 中国 C. 俄罗斯 D. 韩国

20. 日本的新国家主义思潮是一种关于日本未来的社会政治发展观,这一思潮兴起于什么时间?( )

A.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正式形成于70年代 B.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形成于80年代 C.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形成于90年代 D.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正式形成于8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

1. 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 A. 50到70年代中期世界市场的粮食、燃料和原料充足低廉

B. 朝战和越战军事订货刺激日本经济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C. 冷战的加剧使美国对日政策转向积极扶持 D. 贸易立国与科教兴国

E. 日本特殊的战败国地位使日本免于将过多资源用于扩军备战

2. 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内部因素是什么?( ) A. 管理现代化、社会改革、政府干预、国土开发 B. 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

C. 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加速设备更新。 D. 贸易立国与科教兴国。

E. 朝战和越战军事订货刺激日本经济

3. 战后日本政府为恢复经济确立的战略目标有哪些?( )

A. 经济立国 B. 贸易立国 C. 科技立国 D. 投资立国 E.科教兴国

4.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 )

A. 经济规模和人均水平居世界前列 B. 世界第一资本输出大国

C. 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外债权大国 D.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E. 国民生活水平居高位

5. 日本经济发展潜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 A. 发达的教育和人才优势 B. 庞大的科技队伍 C. 巨额的科技投入 D.科技研究开发成果居世界领先地位

E. 重视技术引进

6. 日本政治大国战略具体目标主要有哪些?( ) A. 构筑以美日欧三极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B. 完成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所需的国内外法律手续 C. 突破防卫费用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的限制 D. 成为未来亚太秩序中的主导者

E. 积极推动和参与联合国改革,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7. 以下对新国家主义思潮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

A.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正式形成于80年代。 B. 以一种关于日本未来的社会政治发展观。 C. 其实质是以狭隘民族主义为核心的大国主义。 D. 其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大和民族优秀论”。 E. 其具体的表现是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

8.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加快了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A. 运用强大的经济实力,积极开展经济外交。 B. 强化日美同盟关系,提高日本国际地位。 C. 积极调整军事战略,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D. 进一步开展联合国外交,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E. 扩大防卫范围,突破专守防卫战略。

9. 日本推进政治大国战略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 A. 日本的经济大国地位为其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奠定了物质基础。

B. 日本在外交上脱离了对美国的依赖,具有了很强的独立性。

C. 日本作为事实上的军事大国,为其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奠定了军事基础。

D.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其目标是为了更有力地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E. 日本已经具有一定的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影响力。 10.日本实现其政治大国战略目标面临的制约因素有哪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些?( )

A. 日本在外交上长期倒向美国,其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缺乏独立的政治基础。

B.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没有深刻的反省,其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缺乏深度的国际信任。

C. 修改和平宪法问题引发国际社会的忧虑,其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缺乏广泛的国际支持。

D. 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处于低迷,国力衰退。 E. 日本内阁对谋求政治大国战略在政策上缺乏连续性。

(三)简答题

1. 日本未来经济发展有那些潜力? 2. 日美军事同盟的作用。 3. 什么是泡沫经济?

4. 什么是新国家主义思潮? 5. 日本的国会是怎样组成的? 6. 战后政治总决算路线的内容。

(四)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今天是20世纪最后一个8月15日。首先,我要为在战争中死亡的300万同胞和被日本军队杀害的、比300万多出许多倍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牺牲者的在天之灵祈祷。

我这里提到了“同胞、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牺牲者”。战后不久恐怕不是这个样子。那时,“300万同胞的死”具有压倒性的意义,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外国牺牲者的存在。

从70年代,逐渐有人主张日本应该正视在战争中所犯过错,并承担责任。但是,在国内,认识到日本是加害者的人依然是少数。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80年代的日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它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这种国内的“常识”无法被国际社会接受。以1982年审定教科书问题为契机,文部省不得不修改了尽量不介绍日本在二战中的恶行的审定方针。

如何对待自己过去的问题,本来并不是一个如何对待国外的批评的问题。这是一个如何正视自己的过去,以及如何立足于此创造未来的日本的问题,这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摘自[日]《每日新闻》2000年8月15日文章《正视历史,开创未来》)

