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复旦大学第三届修辞学沙龙研讨综述

更新时间:2023-05-23 10: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复旦大学第三届修辞学沙龙于2006年4月27日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四十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杂志的主编束定芳先生作了“转喻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的专题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浓厚的兴趣和热烈地讨论。转喻,或称为换喻,相当于英文当中的metonymy,一词来自拉丁语,meto

维普资讯

修辞学习 2 0年第 5 ( 17期) 06期总 3

转喻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复旦大学第三届修辞学沙龙研讨综述李湘闰亚平(复旦大学中文系,海 203 )上 04 3

复旦大学第三届修辞学沙龙于 2 0 0 6年 4月 2 7日举行,自复旦大学、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一

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然而,当下的实际研究中存在在种重隐喻而轻转喻的倾向。实际上,同样作为人类

大学等学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四十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

重要认知手段的转喻,其作用和意义远未被发掘出来,甚至可能如 Jh .T yo在 ( igi i C t o onR alr ( nus c a g— L t e

师、外国语》《杂志的主编束定芳先生作了“转喻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的专题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浓厚的兴趣和热烈地讨论。转喻,或称为换喻,当于相英文当中的 m t y y一词来自拉丁语, t一意为 eo m, n me o“转换”词根 ou a意为“字” . nm名。因而 m t y y的 e nm o本来意思是指“换一个名字”。转喻的研究可以追溯

r ai}断言的, i tn所 zo转喻也许比隐喻更为基本 ( oe mrfn a na)束定芳先生主张应当重视语言中的转 u dmet。 1

喻现象,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把转喻从隐喻当中有效地区分出来,给予充分的描写和分析。( )于转喻的定义 1关

到亚里土多德的《修辞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转喻经历了不同的研究阶段。传统的修辞学研究把转喻看成是一种辞格,是一种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而在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成为风尚、语言学理论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取得长足进步的今天,人们更为关注的是,转喻的研究能否和隐喻的研究一样,在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的同时,

在传统修辞学中的转喻实际上指的是借代,传统修辞学对转喻的定义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为代表: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相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以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束定芳先生认为,这一定义中已经蕴含当下学界转喻理论中的某些内核性的东西,只是受到当时的条件制约没有得到进

一步申发。而在今天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关照下,转喻的定义应当得到重新的厘定。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定义以 L kf a dJh sn和 P n a o n ono a te adR d e h r n adn为代表。 束定芳先生指出,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下重新定义的转喻,它所涵盖的范围将比以往广泛得多。传统的转喻定义多局限于词汇层面,

也为修辞学的发展搭建一个新的平台?

束定芳教授报告内容概述

2 0世纪中期,隐喻进入了一个多学科研究的时期。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兴盛使隐喻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最早把隐喻当成认知现象来研究的是英国的 IA Rc ad,他指出隐喻不仅仅是 . . i rs h一

而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转喻广泛地存在于词语、句子乃至言语行为等各个层面。束定芳先生对 P nhr ate adR de n adn提出了的关于转喻的定义比较认同,即

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

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在同一理想认知模型中,某一概念实体 (即喻体)提供达到另一概念实体 ( ,即目标)的途径。 () 2转喻的种类共分为三大类:词语 (借代、词性转换、缩略 )像:

“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被视为隐喻的一个种类的转喻也在这一过程当中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最早把转喻从隐喻中分立出来并将其当作一种认知现象来研究的则是 R Jkbo,他认为转喻和隐喻是 .ao sn语言运作的两个重要原则,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转喻常常涉及同一个认知领域

以人代物:杜康、干将,名转形:中国,很缩略语:中国等;子 (句述谓 )像: h’ end t gafr ad: S e S e a n a hn, b i m一

2—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1d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