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六单元 第25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精品

更新时间:2023-12-27 17: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5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和性格,反映了孔子“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

率真孔子 张期鹏

我读孔子,感受到的是他的率真。

在无数个深夜,我坐在桌前捧读《论语》,感觉这个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坐在我的面前。他的深邃目光,穿越2 500多年的沧桑岁月,慈祥地注视着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向不可知的远方。我的眼前,顿时幻化出一片烂漫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杏林。

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 500多年前的某一天。曾点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一段轻声的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的感叹和赞许:“吾与点也!”

“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孔子的感叹和赞许,至今依然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扉。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成一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闭口就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至圣先师”,殊不知他始终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童心童趣。岂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个朋友一道,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难道不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吗?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率真的孔子!

明 志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赏读:士要有志于道,如果觉得不好的衣服和食物是耻辱的话,是没有什么好和他说的。

一个人如果只关注衣食之类的生活琐事,很难想象他有高远的志向。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赏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的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3.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唐·李贺

赏读: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要做志气远大、本领高强的人,不能因为一时挫折而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任职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状态。后

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孟子为“亚圣”。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学生写成创世巨作《论语》。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中。

2.背景简介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

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预习作业

1.字音识记

①曾皙( ) ②哂之( ) ③喟然( ) ...④舞雩( ) ⑤铿尔( ) ⑥莫春( ) ...⑦饥馑( ) ⑧俟君子( ) ..

答案 ①xī ②shěn ③kuì ④yú ⑤kēnɡ ⑥mù ⑦jǐn ⑧sì 2.通假字

①鼓瑟希,铿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莫春者,春服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唯求则非邦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希”通“稀”,稀疏 ②“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③“与”通“欤”,语气词

3.古今异义 ①加之以师旅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知方也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五六十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异乎三子者之撰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古义:泛指军队 今义: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②古义:是非准则 今义:方向、对方等 ③古义:或者 今义:如果,像,适合,如同等 ④古义: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今义:写作

4.文言句式

①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②不吾知也( ) ③则何以哉( ) ④异乎三子者之撰( )

答案 ①状语后置 ②宾语前置 ③宾语前置 ④状语后置 5.一词多义 (一)实词 (1)尔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

答案 ①你、你们,代词 ②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后,相当于“然” (2)言

①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 ②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 答案 ①说、谈,动词 ②话,名词 (3)如

①如或知尔( )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③如其礼乐( )

答案 ①假如 ②或者 ③至于 (二)虚词 (1)以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 ②毋吾以也( ) ③则何以哉( ) ④加之以师旅( ) ⑤以俟君子( )

答案 ①因为,介词 ②认为,动词 ③用、做,动词 ④用、拿,介词 ⑤而,连词 (2)而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 )

②舍瑟而作( ) ③非诸侯而何( )

答案 ①连词,表修饰 ②连词,表顺接 ③连词,表并列 6.词类活用

①如会同,端章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风乎舞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三子者出,曾皙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②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 ③形容词用作名词,小事,指做小相;大事,指治国为政 ④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7.文白对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 坐 。 子曰:“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同孔子坐着。孔子说:“因 吾一日长乎尔 , 毋吾以 也。

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居 则曰:‘不吾 知 也。’ 如或 知 尔,

(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请你 则 何以 哉 ?”?子路、曾皙、冉

?们从政),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有、公西华:子

路,姓仲,名由。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冉有,姓冉,

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

孔子的弟子。侍坐:陪侍长者闲坐。侍,陪侍。以:因为,介词。

一日:一两天,谦辞。乎:介词,相当于“于”,比。尔:你们。毋吾以也:不要认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毋,不要。以,动词,

认为。居: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则:就。不吾知也:宾

语前置句,“不知吾”,不了解我。知,了解。如:如果,假如。或:?

?

有人。则:那么。何以:即“以何”,用什么、做什么。以,用、做。?

子路率尔而对 曰:“ 千 乘之 国,

子路轻率急忙的回答:“(如果)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摄乎 大国之间, 加之 以师旅,因之

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连下来 以饥馑;由也为 之,比及三年, 可使 有

(国内)又有饥荒;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人)都有

勇,且 知 方也。”?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尔,助词,

?勇气,而且知道为人的道理。”?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

后,相当于“然”。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车辆。摄:夹、迫近。乎:在。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到……上。师旅,指侵略的军队。因:接着。饥馑:饥,五谷不熟;馑,蔬菜不熟。这里泛指荒年。为之:治理这个国家。之,代词,指千乘之国。比(bì)及:等到。比、及,在这里都是到的意思。有

勇:(人人)都有勇气,意思是把军队整顿好,可以抵御?

?

侵略。知方:知道为人的道理。方,道,指是非准则。?

