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教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07 17: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 学指导委员会通讯
2010年第3期(总第82期) 2010年3月
本 期 目 录 政策信息 关于开展“专业规范研制”项目中期检查的通知 □□ 教高司函[2010]13号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关于“专业规范研制”项目中期检查的补充通知 委员提案 关于深化“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机械原理课指组 研究报告 “机械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机械原理课指组 主任论坛 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数学教育 □□ 徐宗本 教学研究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特色与建设思路 □□ 陈向东 唐晓峰 沈萍 对工科流体力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 张鸣远 构成“健康能力”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傅水根 教改动态 北京科技大学“大实践”特色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返回页首 政策信息 关于开展“专业规范研制”项目中期检查的通知 教高司函[2010]13号 有关教学指导委员会: “专业规范研制”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按照项目规划要求,积极开展专业参考规范研究,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4号)以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376号)的有关要求,为全面反映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总结、交流经验,经研究,决定对“专业规划研制”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检查内容 1.2006年以来参与“质量工程”中“专业规范研制”立项项目建设的所有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分委员会。 2.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分委员会需对项目实施情况作全面总结,包括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各专业规范研制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形成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3.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分委员会需完成有关专业规范文本的整理汇总,形成各专业的专业规范文本。 二、材料报送及要求 1.中期检查材料应包括: (1)项目工作总结报告,每个教学指导委员会原件1份(A4纸打印,左侧装订)及电子版; (2)专业规范文本,每个专业原件1份及电子版。 2.材料报送要求: 请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分委员会将材料于2010年3月31日前报送至我司有关业务处室,各业务处室汇总后于4月15日前送我司综合处。 三、联系方式 理工科教育处联系人:都昌满 电 话:010-66096262,66096949(传真) 邮 箱:lgjiaozhiwei@moe.edu.cn 农林医药教育处联系人:高斌 电 话:010-66097853,66096767(传真) 邮 箱:gaobin@moe.edu.cn 文科教育处联系人:杨华杰 电 话:010-66097329,66097852 邮 箱:yanghj@moe.edu.cn 财经政法与管理教育处联系人:朱蓓蓓 电 话:010-66097859(含传真) 邮 箱:zhubeibei@moe.edu.cn 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联系人:任占营 电 话:010-66096232(含传真) 邮 箱:sfgz109@163.com 实验室处联系人:李津石 电 话:010-66096987,66097850(传真) 邮 箱:ljs@moe.edu.cn 教学条件处联系人:邓自洋 电 话:010-66096925 邮 箱:gaojs_jxtj@moe.edu.cn 地 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邮 编:10081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七日 返回页首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关于“专业规范研制”项目 中期检查的补充通知 理工科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分委员会: 根据我司《关于开展“专业规范研制”项目中期检查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13号)相关工作安排,为顺利组织本次检查工作,我处现将理工科教指委有关检查工作补充通知如下: 1.关于本次检查相关通知文件的发送 《关于开展“专业规范研制”项目中期检查的通知》及理工处的“补充通知”已寄送至“专业规范研制项目”经费拨付单位(基本为各教指委主任委员所在单位,个别教指委为其他委员或秘书长所在单位),请注意查收。
因本次检查较为重要,为使通知及时到达,我处又通过电子邮件将相关通知电子版发送至各主任、副主任委员及秘书长电子信箱,此外,我们还将有关通知在《教指委通讯》2010年第3期发布,请关注并转告本教指委相关负责人员,及时开展相关工作。
2.检查对象
2006年以来参与“质量工程”中专业规范(包括“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下同)研制立项项目建设的所有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分委员会。有关立项文件包括:①《关于继续开展“专业规范研制”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司函?2009?169号);②《关于继续开展“专业规划研制”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司函?2008?207号);③《高等教育司关于划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费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57号);④《关于开展专业规范研究制订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88号)等。
3.研制工作安排
根据相关工作计划的安排,2009年各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完成“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并向高校和行业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相应文件,争取在2010年本届教学指导委员会任期届满之前完成研制任务。少数完成工作有困难的教指委可向我处备案后,待下届教指委成立后继续开展研制工作。
4.教指委需同时报送的其他材料
为进一步了解教指委工作情况,加强对教指委工作的指导和联系,我处决定对理工科各教指委年度总结和工作计划实行备案制度,并准备将相关工作总结和计划安排在《教指委通讯》上发布。请各理工科教指委将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同时报送我司理工科教育处。
5.报送文件方式
要求报送的各文件,请于2010年3月31日前,寄送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各文件分别统一命名为:
“××教指委专业规范研制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教指委××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
“××教指委××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教指委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
纸质文件最好特快专递,请注明“教指委材料”;电子邮件主题请标明“××教指委
