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体育学院考研初试运动生理学重点

更新时间:2023-08-10 01:52: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运动生理学

绪论

1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 2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之为兴奋。3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有兴奋性的组织必然具有应激性,为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有兴奋性。

.4反馈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不断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断有反馈信息返回输入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这种控制系统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5负反馈:如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能减弱控制部分活动,这样的反馈称为负反馈。在人体正常体温、血压、心率和某些激素水平等指标的维持过程中,负反馈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6正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反馈信息能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活动,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第一章 骨骼肌机能 一、概念

1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肌小节。肌肉安静时肌小节的长度约为2.0~~2.2微米。

2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夸膜电位、膜电位)

3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4收缩藕联: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藕联。

5阈刺激: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

6肌肉收缩时,长度缩度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又称为等张收缩。 7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

8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所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9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动员,也可称运动单位募集。

二.判断,选择 1、肌细胞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按一定规律排列成。粗肌丝主要有肌球蛋白(肌凝蛋白)组成。许多肌球蛋白的杆状部分集束构成粗肌丝的主干,其头向外突出,形成横桥。横桥部具有ATP(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可分解ATP而获得能量,用于横桥运动。细肌丝又要有肌动蛋白,(又肌纤蛋白)、原肌球蛋白(又称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又称原宁蛋白)组成。

3、由于静息电位主要是K+由细胞内向外流动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所以又把静息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由于动作主要是Na+由外向内流动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静息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

4、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

5、阈刺激可以作为评定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刺激小表示组织的兴奋性高,阈刺激大示组织的兴奋性低。

6、等动练习是提高肌肉练习的有效手段。

7、肌肉做持续最大收缩时运动单位的动员达到最大水平,肌肉力量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运动单位的动员基本保持不变。肌肉用50%最大力量持续收缩时肌力与运动单位动员的关系随着收缩时间的延长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会发生疲劳,要保持力量不变就需要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因而运动单位的动员会逐渐增加。

8、肌纤维类型的划分:根据收缩速度,可分为快肌纤维、慢肌纤维。根据收缩及代谢类型,可分为快缩、糖酵解型,快缩、氧化、糖酵解型,和慢缩氧化型。根据收缩特性及色泽,也可为快缩白、慢缩红和慢缩红三种类型。一 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含有较多的收缩蛋白。快肌纤维的肌浆网也较慢肌纤维发达。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二 生理学特征。1 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2 慢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 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3 肌纤维类型与疲劳 和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但容易疲劳。慢肌纤维抵抗疲劳的能力比快肌纤维强的多。三 代谢特征。 慢肌纤维中作为氧化反应场所的线粒体大而多,线粒体蛋白的含量也较快肌纤维多;快肌纤维中线粒体的体积小,而且数量少,线粒体蛋白含量也少。快肌纤维的无氧代谢能力较慢肌纤维高。

9、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依运动强度而定。在以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而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研究发现,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具有项目特点。参加时间短、强度大的项目的运动员,其骨骼肌中的快肌纤维百分比较从事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高。而从事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慢肌纤维百分比却高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既需要耐力有需要速度项目的运动员,其肌肉中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

第二章 血液 一、概念

1、细胞比容或压积:在血细胞中主要是红细胞,它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红细胞比容或压积。男子约为40%~50%,女子37%~48%

2、环境:血液和组织液都是细胞外液。他们的化学组成和理化特性,如酸碱度、渗透压以及温度的变化,都将不同程度的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因此,为了区别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3、碱储备: 血液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

4、运动性贫血、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里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量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底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又叫假性贫血。

二、选择,判断 1、血液是一种粘滞的液体,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内环境被称为细胞外液。 5、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平均值为7.4。

3、血液渗透压由两部分组成,由晶体物质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重要为晶体渗透压,胶体物质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近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0.9℅ Nacl (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

4、红细胞在高渗的Nacl溶液中,由于高渗溶液吸水力强,红细胞失水发生皱缩,功能丧失。在低渗的Nacl中,由于水分进入红细胞内较多,引起膨胀,最终破裂,红细胞解体,产生溶血。

6、血液中主要的缓冲对是NaHco3/NaHco3 比值为20:1时缓冲效果最好。-

7、正常成年男子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约为450—550万个,女子约为380—460万个。

8、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白细胞数约为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

9、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称为肌动白细胞增多,分为三个时相,淋巴增多时相,中性粒时相和中毒时相。淋巴细胞增多时相在肌肉始动工作时,短时间轻微体力活动后及赛前状态都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时相是有训练的运动员在进行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或大强度运动后出现的。中毒时相是没有训练的人在进行长时间的、大强度的力竭运动时,引起造血器官机能下降的不良反应。 11、一次性运动可以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增加。

