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常规土工检测”竞赛试题库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2 20: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常规土工检测

竞赛试题库

第七届全国水利高等职业院校

技能竞赛筹备组委会

二0一三年八月

目录

1、土的成因及分类 (1)

(一)判断题 (1)

(二)单项选择题 (3)

(三)多项选择题 (7)

2、土的三相组成及颗粒级配 (10)

(一)判断题 (10)

(二)单项选择题 (12)

(三)多项选择题 (20)

3、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24)

(一)判断题 (24)

(二)单项选择题 (27)

(三)多项选择题 (33)

4、土的物理状态指标及应用 (39)

(一)判断题 (39)

(二)单项选择题 (42)

(三)多项选择题 (49)

5、土的力学性质及应用 (54)

(一)判断题 (54)

(二)单项选择题 (57)

(三)多项选择题 (65)

6、土工试验的土样状态及误差 (71)

(一)判断题 (71)

(二)单项选择题 (71)

(三)多项选择题 (72)

1土的成因及分类

(一)判断题

1.土是由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的一种松散堆积物。(√)

2.土的沉积年代不同,其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变化。(√)

3.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

4.不同的风化作用形成相同性质的土。(×)

5.由于沉积年代不同、地质作用不同以及岩石成分不同,使各种沉积土的工程性质差异较大。(√)6.风化作用是最普遍的一种地质作用,在地球上随时都在发生。(√)

7.风化作用在地表最强烈,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影响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8.物理风化作用使岩石产生机械破碎,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化。(×)

9.物理风化作用在昼夜温差大的地方较为强烈。(√)

10.化学风化作用没有改变岩石的化学成分。(×)

11. 氧化作用是地表的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是物理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12. 溶解作用的结果,使岩石中的易溶物质被逐渐溶解而随水流失,难溶物质则残留于原地。(√)

13. 硬石膏变成石膏的过程是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

14. 正长石通过物理风化作用变成了高岭石。(×)

15. 水解作用是水中的H+、OH—离子与岩石中的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矿物的作用。(√)

16. 岩石在动植物及微生物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生物风化作用。(√)

17. 生物风化作用只有生物物理风化作用。(×)

18.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岩石与水溶液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改变了岩石化学成分,形成新的矿物的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作用。(√)

19.生物化学风化作用是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物死亡后的遗体腐烂分解来进行的。(√)

20. 土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为土的构造。(√)

21. 土的结构是指土粒大小、形状、表面特征、相互排列及其连接关系。(√)

22. 土的结构和构造是一样的。(×)

23.砂土的结构是蜂窝结构。(×)

24.粘土的结构是絮状结构。(√)

25.粉土的结构是蜂窝结构。(√)

26.卵石具有单粒结构。(√)

27.层状构造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成层性。(√)

28.层状构造不是土体主要的构造形式。(×)

29.残积土不是岩石风化的产物。(×)

30.黄土在干燥状态下,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但在遇水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沉降,产生严重湿陷,此性质称为黄土的湿陷性。(√)

31.黄土都具有湿陷性。(×)

- 1 -

32.湖积土主要由卵石和碎石组成。(×)

33.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残留在原地未经搬运的碎屑堆积物为坡积土。(×)

34.残积土一般不具层理,其成分与母岩有关。(√)

35.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36.由暂时性洪流将山区或高地的大量风化碎屑物携带至沟口或平缓地带堆积而成的土为坡积土。(×)

37.由长期的地表水搬运,在河流阶地和三角洲地带堆积而成的土为洪积土。(×)

38.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伴有生物、化学作用而成的为冲积土。(×)

39.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碎屑物被风吹扬,降落堆积而成的为风积土。(√)

40.根据土中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残骸判定是老沉积土还是新近沉积土。(×)

41.岩石风化碎屑由雨水或雪水沿斜坡搬运,堆积在斜坡上或坡脚处的为冲积土。(×)

42.粗粒类土中砾粒组质量小于或等于总质量50%的土称为砂类土。(√)

43.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将细类土根据塑性指数I p和液限ωL划分为细粒土和高、低液限粘土。(×)

44.河床冲积土上游河床颗粒粗,下游河床颗粒细。(√)

45.风化作用在地表最不明显,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影响逐渐增大。(×)

46.黄土是一种灰黄色、棕黄色的粉粒为主的风积物,具有垂直节理,均匀无层理,部分具有湿陷性。(√)

47 河漫滩冲积土常为上下两层结构,下层为粗颗粒土,上层为洪水泛滥时的细粒土。(√)

48.湖边沉积土和湖心沉积土成分上没有区别。(×)

49.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50.黄河中的泥沙主要来源是黄土。(√)

51.一般沉积土是指晚更新世至第四纪全新世中期(文化期)沉积的土。(√)

52.含细粒土砾和细粒土质砾没有区别。(×)

53.《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中的砂土的分类只依据细粒含量划分。(×)

54.试样中细粒组质量大于或等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细粒类土。(√)

55.试样中粗粒组质量小于总质量50%的土称粗粒类土。(×)

56.高液限粘土是粗粒土的名称。(×)

57.低液限粉土是细粒土的名称。(√)

58.软弱土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主要是由粘粒和粉粒组成。(√)

59.软弱土地基变形大、强度低,对建筑物危害较小。(×)

60.膨胀土是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的粘性土。(√)

61.一个土样做自由膨胀率试验,加水前土样的体积10ml, 加水膨胀稳定后体积16ml,那么它的自由膨胀率为60%。(√)

62.一个土样做自由膨胀率试验,加水前土样的体积10ml, 加水膨胀稳定后体积18ml,那么它的自由膨

- 2 -

胀率为80%。(√)

63.我国华北、东北与西北大部分地区没有季节性冻土分布。(×)

64.多年冻土指冻结五年或五年以上的冻土,当温度条件改变时,其物理力学性质随之改变,并产生冻胀、融陷现象。(×)

65.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主要是岩石的涨缩产生机械破碎。(√)

66.岩石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时不会使裂隙发生变化。(×)

67.在岩石中隧洞开挖时岩石产生的裂缝,属于机械破碎。(√)

68.植物根系在岩石裂隙中生长,不断地撑裂岩石,可以引起岩石的破碎。(√)

