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行业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3-03-17 00: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现代服务业 行业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 1 -

目 录

摘 要.......................................................... - 4 - 正 文......................................................... - 10 - 一、现代服务业概览............................................. - 10 -

(一)现代服务业的定义 ..................................... - 10 - (二)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 - 11 - (三)现代服务业的特点 ..................................... - 12 - 二、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 14 -

(一)产业政策 ............................................. - 14 - (二)国家十二五规划 ....................................... - 15 - 三、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 18 -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 - 18 - (二)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 22 - (三)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模式 ............................. - 24 - 四、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 - 28 -

(一)优化产业结构 ......................................... - 29 - (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 - 35 - (三)构筑和谐信息社会 ..................................... - 38 - (四)增强国际竞争力 ....................................... - 41 - 五、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 44 -

(一) 现代服务业趋于持续快速增长 .......................... - 44 - (二)现代服务业竞争核心 ................................... - 45 - (三)现代服务业的主流模式 ................................. - 46 - (四)现代服务业的主导要素 ................................. - 46 - (五)现代服务业的主导性市场结构 ........................... - 48 - (六)现代服务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 ........................... - 48 - 六、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确定............................... - 49 -

(一)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 - 49 -

- 2 -

(二)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 - 51 - (三)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确定 ..................... - 52 - 七、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服务业战略发展产业....................... - 54 -

(一)电子商务服务工程 ..................................... - 55 - (二)数字家庭服务工程 ..................................... - 63 - (三)基于融合网络的数字内容服务工程 ....................... - 66 - (四)区域物流集成与多式联运服务工程 ....................... - 69 - (五)产品研发设计与信息系统服务工程 ....................... - 74 - (六)全民电子健康服务工程 ................................. - 78 - 八、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 81 -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 81 - (二)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需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 - 83 -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思路 ............................. - 88 -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途径 ............................. - 89 -

- 3 -

摘 要

第一节、现代服务业概览

1、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2、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1)基础服务:主要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等;(2)生产和市场服务:主要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保健、养老、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4)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

3、现代服务业具有“两新四高”的时代特征。“两新”是指新服务领域和新服务模式;“四高”是指:高文化品位和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

第二节、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服务业的发展,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4 -

2、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近中期战略目标:提高服务业比重与水平,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即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模式创新为核心,以技术集成为支撑,环境改善为保障,构建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发展环境,“促增长、调结构、保民生”,占据产业制高点和产业价值链高端,实现战略性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1、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吸纳就业的潜力仍没有发挥出来。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明显落后,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东中西三大地区很不平衡。

2、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政府重视不购,政策配套支持仍不足,投入不足,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不够,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产业规模偏小、占比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3、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需经历服务方式现代化、服务业的知识化及制造业的服务化等转型模式。其中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主要有结合型融合、绑定型融合及延伸型融合三种模式。

第四节、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

1、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

- 5 -

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客观要求。

2、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支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3、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信息社会的有效途径。

4、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把握发展主动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第五节、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1、现代服务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改变着传统生产经营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推动着第一、二、三产业逐步融合,全球产业呈现出农业产业化、制造服务化、服务网络化的基本发展态势。

2、从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来看,模式创新日益成为现代服务业竞争的核心,基于网络的第三方服务模式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流模式,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及信息网络运行平台是现代服务业主导要素,不断变化的垄断竞争市场是现代服务业主导性市场结构,现代服务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越来越明显。

第六节、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确定

1、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包括产业发展潜力基准、技术进步基准及比较优势基准。

- 6 -

2、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领域:(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和软件业;(3)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4)金融、保险业;(5)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6)交通运输、储及邮电通信业。

第七节、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服务业战略发展产业

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国家科技部战略研究结果,确定围绕生产与市场服务、社会化公共服务和数字化个人消费服务等三大方向,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数字家庭、数字内容、和电子健康等战略性产业。

1、电子商务服务: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以电子化方式和第三方的新型服务模式,为企业之间及企业与个人之间提供交易、业务处理及相关的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信用评估等服务的经济活动。

2、数字家庭服务:以家庭融合网络和智能终端为载体,联通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生活环境,集成文化娱乐和生活消费多种服务功能,打造功能齐全、网络顺畅、操控智能、内容丰富的现代家庭数字生活娱乐新空间。

3、基于融合网络的数字内容服务工程:依托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各类信息产品行销渠道,向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图像、文字、影像、声音等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新兴产业类型。

- 7 -

4、区域物流集成服务:以区域内物流通道与物流节点的资源共享为基础,集成海运、空运、陆运等多种运输信息,实现跨行业、跨平台的信息集成与服务,打造功能齐全、网络顺畅、高效低耗的区域物流。

