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分与合

更新时间:2023-11-29 19: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和5分与合》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4和5分与合”。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分与合》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教学前,小朋友已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掌握 1-5各数的读写法,知道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的正确表达,能正确判断大小、多少,这都为本课的教学作了铺垫。而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孩子们通过把几个物体分为两部分,或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分与合的思想,为以后学习加减法孕伏铺路。

基于上述认识,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2-5的分与合,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通过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发展研究意识,提高有序思维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培养爱数学的情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 5以内数的组成。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能有顺序地说出 5以内数的组成。 下面为了讲清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使孩子们能达到本节课预设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

二、说教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如下操作:

教学方法:

1、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

教学中我借助实物辅助教学:花瓶、花朵、小棒等教具,为小朋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孩子们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观察、发现法:在“探究新知”的环节,我主要是让孩子们通过上台演示操作,自己动手和同桌合作操作的方法,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出有次序有条理的分法,自己发现分与合的联系,从而掌握一些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 三、说学法

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入学还不足一个月,现在的学习完全以无意注意为主,贪玩,好动,表现欲望强,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典型特征。因此,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让孩子们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一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是《新课标》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并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这节课我主要采取观察比较、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践操作,合作交流,通过“谁会放”“手指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等有趣的活动,在孩子们眼看、手动、耳听、心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有序思考意识。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明确规定,“数学教学”从“以获得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我特地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 引入: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为什么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吗? 我们一起用行动证明,我们是最棒的,好不好?

跟着老师一起呼一呼:我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

设计意图:这是孩子们午睡起来后的第一节课,好多孩子还没有完全清醒,好多睡醒的孩子第一次面对一教室的老师,紧张、好奇、茫然无措等心思表露无疑。为了帮助他们消除各种负面情绪,将注意力马上转入课堂中来,所以我播种下了你们都是最棒的孩子这样一颗“期望的种子”,激发学生好表现的心理,这样孩子们的表现愿望马上高涨,情绪立刻就投入到学习的氛围当中来。 (二、)探究新知

1、(谁会放)学习4的分与合

(1)老师这儿有4朵花,老师想把它们分别放在两个花瓶里,注意:每个花瓶

都不能空,也就是说每个花瓶里都要放有花,谁来帮老师分一分。

设计意图:孩子们生性就是乐于助人的,能给老师帮助,他们非常开心,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好了,xx在高的花瓶里放了x朵花,矮的花瓶里放了x朵花。老师将他的分法记录下来:4朵花,高的花瓶里分x朵花,矮的花瓶里分了x朵花,我们说4可以分成X 和Y。

(2)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同上记录孩子的分法)(教师在作记录时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板书出来) (3)真棒,再想一想,还可以怎么放? (同上记录孩子的分法)

设计意图:孩子们从教师板书记录的过程中一定看到了老师并不是照他们的分花的方法从左到右依次记录,那么,老师为什么要调整顺序,会观察的孩子一定在心理面会埋下疑问。同时教师边记录边说的过程又渗透给孩子们4的分成应该怎么读。

谈话:根据这些小朋友们放花朵的方法,你们能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谁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来读一读。(多点几名学生读,多用几种形式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既可以考查学生关于4的分法是否掌握,又可以让学生初步领略有序思考的意识。

(4)小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手指小游戏,你能用 4个竖着的手指表示可以分成1和3吗?

请小朋友将手心反过来,再看一看,刚才你看到的是 4分成1和3,现在你看到的是4分成了几和几了呢?

我们的手指没有动,怎么刚才看到的 4分成1和3,现在4又分成3和1了呢? 师:(指第三种分法)这种分法反过来看就是把 4分成几和几呢?

师:所以当我们看到4可以分成1和3的时候,应该马上可以想到它的另一种分法是???