69.穴居动物的挖掘可以使岩石产生机械破碎。(√)

70. 植物和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的有机酸不能腐蚀岩石。(×)

71.岩石只是经过破碎、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后形成的土颗粒的矿物成分与母岩相同。(√)

72.沉积环境的不同,造成各类土的颗粒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差别很大。(√)

73.岩石产生机械破碎的现象属于物理风化作用。(√)

74.残积土是未经搬运残留原地的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

75.坡积土在坡脚处较厚,在斜坡较陡的地段较薄。(√)

76.洪积土是指被山洪急流冲刷到山谷冲沟出口或山前倾斜平原的堆积物。(√)

77.平原河谷冲积土表面形状较为圆滑,颗粒粒径由河流上游向下游逐渐减小。(√)

78. 土的矿物成分取决于成土母岩的成分以及所经受的风化作用。(√)

79.蜂窝结构的土体有较大孔隙,以粘粒为主。(×)

80.所有的土形成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搬运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某种土体呈青黑色、有臭味,手触有弹性和海绵感,此种土可划分为(B)。

A.老粘土

B.有机质土

C.砂土

D.无机土

2.河流上游中河床冲积物的特征(D)。

A.不确定

B.淤泥为主

C.粘性土为主

D.颗粒较粗

3.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大于总质量50%的土称为(A)。

A.巨粒类土

B.粗粒类土

C.细粒类土

D.粉土

4.红粘土常处于(A)状态。

A. 硬塑至可塑

B.可塑至软塑

C. 软塑至流塑

D. 无法确定

5.试样中巨粒组质量为总质量的15%~50%的土可称为(A)。

A.巨粒混合土

B.粗粒混合土

C.细粒混合土

D.粉土

6.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小于总质量的50%,而粗粒组质量大于总质量50%的土称为(B)。

A.巨粒类土

B.粗粒类土

C.细粒类土

D.粉土

7.粗粒类土中砾粒组质量大于总质量50%的土称为(D)。

A.巨粒类土

B.粗粒类土

C.细粒类土

D.砾类土

- 3 -

8.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残留在原地未经搬运的碎屑堆积物为(D)。

A.冲积土

B.洪积土

C.坡积土

D.残积土

9.粗粒类土中砾粒组质量小于或等于总质量50%的土称为(D)。

A.巨粒类土

B.粗粒类土

C.细粒类土

D.砂类土

10. 对无机土,当土样中巨粒组(d>60mm)质量大于总质量的50%时,该土称为(B)。

A. 含巨粒土

B. 巨粒类土

C. 粗粒类土

D. 细粒类土

11. 对无机土,当土样中巨粒组(d>60mm)质量占总质量的15~50%时,该土称为(D)。

A. 细粒类土

B. 巨粒类土

C. 粗粒类土

D. 含巨粒土

12. 对无机土,当土样中粗粒组(60mm≥d>0.075mm)质量大于总质量50%时,该土称为(C)。

A. 细粒类土

B. 巨粒类土

C. 粗粒类土

D. 含巨粒土

13. 对无机土,当土样中细粒组质量大于或等于总质量50%时,该土称为(A)。

A. 细粒类土

B. 含巨粒土

C. 巨粒类土

D. 粗粒类土

14. 细粒土的分类根据塑性图分类。则在塑性图上A线上侧,B线右侧区域的有机质土代号为(B)。

A. CH

B. CHO

C. MHO

D. ML

15. 塑性图中B线方程为(B)。

A. Ip =0.73(ωL-20)

B. ωL=50%

C. Ip>0.73(ωL-20)

D. ωL<50%

16. 一个土样做自由膨胀率试验,加水前土样的体积10ml, 加水膨胀稳定后体积15ml,那么它的自由膨胀率为( A )。

A.50%

B.73%

C.72%

D.74%

17. 一个土样做自由膨胀率试验,加水前土样的体积10ml, 加水膨胀稳定后体积14.6ml,那么它的自由膨胀率为( C )。

A.59%

B.58%

C.46%

D.61%

18.下面哪个是软弱土的性质(B)。

A.抗剪强度高

B.触变性

C.压缩性较低

D. 孔隙比较小

19.岩石风化碎屑由雨水或雪水沿斜坡搬运,堆积在斜坡上或坡脚处的为(C)。

A.冲积土

B.洪积土

C.坡积土

D.淤泥质土

20.由暂时性洪流将山区或高地的大量风化碎屑物携带至沟口或平缓地带堆积而成的土为(B)。

A.冻土

B.洪积土

C.坡积土

D.残积土

21.由长期的地表水搬运,在河流阶地沉积而成的土为(A)。

A.冲积土

B.洪积土

C.湖积土

D.残积土

22.主要由风作用形成的并且以粉土颗粒为主的土是(B)。

A.冲积土

B.黄土

C.坡积土

D.湖积土

23.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碎屑物被风吹扬,降落堆积而成的土为(D)。

A.红粘土

B.洪积土

C.淤泥

D.风积土

24.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沉积的土为(B)。

A.残积土

B.老沉积土

C.坡积土

D.冰积土

- 4 -

25.由粘粒组成的结构为(B)。

A.层状

B.絮状

C.蜂窝状

D. 无法确定

26.碳酸钙在水的作用下变成重碳酸钙的过程为( A )。

A.碳酸化作用

B.水解作用

C.氧化作用

D.水化作用

27.土体在空间的分布形式和相互组合排列的关系称之为(C)。

A. 土的结构

B. 岩石的结构

C. 土的构造

D. 岩石的构造

28.溶解作用中最容易溶解于水中的盐类是(D)。

A. 砂岩类

B. 碳酸盐类

C. 硫酸盐

D. 卤化盐类

29.河漫滩沉积土常具有的结构特征(A)。

A. 上下两层结构(二元结构)

B. 坡积土

C.岩石的结构

D. 水解作用

30.砂土具有的结构是(A)。

A. 单粒结构

B. 蜂窝结构

C. 絮状构造

D.无法确定

31.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大气、水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岩石的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D)。

