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笛福

更新时间:2024-02-19 01:5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优秀议论文选解 论妇女教育(有删改) 英国 丹尼尔·笛福

论妇女教育

(英)丹尼尔·笛福

我常想,以我们这样一个文明昌盛的基督之国而竟拒不给妇女以求知的机会,实为世界上最野蛮的陋俗之一。我们日日叱责此辈为愚蠢为无礼,而殊不知,设若妇女享有与我们同等的教育,她们的愚蠢和无礼或许将不如我们之甚。

确实,我很想清楚,妇女是否也有变得适合社会交往的一天,须知她们的全部知识实仅凭其一点天生的聪明。她们的青春全部消磨在学习针黹缝纫、刺绣等针线活。缝补与制作无聊琐细的什物上面。的确她们也学着认几个字,或能写出自己的名字;但是这便是妇女的全部教育。因而对于那种惯好轻视妇女无知的人,我不免要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设使一个人的教育也同样便就此为止,不再前进,那么他将何足观?这里无须多加举例,也无须对某一人士的家世财产以及本人才具多加检阅,便不难看出,一个人离了教育,很难有所作为。 给予妇女求知的机会,因为他们天生具有学习的能力。人的灵魂之寓于肉体,有类璞玉浑金,必先加以雕琢,然后可以见光芒。十分明显,正如理性之使我们有别于野蛮,故教育将使这一区分更其判然,因而使一些人不致如另一些人那般粗鲁。这事显而易见,本无待于证明。既然如此,则妇女受教育之权利又何以遭到剥夺?如若说知识与理解对此异性乃为无用之赘物,全能之上帝即不会授彼以这类的能力;因上帝不造无用之物。再者,对于那些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我很想问问他们,他们究竟何所取于无知而遽云然?一个聪明的妇女较之一个蠢汉究竟更不如到什么地步?妇女究竟有何短处,致使之丧失其受教育之权?难道她们曾以其傲慢无礼而肆虐为害我们?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准她们学习,以便使她们变得更加聪明?我们难道应该责备妇女为愚蠢吗,如其妇女缺乏智慧的原因纯系由于我们不近情的谬误习俗所造成?

给予妇女求知的机会,也因为整个妇女一般来说都较为聪明敏捷──我认为,作为一般提法,这话并不为过;儿童时期她们便已不像不少男孩子那么迟滞笨拙。妇女如果受到良好教育,并能学会善用其天赋才智,事实表明她们一般总是比较懂事周到。而一位识书知礼的女人,再益之以由知识与品德而得来的深厚素养,实在是一件难以比并的稀世珍奇。与她交往简直是人间至乐的象征,她的仪态有如天使,她的谈吐仿佛仙乐。好一身而兼备着温柔、甜美、和睦、爱情、智慧与喜悦等全部美德。她处处符合于世间最美好的仰慕;一个人如有幸与她结识,则色授魂与,自将是享不尽的艳福,道不完的感激。以我的观察,妇女彼此之间有无区别,端在她们所受教育的良好与否。禀性脾气一事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她们不无影响,但造成区别的根本原因则在教育。

但另方面,设使这同一女人被剥夺其受教育的机会,其结果则为:──

假如她的性情和善,缺乏教育会使她变得怯懦软弱。

她的聪明,由于缺乏引导,会使得她不讲礼貌,多嘴唠叨。

她的认识,由于缺乏识见经验,会使得她不切实际,怪诞虚妄。

假如她的性情并非和善,缺乏教养会使她变得更加恶劣;愈加傲慢不驯,喜欢吵闹。 假如她性情激烈,不懂礼貌会使她成为泼妇悍妇,与疯子没有两样。

假如她天性骄傲,缺乏谨慎会使得她自负、荒谬而可笑。

甚至还不止此,她还会进而变得狂暴、喧嚣、好吵、恶毒、简直魔鬼一般!

??

