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含义及其意义

更新时间:2024-02-13 04:13: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论笛卡尔的怀疑论及其意义

论笛卡尔的怀疑论及其意义

摘要:在笛卡尔的哲学中,普遍怀疑是他方法论的第一个方法,他的怀疑论与以往旧的怀疑论是不同的。笛卡尔的怀疑是一种方法而不是目的,他通过怀疑的方法确立了他哲学中的第一条原理:“我思故我在。”这赋予了怀疑论新的理论意义,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笛卡尔;普遍怀疑;方法论

怀疑的方法是笛卡尔方法论的第一个方法。当笛卡尔开始哲学“沉思”时就指出:“凡是我从前信以为真的东西,没有一件我不能加几分怀疑”。因此,要想确立起坚实可靠、经久不变的知识大厦,就必须尽可能地对所有的事物都予以怀疑,以彻底清除早先所接受的错误见解。他通过普遍怀疑,不仅怀疑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而且怀疑童年时期由于不能适当地运用理性而接受的许多偏见;同时他还怀疑物质实体和肉体的存在,最后甚至怀疑数学真理的可靠性和上帝的存在。正是在怀疑对象的广泛性的意义上,笛卡尔的怀疑被人们称为普遍怀疑。同时笛卡尔也明确,他的怀疑是一种方法上的怀疑,只是清除不确定因素的手段,其目的正是要确立无可怀疑的最确定可信的因素。

笛卡尔的怀疑是不同于怀疑论者的怀疑的。怀疑论者的怀疑是消极的,以怀疑本身为目的,否定一切。拒绝任何确定性的判断。而笛卡尔的怀疑则是积极的,怀疑只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不否认判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这一点笛卡尔自己在《方法论》中很明白;“我并不是模仿怀疑论者,他们是为怀疑而怀疑,并总是装出不可置否的样子。而相反,我的全部意图只是为了使我自己确定,并丢掉浮土和沙子,以找到岩石或黏土。”怀疑正是为了不怀疑,是为了达到新的确定,达到新哲学的牢固支点,在横扫一切陈旧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新世界哲学的大厦。笛卡尔的怀疑是革命性的,他的怀疑从怀疑感觉开始。他认为通过感官得来的知识是不可靠的,对于那些即使只是曾经欺骗过我们一次的感觉都是不可信的;即便是手脚身体也可以是不真实的,因为在梦中这些都是可以如此真实地发生,所以梦是骗人的。笛卡尔的怀疑并没有止于此,他认为事物的性质、广延、数量、形状以及物理学、数学等科学也都是可疑的,他甚至还假设上帝是个骗子。可见笛卡尔的怀疑是多么地彻底。

黑格尔曾在《哲学史演讲录》中明确指出:“积极的哲学本身之中便具有着怀疑论的否定方面,怀疑论并不是与它对立的,并不是在它之外的,而是它自身的一个环节。”因而,笛卡尔不会满足于普遍怀疑之中,而是要克服和摆脱怀疑论。那么,笛卡尔是如何克服怀疑论的呢?他认为,要克服怀疑论,就必须通过怀疑找到确实可靠、无可怀疑的东西。笛卡尔首先确立了作为思维的主体的自我的存在。当我对一切进行怀疑时,发现“我在怀疑”本身是无可怀疑的。怀疑是一种思想状态,既然我在思想,就必然有一个“在想这件事的‘我’”,因为思想必须有思想的承担者“自我”的存在。这样,他就得出了“我思故我在”这条“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的真理,并“把它当作我所研求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然而仅靠“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并不能彻底摆脱怀疑

篇二:读后感:我看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与笛卡尔的方法

我看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与笛卡尔的方法

读了笛卡尔的“我的方法论原则和行为守则”和“我思想,所以我存在”,我对笛卡尔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虽然文章只有短短的几页,但是却十分发人深思,让人获益匪浅。

首先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 笛卡儿的哲学命题,采用所谓“怀疑的方法”,是在求证“知识”的来源是否可靠。我们可以怀疑身边的一切,只有一件事是我们无法怀疑的,那就是: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怀疑“我们的怀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最后这句应该为“这样才能肯定‘我’的真实存在”。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并非是平时所说的“我思考,故我存在!”

