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0 22: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一部分
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条 文
1
前 言
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质量,引导土地开发整理资金合理使用,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标准编制指南》、《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分为总则,建设目标,建设条件,类型区和工程和布局,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及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共8章30节和2个附录,内容覆盖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涉及的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方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和标准的组成部分。 本标准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管理和解释。 课题领导小组:组 长:张延华
副组长:鲁建平、洪盛腾、罗进荣
成 员:翁祖荣、黎增锋、张佳、王援高、严政 编制单位:浙江省土地整理中心
浙江大学
主要起草人:黎增锋、童菊儿、沈志勤、汪晖、吴宇哲、许红卫、王珂、沈掌泉、郭忠楼、章岳峰、张艳彬、何佑勇、黄文贵、朱儒颂、陈祝炉、吕朝阳、朱晚芸、彭毅、吴家胜、马鹰击、奕永庆、徐祖煌、朱锦尉、陈新明
1
目 录
1 总 则.................................................................................................................................................................. 1 1.1 1.2 1.3 1.4 1.5
目的 ............................................................................................................................................................... 1 适用范围 ...................................................................................................................................................... 1 基本原则 ...................................................................................................................................................... 1 引用标准 ...................................................................................................................................................... 1 基本术语 ...................................................................................................................................................... 3
2 建设目标 ............................................................................................................................................................. 5 2.1 总体目标 ...................................................................................................................................................... 5 2.2 具体目标 ...................................................................................................................................................... 5 3 建设条件 ............................................................................................................................................................. 6 3.1 3.2 3.3 3.4 3.4
合法性........................................................................................................................................................... 6 自然资源条件 ............................................................................................................................................. 6 社会经济条件 ............................................................................................................................................. 6 基础设施条件 ............................................................................................................................................. 6 其他条件 ...................................................................................................................................................... 6
4 类型区和工程布局 ........................................................................................................................................... 8 4.1 类型区........................................................................................................................................................... 8 4.2 工程布局 .................................................................................................................................................... 10 5 土地平整工程 .................................................................................................................................................. 12 5.1 一般规定 .................................................................................................................................................... 12 5.2 耕作田块修筑工程 .................................................................................................................................. 13 5.3 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 .............................................................................................................................. 15 6 灌溉与排水工程.............................................................................................................................................. 17 6.1 6.2 6.3 6.4 6.5 6.6 6.7
