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更新时间:2023-08-13 08:14: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 钢结构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该帖被浏览了3505次 | 回复了0次

2.1 单层钢结构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2.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单层钢结构(钢柱、吊车梁、钢屋架或门式刚架及支撑系统等)单项和综合安装。

2.1.2 引用标准

(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

(4)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5)钢结构高强螺栓技术规程(JGJ82—1991);

(6)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GB/T1228~1231—91);

(7)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副(GB/T3632~3633—95)。

2.1.3 术 语

环境温度——制作或安装时现场的温度。

构件——由零件或由零件和部件组成的钢结构基本单元,如梁、柱、支撑等。 空间刚度单元——由构件构成的基本的稳定空间体系。

2.1.4 施工准备

2.1.4.1 技术准备

(1)编制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或安装方案,经审批后,认真向班组交底。

(2)检查地脚螺栓外露部分的情况,若有弯曲变形、螺牙损坏的螺栓,必须对其修正。

(3)建立基准控制点,将柱子就位轴线弹测在柱基表面,对柱基标高进行找平。。

(4)建立复测制度,各基准点、轴线、标高等都要进行两次以上的复测,以误差最小为准。

(5)建立统一的测量仪器、钢尺等,并取得计量单位检定证明。

2.1.4.2 材料准备

(1)按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构件的数量,查验出厂合格证及有关技术资料。

(2)检查构件在装卸、运输及堆放中有无损坏或变形。损坏和变形的构件应予以矫正或重新加工。被碰坏的防腐底漆应补涂,并再次检查办理验收。

(3)对构件的外形几何尺寸、制孔、组装、焊接、摩擦面等进行检查做出记录。

(4)构件应按安装顺序成套供应,现场堆放场地满足现场拼装及顺序安装的需要。在现场组拼时应搭设拼装平台。

(5)构件分类堆放,刚度较大的构件可以铺垫木水平堆放。多层叠放时垫木应在一条垂线上。钢屋架和钢桁架宜立放,紧靠立柱,绑扎牢固。

(6)钢结构设计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应根据图纸要求分规格统计所需高强度螺栓的数量,并配套供应至现场。检查其出厂合格证、扭矩系数或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是否齐全,并按规定作紧固轴力或扭矩系数复验。

(7)钢结构焊接施工之前应对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及中文标志等。对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

2.1.4.3 主要机具

吊装机械(吊车或塔式起重机)、吊装索具、电焊机、焊钳、焊把线、搬手、撬棍、铣刀或锉刀、垫木、垫铁、千斤顶、扭矩扳手、手持电砂轮、水准仪、经纬仪、倒链、钢尺、拉线、吊线、焊缝量规等。

2.1.4.4 作业条件

(1)根据正式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批。

(2)对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及钢尺进行计量检查复验。

(3)安装定位所使用的轴线控制点和测量标高使用的水准点进行验线有关处理完毕。

(4)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划分:材料堆放区、杆件制作区、拼装区,构件按吊装顺序进场。

(5)场地要平整夯实、并设排水沟。

(6)在制作区、拼装区、安装区设置足够的电源。

(7)搭好高空作业操作平台,并检查牢固情况。

(8)放好柱顶纵横安装位置线及调整好标高。

(9)预埋螺杆,其轴线、标高、水平度、位置及伸出长度等,超出允许偏差时,应做好技术处理

(10)检查吊装机械及吊具,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搭设操作平台或脚手架。

(11) 对屋架、桁架等构件,为防止构件吊装时变形、失稳,已采取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12) 对参与钢结构安装人员,安装工、测工、电焊工、起重机司机、指挥工要持证上岗。

2.1.5 材料和技术质量要求

2.1.5.1 材料要求

(1)钢构件:型号、制作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有出厂合格证并附有有关技术文件。

(2)连接材料:焊条、高强螺栓、普通螺栓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3)涂料:油漆、防火涂料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并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4)其它材料:各种规格的垫铁等备用。

2.1.5.2 技术质量要求

(1)应根据构件重量通过计算选择合适的吊装机械和索具,并列出构件最大重量、最远距离与吊装机械起重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2)安装的测量校正、高强螺栓安装、负温下施工及焊接工艺等,应在安装前进行工艺试验或评定。

(3)安装偏差的检测,应在结构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并连接固定后进行。

(4)安装时,必须控制屋面、楼面、平台等的施工荷载,施工荷载和冰雪荷载等严禁超过梁、桁架、楼面板、屋面板、平台铺板等的承载能力。

(5)吊车梁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梁其受拉翼缘、吊车桁架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桁架其受拉弦杆上不得焊接悬挂物或卡具等。

2.1.6 施工工艺

2.1.6.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构件安装→高强螺栓初拧→测量校正→柱底螺栓紧固和柱底二次灌浆→焊接→高强螺栓终拧→检查验收

2.1.6.2 操作工艺

单层钢结构的一般安装顺序是先吊装竖向构件,后吊装平面构件,以减少纵向长度安装累积误差,保证工程质量。屋盖系统安装采用吊车一次吊完一个节间的全部屋盖构件后,再吊装下一节间的屋盖构件的安装方式。

(1)钢柱的安装工艺

1)钢柱的安装方法

一般钢柱弹性和刚性都很好,吊装时为了便于校正一般采用一点吊装法,吊点位置根据钢柱形状、端面、长度、等具体情况确定。常用的钢柱吊装法有旋转法、递送法和滑行法。对于重型钢柱可采用双机抬吊。

在双机抬吊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尽量选用同类型起重机。

②根据起重机能力,对起吊点进行荷载分配。

③各起重机的荷载不宜超过其起重能力的80%。

④双机抬吊,在操作过程中,要互相配合,动作协调,以防一台起重机失重而使另一台起重机超载,造成安全事故。

⑤信号指挥,分指挥必须听从总指挥。

2)钢柱的校正

钢柱校正主要有柱基标高调整、平面位置校正及柱身垂偏校正。

①柱基标高调整。根据钢柱实际长度,柱底平整度,钢牛腿顶部距柱底部距离,重点要保证钢牛腿顶部标高值,以此来控制基础找平标高。具体做法:钢柱安装时,在柱底板下的地脚螺杆上加一个调整螺母,利用调整螺母控制柱子标高见图

