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五部分创编大题增分·研究高考36、37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27 07:4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高考地理一轮知识框架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编者按]高考第36、37题担负着区分考生、选拔人才的功能,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很有必要对这两道大题进行专项研究,让考生明晰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变失分点为增分点。通过研究历年高考发现,这两道大题的命制具有极强的规律性:从区域背景上看,一道为中国区域背景,一道为世界区域背景;从区域范围看,一道为宏观区域,一道为微观区域。从考查的命题点看,主要集中在天气与气候、河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农业与工业、交通、生态环境问题、能源开发等几个主流考点上。对这7大命题点分类研究,不仅能准确地把握高考的脉动,而且能起到以线串知、贯通知识联系、形成知识体系的效果。
串讲(一)气候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一、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地形的影响
(1)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
(2)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
(3)湿润地带: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大、普遍,既有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
2.对水文的影响
(1)对河流的影响:
①内流湖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位较低,盐度较高。
②外流湖区:降水丰富,湖泊面积较大,多为淡水湖。
(3)对沙漠地区水的影响:
①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
②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下渗地下而成地下水。
(4)对海水性质和洋流的影响:
①对海水盐度的影响:降水多,蒸发弱的地区一般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②风海流的形成:受盛行风的吹拂。
③上升流的形成:受离岸风的吹拂。
(5)对雪线高度的影响:
①气温:阳坡气温高,雪线高;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②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3.对土壤的影响
(1)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侵蚀作用。
(2)对冻土的分布及冻融的影响。
(3)影响土壤有机质多少。
4.对植被的影响
光热水的不同组合,影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二、气候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光热水风的影响)
(1)旱涝、盐碱、风沙、焚风等气候现象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
(2)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同影响。
(3)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等。
2.对交通的影响
(1)对内河航运的影响:通过影响河流的水位、水量和结冰期影响内河航运。
(2)对远洋航运的影响:顺风和逆风、台风和飓风等影响。
(3)对航空的影响:大雾天气、狂风、特大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4)对管道运输的影响:低温冻害的影响。
(5)对公路、铁路运输的影响。
(6)对邮政通讯的影响:通过灾害性天气影响邮路来影响邮政通讯。
3.对水能的影响
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水能资源可能丰富(还要考虑地势落差)。
4.对旅游业的影响
(1)有利影响:形成特殊的气象气候景观——吉林的雾凇、哈尔滨的冰雕、黄山的云海等。
(2)不利影响:恶劣天气影响出游。
(3)对特殊气候区的旅游影响:地中海气候夏季旅游旺季。
5.对建筑物的影响
通过光照和盛行风向影响建筑物和街道的朝向。(如我国北方房屋的坐北朝南,极地地区房屋的朝向,黄土高原窑洞)
6.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1)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的布局:考虑当地的盛行风向或最小风频。
(2)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3)热力环流: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对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的影响。
7.对各种观测站、卫星发射站的布局影响
(1)天文台:海拔高,天气晴朗,空气稀薄的地区利于天文观测。
(2)卫星发射站:降水少,风力弱,天气晴朗及恶劣天气少的地区。
8.对城市和居民区的影响
(1)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城市、人口密集。
(2)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区,如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
(3)对建筑物形状影响:南北方屋顶坡度的差异、云南的吊脚竹楼。
[巩固迁移训练]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1≤NDVI≤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水、雪等,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如图为近15年来秦巴山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1~2题。
1.近15年来秦巴山区植被覆盖的变化趋势是()
A.增加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D.先增加,后减少
2.造成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减少B.气候变冷
C.地形抬升D.土壤贫瘠
解析:1.D 2.A第1题,图示归一化植被指数都为正值,在2000年至2010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植被覆盖处于增加态势,从2010年开始往后处于下降趋势,说明植被覆盖开始下降,即D项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总体一致的是平均降水量,故造成该山区植被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降水减少。
