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1

更新时间:2024-06-17 18: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实词的用法和含义,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2、掌握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2、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教学课时:10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一词多义和通假字。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指路途、道路。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

1.战则请从

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3.范增数目项王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答案:1、[跟随] 2、 [砍伐] 3、[眼睛] 4、[换取]

词的引申义: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它意义。如“道”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能举例则举例说明) 1.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本义:“身体”, 引申义:

①“亲自”(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 ②“自己”“自身”(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③“身孕”(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④“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2. 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本义:“对男子的美称”, 引申义:

“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 “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 “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本义:“察看、仔细看” 引申义:

“辅助、辅佐”( 无物以相之)

“选择”(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辅佐帝王的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词的比喻义: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意义,并举例说明。 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

2.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3. 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

[小练习]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之意。 2.赢粮而景从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 5.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同[现],露出。 6.乃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 7.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通[罹],遭受。

第二课时

复习要点: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 一、什么叫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 古今异义的种类:

1. 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2. 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③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 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 颜色不少变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③ 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4. 词义弱化: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练习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 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③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5. 词义强化: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练习5.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②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③(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④ 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⑤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6. 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 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练习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②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③ 天下云集响应

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7. 名称说法的演变: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练习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股: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 ② 愿为市鞍马

市: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 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感谢。 三. 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 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 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四、反训词(见课本)

五、综合小练习:区别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③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⑥ 属余作文以记之

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第三课时 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

1. 名词作状语。2.名词作动词。3.名词意动用法。4.名词使动用法。5.动词作名词。6.动词使动用法。

7.动词为动用法。8.形容词作名词。9.形容词作动词。10.形容词使动用法。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当奴隶

③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2、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 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 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③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④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国贼戾之士哉 仇:报复

⑤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笼:用笼子装

⑥ 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⑦ 日将暮,取儿稿葬 暮:落山

⑧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⑨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3、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 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4、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 鱼肉缙绅 鱼肉:以??为鱼肉 ③ 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 君子病无能焉 病:以??为病

⑤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5、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②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 ③ 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⑥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 6、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②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

③ 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④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

⑤ 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⑥ 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7、 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①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8、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①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② 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③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 险以远,则至者少 “险”“远”:险峻、距离远的地方

⑥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天下的人 ⑦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 9、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② 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 穷:揭穿 ③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美:赞美

④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高:升高 ⑤ 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多:推崇,赞许 10、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②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高:使??高,抬高 ③ 昂其直,居为奇货 昂:使??高昂

④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⑤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11、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② 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③ 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④ 贵货而易土 易:认为??容易 ⑤ 患志之不立 患:以??为忧患

12、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① 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 ②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 ③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 ④ 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

第四、五课时 虚词的用法

一、文言词语的分类:

1. 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2.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 二、仔细阅读常见虚词用法列表(见下文所附),体会要求的20个虚词的用法。然后完成下列练习:

1.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A.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你,你的)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表并列) C.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承接) D、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好象) E、吾恂恂而起(表修饰关系) F.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这样) (A )

2.下列各句中“乃”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

A.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竟然)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是) B.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可是) D.屠乃奔倚其下(于是) F.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

( C )

3.下列各句中的“于”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

A.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到)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对于) C.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比) D.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被)

D.贫者语于富者曰(对) F.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在)虚实兼类现象:

( D )

所谓虚实兼类,就是指一些文言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又可以用作虚词。如:“之”的用法,既可以作代词(如“作《师说》以贻之”),又可以作助词(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可以作动词(如“佯狂不知所之者”)。

[小练习]解释下列词语在各句中的用法。 1. 安

①然后得一夕安寝 形容词,安稳 ②君子食无求饱,居主安 形容词,安乐,安逸 ③可以为富安天下 动词,使安定 ④君安与项伯有故 代词,怎么 ⑤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代词,哪里 2、 所

①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名词,处所

②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名词,结果 ③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助词,与后面的动词一起构成名词性结构 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助词,表被动

⑤ 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 量词,座

3、与

①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期 介词,同,和

②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动词,给予 ③ 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动词,交好

④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助词,同“欤”,吗 ⑤ 蹇叔之子与师 动词,参加

⑥ 君之始入京也,与言皇上无权?君不之信 介词,对 三. 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的虚词,除了少数而外,大都是具有多种用法的。如“因”一般用作介词,但可以表示“因为”的意思(如“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可以表示“根据”的意思(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可以作“经过、通过”的意思(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还可以用作连词,相当于“于是”(如“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小练习]解释下列虚词在各句中的用法。 1. 者

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附于短语之后,相当于“??的人”

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附于短语之后,相当于“??的事物” ③ 二者不可得兼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④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⑤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语气助词,表提顿