文件”,附件请分别标明相应文件名称。 邮寄地址:北京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 邮编:100816 电子邮箱(理工教指委):lgjiaozhiwei@moe.edu.cn 联系人:都昌满 010-6609626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 二〇一〇年二月十日 返回页首 委员提案 关于深化“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机械原理课指组 一、?机械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及其重要作用 ?机械原理?课程属于高等学校工科机械工程类本科生必修的?机械设计系列课程?之一,是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综合能力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机构及由它们组成的机械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分析和设计方法,并具备进行简单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机械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机械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机械原理课程的实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大作业和与?机械原理?课程相关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教学活动。 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验证基本理论的正确性,可以验证工程技术的可行性;在实践中可以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而,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实验技术和方案的制定、实施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学生在本科生学习阶段的第一门工程设计类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二、?机械原理?实践教学改革现状 在过去的10余年间,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全国从事?机械原理?教学工作教师的共同努力,?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涌现出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教育部积极推进的质量工程和专业认证工作,均为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质量工程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方面都对实践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则有利于推进高校建立工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2007年10月,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在第三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上指出:?我们看到,在培养人才方面至少有两个方面是弱项:一个就是实践环节,应该说有所弱化,有些学校是条件不具备,
根本做不到;有些学校原来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现在不像以前那么重视,包括一些一流的学校、一些研究型大学,过分重视科研,没有把教学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这种情况是有的。??第二个弱项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认为有一条很重要,就是实践与创新的关系很密切,许多创新来自实践。我们现在有很多学生在很少参与科技实践的情况下,创新精神得不到体现。兴趣和创新精神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世界上一些大学在谈到创新问题时,他们并不觉得只有研究生才可以创新,像加州理工学院、耶鲁大学,他们对自己的本科生都非常关注,希望学生在本科时就能够参加到科研中去,挖掘他们的创新能力。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 吴启迪的讲话不仅指出了当前教学现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应当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而且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机械原理课指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实践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方面,全国大部分院校的?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相近;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步伐滞后于理论教学内容改革步伐。 第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全国设有机械专业的院校中,?机械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大多数是?机构运动简图测绘?、?齿轮范成和参数测定?、?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课程设计大多数集中在1~1.5周时间,尽管课程设计的题目不同,但内容基本上是根据设计题目提出运动设计方案、进行尺度综合、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前,各个学校的定位日渐明确,各校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也应相应地发生变化,?千校一统?的局面必须改变。 第二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在近十余年中,已经从传统的以机构运动和动力分析为主,转向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机构的综合为主。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新机械装置的构思还必须通过多次反复实践验证,不断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成为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案。但是,目前国内还很少有能为学生的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提供完善的实践平台的建设经验和案例,也就是说,?机械原理?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没有跟上教学内容改革的步伐。 因此,深化?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在新实验、新设备的开发和研制方面,还是在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方面都还有大量的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三、深化?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建议 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结合,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努力改变目前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总体比较单一、落后于课程内容改革的局面,切实提高?机械原理?实践教学的质量,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实践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一)适应相关学科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教学的关键和核心。实践教学不要囿于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等基本机构,而要适应当前工业技术和机构学的发展步伐,加强组合机构、新机构的实践教学。 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和当代新机构发明创造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机械运动方案的创新设计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基本机构的应用扩展和组合设计、变异等;新机构的发明包括光、磁、液、电等驱动和控制的广义机构的发明,也包括微型机械、柔性机构、含柔索机构等新型机构的发明。 教师可以将科研中新的研究成果,经过适当的提炼和加工,转变为适合的本科生教学实验或课程设计题目。 (二)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 2005年在《关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讨论稿)中提出:?工程教育培养的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具有专深理论基础和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工程科学家、研究开发人员;二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师、设计师等;三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较强技术背景的职业型人才,如高级技师、技术员、技术工人等;四是具有工程技术背景和较宽知识面的技术经济、工程管理和服务型人才?。 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有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评价体系。 以培养工程科学家和研究开发人员为主的院校或专业,应增强研究性实践教学。可以将部分理论教学的内容转变为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和掌握,如渐开线齿轮根切现象的产生和避免;安排一些由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组建实验台,最后实施完成的教学实验;要结合学校的特点,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积极吸引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增强他们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和自我发展能力;课程设计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以撰写研究论文的方式进行。 