10、血红蛋白的含量,正常人,男子12—16克,女子11—15克。运动不能超过17克。对运动员血红蛋白的评定可以帮助判断有氧工作能力(受遗传影响),可用于选材。选材标准波动小、血红蛋白值高。

三、简述(一般了解)血液的功能

一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血液能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等的相对稳定。二 运输作用 血液不短地将从呼吸器官吸入的氧和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又将全身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运输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三 调节作用 血液是神经-体液调节的媒介,通过皮肤的血管舒缩活动,血液在调节体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 防御和保护作用 白细胞对于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和体内的坏死组织都有吞噬分解作用,称为细胞防御。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止血作用。

第三章 循环机能 一、概念 1自动节律性:是指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心肌自律性起源于心肌的自律细胞,自律细胞存在于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内。

2窦性心率:在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中以窦房结的自律细胞自律性最高,为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从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窦性心率。 3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4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人安静时,心率约为60—100次之间。

5心输出量:一般是指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每分输出量。 6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7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开/分每平方米)

8心指数: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3.0~3.5L/min·㎡

9心力贮备:心输出两随机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原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

10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形成的条件是心血管内有血液充盈。

11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12减压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静动脉和主动脉弓的传入冲动分别经窦神经和神经进入延髓后,一方面使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另一方面,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血管壁中枢活动减弱。这种中枢通过改变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兴奋性来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其总的效果是使心脏活动不致过强,血管外周阻力不致过强,血管外周阻力不致过高,从而使动脉血压保持在较底水平上。因此这种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为减压反射。

二、选择,判断

1、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

1)自动节律性:窦性心率的正常范围在60—100次之间。超过100次称为窦性心率过速,慢于60次称为窦性心率过缓。

2)传导性: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和与普通心肌细胞相连的浦肯野氏纤维。兴奋在房室交接处传导的速度较慢。传导延搁时间较长,这就使心房收缩后,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一起心室的收缩,因此,心房收缩可进一步将血液挤入心室,使心室在收缩前有充分的血液充盈,有利于心室的射血。心房内和心室内兴奋传导的速度较快,这就使兴奋几乎同时传到所有的心房肌和心室肌,从而使心房肌或心室肌产生同步收缩。

3)传导性: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心肌的兴奋性(同骨骼肌一样)都要经历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但和骨骼肌细胞相比,心肌细胞兴奋性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正是这种特点是心脏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强直收缩。

4)收缩性:心肌收缩的特点,1由于心肌细胞的肌质网终池很不发达,所以,对细胞外液的Ca+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2、“全或无”同步收缩。心房和心室内的特殊传导系统传导速度快,心肌细胞间闰盘处的电阻有低,从而引起心房肌或心室肌同时收缩。3、不发生强直收缩。和骨骼肌细胞相比,心肌细胞兴奋性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正是这种特点是心脏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强直收缩。

2、每个人的心率增加都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叫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

3、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较厚,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所以从功能上说,主动脉和大动脉可称为弹性贮器血管.

4、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扁平内皮细胞构成,其外层又有一薄层基膜,故通透性很大,成为血管内血液与血管外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因此毛细血管又称为交换血管。 6、运动时,每搏输出量增加,故收缩压也升高。

5、正常人安静时,收缩压为100—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脉压为30—40mmhg。安静时舒张压高于95mmhg,即可认为是高血压。舒张压低于50mmhg,收缩压低于90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

7、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交感神经中的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中的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的作用: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它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它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量减弱。

8、延髓的心血管中枢是调节控制心血管活动的其本中枢

三、论述

1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1) 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使每分输出量增加。但是心率过快时,每个心动周期缩短,特别是舒张期缩短时更加明显,因此,心室没有足够的充盈时间,以至使每搏输出量减少。心率加快了,但由于每搏输出量显著减少,每分输出量仍然减少了,故一般体力较差者,当心率超过140-150次/分时,每分输出量减少。反之,如果心率过缓(低于40次/分),虽然舒张期延长了,心脏能获得足够的血液充盈,是每搏输出量有所增加,但因心率过低,每分输出两同样会减少。运动员、特别是耐力项目运动员,虽然心率较低,但由于心肌发达,收缩力强,每搏输出量高,从而能保证正常的心输出量。2) 心肌收缩力 心肌纤维收缩力与心肌纤维的收缩前的“初长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舒张时充盈量越多,则心肌纤维的被拉长的程度越大,心室收缩力也越强,从而使每搏输出量增多:反之,则心室舒张时容积小,每搏输出量少。3 )静脉回流量 心脏输出的血量来自静脉回流,静脉回流量的增加是心输出量持续增加的前提。