5、产品研发设计与信息系统服务工程:研发活动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研发设计投入高度集中,投入快速增长。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软件、电子、服务等领域,近年来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服务业的研发投入快速增长。

6、全民电子健康服务工程:我国医院信息化、国内社区医疗信息化及国内医疗监管信息化等领域发展水平尚不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围绕全民健康提供的电子化信息化服务体系需求巨大。

第八节、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1、现代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度专业性、高附加值等明显特征,与传统服务业有较大的不同,从而其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异。

2、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正确处理推进工业化与发展服务业的关系,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体制与发展服务业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传统服务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系,正确处理城市服务业聚集与农村服务业覆盖的关系,正确处理服务业对外开放与保障产业安全的关系。

- 8 -

3、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思路要突破体制性障碍,提高市场化程度,突破自我增强的产业内循环发展路径,在全面提升经济服务化的基础上寻求向整个经济系统渗透的发散型发展,既要有外延型的规模扩张,也要注重内含型的质量提高,重点在于改善服务模式,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条件及高级专业人才准备。

4、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途径包括通过市场深化,奠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雄厚市场基础;通过现代技术运用及服务创新,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技术基础;通过产业区位集聚,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生态基础;通过网络化架构,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基础;通过主动接受国际服务业的转移,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 9 -

正 文

一、现代服务业概览

(一)现代服务业的定义

从全球范围来看,现代服务业初步发展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目前对于现代服务业使用较多的一种定义是:“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世贸组织的服务业分类标准界定了现代服务业的九大分类,即: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

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根据2012年2月22日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第70号文件,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

- 10 -

的改造和提升。它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二)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一般而言,在做出总量定性判定的前提下,界定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标准有两个:一是同时具备五大特性的严格标准;二是只需要具备某一特性的宽泛标准。如旅游业,总量定性判定只是具有知识性和高增加值性,若按严格标准,则旅游业不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但若按宽泛标准,则旅游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又如,房地产业在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兴起的,相对于传统的建筑业而言,一般是有新兴性和高增加值性的,尽管它缺乏知识性和高素质性,按严格标准不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但按宽泛标准,又可以将其归类于现代服

- 11 -

务业之中。由此归纳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

1、基础服务:主要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等;

2、生产和市场服务:主要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

3、个人消费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保健、养老、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

4、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

(三)现代服务业的特点

传统服务业一般具有增加值低、乘数效应小和劳动力素质较差等方面的特点。与之相比较,现代服务业具有“两新四高”的时代特征。“两新”是指新服务领域和新服务模式,其中新服务领域指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性服务业的领域,形成了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新服务模式指现代服务业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四高”是指:高文化品位和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

总体来看,现代服务业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1、高技术性,即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高。例如,银行存贷款业务是传统的银行服务业务,但若采用高科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起电子银行和网上存贷款服务系统,则银行业就变成了现代服务业。

- 12 -

2、知识性,即现代服务业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例如,教育服务、科研服务、文化传媒服务、专业技术服务、计算机软件应用服务等。

3、高增加值性和集群性,即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使服务过程产生知识的增值,而且可以产生服务的规模效应和各种服务相互融合的聚集效应,引起服务的大幅度增值。例如,现代服务业的交互融合程度高、大多集聚于国际大都市之中,从而使像纽约、伦敦、东京、北京等这样的大都市,拥有众多的国际性咨询企业、金融企业、网络服务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和教育培训基地等,由此带动整个大都市的服务经济能够产生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即引起现代服务业的不断扩张、专业分工细化和高效益的协作。

4、从业人员高素质性,即现代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大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基础和技术、管理的能力,从而构成了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能力和“白领”、“灰领”阶层的聚集区。

5、新兴性,即在时间上是现代兴起的或从过去演变而来的。例如,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就是新兴的;以电子商务和第三方集中配送为基础的物流服务业就是从传统商业、运输业中衍生而来的。

对于现代服务业的五大特性的描述,是针对现代服务业整体而言的,但具体到某一实际的服务行业,它可能同时具有五大特性,也可能只具有一二个特性。例如,旅游业的整体行业具有知识性和高增加值性,但缺乏高科技性、高素质性和新兴性,只有具体的诸如航天中心游和未来的太空游之类的科技旅游,才同时具有知识性、高增加值

- 13 -

性、高素质性、高科技性和新兴性。这样,在理论上就需要依据现代服务业的五大特性,具体确定或有效界定现代服务业的标准。

二、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一)产业政策

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十五”期间,科技部结合编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组织开展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战略研究,首次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设立了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领域。2006年,科技部主持召开了全国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会议,成立了由有关部门和地方参加的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启动实施了“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 重大项目。从2007年开始,科技部又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支持部门和地方实施了近30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国家产业政策

2007年3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起到了政策支持和促进作用。意见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

