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期末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10-28 01: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选:

1. 在国际社会的早期阶段,国家是惟一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

2. “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3.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 4. 2004年欧盟成员扩大至25国。

5. 1992年10月,三国首脑签署了北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经三国国会批准后已于1994

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6. 1993年6月,亚太各国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并开始每年举行一次

非正式首脑会晤。

7.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 8. 新经济的兴起,从根源上讲是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9. 信息技术革命是新经济的核心。

10. 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 11. 当前,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的比重最大。

12.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威斯敏特学院发表“和平砥柱”,即“铁幕”演说。 13.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正式形象。

14. 欧洲是东西方冷战、对抗的重要战略地区:1德国被分裂为东德和西德。2两大经济体

系形成并对立。3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对峙。4欧洲分裂为东欧和西欧

15. 1949年4月,美国纠集西欧国家和加拿大建立了针对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军事

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6. 1955年5月,西德被重新武装,苏联与东欧5国(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

亚、波兰、匈牙利)在波兰华沙建立了“华沙条约”集团。 17. 1947年9月,欧洲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为。 18. 1989年8月,波兰出现了战后东欧首个资产阶级政权。 19. 1996年俄罗斯同中国建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 1998年夏天,美国总统回访中国,两国领导人发表声明,宣布将致力于建立“建设性

战略伙伴关系”。

2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两大问题。 22. 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23. 当代战争的根源主要表现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24.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都是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本质特征。 25. 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26. 在所有发展问题中,核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27.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最早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并为之奋斗的国家。

28. 1993年初,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立即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29. 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解放战略”、“和平取胜战略”等。

30. 艾森豪威尔在军事上提出“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国家边缘政策”进行军事威胁和

战争讹诈。

31. 肯尼迪政府上台伊始便提出要搞“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和“和平战略”。 32. 肯尼迪提出“灵活反应战略”取代了“大规模报复战略”,针对中国和苏联提出了“两

个半战争”战略。

33. 卡特政府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 34. 布什提出“超越遏制”。

35. 克林顿正式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的第一个全球战略。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多选:

1. 当前活跃在国际社会中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主要有:国家、国际组织、政党、民族解放

运动组织和跨国公司。

2. 按照同国家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的程度,可将国家利益分为生存利益、发展利益和国际

联系利益。

3. 根据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判断国家利益正当性与合性的标准尺度应该包括:1主权

小布什政府对其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这标志着欧共体的发展进入了欧洲联盟的新阶段。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1995年1月1日,奥地利、芬兰、瑞典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扩大到了15国。 1990年10月3日,东、西德正式宣告统一。

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开始全面实施与苏联、东欧国家缓和关系的“新东方政策”。

自1975年开始,欧共体与非洲、加勒比地区、亚太地区国家签订与实施了四个《洛美协定》。

1955年11月。自民党,在会议中形成稳定多数,连续执政长达38年

1983年7月30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一次正式提出日本要做政治大国。

从1989年6月波兰大选开始,东欧出现了激烈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东欧剧变始于波兰。

1993年6月,叶利钦在普选中当选第一任俄罗斯总统。 叶利钦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体制。

普京于1999年12月31日出任俄罗斯联邦代总统,2000年3月当选为俄罗斯第三任总统。

1974年毛泽东主席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南北关系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经济问题仍然是南北关系的核心。

在南北关系中,最具有意义的事情是非加太地区在科托努正式签署《科托努协定》。 发展中国家之前的合作即南南合作。

在“一边倒”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把发展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放在首位。

1949年10月2日,苏联宣布同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侧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安全理事会。安理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中、美、英、法、俄)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是联合国体系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权力最大的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当今世界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金融机构。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向前迈进了一步。

欧安组织是欧洲惟一的一个全方位的安全机构。 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中亚区域安全的可靠保障。

标准确。2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统一标准。3符合人类社会共同利益、进步利益的标准。4互利标准。

4. 综合国力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力量构成:物质力包括:1资源力2经济力3科技力4军

事力5文教力 精神力包括:1政府效能2国家、民族的内聚力3目标合理性4社会制度

5. 美国如何建立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1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2缔结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3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取了扶植的政策4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美国则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5通过向西方国家提供“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来保证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6.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复兴欧洲计划”后来被人们称为“马歇

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很快得到期恢复和发展。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表现为:1欧洲联盟(EU)。2北美自由