夫子 哂之 。?夫子:即孔子。?

??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哂(shěn):笑。?

“ 求,尔何 如?”?尔:代词,你。何如:即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如何”,怎么办,指有什

么打?

? 算。?

对曰:“ 方 六七十,如五六十 ,

(冉求)回答:“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求也为之 , 比及三年 ,可 使足民 。如其

让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以后,我就可以让百姓富足。至于礼乐 , 以 俟君子 。”

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着修养更高的君子来 ?方:方圆,纵横。①如:或者。与下文“如会同”中

?推行了。”?的“如”字同义。可使足民:即“可使民足”,可以使

人民富足。②如:至于。其:代词,那,那些。以:而,?

?

来,连词。俟:等待。君子: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 赤,尔何如 ?”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对曰:“ 非曰 能 之, 愿学 焉 。

公西赤答道:“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这些)。宗庙 之事, 如 会 同 ,

诸侯祭祀祖先的事,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端 章甫 , 愿为 小相焉。”?非:不能。能:有能力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做到。愿:希望。焉:

句末语气助词。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如:或者。会同:会,诸侯会见。同,

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的名称。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小相:诸侯祭祀或会

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为卿、大夫、?

?

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这里是公西华的谦词。?

“ 点,尔 何 如 ?”

孔子又问:“曾点,你有什么打算?”

鼓瑟 希, 铿 尔,

(曾点)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接近尾声,接着“铿”的一声,舍瑟而作,对曰:“异乎 三子者之撰 。”?鼓:名词

?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同。”?作动词,

弹奏。瑟:古乐器,25弦。希:通“稀”,稀疏。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铿尔:铿的一声。指停瑟声。

舍:放下。而:承接连词,连接两个先后发生的动作,不译。??

作:起。异:不同。乎:介词,于。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子曰:“何 伤 乎?亦 各 言其 志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 也!”?何伤:何妨。意思是有什么关系。何,?

??

向而已!”?什么。伤,妨害。其:自己。志:志向。? 曰:“莫春者 ,春 服既 成 ,冠者五

曾皙说:“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约上)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 ,

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咏而 归 。”?莫春:晚春,春季的末期,指阴历三月。莫,

?然后唱着歌回来。”?通“暮”。(时间)将近,晚。者:语气助词。

春服:指夹衣或单衫。既:已经。成:定。冠(ɡuàn)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童子:少年,不到20岁的人。浴乎沂(yí):在沂水里洗洗澡。沂,水名,在现在山东曲阜南。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

舞雩(yú):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现在曲阜东南。求雨的时

候,常由巫在坛上作舞以求神。咏:唱歌。而:连接两个相伴动作,应为修饰?

?

连词。归:回来。?

)然:长叹的样子。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喟(kuì

?孔子长叹道:“我赞成曾点啊。”?喟,叹息声。然,助

词,放在拟声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示……?

?

的样子。与:动词,赞成。也:叹词。?

三子者 出 ,曾皙 后。曾皙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 曰:“夫 三子者之言何如?”?者:助词。后:落在后面。?

??

问孔子道:“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夫:语气词。言:说的话。? 子曰:“亦 各 言 其 志也已矣!”?言:谈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论,说。

其:代词,他们。?

?

已矣:罢了。?

曰:“夫子 何 哂 由也?”?何:为什么。?

??

(曾皙)又问:“老师您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哂:笑。? 曰:“为国 以礼, 其 言 不 让,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是故哂之。唯 求 则非 邦也与 ?安见 方六

因此笑他。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见得方圆六七十,如五六十 而非 邦也者?唯 赤则非

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土地就不是一个国家呢?公西赤讲的不 邦也与?宗庙 会 同, 非诸侯

是国家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 而 何? 赤也 为之 小 ,孰 能

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为之大 ?”?为:治理。以:介词,用。言:言语。让:谦让。

?做大事呢?”?唯:句首语气词,无义。邦:国家,这里指国家

政治。与:通“欤”,吗。安见:怎见得。何:什么。为:做。小:形容词作名词,小事,指做小相。之:代词,指诸侯。

孰:谁。大:形容词作名?

?

词,大事,指治国为政。?

结构图示

众弟子言志 孔子点评

??方六七十?冉有(求) 里小国

(三年) ?

?公西华(赤) 愿为小相 ?

?曾皙(点)

??有勇??

? 不谦让子路(由) ?

?知方??国(三年)?

???足民??? 轻小国?俟君子施礼乐???

??宗庙之事???? 太谦虚?如会同???

??教化青少年???? 赞同?无为中有为???

