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爱知中学2014届第五次月考 (1)

更新时间:2024-06-24 23: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1921年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这项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美国史学家阿德勒评价某历史事件:“他们建立的??政府骄傲地自称实现了马克思所

说的‘无产阶级专政’,它对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是可怕的现象。”其评价所针对的“政府”是 ( )

A.巴黎公社委员会 B.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C.新中国人民政府 D.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府

B.《土地法令》 D.社会主义工业化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

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1 页 共 90页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答案】A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

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②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右图是当今世界某一热点地区。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动荡不安,问题的关键在于

A.印巴冲突 B.巴以冲突 ()战争与和平)

C.伊朗核危机 D.黎以冲突

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C)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 C.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 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下列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

A.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B.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C.西欧国家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D.美国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2 页 共 90页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新经济时代。在

这个时代,美国经济的最主要特征是 ①信息化 ②全球化 ③多极化 ④军事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946年,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丘吉尔)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他的演讲”标志着( ) A.“冷战”序幕的拉开 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D.美苏争霸的开始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大海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一条船上。”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走向衰退 B.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C.当今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各国经贸往来频繁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巨大影响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 页 共 90页

新政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政通过法律形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早产儿 材料二

下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

1961~1965 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7.8 5.7 4.3 3.6 ——1985年的《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B.长期争霸

C.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 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4 页 共 90页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计划”的力量

D.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以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钱乘旦 《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材料三 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这是因为计 。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以英国为例,指出其“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有哪些?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5 页 共 90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是怎样结合国情探索工业化道路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所有制形式”和“经济组织”上有何创新?

答案 << 纠错[永久链接]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其他

(1)劳动力资源,国内市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答“海外掠夺获得资本”不给分。)

(2)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将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对国有企业高度集中的管理办法,实行经济核算,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斯大林时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

(3)所有制形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经济组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

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俄国“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的斗争是

(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三年国内战争 D.八一九事件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恰当的是①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6 页 共 90页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图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GDP所占的世界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 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B. 多极化趋势取代冷战的两极格局 C. 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趋势

D. 区域化推动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

据1932年的《财富》杂志统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失业人数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近3成,这还没有把将近1000万的农民包括在内,否则情况还要严重。后来罗斯福新政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据题干情境说明体现了“以工代赈”的思想,A为治理纳西河流域,符合题

意。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7 页 共 90页

(201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其表现有

①混合经济的出现 ②社会福利国家建设的加强 ③出现经营者革命 ④人民资本主义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故①正确;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形成福利国家,故②正确。在企业经营方面,出现出现经营者革命和人民资本主义的兴起,故③④正确。因此选A。

(2013·烟台模拟)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

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 C.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D.富人乐于输纳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的理解。根据题干税前和税后工资差距明显缩小,反映的是通过国家税收政策可以起到缩小贫富悬殊的现象。故选C。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8 页 共 90页

(2013·武汉模拟)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新经济带来的影响有

①经济持续增长

②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④进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D.①②③④

③物价增幅保持在较高水平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答案】A

【解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当时,美国的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就业人数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则在逐年走低,故①②正确;③④与史实不符。故选A。

(2013·洛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以使贫困人群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社会保障。经历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恐慌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到上世纪50年代,西方国有尤其是西欧国家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

材料二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欧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随着各种社会福利的不断扩大,某些特定的社会人群不断提出过高的社会福利诉求,一则导致社会福利开支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英国等国甚至高达50%以上,二则导致国家严重财政困难甚至财政赤字。面对居高不下的社会福利开支,政府不得不压缩对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财政投入,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上还出现了躺在国家社会福利的温床上游手好闲的“懒汉”人群。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开支成为西方各国政府十分头疼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方各国被迫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措施有:失业救恤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9 页 共 90页

金发放数额和适用人群减少,各种社会保险中国家承担的费用减少,个人承担的费用增大等。改革虽有阻力,但最终得以推行,对西欧各国财政状况好转起了重大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欧洲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工业革命到二战后五十年代推动西欧国家不断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的多种因素。并概括同一时期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对西欧国家产生的重大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学知识,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欧各国政府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改

革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对我国当前经济改革的启示。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概括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第(1)小问材料显示社会福利制度经过三个时期:工业革命、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战后;结合这些时期相关政策来说明。第(2)小问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回答。第二问结合材料,从高福利制度弊端来分析概括。第三问从制度建设,吸取西欧教训等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1)多种因素:①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扩大,工人运动高涨,威胁资产阶级统治;

②三十年代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罗斯福新政加大了社会福

利;

③二战后西欧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贫困人群扩大; ④二战后凯恩斯主义流行。

重大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对两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

积极作用。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10 页 共 90页

(2)原因:①高福利挫伤了一些人的生产积极性;

②高福利不利于科技教育发展; ③高福利导致严重的财政困难;

④高福利是导致经济“滞胀”的因素之一。

(3)启示:①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稳定社会秩序,以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必须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 仿陕西学生笔记出题 凡尔赛

材料一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 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 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11 页 共 90页

材料二 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 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 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具体表现。结合所学

知识,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科学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1)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的技术成果;广度而言,遍及一