一般规定 .................................................................................................................................................... 17 水源工程 .................................................................................................................................................... 22 输配水工程................................................................................................................................................ 24 喷微灌工程................................................................................................................................................ 28 排水工程 .................................................................................................................................................... 31 渠系建筑物工程....................................................................................................................................... 34 泵站及输配电工程 .................................................................................................................................. 37
7 田间道路工程 .................................................................................................................................................. 40 7.1 一般规定 .................................................................................................................................................... 40 7.2 田间道......................................................................................................................................................... 40 7.3 生产路......................................................................................................................................................... 41 8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 42 8.1 8.2 8.3 8.4 8.5
一般规定 .................................................................................................................................................... 42 农田林网工程 ........................................................................................................................................... 42 岸坡防护工程 ........................................................................................................................................... 45 沟道治理工程 ........................................................................................................................................... 46 坡面防护工程 ........................................................................................................................................... 47
附录A 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分布图 ...................................................................................... 50 附录B 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表 ...................................................................................... 52
1
2 建设目标
2.1 总体目标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依据自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及农业生产现有条件,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标,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实现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 具体目标 2.2.1 项目建设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安全有效使用期达到20年以上。 2.2.2 工程建设等别
项目区内引水、提水工程等别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规定。 2.2.3 耕地数量增加目标
通过分析耕地质量与各种农业基础设施的相关关系,构建合理的工程体系,引导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更加合理地规划各种农业基础设施,节约占用土地比例,有效增加耕地面积。 2.2.4 耕地质量提高目标
耕地的单位面积粮食生产能力是表征耕地质量的终极指标。《浙江省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和《浙江省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折算报告》按粮食产量水平对耕地进行了分等,本标准规定经过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耕地质量应在原等级基础上至少提高一个等级。 2.2.5 综合效益提高目标
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的措施,提高项目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实现综合效益最佳。
5
3 建设条件
3.1 合法性
1)符合土地、水利、农业、林业、交通、环保、建设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 2)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要求,并与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3)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天然草场、退耕还林区以及坡度大于25o的山地、提供地区性居民饮用水源的河湖水面及其缓冲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
4)当地政府认可,公众积极参与和支持。 3.2 自然资源条件
1)具有充分的光热资源,并与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利用方向相适应。 2)水文地质、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能够满足农作物等生长的需要。 3)水资源基本平衡,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符合农田灌溉等的需水量和水质要求。 3.3 社会经济条件
1)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当地农民群众积极配合,社会公众参与程度高。 2)劳动力资源丰富,物资条件充裕,具备一定的财力条件。
3)土地开发整理总体目标明确,具有一定的新增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的潜力。 3.4 基础设施条件
1)具备较完善的蓄水、引水、输水、排水等灌排系统骨干设施。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做到灌溉有保证,排水有出路,防洪有保障。
2)具备较完整的交通道路系统。项目区对外交通比较便利,能够满足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对外交通的需要。
3)具备可靠的输、变电等电力设施条件。可以解决灌溉、排水及施工用电。 4)具备必要的农田防护林网、防洪堤坝等农田防护设施。 3.4 其他条件