2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 心脏每搏输出量 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多,故脉压增大。反之,当每搏输出量减少时。则收缩压减低,脉压减小。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运动中,每搏输出量增加,故收缩压也升高。 2) 心率 如果心率加快,而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都没有变化时,由于心舒期缩短,在心舒期内流至外周的血液也就减少;所以心舒期末,贮存于大动脉中的血液就多,舒张期血压也就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则舒张压减低,脉压增大。 3) 外周阻力(自己总结)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4)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自己总结)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的作用,也就是有减小脉压的作用。5)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才能使血管足够地充盈,产生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3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 窦性心动徐缓 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某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次/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这是由于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的结果窦性心动徐缓是可

逆的,即使安静已降到40次/分的优秀运动员,停止训练多年后,有些人的心率也可恢复接近正常值。 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故可将窦性心动徐缓作为训练程度的参考指标。 二 运动性心脏增大 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病理性增大的心脏扩张、松弛,收缩时射血能力弱,心力贮备低,心肌纤维ATP酶活性下降,不能承受哪怕是轻微的体力负荷。而运动性增大的心脏,外型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其重量一般不超过500克。因此,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以静力及力量性运动为主的投掷、摔跤和举重运动员心脏的增大是以心肌增厚为主;而游泳和长跑等耐力性运动员的心脏增大却以心室腔增大为主。 三 心血管机能改善 1从事最大运动时,一般人和运动员的心率都可达到同样的高度,但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可增加,运动员每搏输出量的增加是心脏对运动训练的适应。2经过训练新心肌的细微结构回发生改变,心肌纤维ATP酶活性提高,心肌肌浆网对Ca2+的贮存、释放和摄取能力提高,线粒体与细胞膜功能改善,ATP再合成速度增加,冠脉供血良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3 也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动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第四章.呼吸机能 1、概念1呼吸: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氧化体内的营养物质获得。为此,人体必须从外界不断的摄入氧气,同时不断的将体内的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这种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2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其特点是:吸气时,依靠膈肌和肋间外肌的收缩使胸廓扩大,完成吸气过程,呼气时,依靠膈肌和肋间外肌的舒张使胸廓恢复,完成呼气过程。3气量: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潮气量。

4补吸气量:平静吸气后,再做最大吸气时,增补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吸气量。正常成年人1500-2000ml

5深吸气量: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 8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6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肺活量为潮气量,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或为深吸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男3500ml,女2500ml。

7肺通气量: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一般以每分钟为单位计算:故也称每分通气量。每分通气量=呼吸深度*呼吸频率。安静时成年人的每分通气量为6—8L。

9解剖无效腔:每次吸入的新鲜气体,有一小部分将留在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腔内,由于这部分的管腔因其解剖特征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其管腔内的气体就气体交换来说是无效的,故这部分管腔称为解剖无效腔。

10生理无效腔: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之和称为生理无效腔。

11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时间肺活量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还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

12最大通气量: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为最大通气量。是衡量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受试者的通气储备能力。

13Hb的氧容量:每100毫升血浆中Hb与氧气结合的最大量。 14Hb的氧含量:每100毫升血浆中Hb与氧气结合的量。

15Hb的氧饱和度:Hb的氧含量所占Hb的氧容量的百分比称为Hb的氧饱和度

16氧离曲线:又称Hb解离曲线是表示Po2与Hb结合氧气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17氧利用率:每100毫升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氧气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 18氧脉搏: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提取的氧量。可作为判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

19肺牵长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20呼吸当量:每分钟的通气量(VE)与摄氧量(VO2)的比值,安静时的呼吸当量为20-28。 21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间的比值。当Va/Qc = 084时此时通气量与血流量匹配最合适,肺换气的效率最高。

二选择 判断 1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外呼吸:在肺部实现的外部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气体运输:气体由血液载运,血液在肺部获得的氧气,经循环将氧气运送到组织毛细血管,组织毛细血管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组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经循环将二氧化碳运送到肺部。 内呼吸:组织毛细血管中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实现的气体交换。

2呼吸肌是呼吸的原动力。 3用力呼吸的特点是吸气过程和过程均有肌肉的收缩活动。 4膈肌舒缩时,腹部随欺负,以膈肌活动为住的呼吸运动称为膈式呼吸或腹式呼吸。肋间肌的活动使肋骨发生提降移动,胸部也随之起伏,以肋间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肋式或胸式呼吸。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成年人一般都是混合式的,但女性偏重胸式呼吸,男性偏重腹式呼吸。 5胸内压指的是胸膜腔内的压力,为一种负压。 8分压差是实现气体交换的动力。

6余气量:尽最大力呼气之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余气量,正常成年男性1500ml,女性1000ml。能余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存留于肺中的气量,称为功能余气量。安静时正常成年男性2500ml,女性2000ml