- 14 -

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以人为本、普惠公平,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坚持统筹协调、分指导,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规划布局,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就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政策措施,促进“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主要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的政策实施层面进行了细化,从加强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深化服务领域改革、提高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培育服务领域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大服务领域资金投入力度、优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服务业基础工作、狠抓工作落实和督促检查等八大领域具体提出了23项实施意见,从政策层面进一步着力推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

(二)国家十二五规划

1、战略目标

根据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汇报,我国近中期目标为提高服务业比重与水平,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即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模式创新为核心,以技术集成为支撑,环境改善为保

- 15 -

障,构建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发展环境,“促增长、调结构、保民生”,占据 产业制高点和产业价值链高端,实现战略性产业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目标定位为培育环境、突出重点,其中:

培育环境指发展自主必争、支撑引领的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及服务平台,创新调 整必备、引领产业的服务模式,完善面向市场、政府引导的产业发展环境与政策;

突出重点指聚焦于生产与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以及社会化公共服务等国家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数字家庭、数字内容、电子健康等服务产业。

我国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为面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服务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社会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需求,围绕生产与市场服务、社会化公共服务、数字化个人消费服务等三大方向,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数字家庭、数字内容、和电子健康等战略性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服务企业,大幅度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总结来说为建立三大体系:

(1)面向生产与市场服务、社会化公共服务、数字化个人消费服务,围绕服务交易技术、服务管理技术、服务集成技术、服务规范与监管技术等领域,突破一批共性支撑技术,集成形成一批面向重点服务方向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创新模式案例,初步建立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为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主导权奠定基础。

- 16 -

(2)建立若干现代服务业综合研究机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形成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平台、创新联盟与创新团队,完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

(3)开展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示范应用,培育一批服务创新型企业、创业孵化服务机构、特色产业基地或示范城市,营造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环境。

我国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发展建立三大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2、战略重点

根据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汇报,我国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战略重点如下:

(1)面向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需求,培育环境、突出重点,围绕电子商务、

- 17 -

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数字家庭、数字内容、以及电子健康等战略性产业,开展现代服务业支撑技术的研究,突破服务交易、服务管理、服务集成、服务规范与监管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初步形成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

(2)面向网络融合环境和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下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数字家庭、数字内容、以及电子健康的产业发展需求,建立10个以上现代服务集成平台,提供30个以上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在全国10个以上城市或产业化基地开展示范应用,企业服务对象超过50000家,个人服务对象超过500万,将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占比提高5-10%。

(3)完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营造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环境。在现代服务业相关领域培育若干创新技术战略联盟,建设一批创新服务平台、产业化基地、综合研究机构,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城市和技术与服务创新型企业。

三、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1985 年 3 月 19 日,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在这个分类中,各种类型服务业都划入了第三产业,所以,从 1985 年起,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第三产业一直是服务业的同义语。在 2003 年实行新的国民经济产业分类标准后,两者之间的涵盖范围出现了一些差异。最为

- 18 -

主要的农林牧渔服务业被明确归为第一产业。但由于这一部分增加值的规模很小,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之间在数量上的差异是较小的。

1、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中国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2001 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为 44627 亿元,占 GDP 的比重为 39.3%,到 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 73395 亿元,占 GDP 的比重也提高到 40.2%,但从增长速度来看, 十五”期间的大多数年份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都低于 GDP 增长速度,甚至占 GDP 的比重不升反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0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世界平均为 67.7%,而中国仅为 39.3%,不仅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且比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还要低很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是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当产业结构处于初级阶段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当产业结构处于中级阶段时,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当产业结构进 入高级阶段时,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第一、第二产业。从三次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中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都落后于第二产业。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服务业发展并没有像我们预计或期盼的那样进入高速或跨越式发展时期,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将会继续存在,从“工业经济型”社会向“服务经济型”社会转变还任重而道远。

2、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力军,但其潜力仍没有发挥出来

- 19 -

“十五”以来,中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稍有上升。2005 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已经达到 31.4%,比 2001 年的 27.7%上升了近 4 个百分点。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远多于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高等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也是第二产业的 2~3 倍。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被认为是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领域,但中国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吸纳的全部就业人口还不到 1/3,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固然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化进程较快,第二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

3、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明显落后

根据国际通用的服务业分类标准,一般认为,传统服务业是指运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经营,并且在工业化以前就已存在的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业、餐饮住宿业、修理业、商业等。现代服务业是指其需求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