贸易区(NAFTA)。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8.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1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贫富悬殊拉大。2环境恶化。

3国际金融市场动荡。4能源短缺。

9.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6月“马歇尔计划”实施,1949年4月“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建立,1951年《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签订等,是形成帝国主义阵营的主要标志。

10. 1947年9月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9年1月“经互会”建立,1950年

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5年5月“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等,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主要标志。 11. 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原因:1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2从当今世界政治结构来看,多极化是既定趋势。3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4美国无力建立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

12.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增大的主要表现:1国际竞争的焦点由冷战时期

的军备竞赛转向经济为基础、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竞争。2发展经济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往往决定政府和领导人的更替,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3经济手段日益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怕重要手段。4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5经济外交成为各国外交的主要内容。

13. 美国世界新秩序的构想:1未来世界必须由美国来领导。2坚持冷战思维,通过扩大和

强化冷战时期结成的军事同盟——北约和美日安保体制,继续保持它在欧洲和东亚地区的主导权。3通过利用联合国和加强美国在其他国际组织及地区组织中的作用,来为美国的利益服务。4以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为基础,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并使之“在全世界盛行”、“开花结果”;“消化”东欧,“融合”独联体,“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施压,以推进全球资本主义化。 14. 未来世界是多级制衡国家,欧洲应该作为未来世界的一极发挥作用;欧洲是欧洲新秩序

建设的领导力量,反对美国继续控制欧洲;以联合国为中心,建设世界新秩序。

15. 日本加快了走向正治大国的步伐,日本认为:1在全球对话和协商中,只有美国、日本

和欧盟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因为只有美日欧才能力、有资金、有技术、有道义责任领导解决国际问题。2在未来世界中,日本作为世界一极,应主导亚太事务。3在未来世界中,联合国应发挥中心作用,日本应积极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6. 国际新秩序构想的不同之处可归纳为:1未来世界是一球多制,还是一球一制。2未来

世界是少数国家领导的体制,还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3未来世界新秩序是名符其实的“新”,还是不过是旧秩序的翻版。4联合国的权威如何维护。

17.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10年繁荣,其主要原因是:1“新经济”的推动。2政府

的有效干预。3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益处。4美国生产和消费在全球的布局,还使它充分利用了大量外部资源。

18. 美国的政治制度:1联邦制2普选制3三权分立制4两党制 19. 美国政治的新变化:1以总统为核心的行政权力得到加强。2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3利益集团和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强。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传统的中间阶层分化。

2资产阶级在社会中的比重下降。3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21. 尼克松政府对美国全球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22. 里根政府:1提出“扩军抗苏”、“重振国威”的口号。2公布了其“星球大战计划”。3

签署了限制对台军售的“八·一七”公报。

23. 超越遏制战略由:1老布什政府提出.2针对苏联和东欧提出。3“超越遏制”并不是放

弃遏制。4而是对遏制战略的继续和发展。

24. “参与和扩展战略”主要内容:1把经济问提高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2在军事上,

克林顿政府提出“塑造”、“反应”和“准备”三位一体的军事安全战略。3扩大民主。 25. 小布什政府对其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1小布什的全球战略根本目标是

加强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建立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2提出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3打击“恐怖主义”和“无赖国家”,必须“先发制人”。4高度重视本土安全。5改变了核战略思想,从相互确保摧毁转向单边摧毁;核工武器的开发,从威摄转为实战。 26. 西欧走上联合道路的背景和原因:1振兴欧洲的需要。2制约德国的消除西欧国家内部

矛盾的需要。3可以依靠自己集体的力量,对付苏联的威胁。4西欧联合也是发展经济的需要。

27. 1965年4月西欧六国才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六国的三个共同体——欧洲煤钢

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主要构实行合并。

28. 《马约》的主要内容:1确定了加紧实现经济货币联盟的目标和步骤。2在政治一体化

方面基本确定了政治联盟的目标和内容。3确定加强司法和内政方面的合作。

29. 2002年7月1日,加入欧元区的12个成员国(英国、丹麦、瑞典除外)自己的货币退

出流通领域。

30. 北约执意东扩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决定的:1加入北约是中东欧国家的迫切愿望。2

美国和西欧将填补中东欧的安全真空、把中东欧纳入正治版图3北约东扩计划主要是由美国主持制定的。4对西欧国家来说,目前欧洲的稳定尚需仰赖美国。5北约东扩针对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俄罗斯。