(2018·南昌一模)咖啡树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气候是其种植的决定性因素。赤道两边南北纬25°之间的地带,最适合种植咖啡树,被称为“咖啡带”。据此回答3~4题。
3.咖啡树多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说明咖啡树()
A.需土壤肥沃B.需光照充足
C.喜冷湿环境D.喜阴湿环境
4.人们常在南北纬25°附近的咖啡种植园里夹种树干较高的植物,这一举措不是为了()
A.充分利用气候资源B.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C.改变咖啡树热量条件D.改变咖啡树光照条件
解析:3.D 4.C第3题,赤道附近多为热带雨林气候,多高大乔木,而咖啡树为灌木或小乔木,说明不喜光照;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森林中气候潮湿,而咖啡树最适合在此生长,说明喜湿。第4题,因咖啡树最适合在赤道附近种植,而南北纬25°附近纬度较高,从热量条件看该处已经是边缘地带,不能再降低热量;而树干较高的植物会阻挡光照,会降低小环境的热量,故这一举措不是为了改变热量条件。
5.(2018·鲁晥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地理科考小组对某大洲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他们在下图(图甲)所示的沿海地区选取了a到l十二个点查阅相关资料,绘制了7月份的降水变化曲线,并选取了E和G 两条线路进行了气候和自然景观的考察。图乙示意l地气温和降水变化。
(1)据甲图分析g、f两地降水较其他地方多的原因。
(2)说明该科考小组两条考察路线中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
(3)分析l地气候对当地植被和水文的影响。
解析:第(1)题,主要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g、f位于几内亚湾沿岸,沿岸有几内亚湾暖流流经,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大,降水较多;同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位于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第(2)题,E线路由几内亚湾沿岸向北到达地中海沿岸,沿途依次经过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因此根据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关系可知,依次经过的景观为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带荒漠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G线路沿赤道由非洲的东部东非高原到达非洲的西部刚果盆地,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景观为热带草原,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景观为热带雨林。第(3)题,
根据l地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代表性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叶片表面有蜡质,夏季可减少水分散失;由于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因此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冬季降水多,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冬季。
答案:(1)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大;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位于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南风的迎风坡;沿岸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2)E线路沿途依次经过的景观是: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带荒漠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G路线沿途依次经过的景观是:热带草原景观,热带雨林景观。
(3)l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代表性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叶片表面有蜡质,夏季可减少水分散失;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汛期出现在冬季。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2月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我看到处处是幽深的峡湾,烟云缭绕,两岸绿岛荒岩上栖息着无数海鸟、企鹅和海狮,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
——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材料二如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探险旅游路线。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
(2)比较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并说明理由。
(3)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第(1)题,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从山峰、植被、积雪形成原因分析。山峰的形成与板块构造有关,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形成高大山脉。由于地处盛行西风带,降水量大,且2月份为南半球夏季,气温高,植被茂密“青山”。由
于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峰顶有积雪覆盖,为“雪峰”。第(2)题,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及理由主要从该地的盛行风向及洋流角度考虑。读图根据经纬度可知,航行路线位于西风带内,洋流为西风漂流。甲航段受大陆影响,位于西风背风地带,且受西风漂流影响小,而乙段航线与西风漂流及西风风向一致,西部为海洋,对于西风及西风漂流影响小,且由于地处小岛屿之间,有狭管效应,使得乙段风浪大。第(3)题,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从抗风、防震及取材角度考虑。由于该地位于西风带,风浪大,低矮的木屋可以防风。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强。该地冬季多降雪,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且周围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就地取材。