造成世上男人与女人之间的这个重大不同,主要在其文化教育;这一节我们只消取任何11 选自《英国散文精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高健译,有改动。丹尼尔·笛福身为作家的同时也是政治家、评论家,议论文代表作为《对异议派必须采取断然措施》,在当时政界引起巨大反响。本文出自《计划论》,是为妇女权益辩护与伸张的较早的一篇文献,具有相当的眼力和进步性。关于提倡妇女教育的笛福的著作还有其知名小说《摩尔·弗兰德斯》。

一个男女与另外一个稍加比较,便极明显。

我想起我亲自从一位贵妇人口中听到的一段话。这个人的聪明能力颇不缺乏,体态容貌也极动人,并广有家资,但却被终身紧闭家中;另外为防他人觊觎非分地希望或企图得到。,竟连普通的家政常识也不准她学。日后遇到交际场合,由于深感自己教育的缺乏,她竟对她自己作过如下一段评语:“我甚至连对我的女佣人也往往不敢开口”,她说,“因为我断不清她们的是非曲直。我需要的不是出嫁,而是教育。”

关于教育不足所可能带给异性之损失,以及相反做法所可能产生的益处等等,这里已无更多发挥论证之必要。此事承认尚易,但改变则实难。本篇于此事亦仅稍发其端而已,异日改革,当俟来哲。

点评:作者先从反方的论点入手,逐个推翻并做出分析。接着作者阐明了两个需要给妇女求知机会的原因。然后,作者阐述了妇女被剥夺受教育机会的后果,进一步佐证观点,最后应用一句贵妇人的话结尾。首先,文章运用从观点入手,提出—分析—结论的思路,行文严谨,层层推进。另外,在结尾用一句话或名言来总结和强调观点。在语言上,我认为作者在第3段中,连用7个问句,通过非常直接的语言来反驳对方的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我们也可以尝试着采用这种方法,在一个分论点的结尾处用反问句而不是陈述句来总结论点。再者作者分析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写出不这样做的后果。这样提高了议论文的说服力,同时和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而,本篇文章也有一个缺憾,即缺少更多的事实论据来佐证观点。当然,这也许和这是一篇政论,是一个时兴论题,只有反面例证却缺少正面例证有关。我们作文中要尽量避免这一现象,当然也可以吸收这篇文章的长处,正可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篇二:丹尼尔·笛福与《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与《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小说之父

Daniel Defoe (1659 –1731), 本名Daniel Foe, 英国作家、记者和小册子作者,因其《鲁滨孙飘流记》而获得永久的名声。

自中世纪以来,西方所说的“文学”基本就是神学阐述、论战、进道词、个人信仰体验等等宗教著述。这种状况直到很久以后才有根本改变—直到1886年小说的出版量才超出宗教读物。

笛福是小说的最早的倡导者,并为这种新兴文学形式的普及作出了极大贡献,被认为是英国小说之父。

在虚构与现实之间

笛福是一个具有多种才能的多产作家。共写了500多本不同类型的书和小册子,并与26家杂志有联系,其写作的主题和题材包括政治、犯罪、宗教、婚姻、心理和超自然等。他也被称为“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大量政论册子,无一不是投合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写城市中产阶级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

《维尔夫人显灵纪实》(1706)对一个流行的鬼故事作了逼真的报道;《瘟疫年纪事》(1722)写1665年伦敦大瘟疫,把这场鼠疫的发生、传播,它引起的恐怖和人心惶惶,以及死亡数字(共死7万人)、逃疫的景况写得如身临其境。当时法国马赛鼠疫流行,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笛福的作品满足了市民对鼠疫的好奇心。

现代处境中的个体

16、17世纪以降,工商业和海外殖民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张和传统农业破产等等一系列变化,使旧有的阶级、家族和行业关系等等纷纷松动乃至解体。人们不再生来属于某个相对固定的社会群体或担当稳定的社会角色,相反,他们似乎成了漂浮的孤独个体,有可能或是不得不重新为自己定位,重新探求并塑造自己的角色和人生意义。这种典型的现代处境生出很多新的机会、新的诱惑、新的焦虑和新的观念。

航海-探险-旅行文学的风行

17世纪以来,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海外殖民事业的发展,旅行文学在英国开始风行,海盗出身的威廉·丹皮尔(1652-1715)因《新环球航行》(1697)一书几乎成了传奇英雄。

公众对旅行、探险以及探险文学的嗜好不仅源自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还被切实的经济关怀和利益考量所驱动,有获取并传播实用经济信息的效用。

17世纪以来的读者“要求旅行作家为他们提供“真实消息”(news)

The Life and Strange Surpriz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of York. Mariner: Who lived Eight and Twenty Years, all alone in an un-inhabited Island on the Coast of America, near the Mouth of the Great River of Oroonoque; Having been cast on Shore by Shipwreck, wherein all the Men perished but himself. With An Account how he was at last as strangely deliver'd by Pyrates. Written by Himself.