A.沉积作用

B.重力作用

C.流水作用

D.风化作用

32.土的固体颗粒大小、形状及排列关系称为( A )。

A.土的结构

B.土的构造

C.土的成因

D.土的类型

33. 通常规定筑坝土料的水溶盐含量不得超过8%,是因为其(C)。

A. 构成土粒间稳定的胶结物质

B. 压缩性大,易变形

C. 遇水溶解后颗粒间胶结作用被破坏,颗粒会被渗透水流带走

D.不易压实

34. 有机质是在土的形成过程中经过( C )生成的物质。

A. 物理风化作用

B. 化学风化作用

C. 生物风化作用

D.水溶液蒸发后沉淀

35. 松砂是疏松排列的单粒结构,由于(A )在荷载作用下土粒易发生移动,引起土体变形,承载力也较低。

A. 孔隙大

B. 颗粒较大

C. 孔隙小

D.颗粒较小

36. 相对于单粒结构而言,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的特点是(A)

A. 压缩性大,强度较低

B. 孔隙大

C. 结构稳定

D.颗粒都小于0.002mm

3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 砂粒间分子引力相对很小

B. 砾石颗粒间几乎没有连接力,有时仅有微弱的毛细水连接

C. 砾石颗粒、砂粒可以在自重作用下沉积

D. 砾石颗粒间分子引力较大

3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层状构造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成层性

B.不同沉积阶段土粒物质成分可以不同

C.土粒的沉积不同阶段颗粒大小或颜色可以不同

D.土粒的沉积在竖向上不具有成层性

39.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灰黑色,天然孔隙比大于1.5,液性指数大于1.0的土可定名为(A)。

A.淤泥

B.淤泥质土

C.泥炭

D.泥炭质土

40.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灰黑色,天然孔隙比在1.0~1.5之间的粘土或粉土可定名为(B)。

- 5 -

A.淤泥

B.淤泥质土

C.泥炭

D.泥炭质土

41.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该种土可定名为( D )。

A.软土

B.红粘土

C.冻土

D.膨胀土

43.冻土可分为季节性冻土和( B )。

A.不冻土

B.多年冻土

C.少冰冻土

D.富冰冻土

43. 当土体浸水后沉降,其湿陷系数( A )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

A. 大于或等于0.015

B. 小于0.015

C. 小于或等于0.015

D. 大于0.015

44.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时对岩石产生的作用是(D)。

A.沉积作用

B.重力作用

C.流水作用

D.物理风化作用

45. 土是由(A)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

A.岩石

B.木材

C.水

D.不确定

46. 土是由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C)。

A.岩石

B.洪积物

C.松散堆积物

D.矿物

47.河流下游中的河床冲积物特征(D)。

A.不确定

B.块石为主

C.碎石为主

D.颗粒较细

48.卵石具有的结构是(A)。

A. 单粒结构

B. 蜂窝结构

C. 絮状构造

D.无法确定

49. 粒径在0.075~0.005mm左右的土粒在水中沉积时,当碰到已沉积的土粒时,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引力与其重力的关系( B )。

A. 相互引力小于重力

B. 相互引力大于重力

C. 相互引力等于重力

D. 难确定

50.卵石的表面特征是(A)。

A. 磨圆较好

B. 棱角状

C. 棱角明显

D.无法确定

51.正长石经水解作用后,形成的K+与水中OH—离子结合,形成KOH随水流走,析出一部分SiO2呈胶体溶液随水流失,其余部分可形成难溶于水残留在原地是( D )。

A. 辉石

B. 云母

C. 石英

D. 高岭石

52. 含粗粒的细粒土,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粗粒中砾粒占优势时称(C)。

A. 含冰细粒土

B. 含砂细粒土

C. 含砾细粒土

D. 富冰细粒土

53.土中漂石组的含量为88%,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该土的名称为(A)。

A.漂石

B.粗粒类土

C.细粒类土

D.砾类土

54. 土颗粒级配试验结果如下,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该土的名称为(D)。

A.漂石

B.含细粒类土砾

C.细粒类土

D.砾

55.土中砂粒组的含量为65%,细粒含量8%,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该土的名称为(C)。

A.漂石

B.粗粒类土

C. 含细粒土砂

D.砾类土

- 6 -

56. 土颗粒级配试验结果如下,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该土的名称为(B)。

A.漂石

B. 混合巨粒土

C.细粒类土

D.砾

57. 一细粒土液限为51.5,塑限为26.7,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该土的名称为(A)。

A. 高液限粘土

B. 高液限粉土

C. 低液限粘土

D. 低液限粉土

58. 一细粒土液限为31.7,塑限为23.8,并且粗粒中砂粒占优势,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该土的名称为(D)。

A. 高液限粘土

B. 高液限粉土

C. 低液限粘土

D. 含砂低液限粉土

59. 一细粒土液限为55.3,塑限为28.2,并且粗粒中砾粒占优势,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该土的名称为(A)。

A. 含砾高液限粘土

B. 高液限粉土

C. 低液限粘土

D. 含砂低液限粉土

60. 一细粒土液限为49.6,塑限为24.1,颜色呈黑色,具有臭味,该土的名称为(C)。

A. 高液限粘土

B. 高液限粉土

C. 有机质低液限粘土

D. 低液限粉土

(三)多项选择题

1.属于土的结构类型有( B C D )。

A.层状

B.单粒

C.蜂窝状

D.絮凝状

2.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将无机土按颗粒大小分为(ABC)。

A.巨粒土

B.粗粒土

C.细粒土

D.粉土

3.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巨粒土根据粒组含量的不同可分为(ACD)。

A.巨粒土

B.粗粒土

C.混合巨粒土

D.巨粒混合土

4.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砾类土根据粒组含量的不同可分为(ABD)。

A.砾

B.含细粒土砾

C.粗粒土

D.细粒土质砾

5. 土中的有机质(ABCD)

A. 主要是动植物的残骸

B. 未完全分解的泥炭

C. 亲水性强

D. 完全分解的腐殖质

6. 土的结构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相关因素有(ABC )

A. 土的矿物成分

B. 颗粒形状

C. 沉积条件

D. 颗粒级配

7. 通常土的结构分为(ABC )

