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更新时间:2024-01-07 20: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总则

1.1任务由来

黄山市位于皖南山区,境内有新安江和太平湖区域性重要航道。黄山市水上旅游资源丰富,有闻名遐尔的黄山和太平湖,以及与浙江千岛湖相通的“新安江画廊”。新安江是古徽商的黄金通道,是连接苏州、杭州、扬州“天堂”之地的纽带。太平湖东西长48公里,南北最宽处4公里,最窄处仅百米左右,总面积88平方公里。黄山市将水上旅游作为未来旅游发展方向之一,黄山港也是皖南水上旅游重要港口。

为充分考虑和预防黄山港发展建设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尽可能减少规划决策中的失误,减轻在港口开发、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效益,切实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交环发〔2004〕457号《关于交通行业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要求,黄山市港航管理局委托河海大学承担黄山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们接受委托后,经过现场踏勘调研、资料收集和计算分析等工作,编制完成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1.2编制依据

1.2.1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

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3年9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0年10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10月;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发布;

(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284号; (15)《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16)《经1978年议定书修正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MARPOL73/78)》及其附则,国际海事组织;

(1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

(18)《关于进一步开展节约用水的意见》,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2000〕1015号文;

(19)《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

(20)《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 (21)《交通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3)5号; (2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11号;

(23)《关于交通行业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交环发〔2004〕457号; (2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理》,2002年3月,国务院令第344号;

(25)《安徽省水功能区划》,2003年10月,安徽省环境保护局、安徽省水利厅编;

(26)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1992年8月; (27)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2001年7月。

1.2.2 评价工作技术规范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

2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5)《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226-97; (6)《港口工程环境保护条例设计规范》,JTJ213-94。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1.2.3 规划资料及本环评相关文件

(1)《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交通部规划院,2006年5月;

(2)《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 (3)《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2005年; (4)《黄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5)《黄山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黄山市水利局; (6)《黄山市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规划》,黄山市交通局; (7)《黄山港总体规划》,2007年4月;

1.3规划评价的目的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角度,依照构建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理念,结合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和黄山港总体规划方案的具体特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现状,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预测与分析规划实施对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缓和、控制不利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初步方案;

(3)从战略层次对规划方案提出积极有效地建议,为相关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为港口的环境保护管理和下阶段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指导。

(4)论证岸线规划和规划作业区选址的环境合理性。

3

1.4环境功能区划

1.4.1水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2003年10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实施〈安徽省水功能区划〉的批复》,(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2003〕104号)和《安徽省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各河段水功能区划见表1-1至表1-3。

4

表1-1 水功能一级区划(河流)

序一级功能区名号 称 新安江屯溪开1 发利用区 新安江歙县保2 留区 新安江歙县开3 发利用区 新安江皖浙缓4 冲区 率水休宁河流5 源头保护区 率水休宁保留6 区 率水屯溪开发7 利用区 水资源分区 二级区 三级区 水系 河流 范围 起始断面 屯溪区黎阳镇 花山迷窟 深渡镇上游2km 歙县三港 率水源头 终止断面 花山迷窟 深渡镇上游2km 歙县三港 皖浙省界 长度km 13.4 44.8 15.8 16 水质管理目标 2010年 2020年 二级区划确定 II II 钱塘江 宣春江坝址以上 新安江 新安江 钱塘江 宣春江坝址以上 新安江 新安江 钱塘江 宣春江坝址以上 新安江 新安江 钱塘江 宣春江坝址以上 新安江 新安江 钱塘江 宣春江坝址以上 新安江 钱塘江 宣春江坝址以上 新安江 钱塘江 宣春江坝址以上 新安江 率水 率水 率水 二级区划确定 II II 休宁县流口镇呈村 46.2 107 2.5 I--II II II 休宁县流口镇呈村 屯溪区二水厂上游 屯溪区二水厂上游

黎阳镇 二级区划确定 序号 1

一级功能区名称 陈村水库黄山宣城河流湖头保护区 表1-2 水功能一级区划(湖库) 水资源分区 水系 湖库 二级区 三级区 青弋江和水阳青弋江湖口以下干流 陈村水库 江及沿江诸河 水阳江 范围 库区 面积km2 98 水质管理目标 2010年 2020年 I--II 5

序号 1 2 3 4 一级功能区名称 新安江屯溪开发利用区 新安江歙县开发利用区 新安江歙县开发利用区 率水屯溪开发利用区 二级功能区名称 新安江屯溪景观娱乐用水 新安江歙县深渡饮用水源区 新安江歙县深渡景观娱乐渔业用水区 率水屯溪饮用水源区 表1-3 水功能二级区划(河流) 水资源分区 水系 河流 二级区 三级区 钱塘江 钱塘江 钱塘江 钱塘江 宣春江坝址以上 宣春江坝址以上 宣春江坝址以上 宣春江坝址以上 范围 终止断起始断面 面 屯溪区黎花山迷新安江 新安江 阳镇 窟 新安江 新安江 新安江 新安江 新安江 率水 中坑源 三渡 深渡港 水质管理目标 长度km 2010年 2020年 13.4 2 II --III II III II 深渡港 13.8 2.5 屯溪区二黎阳镇 水厂上游 6

1.4.2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太平港区:空气环境质量一类区; 其它港区:空气环境质量二类区。

1.4.3声环境功能区划

规划涉及的港口区域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2类(GB3096-93)标准。

1.5主要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

1.5.1主要评价内容

根据规划环境问题分析、影响识别,结合规划区域的环境特征,确立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为:

(1)规划分析,包括黄山港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

(2)环境现状与分析,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拟议规划的主要因素。

(3)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主要环境问题,包括识别黄山港规划目标、指标、方案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确定环境目标,选择评价指标。

(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黄山港规划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5)针对黄山港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6) 开展公众参与。

(7)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

1.5.2评价重点

本次评价的重点:

(1)调查、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

7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岸线利用规划的合理性进行评述。

(3)规划协调性评价。分析黄山港总体规划在目标定位和资源利用方面的环境合理性,与其它功能区划、区域性规划的协调性。

(4)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港口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5)规划目标(包括环境目标)可行性评价: ①规划港口建成后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可行性分析。 ②散货码头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③疏运通道对城市声环境的影响。