答案:(1)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地处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降水丰富,正值夏季,森林茂密;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多数山峰被积雪覆盖。
(2)乙段风浪较甲段大。理由:与甲段相比,乙段西部为海洋,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削弱作用较小;航道狭窄且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
(3)该地多大风天气,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抗风性强,且利于防震;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
串讲(二)河流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相关知识串讲]
一、河流的特征
1.任何一条河流自上游的源头到下游入海口(或入湖或消失在沙漠)地势逐步降低。
2.河流上游地区一般都是“V”字型河谷,因为河流上游地区一般地势高,起伏大,多高山和高原,对河流、河道有明显的束缚作用。河流中下游地区通常都是“U”字型河谷,因为河流中下游地区一般地势低,且相对平坦,多平原和丘陵,对河流河道没有明显的束缚作用,加之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河流侧向侵蚀作用十分显著,河曲发育。
3.河流的支流地势和海拔高度明显高于干流的地势海拔高度,支流水体汇入干流。
4.因地势原因,河曲多出现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5.流域面积的大小与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呈正相关,同时它还与区域内地形地势相关。
6.一般来说,外流河源远流长,水量较大,流域面积广。内流河流程较短,水量较小,流域面积小。但也有例外,如伏尔加河是注入里海,流域内降水丰富,流程长,流域面积广阔,为欧洲第一大河。外流区内也会出现局部地区的内流河流域。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去分析,自然原因包括降水量等河流补给方式出现了明显变化,如降水量减少,区域气温较高,蒸发量明显增加等等。人为原因包括过度破坏流域内植被,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过度开发利用流域内的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土枯竭等等。
二、主要影响因素
(一)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1.气温对河流的影响
(1)气温决定着河流的冰期,在中高纬度地区当气温在0 ℃以下的时候,河段会出现结冰现象。在我国一般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冬季气温在0 ℃以上,河流没有结冰期;以北地区冬季气温在0 ℃以下,冬季有结冰现象,而且纬度越高,冰期越长。
(2)气温决定着河流的两种补给方式——高山高原地区的永久性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和平原丘陵区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两者的最大补给量分别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前者多补给河流的源头地段,后者多补给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3)气温还决定着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蒸发量,这直接关系到干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中亚地区大量引用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水灌溉棉田,导致区域内水分蒸发量激增,致使干旱区域更加干旱。中国新疆的绿洲及宁夏平原都存在过度开发水资源的倾向。
2.降水对河流的影响
(1)大江大河流域内的年降水量决定着河流的径流总量。影响流域年径流总量的因素主要是流域面积和年降水量,当流域面积相差不大时,降水量越大,河流的径流总量越大。
(2)流域内的降水季节变化决定着河流的枯水期和丰水期。由于季风气候的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所以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有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河流的水量平稳,没有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
(3)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决定流域内特大的旱涝灾情。雨热同期虽然有利于季风气候区的农业发展,但是旱涝灾害频繁,会带来不利影响,致使水利设施的投资较大。
(二)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地形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形状与安全。海河流域水系的形状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干流和支流的水体同时注入天津市后再入渤海。这样的水系形状是地形决定的,各个支流之间、干流与支流之间是因为分水岭的存在,扇状的分水岭决定了扇状的水系特点。当突发暴雨来临时,这种扇状水系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在下游地区形成洪涝灾害。
(三)植被对河流的影响
植被对河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决定河流的含沙量、调节河流的径流量变化。植被茂密,河流的含沙量小,汇水速度慢,径流量变化小;植被稀疏时,河流含沙量大,汇水速度快,易给中下游地区带来洪涝灾害。
三、水利和水害
(一)水利
1.概念:利用各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如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满足人类生活与工业生产用水需要。
2.水利形式可分为两个层级:第一级包括河流航运、灌溉农田和水力发电。第二级包括调节气候、淡水养殖、旅游开发、聚落供水和美化环境。
(二)水害
1.洪涝灾害的成因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降水总量(降水时间长短×降水强度)、地形地势和河曲发育造成泄洪不利等三大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中上游植被覆盖率下降和中下游围湖造田。治理措施包括上游的水土保持林工程建设,中下游的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疏浚河道和退耕还湖。