材料2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的宪法第九条,日本人民永远放弃战争和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日本对这一规定的理解是,它的军事行动被限制在保护领土免受外来袭击的范围内。但是,随着冷战结束,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呼吁重新解释宪法或对宪法进行修正以便给日本武装力量更大的自由。尽管有宪法的限制和历史情绪的影响,但日本已经把它的自卫队建成一支亚洲最强大的军队。它每年的军费达到450亿美元。日本有大约23.6万军人,英国军人是22万。日本政府花费了大约1.4亿多美元研制了在富士山演习中使用的模拟战争技术。(摘自(美)《纽约时报》2000年10月1日文章)

材料3

??据《每日新闻》报道,这次教科书淡化战争罪行事件,便是因为执政自民党和一些右翼历史学家不断施压所致。报道称,这些自民党人士向书商表明,形容日本为邻国带来苦难,等同“反日”和“自我贬损人格”,最后日本各书商不得不做出妥协。这次事件绝对反映了近来日本右翼势力日益高涨的情况。(摘自(香港)《明报》2000年9月11日的报道)

材料4

文部省对从2002年度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教科书的审议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据调查,过去曾发展为外交问题的关于战争中日本行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为的表述,如过去对“慰安妇”及“侵略”等基于“加害者立场”所作的表述大幅度减少了。

在1997年版教科书中,许多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中,都用标题,醒目地提及日本在亚洲各地区的“侵略行为”。但是在这次的申请本中“侵略行为”的措辞都被用各种拐弯抹角的措辞替换了。

??不少人指出,这次的许多申请本都从日本是加害者的立场后退的背景是,从1996年前后起,以自民党和一部分学者为中心,对教科书的批判不断升级。(摘自[日]《每日新闻》2000年9月10日报道)

材料5

在有关太平洋战争的论述中,教科书说:“战争开始的时候,日军打败盟军,使长期在欧美殖民统治下的亚洲人增加了勇气。”

??另外,在实在无法绕开的南京大屠杀问题上,教科书采取了偷梁换柱式的卑鄙手法,把有关内容安排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部分,并这样写道:“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中认定,日军在1937年日中战争中,在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人民。但是,关于这一事件,资料上有很多疑点,事实究竟如何,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见解,有关争论至今仍在继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3、4,说明日本目前国内在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略问题上的基本态度。

(2)根据材料2-5,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年来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3)材料1说:“如何对待自己过去的问题本来并不是一个如何对待国外的批评的问题。这是一个如何正视自己的过去,以及如何立足于此创造未来的日本的问题”,请予以分析。

(4)根据材料3、4、5,试述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由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导编写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原因。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材料1 近两三年,在日本经常讨论日美中俄关系。这表明人们强烈希望日本成为与三国对等的国际政治主体。过去,日本在美中俄的权力之争中屡屡被耍弄。对像日本这样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来说,提出这种要求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这也是使日本外交成熟起来的必经阶段。

美中俄作为左右国际政治秩序的“极”已被世界所承认,而日本没有得到这种认可。日本战后在安全保障上始终坚持彻底的防御状态,不足之处一直依赖日美同盟弥补。

??因此,美中俄也一直把日本视为远远落后的政治对手。日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使日本取得与美中俄对等的地位。(摘自[日]《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2 但是,国会在昨天迈出了重要下一步,表明它在重申其民族主义情绪方面取得了扎实的进展。它已经任命了一个国会委员会,由它来调查国会是否应该采取一个有争议的步骤,修改战后“和平宪法”。

而这一行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采取的:年轻人中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日本是否能够充分依赖美国来保护自己不受攻击的疑惑与日俱增,同时产生了一种它应该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情绪。(摘自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1月21日文章《日本的军主义倾向》)

材料3

现在日本应该谋求的是这样的勇气:坦率地说出向美国应该说出的话。而且,需要有柔和而坚韧不拔的谈判能力。

过分地关照会扭曲日本国民的对美情感,结果可能会损害日美关系。只有不怕发生摩擦,向美国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加深两国真正的伙伴关系。(摘自日本《朝日新闻》2000年1月19日社论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需要坚韧不拔的谈判力》)