④根据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对规划提出调整建议。

1.5.3评价时段

时间范围:与总体规划一致,对黄山港2020年和2025年的规划进行评价。

1.6评价范围

根据黄山港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各环境要素的特征及港口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确定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理范围和时间范围。

地理范围:规划港口水域范围(包括太平湖、新安江),港口周边陆域范围。

1.7环境保护目标和污染控制目标

1.7.1环境保护目标

黄山港总体规划实施中的水环境保护目标为:

水环境:太平湖、新安江的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大气环境和声环境:各港区附近的居民区;

生态环境:太平湖区的生态环境和新安江两岸的生态环境。

1.7.2污染控制目标

(1)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①水环境

各河流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达到《安徽省水功能区划》的要求(见表1-1至

8

表1-3)。

②大气环境

太平港区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一级标准控制; 其它港区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控制。 ③声环境

港区声环境控制目标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2类(GB3096-93)。 (2)污染源控制目标

污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控制。 船舶污染物排放按《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执行。 环境空气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控制。

声环境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二类标准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进行控制。

1.8评价技术路线

本评价拟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类比分析法、核查表法、环境数学模型法、专家咨询等方法,对规划进行综合论证,分析规划本身的环境合理性、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相关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方案,给出规划方案予以采纳或修改调整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评价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9

规划分析 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评价指标 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公 众 参 与 针对规划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修改规划目标或规划方案 评价结论 放弃规划 采纳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编制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 图1-1 黄山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图

10

2 港口总体规划概述

2.1地理位置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北与宣城市的绩溪县、旌德县、泾县相接;西北与池州市的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毗连;西南与江西省的婺源县为邻,东南与浙江省的开化县、淳安县、临安县交界。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介于东经117°--118°53′与北纬29°24′-30°31′之间,东西长约164.14公里,南北宽约123.35公里,总面积约9807平方公里。

2.2港口现状

2.2.1港口现状

黄山市现有码头主要分布在新安江和太平湖上。

2005年,黄山港已有码头13座(处),全港共有泊位50个,占用岸线总长1010m,综合通过能力162万人次。2005年,黄山港完成客运吞吐量111万人次,货运吞吐量10.6万吨。

目前黄山港码头主要有港航局经营码头和企业经营码头,由黄山市港航管理局管理,下辖歙县和太平湖两个处。黄山港到港船舶多为50~100吨级,主要船种为游船和客轮。

黄山港码头现状见表2-1。

表2-1 黄山港码头现状情况一览表 序号 所属 码头名称 航道 (河流) 深渡码头 正口码头 小川码头 三港码头 新安江 新安江 新安江 新安江 码头 位置 泊位数 (个) 最大实际 性质 结构形式 靠泊能力 (吨) 客运 客货运 客运 客运 斜坡踏步 斜坡踏步 斜坡踏步 斜坡踏步 300 300 300 300 设计 吞吐 能力 (万人次) 100 5 5 3 占用 岸线 (米) 260 100 40 30 1 2 3 4 深渡镇 武阳乡正口村 小川乡 街口镇三港村 20 4 2 2 1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新溪口码头 新门码头 街口码头 绵潭码头 漳潭码头 坑口码头 屯溪码头 太平湖码头 金鼎码头 合计 新安江 新安江 新安江 新安江 新安江 新安江 新安江 太平湖 太平湖 新溪口乡 街口新门 街口镇街口村 歙县深渡镇 歙县深渡镇 歙县坑口镇 屯溪区 太平湖镇 太平湖镇 2 2 2 1 1 1 1 10 2 50 客运 客运 客运 客运 客运 客运 客运 客运 客运 斜坡踏步 斜坡踏步 斜坡踏步 斜坡踏步 斜坡踏步 斜坡踏步 斜坡踏步 斜坡 斜坡踏步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100 100 6 6 2 5 5 5 5 10 5 162 50 100 30 30 40 30 50 200 50 1010 黄山港集疏运的主要方式为公路,各港区通过进港道路与国、省、县、乡等多级公路连接。

2.2.2航道现状

黄山市共有航道7条,分布在黄山市区和歙县,总里程为207.1公里,主要有新安江、街源河和太平湖库区航道等。其中新安江、街源河、练江和率水属钱塘江水系;太平湖库区和昌江属长江水系。航道现状详见表2-2。

总的来看黄山市航道大部分为山区河流,等级不高,航道转弯半径较小,闸坝碍航较多,航道条件较差,影响了黄山市水上货运的发展。但由于黄山市水上旅游资源丰富,航道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表2-2 黄山市内河航道现状表

所属 水系 航道名称 起讫点 屯溪~妹滩坝 妹滩坝~深渡 新安江航道 新 安 江 街源河航道 练江航道 率水航道 街口下湾~深渡 小计 巨川~街口 渔梁~浦口 月潭~屯溪 25.5 85.5 5.3 5.1 23 五级 六级 七级以下 七级以下 五级 五级 五级 七级 里程 (km) 39.5 19.5 现状等级 七级以下 六级 定级 等级 五级 五级 12

太 平 湖 昌江 合计 太平湖库区航道(1) 太平湖库区航道(2) 太平湖库区航道(3) 昌江航道 麻川~乌石 骆驼山~柳家园 小河口~沙河 芦溪~倒湖火车站 43.5 8.1 27.1 9.5 207.1 六级 六级 六级 七级以下 六级 六级 六级 七级

2.3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港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港口布局不尽合理

黄山港目前码头布局较零乱,港口功能不够明确。 (2)码头设施及技术落后不够完善

黄山客运码头共有13处,部分码头还是自然岸坡、装卸设施简陋,安全设施不足。

(3)旅游服务功能不到位

黄山港未能充分发挥其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服务内容较单一,已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4)运输船舶技术性能较差

黄山市运输船舶存在船型众多、机型复杂、技术装备老化等问题,挂浆机船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影响环境。

(5)水运开发有先待加强

目前新安江上的一些水利闸坝发挥了蓄水作用,但由于通航设施未建或不能使用,致使新安江未能充分发挥水运功能。

2.3.2主要环境问题

(1)港区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简单处理后排放,难以达标排放;

(2)港区没有船舶油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接收设施,大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或湖中。