A. 单粒结构

B. 蜂窝结构

C. 絮状结构

D. 层状结构

8. 土的实验室分类法主要是根据土的(BC )。

A. 手感

B. 颗粒级配

C. 塑性

D. 摇振反应

9.《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首先将土分为(AB)。

A. 有机土

B. 无机土

C. 粗粒类土

D. 漂石

10.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细粒类土分为(ABC)。

A. 细粒土

B. 含粗粒的细粒土

C. 有机质土

D. 含巨粒土

- 7 -

- 8 -

11. 塑性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是(A C )。

A. 液限L ω

B. 塑限P ω

C. 塑性指数P I

D.液性指数L I

12.《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无机土分为( ACD )。

A. 巨粒类土

B.有机质

C. 粗粒类土

D. 细粒类土

13.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粗粒类土分为(CD )

A. 巨粒类土

B. 含巨粒土

C. 砾类土

D. 砂类土

14.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砂类土根据其中细粒含量及类别、粗粒组的级配分为(BCD )

A. 砾

B. 砂

C. 含细粒土砂

D. 细粒土质砂

15.常见软土有(ABCD )。

A.淤泥

B.淤泥质土

C.泥炭

D.泥炭质土

16.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将细类土根据塑性指数I p 和液限ωL 可分为(BD )。

A. 含细粒粉土

B.高、低液限粘土

C.含细粒粘土

D.高、低液限粉土

17.下面属于土的成因类型的是(BC )。

A.老沉积土

B.残积土

C.洪积土

D.新近沉积土

18.洪积土的特征有(ACD )。

A.颗粒大小混杂

B.全部由淤泥组成

C.层理紊乱呈交错状

D.边缘处颗粒细

19.冲积土的特征有(ABCD )。

A.颗粒在河流上游较粗

B.颗粒向下游逐渐变细

C.磨圆度较好

D.层理清楚

20.残积土的特征有(ACD )。

A.碎屑物自地表向地下深部逐渐变粗

B.成分与母岩无关

C.一般不具层理

D.碎块多呈棱角状

21.下面属于土的时间类型的是(AD )。

A.老沉积土

B.洪积土 C 冲积土 D.新近沉积土

22.风积土的特征有(ABCD )。

A.颗粒主要由粉粒或砂粒组成

B.土质均匀

C.孔隙大

D.结构松散

23.坡积土的特征有(ABCD )。

A.碎屑物与高处的岩性组成有关

B. 颗粒随斜坡自上而下逐渐变缓,呈现出由粗而细的现象

C.分选性差

D.颗粒大小混杂

24.土按时间类型划分为(ABD )。

A.新近沉积土

B.老沉积土

C.坡积土

D.一般沉积土

25.风化作用的类型(ABC )。

A.物理风化作用

B.化学风化作用

C.生物风化作用

D.人为风化

26.土的构造类型有(ABC )。

A.层状构造

B.分散构造

C.裂隙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27.生物风化作用使岩石产生的可能变化(ABCD )。

A.岩石破碎

B.岩石矿物成分变化

C.岩石产生裂隙

D. 岩石裂隙不断加大

28.湿陷性黄土的主要特性表现为(ABCD)。

A.受水浸湿后,土体结构迅速破坏

B.产生显著附加沉降

C.是一种工程性质不稳定的土体

D.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29.红粘土的主要特性表现为(ABCD)。

A.高含水率

B.高塑性

C.大孔隙比

D.高强度、中低压缩性

30.软土的主要特性表现为(ABCD.)。

A.天然含水率高

B.天然孔隙比大

C.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

D.灵敏度高、透水性差

31.膨胀土的主要特性表现为(ABCD)。

A.高塑性粘土

B.吸水膨胀

C.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

D.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物质组成

32.可以使岩石产生物理风化作用的是(AC)。

A. 水的冻结

B.氧化作用

C. 可溶盐的结晶

D.水解作用

33.属于化学风化作用的是(BCD)。

A. 水的冻结

B.氧化作用

C. 碳酸化作用

D.水解作用

34.不属于物理风化作用的是(ABCD)。

A. 水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 碳酸化作用

D.水解作用

35.可以使岩石产生生物风化作用的是(ABC)。

A. 植物根系在岩石裂隙中生长

B. 穴居动物的挖掘

C. 动植物死后遗体腐烂

D.水解作用

36.不属于软土的特性是(AC)。

A.天然含水率低

B.天然孔隙比大

C.抗剪强度高

D.灵敏度高、透水性差

37. 红粘土的主要分布地区(ABC)。

A. 云南

B. 四川

C. 贵州

D.黑龙江

38. 季节性冻土的性质(AB)。

A. 冬季气温降至0℃以下冻结

B. 春季气温上升融化

C. 常年冻结

D. 常年不冻结

39. 多年冻土的性质(AC)。

A. 二年或二年以上处于冻结状态

B. 春季气温上升融化

C.常年冻结

D. 常年不冻结

40. 膨胀土的分布地区有(ABCD)。

A. 云南

B. 四川

C. 湖北

D.山东

41. 混合巨粒土中的巨粒含量为(AB)。

A. 小于75%

B. 大于50%

C. 大于90%

D. 大于95%

42. 级配良好砾要求有(ABC)。

A. 细粒含量小于5%

B. C u≥5

C. C C =1~3

D. C u<5

43. 粘土质砂要求有( BC )。

A. 5%<细粒含量≤10%

B. 15%<细粒含量≤50%

C. 细粒土为粘土

D. 细粒土为粉土

- 9 -

- 10 -

44. 高液限粘土要求有( ABD )。

A.)20(73.0-≥L P I ω

B. 10≥P I

C. ωL ≥30%

D. ωL ≥50%

45. 低液限粉土要求有( ABC )。

A.)20(73.0-

B. 10

C. ωL <50%

D. ωL ≥50%

46. 粉土质砾要求有( CD )。

A. 10%<细粒含量≤15%

B. 细粒土为粘土

C. 15%<细粒含量≤50%

D. 细粒土为粉土

47. 属于有机土的特征( BCD )。

A. 土黄色

B. 灰黑色

C. 黑色

D. 臭味

48. 属于单粒结构的特征是( ABCD )。

A. 颗粒间几乎没有连接力

B. 自重作用下沉积形成的

C. 可以是疏松的也可以是紧密的

D. 粒径>0.075mm

49. 湿热多雨地区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是( AB )。

A. 化学风化作用

B. 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C. 冰的作用

D. 温度作用

50. 冰的作用使岩石的裂隙变化是( BC )。

A. 不变

B. 加宽

C. 加深

D. 不确定

2土的三相组成及颗粒级配

(一)判断题

1.含气体的土可称为非完全饱和土。(√)