2.凌汛灾害的成因包括:(1)河流处于温带或亚寒带及寒带地区,有明显的冰期;(2)河流有由低纬流向较高纬度的趋势;(3)初冬时节,相对上游河段未结冰,相对下游河段已结冰,形成冰坝阻挡上游河水流动,造成乱流,形成凌汛。初春冰融形成凌汛道理相同。治理措施主要是飞机轰炸坚固的冰面。
[巩固迁移训练]
图1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图2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图1图2
1.该河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D.东北地区
2.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可能减慢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解析:1.D 2.B第1题,由图2面积变化可知,沙洲在3、4月份和7、8月份面积较小,结合河流流量大、侵蚀严重即可判断该河流有两次汛期,我国东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雨带北移形成夏汛,故该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第2题,若P为主航道,则河流流向应为自东南流向西北。河流上游修建水坝,泥沙沉积,将导致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若该河段自西向东流,则Q处侵蚀严重,P处沉积严重。河心沙洲的形成是泥沙沉积的结果,故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由于含沙量或矿物含量的不同,便呈现不同水色河水交汇时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线,科学家调研发现,当渭河含泥
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 kg时,水色会呈赤黄色。学者经过考证,证实古今泾渭分明的水色表现完全相反。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以下关于古今泾渭两河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①古代泾河水浑浊,渭河水清澈②古代泾河水清澈,渭河水浑浊③现代渭河上游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植被破坏④古今水色差异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4.图中城市所属地形区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断裂下陷形成了肥沃的土壤
B.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属于流水侵蚀形成的宽谷
D.属于冰川侵蚀形成的宽谷
解析:3.A 4.B第3题,根据材料,现代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 kg时,水色会呈赤黄色,即现在是泾清渭混。材料中讲述,古今泾渭分明的水色表现完全相反,所以古代是泾混渭清。①对,②错。现代渭河上游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植被破坏,③对。古今水色差异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④错。第4题,图中城市分布在渭河平原上,是在地壳断裂下陷和泥沙沉积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5.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大洲的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和河流流域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河流,完成下列表格。
形成与H河河口相同地貌类型的原因。
解析:第(1)题,地形类型可以从水系形状、等高线数值及分布、主要地形区经纬度分布等方面判读。第(2)题,可从河流流经位置、地形特点及泥沙量来分析。
答案:(1)
少;从流经地形特点看,G河在N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小,易于泥沙沉积,使得N点以下河段含沙量小;在入海口附近,由于地形高差较大,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所以没有形成冲积三角洲地貌。
6.(2018·肇庆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出自唐代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一诗中的名句。漓江发源于南岭,在桂林至阳朔河段,蜿蜒南流,河床由砂、
卵石组成,两岸多为石灰岩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桂林山水的核心。下图示意桂林在广西的位置和漓江的景观。
(1)推断漓江夏、冬两季河水含沙量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2)分析漓江河床多卵石的原因。
(3)说明漓江两岸形成“山如碧玉簪”景观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解析:第(1)题,漓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多大雨,流量大,对地表和河流的侵蚀作用强,搬运作用也强,河水含沙量大;冬季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少,流量小,侵蚀和搬运作用弱,含沙量小。第(2)题,卵石应从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角度分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漓江两岸多为石灰岩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且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也强,加快石灰岩岩溶地貌的发育;冬季温暖,植物也能生长,因此漓江两岸形成“山如碧玉簪”景观。
答案:(1)夏季大,理由是夏季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多大雨,流量大,对地表和河流的侵蚀作用强,搬运作用也强,河水含沙量大;冬季小,理由是冬季河流补给以地下水为主,降水少,流量小,侵蚀和搬运作用弱。
或:差异:夏季大于冬季。
理由:夏季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多大雨,流量大,对地表和河流的侵蚀作用强,搬运作用也强,河水含沙量大;冬季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少。
(2)从上游来的河水,水流急,搬运作用强,可携带砾石;搬运过程中砾石碰撞摩擦,棱角消失;在漓江河段,流速变缓,携带的卵石在此处堆积。
(3)当地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也强,加快石灰岩岩溶地貌的发育;冬季温暖,植物也能生长。
串讲(三)地形的形成及影响
多的影响分析不到位。因此,考生在复习时,
[相关知识串讲]
一、地形的类型、特点描述及其成因
1.地形类型