13

2.4规划概要

2.4.1岸线利用规划

按照岸线所处的环境不相同,岸线资源条件和依托的城市环境差异,开发利用前景有所区别。遵照岸线利用规划原则,充分考虑各港区岸线现状和黄山市经济及城市发展趋势,对已利用岸线中与城市规划不相协调或明显不合理的岸线段进行调整,对未利用的岸线,重点考虑近期发展需要,将规划岸线分为:建港岸线、预留岸线、保护岸线和一般岸线。选择离中心城镇或旅游景点较近(或现有港区上下)、集疏运条件、水域陆域条件好的岸线作为建港岸线(或预留岸线)。选择河堤未建民房、水域陆域条件、集疏运条件较好的岸线作为保护岸线,其余作为一般岸线。

根据航道现状和规划,新安江、练江、太平湖两岸均规划作为100~300t级码头岸线,昌江、率水、街源河两岸均规划作为50~100t级码头岸线。

2.4.2港区规划

黄山港按地理位置共设歙县深渡港区、屯溪区屯溪港区及黄山区太平港区3个港区,各港区下设若干个码头。 2.4.2.1黄山港港区功能划分

(1)深渡港区

深渡港区地处安徽省黄山旅游风景区和浙江省千岛湖旅游风景区之间,周边黄山、屯溪、千岛湖、杭州等旅游风景区的境内外游客可经本港区中转,另外深渡港区也是周边地区群众出行的最主要的枢纽之一。目前港区已有大量的客运码头和少量的旅游码头。港区所在航道条件优良,深渡至街口航道可常年通航300吨级船舶,该段航道为部级文明样板航道。船舶由该港区出发、经新安江可直达千岛湖等旅游地区。规划以建设旅游码头为主,兼顾客运码头。主要功能是服务旅游人群及沿新安江两岸地区,承担旅游客运、普通客运及农副产品的装卸和中转业务。

(2)屯溪港区

随着新安江航道综合开发利用开发工程的实施,屯溪港区航道条件将得到改善,屯溪至街口航道可常年通航300吨级船舶。船舶由港区出发,可达深渡、千

14

岛湖等旅游地区。规划以建设旅游码头、海事工作船码头为主。主要功能是服务旅游人群、安全海事及沿新安江两岸地区,承担旅游客运、普通客运及农副产品的装卸和中转业务。

(3)太平港区

太平湖风景秀丽,为我省重要的旅游地。目前太平湖港区已建设有少量的旅游码头,但仍不能满足未来水上旅游发展的需要。规划以建设旅游码头及海事工作船码头为主,兼顾客运码头。主要功能是服务旅游人群、海事工作、沿太平湖两岸地区,承担旅游客运、普通客运及农副产品的装卸和中转业务。 2.4.2.2港区布置规划

(1)深渡港区

深渡港区规划16个码头,即渔梁旅游码头、南源口旅游码头、雄村旅游码头、妹滩旅游码头、坑口客运码头、绵潭客运码头、漳潭码头、深渡综合码头区、正口客运码头、小川客运码头、三港客运码头、新溪口客运码头、新门综合码头区、塔坑旅游码头、巨川码头及街口客运码头。预计2025年港区客运吞吐量27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2.5万吨。

(2)屯溪港区(中心港区)

屯溪港区规划3个码头,即屯溪综合码头、烟村旅游码头及花山旅游码头。 屯溪区是黄山市水上旅游服务、安全、监管、信息、调度中心,也是黄山港航管理的重要基地和旅客中转基地。预测2025年港区客运吞吐量40万人次。

(3)太平港区

规划4三个码头,即太平湖综合码头、金鼎旅游码头、龙口旅游码头及太平湖大桥旅游码头。预测2025年港区客运吞吐量80万人次。

码头规划指标见表2-3。

表2-3 黄山港规划主要指标表

项目 港区 名称 合计 深渡 港区 作业区名称 坑口客运码头 漳潭码头 绵潭客运码头 形成码头 可建泊岸线 位数量 (米) (个) 3160 30 100 30 157 1 5 1 15

通过能力 (万人次、万吨) 429万人次,10万吨 10 10 10 港口用地规模 (万平方米) 15.37 0.09 0.12 0.09

深渡综合码头 正口客运码头 小川客运码头 三港客运码头 新溪口客运码头 新门综合码头 塔坑码头 街口客运码头 巨川码头 渔梁旅游码头 妹滩旅游码头 南源口旅游码头 雄村旅游码头 屯溪综合码头 花山旅游码头 太平湖综合码头 金鼎旅游码头 太平湖大桥旅游码头 560 100 40 30 50 200 40 30 40 100 100 200 100 300 200 500 60 350 35 4 2 2 2 4 2 2 2 5 5 10 5 12 10 20 2 26 屯溪 港区 太平湖港区 175万人次,10万吨 10 6 5 8 5 5 5 5 10 10 20 10 20 20 50 5 30 1.68 0.3 0.12 0.09 0.15 0.6 0.12 0.09 0.12 0.3 0.3 0.6 0.3 7 0.6 1.5 0.15 1.05 黄山港的主要货物为农副产品、矿产资源(主要为黄砂),货运吞吐量逐年减少。各港区的吞吐量见表2-4。

表2-4 黄山港分港区吞吐量预测

港区 深渡港区 屯溪港区 太平港区 合计 2020 2025 旅客(万人次) 货物(万吨) 旅客(万人次) 货物(万吨) 220 5 270 2.5 20 0 40 0 60 1 80 0.5 300 6 390 3 2.4.2.3陆域规划

黄山港各码头布置基本上是顺岸布置。黄山港码头一般为旅游码头及客运码头。码头的前沿岸线与后方陆域根据地形条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陆域作为前沿作业区的后方支持,应与码头建设相匹配的空间条件,尤其是陆域的纵深条件。本着陆域利用服从岸线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在陆域规划时,在建港岸线范围内,对后方陆域宏观控制的范围陆域纵深,客运码头考虑安全要求,陆域纵深不能少于30米;旅游码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次规划不作具体要求。屯溪港区屯溪综合码头又是海事场地指挥办公室,陆域纵深为200m。

16

2.4.2.4水域布置规划

(1)码头前沿水域

各码头前沿水域即为船舶停靠装卸作业水域,本次规划按2倍设计船型宽度,从船舶靠、离码头考虑,还包括自船位的端部与码头边线成30°~45°交角扩展部分。黄山港的码头一般为顺岸或稍许挖入式布置,码头前沿水域宽度,码头前沿与航道中心线距离40米以上。