笛卡尔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笛卡尔还试图从该出发点证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尔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有一个完美实体――既上帝――必定存在。从所得到的两点出发,笛卡尔再次证明,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既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 虽然笛卡尔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既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灵魂”和“扩延”),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通过笛卡尔对自己哲学历程的细腻描述,我们可以明白地知道,这句名言的含义不是:由于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而是:通过思考而意识到了(我的)存在,由“思”而知“在”。 笛卡儿强调思想是不可怀疑的这个出发点,对此后的欧洲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思故我在所产生的争议在于所谓的上帝存在及动物一元论(黑猩猩、章鱼、鹦鹉、海豚、大象等等都证实有智力),而怀疑的主要思想,确实对研究方面很有贡献。

笛卡儿第一步认为怀疑就是出发点,感官知觉的知识是可以被怀疑的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所以他不会说“我看故我在”、“我听故我在”。由此可见,笛卡尔对思想的重视,这就是哲学家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哲学家之所以成为一个哲学家,关键在于他会思考、会怀疑。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思考,而不是机械地接受老师灌输给我们的知识。我想,“学会怀疑”、“学会思考”应该就是我学习《西方哲学智慧》这门课的最大收获吧。 接下来谈谈笛卡尔的方法。

笛卡尔的方法包括以下四条。

第一条是:决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做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说,小心避免仓促的判断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

第二条是:把我所考查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加以圆

满解决的程度为止.

第三条是: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即便是那些彼此间没有自然的先后次序的对象,我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最后一条是: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通地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笛卡尔方法论的第一条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那些似乎是事实的东西。在没有经过仔细思考、正确判断之前,它们只是“似乎”是真的,但事实上很有可能不是真实的,而是表面现象。所以我们不能轻易接受,而应该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只有在我们充分肯定这是事实之后才去接受。

第二三条告诉我们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我看到,几何学家总是运用一长串十分简易的推理完成最艰难的证明。这些推理使我想到,人所认识到的东西也都是像这样一个连着一个的,只要我们不把假的当成真的接受,并且一贯遵守由此推彼的必然次序,就绝不会有什么东西遥远到根本无法达到,隐蔽到根本发现不了。要从哪些东西开始,我觉得并不难决定,因为我已经知道,要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东西开始。古今一切寻求科学真理的学者当中只有数学家能够找到一些证明,也就是一些确切明了的推理。我希望我能从他们的方法中使我的心灵得到熏陶,养成热爱真理、厌恶虚妄的习惯。

有时候我们需要研究一些非常复杂的东西。所以我想:为了便于研究它们,就应该把它们假定为最简单的、最能清楚地呈现在我们的想像和感官面前的东西,然后分别仔细研究,那么再复杂的东西都会变得简单,再困难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在学习上也是这样,我们要善于把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这样难题就不再是难题了。生活中也是一样,先设定一个大的目标,然后分解为小的目标,逐步实现,这样我们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了。

第四条让我有一些困惑。在数学中的应用倒是可以理解,就是罗列所有情形,避免遗漏。但是如何将这条方法用于生活中我还是没能够想通,我会仔细思考这句话的内涵,并把它运用于生活中的。

笛卡尔,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观点值得我们反复思考,我们会从中收获不少的。“我思故我在”这个伟大的哲学命题使多少人从中或多或少地领悟到了一些东西,也许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命题,但是我还是从中收获了不少,至少知道了我们应该学会思考,因为思考才是人类的价值体现。记得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苇草。可见许多伟大的哲学家都相信思考对于人的意义。笛卡尔的方法也被人们普遍接受。我们在解决许多困难问题时都用到了笛卡尔的方法。所以,笛卡尔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造福了人类,我们应该永远对他保持崇高的景仰。

篇三:我思故我在论文

思:思考?怀疑?

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提出的历史背景以及“思”的含义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背景:有人认为其“思”是“思考”,有的人则认为是“怀疑” 意义:笛卡尔认为其是第一真理,所以了解“思”字的含义 依据:

《谈谈方法》(2015年 商务印书馆 王太庆译)

《第一哲学沉思集》(2007年 九州出版社 徐陶译)

百度百科关键词“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三)课题研究范围

1.研究对象:笛卡尔的相关内容

2.研究内容:

勒内·笛卡尔的生平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

“我思故我在”这一名言提出的历史背景

“思”的深层含义

(四)课题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归纳总结研究法

论文:“我思故我在”的背景以及“思”的含义

内容摘要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最著名的思想(出自《方法论》)。

字面意思:“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笛卡尔认为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因为这个“怀疑”的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而这个正在思想着、怀疑着的“我”的本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注意这里的“我”并非指的是身心结合的我,而是指独立存在的心灵。

深层意思:笛卡尔的哲学命题,采用所谓“怀疑的方法”,是在求证“知识”的来源是否可靠。我们可以怀疑身边的一切,只有一件事是我们无法怀疑的,那就是: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怀疑“我们的怀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笛卡尔也就是从他的 “我思故我在”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我”这个思想的主体不能被“怀疑”,那么就有一个使“我”存在的更高“存在体”。换句话说,因为我存在,所以必须有一个使我存在的“存在者”,而那个使我存在的“存在者”,也必定是使万物存在的“存在者”。因此,能够使万物存在的“存在者”,就必然只有上帝才有可能了。