以培养工程师和设计师为主的院校或专业,应增强联系工程实际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实践训练。(1)可以以工程实际问题为牵引,开展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例如,绘制实际机器中的机构运动简图,对诸如电动机转子等有实际应用背景、不平衡的转子进行动平衡实验等。(2)可以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和?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结合起来,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机械设计、加工和调试过程。(3)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考虑将实践教学独立设课,如?机械基础系列实验?、?简单机械设计制作?等。(4)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如机械创新设计比赛等中,也应以工程实际问题为牵引,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目标。 以培养工程管理和服务型人才为主的院校或专业,应增强认知性实践和市场调研的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到工厂或工地参观,了解机械和机构的应用,了解机械的设计过程,在调查分析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机制 注重组织和引导学生在校内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和竞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的各类竞赛,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赛、机器人大赛等。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建立适合本校特点、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机制。 四、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推陈出新 在?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要对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地探索和研究,以形成新的实践教学内容、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管理方法,使?机械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出现新的局面。 目前,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在与微电子技术结合的研究性和综合性实践中,如何弥补学生在检测和控制等方面知识的不足。 (2)在课程设计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机械功能和性能参数的确定、机械运动方案的比较和评价。 (3)在实践教学中应用商业软件(如ADAMS,Pro/E等)的相关问题,比如是否有必要对学生提出在软件应用方面的要求;在应用商业软件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等。 (4)如何在实践教学中体现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等新的教学理念。 (5)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优质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结束语 ?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无论是在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管理等方面还有许多改革的空间。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后一定会产生新的、高水平的教学改革成果,出现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返回页首 研究报告 “机械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机械原理课指组 一、调查背景 “机械原理”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综合能力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全面了解国内高校“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教改情况以及对该课程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意见,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改革成果,以便向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提出切实建议,并为新一轮“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修订提供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决定对全国相关高校“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由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机械原理课指组具体操作。 调研工作自2007年8月开始,机械原理课指组多次利用全国性相关会议的机会,向参会学校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提供可网上下载的调查表。截至2008年10月,共收回问卷样本59份(其中,本科学校57所,专科学校2所)。交回调查问卷的学校有“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地方重点大学和一般地方高校,调查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研基本信息 1.师资队伍情况 参加调研教师来源 参加调研教师总人数/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人 省级教学名师/人 校级教学名师/人 478 2 0.42% 12 2.5% 26 5.4% 被调查的授课教师结构(364人) 教授 84人 23% 职称结构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年龄结构 <35岁 35~55岁 >55岁 228人 62.6% 18人 4.9% 学位结构 博士 142人 39% 硕士 161人 44.2% 148人 119人 40.7% 32.7% 13人 118人 3.6% 32.4% 专任实验指导教师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结构(114人) 高级 38人 33.3% 职称结构 中级 59人 51.8% 初级 17人 14.9% 年龄结构 <35岁 35~55岁 >55岁 22人 19.3% 87人 76.3% 5人 4.4% 学位结构 博士 3人 2.6% 硕士 23人 20.2% 2.学时分配情况(57所本科学校) 学时分配情况 学时数 ≥16学时 实验 教学 学时 12学时 10学时 8学时 6学时 ≤4学时 学时数 课堂 教学 学时 >60 学时 50 ~ 60 学时 <50 学时 学校数 7 2 4 14 22 8 学校数 13 30 14 比例 12.2% 3.5% 7% 24.6% 38.6% 14% 比例 22.8% 52.6% 24.5% 3.开课学期及学生数(57所本科学校) 开课学期和学时数 开设学期 单学期开 第5学期 第4学期 第3学期 第3—4学期 跨学期开 第4—5学期 第3—6学期 学校数 班级数 学生人数 生师比 24 21 9 1 1 1 545 20009人 42∶1 4.课程建设情况(59所学校) 课程建设情况 国家精省级以上校级以上精品课程 43 72.8%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8 13.5%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0 16.9% 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6 44% 校级以上实验中心 42 71.1% 院系级以上实验中心 53 89.8% 品课程 精品课程 9 15.3% 27 45.7% 从以上统计知,被调查学校从事“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教师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30.3%,具有硕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38.4%,博士学位人数和硕士学位人数占教师总数的68.7%,达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优秀标准。 在被调查的学校中,72.8%的学校将本门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其中国家精品课程9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27门,校级以上精品课程43门。该门课程建设情况较好,但“机械原理”作为机械学科的一门主干课,尚有16个学校的“机械原理”课程未成为精品课程,还需加强建设。 三、课程建设的组织方式与教学实施的运行机制 各校课程建设与教学运行情况如下: (1)6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10.2%)的课程建设是每位任课教师的个人行为,由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自主开展建设。 (2)51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86.4%)成立了课程教学团队,实行团队负责人(或课程主持人,或主讲教师)负责制,课程建设是团队的集体行为,在团队负责人组织和协调下,开展有计划的课程建设。 (3)3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5%)的课程建设由院系领导或教学委员会统一负责,任课教师只需按下达的要求做。 (4)44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74.5%)的任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参与了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 (5)52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88.1%)对授课班级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各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6)12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20.3%)使用试题库出卷。 (7)18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30.5%)实行教考分离。 (8)3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5%)试题中有实验内容,其比例为5%~10%。 (9)50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84.7%)采用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集体流水批改方式组织考试。 (10)9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15.3%)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但由每位任课教师自行批改。 (11)5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8.4%)统一试卷,但由每位任课教师自定评分标准,自行批改。 (12)5所学校(占调查学校的8.4%)的课程总评成绩构成及比例由任课教师自定。 (13)52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88.1%)的课程总评成绩构成及比例由课程教学团队统一规定。 成绩构成及比例情况 平时 5% 10% 15% 20% 25% 30% 40% 0% 学校数 2 14 4 22 2 6 1 8 期中考试 5% 10% 15% 20% 30% 40% 0% 学校数 1 4 1 3 1 2 47 期末考试 30%~45% 50% 55% 60% 70% 75% 80% 85% 100% 学校数 3 3 1 3 20 2 16 3 8 实验 5% 10% 15% 25% 0% 学校数 8 22 1 1 27 从以上统计知,被调查学校的绝大多数学校成立了课程教学团队,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及各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课程总评成绩构成及比例由课程教学团队统一规定,总评成绩构成及比例虽然不一致,但各有特点。被调查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参与了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对教学内容熟悉,教学规范,教学运行总体情况良好。被调查学校中有少数学校的课程建设是任课教师的个人行为,69.5%的学校的课程考试未实行教考分离,使用试题库出卷的学校还不多,这些方面的改革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理论教学情况 各校理论教学情况如下: (1)59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100%)都有课程教学大纲 40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67.8%)认为本课程的理论学时安排合适;19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32.2%)认为本课程的理论学时安排太少;各学校理论学时的正态分布与要求增加学时情况见以下图表(图中学校数为纵坐标,学时为横坐标): 增加学时情况 希望学时增加到 45 54 56 60 64 66 70 72 80 学校数 1 1 2 3 7 1 2 1 1 (2)理论教学使用公开出版教材情况 教材名称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教程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基础 主编 孙 桓 申永胜 张策 吴克坚 陈国定 黄茂林 王知行 周家泽 刘会英 吴瑞祥 使用学校数(所) 27 9 2 2 1 1 1 1 1 1 百分数 45.8% 15.2% 3.3% 3.3% 1.7% 1.7% 1.7% 1.7% 1.7% 1.7%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基础 谢进 邹慧君 杨家军 程时甘 1 1 1 1 1.7% 1.7% 1.7% 1.7% (3)17所学校采用双语教学(占被调查学校的28.8%)情况 双语教学教材使用情况 教材名称 Machine Design Mechanisms and Machine Theory Design of machinery 机械原理英文版 机械原理课程双语教学辅助资料 自编双语教材 主编 Robert.Norton 叶仲和、蓝兆辉 原著Norton (韩建友改编) 李桦民 谢进、刘光帅 出版单位 机械工业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使用学校数 2 4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 1 1 8 (4)20所学校使用公开出版的电子课件(占被调查学校的23.9%)情况 主要公开出版的电子课件 教材名称 机械原理电子教案 机械原理多媒体教学系统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编著者 葛文杰 申永胜 党祖祺 王知行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社时间 2005年 2005年 2002年 2005年 使用学校数 8 5 1 2 (5)42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71.2%)使用自编电子教案(含使用自己公开出版电子教案的学校)。 (6)12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20.3%)教师与学生在网上答疑与互动。 (7)各校布臵作业情况 布置与批改情况 学校数 不布置 1 布置 58 不批改 2 部分批改 16 全批改 41 从以上统计可知,被调查学校的理论教学平均学时(含实验学时)为56.2。其中,40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68%)认为本课程的理论学时安排合适;19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32%)认为本课程的理论学时安排太少,多数要求增加到60学时左右,50~60学时是各校希望和可以接受的学时数。绝大多数学校使用公开出版的教材,使用最多的教材分别是孙桓、申永胜编写的教材;17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28.8%)采用双语教学,所使用的双语教材有原版教材和叶仲和编写的英文教材等。绝大多数学校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其中20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33.9%)使用公开出版的电子课件,使用最多的电子课件是葛文杰和申永胜编制的电子课件,有些学校使用自编电子教案。12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20.3%)的教师与学生在网上答疑与互动,57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96.6%)都布臵了作业,其中41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69.5%)给予全部批改。
由统计可知,绝大多数学校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教学手段较为先进。部分学校采用双语教学,并使用公开出版的双语教材,双语教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仅有12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的20.3%)的教师与学生在网上进行答疑与互动,这方面的改革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倡和加强。 五、教学改革与研究
被调查学校中参加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本课程教师有273人(占57.1%)。2004年以来,他们共参加各类教学研究课题213项,其中部级课题20项、省级课题45项、校级课题148项,涉及经费452万元,人均1.65万元。2004年以来,本课程教师取得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129项,其中部级12项、省级41项、校级76项。2004年以来,本课程教师获得的教材奖共计10项,其中部级3项、省级3项、校级4项。2004年以来,本课程教师获得多媒体课件奖32项,其中部级5项、省级8项、校级19项。近年来,这些教师共发表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292篇。可以看出,“机械原理”课程教师总体上都比较活跃,能够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内容涉及课程体系改革(33所学校)、教学内容更新(35所学校)、教学方法改革(42所学校)、教学手段改革(43所学校)、实验改革(32所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改革(28所学校)、课程设计改革(37所学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31所学校),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各校都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并参加全国性教学研讨会。在提高师资水平方面,学校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国内进修(15所学校)、国外进修(13所学校)、攻读学位(43所学校)、参加科研(45所学校)、参加生产实践(13所学校)、讲课竞赛(37所学校)等。