1)土地权属清晰条件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界线、地类、面积等土地利用现状清楚,地类认定真实,各类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登记明确,土地权属关系清楚。
2)生态环境条件
项目区生态环境较能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得到保护和改善。 3)自然灾害改善条件
存在旱灾、涝灾、风害、水土流失和土壤潜育化等自然灾害的地区,能通过土地整理达到减少灾害威胁、改善局部小气候条件的目的。
4)其他条件
6
项目区具有人口、科学技术、地理位置等条件的优势,利于搞好土地整理,达到增地、增产、增收、增效,提高土地利用整体水平。
7
4 类型区和工程布局
4.1 类型区
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五个一级类型区、8个二级类型区。一、二级类型区分布与划分情况详见附录A、B。 4.1.1 一级类型区
1)浙北水网平原类型区
浙北水网平原类型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属于水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区域范围包括杭州市区、湖州市区、长兴县、德清县、嘉兴市区、嘉善县、海盐县、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宁波市区、余姚市、慈溪市、绍兴市区、绍兴县、上虞市。本区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纵横密布,湖荡众多,另外分布有少量的丘陵岗地以及波状、倾斜平原。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温和湿润,光照充足。本区土壤类型以水稻土和潮土为主,土层深厚。
2)浙西山地丘陵类型区
浙西山地丘陵工程类型区处于浙江省的西北部,区域范围包括桐庐县、临安市、淳安县、建德市、富阳市、安吉县、开化县。区内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较为高峻,地形切割较深,起伏变化较大,并有不少丘陵盆地,河谷小平原错落分布。本区为冬寒小区,是我省日照年辐射总量低值区,也是越冬条件最差的地区;本区的年降水量比较丰富,暴雨、热雷雨较多。本区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潴育型水稻土为主。
3)浙中丘陵盆地类型区
浙中丘陵盆地工程类型区位于钱塘江、曹娥江上游,是浙江省最大的丘陵、盆地集中分布区。区域范围包括金华市区、浦江县、兰溪市、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衢州市区、常山县、龙游县、江山市、武义县、磐安县、嵊州市、新昌县、诸暨市、天台县。境内山间盆地分布广泛,山丘坡地面积大。本区盆地气候特征明显,水资源相对不足,夏秋季少雨,丘陵山区伏秋干旱较为严重,是本省干旱集中区。本区土壤类型以水稻土、红壤、紫色土为主。
4)浙西南山地类型区
浙西南山地工程类型区位于浙江西南部,区域范围包括泰顺县、永嘉县、文成县、丽水市区、庆元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龙泉市、青田县、缙云县、景宁县、仙居县。本区山岭起伏,山峰林立,是浙江省山地面积最大的区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本区冬次冷夏秋半干燥、干燥。本区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为主。
5)浙东南沿海岛屿丘陵港湾平原类型区
浙东南沿海岛屿丘陵港湾平原工程类型区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东面濒海,西面背山。区域范围包括温州市区、平阳县、苍南县、瑞安市、乐清市、洞头县、台州市区、三门县、临海市、温岭市、玉环县、象山县、宁海县、奉化市、舟山市区、岱山县、嵊泗县。本区地貌以平原为主,平原、港湾、丘陵交错,海涂资源丰富,其中舟山群岛以丘陵为主,地貌特
8
点是丘陵岛屿和海域相间分布,岛屿型滩涂面积广阔。本区气候受亚热带海洋气候影响较深,温暖湿润。本区土壤类型多样,以水稻土、红壤、盐土、灰潮土为主。 4.1.2 二级类型区(工程模式)
1)水网圩田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
本模式适用于地势低平、水网密集、涝渍灾害严重等水网圩田工程类型区。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以条田形式为主;以河流或湖泊为水源;灌溉方式为提水或自流灌溉;渠道特征为明渠布置;排水采用自排为主,抽排为辅排水方式;田间道泥结石或碎石路面,生产路为素土夯实或碎石路面;农田林网及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为护路护沟林。
2)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
本模式适用于地势高低起伏、工程建设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等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为条田形式或梯田(地)形式;以山塘水库、河流、塘堰(坝)为水源;采用自流或提水灌溉;渠道特征为明渠或低压管道布置;排水采用自排水方式;田间道泥结石或碎石路面,生产路为素土夯实或碎石路面;农田林网及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为梯田(地)埂坎防护林和护路护沟林。
3)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
本模式适用于地面坡度较大、地势较高、水源不足,灌溉比较困难等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以梯田(地)为主;以山塘水库、塘堰(坝)、河流为水源;采用自流或提水灌溉;渠道特征为明渠或低压管道布置;排水采用自排水方式;田间道泥结石或碎石路面,生产路为素土夯实或碎石路面,由于地形的自然坡度大,变化复杂,山地的道路弯曲;农田林网及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可依据实际情况建设,不作硬性要求。山地丘岗以旱地为主,可结合当地实际,有条件的尽量修筑山塘水库、堰(坝)坝等水利设施,条件不足的可通过修建蓄水池的方式保证灌溉。
4)滨海盐化低地平原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
本模式适用于濒临东海、水质矿化度高、土壤盐渍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台风频繁等滨海盐化低地平原工程类型区。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以条田形式为主;以河流为水源;采用提水灌溉;渠道特征为明渠布置;排水采用自排与抽排结合排水方式;田间道泥结石或碎石路面,生产路为素土夯实或碎石路面;农田林网及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为农田生态林和护路护沟林。
5)滨海脱盐低地平原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
本模式适用于地势平坦、土壤偏碱性等滨海脱盐低地平原工程类型区。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以条田形式为主;以河流为水源;采用提水灌溉;渠道特征为明渠或低压管道布置;排水采用自排与抽排结合排水方式;田间道泥结石或碎石路面,生产路为素土夯实或碎石路面;农田林网及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为农田生态林和护路护沟林。
9
主要根据地形地貌条件而定,大弯就势,小弯取直,以便利耕作,对于少数地形有波状起伏的扇形耕作区,梯田(地)坎线亦随之略有弧度,不要求一律成直线。 5.2.2.3 田面宽度
梯田(地)田面宽度设计主要考虑地形坡度和土层厚度。为尽量减小挖填方量,地形坡度大、土层较薄时,则田面宽度宜小,地形坡度小、土层较厚时,则田面宽度可大一点,同时也要考虑施工和机耕的要求。适宜梯田(地)田面宽度见表5.2.2.3。
表5.2.2.3 不同地形坡度水平梯田(地)断面适宜参数
地形坡度(°) 1~5 5~10 10~15 15~20 20~25 田面宽度(m) 10~30 6~15 4~10 3.0~8 2.5~6 田坎高度(m) 0.5~1.5 0.7~1.8 1.0~2.2 1.2~2.5 1.2~2.5 田坎坡度(°) 85~90 80~90 75~85 75~80 70~80 5.2.2.4 梯田(地)田坎
梯田(地)田坎高度、田坎侧坡以及田坎底宽应该与地形坡度、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土质条件相适应,田坎高度还必须与田面宽度相对应,田坎坡度必须满足稳定要求。具体见表5.2.2.3。
梯田(地)田坎顶部应采用砼压顶,顶宽一般为30cm~40cm;梯田(地)外侧应修蓄水埂,蓄水埂高度宜为10cm~25cm,顶宽宜为30cm~40cm,蓄水埂原则上用土修筑;梯田(地)内侧应修建导渗沟(也叫坎下沟或截水沟),截水沟底宽20~30cm,深度为30~50cm。 5.2.2.5 田面长度
梯田(地)田面长度主要根据地形地貌条件而定,兼顾机械耕作的要求,田面长度宜为25m~200m。
5.3 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
土地平整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表土层的破坏,要视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证有效土层厚度,改善表土结构,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地力保持和改善的工程措施一般包括表土处理、客土回填、土地翻耕等。土地平整后形成的耕地耕作层应满足以下标准:
1)土地整理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生态系统,耕作层土壤回填率应达或超过90%,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开发复垦项目,新增耕地必须保证一定厚度的有效土层,耕作层中的碎石必须清除完毕。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保证旱地土层厚度在60cm以上;水田有20cm以上的耕作层或熟土层,15cm以上的犁底层。同时,要求熟土利用率达100%。
3)耕作层土壤质地较好,以砂壤至壤土为佳,基本无大的砾石,表土疏松,土壤通气性好,心土紧实,保墒保肥。
15
4)耕作层或表土层土壤无污染,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g/kg,pH值在5.5~8.5之间,含盐量不高于3g/kg。
16
6 灌溉与排水工程
6.1 一般规定 6.1.1 工程级别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灌溉与排水工程指田间配套的水利工程,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喷微灌工程、排水工程、渠系建筑物、泵站及输配电工程等,属于小型水利工程等级。本标准采用水量指标确定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工程等级。工程设计和工程投资控制应以此为基础依据,其它技术标准应与此衔接。 6.1.1.1 水源工程等级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的水源工程主要指蓄水量在10万m以下的塘堰(坝)、蓄水池、小型拦河坝(闸)工程等。本标准仅对10万m3以下的塘堰(坝)、小型拦河坝工程进行分级。
1)塘堰(坝)(10万m以下)工程等级应符合表6.1.1.1-1的级别指标。
表6.1.1.1-1 塘堰(坝)(10万m3以下)工程等级划分表
工程等别 总蓄水容积(104m3) 大型 10~5 中型 5~1 小型 <1 3
3
2)小型拦河坝(闸)工程等级应符合表6.1.1.1-2的级别指标。
表6.1.1.1-2 小型拦河坝(闸)工程等级
工程等别 引水流量(m3/s) 大型 5~2 中型 2~1 小型 <1 3)堤上修筑的水源工程,其级别不得低于堤的级别。 6.1.1.2 输、排水工程等级
输水工程、排水工程应符合表6.1.1.2的级别指标。
表6.1.1.2 输水工程、排水工程及渠系建筑物工程等级
工程等级 灌溉流量(m3/s) 工程类型 农渠 斗渠 排水流量(m/s) 斗沟 20~10 10~2 <2 3大型 / / / 中型 / 5~1 5~1 小型 <0.5 <1 <1 农沟 6.1.1.3 渠系建筑物工程等级
1)渠系建筑物工程应符合表6.1.1.3的级别指标。
表6.1.1.3 渠系建筑物工程等级
工程等级 大型 中型 小型 17
过水流量(m3/s) 10~5 5~1 <1 2)在堤上修筑的渠系建筑物,其级别不得低于堤的级别。 3)渠系建筑物与公路交叉布置时,其级别不得低于公路的级别 6.1.1.4 泵站工程等级
泵站应符合表6.1.1.4的级别指标。
表6.1.1.4 灌溉、排水泵站工程等级划分表
工程等级 装机流量(m/s) 装机功率(10kw) 43大型 10~2 0.1~0.01 中型 2~1 0.01~0.005 小型 <1 <0.005 注:1、装机流量、装机功率是指包括备用机组在内的单站指标; 2、当泵站按分等指标分属两个不同等级时,则按高等级确定。
6.1.2 灌溉标准
6.1.2.1 灌溉设计保证率
1)不同工程类型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应符合表6.1.2.1的规定。
表6.1.2.1 不同工程类型区灌溉设计保证率
二级工程类型区 水网圩田平原工程类型区 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 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 滨海盐化低地平原工程类型区 滨海脱盐平原低地工程类型区 丘陵盆地工程类型区 河谷冲积平原工程类型区 浅丘冲陇工程类型区 喷港口、微灌 灌溉设计保证率(%) 80~95 70~90 70~85 70~90 70~85 75~85 75~95 75~95 85~95 2)以抗旱天数为标准设计灌溉工程时,单季稻灌区可用30~50d,,双季稻灌区可用50~70d。经济发达地区,可按上述标准提高10~20d。 6.1.2.2 灌水延续时间
作物灌水延续时间应根据当地作物品种、灌水条件、灌区规模与水源条件,以及前茬作物收割期等因素确定。也可按表6.1.2.2确定灌水延续时间。
表6.1.2.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灌水延续时间表
作物 水稻 小麦 棉花 播前(d) 5~7 10~20 10~20 生育期(d) 3~5 10~15(拔节前后灌水) 8~15(花铃期、吐絮期) 18
玉米 7~15 5~10 6.1.2.3 灌溉用水定额
1)作物灌溉用水定额按表6.1.2.3-1确定。
表6.1.2.3-1 主要作物灌溉用水定额表
作物名称 保证率 栽培方式 灌溉方式 Ⅰ区 灌 溉 分 区(m3/亩) Ⅱ区 Ⅲ区 Ⅳ区 Ⅴ区 Ⅵ区 淹 灌 50% 露 地 薄露灌溉 早 稻 75% 露 地 淹 灌 薄露灌溉 淹 灌 90% 露 地 薄露灌溉 50% 露 地 薄露灌溉 淹 灌 晚 稻 75% 露 地 薄露灌溉 90% 露 地 薄露灌溉 50% 露 地 淹 灌 薄露灌溉 单季稻 75% 露 地 薄露灌溉 淹 灌 90% 50% 小 麦 75% 90% 50% 大 麦 75% 90% 50% 玉 米 75% 90% 露 地 地面灌 露 地 地面灌 露 地 地面灌 露 地 薄露灌溉 淹 灌 淹 灌 淹 灌 185 165 220 195 275 240 240 215 280 245 320 280 280 250 340 300 380 335 5* 35 45 5* 35 45 5* 30 40 180 155 210 180 260 220 220 190 260 225 290 245 255 220 330 285 370 315 5* 35 45 5* 35 45 5* 30 40 180 150 205 170 255 205 215 175 255 205 285 230 280 230 350 280 400 320 5* 30 40 5* 30 40 5* 30 40 220 195 270 240 310 275 260 225 305 265 345 305 295 260 355 315 395 350 5* 40 50 5* 40 50 5* 35 45 175 145 200 165 250 205 210 170 250 205 280 230 250 205 320 265 370 305 5* 30 40 5* 30 40 5* 25 40 210 185 255 225 295 260 245 215 290 255 330 290 270 240 335 295 385 335 5* 40 50 5* 40 50 5* 35 45 19
注:(1)表中灌溉分区Ⅰ为杭嘉湖平原区、Ⅱ为萧绍甬平原区、Ⅲ为浙东沿海平原区、Ⅳ为山区、Ⅴ为海岛地区、Ⅵ浙中丘陵盆地区。(2)定额中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值指进入田间的净定额。
2)作物灌溉分区与土地开发整理类型区的对应关系见表6.1.2.3-2。
表6.1.2.3-2 土地开发整理类型区与用水定额灌溉分区的对应关系
一级类型区 浙北水网平原类型区 浙西山地丘陵类型区 浙中丘陵盆地类型区 浙西南山地类型区 浙东南沿海岛屿丘陵港湾平原类型区 用水定额灌溉分区 杭嘉湖平原区(Ⅰ) 山区(Ⅳ) 浙中丘陵盆地区(Ⅵ) 山区(Ⅳ) 萧绍甬平原区(Ⅱ)、浙东沿海平原区(Ⅲ)海岛地区(Ⅴ) 6.1.2.4 泡田定额
水稻泡田定额根据土壤质地和地下水埋深按表6.1.2.4确定
表6.1.2.4 水稻泡田定额取值表
土壤质地 粘土、粘壤土 中壤土、沙壤土 轻壤土 地下水埋深(m) <2 >2 <2 >2 泡田定额(m3/亩) 50~80 70~100 80~120 80~130 100~160 泡田定额折合水深(mm) 75~120 105~150 120~180 120~195 150~240 6.1.3 排水标准
排涝标准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应根据排水区的自然条件、涝灾的严重程度及影响大小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等论证确定;排渍标准的设计应该严格按照当地作物的实际要求,同时结合国家相关规定来确定。 6.1.3.1 排渍标准
1)对于无盐碱化威胁的地区,小麦、油菜、玉米的种植区地下水位控制在0.8m以下,棉花种植区地下水位控制在1.2m以下。
2)对于地下水矿化度较高的地区,除满足防渍要求外,还应将地下水位控制在地下水临界深度以下。棉花种植区地下水位应能够控制在1.5m(蕾期以后)以下,小麦、玉米种植区则控制在1.0m以下。低山丘陵区可不考虑排渍要求。
3)不同工程类型区降渍标准应符合表6.1.3的规定。
20
表6.1.3 不同工程类型区降渍标准表
二级工程类型区 水网圩田平原工程类型区 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 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 滨海盐化低地平原工程类型区 滨海脱盐平原低地工程类型区 丘陵盆地工程类型区 河谷冲积平原工程类型区 浅丘冲陇工程类型区 降渍标准(m) 0.6~1.0 0.7~1.5 0.8~15 0.6~1.2 0.6~1.2 0.8~1.2 0.6~1.2 0.8~1.2 6.1.3.2 排涝标准
以设计暴雨重现期1d降雨量,旱作物从作物受淹起2d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田从作物受淹起2d排至耐淹水深为标准。浙北水网平原工程类型区应达到设计暴雨重现期20a的标准,其他地区必须达到设计暴雨重现期10a的标准。也可参照表6.1.3.2确定排涝标准。
表6.1.3.2 不同工程类型区的排涝标准
一级工程类型区 浙北水网平原工程类型区 浙西山地丘陵工程类型区 浙中丘陵盆地工程类型区 浙西南山地工程类型区 浙东沿海岛屿丘陵港湾平原工程类型区 排涝标准 20年一遇一日暴雨2日排除 10年一遇一日暴雨2日排除 10年一遇一日暴雨2日排除 10年一遇一日暴雨2日排除 10年一遇一日暴雨2日排除 6.1.4 建(构)筑物防洪标准
建(构)筑物防洪标准必须符合表6.1.4的规定。
表6.1.4 建(构)筑物防洪标准