31. 美国对日改革的主要内容:1解除日本745万军除的武装。2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势。3

修日本宪法。4实行政治民主化。5推进日本经济制度改革。

32. 冷战后,日本政治趋向右倾保守的表现:1冷战后,日本政治革新力量日益衰落,保守

政治力量在国会中处于优势地位。2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3日本还审核通过了严重歪曲和美化侵略的新编历史教科书,为侵略历史翻案。4还计划修改宪法。5日本还极力发展军事力量,企图充当军事大国。

33. 战后日经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1美国的的大力扶植。2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对促进日

本经济迅速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日本国内稳定的政局是日本经济迅速发蔚县的内在保障。4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合日本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5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6日本经济的高速还得益于日本长期实行的低消费、高积累的资金积累政策和日本企业所倡导的集体意识。

34. 日本经济之所以进入衰退期,主要是由下原因引起:1泡沫经济的破灭。2通过财政政

策调控经济失效。3没有进行及时的产业结构调速。4在科技立国方面落后于美欧。5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局限。6日本政坛派系纷争,政坛动荡,日本领导层缺乏推动改革的统一意志、统一力量和统一行动。

35. 多边自主外交的核心是的,主要内容;1以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为基轴,谋求同美国建

立“富有成果的伙伴关系”。2恢复日中邦交,谋求同中国建立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经济合用关系。

36. 1977年提出“福田主义”三原则,即“不作军事大国”;同东盟国家建立“心心想印”

的信任关系;“为东南亚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37. 冷战时期日美安保体制主要建立在以下文件的基础上,1951年9月的《日美安全保障

条约》,1960年1月《共同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1976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38. 苏联解体内在的根本原因:1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使得苏联的经济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和要求。2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耗尽了国力,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声誉。3错误的民族政策和大俄罗斯主义行为,埋下了民族分裂的祸根,在戈尔巴乔夫的公开化、民主化的鼓动下,引起了极端民族主义的迅速泛滥。4苏共日益严重地脱脑群众,变成一个官僚阶级的政党,引起人民的不满。

39. 东欧剧变的原因:内部原因:1东欧国家经济建设有搞好,影响了人心的向背,这是东

欧剧变的根本原因。2东欧各国政治上长期没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又盲目照搬西方的议会制、多党制,结果反对党利用共产党长期“左”的错误,通过竞选把共产党赶下台。3东欧各国执政党的建设没有搞好。4在思想文化领域,东欧各国长期受“左”的教条主义危害,使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严重脱离实际,逐渐丧失在国内的主导地位和对广大人民群从的影响,终至抛弃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旗帜,求助于社会民主党人的民主社会主义,滑向全面西化的道路。外部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欧强大的“和平演变”攻势。2苏联内外政策的转变既为东欧剧变提供了外部条件,又对其演变产生了导向和催化作用。

40. 苏东剧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

受严重挫折。2宣告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加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深刻影响着欧洲形势的发展。4带来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

41. 俄罗斯建立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具体内容:1重新确立了联邦制。2确立了总统制共

和制的国家政权体制。3建立了议会民主制。4确立了总统集权下的三权分立体制。5形成了多党制的政治运行机制。

42. 普京执政后对俄罗斯政治的变革:1进一步改革和加强了联邦制。2重点打击有严重违

法犯罪行为的金融、工业和媒体寡头势力,使国家政权重新“国有化”。3加强了总统权力的政党基础。4重拳打击车臣等到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根端势力和恐怖主义。 43. 亚非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舞台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1955年4月18日~24日在印尼

万隆举行。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国际会议。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4. 不结盟运动由问及此事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前总统纳赛和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发起,

于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来德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的原则和宗旨是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化。

45. 发展中国家的政党制可分为五种类型: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无党制。 46.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政局不稳2民族问题3宗教问题 47. 冷战结束后,南北经济矛盾更加突出,南北经济冲突主要表现有:1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2南方国家债务负担有增无减。3国际资金供求矛盾日益尖锐。4南北贸易权利很不平等。5环保问题日益尖锐。

中国与丹麦、芬兰、瑞士和瑞典于1951年建交。

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即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亚非拉各国),争取第二中间地带(西欧国家和日本等),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八·一七公报》、《联合公报》、《关于建立外关系的联合公报》,构成了中国同美国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国首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