这句被笛卡尔当作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名言,在17世纪前的东欧和21世纪的中国学界都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于意识”、“没有肉

体便不能有思想”等为论据,认为笛卡尔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笛卡尔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从这个绝对的怀疑,笛卡尔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

关键词: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经院哲学

一、 问题的提出

背景:有人认为其“思”是“思考”,有的人则认为是“怀疑”。 意义:笛卡尔认为其是第一真理,所以了解“思”字的含义。

二、 研究过程

读笛卡尔的著作:

《谈谈方法》(2015年 商务印书馆 王太庆译)

《第一哲学沉思集》(2007年 九州出版社 徐陶译)

百度百科关键词查阅:“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三、 材料归纳、分析

(一)“我思故我在”提出的背景

新兴的欧洲资产阶级是以新的科学知识起家的,也只有大力发展科学,它才能壮大发达。它要赚钱,也要伸手拿权。要赚钱就要先有科学知识,没有权就不能赚大钱。没落的贵族统治者当然也要钱,但是他们手里有的是权,用权来抢钱就行了,用不着科学,而且科学会

使老百姓脑子灵活起来,不利于他们的统治。他们只要统治,老百姓越愚昧对他们越有利。迷信、宗教、神学、经院哲学是他们的法宝。 (《方法论》)

新兴的资产阶级首先要解决无知的问题,接着才要求解决无权的问题。在十七世纪,最突出的迫切问题还是前者。英国的培根在十七世纪初首先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这个口号鲜明地表达了时代的精神。他向经院哲学轰击了第一炮。在这个最重要的一点上,笛卡尔是培根的学生和同志。他们是科学家,又不止是一般的实用科学家。他们要求找出科学的总原则,用来推动全部科学的不断发展。他们是思想家、哲学家、新时代的哲学家。他们反对经院哲学,但并不只是指摘它在这一点那一点上错了,也不是笼统地说它一概都错了,而要找出错误的关键所在。因此他们要深人研究认识本身的问题,即认识论问题。这并不是说他们不研究其他方面的哲学问题,而是说他们把认识问题放在主导的地位。这是近代哲学不同于古代哲学的特色。正是从这一点看,我们才说培根和笛卡尔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真正开山祖。

关键在哪里呢?他们两个人都认为经院哲学的错误关键在于认识方法的不对。

经院哲学的方法是:以某些宗教信条为根据,依照一系列固定的逻辑公式,如三段式,推出维护宗教的结论,它所根据的前提是不是可靠,它是从来不管的。即使前提可靠,推出来的东西也只能限于前提里所包含的,一点也不能给人新的知识。而且,固定的逻辑公式只

涉及事物的形式方面,与内容完全无关,得出的结论好像玄之又玄,其实空而又空,完全是废话。废话是脱离实际的,它就完全可以按照各人自己的需要任意胡诌,彼此冲突矛盾,永远争论不休。这就像一些包揽词讼的讼棍一样,可以依据同一部法典,把诉讼的双方都说成有理,或者都说成有罪。 (《谈谈方法》)

总起来说,经院哲学有三个特点:一个是信仰主义,一个是先验主义,一个是形式主义。这三个特点是互为表里的。

培根提出了经验主义,来对付经院哲学的先验主义。笛卡尔则提出理性主义,来对付经院哲学的信仰主义。这两个人都大力提倡具体的科学研究,来对付经院哲学的形式主义。由于偏重的方面不同,发生的影响不同,后来人们把培根的哲学称为经验主义,把笛卡尔的哲学称为理性主义。这两个名称很好地说明了他们的特点,只是很容易使人们忽略他们的共同特点,把一条战壕里并肩战斗的战友误解为互相对立的敌人。这好像有两个人一同去打蛇,一个专打蛇头,一个专打七寸,我们可不能把一个看成蛇头派,一个看成七寸派,忘了他们打的是同一条蛇,把他们的共同斗争说成势不两立的内讧。

笛卡尔反对把真理的获得说成出于上帝的恩典,认为那是人的聪明才智造成的,但他也不认为单用聪明才智就能获得真理,而强调这主要在于正确地运用才智。他说,“行动十分迂缓的人,只要始终循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 Discours de la méthode, lère partie. 】他所谓聪明才智,指的就是判别真假是非的理性,又名良知(le bon sens)或自然光明(la lumière naturelle),与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1m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