重现期(a) 工程名称 设计 塘坝 蓄水池 小型拦水坝 泵站 渠系建筑物 灌排渠沟 20 10 20 20 10 10 校核 100 50 30 50 20 — 21
注:① 建于堤防上的建(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不得低于堤防的防洪标准。
② 灌排建筑物的校核防洪标准,可视工程具体情况和要求研究决定。 6.1.5 水质标准
灌溉水源的水质必须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同时应符合《浙江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标准》(DB33/T 558—2005)的规定。 6.1.6 灌溉水利用系数
1)防渗渠道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9,管道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95。 2) 田间水利用系数,水稻种植区不宜低于0.95;旱作区不宜低于0.90。
3) 灌溉水利用系数,自流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70,提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75;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6.2 水源工程 6.2.1 塘堰(坝) 6.2.1.1 一般规定
1)塘堰(坝)工程适用于山地、丘陵区。
2)塘堰(坝)的蓄水容积应在1000m~100000m;坝高不宜超过10m。 3)塘堰(坝)工程设计规模应满足灌溉设计保证率条件下的灌溉面积要求。 4)塘堰(坝)工程主要由挡水建筑物(挡水坝)、泄水建筑物(溢流坝、溢洪闸、溢洪涵)、放水建筑物(取水卧管或竖井、放水涵洞等)组成。 6.2.1.2 工程布局
塘堰(坝)工程布局应满足以下条件:
1)地形条件好。塘堰(坝)应选择位置高、容量大、自流灌溉面积大、淹没占地少、有适宜能建溢洪道位置的山地、丘陵区。
2)水源条件好。塘堰(坝)应修筑于坝轴线短、自然汇流条件较好、集水面积大、来水量丰富、拦蓄量大的地区,且水源无严重污染和淤积源。
3)地质条件好。塘堰(坝)挡水坝的坝址应选择于天然沟道平缓、地质条件良好、便于建筑物布置的位置,保证工程简单、安全可靠、渗漏损失小、土方和配套建筑物少。
4)连接条件好。塘堰(坝)应与灌区相邻,在进水口上游应布设沉沙池,塘堰(坝)进口不直接与坡面排水渠终端相连时,应布设引水渠。保证连接渠道最短,输水损失最小。 6.2.1.3 塘堰(坝)的挡水建筑物
1)根据筑坝材料的不同,坝型宜采用土坝、堆石坝和砌石坝。
2)土坝坝身宜采用粘土斜墙、粘土心墙或土工膜防渗,粘土较缺乏的地区,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心墙防渗;堆石坝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斜墙或心墙防渗。
3)坝基应根据其渗透特点,结合坝身防渗体的型式,采取粘土截水槽、粘土铺盖、土
22
3
3
工膜铺盖及混凝土截渗墙等防渗措施。
4)土坝、堆石坝在坝体的背水侧均应设置排水。
5)坝顶宽度不宜小于3m,非溢流坝坝顶安全超高宜为0.5m。
6)土坝临水侧宜采用块石或混凝土预制板护坡,背水侧宜采用草皮护坡;堆石坝宜采用块石护坡,下游也可采用草皮护坡。 6.2.1.4 塘堰(坝)的泄水建筑物
1)塘堰(坝)泄水建筑物应根据蓄水塘堰(坝)的特点采用溢流坝、泄水涵闸或岸边式溢洪道。
2)泄水建筑物出口必须设置消力池。
3)溢流坝宜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结构;溢流闸、涵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岸边溢洪道宜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结构。 6.2.1.5 塘堰(坝)的放水建筑物
1)塘堰(坝)宜采用坝下涵管放水,放水建筑物由取水卧管或竖井、放水涵洞、出口及消能工组成。
2)取水卧管的纵坡宜为1:2~1:3,卧管上端应设通气孔并高出蓄水塘堰(坝)的最高蓄水位,管上每隔0.3m~0.6m(垂直距离)设一取水孔;取水竖井井壁每隔0.5m设一对放水孔,竖井下部与放水涵洞连接,底部设深0.5m~1.0m消力井。
3)取水卧管宜采用方形砌石或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取水竖井宜采用圆形砌石结构和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放水涵洞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结构,断面型式宜采用圆形或拱形,其中钢筋混凝土涵可采用预制管;消力池宜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6.2.2 小型拦河坝(闸)
1)小型拦水坝(闸)工程适用于山地丘陵区,以抬高河道水位,满足灌溉引水要求。 2)小型拦水坝(闸)应布置于河道较窄、地质条件较好的河段,由溢流坝段和非溢流坝段组成。若河面狭窄、河势较陡,可将整个坝段建筑成溢流坝。
3)小型拦河坝宜采用堆石坝、浆砌滚水坝两种坝型;小型拦河闸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4)小型拦河坝工程一般需建设坝体、防渗铺盖、消力池、海漫及防冲槽等到部分组成,两岸有上游护坡、翼墙、边墩、下翼墙主护坡组成。
5)小型拦河坝坝顶高程应满足枯水期灌溉引水流量的要求,坝高、坝顶宽度、坝长应按河段宽度、与灌区的距离、地质条件、坝体结构等经技术经济评价确定。兼有生产路通行的,宜在坝顶建简易桥板。
6)小型拦河堆石坝坝体宜采用浆砌石(卵石)或混凝土面板作坝壳,壳内由干砌石、堆石或粗砂构成。
23
7)浆砌石滚水坝的浆砌石的石料一般有块石、条石和片石三种。坝主体宜采用块石,上下游坝面及溢流面部位可采用条石,坝体防渗可采用混凝土防渗面板或浆砌条石防渗层,浆砌条石防渗层设于迎水面,采用浆砌条石构成。
6.2.3 蓄水池
1)蓄水池的容积应满足灌溉水量的要求,其位置应满足灌溉系统水压要求。 2)具有拦蓄降雨作用的蓄水池应设置进水口,进水口应与蓄水池上部坡面的截水沟或排洪沟相连。蓄水池的下游侧应设置排水口,并与蓄水池下部坡面排洪沟相连,并设置控制闸门。
3)蓄水池的边墙应高于蓄水池最高水位0.3m~0.5m,宜采用重力式砌体结构。 4)对于渗透性较强的地基上建筑的蓄水池,可不设底板池底,但应作防渗处理,宜采用粘土、土工膜或混凝土防渗。
5)蓄水池的进水口前应设栏污栅和沉沙池。水池内宜设置爬梯。
6)蓄水池工程宜采用部分埋在地下或完全埋在地下的地表蓄水池设施。蓄水深度不超过1.5m、容积5~100m3的蓄水池可采用浆砌砖石、混凝土砌筑成矩形或圆形;蓄水深度超过1.5m或容积100~1000m3的蓄水池应采用浆钢筋混凝土砌筑成矩形。
7)对于渗透性较强的地基上建筑的蓄水池,应作防渗处理,宜采用粘土、土工膜或混凝土防渗。
6.3 输配水工程 6.3.1 明渠
适用于田间输配水斗渠和农渠工程。应依斗渠、农渠顺序设置固定渠道。 6.3.1.1 渠道布置
1)渠道应布置在其控制范围内地势较高地带,尽量满足自流灌溉要求。根据地形条件,采用灌排相邻布置或相间布置。
2)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规模,项目区内宜布置2~3级固定渠道。各级渠道宜相互垂直。
3)渠线布置要经济合理,宜短而直,做到交叉建筑物少、占地少和土方量少。 4)渠道工程要安全可靠,应尽量避免深挖、高填或穿越村庄。山丘区渠线应选择好的地质条件,避免通过风化破碎的岩层、节理发育破碎和透水性强的地带。
5)灌排渠系协调布置,做到引有渠、排有沟,灌排分开,防止重灌轻排,以灌夺排。 6.3.1.2 渠道长度与间距
1)各级渠道的长度宜与相应级别排水沟的长度对应一致。丘陵盆地工程类型区末级固定渠道长度宜在200m~500m之间,平原、圩区平原区末级固定渠道长度宜在200m~600m
24
之间。斗渠长度宜为800m~2000m。山地丘岗梯田(地)区因地制宜确定渠道长度。
2)斗渠的间距应与农渠的长度相对应,宜为200m~600m;农渠间距应与农沟间距一致。 末级渠道长度控制指标见表6.3.1.2。
表6.3.1.2 末级渠道长度控制指标
指标 控制灌排面积(ha) 长度(m) 间距(m) 密度(km/ km) 2斗渠(斗沟) 20~120 800~2000 200~600 1.7~5.0 农渠(农沟) 2.5~20 200~600 120~240 5.0~8.75 6.3.1.3 渠道工作制度
1)项目区布置3级固定渠道时,支渠宜采用续灌方式,斗渠、农渠宜采用轮灌方式。 2)项目区布置2级固定渠道时,若斗渠直接从水源取水,应采用续灌方式,农渠可采用轮灌方式;若斗渠从项目区附近大中型灌区的渠道取水,应根据取水渠道的运行要求确定工作方式。
6.3.1.4 渠道断面形式
1)明渠宜采用防渗衬砌处理,按形状渠道断面形式可采用U型、梯形、弧形底梯形和矩形;按施工方式可采用挖方、填方、半填半挖渠三种断面结构。
2)渠道设计流速应满足最小流速不低于0.3m/s的要求,并应满足表6.3.1.4允许不冲流速和衬砌适宜厚度要求。
表6.3.1.4 明渠允许不冲流速表
衬砌结构 干砌石 浆砌块石 浆砌石 双层 浆砌料石 现浇混凝土 混凝土 预制铺砌 喷射法施工 <5.00 <10.00 现浇钢筋混凝土 3.50~5.00 4.0~6.0 <8.00 <8.00 单层 允许不冲流速(m/s) 2.50~4.00 2.50~4.00 6.3.1.5 渠道防渗
1)渠道防渗结构宜根据当地材料状况,采用浆砌石结构、混凝土结构或土工膜加保护层结构。其中浆砌石结构主要适用于低山丘陵区;混凝土结构适用于各类型区;土工膜加保护层结构适用于土壤透水性强的地区,断面宜采用梯形断面,保护层宜采用混凝土预制板。
2)渠道防渗结构的厚度应达到表6.3.1.5-1的要求。
25
表6.3.1.5-1 浆砌石及混凝土防渗结构的适宜厚度
结构类型 浆砌块石 浆砌石 浆砌料石 矩形/梯形 - B≤100 梯形 150200 D40~D60 U型 混凝土 B≤100 梯形 150200 D40~D60 U型 D60~D90 D90~D120 注:B为渠道上口宽,D为U型渠道底部圆弧直径。 7~9 9~10 4~5 5~7 7~9 100
5)防渗渠道堤顶宽度宜为0.50m左右。渠堤兼做道路时,应满足道路建设标准。U 形和矩形渠道,道路边缘宜距渠口边缘0.25m~0.50m。 6.3.2 管道