2.1.6-1。

图2.1.6.-1

②平面位置校正。在起重机不脱钩的情况下将柱底定位线与基础定位轴线对准缓

慢落至标高位置,争取达到点线重合。

③ 钢柱校正。优先采用缆风绳校正,用两台呈90°的经纬仪找垂直,在校正过程中不断调整底板下螺母,直至校正完毕,将预埋螺杆螺母拧上,缆风绳松开不受力,柱身呈自由状态,再用经纬仪复核,如有小偏差,调整下螺母,无误,将预埋螺杆螺母拧紧。对于不便采用无缆风绳校正的钢柱可采用可调撑杆校正。

2.1.6.3 钢吊车梁的安装工艺

(1)钢吊车梁安装

钢吊车梁安装一般采用工具式吊耳或捆绑法进行吊装。在进行安装以前应将吊车梁的分中标记引至吊车梁的端头,以利于吊装时按柱牛腿的定位轴线临时定位。工具式吊耳进行起吊见图2.1.6-2

图2.1.6-2 图2.1.6-3

(2)吊车梁的校正

校正包括标高调整、纵横轴线和垂直度的调整。注意钢吊车梁的校正必须在结构形成刚度单元以后才能进行。

1)标高调整:用一台水准仪架在梁上或专门搭设的平台上,进行每梁两面端的高程测量,将所有数据进行加权平均,算出一个标准值。根据标准值计算各点标高调整值。

2)纵横轴线校正:用经纬仪将轴线引到柱子上,定出各梁中心线距轴线的距离,在梁顶面中心线拉一通长钢丝(或用经纬仪均可),用千斤顶和手拉葫芦将梁端部逐根调整到位。当吊车梁纵横轴线误差符合要求后,复查吊车梁跨度。

3)垂直度校正:从梁的上翼缘挂锤球下去,测量线绳到梁腹板上下两处的水平距离。根据梁的倾斜程度(a≠a')再次进行调整,使a=a'。纵横轴线和垂直度调整应同时进行见图2.1.6-3。

2.1.6.4 轻型钢结构斜梁安装

起吊方法:可选用单机两点或三、四点起吊或用铁扁担或双机抬吊见。大跨度斜梁吊点须经计算确定。如图2.1.6-4

图2.1.6-4钢结构斜梁安装

2.1.6.5 钢屋架安装工艺

(1)钢屋架的吊装

钢屋架侧向刚度较差,安装前需要进行强度验算,强度不足时应进行加固(如图

2.1.6-5)。

图2.1.6-5

图2.1.6-6

钢屋架吊装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绑扎时必须绑扎在屋架节点上,以防止钢屋架在吊点处发生变形。绑扎节点的选择应符合钢屋架标准图要求或经设计计算确定。

2)屋架吊装就位时应以屋架下弦两端的定位标记和柱顶的轴线标记严格定位,并点焊加以临时固定。

3)第一榀屋架吊装就位后,应在屋架上弦两侧对称设缆风固定,第二榀屋架就位后,每坡用一个屋架间调整器,进行屋架垂直度校正,再固定两端支座处并安装屋架间水平及垂直支撑。

(2)钢屋架垂直度的校正:

钢屋架的垂直度的校正方法如下:在屋架下弦一侧拉一根通长钢丝(与屋架下弦轴线平行),同时在屋架上弦中心线反出一个同等距离的标尺,用线锤校正。也可用一台经纬仪,放在柱顶一侧,与轴线平移a 距离,在对面柱子上同样有一距离为a 的点,从屋架中线处挑出a 距离,三点在一个垂面上即可使屋架垂直(图2.1.6-6)。

2.1.6.6 平面钢桁架的安装

平面钢桁架的安装方法有单榀吊装法、组合吊装法、整体吊装法、顶升法等。 一般来说钢桁架的侧向稳定性较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经扩大拼装后进行组合吊装,即在地面上将两榀桁架及其上的天窗架、檩条、支撑等成整体,一次进行吊装,这样不但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吊装稳定性。

桁架临时固定如需用临时螺栓和冲钉,则每个节点应穿入的数量必需经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少于安装孔总数的1/3;

(2)至少应穿两个临时螺栓;

(3)冲钉穿入数量不宜多于临时螺栓的30%;

(4)扩钻后的螺栓的孔不得使用冲钉。

(5)钢桁架的校正方式同钢屋架的校正方式。

(6)预应力钢桁架的安装

1)随着技术的进步,预应力钢桁架的采用越来越广泛。预应力钢桁架的安装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钢桁架的现场拼装;

②在钢桁架下弦安装张拉锚固点;

③对钢桁架进行张拉;

④对钢桁架进行吊装。

2)在预应力钢桁架安装时应注意事项:

①受施工条件限制,预应力筋不可能紧贴桁架下弦,但应尽量靠近桁架下弦; ②在张拉时为防止桁架下弦失稳,应经过计算后按实际情况在桁架下弦加设固定隔板;

③在吊装时应注意不得碰撞张拉筋。

2.1.7 质量标准

(1)钢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运输、堆放和吊装等造成的钢构件变形及涂层脱落,应进行矫正和修补。

检查方法:用拉线、钢尺现场实测或观察。

(2)设计要求顶紧的节点,接触面不应少于70%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0.8 mm。

检验方法:用钢尺及0.3mm和0.8mm厚的塞尺现场实测。

(3)钢屋(托)架、桁架、梁及受压杆件的垂直度和侧向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 的规定。