7肺通气机能的指标:肺活量,连续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

9人体内的氧气存在于人体肌肉的肌红蛋白中。 10运动时胸部固定时用腹式呼吸,运动时腹部固定时用胸式呼吸

11运动时的合理呼吸,一 减少呼吸到阻力,安静是用鼻呼吸,运动时口鼻并用,减少呼吸道的阻力。二 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慢而深的呼吸呼吸效率高。三 与技术动作相适应运动时胸部固定时用腹式呼吸,运动时腹部固定时用胸式呼吸, 四 合理运用憋气

三 论述

1影响换气的因素?1)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 气体扩散速度越快气体交换越快。气体扩散速度与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于溶解度成正比。 2)呼吸膜 呼吸膜的厚度、面积及通透性都会影响非换气的效率。 3) 通气/血流比值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比值为0.84,此时通气量与血流量的匹配最合适,肺换气效率最高。4)局部器官血流量 血流量大有利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如肌肉活动加强时,需氧量增加,组织细胞需从血液中吸收更多是氧。

2氧离曲线特点、生理意义和影响因素。 氧离曲线或称HbO2解离曲线是表示PO2和Hb结合O2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呈“S”。“S”型氧离曲线的上端显示,曲线坡度不大,形式平坦,这种特点对高原适应或有轻度呼吸机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出。氧离曲线的上段,对人体的肺换气有利。曲线逐渐变陡意味着PO2下降,是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氧离曲线的下段,对人体的组织换气大为有利。因素:血液中PO2升高、PH值降低、体温升高以及红细胞中酵解产物2,3—DPG的增多,都使Hb 对O2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从而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O2;分之,血液中的PCO2下降、PH值升高、体温降低和2,3—DPG的减少,使PH对O2亲和力提高氧离曲线左移,从而是血液结合更多的O2。

3为什么说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有效?(肺泡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在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官腔内,称为解剖无效腔。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与肺泡无效腔之和称为生理无效腔。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肺泡的血液循环,减小肺泡无效腔,提高肺泡通气量。 每分肺泡通气量=(呼吸深度—生理无效腔)*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总是小于肺通气量,浅而快的呼吸比深而慢的呼吸,肺通气量可能是一

致的,但肺泡通气量由于无效腔的存在,结果是不一样的。深而慢的呼吸对肺泡气的更新比浅而快的呼吸要多。安静时,呼吸采用适当的深度与频率次数,既节省用于呼吸肌工作的能量消耗,又保持了一定的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气体交换。运动时,呼吸不仅要深而且要适当加快,这对进一步提高肺泡通气量是有帮助的,但由于用于呼吸肌工作的能量消耗增多,所以只有在进行剧烈运动、对氧需求大的情况下才采用这种方式的呼吸。

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一、概念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称为消化。

2吸收:经过消化的食物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3糖酵解:是指糖在人体组织中,不需耗氧而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出一部分能量的过程。每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乳酸。

4有氧氧化:糖原或葡萄糖在耗氧的条件下彻底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产生30个ATP是糖酵解产能的19倍。

5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度条件下。

6基础代谢率:是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况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这种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

7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称为呼吸商。呼吸商,糖为1,脂肪约为0.71,蛋白质约为0.80。

二、选择,判断

1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又被称为三大能源物质。,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2消化过程,唾液分解淀粉。胃分解蛋白质,大部分在小肠消化。吸收过程,小肠面积大,比较长,便于吸收。

3肝脏和肌肉中以糖原方式贮存的糖类约有350—400g 4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为血糖,正常人空腹浓度为80-120mg﹪

5每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时,产生38个ATP,为糖酵解产能的19倍。

6一般认为,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元的贮量。

7人体脂肪的贮存量很大,约占体重的10%--20%。男性为体重6%--14%,女性为10%--14%,男性体脂》20、女性》30属于肥胖。

8脱水是指体液丢失达体重1%以上。失水量为体重的2%左右为轻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4%左右为中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6%--10%为重度脱水。 9为改善和缓解脱水状况所采用的补水方法称为复水。

10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当量,可以用于评价机体运动时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

11人体处于安静时,肝、肠和肾等内脏器官的产热量占机体总产热量的50%,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可占机体产热量的90%以上。

三、简答,论述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简答)

1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任何轻微的活动均可提高代谢率。2情绪影响,人在平静地思考,能量代谢所受的影响并不大,但在精神紧张如恐惧、或情绪 激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安静状态下摄入食物后,人体释放的热量比食物本身氧化后所产生的热量要多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4环境温度。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度环境中最稳定

2三大能源系统的特征? 人体在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磷酸原系统、酵解能系统和氧化能系统。1磷酸原系统 又称ATP—CP系统肌肉在运动