把握四种原生态的地型类型——山地、高原、丘陵和平原,明辨一种派生性的地形类型——盆地。
2.地形特点描述
地形区特点的描述一般有两个思路:(1)同类地形特点的比较。如松辽平原(沃野千里)、江汉平原(河湖密布)、东欧平原(冰川作用形成的波状起伏)地形特点的差异;(2)据等高线图描述某一地形区的具体特点。如路南石林的地形特点——岩石耸立,如丛林一般。
3.地形的成因
(1)宏观角度:全球板块运动观点
①基本观点:整个岩石圈被分成六大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如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不仅目前没有火山、地震发生,而且整个版图的地质演变也比较缓慢,自然地理环境变化不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这是世界上高大山地的生长地带。
②边界类型:生长边界——集中分布在各个大洋的海岭上,大西洋S形,印度洋“人”字形,太平洋像汉字笔画的一大捺。消亡边界——集中分布在海陆交界的环太平洋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这里是世界火山、地震的多发地带。
(2)微观角度:内、外力共同作用
①内力作用主要是通过地球内能的释放,导致地壳的上升或下沉,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形式多元化,呈现出削高填低的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
②几乎每一种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的以内力作用为主,有的以外力作用为主。同时内、外力作用具有阶段性,某一阶段以内力作用为主,另一阶段就以外力作用为主。
二、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河湖、植被、土壤等方面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①地势高低对气温的影响——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降低6 ℃;②地形中山脉对降水的影响——山脉走向与盛行风向基本垂直,分别出现迎风坡降水(地形雨)和背风坡焚风效应。
(2)地形对河湖的影响主要表现:①地形决定了河流的流向,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诸多河流东流入海。②地形决定了河流的流速,地势高低的突变,阶梯交界处落差加大,流速剧增。③地形决定着水系形状及其安全。④地势较高的区域湖泊多咸水湖,这是因为区域内地壳不断抬升,由海洋壳转换为大陆壳,部分湖水无法流出低洼地区,残留在高原面上。
(3)地形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①地势起伏大的区域植被垂直变化明显。②地势起伏还会造成植被阴坡和阳坡的差异,特别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更是明显。③如果阴坡同时又是背风坡,降水和光照明显不同于阳坡和迎风坡,植被特点的差异会很大。
(4)地形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的土壤厚度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与水土容易流失有关。
(5)地形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迎风坡降水较多,雪线较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较高。阳坡雪线较高,阴坡雪线较低。坡度较大的坡向,雪线较高;坡度较小的坡向,雪线较低。
2.对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口、聚落、工业、农业及交通等方面
(1)地形对人口的影响:①地势低平的区域人口数量和密度都比较大,而地势起伏和海拔高度较大的山区人口数量与密度都比较小。②地势低平的区域人口流动性比山区大,人口迁移现象显著。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主要表现:地形和地势决定了聚落的分布规模(面积大小和人口多少)和聚落形态(如条带式的兰州、放射式的延安、组团式的重庆和团块式的成都等类型)。
(3)地形对工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现代区位因素中,作为自然地理因素的地形影响力逐步下降。地形区的地势是否平坦和面积是否足够广阔对工业企业的选址有一定的影响。如攀枝花钢铁公司就是因为地形因素无法扩大企业规模。
(4)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①地形是否平坦直接决定农业的机械化的程度、劳动生产率及农产品的商品率。②地势起伏较大的区域使垂直立体农业模式成为可能。③地势起伏的大小决定着区域的农业产业结构,这是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5)地形对交通的影响主要表现:①对航空运输来说,机场的建设,特别是足够长度的跑道是最为重要的,这就需要地势平坦、面积广阔的平原区或高原区。②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地区如果地势起伏较大,就会增加修路成本。③河港和海港的建设都需要港区地势平坦
及面积广阔,同时水下垂直变化比较大,即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大吨位船只的进出海港区。
④管道虽然埋在地下,但地下投入资金的数量与地形状况有直接相关。
[巩固迁移训练]
(2014·重庆高考)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B.凸岸
C.凹岸D.入海口
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B.冰斗
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
解析:1.B 2.C第1题,在河道的不同位置,流水的冲刷或沉积作用不同。图中砾石的体积和质量较大,不易被流水冲到河流入海口;河流的源头以下蚀作用为主,沉积物少;在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颗粒物易被流水冲刷带走,而在河流的凸岸,流水以沉积作用为主,导致砾石堆积。第2题,河流中的砾石变圆主要是由长期的外力侵蚀作用造成的,风蚀蘑菇也是由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在长期的外力侵蚀作用下,同样具有相对圆滑的外表。
(2018·潍坊质检)如图为沿87°E所绘的局部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B.铁路
C.航空D.管道
4.影响该地区交通线路走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地形②技术③石油分布④绿洲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3.A 4.B第3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新疆,公路运输是新疆地区(主要为山地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第4题,带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设公路的重要目标,而新疆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分布在绿洲;新疆地区复杂的地形,成为影响公路选线的重要因素。
