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更新时间:2023-05-26 09:0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成果公报

课题批准号: HNETR347
课题类别:基础教育研究
课题负责人: 石明一 杨国斌 黄筱楠 陈山泉
主要成员:陈 英 石明一 黄筱楠 杨国斌 唐俏 陈山泉 曾淑琼 何吉林 周志恩 蒋瑛之 王彪 桑建斌 邓刚 蔡卫华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依据:毛泽东的教育思想、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书记有关教育工作的指示是教育理论的精髓,在课题研究中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按照现代教育理论,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知、情、意、行"的同化过程。即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心理内力的作用逐步转变为自身行为习惯的渐进过程。因此,在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我们必须坚持:(1)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2)群体教育原则,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和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3)科学创新原则,鼓励学生深入社会、探索自然、发展个性。(4)知行统一,引导学生巩固德育的内化成果。(5)正面引导原则,启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潜能。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德育规程》等。
3、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二)、实践依据: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对策研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我校在她六十多年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办学方针,在实践中推进教育整体改革,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我校师资队伍雄厚,有一批得才兼备具有丰富德育经验的优秀教师,这些均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为了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早在九十年代我们就组织力量编
制了学校的《永州四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各科教学中注意德育的有机渗透。现在我校有三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个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十余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基地并常年坚持活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德育资源,优化了德育环境,各大媒体都给予了充分的报导,在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永州

之野专题学习网站》和《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中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问题也进行了实质性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都为本课题研究作了必要的先期准备。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探索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主要模式、基本对策和方法途径,建构和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的理论体系,实现德育理论创新。
  (1)、利用网络培养学生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利用网络培养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3)、利用网络培养学生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4)、利用网络培养学生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 构建中学网络德育整体育人模式模式框架描述
















(二)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1、正视网络优势,转变德育观念,学会选择,学会自律。
  网络德育是一种真正的开放式德育,它变静态的封闭系统为动态的开放系统,原先相对狭小的德育空间,变成了一个社会性、开放性的德育空间

。教育者不能预先去设定和控制网络上流动的信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通过网络共享信息,学生既可能接受到有利于自身道德发展的信息,也可能接受到不利于自身道德发展的信息,而德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主动地辨析各种信息,正确地选择与利用对自身发展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一个于国家、于民族、于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这种开放性变控制为引导选择,提高了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拉近了学校与现实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德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从"灌输信息"转移到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对巨量的网络信息采取扬弃的态度。
  2、正视网络优势,开展健康教育,学会倾诉,平衡心理。
  网络德育是互动性的,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可以在"网上聊天室"、"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充分的研讨,大家一起探索。网络德育的互动性打破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固定地位,变被动式教育为互动式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网络的主体,师生可以在更加平等的环境中共同面对问题;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可以在网络上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思想看法,与教育者或其它同学互相沟通探讨。这种教育理念是人本主义的,教育者将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沟通与探讨,成为学生道德完善中进行探索的一个心灵朋友。由于是"人--机--人"的交互模式,我校在"永州四中德育在线"德育网站上建立了"心灵之约"栏目,定期由心理教师答疑解惑,开辟了一个学生倾吐的空间,互动而隐蔽地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3、正视网络优势,构建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活动育德。
  网络德育是及时性的,德育工作者能结合时代变化迅速跟踪学生思想特征、情感特征、行为特征,敏感地观察与思考,快捷、方便地从网络上得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与学生交流信息,从而敏捷地把握德育的制高点,前瞻性地做好德育工作。网络德育从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的方式入手,彻底摆脱了形式主义的说教,将使德育内容由静态的文字书本,变成动态的多媒体软件。网络德育也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这里看不到老师严厉的面孔,听不到老师昏昏欲睡的说教。学生通
过德育课件来感受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真切地感受精心设计的德育内容。
  基于网络德育及时性和趣味性两个特点,我校开展了首届"美哉e网杯"网页设计大赛。我们欣喜地看到同学和老师们积极踊跃地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高一高二40个教学班都制作了精美的班级网页。总