检验方法:用吊线、拉线、经纬仪和钢尺现场实测。

钢屋(托)架、桁架、梁及受压杆件的垂直度和侧向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 表

2.1.7-1

项目 允许偏差 图例

跨中的垂直度 h/250,且不应大于15.0

侧向弯曲矢高 L≤30m L/1000,且不应大于10.0 30m<L≤60m L/1000,且不应大于30.0

L>60m L/1000,且不应大于50.0

(4)单层钢结构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2.1.7-2 规定。

检验方法: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

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mm) 表2.1.7-2

项目 允许偏差 图例

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 H/1000,且不应大于25.0 主体结构的整体平面弯曲 L/1500, 且不应大于25.0

(5)钢柱等主要构件的中心线及标高基准点等标记应齐全。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6)当钢桁架(或梁)安装在混凝土柱上时,其支座中心对定位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10 mm;当采用大型混凝土屋面板时,钢桁架(或梁)间距的偏差不应大于10 mm。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榀。

检验方法:用拉线和钢尺现场实测。

(7)钢柱安装的允许偏差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附录E中表E.0.1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柱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附录E中表E.0.1 的规定。

(8)钢吊车梁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类似构件,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附录E中表E.0.2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吊车梁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榀。

检验方法: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附录E中表E.0.2 的规定。

(9)檩条、墙架等次要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附录E中表E.0.3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附录E中表E.0.3 的规定。

(10)钢平台、钢梯、栏杆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固定式钢直梯》GB4053.1、《固定式钢斜梯》GB4053.2、《固定式防护栏杆》GB4053.3 和《固定式钢平台》GB4053.4 的规定。钢平台、钢梯和防护栏杆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附录E中表E.0.4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平台总数抽查10%,栏杆、钢梯按总长度各抽查10%,但钢平台不应少于一个,栏杆不应少于5米,钢梯不应少于一跑。

检验方法: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附录E中表E.0.4 的规定。

(11)现场焊缝组对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7-3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类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现场焊缝组对间隙的允许偏差 表2.1.7-3

项目 允许偏差

无垫板间隙 +3.0

0.0

有垫板间隙 +3.0

-2.0

(12)钢结构表面应干净,结构主要表面不应有疤痕、泥沙等污垢。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1.8 成品保护

(1)吊装损坏的防腐底漆应补涂,以保护漆膜厚度能符合规定要求。

(2)钢构件堆放场地要坚硬,构件堆放支垫点要合理,以防构件变形。

(3)对已检测合格的焊缝及时刷上底漆保护

2.1.9 安全环保措施

2.1.9.1 安全措施

(1)根据工程特点,在施工以前要对吊装用的机械设备和索具、工具进行检查,如不符合安全规定不得使用。

(2)现场用电必须严格执行GB50194—93、JGJ46—88 等的规定,电工须持证上岗。

(3)起重机的行驶路线必须坚实可靠,起重机不得停置在斜坡上工作,也不允许两个履带板一高一低。

(4)严禁超载吊装,歪拉斜吊;要尽量避免满负荷行驶,构件摆动越大,超负荷就越多,就可能发生事故。双机抬吊各起重机荷载,不允许大于额定起重能力的80%。

(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穿防滑鞋。

(6)吊装作业时必须统一号令,明确指挥,密切配合。

(7)高空操作人员使用的工具及安装用的零部件,应放入随身佩带的工具带内,不可随便向下丢掷。

(8)钢构件应堆放整齐牢固,防止构件失稳伤人。

(9)要搞好防火工作,氧气、乙炔要按规定存放使用。电焊、气割时要注意周围环境有无易燃物品后再进行工作,严防火灾发生。氧气瓶、乙炔瓶应分开存放,使用时要保持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应大于10m。

(10)在施工以前应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对患有不宜高空作业疾病(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等)的人员不得安排高空作业。

(11)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和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合理发放劳动用品。

(12)雨雪天气尽量不要进行高空作业,如需高空作业则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遇6 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

(13)施工前应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了解施工期的气象资料,提前做好防台风、防雨、防冻、防寒、防高温等措施。

(14)基坑周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梁、吊车梁、拼装平台、柱顶工作平台等处应设临边防护栏杆。

(15)对各种使人和物有坠落危险或危及人身安全的洞口,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必要时铺设安全网。

(16)施工时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如不得不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之外,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2.1.9.2 环保措施

(1)施工现场必须做到道路、排水畅通,现场整洁干净。

(2)施工现场应封闭,完善施工现场出入管理制度。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场。

(3)在居民区夜间要避免施工,以免施工扰民。

(4)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构件应堆放整齐,禁止乱堆乱放。

(5)对施工现场的螺栓、电焊条等包装纸袋,应及时分类回收,避免环境污染。

2.1.10 质量记录

(1)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种有关记录表执行。

2.2 多层与高层钢结构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2.2.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多层与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的指导。在多层与高层钢结构的施工中,除符合本工艺的标准外,还应遵循国家现行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

2.2.2 引用标准

(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

(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

2.2.3 术 语

(1)零件—组成部件或构件的最小单元,如节点板、翼缘板等。

(2)部件—由若干零件组成的单元,如焊接H 型钢、牛腿等。

(3)构件—由零件或由零件和部件组成的钢结构基本单元,如梁、柱、支撑等。

(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高强度螺栓和与之配套的螺母、垫圈的总称。

(5)抗滑移系数—高强度螺栓连接中,使连接件摩擦面产生滑动时的外力与垂直于摩擦面的高强度螺栓预拉力之和的比值。

(6)预拼装—为检验构件是否满足安装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拼装。

2.2.4 施工准备

2.2.4.1 技术准备

(1)参加图纸会审,与业主、设计、监理充分沟通,确定钢结构各节点、构件分节细节及工厂制作图已完毕。

(2)总平面规划。总平面规划主要包括结构平面纵横轴线尺寸、主要塔式起重机的布置及工作范围,机械开行路线,配电箱及电焊机布置,现场施工道路,消防道路,排水系统,构件堆放位置。如果现场堆放构件面积不满足时,可选择中转场地,即制造厂中转场安装现场。

