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11 22: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欧姆定律 科目: 物理 提供者: 教学对象:甸南二中八年级113班 课时: 2课时 单位:剑川县甸南镇第二初级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中最重要的定律,明确了前面学过的电流、电压、电阻这些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第一次正规接触了电学计算题,并对以后学习电热打下基础。这一节的内容是整个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难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结合起来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实验探究电阻上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并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说出欧姆定律并能说出它的含义,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阻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欧姆发现欧姆定律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前面的章节测试了解到学生已经在上学期学过了电流和电路和相关知识,并在前一章学习了电压、电阻这两个物理量的相关知识,通过前面的实验,学生已发现,电源电压越高,小灯泡越亮这个现象,对电压、电流、电阻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定性认识,急切的需要了解定量关系。学生对电学的兴趣较浓,对到实验室去动手操作充满兴趣,喜欢通过多媒体录像和课件来学习新知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题主要采取探究式学习策略和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情境,电压越高,灯泡越亮,引出问题,前面学过的三个电学物理量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来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及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能自主探究出结论。评价方式上让学和也参与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习题测试相结合。计划用1课时分组实验,1课时完成欧姆定律,2课时习题课来完成。本教学设计是前两节的内容分组实验和欧姆定律。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节的重、难点都是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电学计算题。 解决措施,课堂上练习直接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题。但只一、两节课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再准备利用两节习题课,从只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题到综合利用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阻电压关系的计算题进行练习。对于电学计算题,再经过这一段学习后,在本学期还要不断的进行练习。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设计意图 1. 演示实验: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2. 用录音机播放音乐,调节音量旋钮改变音量。 3. 播放调光灯,电炉等录像 现象 观看录像 通过常见的现象,引出本节探究活动-电流与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学过了哪些电学物理量?在上述过程中哪些电学物理量发生了变化? 4. 电路中的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是我们今天探究的内容。 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1. 猜想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在研究对象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3. 同学们根据探究的目的设计实验所需的器材,并从实验台上选取合适的器材。 4. 画出实验电路图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问题。 5.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电压U/V 电流I/A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熟悉研究的方法,掌握实验的各个步骤。 通过利用表格 学生选取实验器 6. 将实验中的数据描到坐标系中。 材。 和坐标系分析 学生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 行实验,并在表格中记录数据。 利用坐标纸或Excel中的图表功能描出U-I关系图 数据使学生掌握分析数据的有效的方法。 学生举手后回答。 1. 得到的U-I关系图是一条直线,数学上讲电压和电流成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2. 通过表中数据能否把电流、电压、电阻写成一个关系式? 3. 课件出示关系式: 电压 电流= 电阻 学生分组讨论后,老师指名回由图象找出物理量的关系训练学生运用工具分析数据的能力 4.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归纳出了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公式: I= R答。 学生读记1分钟欧姆定 熟记欧姆定律,为后边做计算题打好基础。 公式中的三量分别应取什么单位? 律。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学生分析题目例题: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并试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做。 数值小很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老师要求学生完成并巡回辅导。 老师强调先写公式,再代入数据,代入数据时要带单位。 U220VI???0.25?10?3A 3R880?10?找一名学生板演 学生改错 4名学生通过例题让学生熟悉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练习题: 1. 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97Ω,接在220V的电压上,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板演,其余学生通过练习设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2. 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加在电熨在练斗上的电压是多少? 习本上完成。 学生整理收获同学们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谈一下收获和疑问,并完成自评表和小组评价表。 整理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和疑问。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 学校网站上有本节课的网页式课件 2. 课下可通过Email和QQ和老师联系。 学生促进学生及时笔记 与老师沟通、反馈。 开 始演示实验和录像学生观看录像创设情境教师巡回辅导探究实验学生探究实验通过电阻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教师及时引导总结结论多媒体展示学生通过处理数据讨论 牛刀小试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回辅导例题学生参与评价谈自己的收获并自评、互评教师参与评价END七、教学评价设计 价量表1:自我评价 知识建构 1. 通过本节课,试写出你的收获。(1-5项) 沟通 2. 试写出你曾对组员提出的意见。(1-5项) 协作 3. 试列出你曾替别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1-5项) 个人学习 4. 试写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价值观/态度 5. 试写出你对科学研究的认识 评价量表2:小组互评(每个项目从最不满意到最满意,打1-5分)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编号 1 项 目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 表现积极。 2 3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他(她)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协作。 4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应该做的那 份工作和学习任务。 5 6 7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如果还有机会我非常愿意与她(他) 再分到一组。 8 对他(她)总体上是喜欢的。 总体评价 评价3:小测试(习题课时教师测试)附练习题 八、板书设计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R= 欧 电压U(V) 电流I(A) 2 2.5 3 结论: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U= V 电阻R(欧) 电流I(A) 5 10 15 结论: 3、欧姆定律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I=U/R 九.教学反思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欧姆定律这一节课的重点欧姆定律及利用欧姆定律对电路问题进行计算。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我进行讲授新课重点放在实验探究上,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结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的内容。再根据内容给出表达式I=U/R.。这节课对欧姆定律的应用和进行练习前先给学生做好准备工作:1、明确公式中各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是谁及其单位是什么。2 、重新回顾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这样使学生在练习时知道如何思考,更节省时间,使后面的内容安排上不过于紧张。在例题讲解和学生练习过程中,还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欧姆定律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在应用时,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满足同一性等相关问题。并要求要有完整的计算步骤。本节课完全都是按照预计的去完成,在113班上的时候,学生参与意识不强,上课回答不积极,所以课的效果有点平淡。113班之所以这样是与我们长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有关,要改变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上方面入手,一是鼓励,多给那些平时不回答问题的学生表达的机会,二是让学生在课前(回答前)做充分的准备,只有心中有了底,才敢站起来。但总的来讲,不知道学生是怎么感觉的,我觉得课没有新意,有一种模式化的感觉,可能是课堂新教学的新鲜感已渐渐淡化的缘故,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模式就是用来打破的,可能打破它为时尚早,但这是迟早的事。然而,突破口在哪里?下一个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课的目标定位在知识上,再好的课层次也不会很高,用知识去培养学生,发展学生,锻练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学知识,这才是正确的道路。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可能下一步的出路也就在这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20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