5.(2018·宜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结束后,强海峰同学想到非洲旅行,当他看到某旅游网站关于安哥拉的介绍时,有些内容颠覆了他的认知。下面是网站关于安哥拉的推介:
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酷热?但安哥拉气温舒适宜人,全年平均温度在22 ℃左右,最高气温也不超过28 ℃,被称为非洲的“春天国度”。
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干燥?安哥拉全年分旱、雨两季,5~9月为旱季,相对凉爽,有很重的雾,也被人们称为“雾季”,潮湿无雨;9月~次年5月为雨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东北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可达1 500 mm,而南部纳米贝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50 mm。
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物产丰富?安哥拉确实是富饶的国度,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丰富。截止至2014年,安哥拉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超过131亿桶,天然气储量达7万亿立方米;主要矿产有钻石、铁、磷酸盐、铜、锰等。森林面积5 3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是非洲第二大林业资源国,草场资源广阔。水资源潜力1 400亿立方米,水力、农牧渔业资源较丰富。
(1)描述安哥拉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解释安哥拉北部地区内陆湿润、沿海干燥的形成原因。
(3)分析安哥拉生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解析:第(1)题,地形要从地形类型、分布及地势等方面来回答,亦可借助河流流向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大量的河流从区域的中部发源流向四周,因此该地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由图中等高线的数值来看,大部分的数值在500 m以上,西部沿海小部分等值线在200 m 以下,因此该地地形以高原为主,西部沿海平原狭小。第(2)题,气候特征分析,要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地形及其洋流影响的角度去思考。第(3)题,生物物种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差异、地形的复杂性和地理隔离程度造成的。可以从纬度、气候、地形、水生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图示地区为非洲地区,纬度低,同时海拔高差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生物物种繁多。而且区域内干湿自然带差异大,生物的生存空间多样;河流众多,海岸线长,海洋鱼类和水生生物资源丰富。
答案:(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为主,西部沿海平原狭小;判断理由: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分流,呈放射状分布;等高线呈南北延伸,大部分地区等高线在500 m以上,沿海地区多在200 m以下。
(2)北部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多对流雨;中间地势高,北部内陆地区是从海上出来带着水汽的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沿海则受寒流影响,降温降湿,降水少。
(3)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植被茂盛,生物种类多;地形高差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种类多;区域内干湿自然带差异大,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空间;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水生生物多;海岸线长,受海岸上升流和河流携带的营养物质影响,鱼类资源丰富。
6.如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甲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第四纪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半岛许多重要地表形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甲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
(2)描述甲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3)指出第四纪甲半岛主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并说明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解析:第(1)题,地势特征可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等进行分析。从图中河流流向呈放射
状可以判断出甲半岛地势特征为中间高四周低。第(2)题,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甲半岛聚落的空间分布特点。第(3)题,拉布拉多半岛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为冰川侵蚀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冰川侵蚀地貌可以从峡湾、湖泊方面分析;流水侵蚀地貌应主要从河流分布方面分析。
答案:(1)特征:中部高四周低。依据:河流从中部流向四周(或呈放射状)。
(2)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或沿海多,内陆少);东南、东部沿海密(多),西部、北部沿海疏(少)。
(3)冰川侵蚀作用。(东北)海岸线曲折,多峡湾;湖泊广布,湖泊多位于河流上游,冰蚀形成高原湖泊群。
流水侵蚀作用。河流众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串讲(四)区位因素分析的思维要点
[相关知识串讲]
一、区位因素概述
1.区位是某项产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该产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1)各项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在具体区域和具体产业中的地位存在着巨大差异,但在整体的区位因素类别上是相同的,都包含自然、社会及环境等主要内容。