设计意图:通过手指翻动的小游戏,让学生体会有序思维方法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看到4的其中一种方法,也能想到另一种方法,这样既是一种不同的思维记忆方法,同时也为后面5的分成教学埋下迁移的伏笔。

(5)说一说: 有谁可以闭上眼睛说出 4的所有分法,一个都不漏掉。

师:你记得这么快,又这么准确,可不可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记忆这些分法的?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能找到有序思维的两种方法,即:可以是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也可以通过翻动的方式。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说得明白,只是让他们去体会有序的思维能够帮助记忆的准确率和速率。

(6)想一想:好了,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4可以分成几和几。那么,现在老师就要反过来问了,你知道几和几合起来成 为4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完全领悟4的分成的基础上,反过来理解4的合成。就是几个和几个合起来是4,也为以后学习加法的意义埋下伏笔。 (摆一摆、填一填)学习 5的分与合

(1)提问:刚才我们研究了 4的分与合,同学们自己动脑筋得出了4的几种分法,并且还由这些分法想到了几和几合成4。那么5又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呢?下面就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拿出5根小棒,注意老师的要求:同桌的孩子,一个小朋友负责摆小棒,一个小朋友负责记录,老师看看哪些桌的孩子分得快,分得方法又多。

(2)同桌的两人合作学习,探究 5的分与合。 (3)研究成果,集体展示。 (4)集体朗读一遍。

(5)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有次序地记住 5的所有分与合。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4的分与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具,动手直观操作,同桌合作交流发现自己的摆法,充分展现个性和思维,每个孩子都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亲身感知,巩固数的分与合,培养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通过迁移类推培养他们的有序思维能力,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的意识,提高与人交流的本领。 (三、)巩固发展:

1、21页“做一做”第1、2题

今天小朋友们可真聪明,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了5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几和几。那么3可以分成几和几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1页,看“做一做”,方框里的数该填什么呢?请你们拿出笔来填一填。不会做的孩子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书本的插图,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并

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对口令填表,练习记忆4和5的分与合

我出一个数字,你们出一个数字,让我们所出的数字合起来是4(5)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记忆等已经获得了关于4、5分与合知识的多种认知,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口令填表,巩固认知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四、)小结回顾、整理收获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新本领?我们一起读一读、记一记。 好了,回家把我们新学的本领告诉爸妈,好吗? 设计意图:整理一节课的收获,加深记忆。 五、课后的思考

反思流程设计: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成功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做到了。接下来“花瓶分花”,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的情景,充分运用这些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学习“4的分成”,孩子们也学得很好,但是在说“4的合成”时,语言组织上都不够好,说明这个环节,教师设计有缺陷,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学生看着“4的分成”很自然就能说出“4的合成”。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渗透了加、减法的意义,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手指游戏,希望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看到“4可以分成3和1”马上能想到“4可以分成1和3”,然后利用这样的方法,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迁移探索学习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能力。

教学中,孩子们的迁移能力都还不错,大部分孩子都是看到一种分成的情况,马上就填写出另一种分成情况,但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效果,学生交流得不够,他们能迁移,但是不能表达为什么可以这样写,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地方。之后的巩固提高练习,将“3的合成”板书到黑板上,并用糖帮助孩子们再次理解“合成”的意义,这一补救措施,让孩子们的“合成”意义的理解好了很多。

就教学效果而言,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过关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合成”的措词不好,也在“做一做”的补救措施下,大力修善。

不足在于:

(1)数的合成基于数的分成而存在,教师在分成的时候,也许多次从言语上渗透强调,“这是4朵花,我们把它分放在两个花瓶里,所以说4分成几和几”,这样也许学生理解分合的意义会更好。

(2)按一定顺序排列,教材要求上只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这一要求。但我个人认为,学生能“翻动”,看到一种想到另一种,这样会更好些,为以后的加减法可以作更好的铺垫,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讲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按顺序并不是只有一种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够好,没有讲够,讲透。还是有好多学生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按一定的顺序是按的什么顺序。

总之,课是上完了,自己也感觉要学习的地方还非常多,比如语言的简洁,教学形式怎样更适合低年级的儿童等方面。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还请大家不吝指教!

沈永恒 2012/10/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4i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