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电灯、汽车等

(2)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作用;一个国家要长久继续存在必须推进科学、推广科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12 页 共 90页

用。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等

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的年代尺描述了哪个国家的发

展历程( )

646年

1868年

1945年 20 世纪60年代末

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调整发展时期,其共同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朝鲜战争的爆发 D.形成经济共同体

C.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图表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下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

时间(年) 1952—1960 1961—1970 日本 8.2 11.2 美国 2.8 4.1 英国 2.7 2.8 联邦德国 7.5 4.8 法国 4.8 5.8 据此可以说明这一历史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形势是 A.一波三折 B.持续发展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13 页 共 90页

C.停滞不前 D.危机四伏 漫画题

.对下图变化原因的解析错误的是( )

A.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援助 C.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B.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欧洲和日本挑战 D.二战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一战后,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旨在调整国际秩序,但它们都试图以牺牲中国主权利益来达成目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 B. 《北大西洋公约》 《四国条约》 C.《华沙条约 》 《五国条约》 D.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

罗斯福上台后,雷厉风行地开始了“新政”。在上任后短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国会与他高度配合,一口气制定了15项重大立法,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上述措施体现了“新政”突出的特点是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14 页 共 90页

A.整顿银行

B.国家干预经济

D.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

A.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B.促进就业以缓和

社会矛盾

C.发展对外贸易

C.兴修水利以防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

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A.新经济政策的成就 B. 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 C.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D. 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说:“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文中“另一条道路”是指

A.社会主义工业化 C.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 D.武装斗争政策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15 页 共 90页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主要表现为赫鲁晓夫 A.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无法突破这一模式 B.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带有盲目性 C.全盘否定斯大林,造成了人民思想上的混乱 D.独断专行,搞个人崇拜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未能从根本上纠正 B.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严重失误 C.经济体制改革困难重重 D.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答案 >>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枪决”代表斯大林认为火车停止前进的责任在于司机 B.“平反”表明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模式

C.“拉上窗帘派人摇动”代表其改革给国人带来经济发展的假象 D.“大喊”说明其对苏联改革的无奈

有人认为,随着美国一极化引发的疑虑,欧盟作为平衡的力量,越来越被其他国家寄予希望。这主要说明了 A

欧盟对保持西欧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B

欧盟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

一体化进程 C

欧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

欧盟对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

产生了深刻影响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26 页 共 90页

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冷战”开始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③苏联解体 ④两极格局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下表是苏联某一时期内经济的增长率(%)

年份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国民收入 7.8 5.7 4.3 3.6 工业总产值 8.5 7.4 4.4 3.5 农业总产值 3.9 2.5 1.7 1.0 人均实际收入 5.9 4.4 3.4 2.1 影响上述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化运动 B.美苏争霸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答案:B

历史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几乎每十年每个国家每个领域都有突出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

示例: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苏俄)是“走向强国的时代”;30年代的美国是“战胜危机的时代”;40年代的世界是“战争的时代”;50年代的中国是“成绩大于失误的时候”;60年代的世界格局是“争霸的时代”。

右图是漫画“中东乱局”图,导致这种乱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D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27 页 共 90页

A.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大国介入 B.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D.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右面这幅画作于1996年,艺术地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经济的看法。以下各项中,最能反映这一看法的是( )C

A.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 B.世界经济和谐发展

C.经济全球化存在着风险 D.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

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②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28 页 共 90页

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凡华体系到雅尔塔体系

历史学习要关注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理清历史脉络,发现历史规律

18、据报道:2011年,一位英国老太太因为论磅和盎司来卖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员国

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13万美元

的罚款。结合所学分析欧盟对这一“小事”所作严厉判罚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维护标准化公制单位的规范使用 B、依法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 C、限制普通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 D、强制推行欧元的垄断地位

排序题

用每一时期 的典型 事例或语言排序

某事件的原因组合选择

下表有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B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统计表

联邦德意大利 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安定的国际环境 D.各国原有经济基础好

下表的内容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A

史 实 结 论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29 页 共 90页

①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②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 ③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④苏联解体 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012·山东泰安)59.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人口数量 B.经济实力 C.资源优势 D.军事实力

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框架,促进各国在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交流与合作。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在当今和平与发展主题下,仍然有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因素有p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都未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 C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D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对外扩张使国家陷入困境 C、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 D、批判斯大林

1921年,苏俄面对困境实行新经济政策。对这一政策“新”的理解是 ( )

A、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开始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无限制的发展 C、开始利用国家干预经济 D、开始利用商品、市场等手段建设社会主义

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 )A 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③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0 页 共 90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美国史学家阿德勒评价某历史事件:“他们建立的政府骄傲地自称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

‘无产阶级专政’,它对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是可怕的现象。”其评价所针对

的“政府”是 ( ) A、巴黎公社委员会 B、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D、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府

历史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几乎每十年每个国家每个领域都有突出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

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读下图漫画(赫鲁晓夫在窥探欧洲共同市场),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赫鲁晓夫在窥探欧洲共同市场