管道灌溉适宜在井灌区或小流量的渠灌旱作区采用,包括浙北水网平原工程类型区、浙西山地丘陵工程类型区、浙中丘陵盆地工程类型区、浙西南山地工程类型区、浙东南沿海岛屿丘陵港湾平原工程类型区。管系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95。 6.3.2.1 管网规划与布置
1)井灌区宜在单井控制范围内布置独立完整的管道输水系统;渠灌区应根据作物布局、地形条件、地块形状等分区布置,尽量将压力接近的地块划分在同一分区。
2) 规划时首先确定给水栓的位置。给水拴的位置应当充分考虑到灌水的均匀性。若不采用连接软管灌溉,向一侧灌溉时,给水拴向间距可在40~50m之间,横向间距一般按80~100m布置。在山丘区梯田(地)中,应该考虑在每个台地中设置给水栓以便于灌溉管理。
3)管道级数:当系统流量小于30m/h时,可采用一级固定管道;系统流量在30m/h~60m3/h时,可采用干管输水、支管配水两级固定管道;系统流量大于60m3/h,可采用两级或
26
3
3
多级固定管道。对于渗透性强的沙质土地区,末级还应增设地面移动管。
4) 管网布置要尽量平行于沟、渠、路、林带等;管道系统应尽量沿田间道路和田块边界布置,以利于管理和耕作。
5) 管网布置应力求管道总长度最短、管道短而直,减少拐弯、起伏和折点,尽量避免逆坡布置。
6) 平原区各级管道应布置在各自控制区域中间,双向供水。低山丘陵区干管宜沿高地、平行于等高线布置。最末一级固定管道的走向应与作物种植方向一致,移动软管宜垂直于作物种植行。
7)干、支两级固定管道在灌区内的长度宜在90m/hm~150m/hm;支管间距宜采用50m~150m。各用水单位应设置独立的配水口,单口灌溉面积宜在0.250hm2~0.60hm2,给水栓间距宜为50m~100m。
8) 地形复杂处管道中心线铺设最大纵坡不宜大于1.0:1.5。管道应布置在坚实的地基上,避开填方区和可能产生滑坡或受山洪威胁的地带。
9) 应根据水力特性、在管道相应位置设进、排气阀或水锤等防护装置。 10) 固定管道应埋在地下,埋深应不小于60cm。
11)充分利用已有的水利工程,如倒虹吸和涵管等;充分考虑管路中量水、控制和保护等装置的适宜位置。
12) 尽量利用地形落差实施重力输水。 13) 避免干扰输油、输气管道及电讯线路等。
14) 其他规范参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 6.3.2.2 管材
1)输水管道宜采用硬质塑料类、水泥类管材,其性能指标及检测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保证满足设计工作压力的要求。
2) 管材选用应遵循经济实用、因地制宜、方便施工、就地取材等原则。
3) 地埋暗管在农业机具和车辆等外荷载作用下,管材的径向变形率(即径向变形量与外径的比值)不得大于5%。
4) 管壁要均匀一致,壁厚误差不应大于5%。
5) 满足运输、施工等要求,能承受一定的局部作用力。
6) 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连接方便连接处应该满足工作压力、抗弯折、刚度等方面的要求。
7) 管材内壁光滑,内外壁无可见裂缝,耐土壤化学侵蚀,耐老化,耐碰撞,耐磨擦,不易被扎破等,使用寿命满足设计年限要求。
8) 管材价格合理,管材维修费用合理,便于工程维护等。 9) 管材的连接与配套管件应该符合施工、维护、经济等要求。
27
2
2
10) 当输送的水有特殊要求时,还应考虑对管材的特殊需要。如灌溉与饮水结合的管道,要符合输送饮用水的标准。 6.3.2.3 附属设备
管道输水的管道系统中,根据运行的实际需要,应配置分水、给水、泄水、安全保护、量水等设备。 6.4 喷微灌工程
适用于地形复杂、水资源紧缺的地区,也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6.4.1 喷灌 6.4.1.1 适用条件
喷灌工程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好或水资源较缺乏地区对经济价值较高作物的灌溉。喷灌工程规划应纳入农业区划及水利规划,三者必须统一考虑;喷灌工程规划必须有充分的经济论证,进行可行性分析。 6.4.1.2 系统组成
1)喷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管网及喷头组成。
2)喷灌管网系统中应合理设置安全阀、空气阀等管道附属设施。
3)取水泵站应满足输水管路及喷头对压力和流量的要求,首部枢纽应设置水量和压力量测设备;应将水量、压力量测设备和安全保护设备等集中安装。
4)喷灌管网一般应由干管和支管二级管道组成。项目区面积大的可增设分干管。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山丘地区,干管沿主坡方向布置,支管沿等高线布置;在起伏不平的地形上,支管不能沿等高线布置时,应尽量使干管位于高处;平坦地区支管应尽量布置成与作物及耕作方向一致。在不规则地形布置干管时,应力求支管长度一致,规格统一。支管应尽可能垂直主风向布置。 6.4.1.3 总体布置
1)喷灌水源和泵站宜位于喷灌地块中心。
2)管道布置应与道路、林带、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及居民点的规划相结合,同时考虑各用水单位的需要,管理方便,有利于组织轮灌。
3)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山丘地区,干管沿主坡方向布置,支管沿等高线布置;在起伏不平的地形上,支管不能沿等高线布置时,应尽量使干管位于高处。
4)平坦地区支管应尽量与作物及耕作方向一致。
5)在不规则地形布置干管时,应力求支管长度一致、规格统一,且长度不宜过长,有利于水锤的防护。
6)管线的纵剖面应力求平顺,减少折点,当管线有驼峰时,应避免产生负压。 7)支管应尽可能垂直主风向布置,以增大支管间距、减少支管用量。
28
6.4.1.4 水质要求
喷灌系统水源水质必须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规定,同时应符合《浙江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标准》(DB33/T 558—2005)的规定,水源的含沙量不宜超过5%。 6.4.1.5 技术参数
1)喷灌强度不得大于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对于定喷式喷灌系统,不同质地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按表6.4.1.5-1确定。当地面坡度大于5%时,允许喷灌强度应按表6.4.1.5-2进行折减。
表6.4.1.5-1 各类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
土壤类别 砂 土 砂 镶 土 壤 土 壤 粘 土 粘 土 注:有良好覆盖时,表中数值可提高20%。 允许喷灌强度(mm/h) 20 15 12 10 8
表6.4.1.5-2 坡地允许喷灌强度降低值
地面坡度(%) 5~8 9~12 13~20 >20 允许喷灌强度降低(%) 20 40 60 75 2)喷洒水利用系数:风速低于3.4m/s时应达到0.8~0.9;风速为3.4~5.4m/s时应达到0.7~0.8;风速大于5.4m/s时,不宜喷洒。
3)喷头雾化指标应满足表6.4.1.5-3的要求。
表6.4.1.5-3 作物雾化指标
种 类 蔬菜及花卉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果树 牧草、饲料作物、草坪及绿化林木 雾化指标 4000~5000 3000~4000 2000~3000 4)设计风速下,喷灌均匀系数不应低于75%。
29
6.4.2 微灌 6.4.2.1 适用条件
微灌工程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好或水资源较缺乏地区经济价值较高作物的灌溉。微灌工程规划应该与其他灌溉工程统一安排,同时,微灌工程规划应该考虑多目标综合利用。 6.4.2.2 系统组成
1)微灌系统包括水源、首部枢纽、管网和灌水器。
2)首部枢纽和管网包括加压、过滤、施肥、量测、安全保护设备。根据需要可增加监测和自动控制装置。 6.4.2.3 管道系统布置
1)微灌管网一般由干管、支管和毛管三级管道组成。项目区面积大的可增设分干管,面积小的也可只设支、毛管两级。
2)平原类型区,包括丘陵盆地工程类型区、滨海盐化平原工程类型区、滨海脱盐平原工程类型区、河谷冲积平原工程类型区、水网圩田平原工程类型区,干、支管应尽量双向控制,两侧布置下级管道,毛管与作物种植方向一致。
3)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干管宜沿山脊或在较高位置平行于等高线布置,支管垂直于等高线布置,毛管平行于等高线并沿支管两侧对称布置。
4)移动式管道应根据作物种植方向、机耕等要求铺设,不宜横穿道路。
5)支管以上各级管道的首端宜设控制阀,地埋管道的阀门处应设阀门井。在管道起伏的高处、顺坡管道上端阀门的下游,逆止阀的上游均应设进排气阀。在干、支管的末端应设冲洗排水阀。
6)在直径大于50mm的管道末端、变坡、转弯、分岔和阀门处应设固定墩,当坡度大于20%或管径大于65mm时,宜增设固定墩。
7)固定式塑料管道相邻固定端之间,每隔30m~60m间距宜设伸缩节。
8)管道埋深应在冻土层以下,并满足地面荷载和机耕要求。干、支管埋深应不小于50cm。 6.4.2.4 水质要求
微灌水质除必须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的规定外,还应满足: 1)进入微灌管网的水应经过净化处理,不应含有泥沙、杂草、鱼卵、藻类等物质。 2)微灌水质的pH值一般应在5.5~8.0范围内。 3)微灌水的总含盐量不应大于2000mg/kg。 4)微灌水的含铁量不应大于0.4mg/kg。 5)微灌水的总硫化物含量不应大于0.2mg/kg。 6.4.2.5 过滤器
1)以蓄水池为水源时应考虑沉淀要求,从河道或渠道中取水时取水口处应设置拦污栅
30
和集水池。
2)当灌溉水中无机物含量小于10 mg/kg,或粒径小于80μm时,宜选用砂石过滤器、200目筛网过滤器或叠片式过滤器。
3)灌溉水中无机物含量在10mg/kg~100 mg/kg之间,或粒径在80μm~500μm之间时,宜先选用旋流水砂分离器或100目筛网过滤器作初级处理,然后再选用砂石过滤器。
4)灌溉水中无机物含量大于100 mg/kg,或粒径大于500μm时,应使用沉淀池或旋流水砂分离器作初级处理,然后再选用200目筛网或砂石过滤器。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不宜大于3.0 mm/s。
5)灌溉水中有机污物含量小于10 mg/kg时,可选用砂石过滤器或200目筛网过滤器。 6)灌溉水中有机污物含量大于10 mg/kg时,应选用初级拦污筛作第一级处理,再选用砂石过滤器或200目筛网过滤器。 6.5 排水工程 6.5.1 明沟