(2)港内水域

港区水域包括:船舶制动水域、回旋水域、码头前沿水域及进港航道等组成。根据黄山港各作业区的条件,单船、船队长度本次规划港区水域宽度为1.5~2.5倍的船长或船队长度,港区水域长度不宜小于2.5倍。根据规划码头作业区位置,基本上能满足要求,局部不能达到要求的切滩或疏浚拓宽。

(3)锚地

本次规划不设永久性锚地,可视码头作业区的上、下游航道的边缘水域作临时锚地。

2.4.3配套工程布局规划

(1)集疏运规划

黄山港主要为客运码头及旅游码头,公路是其主要的集疏运方式。目前黄山港的集疏运通道主要靠县乡公路。根据黄山港总体规划要求,拟在通航河道两岸建设码头,对应的码头后方应新建或改造进港道路才能够与港外道路连接,形成系统的码头集疏运通道。

(2)供电规划

各港区可由港区所在地电力网供电,港区可设置独立变、配电所的港口配电方式,对前方作业地带采用电缆,对辅助区及没有吊车作业的场所,可采用架空线。移动设备的低压供电,采取沿设备移动轨道等距离布置供电插座。对高压供电的移动设备则采用滑触线或悬挂电缆方式供电。

(3)给排水规划

港口的给水系统,是为船舶、港口生产、生活、环境保护、消防提供用水条件。其水量、水压及水质应分别满足各种用水设施的要求。港口排水系统是及时地排除港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地面雨水,对有害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

17

环境保护的要求后才能排放。

18

3区域环境发展趋势(零方案)分析

3.1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大气环境

根据现状监测,屯溪区、黄山区和歙县区域的大气环境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

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地表水环境

根据现状监测资料,太平湖大桥下及湖心码头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I类标准; 新安江河流除总氮和总磷略有超标外,其它监测招标均能达到II类标准。

(3)声环境

昼间噪声值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1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

3.2区域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3.2.1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05年黄山市地区生产总值15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1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7.51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6.31亿元,增长13.3%。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7.8∶34.4∶47.8调整到 16.4∶35.9∶47.7 。

“十一五”黄山市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全面加速旅游国际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建设旅游大市、生态大市、文化大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黄山”、实现“三最”目标、全面建设

19

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到2010年,黄山市生产总值达300亿元,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0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8亿元,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13亿美元,年均增长20%;财政收入达25亿元,年均增长15%;旅游接待量达2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5%;旅游总收入达200亿元,年均增长2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

到2020年,黄山市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迈入更为宽裕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文明富裕、社会和谐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实现“全国最美、山区最富、生态最佳”地方之一的目标。

3.2.2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根据现状监测,太平湖水质较好,能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新安江部分断面的总氮和总磷超标,不能达到II类标准,这主要与生活污水的污染有关。环境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较好。

本规划的实施,将对港区局部范围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带来不利的影响。

规划的实施将使港区的建设和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会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规划将实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做到达标排放。

根据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黄山市将加快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提高污水处理率。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将有效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对改善新安江的水质起到积极作用,达到功能区的要求。

20

4 环境影响识别与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4.1基本程序

黄山港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的分析,遵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中所要求的基本程序,详见图4-1。

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环境基础数据 规划分析 列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国内外实践经验 评价所需信息 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理论分析 影响识别方法 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标准 编制影响识别清单 专家咨询或公众参与 初步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确定 评价指标

图4-1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的分析、确定的基本程序

4.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根据规划的工艺特征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本项目的主要评价因子为: ①水环境

现状评价因子:SS、COD、BOD、氨氮、总磷、石油类; ②大气环境

21

现状评价因子:TSP、SO2、NOx; 预测评价因子:TSP。 ③声环境

评价因子为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dB(A)。

4.3本次环评重点关注的问题

根据规划的实际情况以及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及主要环境问题筛选,本环评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规划实施后对水、气、声、固废和生态的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对水环境质量可行性分析;散货码头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疏运通道对声环境的影响。

(2)从环境的角度,对港口各码头的选址合理性进行分析。

(3)规划协调性评价。分析黄山港总体规划与上层规划的一致性,与同层规划的协调性,与其它功能区划、区域性规划的协调性。

(4)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2

5 规划实施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5.1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5.1.1污水排放情况

采用国内同类型港口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水产生量计算参数和《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231-94)中推荐的计算参数进行污水量计算。

(1)港区陆域生活污水

港口生活污水排放量按200L/d.人计。各港口生活污水产生量见表5-1。

表5-1 各港区生活污水产生量

序号 港区名称 2020年生活污水量 (万t/a) 1 2 3 深渡港区 屯溪港区 太平港区 2.59 0.38 1.86 2025年生活污水量 (万t/a) 3.10 0.65 2.50 机修油污水量 (万t/a) 0.07 0.01 0.02 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CODCr、SS、氨氮和总磷的产生浓度分别为400mg/l、400mg/l、25mg/l和l3mg/l。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农田或绿化。

(2)机修油污水

每个作业区的机修油污水按1m3/周计算。机修油污水量见表5-1。 机修污水中石油类的浓度为5000 mg/l。

(3)船舶生活污水和舱底油污水

船舶生活污水排放量以150L/d.人计。货船的设计船型按300t,舱底油污水产生量为0.08m3/d;旅游客运船舶的设计船型为110客,舱底油污水产生量为0.06m3/d。

船舶生活污水和舱底油污水产生量见表5-2。

23

表5-2 船舶生活污水和舱底污水量

序号 港区名称 2020年污水量(万t/a) 生活污水 1 2 3 深渡港区 屯溪港区 太平港区 0.51 0.06 0.15 2025年生活污水量(万t/a) 舱底油污水 0.077 0.010 0.022 舱底油污水 生活污水 0.058 0.007 0.017 0.69 0.09 0.19 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CODCr、SS、氨氮和总磷的产生浓度分别为400mg/l、400mg/l、25mg/l和l3mg/l。船舶生活污水经港口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处理后回用。舱底油污水经油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

5.1.2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分析,本规划实施后产生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机修油污水和船舶油污水。