(3)编制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或安装方案,经审批后,认真向班组交底。

(4)各专项工种施工工艺确定,编制具体的吊装方案、测量监控方案、焊接及无损检测方案、高强度螺栓施工方案、塔吊装拆方案、临时用电用水方案、质量安全环保方案审核完成。

(5)根据现场施工安排,编制钢结构件进厂计划,安排制作、运输计划。

(6)对土建单位做的钢筋混凝土基础进行测量技术复核,如轴线、标高。如螺栓预埋是钢结构施工前由土建单位已完成的,还需复核每个螺栓的轴线、标高,对超过规范要求的,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7)组织必要工艺试验,如焊接工艺试验、压型钢板施工及栓钉焊接检测工艺试验。尤其是对新工艺、新材料,要做好工艺试验,作为指导生产的依据。对于

栓钉焊接工艺试验,根据栓钉的直径、长度及是穿透压型钢板焊还是直接打在钢梁等支撑点上的栓钉焊接,要做相应的电流大小、通电时间长短的调试。对于高强度螺栓,要做好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和抗滑移系数的检测合格。

2.2.4.2 材料准备

(1)钢构件在出厂前,制造厂应根据制作标准的有关规范,以及设计图的要求进行产品检验,填写质量报告、实际偏差值。钢构件交付结构安装单位后,结构安装单位再在制造厂质量报告的基础上,根据构件性质分类,再进行复检或抽检。

(2)根据施工图,测算各主耗材料(如焊条、焊丝等)及连接件(如高强螺栓、普通螺栓)的数量,作好定货安排,确定进厂时间。

(3)各施工工序所需临时支撑、钢结构拼装平台、脚手架支撑、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器材数量确认后,安排进厂制作及搭设。

(4)按照安装流水顺序由中转堆场配套运入现场的钢构件,利用现场的装卸机械将其就位到安装机械的回转半径内。由运输造成的构件变形,在施工现场均要加以矫正。

(5)对于特殊构件的运输,如放射性、腐蚀性等的,要作好相应的措施,并到当地的公安、消防部门登记;如超重、超长、超宽的构件,还应规定好吊耳的设置,并标出重心位置。

2.2.4.3 主要机具

在多层与高层钢结构施工中。常用主要机具有:塔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交直流电焊机、CO2 气体保护焊机、空压机、碳弧气刨、砂轮机、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着色探伤、焊缝检查量规、大六角头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扳手、高强度螺栓初拧电动扳手、栓钉机、千斤顶、葫芦、卷扬机、滑车及滑车组、钢丝绳、索具、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

2.2.4.4 作业条件

(1)对现场周边交通状况进行调查,确定大型设备及钢构件进厂路线。

(2)施工临时用电用水铺设到位。

(3)劳动力进场,所有生产工人都要进行上岗前培训,取得相应资质的上岗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尤其是焊工、起重工、塔吊操作工、塔吊指挥工等特殊工种。

(4)施工机具安装调试验收合格。

(5)为达到正确的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成果,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铅直仪、钢尺等施工测量前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

(6)构件进场:按吊装进度计划配套进厂,运至现场指定地点,构件进厂验收检查。

(7)对周边的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如治安、交通、绿化、环保、文保、电力、气象等。并到当地的气象部门去了解以往年份每天的气象资料,做好防台风、防雨、防冻、防寒、防高温等措施。

2.2.5 材料和技术质量要求

2.2.5.1 材料要求

(1)在多层与高层钢结构现场施工中,安装用的材料,如焊接材料、高强度螺栓、压型钢板、栓钉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以及CO2、C2H2、O2 等应符合焊接规程的要求,并按要求作必要的检测复验。

(2)多层与高层建筑钢结构的钢材,主要采用Q235 的碳素结构钢和Q345 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其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700 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的规定。当有可靠根据时,可采用其它牌号的钢材。当设计文件采用其它牌号的结构钢时,应符合相对应的现行国家标准。

(3)采用焊接连接的节点,当板厚等于或大于50mm,并承受沿板厚方向的拉力作用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5313)的规定的允许值。

(4)钢结构的焊接材料及连接材料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并复验合格。

(5)钢板和型钢表面允许有不妨碍检查表面缺陷的薄层氧化铁皮、铁锈、由于压入氧化铁皮脱落引起的不显著的粗燥和划痕、轧辊造成的网纹和其他局部缺陷,但凹凸度不得超过厚度负公差的一半。对低合金钢板和型钢的厚度还应保证不低于允许最小厚度。

(6)钢板和型钢表面缺陷不允许采用焊补和堵塞处理,应用凿子或砂轮清理。清理处应平缓无棱角,清理深度不得超过钢板厚度负偏差的范围,对低合金钢还应保证不薄于其允许的最小厚度。

2.2.5.2 技术质量要求

(1)在多层与高层钢结构工程现场施工中,必须首先确定吊装机具,吊装方案、测量监控方案、焊接方案。

(2)对焊接节点处必须严格按无损检测方案进行检测,必须作好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和高强度螺栓连接件抗滑移系数的试验报告。对钢结构安装的每一步都应作好测量监控。

2.2.6 施工工艺

2.2.6.1 工艺流程

2.2.6.2 操作工艺

(1)钢结构吊装顺序

多层与高层钢结构吊装一般需划分吊装作业区域,钢结构吊装按划分的区域,平行顺序同时进行。当一片区吊装完毕后,即进行测量、校正、高强度螺栓初拧等工序,待几个片区安装完毕后,对整体再进行测量、校正、高强度螺栓终拧、焊接。焊后复测完,接着进行下一节钢柱的吊装。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本层压型钢板吊放和部分铺设工作等。

(2)螺栓预埋

螺栓预埋很关键,柱位置的准确性取决于预埋螺栓位置的准确性。预埋螺栓标高偏差控制在+5mm 以内,定位轴线的偏差控制在±2mm。

(3)钢柱拼装

为便于保证钢柱拼装质量,减少高空作业,可采用在地面将多节柱拼装在一起,一次吊装就位。起重机起重能力应能满足一次起吊。

1)根据钢柱断面不同,采取相应的钢平台及胎具。

2)每节钢柱都弹好中线,在断面处成互相垂直。多节柱拼装时,三面都要拉通线。

3)每个节点最容易出现问题是翼缘板错口。如发现翼缘板制作时发生变形,采用机械矫正或火焰矫正,达到允许误差继续拼装。拼装一般采用倒链,在两接口处焊耳板,进行校正对接。