- 20 -

和升级。现代服务业的分类包括:①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③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指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需求加速增长和大规模消费的服务业,这些行业的收入弹性一般较高。主要包括在后工业化时期出现迅速发展的教育、医疗、娱乐、文化和公共服务等。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其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服务业结构转换与升级速度加快。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旅游、文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会展、中介服务、动漫、创意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现代技术型、知识型服务业迅速发展,各种新型业态层出不穷,提升了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但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并未改变,现代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来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最高,在全部服务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高达 40%,而金融与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比重还比较低,约为 20%。对照一下美国的服务业结构,我们就会发现,金融保险、专业技术服务业、健康与社会救助等现代服务业处于主导地位,而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贸易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相对

- 21 -

较低。如果按照发达国家这把尺子来衡量中国的服务业结构,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总量增长缓慢与结构性缺陷两种矛盾相互交织、共同制约着中国服务业增长。如何优化和提升服务业结构,在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同时,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主导地 位是中国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4、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东中西三大地区很不平衡 中国服务业的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陆之间的非均衡差异非常明显,各个区域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也很差。从服务业增加值、吸纳劳动力就业和服务业竞争力三个方面来分析地区间发展差距。从增加值来看,东部地区既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也是中国服务业总量最大的地区。2001 年东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总服务业增加值的 63%,然后逐步上升,到 2004 年达到 65%,而西部呈下降趋势,从 2001 年的 12%降到 2004 年的 11%。从就业来看,东部地区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最多,2001 年东部地区服务业就业占全国服务业就业的 46%,到 2004 年上升到 48%,西部地区也从 21%上升到 22%,而中部呈下降趋势,从 2001 年的 33%降到 2004 年的 31%。

(二)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使我国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已有相当规模和水平,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度逐步加大,巨大的人口资源和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驱动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现代服

- 22 -

务业科技的应用性、系统性和集成性,即使在国家整体科技水平还没有达到世界前沿,也有可能通过服务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催生了一批新兴服务业的产业形态,如电子商务、在线软件应用、电信增值、动漫网游、网络导航、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尤其是近年来,一批极具竞争活力的新兴服务企业迅速崛起,并带动了我国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百度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腾讯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搜狐和新浪是中国综合类和门户类网站的杰出代表,阿里巴巴成为全球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用友、金蝶、浪潮等一批软件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大唐提出的TD-SCDMA成为国际上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三大标准之一。这些新兴服务在现代产业链、价值链中处于高端环节,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制高点,不仅正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也对各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决定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我国现代服务业主要领域方向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差距如下表所示:

领域方向 生产与市场服务 个人消费与文化娱乐服务 发展现状 网络化、信息化改造初具规模,电子商务、网络化物流蓬勃发展 网络化消费不断提升,阿里巴巴等国际竞争型新兴服务企业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网络文化娱乐成为新- 23 -

问题差距 信息孤岛和行业壁垒阻碍了产业链的形成,缺乏有效的服务模式创新 产业规模偏小,行业管制有待逐步开放,网络监管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 社会公共服务 型娱乐模式,腾讯、盛大、开心网等 信息化带动了网络医疗、数字化学习、服务意识缺位,有待加强,数字社区、电子政务等快速发展 政府资源开放度不够,需要进一步释放 摘自:《国家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汇报—现代服务业领域》 当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包括:

1、部分地方和部门过分看重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对现代服务业重视不够,政策措施不到位,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发展的方向、重点及路径不清晰;投入不足,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不够;创新体系不健全,模式创新能力弱、科技含量低、发展规模小;阻碍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

2、产业规模偏小、占比低。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10年来一直在40%左右徘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部分发展中国家。

3、产业结构不合理、水平低:现代服务业发展受模式、技术与制度的制约, 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较低,网络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模式

转型模式即指一些通用性的、规律性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典型的转型模式:

1、服务方式现代化

伴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业的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涉及技术、产业、组织、管理、业务流程等方面,推动了

- 24 -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升级,产生了大量的服务新业态、新产品、新方式,专业店、连锁店、无店铺销售等新型业态正在发展壮大;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领域也涌现了很多新的服务业态和经营模式,无线射频、自助服务机、商业智能等正引领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潮流。服务业的服务方式呈现网络化、连锁化、信息化等现代化发展趋势。

2、服务业的知识化

20世纪60年代,鲍莫尔作为服务业发展悲观论的代表曾经提出一个论断,即服务业在本质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比制造业更加难以实现。人们把这一论断称为“鲍莫尔病”。但实际上,在产业演进过程中,“鲍莫尔病”并没有出现。究其原因在于鲍莫尔忽视了服务业不仅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可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一个事实。20世纪80年代,以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将知识、技术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生产函数,这突出地说明知识与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一样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在发达国家,服务业正从劳动、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过渡,其发展日益依靠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知识化趋向。服务业的知识化转向,主要表现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显著依赖于专业性知识和技术,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那些知识、技术占主导地位,高附加值的诸如法律服务、管理服务、工程设计服务以及金融、计算机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十分迅猛。在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产出最多增长最快的产业。在我

- 2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0y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