各码头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氨氮和总磷。据分析,码头中生活污水(陆域和船舶)产生量最大的码头为深渡综合码头和太平综合码头,2020年和2025年深渡综合码头的污水量分别为32.2t/d和39.5t/d,太平综合码头的污水量分别为27.0t/d和36.0t/d。到2025年其它码头的污水量均小于20t/d。由于污水量较小,经处理后回用于农田或附近的绿化,不对外排放。机修油污水和船舶油污水处理后进行回用。回用后对周围水环境无影响。

5.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污染源分析

规划实施后的大气污染源包括船舶燃油废气、运输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和矿物性建筑材料粉尘。其中主要污染源为散货码头装卸和堆场中产生的扬尘。

根据类比调查,矿物性建筑材料装卸和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为吞吐能力的1‰ 。假设各港区装卸的散货量占50%,则各港口建筑材料粉尘见表5-3。

24

表5-3 散货粉尘量 单位:t/a

规划年限 2020 2025 污染物名称 散货粉尘 散货粉尘 深渡港区 25 12.5 屯溪港区 0 0 太平港区 0.5 0.25

(2)影响预测

通过对散货粉尘量的环境影响,当风速为3.0m/s,散货含水率为3%情况下,装卸和堆放过程中码头粉尘的达标距离为20m。

(3)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3840-91),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进入大气层时,其浓度若超标,则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卫生防护距离。

经计算,散货作业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m。

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宜规划新建居民集中区、学校等敏感点。

5.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3.1港区噪声影响范围预测与评价

(1)噪声源

港区噪声源主要是客运船舶和各种机械设备(包括堆取料机和装卸船机等)。通过对有关机械设备的现场监测和类比调查,噪声源强见表5-4。

表5-4 主要机械设备噪声源强

序设备名称 号 1 2 3 4 5

噪声值db(A) 70 80 71 78 75 25

测点距离(m) 10 10 10 10 10 客运船舶 装载机 皮带机 堆料机 取料机

(2)预测模式

根据码头营运时的装卸机械种类及数量,各种机械的噪声合成一个“等效声源”,将其视为点源,其位置在作业现场的几何中心。根据点声源衰减模式,可计算出噪声的影响范围。

①噪声的合成

根据声压级的定义合成的声压级为:

L1?2L2?L110??10lg?10?1010???

式中:L1、L2——单个声源的噪声值(dB);

L1?2——合成噪声值(dB); ②噪声的衰减

根据点声源距离衰减和空气吸收衰减预测模式进行计算:

L2?L1?20lg(r2/r1)?a(r2?r1)?TL

式中:L1——距离声源r1处的噪声值(dB);

L2——距离声源r2处的噪声值(dB);

a——空气吸收附加衰减系数(dB/L00m);

TL ——隔声量,dB。

(3)预测结果与评价

经计算,码头及堆场作业时机械噪声经叠加后的影响范围见表5-5。

表5- 5 码头及堆场作业时的噪声影响范围

衰减至2类标准的距离(m) 位置 昼间(60dB) 旅游码头 货物码头 堆场行车 20 60 60 夜间(50dB) 55 180 180 由计算结果看出,客运码头昼间噪声达标的距离为20m,夜间为55m;装卸作业区或堆场噪声源几何中心外白天60m,夜间180m 远时,机械噪声的影响即可符合二类标准的要求。

26

以此,确定散货码头噪声的卫生防护距离为港界200m,在此范围内不能新建设居民区。(主要为深渡综合码头)

由于客运船舶在码头区只在到港及离港时产生噪声,且大多在昼间,其影响时间是短暂的,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但要尽量控制船舶的鸣号。

5.3.2交通噪声影响范围预测与评价

为预测交通噪声的最大影响情况,选取运输车流量最大的码头进行分析。 (1)交通流量分析

根据分析计算,客运疏运车流量大于货运车流量,因此对客运车辆产生的噪声进行预测。

根据规划,深渡综合码头的客运量最大,2020年和2025年的客运量分别约127万人次和155万人次。设计车型为40客。考虑旅客的人数不均匀性(以均值的2倍计算),计算得2020年和2025年的最大车流量分别为24辆/h和30辆/h。

(2)预测模式

噪声预测按下模式计算:

Leq?LOE?10lgN?10lg(7.5/r)??L?16 VT式中:LOE——水平距离为7.5m处的车辆平均能量声级,dB;

N——平均小时车流量,辆/h; V——车辆平均速度,km/h; T——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h; r——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

(3)预测结果

计算得疏港道路噪声达标距离,见表5-6。

表5-6 疏港道路噪声达标距离

规划年限 2020 2025 昼间达70dB距离(m) 10 10 夜间达55dB距离(m) 120 140 从上表看出,2020年和2025年昼间的达标距离均为10m,夜间分别为120m

27

和140m。由于疏港车流量小,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短暂。

在疏港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可以进一步减少车辆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5.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5.4.1固体废弃物产生量

营运期港区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陆域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到港船舶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

(1)陆域生活垃圾

根据2020年和2050年港区的规划工作人数和客运人数进行生活垃圾核算。垃圾产生量按1.5kg/d.人计。生活垃圾产生量见表5-7。

(1)陆域生产固废

陆域生产固废主要为货物码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料。根据类比调查,生产固废的产生量以货物吞吐量的2/10000进行估算。各港区的生产固体废弃物量见表5-7。

(3)到港船舶生活垃圾

根据港区规划货种、货运量和设计代表船型,客运量大小,估算各预测年到港船舶数量,船舶生活垃圾发生量按1.5kg/d·人计。船舶生活垃圾产生量见表5-7。

表5-7 固体废弃物产生量 单位:t/a 规划年限 固废类型 陆域生活垃圾 2020 陆域生产垃圾 船舶生活垃圾 小计 陆域生活垃圾 2025 陆域生产垃圾 船舶生活垃圾 小计 深渡港区 341.5 10.0 25.6 377.1 413.1 5.0 34.4 452.5 屯溪港区 59.9 0 3.0 62.9 105.4 0 4.5 109.9 太平港区 261.0 2.0 7.5 270.5 351.1 1.0 9.7 361.8 5.4.2固体废弃物产生影响分析

结合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的数量、成分和性质特点,固体废弃物采取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的方法。

28

陆域的生产固体废弃物实行分类堆放,处置前进行分捡,尽量回收可以利用的固废,不可回收的进行妥善处置。机械维修时产生的废油织物以及油残渣等属危险废物,应送有资质的危险固废处理部门进行处理。