《鲁滨孙飘流记》原作全名

约克水手鲁滨孙·克鲁梭的奇异的冒险故事,讲述他如何在海难中幸存下来,孤身一人漂流到美洲海岸,在靠近奥鲁诺克河口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如何不可思议地被海盗所拯救。由他本人书写。

题解: The Adventure of Robinson Crusoe

实际上,在18世纪语汇中,“冒险”(adventure)一词本身所代表的主要并不是浪漫

冲动,而是对殖民活动中的超额利润的狂热追求。甚至它本身指的就是“货物”,如鲁滨孙在第二次出航时所置备的那种自担风险的船货。

代后殖民批评家赛义德指出:“持续的占有,广袤的有时是未知的空间,奇特的或难以接受的人物,移民、发财、性冒险等等增进财产或引发幻想的活动”等等是与殖民帝国的形成紧密相连的,“如果没有在天涯海角??创造自己的一方天地的殖民使命,简直就无从想像鲁滨孙·克鲁索。”

题材来源

1704年9月,一位名叫赛尔柯克的海员在海上叛变,被船长制服后遗弃在智利附近的胡安·菲尔南德斯岛上。4年多后,他才被航海家发现获救,但已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受到这个真实事件的启发,丹尼尔·笛福(1660-1731)写下了他的著名小说《鲁滨孙漂流记》(1719)。但在构思鲁滨孙的故事时,他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和理想,将资产阶级的冒险进取与殖民扩张精神、基督教的忏悔日记和自我告白赋予他笔下的主人公,使其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寻找鲁滨孙·克鲁梭

蒂姆·谢韦伦在其著作《寻找鲁滨孙·克鲁梭》(Seeking Robinson Crusoe ,2002)中揭开了鲁滨孙创作灵感的多种可能的源头。

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真正的鲁滨孙的原型是蒙默思郡公爵的一位遭遇海难余生的外科医生,名叫亨利·皮特曼。他因参加了蒙默思郡的叛乱而被遣送到加勒比海上的一个罪犯流放地,之后他从这个流放地逃脱,因海难而流落到荒岛上。经九死一生后回到英国后,写了一本小书,讲了他的真实生活,此书由住在伦敦Paternoster Street 的J.Taylor出版,而日后笛福的小说正是由泰勒的儿子出版的。

后人据小说推断的鲁滨逊到达的南美洲的大体方位。

小说的意义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开创了近代英国乃至欧洲小说纪元的作品。自传体的叙事方式、现实主义的逼真描写、惊心动魄的冒险生活、新大陆的蛮荒景观,以及新教工作伦理的现身说法,将十八世纪的西方读者引入一个迷人的新世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开异域想像的新空间。而从20世纪空间诗学和空间政治的角度看,这部小说更为我们提供了一部西方现代性展开的“原始场景”(initiative scene)。

展现西方发展的神话

鲁滨孙漂流记》只在表面上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其实它更是一种抽象化表现,是用故事的形式来展现西方发展的神话。

“在天涯海角以一己之力成功地与自然对抗的茕茕孑立的经济人”鲁滨孙成为西方文化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象征意义的原型现代人,成为有别于《神曲》中的但丁、斯宾塞的亚瑟王和班扬的天路旅人,但又可以与他们比肩的“新世界??自己的代表人物”。

当代美国文学评论家伊安·瓦特把《鲁滨孙》与《浮士德》《堂·璜》和《堂吉诃德》并称为“我们的文明的四大神话”。

詹姆斯·乔伊斯论《鲁滨孙飘流记》

不列颠帝国的真正象征是鲁滨孙·克鲁梭?他是真正的英国殖民者的原型,就像星期五??是被征服民族的象征一样。整个盎格鲁·撒克逊灵魂体现在克鲁梭身上;男子汉般的独立性,无意识的残忍;坚忍不拔;迟缓而有效的智力;性冷淡;实用性与宗教性的平衡;工于算计的沉默。任何借助历史之光读到这简单质朴而又感人的书的读者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这种预言性的咒语所吸引。