2.通常称之为土的三相组成有固相、液相和气相。(√)

3.土中的结合水是指受土粒表面电场吸引的水,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类。(√)

4.土中的强结合水可以传递静水压力。(×)

5.土的气相是指充填在土的孔隙中的气体,包括与大气连通和不连通的两类。(√)

6.土的三相中气体含量为零,孔隙全部被水充满则表明土体为完全饱和状态。(√)

7.土中所有类型的的水均可传递静水压力。(×)

8.土中的弱结合水可以在土颗粒表面作缓慢的移动。(√)。

9.土中的气体分为自由气体和封闭气体。(√)

10.为定量的描述土粒的大小及各种颗粒的相对含量,对粒径大于0.075mm 土粒可用密度计法测定。(×)

11.工程上常用不同粒径颗粒的相对含量来描述土的颗粒组成情况。(√)

12.为定量的描述土粒的大小及各种颗粒的相对含量,对粒径小于0.075mm 土粒常用筛分法。(×)

13.土的粒度成分是指土中各种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常用的表示方法中有累计曲线法。(√)

14.不均匀系数C u 反映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即土粒大小(粒度)的均匀程度。(√)

15.不均匀系数C u 越大,表示粒度的分布范围越大,土粒越均匀,级配越良好。(×)

16.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试验指标,一种是换算指标。(√)

17.土的固体颗粒构成土的骨架,骨架之间存在大量孔隙,孔隙中填充着液态水和气体。(√)

- 11 -

18.土中固体颗粒的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及粒径大小的搭配情况,是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19.自然界中土颗粒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所组成,土的粒径发生变化,其主要性质也发生相应变化。(√)

20.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孔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孔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使砂形成最松散的堆积状态。(×)

21.土中的自由水包括毛细水和结合水。(×)

22.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 u 的计算公式为10

30d d 。(×) 23.砂土的曲率系数C C 的计算公式为30

10260d d d 。(×) 24.土体都是由原生矿物组成的。(×)

25. 土体中常见的原生矿物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等。(√)

26. 土体中次生矿物是岩石经过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新矿物成分。(√)

27.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粒组的划分中砾粒组只有粗砾和细砾(×)

28.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粒组的划分中粒径d >200mm 的为漂石(块石)。(√)

29.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粒组的划分中粒径0.075≥d >0.005mm 的为粘粒。(×)

30.一土样颗粒分析的结果d 10=0.16mm,d 60=0.58mm ,它的不均匀系数Cu=3.63。(√)

31.根据颗粒分析试验结果,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图中纵坐标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土占总质量的百分数,横坐标表示土的粒径。(√)

32.常用颗粒分析试验方法确定各粒组的相对含量,常用的试验方法有筛分法和密度计法、比重瓶法。(×)

33. 一土样颗粒分析的结果d 10=0.19mm,它的不均匀系数Cu=3.52,d 60=0.76mm 。(×)

34. 一土样颗粒分析的结果d 10=0.17mm,d 60=0.65mm ,它的不均匀系数Cu=3.82。(√)

35.岩石在风化以及风化产物搬运.沉积过程中,常有动植物残骸及其分解物质参与沉积,成为土中的次生矿物。(×)

36.曲率系数在1~3之间,颗粒级配良好。(×)

37.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总质量的30%时相应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

38.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总质量的10%时相应的粒径称为限制粒径。(×)

39.某种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u =5.8,曲率系数C C =2.0,该砂土可判定为级配良好。(√)

40.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总质量的60%时相应的粒径称为中间粒径。(×)

41.某种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u =7.0,曲率系数C C =3.6,该砂土可判定为级配良好。(×)

42.某种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u =3.0,曲率系数C C =3.9,该砂土可判定为级配良好。(×)

43.某种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u =6.0,曲率系数C C =0.5,该砂土可判定为级配良好。(×)

44.在颗粒大小分布曲线上一种土的d 10为0.12,d 30为0.45,d 60为0.94,此土的不均匀系数C u 为3.56。

(×)

45.在颗粒大小分布曲线一种土的d10为0.12,d30为0.45,d60为0.94,此土的曲率系数C C为1.80。(√)

46.密度计法试验时密度计读数均以弯液面上缘为准,乙种密度计应准确至0.0002 (√ )

47.密度计法试验用搅拌器在量筒内沿整个悬液深度上下搅拌1min,往复各约30次,搅拌时勿使悬液溅出筒外。(√)

48.筛分法无粘性土称量时当试样质量多于500g时应准确至0.1g。(×)

49.筛分法无粘性土试验开始前称量480g,通过试验留在2mm筛的土为125.1g,它所占总土质量的百分数为26.1%。(√)

50. 筛分法放置标准筛时从上向下的顺序为孔径由大到小。(√)

51.土的级配良好,土颗粒的大小组成均匀。(×)

52.土的结构最主要的特征是成层性。(×)

53.颗粒级配曲线平缓,表示土颗粒均匀,级配良好。(×)

54.土粒越小,矿物颗粒表面越大,亲水性越强。(√)

55.土中粘土矿物越多,土的粘性、塑性和膨胀性越小。(×)

56.颗粒级配的试验方法有筛分法和密度计法及移液管法。(√)

57.结合水是指受电场引力吸附于土粒表面的水。(√)

58.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59.根据颗分试验成果绘制的曲线(采用对数坐标表示),横坐标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土质量百分数。(×)

60.单粒结构土的粒径较小,而蜂窝结构土的粒径较大。(×)

61.当砂、砾满足Cu≥5,则就说明土颗粒级配良好。(×)

62.不均匀系数反映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越大表示土粒大小的分布范围越大。(√)

63.土中水以固态水和液态水两种形态存在。 ( × )

64.单粒结构的土都可以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

65.土颗粒的大小与土的性质有密切关系。(√)