在上述学校中,有13所学校的任课教师经常登陆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网站,36所学校的任课教师较少登陆,10所学校的任课教师从未登陆。各校对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网站最感兴趣的模块是新闻及教学改革信息,他们对该网站的架构与内容的具体建议主要是增加内容、及时更新、保证畅通。
各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包括:
(1)及时将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课程教学内容。 (2)建立自主学习网络教学模式。
(3)构筑新课程体系。新体系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内拓、教学环节的外延、课外综合实践的纵向扩展以及设计与制造的贯通,体现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突出了整体观、系统观、创新观和发展观。
(4)将理论教学中的“专题研究”、“综合型大作业”与实践教学中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设计与制造“贯通实践”、“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机械设计竞赛”有机结合,并辅以专题讲座,全面拓展和深化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方面迈出重大步伐,并
已取得显著实效。
(5)课题训练与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结合。 六、各校的主要建议和意见
各校认为,“机械原理”理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应为: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考虑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的有机衔接,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制订科学的教学基本要求;各学校应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定位和服务面向,进行各自的教学改革,使“机械原理”理论教学的改革既满足要求又各具特色。
各校对“机械原理”课程建设提出的意见包括:
(1)应将更多工程实际中的设计及应用实例增加到课堂教学中。希望组织人力制作一套新的有关典型机构的类型、应用等方面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接受更多最新的机构方面的知识。
(2)建议该课程学时数应不少于64。理论学时和课程设计学时要分别明确。如果学时偏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要分类指导。
(3)要求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创新、课堂教学艺术等的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举办教师研讨班,通过专题研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4)希望加强“机械原理”课程全国网站建设、办好网站,以便于学习各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网站应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国内外重要信息。
综合近年来各学校在“机械原理”理论教学改革上取得的经验,本调查研究报告特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凝练课程内容,适度精简传统内容,增加学科前沿中重要的、比较成熟的新理论新技术。
(2)对传统内容,课堂上只讲授基本的部分,通过课外自学,以及讨论课、研讨课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延伸性内容。
(3)在教学内容推陈出新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恰当掌握平面机构、空间机构、机器人机构等在课程中的比重,适度界定机械动力学、机构组合与变异、组合机构、机构选型、机构方案评价等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4)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有助于进行创新设计的内容或开设与创新设计相关的选修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在机构运动方案设计的教学内容中,可考虑从机构选型扩展到构型。
(5)根据本校特色和专业需要,以及“机械原理”的拓展内容和现代内容,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开设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专题讲座。在教师和学生中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6)教学内容进一步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在课外作业中加强具有工程背景应用的内容。 (7)注意处理“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创新与科技活动之间的联系,注意处理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注意处理“机械原理”课程与其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其形成有机的、完善的机械基础课程新体系。
(8)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分类指导,要编写出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有特色的教材。要注重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
(9)希望重点大学将教学型教学方式转变为研究型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作精讲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型探索和个性化的课外实践活动。 (10)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与学的双向沟通,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改革。 (11)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开展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与“学”的活动,提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与“学”活动的能力。 (12)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要求,全部或部分地用原版教材作为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返回页首 主任论坛 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数学教育 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徐宗本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创新性教育。根据信息化背景下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文对当前大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 1.信息化与信息化社会 (1) 信息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指出:信息化(Informatisation)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信息化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其特征总结起来主要表现为四化(智能化、电子化、全球化、个性化)和四性(综合性、竞争性、渗透性、创新性)。 智能化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形式,知识成了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源; 电子化主要表现为光电、计算机和网络等代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生产; 全球化主要表现为时间和空间概念被颠覆,即距离不再成为互相交流和沟通,以及资源共享的障碍; 个性化主要表现为人们的活动更加个性化,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换日益增加; 综合性主要是指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竞争性主要是指通过市场和竞争来推动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渗透性主要是指经济文化等各类信息相互交流、相互渗透; 创新性主要是指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创新是创造价值的核心。 (2) 信息化社会 信息化社会即所谓社会的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以信息价值的生产为中心、以信息产品为标志的社会。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不同的是,信息化社会是以信息与知识为基本生产资料,以人与知识的结合为生产力。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信息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源,信息处理是最基本的生产方式,知识创造是最基本的生产目的。这体现了创新是信息化社会的灵魂,知识是信息化社会的核心,信息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基础。 随着信息化社会进程的加速,信息传递、共享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使整个社会信息传递过程扁平化;信息利用的迅捷、无障碍性使信息交互实现了实时化;海量数据信息的处理与混杂信息的分类使得信息内容多元化;真实与虚拟信息的交融以及信息角色的不断转换使信息环境虚拟化。 (3) 信息化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 信息化社会的加速发展,不但驱使高等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而且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的行为方式有显著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知识获取快速化,认知简单化;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怀疑态度增强,辨别能力减弱;学生获取信息的自主选择性增强,功利性增强;学生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角色化增强,自我意识膨胀。 2.信息化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 教育理念的转变 阅读、写作和计算是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进入信息化社会,传统的三大教育基石就转化为信息获取、信息表达和信息处理,即信息化社会促成了阅读到信息获取、写作到信息表达、计算到信息处理的三大转变。 阅读到信息获取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由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由纸质媒介发展到多媒体、由图书馆转向网络。写作到信息表达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由文本结构到超文本结构,由手写输入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等,由纯文字表达到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表达,由书面展示到口头报告、多媒体展示。计算到信息处理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由手算到计算机使用的转变,由演算到算法的转变,由求解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的转变,由单纯计算到计算机仿真的转变。 (2) 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信息化社会的教育不但要为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进行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以及信息加工与表达的能力,使其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主进行知识更新的自觉性,加强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 大学数学教育的新目标 信息化社会的大学数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定量分析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科学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包括理性思考、严谨审慎、批判创新、抽取本质、实事求是。 3.当前大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信息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给大学数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适合信息化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与难题。对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当今大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尚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问题。 (1) 教师队伍对信息化环境的不适应问题 教师队伍对信息化环境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保持与时俱进,部分教师依然停留在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育理念上。由于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而导致教学能力与水平出现问题,没有做到以科研水平提升教学水平导致对信息化技术本身的掌握问题。 (2) 教学内容的不适应问题 当前,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不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内容未能及时反映数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依然固守形式演绎体系而忽略了非常重要但非演绎的、非严格的重要内容;囿于课本,只讲课本中呈现的内容而忽略了课程内容的来源与出处的讲解;重视计算技巧,忽略模式构建,导致计算不与解决问题的原理、建模结合起来,最终只学会“屠龙之技”,而没有领会其精神实质;学生课后练习的内容机械、单调,主要以消化内容为主,以认可与模仿为目标,而缺乏培养学生进行独立创新、综合应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陈旧的教育理念:重理论轻计算、重技巧轻思想、重连续轻离散、重确定轻随机、重推理轻应用。 (3)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适应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讲解几乎是唯一的教法,灌输重于引导,过多地沿用了传统的说教与灌输的方法;教学中以教材的逻辑线索代替了认知线索,忽略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细节与技巧,而忽略整体与原理以及很少引导学生领会核心思想,启发式、讨论式、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更是少见,纵然有也是局部的或是短暂的,很难坚持到底;教学手段单一,要么黑板加粉笔,要么单纯使用PPT。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满足当前信息化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4) 教学效果方面的不适应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自然导致了教学效果方面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学生学到的只是形式的表层知识,而缺乏对内容本质的理解,造成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只培养了学生被动接受和模仿的能力,而偏废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强化了信任服从权威的品质,扼杀了独立批判精神,使学生丧失了对数学的信心和兴趣,达不到崇尚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美学,全面认识数学价值的目的,其结果是对学生的品质培养不够全面。 (5) 体制、环境中的不适应问题 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需要教育经费的大量投入。当前,以提升大学数学教师的能力和激励教学改革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再加上各所大学管理中缺乏正确的政策导向来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很难调动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师进行深层次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因此很难保证具有高素养的数学教师走上教学第一线。 4.对策与建议 伴随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教育全球化已是必然。建立一套完整的支持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的教学制度是与时俱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科技强国的基础。