卢梭论《鲁滨孙漂流记》

卢梭把《鲁滨孙漂流记》作为“一本具有一切书本知识的书”推荐作爱弥尔的教材;他

论证道:“使一个人摆脱偏见,对事物之间真实关系作出判断的最确当方式,就是把他置于孤立的地位,使其按照人们判断事物实际用途的方式来判断一切。”

一、空间的构建与主体的形成

鲁滨孙是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生活丰裕而稳定,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由父亲提供给他的,如果他遵从父亲的意愿,继承父亲的事业,他将会一生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离家出走,开始了自己的冒险生涯。

从此,鲁滨孙就经历了一个大幅度的空间移位和空间转换。这是一个从旧世界到新世界,从熟悉的世界到陌生的世界,从自我的世界到“他者”的世界的转换,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从现成的、既定的、由父辈塑造的空间,向一个不确定的、完全陌生的、有待于自我构建的空间的转换。而这个空间的转换和构建过程,也正是他的现代主体性的自我塑造(self-fashion)过程,两者同时并进,互补互动。

他的人生奋斗的每个前进步骤,不论是最初违背父命的决定,还是后来出售佐立的举措,都是对原有的社会纽带的舍弃或割断。正因为如此,在流落海岛之前,他就已经认为自己“简直像被丢在别无一人的荒岛上一样。”

他的经验体现了现代生存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人的一种日渐深刻的孤独感。 鲁滨孙的“原罪”

鲁滨孙的“原罪”主要是指最初的离家出走,其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以及对“父”的不服从——明显地呼应了基督教

传统中的原罪观念。

伊安·瓦特说,“鲁滨孙的‘原罪’实际上就是

资本主义的能动倾向本身”。

“他态度诚挚、充满慈爱地劝我不要耍孩子气,不要急于自讨苦吃;因为不论从人之常情来说,还是从我的家庭出身而言,都不会让我吃苦。他说,我不必为每日生计去操劳,他会为我做好一切安排,并将尽力让我过上前面所说的中间阶层的生活。如果我不能在世上过上安逸幸福的生活,那完全是我的命运或我自己的过错所致,而他已尽了自己的责任。” “如果你将来遭到什么不幸,不要怪我!你要是执意采取这种愚蠢的行为,那么,上帝一定不会保佑你。当你将来呼援无门时,你会后悔没有听从我的劝告。”

荒岛神话

综观17-18世纪英国的旅行、航海、冒险与探索类文学,我们发现,这些文本中的故事与荒岛息息相关,其涉及的叙事要素不外乎:风暴、沉船、海难余生、孤独生存、开发荒岛、自我救赎、邂逅“野人”等。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根本性的事件是主人公“被抛”(be abandoned)的命运。

“落难”非但没有改变鲁滨孙的初衷,相反更激发了他的能力和才智,成就了他少年时的朦胧的抱负。

荒岛经验最终演成一出包括占有、开发和改善全过程的典型的资本主义“进步”狂想曲,成为早期西方殖民者的开拓史诗的一个缩影。

什么是现代性(modernity)?

马克思—现代性的标志就是“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波德莱尔—“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

齐格蒙德·鲍曼—现代性的标志就是“流动性”。

世界体系论

沃勒斯坦—现代性进程在欧洲内部形成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在欧洲外部则形成了“世界体系”( World system )

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的复合体。世界经济体的雏形是产生于“延长的16世纪”(1450―1640年)的欧洲经济体。此后,在西欧发达国家的推动下,这一体系不断向外扩张,将美洲、非洲、亚洲等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纳入体系中,最终形成了覆盖全球的一体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什么是主体性(subjectivity)?

现代性,无论作为一种社会体制,还是作为一种世界体系,其启动伊始必须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对人本身进行建构、再造或重塑,使之成为符合这个工程规划的“主体”。这里,“主体”一词的含义既是主动的(subject),又是被动的(be subjected);它既是施动者,又是受动者;它建立了体制,又被这个体制所困;它创造了自我,又解构了自身;它欲望着自己的欲望,到头来发现它所欲望的只是他者的欲望??