66.无粘性土颗粒较细,土粒之间有粘结力,呈散粒状态。(×)

67.土的颗粒级配可通过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测定。(√)

68.粘性土颗粒很粗,所含粘土矿物成分较多,故水对其性质影响较小。(×)

69.土的构造是指同一层土中成分和大小都相近的颗粒或颗粒集合体相互关系的特征。(√)

70. 砂土颗粒通常是物理风化作用的产物。(√)

(二)单项选择题

1.属于土中原生矿物的有(C)。

A.三氧化二铝

B.次生二氧化硅

C.石英

D.碳酸盐

2.土中的自由水包括毛细水和(C)。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

C.重力水

D.静水

- 12 -

3.下列属于土的次生矿物颗粒的有(B)。

A.长石

B. 蒙脱石

C.变质矿物

D.石英

4.以下不属于土中原生矿物的是(D)。

A.石英

B.长石

C.云母

D.石膏

5.以下对石英描述不正确的是(A)。

A.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 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

C.抗风化能力强

D.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6.下列不属于粘土矿物的是(D)。

A.伊利石

B. 蒙脱石

C.高岭石

D.石英

7.下列矿物吸水性最强的是(B)。

A.伊利石

B. 蒙脱石

C.高岭石

D.石英

8.对粘土矿物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C)。

A.颗粒细小、扁平

B. 颗粒表面与水作用能力强

C.粘结力小,性质简单

D. 表面积越大,所带电荷越多

9.下面属于土中次生矿物的有(D)。

A.石英

B. 角闪石

C.长石

D.粘土矿物

10.对土中有机质描述不正确的是(A)。

A. 成分比较单一、简单

B.主要是动植物残骸体、未完全分解的泥炭等腐殖质

C. 亲水性很强

D.有机质含量大于5%时,称为有机土

11.属于次生矿物的是( A )。

A.伊利石

B.石英

C.角闪石

D.金刚石

12. 原生矿物是由(A )经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其成分与母岩相同。

A.岩石

B. 矿物

C. 无法判断

D. 不确定

13. 原生矿物是由岩石经过( B )形成的碎屑物,其成分与母岩相同。

A. 化学风化作用

B. 物理风化作用

C. 矿物

D. 不确定

14. 次生矿物是由岩石经过( A)形成的,其成分与母岩不相同。

A. 化学风化作用

B. 物理风化作用

C. 矿物

D. 不确定

15. 原生矿物是由岩石经过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其成分与母岩(C)。

A. 化学风化作用

B.不相同

C. 相同

D. 不确定

16.砂土中的石英、长石属于(C)。

A. 化学风化作用

B. 次生矿物

C. 原生矿物

D. 不确定

17.粘性土中的伊利石属于(B)。

A. 不一定

B. 次生矿物

C. 原生矿物

D. 不确定

18.下面属于土中原生矿物的有(B)。

A.蒙脱石

B.石英

C.粘土矿物

D.岩盐

19.岩石在风化以及风化产物搬运沉积过程中,常有动植物残骸及其分解物质参与沉积,成为土中(C)。

- 13 -

A.原生矿物

B.长石

C.有机质

D.石英

20.不属于土中水的是(D)。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

C.重力水

D.海水

21.土中可以传递静水压力的是(A)。

A. 重力水

B.结合水

C.弱结合水

D.强结合水

22.下面属于土中原生矿物的有(B)。

A.伊利石

B.长石

C.粘土矿物

D.碳酸盐

23.土中结合水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包围在土颗粒周围

B.不传递静水压力

C.不能任意流动

D.存在于土颗粒电场以外

24.强结合水具有的特征是(B)。

A.具有溶解盐类的能力

B.性质接近固体

C.可以传递静水压力

D.可以任意移动

25.毛细水的上升,主要是水受到下述何种力的作用(C)

A.粘土颗粒电场引力

B.孔隙水压力差的作用

C.水与空气交界面处的表面张力作用

D. 水的浮力

26.稍湿状态的砂堆,能保持垂直陡壁达几十厘米不塌落,因为存在(D)

A.拉力

B. 浮力

C.重力

D. 毛细粘聚力

27.粘性土孔隙中填充的水描述不正确的是(B)

A. 两个土粒之间的距离小于其结合水厚度之和时可形成公共水膜

B. 主要为自由水

C. 公共水膜使粘性土具有粘性、可塑性

D.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28. 重力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孔隙中,它能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流动,具有特性(B)。

A.粘粒

B.能传递水压力

C.中砂

D.粗砾

29. 下面哪个是土中气体主要成分( A )。

A.空气

B.沼气

C.天然气

D.瓦斯气体

30.存在于土中增大了土的弹性和压缩性,对土的性质有较大影响的气体是(B)

A. 自由气体

B. 封闭气体

C. 液化气

D. 不确定

31.以下关于土的三相比例指标说法错误的是(A)

A. 与土的物理性质无关

B. 固相成分越高,其压缩性越小

C. 地下水位的升降,导致土中液相相应变化

D. 随着土体所处的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32. 以下关于粒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同一粒组粒径相近

B. 同一粒组土粒性质相似

C. 不同行业粒组的划分标准都相同

D. 各个粒组随着分界尺寸的不同呈现一定质的变化

33. 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为巨粒组、粗粒组和细粒组三大粒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 粗粒组粒径界限>60mm