国际组织通常有以下特征:1成员资格2宗旨目标3组织结构4拥有一定自主权5非赢原则。

国际组织产生欧洲。

1946年4月国联召开最后一届大会,正式宣告解散。 1945年10月24日获得足够批准书而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10月24日因此被命名为“联合国日”。 在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当中,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最为显著。

欧安组织布在从温哥化到期各个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区域范围内,以维护欧洲地区安全与稳定、尊重和保证人权、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宗旨,把推动欧洲常规裁军谈判、在全欧范围内干预危机与维持和平等作为活动重点。欧安组织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囊括了所有的欧洲国家,而且包括北美、中亚部分国家,将欧洲大西洋地区同欧亚大陆地区联结在一起。 独联体是包括前苏联地区12个国家在内的松散的国家间组织。独联体既不是国家,也不是超国家实体,而一种非常松散的国家间联合形式。

南方共同市是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4国组成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于1967年,20世纪80年代以前,东盟主要是一个政治性的区域组织。80年代后期以来,强化了区域内经济合作,演化为10国大东盟。

八国集团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国集团。八国集团正式形成于1997年,由七国首脑会议升级演化而来。1997年标志着八国集团形成。

判断:

1. 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和世界经济政治演变、发展和变化的动因。

2. 综合国力,对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1它是衡量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地

位高低尺度。2综合国力是国家推行外交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主要手段。3综合国力也是国家制度外交政策、国家战略的重依据。 3. 精神文明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4. 1949年11月,“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导致了东西方经济关系的隔断。 5. 1947年美国推动23国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6. 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提出了“第四点计划”,奠定了战后美国处理同民族独立国

家关系的基调。

7. 区域集团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 8. 欧洲联盟是目前最为完备、最有成效的区域化集团,它为其他区域化组织的发展提供了

范例。

9.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技术的飞速

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2全球性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3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制约和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严峻形势要求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客观上强化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0. 所谓“新经济”,是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新经济”有时也被称

为“知识经济”。

11. 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意味着先进的国家发展迟缓,而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

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力量对比状况。

12. 《京都议定书》首次确定了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量的具体指标,区分了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义务。

13. 迄今为止,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以东西方冷战对抗为主要的特征,以美苏

争霸为核心内容的两级格局。

15. 冷战相对热战而言,是指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政策和行为。 16. 1991年12月的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终结。

17. 高强度的军备竞赛和争霸斗争,是两极格局崩溃的直接原因。

18.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这是两极格局崩溃的根本原因。 19.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先定的主要根源。

20. 当前,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避免单极世界种种危害的惟一正确道路。 21. 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大国关系的调整,主要是两极格局崩溃的结果。

2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调整,主要各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为寻求有利于己的国际环

境和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和秩序中的有利地位而进行的。 23. 科索沃战争、“9·11”事件和美国人侵入伊拉克等重大国际事件推动了大国关系的进一

步调整。

24. 大国关系的深入调整,一方面是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世界政治多

极化的发展。

25.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增大。 26. 所谓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主要是指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政治、军事因

系,如军事威慑,战争,民族、宗教矛盾和冲突,边界领土纠纷等。 27. 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

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28.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9. 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是

谋求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

31. 国际政治旧秩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三大国无视中小国家要求,通过一系

列国际会议,进行大国势力范围划分而建立起来的。 32. 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实质就是维护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

33. 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本质特征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平等到待遇。 34. 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同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5. 美国在1961——1969年的高度繁荣期。

36. 1992——2001年的十年经济繁荣期。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繁荣期。 37. 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分权学说和制衡理论。

38. 建立在生产资源私有制基础上的美国政治制度不过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其统治的工具

和手段而已。

39. 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遏制战略的正式出笼。

40. “和平演变”战略是美国统治集团在武力消灭社会主义受挫后,改用和平手段推翻共产

党、颠覆社会主义的战略。

41. 约翰逊政府则进一步扩大了越南战争,把“特种战争”扩大为“局部战争”。 42. 尼克松主义提出把“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作为美国外交的三大支柱。 43.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尼克松政府在美国实力不济的情况下

力图断续保持其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收缩战略。 44. 卡特的“人权外交”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色。

45. 小布什的全球战略根本目标是加强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建立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 46. 小布什政府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

47. 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4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欧共体基本停留在政府间合作性质的、以关税同盟为主的经

济一体化。

49. 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运转,实现了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

通。

5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国家发生剧变,演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51. 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是指东欧国家从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私有制为基础