一个孤立无助的个体被抛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上,正是现代性主体本身的象征。风暴和海难摧毁了主体所曾拥有的一切、所曾知道的一切和所曾是的一切,迫使他进入一个“预示着冒险、权力、欣喜、发现和自我变化的环境”,不得不独自承当起建构自我、遭遇他者、开发荒岛的任务。

于是,他的生存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活力就在被抛的瞬间被释放出来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荒岛叙事既是现代性自我塑造的起点,也是现代性主体建构的归宿。

主体性的自我塑造(self-fashion)

在《鲁滨孙飘流记》中,我们看到,一个被抛的现代性主体是如何在荒岛中完成他的自我塑造(self-fashion)的。

鲁滨孙用自己的双手在荒岛上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王国”。他搭帐篷、树篱笆、开山洞、盖住所、捕鱼猎兽、驯养野生动物、种庄稼、做面包、制家具??。

用基督教谱系的话语来表述,我们也可以把西方现代性主体视为一个因犯下原罪而被上帝逐出伊甸乐园,不得不独自承担起创造尘世乐园的任务的亚当。

但这个被流放的欧洲亚当的前额上明显烙着该隐的标记,因为他的成长和发展乃是以征服、放逐、压迫乃至杀害他的同类兄弟—生活在西印度群岛、非洲腹地、澳洲大陆或塔西提岛上的原住民为前提的。

鲁滨孙用火枪和《圣经》征服了一个当地的“野人”,使之成为了自己的仆人。

小说以鲁滨孙对食人部落的杀戮和对“星期五“的驯服完成了这个欧洲人在新大陆的冒险故事,然后让他带着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驯服的奴隶和自我塑造成形的现代性主体,返回旧大陆,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空间构建

鲁滨孙的空间构建从谋划开始,他首先在脑海中确定他需要建构的空间的条件,之后,便开始了空间选择和空间定位。在找到了合适的地点后,他开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划界:

??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划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

沿这个半圆形,我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打入泥土,仿佛像木橛子,大头朝下,高约五尺半,顶上都削得尖尖的。两排木桩之间的距离不到六英寸。然后,我用从船上截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地堆放在两排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柱子上的横条。这个篱笆十分结实牢固,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冲进来或攀越篱笆爬进来。??(笛福:48)

划界是现代性谋划的一个标志性行为。通过划界,流变中的自然物被纳入人的规范,消除了它的不稳定性,混乱的世界有了秩序和理性,现代性就此产生。

通过划界,鲁滨孙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将它与荒野区分开来。界线之内,代表着安全、秩序、文明和理性;界线之外,则是危险的、混乱的、野蛮的、他者出

没的自然,于是,现代性的空间秩序就如此被构建和生产出来了。

主体性的生产

鲁滨孙在谋划生存、改变自然物的存在形态时,也在持续不断地改造着自身,从一个不信上帝,不事劳动的自然人,变成一个以新教工作伦理(the Protestant work ethic)约束自己,勤奋节俭,符合资本主义体制要求的“经济人”(homo economicus)。 多重身份

孤岛上的鲁滨孙有着多重身份。他既是悔罪者,又是来自欧洲的疆土开拓者和实用技术发明人;

他被置于隐修反思的环境中,但仍是货真价实的现代资产阶级市民。

他的宗教活动并不能简单地被归为“副业”或周末的消遣,它们构成了一个主导全书的关于“叛逆”、“惩罚”、“接受[神]”和“拯救”的系统的精神寓言。

说的叙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主人公身上那不安分的浪迹者和虔诚的悔罪人之间的对立。 双重叙事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创业神话和基督教有关“精神、道德再教育”的寓言作为双重叙事共存于鲁滨孙的历险故事中。

瑞凯提说:“《鲁滨孙》是关于现代个人主义的寓言,既概括了其成就,也表达了伴随它而产生的深切的忧虑。”

人类普遍处境的寓言

对“原子化“(atomized)的孤立个体的生存、挣扎和奋斗有深切体会的笛福把鲁滨孙的海岛经历当作人类普遍处境的寓言。

卢梭极为看重《鲁滨孙》,把它作为爱弥儿的“自然教育”中惟一的教科书,根本原因即是对这种“孤独”个人处境的共同感受。

现代性主体意识

在荒岛生活二十七年后,鲁滨孙已经能够自豪地说:

??我不禁觉得自己犹如一个国王。每想到这里,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首先,整个小岛都是我个人的财产,因此,我对所属的领土拥有一种毫无异议的主权;其次,我的百姓对我都绝对臣服,我是他们的全权统治者和立法者。”(笛福:198)

二、空间的生产与文化的定位

通过划界和构建,鲁滨孙生产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空间,开启了自己的此在世界;与此同时,他也开启、建构并定位了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文明与野蛮的关系。

鲁滨孙构建的空间实际上已经隐含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的空间模式。 中心:城堡(castle)

这是一个以欧洲中世纪的城堡为模式,结合了近代资本主义私密化意识的个人生活空间。“城堡”内存放的物品均是从来自旧世界的沉船中打捞上来的物品,除了一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外,还包括枪支、火药、望远镜、地图、帐篷、船帆布等带有强烈的西方印记和殖民意识的人工制品。鲁滨孙生活其间,沉思,祈祷,并以此为中心不断向周边地带探索着,测量着,扩展着自己的活动范围和生存空间。

前沿或边陲(frontier)

鲁滨孙说,“在杨柳树林与围墙之间,我特地留出一条很宽的空地。这样,如有敌人袭击,一下子就能发现。因为他们无法在外墙和小树间掩蔽自己??就算他能越过树林,也只是在我的外墙边而进不了外墙。”(笛福:131)

这个空间也是鲁滨孙让后来成为他的仆人的“野人”星期五首次进入的空间。我们注意到,笛福对星期五的空间安置颇费心思,他既不让后者进入中心,也不让他放逐于荒野中(因为那样做无异于又树了一个敌人)。在没有弄清他的身份和为人之前,鲁滨孙给他精心安排

篇三:丹尼尔.笛福

丹尼尔·笛福(1660~1731年),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

敢的鲁滨逊通过努力,靠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出生于英国首都伦敦,父亲营屠宰业(一说是油烛商),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他广泛游历,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织品、制砖业,曾到各国大陆经商。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作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的形象,在欧洲小说史上是一项创举。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逊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几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 》《杰克上校》等。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如《聋哑卜人坎贝尔传》《彼得大帝纪》,几部国内外游记,如《新环球游记》《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等。他的小说以《鲁滨逊漂流记》流传最广,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笛福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他属于资产阶级,他是中上层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笛福一生最关心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他极力称赞的是资产阶级,他认为一个国家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发展贸易。“给我们贸易就是给我们一切”,“贸易是世界繁荣的生命”,这就是他最根本的主张。因为他以为贸易使制造业和航海业发展,使人民有工作,有衣穿,有饭吃,物资也因此能保持高价,并且可以维持高的地租,所以上层社会也得到好处。只要有勤劳的人来发展贸易,任何地方都会繁荣起来。他的一切经济论著与部分政治论著都发挥这个主张,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笛福关于发展经济的主张是有利于英国社会发展的,但是,他热烈地支持殖民制度,提出夺取、经营殖民地的办法,提出与落后民族扩大贸易的办法,并且拥护黑奴买卖。这一切都表现了他的阶级局限性。

总的看起来,笛福的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的思想的局限性也是很大。资产阶级在当时还是进步的阶级,还在进行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保守的贵族、地主不事生产,坐享巨额地租收入,资产阶级组织着规模日大的工商业推动了社会发展。中小资产阶级一方面与大资产阶级有相同之处,另一方面又与统治阶级大资产阶级和贵族有矛盾,要求更开明的政治。所以笛福种种发展资本主义的意见,反对封建势力,反对政治不民主,反对垄断等主张,都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受到时代和阶级偏见的限制而拥护殖民制度和种族歧视,这却是与大资产阶级一致,是反动的。对劳动人民,他所关心的只是使他们有工作,能生产财富,这又与资本主义的要求相吻合。笛福思想上这种两重性,鲜明地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笛福对他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他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克服困难。他的主人公有聪明才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情节、结构不落斧凿痕迹。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身临其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2b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