⑥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2. 以

①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凭借 ②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在

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因为 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并且

⑤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和楚 用以

3.焉

①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那里

② 青麻头伏焉 兼词,“于彼”,在那里

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助词,了 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怎么

⑤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拟声词词尾,助词

四、虚词的古今变化。

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生演化,古今用法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认真区别有助于对文言虚词的准确理解。这种变化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1. 用法消失。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作发语词,现在不这样用。“险以远,则至者少”中的“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现在已不用。

2. 沿用至今。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于是”,现在也用于表示承接。“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也用于表示承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中的“而已”,现在也用于表示限止的语气。

3. 用法变化。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所以”,古代表原因,现在表结果。“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中的“何如”,古代表示疑问,怎么样;现在表示选择的肯定部分。

4. 另词替代。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矣”,感叹助词,现在为“啊”“了”取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则”,表示判断,现在为“就是”所替代。

[小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虚词。 ①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况且 ②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那

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呢 ④ 为众人师且不敢 尚且 ⑤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那样

⑥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你的 ⑦ 以啮人,无御之者 如果

⑧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同“岂”,难道 ⑨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于是写作

⑩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

附:文言虚词例释(20

一、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如:

个)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哉?(《曹刿论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如: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2.介词。

相当于“于”。 如: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如: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疱丁解牛》) 四、乃

1.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乐,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鞭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六、且 1.连词。

(一)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如: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二)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七、然 1.连词。

①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②“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是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4、“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八、若 1.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这”、“这样”、“如此”。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连词。

(一)表假设,“如果”、“假如”。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九、所 1.用作助词。

(一)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二)“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闻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十、为

1.动词:(1)做。如:

谁为大五为此计者。(《鸿门宴》)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2)成为。如: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3)担任。如: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4)是,算是。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5)通“谓”。可译为“说”。 如: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介词:(1)表被动。如: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焦仲卿妻刘氏,为促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给,替。如:

“疱丁为文惠君解牛。”(《疱丁解牛》)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此人——为具言所闻。”(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之具言所闻”即给桃花园中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桃花源记》)

(3)向,对。如: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4)因为。如: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3.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何辞为?”(《鸿门宴》) 十一、焉 1.语气助词。

(一)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二)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如: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三)“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如: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相当于“之”。如: 使皇武子辞焉。(《殽之战》)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墨子》)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等。如: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殽之战》)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十二、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十三、以

1.介词。(一)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把”,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疱丁解牛》) *十四、矣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如: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如: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如: 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十五、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六、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如: 于是秦王不悦,为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十七、与(欤)

“与”可作动词(实词)。译为“给予”、“授予”、“结交”、“亲附”、“对付”、“参与”等。 “与”作为文言虚词,主要有下面几种用法: 1.作连词。相当于“和”、“跟”、“同”。如: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2.助词。通常写作“欤”。

(一)助疑问语气,用法大致和“乎”相同,但语气比较委婉,如: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选择问)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疑问中有推测) (二)助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如: 其可怪也欤!(《师说》)

3.“孰与”连用,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如: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奉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八、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十九、者

(一)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二)“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在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用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三)“者”有时放在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四)“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二十、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批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第六课时 筛选信息

?知识网络?

一、筛选信息的解题步骤。

1.阅读,就是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与层次。重视对全文通读,明确基本信息。记叙性的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前因后果;议论性的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在运用“跳读”法时,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这些重要的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评论性的文字等。

2.查找,就是要依据题干要求,判明信息的指向,带着问题,去理解、辨析。如2001年高考,题干中“田单兵不厌诈手段”即规定了信息指向,其中“诈”更是关键,答题如不能以“诈”引导思考的方向,肯定会失误。

3.辨别,就是要辨明信息的边界。信息的边界规定了信息的外延。如2001年高考题目,“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陈述的对象是燕王不是田单,虽然能间接表现田单行反间计的“效果”,但不属于“兵不厌诈”的实施手段。

4.判断,就是判断正误,选出准确的答案。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往往用“张冠李戴”“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办法迷惑人,解题时要认真分析辨别。

二、阅读史传类文字,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应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 2.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3.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次为C级。文章是信息的载体,离开对信息的关注,读懂字义、词义和句子意思就毫无意义。“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二、命题落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对信息的筛选的考查,最常见的方式是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典例精析?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唯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①也。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明宗曰:“此人朕素谙悉,是好宰相。”未几,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臵之。有工部侍郎任赞,因班退,与同列戏道于后曰:“若急行,必遗下《兔园册》②。”道知之,召赞谓曰:“《兔园册》皆名儒所集,道能讽之。中朝士子止看文场秀句,便为举业,皆窃取公卿,何浅狭之甚耶!”赞大愧焉。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臣每记在先皇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径井陉之险,忧马有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明宗深然之。