在港区设立船舶垃圾处理设施,与陆域的生活垃圾一起集中收集,并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上门清运,送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集中处置。

在采取合理的措施后,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可得到综合利用、合理处置。经妥善处理后的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5.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5.1陆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规划所占土地为河滩地和农田,地表植被履盖率较高。规划实施后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地貌特征有绿色植被变为不可渗透和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水泥混凝土地面。主要表现在:

河滩地和农田变为建筑用地和码头作业用地;城市化扩大,人类活动强度加强,加大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大气、水污染物的排放对区域生态产生潜在的威胁;人工设施面积大,改变了局部地域的自然生态过程,陆生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和栖息地消失;地面固化、硬化导致地表径流自然状态改变,增加区域内径流量,水土流失量增大。

本规划中的码头大多为现有码头,现在码头只进行改扩建。新建码头有坑口码头、巨川码头、渔梁旅游码头、妹滩旅游码头、南源口旅游码头、雄村旅游码头、屯溪综合码头、花山旅游码头、太平湖旅游码头和龙门码头。

规划的码头沿岸而建,占用陆地面积较小,因此对陆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5.5.2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5.2.1建设期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对底栖生物的影响分析

港口开发建设破坏了底栖生物的栖息地,使底栖生物失去了部分栖息地,栖息环境受到了影响。施工结束后,底栖生物将逐渐恢复,但底栖群落与原来相比将有很大的差别。底栖种类多样性会有所减少,群落结构简单化,群落的稳定性

29

会下降。

在疏浚切滩时,挖掘区的局部水域悬浮物会增加,从而降低水体透明度,会使底栖生物的生理受到影响,一些敏感种会受损,甚至消失。由于施工量较小,施工期短暂,当施工停止后可恢复到原有水平。

可以看出,港区的建设对底栖生物的影响主要是引起数量的减少。在个别河段,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因为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局部的。由于每个作业区的施工量较小,工期也较短,港口的建设不会对整个水域的底栖生物群落产生影响。

(2)对浮生生物的影响分析

建设期的水域区施工,会造成水体中悬浮物的增加,减弱了水体的透光性,从而影响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同时会对浮游生物的生长率、摄食率、丰度、生产量及群落结构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在港区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悬浮物浓度。

5.5.2.2规划实施后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规划实施后,在作业过程中会有部分沙石、生活垃圾等落入水中,引进水域中悬浮物浓度增加,对水中的底栖生物、浮游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客运码头和旅游码头要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管理,设置专人进行水面垃圾的清理和打捞;在散货装卸过程中要避免船舶的超载,及时清理码头上洒落的物料,经常清扫、洒水,保持作业面的清洁, 可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减轻对水生物的影响。

(2)船舶事故是生态环境潜在的污染源。事故发生后如不及时处理,泄漏的燃油将对区域生态产生严重的影响,损害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等。因此在建立事故防范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建立事故报警、应急处理程序,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

30

6 总体规划环境合理性分析

6.1规划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6.1.1岸线选择合理性分析

根据调查,规划的岸线基本远离中心城镇,距旅游景点较近(或现有港区上下),有较好的集疏运条件和水域陆域条件。岸线附近基本未建民房,因此岸线规划基本合理。

6.1.2港口选址合理性分析

规划共有三个港区(深渡港区、屯溪港区和太平港区),包括22个码头,其中现有码头13个,新建码头9个。

(1)根据调查,除深渡港综合码头上游约300m处有深渡饮用水取水口外,其它河(湖)段附近没有取水口。同时,由于规划码头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回用,因此规划的实施不会对取水口的水质产生影响。

(2)规划码头的实施大多只用岸线,不会对附近景区的环境造成破坏。 (3)规划中污水产生量最大的深渡综合码头和太平湖码头分别临近深渡镇和太平湖旅游集中区,随着城市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逐步完善,这部分污水将有可能进入其中进行集中处理。

(4)控制客运码头车船的鸣号,尽量减少夜间货物的装卸和运输,本规划的实施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较小。

总之,规划中建设的码头选址基本合理。

6.2规划协调性分析

6.2.1与相关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与城市性质的协调性分析

根据《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黄山市的职能之一为市域中

31

心旅游服务基地和旅游业客运中转基地。

本规划大多为客运和旅游码头,符合“发展旅游服务基地和旅游业客运中转基地”的要求。与城市规划相一致。

(2)与公路网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十一五”黄山市全面推进公路建设,着力打造与长三角城市群间4小时交通圈和市域交通网络。合铜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建成黄衢南(黄婺)、黄祁高速公路(含黟县支线)和扬州至绩溪延长至黄山高速公路,加快推进祁门至池州高速公路、黄山至千岛湖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尽快形成以屯溪为中心的高速公路骨架。加快国、省道公路升级改造步伐,构筑内引外联的快速通道。完善环黄山交通网络,建成齐云山等旅游公路。完善中心城区与风景区(景点)间、各景区(景点)间互通互联的旅游交通网络。综合开发新安江妹滩至屯溪段航道。

规划中除用于山区人民出行的客运码头,其它码头均在规划或已有公路网的附近,便于客运或货物的疏运。符合公路网规划的发展需要。

(3)与旅游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黄山旅游开发以黄山风景区为龙头,以屯溪为旅游基地,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市域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形成黄山~屯溪旅游服务轴。规划形成以黄山风景区为中心,带动周围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格局。屯溪是整个市域范围内最高级别的服务基地。因此,黄山风景区和屯溪是市域旅游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节点。黄山市将利用区位优势、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品牌,大力发展具有黄山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形成以黄山文化遗产为主的文化休闲产品系列、以黄山及周边名山秀水为基础的自然休闲产品系列和特色休闲度假产品系列,建设太平湖娱乐度假。

本规划建设的太平港区和屯溪港区,正是“发展屯溪旅游基地”和建设“太平湖娱乐度假”的体现。

6.2.2与太平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办法的协调性分析

《太平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多渠道加大对风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开发景区、景点和娱乐,游乐项目,努力提高宾馆招待所、休养、疗养档次,提高风景区的旅游接待水平”。本规划建设的太平港区是太平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符合《太平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办法》的