4)节点必须采用连接板做约束,当焊接冷却后再拆除。

5)焊接冷却将柱翻身,焊另一面前进行找平,继续量测通线→找标高→点焊→焊好约束板→焊接→冷却→割掉约束板及耳板→复核尺寸

2.2.6.3 钢柱安装工艺

(1)吊点设置:

吊点位置及吊点数,根据钢柱形状、端面、长度、起重机性能等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钢柱弹性和钢性都很好,吊点采用一点正吊,吊耳放在柱顶处,柱身垂直、易于对线校正。通过柱重心位置,受起重机臂杆长度限制,吊点也可放在柱长1/3处,吊点斜吊时由于钢柱倾斜,对线校正较难。对细长钢柱,为防止钢柱变形,采用二点或三点。

如果不采用焊接吊耳,直接在钢柱本身用钢丝绳 帮扎时要注意两点。其一:在钢柱(口、工)四角做包角(用半圆钢管内夹角钢)以防钢丝绳刻断;其二:在绑扎点处,为防止工字型钢柱,局部受挤压破坏,可加一加强肋板,吊装格构柱,绑扎点处加支撑杆。

(2)起吊方法

1)多层与高层钢结构工程中,钢柱一般采用单机起吊,对于特殊或超重的构件,也可采取双机抬吊,双机抬吊应注意的事项:①尽量选用同类型起重机;②根据起重机能力,对起吊点进行荷载分配;③各起重机的荷载不宜超过其相应起重能力的80%;④在操作过程中,要互相配合,动作协调,如采用铁扁担起吊,尽量使铁扁担保持平衡,倾斜角度小,以防一台起重机失重而使另一台起重机超载,造成安全事故;⑤信号指挥,分指挥必须听从总指挥。

2)起吊时钢柱必须垂直,尽量做到回转扶直,根部不拖。起吊回转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同其他已吊好的构件相碰撞,吊索应有一定的有效高度。

3)第一节钢柱是安装在柱基上的,钢柱安装前应将登高爬梯和挂篮等挂设在钢柱预定位置并绑扎牢固,起吊就位后临时固定地脚螺栓,校正垂直度。钢柱两侧装有临时固定用的连接板,上节钢柱对准下节钢柱柱顶中心线后,即用螺栓固定连接板做临时固定。

4)钢柱安装到位,对准轴线,必须等地脚螺栓固定后才能松开吊索。

(3)钢柱校正

钢柱校正要做三件工作:柱基标高调整,柱基轴线调整,柱身垂直度校正。测量是安装的关键工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以测量为主。

1)首层钢柱柱基标高调整

首层钢柱放上后,利用柱底板下的螺母或标高调整块控制钢柱的标高(因为有些钢柱过重,螺栓和螺母无法承受其重量,故柱底板下需加设标高调整块——钢板调整标高),精度可达到±1mm 以内。柱底板下预留的空隙,可以用高强度、微膨胀、无收缩沙浆以捻浆法填实。如图2.2.6.3所示。

图2.2.6.3

当使用螺母作为调整柱底板标高时,应对地脚螺栓的强度和刚度进行计算。现在有很多高层钢结构地下室部分钢柱是劲性钢柱,钢柱的周围都布满了钢筋,调整标高和轴线时,都要适当地将钢筋梳理开才能进行,施工起来较困难些。

2)首层钢柱柱底轴线调整

对线方法:在起重机不松钩的情况下,将柱底板上的四个点与钢柱的控制轴线对

齐缓慢降落至设计标高位置。如果这四个点与钢柱的控制轴线有微小偏差可借线。

3)首层钢柱柱身垂直度校正

采用缆风绳校正方法。用两台呈90° 的经纬仪找垂直。在校正过程中,不断微调柱底板下螺母,直至校正完毕,将柱底板上面的两个螺母拧上,缆风绳松开不受力,柱身呈自由状态,再用经纬仪复核,如有微小偏差,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无误,将上螺母拧紧。地脚螺栓上螺母一般用双螺母,可在螺母拧紧后,将螺母与螺杆焊实。

4)柱顶标高调整和其他节框架钢柱高控制

柱顶标高调整和其他节框架钢柱高控制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按相对标高安装,另一种按设计标高安装,通常按相对标高安装。钢柱吊装就位后,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经摩擦面处理)上下耳板,不加紧,通过起重机起吊,撬棍微调柱间间隙。量取上下柱顶预先标定标高值,符合要求后打入钢楔、点焊限制钢柱下落,考虑到焊缝收缩及压缩变形,标高偏差调整至5mm以内。柱子安装后在柱顶安置水平仪,测相对标高,取最合理值为零点,以零点为标准进行换算各柱顶线,安装中以线控制,将标高测量结果与下节柱顶预检长度对比进行综合处理。超过5mm对柱顶标高作调整,调整方法:是采用填塞一定厚度的低碳钢钢板,但须注意不宜一次调整过大,因为过大的调整会带来其他构件节点连结的复杂化和安装难度。

5)第二节柱纵横十字线校正。为上下柱不出现错口,尽量做到上下柱十字线重合,如有偏差,在柱柱的连接耳板的不同侧面夹入垫板(垫板厚度0.5~1.0mm),拧紧大六角螺栓,钢柱的十字线偏差每次调整3mm以内,若偏差过大分2~3次调整。

注意:每一节柱子的定位轴线决不允许使用下一节柱子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引到高空,以保证每节柱子安装正确无误,避免产生过大的积累偏差。