(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

[注]①湛如:安然。②《兔园册》:书名,即《兔园册府》,唐人编著,五代时流行民间,为村塾童蒙读本。今佚。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冯道有胆量的一组是

①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 ②崇韬所谏,未至过当

③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 ④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 ⑤何浅狭之甚耶

⑥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解析〗答案:C。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给出六个句子,编为四组,要求选出三个句子全都说明冯道有胆量的一组,考生要对照原文,筛选主要信息,排除不合要求的句子。①是说冯道刻苦读书,与“胆量”无关。②是说冯道在庄宗忿怒的情况下直言进谏,有胆量,符合要求,属有用信息。③是说冯道敢于贬斥浮躁的土大夫、官绅,胆识有嘉,属有用信息。④是说冯道对庄宗的敷衍之词,应予排除。⑤批评“中朝土子”的知识浅薄,与题目要求无关。⑥是说冯道直言进谏庄宗,是有用信息。故C项符合命题要求。 ?常见误区?

一、筛选信息不注意筛选的依据。如2005年高考广东卷第11题要求选出“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有的解题时,没有注意“全部”“直接”“不惧权势”等关键词语,将有“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一句的选项也选入,然而此项只是表现不畏强暴——贼,并非“不惧权势”。

二、筛选信息不注意语境。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有人选中与“吾已诛之矣”有关的选项。其语境是:“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告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在此情况下,庆封“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只要注意此语境,就知此项没有“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

三、筛选信息不注意所给信息本身的语义。如2005年高考辽宁卷第13题,有的错误地理解“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以为此句也能表现“冯道有胆量”,导致解题出错。 ?基础演练?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习题。

邢邵,字子才,河间人,魏太常贞之后。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余言。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文章典丽,既赡且速。年未二十,名动衣冠。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邵串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吉凶礼仪,公私咨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济阴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论谓之“温邢”。巨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之后,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有斋不居,坐卧恒在一小屋。果饵之属,或臵之梁上,宾至,下而共啖。天资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

(《北齐书·邢邵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岁,便能属文写作 .

B.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 名声 .C.土无贤愚,皆能顾接 顾惜 .D.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 畅快 .

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邵率情简素,内行修谨 ..

B.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 ..C.而年事在二人之后 ..D.脱略简易,不修威仪 ..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 .

( )

( )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

B.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C.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邢邵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 )

①聪明强记,日诵万余言 ②率情简素,内行修谨 ③博览坟籍,无不通晓 ④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 ⑤词致宏远,独步当时 ⑥天资质素,特安异同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参考答案〗

1.C(顾:拜访。如“三顾茅庐”。)

2.C(古今均指“年纪”。A内行:文中指平日居家的操行、品行;现指对某种事情或工作有丰富

的知识和经验。B会议:文中指聚会和议论,是两个词;现在是一个词。D简易:文中指性情坦率平易,不讲究礼节;现指简单容易或简陋。) .

3.C(表转折,但是/表结果,因而。A都是介词;凭借、依仗的意思。B都是句末语气词。D

都是疑问副词,“怎么、多么”的意思。)

4.C(①③④⑤都是表现邢邵的才华出众,②⑥表现邢邵的秉性操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诃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日:“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后汉书·列女传》)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归宁于家 女子回到娘家 ..

B.流离涂炭 遭受火灾 ..C.众皆为改容 受感动而变脸色 ..D.夫人家先多坟籍 古书典籍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文姬为.胡骑所获 众皆为.

改容 B.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 以.

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C.夫亡无子,归宁于.家 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D.文姬诣曹操请之.

妾闻男女之.

别 7.以下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蔡文姬识见才具有的一组是 ( ①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②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③祀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 ④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⑤闻夫人家先多坟籍

⑥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 ⑦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 ⑧乞给纸笔,真草唯命

A.①③⑤⑦ B.②③⑥ C.②④⑤⑦ D.①④⑦⑧ 〖参考答案〗

5.B(烂泥和炭火,比喻困苦境遇)

6.B(拿、用;A被//因此;C到//在……方面;D代词//助词) .7.D(②⑤写的是曹操;③不是写她的才识;⑥写其父)

第七课时 归纳要点与概括中心

?知识网络?