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决不意味着日本的懈怠和软弱无力。日本立足于兼顾本国以及地区和世界利益的立场,不选择军事自立的道路。然而,如果因为日本不想在军事上自立而继续受到低于美中俄的政治待遇,那么虽不情愿,但或许日本将来也不得不考虑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4

在华盛顿,人们普遍的看法是,日本是能够担当“领导角色”的。美国倾向于给日本的“领导角色”所下的定义应该是,东京按照华盛顿的希望去做,而不需要华盛顿事先告诉东京应该做什么。对于这种“领导”的前景可能将是非常不错的。(摘自《日本时报》2000年8月8日文章《承认日本在亚洲的重要作用》)

日本在军事方面的态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几年来,它一直在减轻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放宽长期以来限制它行使军事力量的政治和宪法约束。这些变化在华盛顿引发了一场悄悄进行的辩论。美国防务和情报官员难免要扪心自问:一个比较自信的日本对美国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美国与言听计从的日本之间那种原有的冷战式安全关系终于行将结束了。日本的所作所为开始再次像一个“正常大国”那样。对美国和亚洲的未来而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正常”?(摘自美国《洛杉矶时报》2000年2月23日文章《在亚洲,另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诞生了》)

材料5

活着的人们的最大心愿就是国家坚守不重蹈覆辙这一誓言,并对此进行谢罪和反省。而那些民族主义者的主张却不是这样,他们希望国家把死者作为“英灵”而加以赞美,然后再重蹈覆辙继续“制造”这样的“英灵”。可以说,对这个问题,即使反对靖国神社运动的一方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因此,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摘自日本《世界》月刊2000年9月号文章《“靖国神社问题”的结论何在?》)

材料6

9?11事件后,日本抓紧利用这一时机,抓紧了向海外派兵的步伐。阿富汗战争的爆发,使得日本的有机会修改了《海上保安厅防卫法》、《自卫队法》等法律,加紧向外派兵。。。。。。。日本政府于2002年12月2日决定,将在本月内派遣具有情报收集功能的宙斯盾护卫舰前往印度洋,其名义是协助美国打击恐怖势力。(摘自《国际月刊》 2003年 1月5 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4,分析冷战结束后,日本在对外关系中推行一种什么战略?其对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分析日本近年来推行这种战略的原因。

(2)对比材料3和材料4,分析日本年轻官僚们所谋求的日本的“领导角色”和美国希望日本能够担当的“领导角色”的内涵有何异同?

(3)根据材料5的观点,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日本必须先解决什么问题?并根据材料5指出优先解决这一问题的理由。

(4)根据材料3 、4和6,分析日本在走向大国的道路上,采取的是什么方式?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附: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A;4.B;5.C;6.C;7.D;8.B;9.A;10.D;11.A;12.B;13.C;14.D;15.A;16.B;17.C;18.D;19.A;20.B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BCD;4.ABCDE;5.ABCDE;6.ADE;7.ABCDE;8.ABCD;9.ACE;10.ABC

(三)简答题

1.答:(1)发达的教育和人才优势。日本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也是一个教育发达的国家。(2)庞大的科技队伍。1998年,日本全国科技开发人员数为70.5万,在企业从业人员中,每万人的科技开发人员数为555人。 (3)巨额的科技投入。日本研究开发费占GDP的比例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最高的。 (4)科技研究开发成果居世界领先地位。 (5)重视技术引进。

2.答: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苏冷战开始,日美两国出于各自的需要,于1951年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建立了日美军事同盟,1960年和1978年先后两次修订,基本确立了同盟的框架与合作方式。这是战后世界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日美军事同盟的建立,对世界特别是亚洲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冷战结束以后,日美两国对同盟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义和调整。

3.答:“泡沫经济”,一般指在不切实际的盈利预期和投机狂热的驱动下,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超常规猛涨,虚拟资本的增长远远超过实质资本增长为特征的虚假繁荣。

4.答:新国家主义思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正式形成于80年代,这是一种关于日本未来的社会政治发展观。新国家主义的实质,是以狭隘民族主义为核心的大国主义,其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大和民族优秀论”,其具体表现是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