32

要求。

6.2.3与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根据《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黄山港是安徽省一般性港口,是黄山市交通运输网的重要补充,是皖南地区水上旅游的重要枢纽,是黄山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黄山港将以发展旅游客运及普通客运为主,同时兼顾农副产品货物运输。2020年后黄山港将成为具有旅游设施完善、安全保护有力、服务质量文明的现代化旅游港口。

本规划以旅游和客运码头为主,同时兼顾农副产品货物运输,符合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的要求。

6.3规划目标环境合理性分析

6.3.1水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规划港区实施后产生的污水主要为港区生活污水、机修污水、雨污水。污水经处理后进行回用。

由于污水产生量较小,可用于附近的农田或城市绿化。规划的实施不会改变有关河段水体的功能,水环境质量目标不会因本规划的实施而降低。

6.3.2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可达性分析

根据货种分析,各规划港区实施后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主要为散货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矿石粉尘等。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现状没有超标现象,但在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本评价提出了相对应的大气卫生防护距离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如果在规划实施过程得到落实,可以实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6.3.3声环境质量目标可达性分析

各规划港区实施后,主要的噪声源为船舶噪声、疏港道路交通噪声和货运码头装卸机械噪声等。

本规划大多为客运和旅游码头,夜间基本不运营,昼间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

33

较小;主要散货码头为深渡综合码头,如能控制夜间作业时间,也基本不对周围声环境产生影响。

合理布置总图布置,实施港界噪声防护距离和噪声防治措施,沿路设置较宽的绿化带分割,可以满足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34

7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7.1环境空气污染减缓措施

(1)在矿物性建筑材料(主要为黄沙)的装卸和堆放过程中,采取喷洒水的方式来防止和降低扬尘的产生。在堆场设置喷淋装置。每隔25m设一喷头,覆盖整个堆场表面,定时洒水(大风天气加大洒水量和洒水次数)。对于小型站场可采取洒水车措施。

(2)设置挡风网或挡尘网。在矿物性建筑材料堆场周围布设防风挡尘网,通过风网改变堆场风压,使网后的风速小于起尘风速以下,从而起到减轻堆场和生产作业区的起尘。

(3)配置洒水和清扫设施,及时清扫路面,防止二次扬尘。

(4)对港区进行合理布局。散货码头堆场应尽量远离周围集镇或居民点布置,堆场与港界围墙间应保证有一定的距离。作业内工作人员生活措施和办公楼宜布置在散货堆场的年主导风向上风向。

(5)在堆场与后方敏感区之间设置防护林带,周围种植速生乔木,建设宽度20m-30m的防护林带,减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在各港区散货码头外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禁止新建居民区和学校等环境保护目标。

7.2水环境污染减缓措施

项目投入使用后,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船舶油污水和场地清洗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1)生活污水

在港区设置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以处理陆域生活污水和接收上岸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回用。

35

8.3 调查结果及分析

8.3.1问卷调查

在征求公众意见过程中,向规划区周围村庄、居民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众发放了“公众意见征询表”60份,收回52份,回收率87%,

被调查的人员有工人、农民、学生、干部、个体从业者等,年龄从28岁到62岁不等,文化程度从小学到高中。他们对港区规划建设发表了看法和建议。综合“公众意见征询表”,可归纳如下:

(1)公众对本区域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的满意程度

52名被调查者中对环境质量很满意的占3.8%,较满意的占15.4%,基本满意的占51.9%,不满意的占21.1%,未发表意见的占7.7%,无对环境现状很不满意者。部分被调查者对环境质量现状不满意,主要认为河水水质受到一定污染、漂浮物较多,卫生状况较差。

总体上来说,被调查者对本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基本满意。 (2)公众对港区建设影响的态度

被调查者认为港区建设对环境影响严重的占1.9%,影响较大的占9.6%,影响一般的占36.5%,影响较小的占25.0%,对环境影响不清楚的占19.2%,未发表意见的占7.7%。由此可见,总体上来说,项目建设地周围大部分社会公众认为港区建设对环境影响不大。

(3)公众对项目的支持程度

从环保角度出发,有69.2%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坚决支持该项目的建设,5.8%表示有条件支持该项目建设,17.3%表示无所谓,7.7%未发表意见。由此可见,项目建设地周围社会公众对项目的建设总体上持支持的态度。

(4)公众对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环保方面的建议和要求

被调查者均希望本项目的建设不要对周围环境有较大影响,同时希望能对本区域及周边环境状况进行治理。主要有以下几条:

① 施工时,保持河道清洁,防止发生污染,清除水上垃圾;

② 港区建设过程中尽量较少污水、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禁止将垃圾投入水体中,对拆除的固体废弃物禁止投入航道中;

③ 港区运行过程中保持湖面的清洁,经常组织人员清除水面漂浮物;

41

④ 加大环保投入,建议环保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实行“三同时”制度;

⑤ 严格按有关规定,对污水采取措施,控制污水排放,保持水质; ⑥ 环保工作要与施工同步进行,避免事后补救。

8.3.2网上公示结果

在公示期间,没有收到单位或个人的反对意见的反馈。

8.4 公众意见应对措施

针对公众这些意见,本报告对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提出如下建议: (1)港区建设过程中须切实做好项目生产过程的管理,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港区建设过程中对周围居民影响;禁止将垃圾投入水体中,禁止将拆除的固体废弃物投入水体中;建设单位及时组织人员清理水上漂浮物;

(2)港区建成运行后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达标排放,同时要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环保设备正常运行,做好事故风险应急预案;港区运行过程中保持湖面的清洁,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经常组织人员清除水面漂浮物;

(3)管理部门应严把审批关。

42

9 评价结论

9.1建设项目概况

(1)岸线利用规划

规划岸线分为建港岸线、预留岸线、保护岸线和一般岸线。选择离中心城镇或旅游景点较近(或现有港区上下)、集疏运条件、水域陆域条件好的岸线作为建港岸线(或预留岸线)。选择河堤未建民房、水域陆域条件、集疏运条件较好的岸线作为保护岸线,其余作为一般岸线。