中ATP直接分解供能,为维持ATP水平,保持能量的连续性供应,CP 在肌酸激酶的作用下,再合成APT。ATP-CP在肌肉中贮存量很少,磷酸原在运动中的可用量只占1%左右。磷酸原系统作为极量运动的能源,虽然维持运动的时间仅仅6-8秒,但却是不可代替的快速能源。2酵解能系统 又称乳酸能系统,是运动中骨骼肌糖原或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酵解,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供肌肉利用的能源系统。在极量运动的能量供应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维持运动时间2-3分钟。酵解能系统与磷酸能系统共同为短时间高强度无氧元旦提供能量。中距离跑等运动持续时间在2分钟左右的项目,主要由酵解能系统供能;而篮球、足球等非周期性项目在运动中加速、冲刺时的能量亦由磷酸原及酵解能系统提供。3氧化能系统 又称氧能系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充分时,可以氧化分解提供大量能量。但其储备良丰富,维持运动的时间较长。成为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源。

第六章 肾脏机能 一 概念

1排泄: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进入机体的各种异物,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2肾单位:肾脏基本的机能和结构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3有效滤过压: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呀-(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4肾糖阈:我们把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肾糖阈为160—180mg% 5运动性蛋白尿 :正常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检测运动性蛋白尿可以用作1评定负荷量和运动强度;2观察肌体对负荷量的适应能力;3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6运动性血尿:正常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

二 判断 选择

1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经过两次小动脉和两套毛细血管网。

2尿的生成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3通过滤过作用在肾小囊形成的溶液称为原尿。原尿和血浆的最大区别在于原尿没有蛋白质和血细胞。

4重呼吸作用:是指滤液(原尿)流经肾小管与集合管时,其中水和某些溶质全部回部分地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重新回到肾小管与集合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去的过程。分为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不消耗能量

主动重吸收消耗能量。如葡萄糖、氨基酸、Na+、K+、Ca+等都是主动重吸收。

5滤液与原尿比较:滤液每天的生成量为180升,终尿为1.5升,为滤液的1%液中的水有99%重吸收,葡萄糖全部纳和绿大部分及尿素部分被重吸收。

6在进行长距离跑、游泳、自行车、足球和赛艇比赛中运动性血尿的出现频率较高,体操、举重和射箭等项目中运动性蛋白尿的出现频率较低。

三 简答 肾脏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维持体内水平衡的途径主要有两条: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当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于是丘脑部视上核及视上核周围区域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起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其结果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从而保留了体内的水分。相反,大量的饮水,起结果是尿量增加,排出多余的水。2 循环血量的改变。当血量过多时,刺激了心房和胸腔内的大静脉处的容量感受器,从动沿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的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第七章 内分泌机能 一 概念

1内分泌:内分泌腺所生成的激素并不能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作用部位,而是直接分泌到血液成淋巴液中,而后又血液运送全身。由于这种方式并为借助导管的输送作用,故将其称为内分泌。内分泌调节称做体液调节。

2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运输到某组织或器官而发挥其特定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火性物质称为激素。

3应激反应:当机体突然受到创伤,手术,冷冻,饥饿,疼痛,感染,惊恐和剧烈运动等不同的刺激时,均出现血中ACTH浓度的急剧增高和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这一现象称为应激反应。

4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是最明显表现为血糖升高,超出肾糖阈,糖随尿排出,称为糖尿病。

二 选择 判断

1激素又被称为第一信使。 2激素的分类,类固醇激素和非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3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表现在1促进生长。分泌不足将出现侏儒症,分泌过多将出现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2对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加强对糖的利用。加强对脂肪的分解作用。

4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1对代谢的影响。甲状腺激素促进体内糖和脂肪的分解。不超过生理剂量时甲状腺素对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大剂量则促进蛋白质分解。甲状腺素能提高能量代谢水平,增加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2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甲状腺素主要影响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甲状腺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甲状腺素可使心薄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大,外周血管扩张。

5肾上腺包括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盐皮质激素球状带分泌的激素主要参与体内水盐代谢的调节

6应急反应:当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交感—肾上腺髓系统的活动也大大加强,称为应急反应。 7引起应急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刺激是相同的,但反应的途径是不同的,前者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的增强,后者是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的增强, 8甲状旁腺激素具有声升高血钙、减低血磷的作用。

第八章 感觉和神经机能 一 概念

1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 2感受器官: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同构成的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

3视力(也称为视敏度)是指眼对物体微细结构的分析能力。

4视野:单眼不动呈现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5立体视觉:双眼视物时,不仅能看到物体的平面,还能看到物体的深度,从而形成立体视觉。 6前庭功能稳定性: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

7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

8姿势反射: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中枢不断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张力,以 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通躯体各部分位置。

9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的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