B. 巨粒组粒径界限>200mm

- 14 -

C. 细粒组粒径界限≤0.075mm

D. 细粒组粒径界限<0.005mm

34.属于细粒组的是( A )。

A.粘粒

B.粗砂

C.中砂

D.粗砾

33.颗粒级配可以应用于(A)。

A. 土的分类

B. 次生矿物

C. 原生矿物

D. 不确定

34.颗粒级配不能应用于(D)。

A. 土的分类

B. 渗透变形判断

C. 工程选料

D. 确定压实系数

35.属于巨粒组的是( C )。

A.粘粒

B.粗砂

C.卵石

D.粗砾

36.属于巨粒组的是( D)。

A.粘粒

B.粗砂

C.中砂

D.块石

37.土的三相中,气体含量为零则表明土体为(D)。

A. 非饱和状态

B.密实状态

C.松散状态

D.饱和状态

38.当土中孔隙由液态水和气体填充时称为(A)。

A. 湿土

B.干土

C. 完全饱和土

D.以上三者都是

39.当土中孔隙由液态水全部填充时称为(C)。

A. 湿土

B.干土

C. 完全饱和土

D. 非饱和土

40.当土中孔隙由气体全部填充时称为(B)。

A. 湿土

B.干土

C.饱和土

D.完全饱和土

41. 强结合水指紧靠于土粒表面的结合水,所受电场的作用力很大,丧失液体的特性而接近于(B)。

A. 液体

B. 固体

C. 气体

D. 不确定

42. 弱结合水是指存在于强结合水外侧,可以在土粒的表面作(A)。

A. 缓慢的移动

B. 快速的移动

C. 具有气体性质

D. 不确定

43. 土颗粒靠近时(C)可以形成公共的水膜,对粘性土的影响较大。

A. 强结合水

B. 毛细水

C. 弱结合水

D. 重力水

44.对土粒有浮力作用的水是(D)

A. 强结合水

B. 毛细水

C. 弱结合水

D. 重力水

45. 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毛细孔隙中的水是(B)

A. 强结合水

B. 毛细水

C. 弱结合水

D. 重力水

46.存在于土中对土的性质影响不大,工程建设中不予考虑的气体是(A)。

A. 自由气体

B. 封闭气体

C. 液化气

D. 以上都不是

47.不能存在于土体中的气体是(C)。

A. 空气

B. 沼气

C. 液化气

D. 以上三者都是

48.为定量的描述土粒的大小及各种颗粒的相对含量,对粒径大于0.075 mm土粒常用( D )测定。

A.沉降分析法

B.密度计法

C.移液管法

D.筛分法

49.为定量的描述土粒的大小及各种颗粒的相对含量,对粒径小于0.075 mm土粒常用(B)。

- 15 -

A.烘干法

B.密度计法

C.环刀法

D.筛分法

50. 土的颗粒级配说法错误的是(D)。

A. 土的颗粒级配表示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

B. 土的颗粒级配直接影响土的性质

C. 土的颗粒级配试验方法常有筛分法和密度计法、移液管法

D. 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粗粒组可用密度计法测定

51. 关于不均匀系数C u说法错误的是(C)。

A.是反映颗粒大小不均匀程度的指标

B. C u值愈大,表示颗粒级配曲线的坡度就愈平缓,土粒粒径的变化范围愈大,土粒就愈不均匀

C. C u值愈小,表示颗粒级配曲线的坡度就愈平缓,土粒粒径的变化范围愈大,土粒就愈不均匀

D.工程上常将C u<5的土称为均匀土,把C u≥5的土称为不均匀土。

52. 关于曲率系数C c说法错误的是(C)。

A.是通过计算得到的指标

B.曲率系数越计算时用到d10、d30和d60

C.一般C c值在1~3之间时,表明土粒级配曲线不连续

D.C c值小于1或大于3时,颗粒级配曲线有明显弯曲而呈阶梯状

53. 关于颗粒级配良好与否说法错误的是(D)。

A. 级配良好土的密实度较好

B. 级配良好土的透水性和压缩性较小

C.《土工试验规程》中规定:级配良好的土必须同时满足Cu≥5和C c=1~3

D.《土工试验规程》中规定:级配良好的土必须同时满足Cu<5和Cc=1~3

54.粒度成分的“筛分法”适用于分析粒径(A)的风干试样。

A.>0.075mm

B.<0.075mm

C.=0.075mm

D.不限制

55. “筛分法”是用一套孔径依次由大到小的标准筛做试验,以下不是标准筛的孔径的是(B)

A.20mm

B.12mm

C.2mm

D.0.5mm

56.土的颗粒级配曲线较陡,则表示(C)。

A.不均匀系数大

B.土粒大小相差悬殊

C.土的级配不好

D.土的级配良好

57.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用颗粒累计级配曲线来表示,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 C )

A.土粒大小较均匀,级配良好

B.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D. 土粒大小较均匀,级配不良

58.若甲、乙两种土的不均匀系数相同,则两种土的(D)。

A.颗粒级配曲线相同

B.有效粒径相同

C.限定粒径相同

D.限定粒径与有效粒径之比相同

59.为了确定d10筛分法试验时小于0.075mm颗粒为(B)时,可以省略密度计法测定小于0.075mm颗粒含量。

A.大于总质量10%

B. 小于总质量10%

C.大于总质量15%

D. 小于总质量15%

60.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 u的计算公式为(C)。

- 16 -

- 17 -

A. 3060d d

B.1030d d

C.1060d d

D.10

90d d 61.在颗粒大小分布曲线一种土的d 10为0.14,d 30为0.39,d 60为0.84,土的不均匀系数C u 为(D )。

A. 2.8

B. 1.0

C. 2.15

D. 6.0

62.砂土的曲率系数C C 的计算公式为(D )。 A. 3010260d d d B.6030210d d d C.10

60d d D.6010230d d d 63.在颗粒大小分布曲线一种土的d 10为0.12,d 30为0.37,d 60为0.86,试计算此土的曲率系数C C.为(D )。

A. 2.8

B. 12.9

C. 2.15

D. 1.33

64.在一般情况下,工程上把不均匀系数C u <5的土看作是均粒土,属于(B )。

A.级配良好

B.级配不良

C.松散

D.密实

65.根据颗粒分析试验结果,绘制土的颗粒级配曲线,使用的坐标为( A )。

A.单对数

B.双螺旋

C.抛物线

D.直角

66.颗粒级配曲线形状较缓,则表明土体中颗粒粒径(A )。

A.大小都有,颗粒级配为良好

B.大小相近,颗粒级配为良好

C.大小都有,颗粒级配为不良

D.大小相近,颗粒级配为不良

67.颗粒级配曲线形状较陡,则表明土体中颗粒粒径(D )。

A.大小都有,颗粒级配为良好

B.大小相近,颗粒级配为良好

C.大小都有,颗粒级配为不良

D.大小相近,颗粒级配为不良

68.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孔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孔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使砂形成最致密的堆积状态,使得(C )。