6)第二节钢柱垂直度校正

钢柱垂直度校正的重点是对钢柱有关尺寸预检,即对影响钢柱垂直度因素的预先控制。经验值测定:梁与柱一般焊缝收缩值小于2mm;柱与柱焊缝收缩值一般在

3.5mm。

为确保钢结构整体安装质量精度,在每层都要选择一个标准框架结构体(或剪力筒),依次向外发展安装。

安装标准化框架的原则:指建筑物核心部分,几根标准柱能组成不可变的框架结构,便于其它柱安装及流水段的划分。

标准柱的垂直度校正:采用两台经纬仪对钢柱及钢梁安装跟踪观测。钢柱垂直度校正可分两步。

第一步,采用无缆风绳校正。在钢柱偏斜方向的一侧打入钢楔或顶升千斤顶。注意:临时连接耳板的螺栓孔应比螺栓直径大4mm,利用螺栓孔扩大足够余量调节钢柱制作误差-1~+5mm。

第二步:将标准框架体的梁安装上。先安装上层梁,再安装中、下层梁,安装过程会对柱垂直度有影响,可采用钢丝绳缆索(只适宜跨内柱)、千斤顶、钢楔和手拉葫芦进行,其它框架柱依标准框架体向四周发展,其做法与上同。

2.2.6.4 框架梁安装工艺

(1)钢梁安装采用两点吊。

(2)钢梁吊装宜采用专用卡具,而且必须保证钢梁在起吊后为水平状态。

(3)一节柱一般有2 层、3 层或4 层梁,原则上横向构件由上向下逐件安装,由于上部和周边都处于自由状态,易于安装且保证质量。一般在钢结构安装实际操作中,同一列柱的钢梁从中间跨开始对称地向两端扩展安装,同一跨钢梁,先安装上层梁再安装中下层梁。

(4)在安装柱与柱之间的主梁时,会把柱与柱之间的开档撑开或缩小。测量必须跟踪校正,预留偏差值,留出节点焊接收缩量,这时柱子产生的内力,焊接完毕焊缝收缩后也就消失。

(5)柱与柱节点和梁与柱节点的焊接,以互相协调为好。一般可以先焊一节柱的顶层梁,再从下向上焊接各层梁与柱的节点。柱与柱的节点可以先焊,也可以后焊。

(6)次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一层一层安装完成。

(7)同一根梁两端的水平度,允许偏差(L/1000);最大不超过10,如果钢梁水平度超标,主要原因是连接板位置或螺孔位置有误差,可采取换连接板或塞焊孔重新制孔处理。

2.2.6.5 柱底灌浆

在第一节钢框架安装完成后即可开始紧固地脚螺栓并进行灌浆。灌浆前必须对柱基进行清理,立模板,用水冲洗并除去水渍,螺孔处必须擦干,然后用自流砂浆连续浇灌,一次完成。流出的砂浆应清洗干净,加盖草包养护。砂浆必须做试块,作为验收资料。

2.2.6.6 补漆

(1)高层建筑钢结构在一个流水段一节柱的所有构件安装完毕,并对结构验收合格后,结构的现场焊缝、高强度螺栓及其连接节点,以及在运输安装过程中构件涂层被磨损的部位,应补刷涂层。涂层应采用与构件制作时相同的涂料和相同的涂刷工艺。

(2)涂层外观应均匀,平整、丰满,不得有咬底、剥落、裂纹、针孔、漏涂和明显的皱皮流坠,且应保证涂层厚度。当涂层厚度不够时,应增加涂刷的遍数。

(3)经检查确认不合格的涂层,应铲除干净,重新涂刷。

(4)当涂层固化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2.6.7 焊接工艺

详见本标准焊接部分。

2.2.6.8 高强螺栓施工工艺

详见本标准高强螺栓施工部分。

2.2.6.9 多层与高层钢结构安装测量

(1)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测量工作的好坏,是关系整体钢结构安装质量和进度的大问题,为此钢结构安装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设计图纸的审核。

2)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测。

3)测量器具的检定与检校。

4)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

5)建筑物测量验线。

6)高层钢结构安装阶段的测量放线(包括控制网的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点的竖向投递,柱顶平面放线,悬吊钢尺传递高程,钢结构安装测控等)。

(2)测量器具的检定与检验

为达到正确的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成果,经纬仪、水平仪、钢尺施工测量前必须经计量部门进行鉴定外,在周期内的经纬仪、水平仪、主要轴线关系,还应每2-3 个月定期检校。

经纬仪:一般钢结构工程采用精度为2S 级的光学经纬仪,对于高层钢结构工程宜采用激光经纬仪,其精度在1/200000 之内。

水准仪: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及工程水准测量用途要求,其精度为±3mm/km。 钢卷尺:土建1 把,钢结构制作1 把,钢结构安装2 把和监理单位1 把,五把钢尺应通过标准计量校准钢尺。

(3) 建筑物测量验线

钢结构安装前,土建部门已做完基础,为确保钢结构安装质量,进场后首先要求土建部门提供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其轴线基准点、标高水准点,依此进行复测轴线及标高。轴线复测:复测方法根据建筑物平面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1)矩形建筑物的验线宜选用直角坐标法。

2)任意形状建筑物的验线宜选用极坐标法。

3)任意形状建筑物点位距离较长,量距困难或不便量距时,宜选用角度(方向)交汇法。

4)平面控制点距离不超过所用钢尺全长,且场地量距条件较好时,宜选用距离交会法。

5)使用光电测距仪验线时,宜选用极坐标法,光电测距仪的精度应不低于(5mm+5mm/kg.D),D 为被测距离。

验线部位:定位依据桩位及定位条件。

①建筑物平面控制图、主轴线及其控制桩;

②建筑物高程控制网及±0.000 高程线;

③控制网及定位放线中的最弱部位。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2.6.9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 表2.2.6.9

等级 适 用 范 围 测角中的误差(〃) 边长相对中的误差

1 钢结构超高层连续程度高的建筑 ±9 1/24000 2 框架、高层连续程度一般的建筑 ±12 1/15000 3 一般建筑 ±24 1/8000

(4)误差处理:

1)两者之差略小于或等于1/ 1.414 限差时,可不必改正放线结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

2)两者之差超过1/ 1.414 限差时,原则上不予验收,尤其是要害部位。若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

(5)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与传递

建立基准控制点:

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物测量基准点有两种测设方法。

一种方法是将测量基准点设在建筑物外部,俗称外控法,它适用于场地开阔的工地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在轴线延长线上设立控制点,控制点一般距建筑物0.8~1.5H(H 为建筑物高度)处。每点引出两条交会的线,组成控制网,并设立半永久性控制桩。建筑物垂直度的传递都从该控制桩引向高空。

另一种测设方法是将测量控制基准点设在建筑物内部,俗称内控法。它适用于场

地狭窄,无法在场外建立基准点的工地。控制点的多少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决定。当从地面或底层把基准线引至高空楼面时,遇到楼板要留孔洞,最后修补该孔洞。 上述基准控制点测设方法可混合使用。

1)建立复测制度。要求控制网的测距相对中误差小于l/25000,测角中误差小于2″。

2)各控制桩要有防止碰损的保护措施。设立控制网,提高测量精度。基准点处宜用预埋钢板,埋设在混凝土里。并在旁边做好醒目的标志。

(6)平面轴线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地下部分:一般高层钢结构工程中,均有地下部分1~6 层左右,对地下部分可采用外控法。建立井字形控制点,组成一个平面控制格网,并测设出纵横轴线。 地上部分:控制点的竖向传递采用内控法,投递仪器采用激光铅直仪。在地下部分钢结构工程施工完成后,利用全站仪,将地下部分的外控点引测到±0.000m 层楼面,在±0.000m层楼面形成井字形内控点。在设置内控点时,为保证控制点间相互通视和向上传递,应避开柱梁位置。在把外控点向内控点的引测过程中,其引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中相关规定。地上部分控制点的向上传递过程是:在控制点架设激光铅直仪,精密对中整平;在控制点的正上方,在传递控制点的楼层预留孔300mm×300mm 上放置一块有机玻璃做成的激光接收靶,通过移动激光接收靶即将控制点传递到施工作业楼层上;然后在传递好的控制点上架设仪器,复测传递好的控制点,当楼层超过100m 时,激光接收靶上的点不清楚,可采用接力办法传递,其传递的控制点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7)柱顶轴线(坐标)测量

利用传递上来的控制点,通过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平面控制网放线,把轴线(坐标)放到柱顶上。

(8)悬吊钢尺传递标高

1)利用标高控制点,采用水准仪和钢尺测量的方法引测。

2)多层与高层钢结构工程一般用相对标高法进行测量控制。

3)根据外围原始控制点的标高,用水准仪引测水准点至外围框架钢柱处,在建筑物首层外围钢柱处确定+1.000m 标高控制点,并做好标记。

4)从作好标记并经过复测合格的标高点处,用50m 标准钢尺垂直向上量至各施工层,在同一层的标高点应检测相互闭合,闭合后的标高点则作为该施工层标高测量的后视点并作好标记。

5)当超过钢尺长度时,另布设标高起始点,作为向上传递的依据。

(9)钢柱垂直度测量

1)钢柱吊装时,钢柱垂直度测量一般选用经纬仪。用两台经纬仪分别架设在引出的轴线上,对钢柱进行测量校正。当轴线上有其它的障碍物阻挡时,可将仪器偏离轴线150mm 以内。

2)钢结构安装工程中的测量顺序

a. 初校。初校是钢柱就位中心线的控制和调整,调整钢柱扭曲、垂偏、标高等综合安装尺寸的需要。

b. 重校。在某一施工区域框架形成后,应进行重校,对柱的垂直度偏差,梁的水平度偏差进行全面的调整,使柱的垂直度偏差,梁的水平度偏差达到规定标准。 c. 高强度螺栓终拧后的复校。在高强度螺栓终拧以后应进行复校,其目的是掌握在高强度螺栓终拧时钢柱发生的垂直度变化。这时的变化只有考虑用焊接顺序

来调整。

d. 焊后测量,在焊接达到验收标准以后,对焊接后的钢框架柱及梁进行全面的测量,编制单元柱(节柱)实测资料,确定下一节钢结构构件吊装的预控数据。 e. 通过以上钢结构安装测量程序的运行,测量要求的贯彻、测量顺序的执行,使钢结构安装的质量自始至终都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不断提高钢结构安装质量的目的。

2.2.7 质量标准

按《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标准执行。

2.2.8 成品保护

(1)高强度螺栓、栓钉、焊条、焊丝等,要求堆放在库房的货架上,最多不超过四层。

(2)要求场地平整、牢固、干净、干燥,钢构件堆放分类堆放整齐,下垫枕木,叠层堆放也要求垫枕木,并要求做到防止变形、牢固、防锈蚀。

(3)不得对已完工构件任意焊割,空中堆物,对施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的焊缝、节点板处马上进行清理,并按要求进行封闭。

2.2.9 安全环保措施

2.2.9.1 安全措施

(1)攀登和悬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和体格检查。

(2)施工中对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应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3)雨天和雪天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对于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4)防护栏杆具体做法及技术要求,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有关规定。

(5)洞口防护设施具体做法及技术要求,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GJ80-91有关规定。

(6)钢柱安装登高时,应使用钢挂梯或设置在钢柱上的爬梯。钢柱安装时应使用梯子或操作台。

(7)登高安装钢梁时,应视钢梁高度,在两端设置挂梯或搭设钢管脚手架。

(8)悬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带。

(9)结构安装过程中,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

(10)起重机的行驶道路,必须坚实可靠。

(11)严禁超载吊装。

(12)禁止斜吊。

(13)双机抬吊,要根据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进行合理的负荷分配(每台起重机的负荷不应超过其安全负荷的80%),并在操作时要统一指挥。