(2)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影响一般大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影响。自然因素在现代区位因素中已发展为一项基础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的地位和影响力正在逐步下降。
(3)相对于自然地理环境来说,社会经济因素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决定了产业地域类型的不断变化。
2.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建设及聚落形成的区位分析思想是相连通的,这一思维
方式也将应用到军事工程选址、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旅游事业的发展、文化教育产业的布局、乡村聚落的改造及经济开发区的确立等方方面面。
3.人类对区位因素的研究,其终极目标是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生存和生活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人类社会与环境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区位因素分析
1.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即在认清问题的情况下,不矛盾、啰唆。先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形成思维模式,并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如:①自然区位要素——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湖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②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③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与工业协作、国家政策(政治)、宗教、军事(国防)等。
(2)主导性原则:主导性区位因素的判断一般是考查的重点,一定要根据时间的变化动态来推理,同时要根据空间位置找出区域特征,即时空兼顾加以判断。
(3)区域性原则: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反映所在区域,同时要注意区域的特殊区位。
(4)动态性原则:因时而宜,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
2.区位因素结构及其变化
3.利用区域图进行区位分析与评价
高考对区位分析的考查多与具体地理区域相结合,坚持自然、人文要素在特定区域中相互联系的考查思路,强调地理要素在特定区域中的叠加,重视因地制宜、人地协调观念的传达,使区位分析与评价“区域化”。
(1)从地形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分布,说明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和地貌类型,分析地形对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2)从气候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空间定位,结合气候统计图、等值线图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气候对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3)从河流水文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河流,整合地形、气候信息,说明该区域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河流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4)区域图中的人口、城市、交通线是社会经济区位评价的重要内容,人口多指向劳动力的数量、价格;城市往往与消费市场、港口发展依托联系在一起;经济地理位置多隐含着运输方式组合、交通通达性等信息。
4.区位因素分析模型
(2018·柳州模拟)米易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的安宁河谷,早市(抢先在各地销售)
正在阅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五部分创编大题增分·研究高考36、37题含答案04-27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印刷后修改)307-23
2017-2022年中国信号电缆产业市场运行及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07-03
小学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培养自信,体验成功05-09
2019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集锦精品教育 doc01-02
现代自然地理学课后练习及期末复习题12-14
六年级34单元试卷01-14
国防驾校训练课程 - 图文04-10
中考生物会考模拟试卷(含解析)04-05
学生会组织部个人工作计划03-28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创编
- 高考
- 一轮
- 用书
- 复习
- 地理
- 答案
- 部分
- 教师
- 研究
- 45钢轴对称件闪光对焊焊接工艺和接头温度场与组织模拟
- 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小医院》含反思
- 小学六年级英语期中测试题有听力材料
-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专项练习试卷及答案详细分析(1000题)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囚绿记》教学设计 语文版
- 第17讲有趣的火柴棍游戏(一)
- 2020年春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6Howmany练习3无答案人教PEP版
- 2014年理科数学广州二模试卷与答案纯word版
- 济南某小区外网设计说明书
-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主持稿doc2
- 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 大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603高等数学(丙)之高等数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接触网工教材及题库
- 现代物流管理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以光线传媒为例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 复旦、交大自主招生英语应试指导及真题详解第 2 讲:语法与词汇(往年真题解析)
- 多选翼微型无人机技术规范书
- 2020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