5.答:日本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两院的议员均由民选产生,不同于美国和俄罗斯。众议院的每届议员定额是480人,参议院的定额是252人。国会的权能包括以下三项: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立法权(制定法律,批准缔结条约,提议修改宪法。按照规定,参众两院独立行事,两院一致通过的决议被认为是国会的决议。但是,在国会中,众议院往往处于一种优越地位,这在其他一些议会制国家也一样,因为众议院人数多、任期短,因而会有更多的民意反映到众议院,所以较能代表国民的意志。因此,众议院在国会中往往拥有较大的权能。

6.答:1983年由中曾根康弘首相提出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的标志,即在“多边管理时代”,日本要以经济力量为后盾,以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证,以外交为手段,辅之以输出日本文化,更多地参与决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成为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四)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在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问题上,日本国内目前存在着两种基本态度:一种是要承认日本二战中的侵略罪行,并要对此进行深刻反省;另一种是要为侵略战争翻案,否定二战侵略历史。

(2)从材料1中可以看出,日本国内近年来政治右倾化势力在进一步发展。其表现主要是:他们蓄意制造谎言,修改历史教科书,企图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否认战争暴行;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公然要求修改宪法,为日本对外扩张势力扫除障碍;想方设法向海外派兵,在国际上显示力量;公然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治右倾化势力的抬头,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从历史上看,没有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罪行,从而留下无穷后患;从现实情况看,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膨胀,日本企图要成为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助长了国内右翼思想的泛滥。

(3)如何对待日本过去在二战中侵略历史的问题,是日本今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日本能够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真正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繁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荣发展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必然会得到亚洲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欢迎,也是日本发展的根本途径。然而,如果日本政府再搞军国主义政策,这同样也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因此,如何正视日本自己的过去的问题,是一个“如何立足于此创造未来的日本的问题。”

(4)首先是因为日本右翼的猖獗与日本政府的右倾。其次,是因为日本老牌企业的支持与日本民族主义情绪的催化。右翼在日本社会的活动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2.答案要点:

(1)冷战结束后,日本在对外关系中加紧推行谋求政治大国战略。其战略目标是使日本成为公认的、能起领导作用的世界大国,同美中俄等一样,成为当今世界的一极。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和秩序发生巨大变化,在日本看来冷战时期束缚日本能够在国际关系中有所作为的因素已经消失。在世界面临新秩序和新格局的塑造过程中,日本应该抓住这一世界权力重新分配和世界大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角色重新定位的机会,使日本迅速摆脱战败国地位,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提供了坚实基础。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民族主义势力抬头,日本国民的大国意识膨胀也是推动日本推行谋求政治大国战略的重要因素。

(2)日本年轻官僚们希望日本能够在国际关系中扮演一种不依赖于美国的、独立发挥领导作用的角色。日本的领导地位应该同美国一样,是平起平坐的,没有主次之分。而美国希望日本扮演的只是一个在美国领导下,按照美国的愿望和要求,分担部分责任和享受部分领导权力的“补充”美国领导作用的角色。这种关系依然体现着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和领导。日本年轻官僚们所谋求的日本“领导角色”和美国希望日本所担当的“领导角色”的内涵也有共同点,即过去的那种美日关系已经结束了,日本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中应该发挥更独立的作用。

(3)材料5的观点认为,要解决靖国神社的问题,日本必须先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解决对过去侵略战争历史的正确认识和反省问题。材料认为,如果日本不先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民族主义者就可能利用靖国神社宣扬军国主义思想,从而导致日本重蹈过去侵略战争的覆辙,制造更多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4)根据材料,我们不难得出,日本在走向大国的路上,采取的是军事扩张的道路。日本要走向真正意义的大国,必须走正常的道路,即通过和平与发展的道路走向大国。

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解决对过去侵略战争历史的正确认识和反省问题。材料认为,如果日本不先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民族主义者就可能利用靖国神社宣扬军国主义思想,从而导致日本重蹈过去侵略战争的覆辙,制造更多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4)根据材料,我们不难得出,日本在走向大国的路上,采取的是军事扩张的道路。日本要走向真正意义的大国,必须走正常的道路,即通过和平与发展的道路走向大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5t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