适用于田间输排水工程。田间末级固定沟道应依农沟、斗沟顺序设置。 6.5.1.1 一般规定
1)平原区应充分考虑地形坡向、土壤和水文地质等特点规划排涝和调控地下水位的排水系统。在涝碱共存地区,可采用沟、井、闸、泵站等工程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采用种稻洗盐和滞涝等措施;在涝渍共存地区,可采用沟网、河网和排涝泵站等措施。
2)干旱盐碱区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盐分组成及含量等情况,同时进行灌溉与排水规划,采取冲洗改良技术和有效调控地下水位的排水措施,并结合灌溉、农业与生物等措施,改良盐碱地。
3)沿江滨湖圩垸区应根据自然条件和内、外河水文等情况,采取联圩并垸、修站建闸和挡洪滞涝等工程措施,在确保圩垸区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内外水分开,灌排渠沟分设,高低田分排,水旱作物分植等原则,以及有效控制内河水位和地下水位的要求,制定洪、涝、渍兼治的排水规划。
4)滨海感潮区应根据自然特点和潮汐规律等情况,充分利用潮间自排的条件,采取防洪挡潮、整治河道、修建闸站和蓄洪滞涝等工程措施。
5)山丘冲垅区应根据山势地形、水土温度、坡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情况,采取冲顶建塘、环山撇洪、山脚截流、田间排水和田内泉水导排等措施,同时应与水土保持、山丘区综合开发和治理规划紧密结合。梯田区应视里坎部位的渍害情况,采取适宜的截流排水措施。 6.5.1.2 沟系布置
1)排水沟的布置必须与渠道布置相协调。地形平坦的地区宜采用与灌排相间的双向
排水形式;在倾斜平原地区宜采用灌排相邻的单向排水形式。
31
2)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规模,项目区内宜布置2~3级固定排水明沟,各级排水明沟宜相互垂直布置,排水线路宜短而直。
3)应根据地形条件,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泄、力争自流的原则选择排水线路。应选取在有利沟坡稳定的土质地带筑沟。
4)排水沟宜布置在低洼洼积水线布设,并尽量利用天然河沟和原有排水沟。当地形坡度大于0.5%时,末级固定沟宜大体上沿地形等高线布设。
5)排水沟出口应尽量采用自排方式。受承泄区或下一级排水沟水位顶托时,应设涵、闸相机抢排或设泵站提排。项目区内高差较大,部分地块具备自流条件时,应考虑分片排水。
6)排水明沟可与其它型式的田间排水设施结合布置。梯田(地)排水沟宜结合坡面排洪沟、截水沟布置。
7)平原水网地区,斗沟及其以上沟道可灌排兼用,但末级固定沟渠必须灌排分开。水旱间作地区,水田与旱田之间宜布置截渗排水沟。盐化平原区内,淡咸交界处要布置隔离沟,防止咸水倒渗。
10)在水资源不足地区的农田排水工程,原则上应为排水再利用创造条件。
11)有蓄排要求的圩垸区内,一般要求蓄涝水面率为排涝面积的5%~10%,调蓄水深1~2m,蓄涝水位应低于地面0.2~0.3m。 6.5.1.3 沟长
滨海脱盐平原工程类型区和水网圩田平原工程类型区末级固定排水沟(农沟)长度宜在300m~600m之间,其他类型区末级固定排水沟长度宜在200m~600m之间;斗沟长度宜为800m~2000m。浅丘冲陇工程类型区、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斗沟、农沟的长度可适当缩小。 6.5.1.4 间距与深度
排水沟的间距与深度应满足排涝、排渍和防盐的要求。间距取决于降雨条件(雨强、降雨历时等)、土壤的入渗能力及蓄水能力、田间径流的形成过程、作物的耐淹水深及耐淹时间等因素,其中的部分因素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排水沟间距的准确确定往往需要通过实验或数值模拟等手段来完成。对于没有排渍要求的浅丘冲陇工程类型区、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丘陵盆地工程类型区的丘陵区、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排水农沟主要用于涝水排除,深度一般在0.8~1.2m,其他种植玉米、小麦、油菜的地区,排水农沟的一般在1.2~1.4m;有防盐要求的盐化平原区、脱盐平原区和沿海滩涂,深度在1.5m左右,棉花种植区在1.8m左右。土壤含盐量较高,需要排盐、洗盐的地区,排水农沟深度可适当加深。 6.5.1.5 纵横断面
1)明沟可采用矩形或梯形断面。边墙可采用干砌石、浆砌石、现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砌筑以及预制混凝土铺砌,底板可采用浆砌砖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砌筑;降渍沟衬砌
32
结构必须满足透水要求,宜设置泄水孔。
2)排水沟底宽不小于0.3m;排水沟设计水位宜低于地面(或堤顶)不少于0.2m;下一级沟道的设计水位宜低于上一级沟道0.1~0.2m。
3)山地丘陵区沟底比降应与沟道所经过的地面坡降相接近,平原河网区斗沟、农沟沟底比降宜采用1/2000~1/5000。
4)排水沟应保证设计排水能力,设计水位距地面(或堤顶)不少于0.20m,下一级沟道的设计水位宜低于上一级沟道0.1~0.2m。容许不淤流速应不小于0.3m/s,最大容许不冲流速应满足表6.5.1.5规定。
表6.5.1.5 明沟的容许不冲流速(m/s)
水流深度 明沟类别 干砌石沟 浆砌砖石沟 混凝土沟 <0.4 1.7 2.6 3.4 0.4~1.0 2.0 3.0 4.0 1.0~2.0 2.5 3.8 5 ≥2.0 2.8 4.2 5.6 6.5.1.6 边坡防护
1)对于土壤砂粒含量过大,排水沟边坡易于受到水力侵蚀的沿海滩涂地区的排水沟宜选用衬砌防护、生物护坡等措施。对于有防渍要求的农沟,其衬砌结构必须满足透水要求。
2)低山丘陵区、山地丘岗区梯田(地)排水沟在田坎处宜布设跌水。
3)现浇混凝土衬砌和石质排水沟采用梯型断面时,边坡宜采用1:0.75~1:1。 6.5.2 暗管 6.5.2.1 系统布置
1)集水管或明沟宜顺地面坡向布置与吸水管管线夹角不应小于30,且集排通畅。各级排水暗管的首端与相应上一级灌溉渠道的距离不宜小于3m。
2)下列位置应设置检查井:吸水管长度超过200m或集水管长度超过300m处;集水管穿越道路或渠沟时,道路或渠沟两侧;集水管纵坡变化处;集水管与吸水管连接处。检查井间距不宜小于50m,井径不宜小于80cm。井的上一级管底应高于下一级管顶。井内应预留30cm~50cm的沉沙深度。明式检查井顶部应加盖保护,暗式检查井顶部覆土厚度不宜小于50cm。
3)水稻区和水旱轮作区的吸水管、集水管或明沟出口处宜设置排水控制口门。吸水管出口可逐条设置也可按田块多条集中设置控制口门。
4)暗管排水进入明沟处应采取防冲措施。
33
o
5)暗管排水系统的出口宜采用自排方式。暗管可与浅密明沟结合布置构成复合式排水网络。
6.5.2.2 埋深与间距
1)吸水管埋深应采用允许排水历时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位埋深与剩余水头之和。剩余水头值可取0.2m。
2)吸水管间距宜符合表6.5.2.2的规定。
表6.5.2.2 吸水管埋深和间距
吸水管埋深(m) 粘土、重壤土 0.8~1.3 1.3~1.5 1.5~1.8 1.8~2.3 10~20 20~30 30~50 50~70 吸水管间距(m) 中壤土 20~30 30~50 50~70 70~100 轻壤土、沙壤土 30~50 50~70 70~100 100~150 3)吸水管实际选用的内径不得小于50mm,集水管实际选用的内径不得小于80mm。在集水管的汇流面积较大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可分段采用不同的内径的管道。 6.6 渠系建筑物工程 6.6.1 水闸 6.6.1.1 适用条件
1)在灌溉渠道轮灌组分界处或渠道断面变化较大的地点应设节制闸;在临近分水闸的下游可根据需要设置节制闸。
2)直接从水源引水的渠道进口处应设置进水闸。 3)在分水渠道的进口处应设分水闸。 4)在位置重要的斗渠末端应设退水闸。 5)在骨干排水沟出口段应设排水闸。 6.6.1.2 闸室结构
根据泄流特点和运行要求,闸室宜采用开敞式或涵洞式。底板宜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平底板,闸墩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石结构。工作闸门宜采用铸铁门或钢筋混凝土平面闸门,启闭机宜采用固定式手动或手电两用螺杆启闭机。 6.6.1.3 上、下游连接段
翼墙可采用反翼墙、一字墙、八字墙或斜降翼墙等形式,断面宜采用重力式浆砌石挡墙;护坡、护底可采用砌石或混凝土结构。 6.6.1.4 地下轮廓布置
水闸的地下轮廓布置应满足闸室稳定和闸基防渗要求。
34
6.6.1.5 下游消能
水闸宜采用底流式消能。护坦可采用浆砌块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厚度应满足抗冲和抗浮要求。 6.6.2 渡槽
1)渠道跨越洼地、道路或其他沟渠,采用涵洞不适宜时,可选用渡槽。 2)渡槽轴线宜短而直,进、出口与上、下游渠道平顺连接。
3)渡槽的结构形式可采用梁式或拱式,支承结构可选用排架式、墩式或拱式,基础可采用刚性基础、柔性基础或桩基础。
4)渡槽槽身宜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横断面可采用矩形、U形或圆形。 6.6.3 倒虹吸
1)渠道穿越洼地、道路或其他沟渠,采用渡槽和涵洞不适宜时,可采用倒虹吸。 2)倒虹吸轴线在平面上投影宜为直线,并宜与所交叉道路或沟渠中心线正交。 3)进、出口布置应满足水力条件良好、运行可靠以及稳定、防渗、防冲、防淤等要求。 4)倒虹吸的布置形式可采用竖井式或斜管式。当渠道穿过道路且流量不大、压力水头小于3m~5m时,可采用竖井式;当地形变化不大,坡度不超过45o,高差小,且管轴线又较短时,可采用斜管式。
5)管身宜优先采用圆形断面的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钢管或硬质塑料管。 6.6.4 农桥
1)农桥分为一级农桥、二级农桥和三级农桥。一级农桥位于田间一级道上,二级农桥位于田间二级道上,三级农桥位于生产路上。
2)农桥应尽量与节制闸、涵洞、渡槽等建筑物结合布置,按照“安全、适用、经济、与周围环境协调、造型美观”的原则进行建设。