A.孔隙率达到最小值,密度达最小值

B.孔隙率达到最大值,密度达最小值

C.孔隙率达到最小值,密度达最大值

D.孔隙率达到最大值,密度达最大值

69.用密度计法进行颗粒分析试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

A.适用于粒径大于60mm 的粗粒土

B.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细粒土

C.利用粒径不同土粒下沉速度不同的特性测定

D.需要将密度计置于悬液中,测记不同时间的读数

70.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总质量的10%时相应的粒径称为(A )。

A.有效粒径

B.限定粒径

C.中间粒径

D.最大粒径

71.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总质量的60%时相应的粒径称为(B )。

A.有效粒径

B.限定粒径

C.中间粒径

D.平均粒径

72.某种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u =5.5,曲率系数C C =2.6,该砂土可判定为(B )。

A.级配不良

B.级配良好

C.级配均匀

D.无法判定

73.某种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u =6.3,曲率系数C C =1.3,该砂土可判定为(B )。

A.级配不良

B.级配良好

C.级配均匀

D.无法判定

74.某种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u=7.0,曲率系数C C=0.5,该砂土可判定为(A)。

A.级配不良

B.级配良好

C.级配均匀

D.无法判定

75.某种砂土的d10=0.18mm,d30=0.39mm,该砂土可判定为(D)。

A.级配不良

B.级配良好

C.级配均匀

D.无法判定

76.某种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u=3.8,曲率系数C C=2.3,该砂土可判定为(A)。

A.级配不良

B.级配良好

C.级配均匀

D.无法判定

77.颗粒大小分布曲线一种土的d10为0.12mm,d30为0.45mm,d60为0.94mm,试计算此土的不均匀系数

C u为(D)。

A. 3.75

B. 2.09

C.1.80

D. 7.83

78.颗粒大小分布曲线一种土的d10为0.16mm,d30为0.43mm,d60为0.92mm,试计算此土的曲率系数C C 为(C)。

A. 3.75

B. 2.09

C.1.26

D. 7.83

79.颗粒大小分布曲线一种砂土的d10为0.12,d30为0.45,d60为0.94,该砂土可判定为(B)。

A.级配不良

B.级配良好

C.级配均匀

D.无法判定

80.颗粒大小分布曲线一种砂土的d10为0.14,d30为0.39,d60为0.84,该砂土可判定为(B)。

A.级配不良

B.级配良好

C.级配均匀

D.无法判定

81.颗粒级配曲线中一种土的d10为0.14,d30为0.42,d60为0.91,土的不均匀系数C u为(C)。

A. 2.8

B. 1.0

C. 6.5

D. 6.0

82.粒级配曲线中一种土的d10为0.15,d30为0.41,d60为0.86,土的曲率系数C c为(B)。

A. 2.8

B. 1.30

C. 2.15

D. 6.0

83.颗粒级配曲线中一种砂土的d10为0.16,d30为0.37,d60为0.88,该砂土可判定为(A)。

A. 级配不良

B. 级配良好

C. 级配均匀

D. 无法判定

84.d10是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总质量的( C )时相应的粒径。

A.15%

B.20%

C.10%

D.30%

85.移液管法适应于粒径(D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A.大于0.075mm

B.0.075~0.005mm

C.小于0.0075mm

D.小于0.075mm

86.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 A)取出代表性试样。

A.四分法

B.比重计法

C.炒干法

D.筛分法

87.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粒径小于2mm的土样取量( C)。

A.100~500g

B.300~600g

C.100~300g

D.500~800g

88.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粒径小于20mm的土样取量( C)。

A.100~300g

B.300~1000g

C.1000~2000g

D.500~800g

89.密度计法试验制备悬液的分散剂可以使用( B)。

A.2%六偏磷酸钠

B.4%六偏磷酸钠

C.5%六偏磷酸钠

D.1%六偏磷酸钠

90.密度计法试验制备悬液的体积为( A)。

A.1000ml

B.900L

C.1010ml

D.900ml

- 18 -

91.密度计法试验每次读数均应在预定时间前( D )将密度计小心放入悬液接近读数的深度。

A.20~30s

B.10~25s

C.5~8s

D.10~20s

92.密度计法试验密度计读数均以弯液面上缘为准,甲种密度计应准确至( B )。

A.0.2

B.0.5

C.0.0002

D.0.3

93.密度计法试验制备悬液时需要煮沸的时间一般为( A)。

A.1h

B.1.5h

C.2h

D.2.5h

94.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中移液管法的粘质土样取量为( A)。

A.10~15g

B.30g

C.10~30g

D.20g

95.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中移液管法的砂质土样取量为( D)。

A.10-15g

B.30g

C.10-30g

D.20g

96.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中移液管法吸取悬液的量为( C)。

A.30ml

B.20ml

C.25ml

D.22ml

97.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中移液管法吸取悬液时移液管深入液体的深度为( D)。

A.30cm

B.20cm

C.25cm

D.10cm

98.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中筛析法2mm筛下的土为( A)时可以省略细筛筛析。

A.小于总质量10%

B. 小于总质量15%

C. 小于总质量20%

D. 小于总质量25%

99.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中筛析法2mm筛上的土为( B)时可以省略粗筛筛析。

A.小于总质量15%

B. 小于总质量10%

C. 小于总质量20%

D. 小于总质量25%

100.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时小于0.075mm颗粒为( A )时,应按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测定小于0.075mm 颗粒含量。

A.大于总质量10%

B. 小于总质量10%

C. 大于总质量15%

D. 小于总质量15%

101.土样总质量350g,筛析法结果如下,计算0.5~0.25mm的颗粒含量(A)。

A.25.5%

B. 25.8%

C. 25.2%

D. 25.7%

102.土样总质量300g,筛析法结果如下,计算大于2mm的颗粒含量(C)。

A.9.4%

B. 9.3%

C. 9.0%

D. 9.5%

103.土样总质量350g,筛析法结果如下,判断是否应按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测定小于0.075mm颗粒含量(A)。

A.需要

B. 不需要

C. 无法判断

D. 不确定

104.土样总质量500g,筛析法结果2mm筛上颗粒为61.3g,判断是否可以省略粗筛筛析(B)。

A.可以

B. 不可以

C. 无法判断

D. 不确定

- 19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4k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