结这次活动,它的意义远不只在于星级的评定,更重要的是师生参与的过程,班级网页中,学生们展示了班级建设的成果,汇集了班级每位成员(包括任课教师)的照片和寄语,报道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从画面到主题,从色彩搭配到栏目设计,无不体现着学生对班集体浓浓的爱,无不彰显着学生们的个性与特长,无不挥洒着学生们青春的激情。这里没有说教,这里只有多彩的交流,但我们的德育目的达到了。我们发现对于网络,我们必须主动占领这块教育阵地,使其为我所用,使其与传统德育有机结合,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德育。
  4、正视网络优势,与传统德育优势互补与融合,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网络德育与传统德育不是相排斥的,网络德育内容中,应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以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五大要素为支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志向,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永州四中德育在线"网站就是将网络与传统德育相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此网站是由我校教育处老师与现代教育信息中心的老师共同合作完成的,设有"规矩方圆""校园动态""班主任风采""前沿视点" "艺术社团""家教园地""心灵之约""紫丁香"等栏目,全方位地展示了四中德育活动。一方面通过德育网站建设宣传法规制度,开展思想教育,《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发布在德育网站上,较好地警示了学生的上网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在网上正面报道学校德育动态,拓展德育空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我校还尝试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网络形式再现出来,学生通过大量的收集筛选信息,在不断获取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提升民族情感,从而将传统德育有机地与网络文化相融合,达到了生动、快捷、高效的育人效果。
  (三)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增强网络德育责任意识。
  网络德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教师的信息素养问题。所谓信息素养,即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和素质。所以课题研究首先从学校德育领导、团队干部、班主任信息素养的现状调研入手,进而做出客观的分析。课题研究通过科学的途径方法和实际的行动步骤,努力建立一支既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德育工作队伍,为推进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进程提供保障。
  我

校课题组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完成了"教师信息素养问卷调查"和"学生上网状况问卷调查"。在学生调查问卷中,"你目前在上网方面有什么需求和困难"一项中,学生列在第一位的是"教师不支持上网",占所调查学生的48.32%;在教师调查问卷中,"您觉得学校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规范网络道德教育?"8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提高教师网络指导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是居于首位的。由此可见,面对网络的发展及其对德育工作的挑战,教师必须适应网络技术和时代的变化,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清楚地意识到网络技术的特点,以及网络技术的局限和不足,善于灵活多样地在教育中使用网络技术,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应有功能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中,一名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信息和网络积极认同,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能通过网络与学生、学生家长交流,才能在浓郁的现代信息技术氛围中,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实现引导中学生网络文化的目的。因此,我校通过行动研究,制定了"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计划",要求中青年教师掌握网络技术,并会制作个人网页。特别鼓励班主任探索网络德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本学期,在高一年级20个教学班开展的"网络德育"班会展示活动中,90%的班主任制作了班会课件,极大地丰富了德育资源。有的班主任还以网络班会的形式来表现网络利弊,通过师生互动、家长与学生的互动,形成对网络功用的共识。实际工作中,我校还要求所有的班主任公布E-mail信箱或QQ,鼓励教师在网上对学生进行现代化的积极的教育。
  (四)通过家委会和家长学校,促进家校共建,减少或者避免网络文化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长队伍是学校教育潜在的、重要的师资力量。通过家委会和家长学校,促进家校共建,可以减少或避免网络文化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孩子在家中使用互联网,家长一定很关心如何引导孩子避免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麻烦。那么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作为父母,可以
采取很多方便的措施,在孩子上网时得到保护。我校德育处与现代信息技术中心教师合作在家长会或主题班会上指导家长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1、指定互联网规则。明确地了解什么样的网站是适合访问或可接受的,使用互联网有什么样的规则。给孩子良好、明晰和易于理解的例子,说明上网时应该注意什么,确保他们知道当