3)农桥应采用标准化跨径,桥梁全长应与所跨沟渠、河道宽度相适应。桥型宜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或板桥,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时可修建拱桥。
4)农桥的车辆计算荷载按表6.6.4的规定。一级、二级农桥应设置安全限载标志,并设置高度不小于1.1m的栏杆。
表6.6.4 农桥的车辆计算荷载
农桥类型 计算荷载(t) 2一级 15 二级 10 三级 - 注:三级农桥荷载标准按3.5kN/m取值。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及规划要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标准。
5)农桥桥面应与所连接道路的路基同宽。一级农桥桥面总宽度宜取6.0m~7.0m;二级农桥桥面总宽度宜取4.0m~5.0m;三级农桥桥面总宽度宜取1.0m~2.0m。
6)农桥桥下净空应根据需要满足船只通行和防洪等要求。
35
6.6.5 涵洞
1)填方渠道跨越排水沟或穿越填方道路时,可在渠下或路下设置涵洞。
2)涵洞应按照水流顺畅、不产生淤积和冲刷、运用安全可靠、适应地形地质条件等原则进行布置。轴线宜短而直,并宜与所交叉道路或沟渠中心线正交。
3)涵洞进出口应以圆锥形护坡、扭曲面护坡、八字墙等与上下游沟渠平顺连接,出口流速过大时应有消能防冲设施。
4)无压涵洞横断面宜采用拱形,有压涵洞横断面可采用圆形或矩形。
5)涵洞可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涵、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箱涵或混凝土、砌石拱涵。
6.6.6 跌水与陡坡
1)沟渠经过陡峻地段时,可设置跌水或陡坡。跌差不大于3m时,宜优先采用跌水;跌差大于3m时,宜采用陡坡或多级跌水。
2)跌水和陡坡应满足过水能力要求,并保证与之连接的上、下游沟渠有良好的水力条件,同时应采取有效的消能防冲和防渗措施。
3)跌水和陡坡可采用砌石、混凝土等抗冲耐磨材料建造。
4)跌口形式可采用矩形或梯形。渠道流量变化很小或必须设闸门控制时,可采用矩形跌口;渠道流量变化较大或变化较频繁时宜采用梯形跌口。跌水墙宜采用重力式挡墙。
5)陡槽宜采用等底宽式,轴线宜为直线。槽身横断面宜采用矩形,边墙较高时可采用梯形。梯形横断面边坡坡度应陡于1:1。 6.6.7 放水口
1)放水口布置应满足格田灌水要求。
2)放水口水位应高出平整后田面进水端10cm以上。 3)放水口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 6.6.8 量水设施
1)在灌溉渠道的引水、分水和放水口处应根据需要设置量水设施,并宜与渠系建筑物结合布置。
2)量水设施应布置在渠床稳定,具有规则的横断面,沿渠道的宽度、深度和底坡相同的缓坡渠段上,且在壅水变动影响范围以外。
3)量水设施与设备的选择、安装,要科学合理,经济适用,并易于操作和管理。适宜采用渠系建筑物量水、量水槽量水或定型的专用量水设备。
36
6.7 泵站及输配电工程 6.7.1 泵站 6.7.1.1 站址
1)应选择地形开阔、地质条件好的位置。
2)灌溉泵站站址应有利于控制提水灌溉范围,输水管、渠系布置经济。
3)排水泵站站址应有利于汇集农沟、斗沟或排水区涝水,且靠近承泄区;灌排结合泵站站址应满足“外水内引、内水外排”的要求,且与灌排渠沟的布置相适应。 6.7.1.2 总体布置
1)总体布置在满足运行管理和设备运输的要求下,应少占耕地、环境协调,并优先采用正向进、出水的布置形式。
2)灌溉泵站:水源距渠首较远且地势平缓时,宜采用引水式布置;水源紧邻灌溉渠首或岸边坡度较陡时,宜采用岸边式布置。
3)排水泵站:排水泵站布置应充分考虑自排可能。当具有部分自排条件时,应闸、站合建。若站址附近已有排水闸,采用闸、站分建。 6.7.1.3 主机组
1)水泵在满足灌溉排水流量和扬程要求的同时,应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良好的抗汽蚀性能。平均扬程时,水泵应在高效区运行,在最高扬程与最低扬程运行时,不允许产生汽蚀和动力机过载。
2)水泵宜为标准系列产品。平原区灌排泵站宜采用轴流泵或混流泵;低山丘陵区灌溉泵站宜采用单级单吸离心泵、单级双吸离心泵或蜗壳式混流泵。
3)主机组宜为2~4台套,流量在0.5m3/s以下的灌溉泵站可以采用单机组。 4)泵站动力机应满足水泵配套的要求,应优先采用电动机;输电线路较长或运行时间较短的泵站,可采用柴油机。泵与电动机宜采用直联传动。
5)净扬程高于3m的泵站,装置效率应不低于54%;净扬程低于3m的泵站,装置效率应不低于50%。
6.7.1.4 进、出水建筑物
1)进、出水建筑物应满足泵站灌排流量的要求,过流平顺。 2)引渠采用梯形断面,边坡应稳定。
3)前池宜采用梯形断面,纵向底坡宜为1/4~1/5,与引渠、进水池平顺衔接,宜采用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或混凝土护底、护坡。
4)卧式机组进水池应与泵房分建,位于泵房进水侧;立式机组进水池应与泵房合建,位于泵房下部。进水池应采用矩形断面,单泵流量超过0.5m/s泵站的进水池中应设置隔墩。
5)出水建筑物宜采用开敞式出水池。出水池宜通过翼墙及梯形断面渐缩段与灌排渠沟
37
3
相连,当泵站与灌排渠沟在道路两侧时,宜设置过路箱涵。
6)泵站的进、出水管路应短而直,尽量减少弯头、附件,管径应合理。 7)漂浮物较多的河流,应在泵站引渠末端或前池入口处设置拦污设施。 6.7.1.5 泵房
1)卧式机组宜采用分基型泵房或干室型泵房;立式机组宜采用湿室型墩墙式泵房。水网圩田平原工程类型区的提水灌溉可采用泵船。
2)泵房内机组宜采用一列式布置;配电设备宜集中布置于泵房的一侧或一端;泵房内应布置吊运设备和人员通行的通道;应留有机组安装和检修的空间;门窗的布置应满足设备进出、通风散热和采光的要求。
3)分基型泵房宜采用砖混结构;干室型泵房地面以下部分(干室)宜采用砖石砌体结构或现浇混凝土结构,泵房地面以上部分宜采用砖混结构;湿室型墩墙式泵房下部湿室(进水池)宜采用浆砌块石结构或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泵房的上部(电机层)宜采用砖混结构。
4)主机组较重的泵站,应设置机械吊运设备,机械吊运设备宜采用单轨手动葫芦、单轨电动葫芦或单梁吊车;主机组较轻、可以人力搬运的泵站,可不设置机械吊运设备。 6.7.2 输电线路
1)泵站宜采用专用直配输电线路供电。项目区内输电线路宜采用架空线路,电压等级宜为6kV或10kV。
2)架空电力线路中导线可采用钢芯铝绞线或铝绞线,地线可采用镀锌铜绞线。导线的型号应与项目区所在地区电力系统总体规划和工程的技术条件相适宜;地线的型号应满足防雷和工程技术要求。
3)输电线路的直线杆塔宜采用针式绝缘子或瓷横担绝缘子,耐张杆塔宜采用悬式绝缘子串或蝶式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
4)输电线路可采用单回路杆塔或多回路杆塔。单回路杆塔导线可采用三角排列或水平排列;多回路杆塔导线可采用三角和水平混合排列或垂直排列。
5)输电线路的档距宜采用50m~100m,杆塔和基础应稳定。 6.7.3 配电装置
6.7.3.1 泵站电气主接线
1)电气主接线应满足接线简单可靠、操作检修方便和投资少的要求。
2)电气主接线的电源侧宜采用单母线不分段;电动机电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接线。 6.7.3.2 配电设备
1)泵站配电设备宜采用成套设备。集中布置的站用电低压配电设备,应采用成套低压配电屏。对距离低压配电装置较远的站用电负荷,宜在负荷中心设置动力配电箱。
2)泵站电气设备及建筑物应配备防火设施;主泵房、辅机房及屋内外输、配电装置等
38
重要设施均应装设防雷击保护装置。
3)站用电应采用380/220V中性点接线的三相四线制系统。 4)泵站应设置照明装置。 6.7.3.3 变电装置
1)泵站宜设置专用变压器。若泵站装机容量较小、距离居民点较近,且泵站用电不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可由居民点供电系统直接向泵站供电。
2)泵站专用变压器电压宜为10/0.4kV或6/0.4kV,变压器的容量应与泵站所需容量相符。
3)变压器宜露天布置。变压器外壳距地面建筑物的净距离不应小于0.8m;变压器装设在柱上时,无遮拦导电部分距地面应不小于3.5m,变压器的绝缘子最低瓷裙距地面高度小于2.5m时,应设置固定围栏,其高度宜大于1.5m。
39
正在阅读:
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 图文01-20
复合发泡水泥板外墙保温施工方案 - 图文05-31
数学物理方法作业习题第二篇第4章12-21
有机化学-醇酚醚11-05
网络课程《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范文01-06
回首过往散文03-30
师德师风专题学习个人总结范文精选04-07
赞美苏州园林的对联02-21
公司年会发言稿【3篇】03-2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浙江省
- 土地开发
- 工程建设
- 整理
- 图文
- 标准
- 大班音乐活动《大象和蚊子》
- 2015北京朝阳二模物理
- 电力系统专业词汇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 在线作业 - 2 100分
- 2018莆田市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6)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试题库与答案
- 专题片解说词创作 教案
- 广东省金融信托公司名录2018版574家
- 材料力学性能习题及解答库
- 程序语言混编
- 《电工安全技术》理论复习资料(比较详细)
- 海鸥系列型号及机芯优缺点汇总 - 图文
- 2018年河南省高考数学一诊试卷(文科)
- 甘肃省兰州市2013年中考英语(A卷)试题(word版,含答案)
- 论“三标一体”、企业标准化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整合
- 期中考试考试反思书
- 餐饮业会计准则
- 资产评估汪海粟课后习题答案
- 2013第一次月考初三化学测试卷
- 通信电子线路(侯丽敏)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课后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