治千乘之

重点突破

一、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让”。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他轻小国,对他的回答大体满意。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他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二、孔子为什么会赞许曾皙的志向呢?对这个问题历来有争论,你怎么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曾皙的主张有不愿求仕的意思,与当时孔子的处境和心境相契合。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但是屡屡不能得志,所以他也产生过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想法。也有人认为,曾皙的话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民风趋淳,民德归厚,天下太平,这才是曾皙的社会理想,只不过他是用暗示的方法表达出来罢了。这与孔子的“仁政”“礼乐”治国的思想完全合拍,加上曾皙的话说得那么雍容委婉,所以孔子会不由自主地赞赏起来。

三、请根据文章分析这四个学生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本篇短文在人物对话中,人物性格轮廓明确:子路直率粗犷。老师提问后,子路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千乘之国”处于内忧外患之时,经过努力,三年大见成效。可谓壮哉!

冉有温和谨慎。冉有很谨慎,甚至有点战战兢兢。他不敢用“千乘之国”这个词,用了“方六七十”,接着就感觉还是大了点,于是缩小为“五六十”。

公西华谦虚恭谨。“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这样的回答可能是孔子愿意听到的,也可以用来启发子路,这就是孔子的一种高明的教育手段——让学生互相教育。

曾皙从容淡泊。当孔子和其他三人对话的时候,他正在弹瑟。孔子点了他的名。他做了一个结束弹奏的动作,然后站起来。这属于肢体语言,虽然无声,却无声胜有声。这些动作表现了他的洒脱、知礼、自信和成熟。曾皙用形象的语言,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理想。那是一个风清俗美、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表达了孔子以礼乐治国的崇高境界,同时也反映了他淡泊宁静的心态。

一、阅读延伸

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领会孔子之“礼”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侍坐》一文就集中体现了这个“礼”字,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生拥师坐,星拱月轮。文章开篇且着一“侍”字,突现了尊师重教的道德风尚! 其二,长幼有别,次序分明。当时子路54岁,曾皙39岁,冉有31岁,公西华只18岁。

其三,贬骄褒谦,是非鲜明。全文以“志”为线索构建而成,即问志,言志,评志,传志。文章重点记录了四个学生言志的过程。子路以老大自居,当仁不让,率尔抢答:“千乘之国,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他开口大言不惭,神态不可一世,不仅治理国度之大,而且还设想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他都能泰然处之,使国富民强,且识礼知书!听他这豪言壮语,俨然是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士!次之回答的是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冉有是谨口慎言,不仅无天灾人祸降至,且治理的国度小,其才能只能使小国富

强,至于提高国民素质,他却无能为力。其实,他的回答暗藏玄机,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以退为进。接着回答的是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表面上,他不言为官治国,只愿为一小相,委实谦谦之士,其实他胸有城府,高明之处在于化明为暗,寄伟于微,变有为无!最后回答的是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的愿望只是同趣相娱。表面上看,他是胸无大志,但求逍遥,究其实,他是舍因取果,化有为无。只要我们凝神静思:“太平盛世的美景从何而至?”理所当然需要一位济世之才,力扭乾坤,气转寰宇,处帷幄而成竹在胸,上场合而游刃有余。其发展规律则事因志成,景依志出,笑在丛中,乃在“山花烂漫时”!好一个曾皙,大智若愚,鸿志若无!

由上分析可知,四人言志的顺序是由狂至谦,后重先浮,褒贬是非,不言而喻。因为摆在人们眼前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器满不容物,既已塞实,则呆板胶固,君不见,刚愎自用的马谡,钉在历史的耻辱柱!反之,器虚物随入,腾挪自如。君不见,从善如流的勾践,卧薪尝胆,反败为胜,英名传世。这正是孔子“吾与点也”的原因所在。

其四,自称其名,他称其字,文明礼貌,落实于语。

一篇小小的短文,却能多角度体现“礼”字,滴水映日晖,片言道心府,“侍坐”本小事,身教真言传!

二、写作迁移

【角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弟子畅谈自己的理想与志向。 请以“理想”或“立志”为话题写一段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示例】

人不可无志

曾经,有个黑人女孩受尽白人的冷眼与嘲笑。她不能在白人的餐馆里用餐;买衣服时甚至被白人拒绝试穿;在学校里,没有一个白人孩子愿意与她玩耍,没有一个白人老师瞧得起她,更说不上会关心她。她幼小脆弱的心灵一直承受着巨大沉重的歧视,她的孤独,她的痛苦根本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于是,在母亲的鼓励下,一个想要得到平等对待的想法在她心中萌芽,这将是她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终于,她以顽强的意志、刻苦的奋斗,登上了白人世界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她不但得到了平等,还赢得了白人的尊重,她是谁?她的名字叫赖斯,白人心中的偶像!如果当初,她没有定下那个伟大的理想,可能到今天,她仍然是黑人贫民窟里不知名的一员。

精品文档 强烈推荐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3s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