(14)绑扎构件的吊索须经过计算,所有起重工具,应定期进行检查,对损坏的作出鉴定。

(15)过大的风载会造成起重机倾覆,工作完毕轨道两端设夹轨钳,遇有台风警报,塔式起重机应拉好缆风。

(16)塔式起重机应安有起重量限位器、高度限位器、幅度指示器、行程开关等,防止安全装置失灵而造成事故。

(17)群塔作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保证在最不利位置时,任一台的起重臂不会与另一台的塔身、塔顶相碰,并至少有2m 的安全距离;应避免两台起重臂在垂直位置相交。

(18)为防止高处坠落,操作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19)在雨季、冬季里,构件上常因潮湿或积有冰雪而容易使操作人员滑倒,采取清扫积雪后再安装,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方可操作。

(20)地面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21)高空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及安全带等零部件,应放入随身携带的工具袋内,不可随便向下丢掷。

(22)在高空用气割或电焊切割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割下的金属或火花落下伤人。

(23)使用塔式起重机或长吊杆的其它类型起重机时,应有避雷防触电设施。

(24)各种起重机严禁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在通过架空输电线路时,应将起重臂落下,并确保与架空输电线的垂直距离。严禁带电作业。

(25)氧乙炔瓶放置安全距离应大于10m。

(26)使用电气设备和化学危险物品,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严格防火措施、确保安全,禁止违章作业。

2.2.9.2 环保措施

(1)焊接节点处,设置钢管防护栏杆,栏杆周围使用彩条布围护,防止电弧光和焊接产生的烟尘外露。

(2)工程施工中和完工后废渣、废料等,应进行清理回收。

2.2.10 质量记录

按《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有关记录表执行。

2.3 金属压型钢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2.3.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压型金属板的施工现场制作和安装工程。

2.3.2 引用标准

(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建筑钢结构施工手册》中国钢结构协会2001/5。

2.3.3 术 语

建筑用压型钢板——简称压型钢板。薄钢板经辊压冷弯,其截面成V形、U形、梯形或类似这几种形状的波形,在建筑上用作屋面板、楼板、墙板及装饰板,也可被选为其他用途的钢板。

2.3.4 施工准备

2.3.4.1 技术准备

(1)认真审读施工详图设计,排版图、节点构造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2)组织施工人员学习以上内容,并由技术人员向工人讲解施工要求和规定。

(3)编制施工操作条例,下达开竣工时期和安全操作规定。

(4)准备下达的施工详图资料。

(5)检查安装前的结构安装是否满足围护结构安装条件。

2.3.4.2 材料准备

(1)依据设计对压型钢板基材、镀层、涂层的要求合理的选配材料。

(2)对小型工程,材料需一次性准备完毕。对大型工程,材料准备需按施工组织计划分步进行,并向供应商提出分步供应清单,清单中需注明每批板材的规格、型号、数量、连接件、配件的规格数量等。并应规定好到货时间和指定堆放位置。

(3)材料到货后应立即清点数量、规格,并核对送货清单与实际数量是否相符。当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处理,更换、代用材料需经甲方、监理、总包、设计同意,并应将问题及时反映到供货厂家。

2.3.4.3 主要机具

(1)提升设备:汽车吊、卷扬机、滑轮、拔杆、吊盘等,按不同的工程面积、高度,选用不同的机具。

(2)施工工具:按安装队伍分组数量配套,栓钉焊机、电钻、自攻钉、拉铆钉、栓钉、瓷环、手提圆盘锯、钳子、螺丝刀、铁剪、手提工具袋等。

(3)电源连接器具:总用电的配电柜、按班组数量配线、分线插座、电线等、各种配电器具必须考虑防雨条件。

2.3.4.4 作业条件

(1)压型板施工之前应及时办理有关楼层的钢结构安装、焊接、节点处高强度螺栓、油漆等工程的施工隐蔽验收;

(2)压型钢板的有关材质复验和有关试验鉴定已经完成;

(3)安装压型钢板的相邻梁间距大于压型板允许承载的最大跨度的两梁之间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搭设支顶架。

(4)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堆放场地装卸条件、设备行走路线、提升位置、马道设置、施工道路,临时设备的位置等进行全面检查,以保证运输畅通,材料不受损坏和施工安全。

(5)堆放场地要求平整,不积水、不妨碍交通,材料不易受到损坏的地方。

(6)施工道路要雨季可使用,允许大型车辆通过和回转。

(7)工地应配套有上岗证的电工、焊工等专业人员。

2.3.5 材料和技术质量要求

2.3.5.1 材料要求

(1)金属压型板及制造金属压型板所采用的原材料,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

符合《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91、《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12754—91 和设计要求,并有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2)压型金属泛水板、包角板和零配件的品种、规格以及防水密封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的质量合格证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3)压型板施工使用的焊接材料,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3.5.2 技术质量要求

(1)压型金属板应在支承构件上可靠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压型金属板、泛水板和包角板等应固定可靠、牢固,防腐涂料涂刷和密封材料敷设应完好。

(2)连接件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3)压型金属板安装应平整、顺直,板面不应有施工残留物和污物。檐口和墙面下端应呈直线,不应有未经处理的错钻孔洞。

2.3.6 施工工艺

2.3.6.1 工艺流程

压型金属板安装工程种类较多,各有安装工序特点,但其基本点是相同的,以屋面工程为例,其工艺流程如下:

2.3.6.2 操作工艺

(1)安装放线

1)安装放线前应对安装面上的已有建筑成品进行测量,对达不到安装要求的部分提出修改。对施工偏差作出记录,并针对偏差提出相应的安装措施。

2)根据排版设计确定排版起始线的位置。屋面施工中,先在梁上标定出起点,即沿跨度方向在每个梁上标出排版起始点,各个点的连线应与建筑物的纵轴线相垂直,而后在板的宽度方向每隔几块板继续标注一次,以限制和检查板的宽度安装偏差积累,见图2.3.6.1,不按规定放线会出现图2.3.6.2的锯齿现象和超宽现象。

图2.3.6.1正确放线

图2.3.6.2非正确放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5i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