他们对有问题的或使他们迷惑的内容时及时向家长求助。2、制定家庭政策。列出一系列家庭里任何成员在浏览网络时应该或不该做的事情,比如: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告诉他们绝对不要透露他们的姓氏、住址、电话号码或提供照片,而且如果没有家长的同意和陪同,绝对不要与网友见面。3、要么禁止孩子使用网上聊天室,要么监督他们的使用时间,同时确认该聊天室适合孩子使用,并且是由声望良好的公司或组织开设的。4、将计算机安置在所有家庭成员都可以使用的地方,而不是放在孩子的房间里。这样可以很方便地监督他们使用互联网。5、监督孩子接收和发出的电子邮件。了解他们的网友状况。6、经常查阅上网记录。这种文件存储在浏览器内,记录着您的孩子曾经浏览过的网站名称和他们访问的频率。7、安装一套互联网安全产品,例如诺顿网络安全特警2001家庭版、3721上网助手等,对孩子浏览的网站加以限制。
  通过采取上述简单的步骤,家长和孩子就互联网指南作开诚布公地交流,这样家长就不必焦虑不安,而孩子也可以享受安全而有教育意义的网上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或者避免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同时,校园网上"家教园地"的开辟也为家长们在网上沟通教子良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学校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校在管理上的不足,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改革。
   中学网络德育的整体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对广大触网学生予以适时适度的德育关怀,最终形成学生网络道德行为指导和评价。总之,规范网络行为,正视网络,趋利避害,形成协调一致的网络教育环境,才能实现网络领域里高度的精神文明。
  
  四、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永州四中"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对策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列表姓名论文题(教学竞赛、指导学生、发表文章)获奖等级陈英多层次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心身健康发表陈英在班主任专业化与现代班级体建设先进个人国家级陈 英《让道德教育融入课堂与生活》市一等奖陈英在班主任专业化与现代班级体建设课题优秀负责人国家级杨国斌示范性高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级杨国
斌《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历略初探》国家级杨国斌新课程标准下班主任教育角色的转换与重塑国家一佘紫荣创建有个性的班级管理国家贰黄筱楠以班级专业化为依托提高德育工作能力国家三黄筱楠加快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国家一蒋亚军如何做好后进生工作国家三

罗群芳示范性高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之浅见国家二唐俏网络环境下高中生思想道德状况与班主任教育对策国家二曾淑琼班主任,责任重于泰山国家二王幼华培养学生做个快乐的人国家二王幼华班主任工作呼唤伯乐的眼光国家三夏小红心到晴时雨亦晴-谈班主任情绪控制国家二唐为光开拓学生心灵世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国家二孙永华浅谈班主任如何发挥网络的正面导向作用国家二周志恩培养良好的集体心理国家三周志恩内省省出新天地国家二周志恩做实人字最重要国家一谢玉林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培养初探国家一陈山泉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国家一刘世平班级管理,功成于细国家一蔡卫华班主任运用网络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国家二罗群芳影响价格的因素国家二蒋冰芝《致橡树》课件国家三李满森DNA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国家三蔡卫华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发表于《英语周报》罗群芳《浅谈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政治课堂的优化》省一等蒋冰芝《致橡树》赛课省一等蒋冰芝《致橡树》课件省一等蒋冰芝《利用电子教材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论文省一等蒋冰芝《致橡树》课例省一等 张新军指导的电脑作品《决不能如此脱贫》高中平面设计省一 张新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园丁奖省级一等杨国斌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历史教学策略初探省一杨国斌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创新省二杨国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省二吕湘浓网络环境下地理学科教学模式的设想省二雷庆建诗歌鉴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初探省二蒋卫东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省三蒋卫东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探索与思考省三唐为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多媒体外语教学省三陈山泉多媒体计算机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体会省三蔡卫华超越粉笔与讲授的教学省三章玉玲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省三李朝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体会省一尹小林《部分电学仪器集合》(课件)省三章玉玲《人造地球卫星》(课件)省三李朝华《电容器和电容》(说课)
省一张新军2006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省三张新军指导卢江凌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市二等奖张新军指导盘益强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市二等奖张新军指导熊子怡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市二等奖张新军指导王昱星电脑作品平面设计《贪》国家三等 杨国