一、“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注意以下内容: 1.归纳概括的原则:

(1)概括要完整、全面,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

(2)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恰如其分地进行概括。 2.归纳概括的步骤和方法: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阅读时要注意:①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②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③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提供选项的正误。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次为C级,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这种考查应用性、综合性强。

二、命题落点

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本考点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某个论点的依据;(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本考点考查一般为选择题。这类题目中的错误选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 ?典例精析? 例一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

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

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

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

“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

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解析〗答案:C。本题不仅考查考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也考查对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A项分析不正确。“为了惩罚李超”,“愤而择日告辞而去”等内容与原文不符。B项,“憨和尚德高”,“机智”,“李超敏而好学”,“尼僧争强好胜”等分析与原文不符,文中没有这些内容。D项,“变幻莫测”与原文不相符,“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以面代点,概括失当。C项的分析概括符合原文内容,是正确选项。作品刻画人物,憨和尚二“笑”,尼增三“笑”,其武艺的高强、性情的谦和,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例二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①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②,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①扬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诸葛武侯,即诸葛亮。②颜回,即颜渊;原宪,即子思。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

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

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览而归的收获,感叹

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了。

D.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台阶,此外,应该还有高于“山水之

助”的东西,那就是孔学儒道。

〖解析〗答案:A。A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不正确。错误之因是对文句的翻译不正确,“非仕有力者”,不是做官有力量的人;“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不是才情有文采的人,即使游览了也不会有什么收获;“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不是身强力壮的人,大多老死在那个地方。B、C、D三组符合文意。

例三(2005辽宁卷第14题,原文见第五节筛选信息“典例精析”)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凡是有才学、有知识的穷书生,冯道都予以引荐和任用。 B.任赞的戏语是讥讽冯道选拔和任用人才的水平不高。 C.冯道以其胆识劝谏庄宗,并指出了庄宗所为的不妥之处。 D.冯道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规劝明宗要日慎一日,居安思危。

〖解析〗答案:A。本题列举出四个选项,B、C、D的分析概括与原文内容相合。A项分析概括不正确,错误之因是对“素知识者”理解错误。知识,相知相识的朋友;理解为“有知识”,错误。A项的错误,是不明了词语古今义的区别。 ?常见误区?

一、概括时只注意枝叶而忘了整体。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第14题:“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该文写到了“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但这并不是文章的重点。文章的重点在于刻画人物形象,以表现即使本领高强,也不能自高自大的主题。

二、因为对文章词义理解不当导致概括不当。如2005年高考福建卷第8题:“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此项概括不当,是因为对“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理解不当。 ?基础演练?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习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椽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椽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昭犹惮芝,不为通 ⑥卒于官,家无余财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三国志·魏书》卷十二

( )

( )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

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刘勋犯

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财,

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3.翻译文中画线的两句话

①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①是说他孝敬母亲,不忍在危难时丢下;④是他为官正直的结果;⑥是说明他为官清廉) 2.B(错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一句上。刘节代门客当

兵,是由于司马芝告状,太守治刘节的罪。) 3.(1)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评分要点:

三个考查点,①“即”,立即,就,②“号”,称;③“为”,做,担当。

(2)他和宾客们谈论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评分要点:五个考查点,①“不可”(不同意或认为不对);②“面折”(当面指出);③“短”(短处,错误或不对的地方);④“退”(回来);⑤“异言”(不同的意见或不同的话)。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4—6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臵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一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十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宠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

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4.以下内容编为四组,都属于李牧“诈敌”手段的一组是 ( )

①日击数牛飨士

②凶奴每人,辄人收保,不敢战

③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④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⑤以数千人委之

⑥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③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牧守边时很有长远打算,注意提高士卒的生活待遇,同时又督促他们勤练兵加强对匈奴的

防范。所以,匈奴虽多次骚扰边境,但一直占不到便宜。

B.守边士卒们经常得到许多赏赐,但这些赏赐却没有什么用处,所以都愿意打仗,希望大量缴

获敌人的财物。这是李牧激励士卒斗志的一项措施。

C.李牧虽深知兵法,治军有方,措施得利,但并没有人理解他,上至赵王,下至士卒,外到匈

奴都认为他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

D.李牧不愧为优秀将领,他大破匈奴,巩固边防;北攻燕国,南拒韩、魏;并连续打破秦军的

进攻,但却死在自己人的刀下。赵国也因自毁长城而导致国力衰微,最后亡国。

6.翻译下列文言文。

(1)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B(①项是提高士卒待遇;③是加强防卫措施;⑥说明李牧有主见,想坚持自己原来的做法。) 5.B(意思是将士们无功受赏,心中不安,想用打仗立功来作为回报。“不用”即无用武的机会。) 6.(1)他经常斟酌情势的需要而任命官吏,城市的税赋都送进将军幕府中,用作士兵的费用 (2)所以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 (3)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答应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

第八课时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说】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中能力层次最高的一项,它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抽象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着眼于“推论”和“概括”。

在高考试题中,“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三项要求,有时是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后两项要点,有时是很难截然区分开来。三项内容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近几年这项考查有加强的趋势,以后随着语文注重人文性,势必回加大考查的范围和力度,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3k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