因此,信息化社会的高等教育应加强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具体到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面,要稳步推进大学数学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国家与大学两个层面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呼吁在NSF框架下建立常规的大学基础课程教学资助体系,用于专门支持教师培训、模版课程的建设和重大教改探索;在大学框架内建立有效的有助于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师队伍成长、刺激名教授上讲台的制度框架,鼓励越是有名的教授越应该给学生上基础课的做法。 (1) 教育理念的改革 信息化社会的高等教育要树立现代的学习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全面落实“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信息化社会的学习观要求由传统的在校学习转变为现在的终身学习;要对自身的知识体系、知识内容进行自觉地更新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信息社会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转变为“导”,使原先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信息社会的学生观要求将传统的视学生为“知识容器”的观点转变为视学生为“学习主体”,使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无奈地接受知识灌输。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信息化社会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及时反映数学发展的最新知识成果,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实现。具体可包括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信息表达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有效使用优质教学资源(如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提倡和推动问题驱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加强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培养适合信息化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成功的关键,也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保证。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更加容易理解,亦可利用现有软件增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 信息化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考核、考核什么会牵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改革中考核方法的改革是关键。信息化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使改革传统的以事实性知识为基础的“分科知识与分离技能”的考核为“以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成为可能。因此,课程考核可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如“知识点测试+能力测试”,“专题报告(小论文)+面试”,随机抽取书本中的重要定理及重要方法反讲授等。 5.结束语 教育教学改革是永恒的话题,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问题。大学数学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性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根本载体。信息化为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让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把大学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本文是作者在2009年第五届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上的报告) 返回页首 教学研究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特色与建设思路 陈向东 唐晓峰 沈萍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2)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 (简称“质量工程”),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措施。其中,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被作为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成为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武汉大学微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07年获首批湖北省教学团队,2008年获全国微生物学教学领域的首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本文拟对团队的特色与发展思路进行总结,与国内同行共同探讨,努力进一步提升我国微生物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水平。 一、团队的建设基础与发展条件 微生物是最简单的生命体而又具有高等生物的基本生命过程,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基本模式生物,同时它门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最为重要的二级学科之一,并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今天的学生,如果不懂得、不熟悉微生物学,不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技能,想要学好其他生命科学专业课程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微生物学系列课程历来都是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生物学系及医、药、农、林、食品等有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和重要的选修课,国内外都是如此。作为全国最早设立微生物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微生物学教学一直是武汉大学具有传统优势并重点建设的课程系列。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故的高尚荫院士就组建了武汉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组,主持制定了我国综合性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承担主编微生物学方面全国统编教材的任务,编写的教材和教学成果屡屡获奖,为全国微生物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在国家级重点教材的编写、国家精品课程创建、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使武汉大学微生物学系列课程的建设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地位。目前的微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所拥有的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建设基础和具体建设单位,以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设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生命科学外国教材中心(设在武汉大学图书馆)等所拥有的基础与条件为依托,具备良好的建设基础与发展条件。 师资队伍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为了顺应新时代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需要,我们近年来对教学队伍进行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通过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实现教学团队人员间稳妥的新老交替,逐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学团队。在年龄结构上,17名团队成员中60岁以上教师3人,50~60岁教师3人,40~50岁教师7人,40岁以下教师4人;在职称结构上,17名教师中有教授(博士生导师)12名,副教授5名。团队成员包括中国科学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