斌《网络环境下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论文)(课题成果奖)省一等奖蒋春艳《愚溪诗序》(录像课)(课题成果奖)省一等奖吴玲颖《再别康桥》(录像课)(课题成果奖)省二等奖王幼华第二次鸦片战争(录像课) (课题成果奖)省二等奖吴玲颖《再别康桥》(课件)(课题成果奖)省二等奖黄贵财《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课件) (课题成果奖)省二等奖于久华《以上海为中心的相关问题》(课件)(课题成果奖)省三等奖陈中永《勾股定理》(课件) (课题成果奖)省三等奖武熠志《高中历史资源设计》(论文) (课题成果奖)省三等奖魏远旺《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论文)省二等奖陶粼粼《网络环境下的审美教育》(论文)省级一等奖刘姗兰《素质教育与网络教学》省三等奖汤东风对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探索(论文)省一等奖唐江天探寻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思路(论文)省三等奖章玉玲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论文)省二等奖胡立广CAI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个适用性问题(论文)省二等奖胡立广指导学生作文《与诚信同行》获高中组区一等奖雷庆建指导学生作文《让诚信永驻心间》获高中组区三等奖蒋翠凤《浅谈网络化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中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论文)省一等奖尹小林《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论文)省二等奖赵海燕《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省一等奖曾淑琼《网络环境下政治课教学创新》(论文)市一等奖于九华中学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主题网站的探索与实践市一等奖章玉玲《发挥网络优势进行物理教学》省一等奖武熠志《现代教育技术中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框架的构建实验方案》省一等奖唐 革《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省一等奖唐 斌《如何运用CAI技术开创高中英语教学的新局面》省二等奖唐 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省三等奖唐 斌《英语课堂教学三种运用CAI技术的具体场合》二等奖汤东风《网络环境下诗歌教学方式的构想--兼析<沁园春·长沙>的教学》省二等奖汤东风《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发表于《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国家级刊物唐 斌《英语课堂教学三种运用CAI技术的具体场合》二等奖汤东风《网
络环境下诗歌教学方式的构想--兼析<沁园春·长沙>的教学》省二等奖汤东风《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发表于《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国家级刊物罗群芳《现代教学环境下自主探究性学习之浅见》省三等奖陈山泉《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初探》省二等奖汪明生

《"网站开发--专题探索"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新课程研究》国家级刊物蒋卫东《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执教<愚溪诗序>有感》省二等奖胡立广《<我的空中楼阁>电化教学浅说》省二等奖张新军《Authorware 函数的初级应用》省一等奖 陈中永.《收发电子邮件》(课件)区二等奖陈中永《图文混排》(课件)区一等奖陈中永《论多媒体教学现状:优势与不足》省三等奖唐四红《试论信息时代中学教师的角色转换和素质提高》省三等奖黄建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省二等奖桑建斌第十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指导奖王伯模第十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省三等奖邓晟焜2004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国家级二等蒋铮动画--菜鸟战记 张新军指导市二等奖徐裴苹平面设计--一点也不能少 黄贵财指导市一等奖徐裴苹平面设计--诚信你我,共建和谐 黄贵财指导市一等奖项杨平面设计《恐》 张新军指导区二等奖蒋铮动画--菜鸟战记 张新军指导区三等奖欧阳东杰、李婷《网站管理程序》区一等奖黄贵财指导制作《诚信你我,共建和谐》区一等奖  五、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对策研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学校在这样一个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使命,这项研究工作还远远不足以实现。本课题研究虽已结题,但仍还有许多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是加强学校教育。作为学校,如果只是强行禁止学生上网,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变"堵"为"疏",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典型事例,加强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使学生彻底认清"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注重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二是加强家庭教育。作为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强加干涉,配合好学校、社会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三是加强政府管理。要加强对网吧的审批,继续加大对网吧的检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要细心检查、严格
管理,阻止不健康的进口游戏泛滥,杜绝"不健康上网"情况的发生,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对非法网吧只是罚款了事,更不能就知道伸手向网吧收钱而疏于管理,使网吧经营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是加强网络管理,加大法制力。对于境内境外一些非法网站加强

监控力度,对于境内非法网站坚决取缔,对于境外网站进行严格过滤;制定专门法律,继续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保护中学生"健康上网"。
 
  
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课题研究组
2010年5月


湖南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




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3x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