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52. 在政治转轨方面,东欧国家的普遍取向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议会民主制的政治体

制。

53. 德国统一与苏联解体、欧盟扩大及北约东扩成为构建冷战后欧省市经济政治格局的主要

事态。

54. 法国总统戴高乐坚持发展独立于美国的核力量,率先对东方集团采取“缓和、谅解和合

作”的政策。

55. 1964年1月,法国成为率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5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美国以同盟国占领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日

本,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 57. 美国军事占领下的日本民主改革,对日本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

用。

58. 自民党所代表的保守政治体系与社会党所代表的革新政治体系之间的对立,一直是战后

日本政治的基本问题。

59. 日本政治的右倾化,使东亚的和平与安全受到潜在的威胁。

6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创造了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61. 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恢复期。 62. 1956——1973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 63. 1973年至1985年是日本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64. 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超过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65. 在外无国权、内无实力的情况下,日本对外战略的基本目标就是在依附美的前提下,重

返国际社会。

66. 田中角荣内阁修正了历届内阁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推行多边自主外交战略。 67. 1978年8月,福田纠夫首相来华签订《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同年两国还签署长期留贸

易协定。

68. 冷战结束后,日美安何体制进一步强化。

69. 日本是参加西方八国首脑会议的惟一亚洲国家。

70. 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经济和政治上有过积极作用。 71.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兴起了所谓“布拉格之春”,但是遭到了苏联的派兵镇压。 72. 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出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提出了要从政治上彻底变革传

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思想。

73.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解体内在的直接原因或者导火索。 74. 东欧国家政权的转移方式基本上是和平的。

75. 东欧国家经济建设有搞好,影响了人心的向背,这是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76. 俄罗斯政治制度的转变和政治体制转轨,始于苏联解体之前。 77. 俄罗斯形成了多党制的政治运行机制。

78. 普京执政后,提出了“强国富民”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战略思想。 79. 普京对外战略思想源于俄罗斯的历史传统,根本目标依然是谋求大国地位。 80. 第三世界这个群体是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形成的。

8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是以亚洲为中心,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进行的。

82.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是以非洲为主要舞台,以和平

方式为主要斗争形式获得民族独立。

83. 亚非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舞台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 84. 周恩来总理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

85. 南北对话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围绕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南北经济合

作等问题进行谈判和斗争的重要形式。

86. 冷战结束后,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日益突出。

87. 冷战后,人权问题已成为南北政治关系中的主要问题。

88. 南南合起始于政治领域,发展于经济领域,深化政治与经济合作的有机结合。 89. 冷战后,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调整了战略,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90. 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权利的问题,是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 91. 朝鲜半岛问题实质上是南北两个朝鲜的统一问题。 92. 克什米尔高题是印巴矛盾症结所在。

93. 建为之初,中国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美国。

94.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既反对美国的侵略

政策,又反苏联的大国主义。 95. 1964年1月中法正式建交。

96.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开始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97. 从1979年1月1日起两国正式建外交关系。

98.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99. 1989年5月,中苏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100. 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

10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102.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103. 中国在2001年11月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104. 1997年俄罗斯是八国集团的成员。

综合:

1. 家是最基本、最活跃、最普遍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其活动遍及国际社会的一切

领域和一切过程,并发挥着基础的作用。

2. 国家利益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其重要作用:1国

家利益是国家从事对外交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国家利益是判定一国外交政策好坏、外交工作得失的重要尺度。3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和世界经济政治演变、发展和变化的动因。

3. 迄今为止,主权国家依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

4.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做出安排。

雅尔塔体制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它为战后两级格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开了先河。

5. 美国是大国关系调整的中心,其他大国关系调深受美国影响。 6. 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签署《日中联合声明》,恢复日中邦交关系。 7. 美洲国共和国联盟(美洲国家组织的前身),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

织。

8. 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两类。

9. 联合国是当代世界最大国际组织,是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上建立。 10. 联合国首要职责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1. 欧安组织是欧洲最大的地区性安全组织,其前身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安全

与合作会议,拥有55个成员国。

12. 西欧联盟是西欧国家独立的防务组织。它成于1955年5月,是由1948年建立的布

鲁塞尔条约组织改组而来的,现有正式成员国10个;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希腊。

13. 上海合作组织是亚洲地区新出现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它由1996年起步的上海5国

会晤机制发展而来。成员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2q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