二 选择 判断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适应现象。 2感觉信息的传导:特异性传如系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形成特异感觉,

非特异性传如系统不产生特异的感觉,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3视觉器官是视觉系统活动的基础它可分为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两个部分。前者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后者指视网膜。

4视调节:正常人眼球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能够随物体的移近而相应的增强,使物象落在视网膜上,而看清物体,这一调节过程称为视调节。视调节包括晶状体调节和瞳孔调节。晶状体调节:当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向前后凸出,增加曲率,是物像前移到视网膜上。瞳孔调节:看近物时,可反射性的引起瞳孔缩小,瞳孔的大小随光线强度而改变的

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当强光刺激视网膜感受细胞后,瞳孔缩小,以防止强光对视网膜的刺激。

5视网膜的感光机能,人的视网膜上存在两种感光细胞,即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凹处,能接受强光刺激,形成明视觉和色觉。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性较高,能接受弱光刺激,形成暗视觉。

6不同颜色的视野也不一样,白色〉黄色〉红色〉绿色。

7内耳又称迷路,包括耳蜗、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后三个部分统称为前庭器官。 8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其感受器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椭圆囊、球囊其适宜的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三个半规管的适宜刺激是旋转正负加速度。

9本体感受器(肌梭和腱梭),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躯体感觉,称为本体感觉。肌梭是一种感受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的特殊感受器。腱梭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肌肉舒张。

10运动神经元池:一块肌肉往往受许多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支配某一肌肉的一群运动神经元 11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腱反射,一种是肌紧张。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紧张性收缩。牵张反射的反射弧特点是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同一块肌肉中。牵张反射主要生理意义在于维持身体姿势、增加肌肉力量。 12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增加。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和腹肌的肌紧张性增加。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增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例如,在做体操的后手翻、空翻及跳马等动作时,若头部的位置不正,就回使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导致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

13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为翻正反射。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中转体及篮球转体过人等动作,都要先转头,在转上半身,然后下半身。使动作优美,协调、迅速。

14直线运动反射:人从体操器械上掉下来是用手撑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15小脑对动作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节肌紧张、控制身体平衡=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

16锥体系:一般是指由皮层4、6区大锥体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经延髓锥体后下达脊椎的传导系。其下行的途径有两种,一条在延髓锥体交叉到对侧,然后下行至脊椎形或皮质脊椎末,支配肢体运端肌肉的精细运动,另一条从皮质运动下行至脑干,形成皮质脑干束,分别支配面部肌肉的运动。

锥体外系:指除锥体系外皮下行调节躯体运动的另一条传导束。由于它们的通路延髓锥体之外,因为称为锥体外束:例如:过路不小心脚踩东西,另一脚加力使脚抬起。

17条进反射的抑制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非条件性抑制是先天性的分为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外抑制:在动物进行条件反射的实验时,突然出现一个新异刺激,会导致原来条件反射活动减弱或消失。由于引起条件反射抑制的刺激是在条件反射中枢以外,所以称为外抑制。超限抑制:由于过强的或过长的刺激超过了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工作承受能力,为防止皮质细胞受损害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被称为超限抑制。

18条件性抑制是后天获得的,它需要逐渐训练使之形成和巩固。包括:消退抑制、分化抑制、延缓抑制、条件抑制。

19第一信号是指现实的具体的信号,如声、光、味、触等。第二信号是现实的抽象信号,是表达具体信号的信号,如表示某物体的词语等。对第一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质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质系统称为第二信号。

第九章 运动技能 一 概念 1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2运动动力定型: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支配的部分肌肉活动的神经元在机能上进行排列组合,兴奋和抑制在运动中枢内有顺序地,有规律地和严格时间间隔地交替发生,形成了一个系统,成为了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大脑皮质机能的这种系统性就称为运动动力定型。 3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 条件下完成。

二 判断 选择

1人体运动技能就是形成复杂的、连锁的和本体感受器的运动条件反射。

2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过程: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

3运动技能的分类: 运动技能可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类。闭式运动技能的特点是:1完成动作时,基本上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2在运动结构上多属周期性重复动作。3完成动作时,反馈信息只来自本体感受器。多数单人项目属于闭式运动技能。开式运动技能的特点是:1完成动作时往往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2在运动结构上表现出多样性或非周期性特征。3完成动作时由多种分析器参与工作,并综合总的反馈信息,其中往往以视觉分析器起主导作用。对抗性项目属于开式运动技能。一般来说开式运动技能比闭式运动技能的动作复杂。