根据航道现状和规划,新安江、练江、太平湖两岸均规划作为100~300t级码头岸线,昌江、率水、街源河两岸均规划作为50~100t级码头岸线。

(2)港区规划

黄山港按地理位置共设歙县深渡港区、屯溪区屯溪港区及黄山区太平港区3个港区,各港区下设若干个码头。

黄山港码头一般为旅游码头及客运码头。根据规划2025年深渡港区、屯溪港区和太平港区的旅游吞吐量分别为270万人次、40万人次和80万人次。

黄山港总体规划符合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该规划可行。

9.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大气环境

根据现状监测,屯溪区、黄山区和歙县区域的大气环境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

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地表水环境

根据现状监测资料,太平湖大桥下及湖心码头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I类标准; 新安江河流除总氮和总磷略有超标外,其它监测招标均能达到II类标准。

43

(3)声环境

昼间噪声值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1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

9.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分析,本规划实施后产生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机修油污水和船舶油污水。

各码头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氨氮和总磷。据分析,码头中生活污水(陆域和船舶)产生量最大的码头为深渡综合码头和太平综合码头,2020年和2025年深渡综合码头的污水量分别为32.2t/d和39.5t/d,太平综合码头的污水量分别为27.0t/d和36.0t/d。到2025年其它码头的污水量均小于20t/d。由于污水量较小,经处理后回用于农田或附近的绿化,不对外排放。机修油污水和船舶油污水处理后进行回用。回用后对周围水环境无影响。

(2)大气环境

通过对散货粉尘量的环境影响,当风速为3.0m/s,散货含水率为3%情况下,装卸和堆放过程中码头粉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散货作业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m。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宜规划新建居民集中区、学校等敏感点。

(3)声环境

客运码头昼间噪声达标的距离为20m,夜间为55m;装卸作业区或堆场噪声源几何中心外白天60m,夜间180m 远时,机械噪声的影响即可符合二类标准的要求。

确定散货码头噪声的卫生防护距离为港界200m,在此范围内不能新建设居民区(主要为深渡综合码头)。

由于客运船舶在码头区只在到港及离港时产生噪声,且大多在昼间,其影响时间是短暂的,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

陆域的生产固体废弃物实行分类堆放,处置前进行分捡,尽量回收可以利用的固废,不可回收的进行妥善处置。机械维修时产生的废油织物以及油残渣等属

44

危险废物,应送有资质的危险固废处理部门进行处理。

在港区设立船舶垃圾处理设施,与陆域的生活垃圾一起集中收集,并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上门清运,送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集中处置。

在采取合理的措施后,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可得到综合利用、合理处置。经妥善处理后的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

本规划中的码头大多为现有码头。

规划新建的码头沿岸而建,占用陆地面积较小,因此对陆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9.3规划协调性分析

本规划以旅游和客运码头为主,同时兼顾农副产品货物运输,符合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黄山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9.4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大气环境

在矿物性建筑材料(主要为黄沙)的装卸和堆放过程中,采取喷洒水的方式来防止和降低扬尘的产生;配置洒水和清扫设施,及时清扫路面,防止二次扬尘; 对港区进行合理布局,散货码头堆场应尽量远离周围集镇或居民点布置,堆场与港界围墙间应保证有一定的距离,作业内工作人员生活措施和办公楼宜布置在散货堆场的年主导风向上风向;在堆场与后方敏感区之间设置防护林带,周围种植速生乔木,建设宽度20m-30m的防护林带,减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各港区散货码头外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禁止新建居民区和学校等环境保护目标。

(2)水环境

在港区设置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以处理陆域生活污水和接收上岸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回用;在散货堆场周围设排水沟及沉淀池,以收集喷洒、水力清扫、堆场渗出水,经沉淀池澄清后回用;各码头产生的机修

45

油污水送到指定的油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并进行回用;加强运输船舶的环境管理,船舶必须安装油水分离器,油污水达标排放。在港区配备船舶污水接收设施,对于未安装油水分离器的船舶,到港后由专用设施将油污水收集到港区。为减少投资,可集中建设一个到两个油污水处理设施,各个码头的船舶油污水到指定的港区上岸;船舶生活污水到港后由港区岸上的污水接收设施接收,送码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中处理,然后回用。

(3)声环境

应根据港区装卸噪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进行港区总平面布置,尽量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各码头疏港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越居民集中区,避免交通噪声带来的影响;尽量避免夜间作业,减少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在码头周围建设绿化隔离带。

(4)固体废弃物

加强管理,固体废弃物应集中堆放,按类分捡,尽量回收利用;港区配备船舶垃圾接收设施,对到港船舶的垃圾进行收集;陆域生活垃圾和船舶垃圾收集后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5)生态环境

建设绿化生态港,把循环经济和景观港的要求切实融合到港口的发展战略中,把生产高效、生态和谐的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思想贯穿到港区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围植被的破坏,并做好临时占用土地的植被恢复工作;结合港区布局,在场区及其四周,道路两旁种植常绿乔、灌木,树下铺上草皮,在港界陆域部分设置绿化带,以达到既能吸声降噪、防尘隔声,又能美化环境的效果。

综上所述,黄山港总体规划符合区域规划,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该规划可行。

46

油污水送到指定的油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并进行回用;加强运输船舶的环境管理,船舶必须安装油水分离器,油污水达标排放。在港区配备船舶污水接收设施,对于未安装油水分离器的船舶,到港后由专用设施将油污水收集到港区。为减少投资,可集中建设一个到两个油污水处理设施,各个码头的船舶油污水到指定的港区上岸;船舶生活污水到港后由港区岸上的污水接收设施接收,送码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中处理,然后回用。

(3)声环境

应根据港区装卸噪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进行港区总平面布置,尽量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各码头疏港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越居民集中区,避免交通噪声带来的影响;尽量避免夜间作业,减少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在码头周围建设绿化隔离带。

(4)固体废弃物

加强管理,固体废弃物应集中堆放,按类分捡,尽量回收利用;港区配备船舶垃圾接收设施,对到港船舶的垃圾进行收集;陆域生活垃圾和船舶垃圾收集后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5)生态环境

建设绿化生态港,把循环经济和景观港的要求切实融合到港口的发展战略中,把生产高效、生态和谐的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思想贯穿到港区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围植被的破坏,并做好临时占用土地的植被恢复工作;结合港区布局,在场区及其四周,道路两旁种植常绿乔、灌木,树下铺上草皮,在港界陆域部分设置绿化带,以达到既能吸声降噪、防尘隔声,又能美化环境的效果。

综上所述,黄山港总体规划符合区域规划,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该规划可行。

4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13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