A.该图片反映了苏联在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探索 B.其背景是欧共体的成立刺激了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主要原因在于美苏“冷战”给苏联造成经济压力

D.其学习的效果是纠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

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有①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

②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③美国试图用武力颠覆苏联等国政权④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1 页 共 90页

13.(2013年·玉林)苏联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大力发展重工业 C.实行新经济政策

B.推进农业集体化 D.颁布《土地法令》

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凡尔赛和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惟一祸首,我本人若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

材料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里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同盟国集团中的德国是战争的惟一祸首吗?写出你的观点。(1分)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予以说明。(2分)

右图是1933年10月美国《名利场》杂志封面漫画,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

A.说明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 B.讽刺经济危机使美国受到沉重打击 C.反映经济危机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对立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2 页 共 90页

D.说明美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

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A.明治维新——《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从根本上解决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创造条件 D.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

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A.新经济政策的成就 B. 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 C.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D. 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3 页 共 90页

◆(2013·山东德州)14.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右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此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D.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2013·江苏无锡)22.某校九年级(1)班小张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②它直接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

◆(2013·江苏无锡)22.某校九年级(1)班小张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②它直接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4 页 共 90页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

分析以下世界经济危机情况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29~1933年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等部门的危机 1933年与1929年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37.2%,贸易总额缩减2/3 A.持续时间比较长 C.涉及范围特别广

B.物价上涨比较快 D.破坏程度特别高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九国公约》签订于1922年 C.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的浩劫 D.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C.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D.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5 页 共 90页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第 36 页共 90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发明者身份 技术工人 科学家 科学家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 主要发生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发明到应用的时间 蒸汽机—80多年 电动机—60多年 原子能—6年 (1)图表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当是生产组织形式和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表现为 和 ;结合图表列举前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至少两点) (4分) (1)由工场手工生产变为机器工厂或现代工厂制度建立和工业结构比重上升或工业化程度加深; 发明者身份不同:由技术工人到科学家 ;主要发生国不同:从英国一国到多国;影响不同: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等 (或工业部门变化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或重工业) )

材料二: 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 (单位:千人)

年 份 纽约 伦敦 莫斯科 692 2681 365 1912 4767 612 3437 6581 1000 城 市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2)选做题:(请任选一道小题做答,如果两个都做,按第①小题计分,共4分) ①材料二中城市人口变化与哪次科技革命直接有关?城市人口变化反映这次科技革命在哪一方面的影响?又会带来哪些新的问题?

①第二次 城市化进程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供水困难等影响生活及可持续发展 ②材料二中城市人口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哪个城市?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②纽约; 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发生国在美国,科技进步加快城市发展或(美国统一) 材料三:“信息技术已成为过去10年里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更快的生产周期、更高水准的产品质量和低通货膨胀等特点的主要贡献力量。”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7 页 共 90页

(3))材料二中的“信息技术”时代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哪一核心发明有关?(2分)从材料中可以得出,这次新的科技革命的具有哪些显著特点(这一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3)计算机(1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意思相近即可)

材料四: 2013年12月关于雾霾的相关报道

(4)结合上述材料我们发现: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和日常生活,也存也潜在的危险,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谈谈人类如何应对科学“潜在的危险”?(2分)(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国协作应对环境、气候危机或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27、(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到197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2分)

(1)两极格局受到挑战,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迈进(或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2)20世纪70年代导致这种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结合欧洲摆脱“卒子”地位而崛起的方式,分析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2分)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8 页 共 90页

(2)欧共体(欧洲合作或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日本崛起(或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强国)如果答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任两点

关系:世界政治格局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格局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

世界格局的紧张,会严重阻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

可以缓解世界格局紧张的压力,推动世界和平

材料二:里根总统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

(3)依据材料中加点的内容,概括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2分)(3)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建立并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材料三: iPhone手机部分零部件生产情况简表 厂商/合作者 产品/服务 苹果(美) 东芝(日) 三星(韩国) 设计 闪存、 触摸屏 应用处理器 英飞凌(德) 相机组件 GPS接收器 富士康(中国) 组装 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表) 曝光企业 武汉某有限公司 苏州某科技公司 代工产品 电子元器件 触摸屏 曝光内容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4)材料三中两组图表突出反映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推动这种经济现象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2分)

(5)依据两则图表分析这种经济现象如何影响世界经济发展?(2分) (4)经济全球化 高科技(交通与交往手段 )

(5)机遇与挑战 机遇: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推; 有利于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的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

材料四 《不平等的“赌局”》

该漫画反映的是发达国家是经济全

球化的大赢家,发展中国家可悲地扮 演着输家的角色。 (5)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想始终扮演输家的角色,应如何应对?(2分)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9 页 共 90页

(5)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风云新途】

材料一: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伴随着阿芙乐尔号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 (1)

【大国崛起】

材料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苏联的国际声望达到了极点”(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苏联成为强大的政治军事大国”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2)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凭什么达到这么高声望和地位?(4分)苏联声望和地位对战后国际政治有何重大影响?(4分)

【艰难改革】

材料三 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表——《苏联兴亡史》

(4)

【遭遇挫折】

材料四1990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40 页 共 90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35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