三 论述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1泛化过程。由于人体内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另外,因为皮质内抑制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质内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这个过程表现在肌肉的外表活动往往是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而且做动作很费力。这些现象是大脑皮质细胞兴奋扩散的结果。2分化过程。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逐渐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因此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和连贯地完成完整技术动作。但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异刺激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会重新出现。3巩固过程。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经巩固,达到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此时,不仅动作优美准确,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出现自动化,在环境变化时技术动作也不易受破坏,完成练习时也感到轻松和省力。但是动力定型发展到巩固过程也不是就一劳永逸了。一方面,还可在继续练习巩固的情况下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力定型更加完善和巩固。另一方面,如果不再继续练习,巩固了的动力定型还会消退。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第十章 有氧 无氧工作能力

一 概念

1需氧量是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需氧量约为250毫升/MIN

2摄氧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

3氧亏:在运动过程中,集体摄取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 4运动后过量耗氧:将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成为运动后过量耗氧。

5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里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素哦能摄取的氧量。

6乳酸阈:在若干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强度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 7个体乳酸阈:将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义为个体乳酸阈。(先答乳酸阈概念)

8最大氧亏积累: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是衡量集体无氧供能能力的重要指标。 9无氧功率:是指人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条件下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的能力。

二.选择 判断

1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生理指标。

2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目前用于发展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持续训练法、乳酸阈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高原训练法。3最大摄氧量与有氧耐力的关系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1)作为评定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生理指标2)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3)作为制定运动强度的依据 4无氧工作能力: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和评价指标是无氧功率

三 论述1最大摄氧量的生理机理及影响因素?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它反映了机体吸入氧、运输氧和利用氧的能力,是平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1氧运输系统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肺功能的改善为运动时氧的供给提供了先决条件。心脏的泵血机能及每搏输出量的大小是决定最大摄氧量的重要因素。2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当毛细血管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肌组织从血液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是影响最大摄氧量的重要因素。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慢肌纤维的百分组成与最大摄氧量有密切关系,优秀的耐力专项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并出现选择性肥大现象,使其摄氧和利用氧的能力增加。3其他因素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1)遗传因素。最大摄氧量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2)年龄性别因素。最大摄氧量在少儿期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青春发育期出现性别差异。(3)训练因素。长期系统进行耐力训练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的水平

2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基础

(一)能源物质的贮备1ATP和CP的含量:人体在运动中ATP和CP的供能能力主要取决于ATP和CP的含量,以及通过CP再合成ATP的能力。一般来说,人体内每千克肌肉中含ATP和CP在15—25毫克分子之间,在极限运动中,肌肉中的ATP和CP在10秒内就几乎耗竭,因此,这一时期的最大输出功率可用于评估ATP和CP的供能能力。2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是糖无氧酵解能力的物质基础。糖无氧酵解是指由肌糖原分解为乳酸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

(二)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及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

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包括参与代谢过程的酶活性、神经与激素对代谢的调节、内环境变化时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个器官活动的协调等。血液缓冲系统对酸性代谢产物的缓冲能力,以及组织细胞尤其是脑细胞耐受酸性代谢产物刺激的能力都是影响糖无氧酵解能力的因素。

(三)氧亏在运动过程中,集体摄取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最大氧亏积累: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是衡量集体无氧供能能力的重要指标。

3 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

(一)发展ATP和CP供能能力的训练 1最大速度或最大练习时间不超过10秒。2每次练习的休息时间不能短于30秒,因短于30秒ATP和CP在运动间歇中的恢复数量不足一以维持下一次练习。3成组练习,组间的休息不能短于3—4分钟。

(二)提高糖无氧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采用一次1分钟左右的超极量负荷不可能达到高水平的血乳酸。为使运动中能够产生高浓度的血乳酸,练习强度和密度要大,间歇时间要短。练习时间一般应大于30秒,以1—2分钟为宜。

(三)乳酸耐受能力:乳酸耐受能力一般可以通过提高缓冲能力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活性而获得。一般认为在乳酸耐受能力训练时以血乳酸在12mmol/L左右为宜。

第十一章 身体素质 一概念

1反应时: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2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如排球运动员扣球时的挥臂速度。

3位移速度:是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4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运动能力,也称抗疲劳能力。

5无氧耐力:是指体机在无氧代谢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进行强度较大的饿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供能,因此,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能力。 6灵敏素质:是指人们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7柔韧素质:是指用力做动作时扩大动作幅度的能力。

二 选择 判断

1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主要通过协调各肌群活动、提高中枢兴奋程度、增加肌肉同步兴奋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来提高肌肉最大肌力。 2常用最大重复次数(RM)来表示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

3运动量=平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总量=(平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训练频度。 4速度素质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

43有氧耐力: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功能为主的运动能力。

三 论述

1 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有哪些?

1肌纤维的横断面积。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力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增加造成的。2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大小直接影响到肌肉力量。对于同样肌纤维数量而言,快肌纤维的收缩力明显大于慢肌纤维,单位时间内可完成更多的机械功。同样类型的运动单位,神经支配比大的运动单位的收缩力强于神经支配比小的运动单位的收缩力。3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当需克服的阻力负荷小时,主要由兴奋性较高的慢肌运动单位兴奋收缩完成,此时运动员的肌纤维数量较少,随着阻力负荷的增加,兴奋性较低的运动单位也逐渐被动员,兴奋收缩的肌纤维数量也随之增多。4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极大地影响着肌肉最大肌力。肌纤维处于一定的初长度时,会使收缩力增加。另外肌肉被拉长后收缩,所产生的肌力远大于肌肉先被拉长、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收缩所产生的肌力。5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主要通过协调各肌群活动、提高中枢兴奋程度、增加肌肉同步兴奋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来提高肌肉最大肌力。6年龄与性别。肌肉力量从出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自然增长,通常在20到30岁时达到最大,以后逐渐下降。在性别方面通常在进入青春期后差异增大。7体重。体重大的人一般绝对力量较大,而体重较轻的人可能具有较大的相对力量。除了上述原因,肌糖原和肌红蛋白含量以及毛细血管分布密度也会影响肌肉力量。

2力量训练的原则

(一)大负荷原则(二)渐增负荷原则(三)专门性原则(四)负荷顺序原则(五)有效运动负荷原则。(六)合理训练间隔原则。

3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及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1最大摄氧能力。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也是衡量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凡是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均能影响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心脏的泵血机能和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都是影响吸氧能力的重要因素。2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肌组织利用痒的能力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是决定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神经调节能力的改善,可以提高肌肉活动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耗费,从而保持长时间的肌肉活动。4能量供应特点。耐力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运动中的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及高原训练法等。

第十二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一 概念

1赛前状态: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我们将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

2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地进行躯体联系。

3进入工作状态: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体的机能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活动开始,后一段时间内逐渐提高的,这个机能水平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

4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植物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5稳定工作状态: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运动功率输出保持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保持相对平衡。这种机能状态称稳定工作状态。

6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的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7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过程。

8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二 选择 判断

1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

体温升高及内脏器官活动增强。

2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可以用条件反射机理解释。

3准备活动的强度以45%vo2max强度、心率达100-120次/分、时间在10-30分钟之间为宜。 4准备活动一般不超过15分钟,在一般教学中以2-3分钟为宜。

5进入工作状态所需时间长短取决于工作性质、个人特点、训练水平、工作强度及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

6疲劳的分类;根据疲劳发生部位分全身性疲劳和局部疲劳;根据疲劳发生的机理与表现分中枢性疲劳、外周性疲劳和混合性疲劳。

三 论述

1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调整?1准备状态型。准备状态型的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得到一定的克服,使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适当缩短。2起赛热症型。起赛热症型的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表现为过度紧张,常有侵食不安、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等不良生理反应,因而使运动员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下

降。3起赛冷淡型。特点是由于赛前兴奋性过低,进而引起了超限抑制,表现为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不能在比赛时充分发挥机体工作能力。针对不良的赛前状态,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一,要求运动员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比赛。第二,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增加比赛经验。第三,进行适当形式和强度的准备活动。

2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和产生机理。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调整赛前状态(2)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4)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2准备活动作用的生理机理。通过预先进行的肌肉活动在神经中枢的相应部位留下了兴奋性提高的痕迹,这一痕迹产生的生理效应能使正式比赛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处于最适宜的水平,调节功能得到改善,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得到克服,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机体发挥最佳机能水平。但痕迹效应不能保持很久时间。另外,在每次训练或比赛前做准备活动,也会形成条件反射。

3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和原因。 (1) “衰竭学说”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质的耗竭。

(2) “堵塞学说” 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组织在肌组织中堆积造成的。(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机体内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所致。(4)“保护性抑制学说” 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5)“突变理论”

肌肉疲劳时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改变三维空间关系,提出了肌肉疲劳的突变理论,认为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6)“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化学性活泼,可以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物质发生反应,因而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4恢复过程的阶段特点及超量恢复的实践意义?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阶段和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第一阶段:运动时能源物质的消耗占优势,消耗大于恢复,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第二阶段:运动停止后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第三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超量恢复的程度和出现的时间与所从事的运动负荷有密切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超量恢复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5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1)磷酸原的恢复磷酸原的恢复很快,20~30秒合成一半,2~3分钟可完全恢复(2)肌糖原贮备的恢复 高糖膳食46小时即可完全恢复(3)氧合肌红蛋白的恢复 氧合肌红蛋白存在于肌肉中,运动后几秒种可完全恢复。(4)乳酸再利用乳酸是糖酵解的产物,其中蕴藏着大量的能量可以被利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4l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