授、珞珈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副主任,多位高水平引进人才等,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富有活力且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学术群体,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未来3年的团队建设期间,我们将以所拥有的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团队成员承担的大量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为纽带,通过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或者与校内其他院系(例如医学院、药学院)合作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构成,形成专业结构更加合理的微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此外,我们将进一步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并通过人才引进、队伍调整等措施,使教学团队开设的每门课程均形成良好的教师队伍梯队,实现团队整体的高水平教学。 二、团队设臵的课程系列 目前的微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以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微生物学”(专业基础课)为核心,以微生物学专业课和校通识课为系列,形成完善的微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这样的设臵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既符合当代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可为微生物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条件。 (1)专业基础课:“微生物学”。授课对象为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医学院及攻读生物学第二学位的各专业本科生。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生命科学专业知识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2)专业课:“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工程”、“病毒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大实验—微生物学技术”、“生物技术大实验—病毒基因工程”等。授课对象为那些在学习“微生物学”课程基础上希望进一步掌握微生物学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学生。对于那些有更高学习要求的学生,我们还鼓励他们选修本团队教师开设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如“高级微生物学”、“系统微生物学”、“极端微生物”、“现代病毒学”、“分子病毒学”、“医学病毒学”、“昆虫病毒学”等。一般来说,微生物学专业课程与学科发展结合更加紧密,选修多门微生物学专业课的学生大部分都成为微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或进入与微生物学有关的企业,最终成为微生物学方面的专门人才。 (3)全校通识课:“病毒与生命”、“微生物与人类社会”。这类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校内其他专业(特别是文科)希望了解微生物有关知识的本科生。所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开拓其视野,今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4)因材施教:对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目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设臵有国际班,专业课全部进行全英文教学,系列课程中的“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均有相应的全英文教学班,由在国外工作、学习多年的教师担任主讲。 三、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团队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团队教学水平 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教学团队建设和有效运转的根本保证。在未来3年的团队建设期间,我们将实行团队负责人领导下的课程组长负责制,进一步落实教学交流、研究与反馈制度。每学期由团队负责人主持,及时布臵团队任务;每月由课程小组负责人主持开展教学讨论、交流;每学期末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则定期安排教师集体听课、相互听课等。同时,通过鼓励并资助高水平教材的合作编写,鼓励并资助在教学中随时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补充与共享,鼓励并资助参与各种教研活动等措施,调动团队成员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意识,实现成员间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促进团队系列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1.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在所有课程系列的教学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以问题为中心”的“互动教”、“主动学”的教学新模式。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将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各课程的特点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例如,要求全体学生分若干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和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微生物学相关知识展板的制作、演讲与展示等。 设立团队内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预研基金,团队负责人会同有关专家对每门课程的教改方案和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审定和考核。同时鼓励各课程主讲教师申报各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鼓励进行双语教学,对获批教改项目给予适当的配套经费支持。 鼓励并资助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外各类微生物学方面的教学改革研讨会和发表微生物学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并根据提交会议论文、受邀进行大会报告或小组交流,以及论文发表期刊档次等情况给予一定的教学研究经费奖励。 2.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建设 继续组织和鼓励团队成员合作编写高水平微生物学相关教材,建设、完善微生物学教学资源库和教学网站,对相关项目进行适当的配套经费支持。在完成全彩色版《微生物学》和《病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均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任务的基础上,3年内将至少组织1~2本其他微生物学教材的编写。同时,继续和设在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教育部生命科学外国教材中心合作,提高对微生物学相关教材的研究、引进和利用水平,购臵一批能满足微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需要的国内外优秀微生物学系列教材及配套教学资源。 和湖北省美术学院的相关教师和研究生合作,继续进行微生物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完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示意图和动画的制作,并以设在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为基础,建设完善的满足微生物学实验教学需要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和微生物形态教学图片库,满足微生物学教学的需要。 3.科研能力和科研转化教学 教师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科研基础,做到“授人以渔”,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团队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核心和骨干,这为科研的教学转化,全方位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课堂教学:理论课教学中要求团队教师在授课中及时介绍学科最新进展;适时介绍有关微生物学的小故事和研究经历;尽量结合教师自己的科研实例进行有关知识的讲解,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考,拉近基础课课堂与科研的距离。实验课(生物技术大实验—微生物学技术模块、生物技术大实验—病毒基因工程模块)教学中根据团队教师的科研情况,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使上述两门门实验课形成系统强、综合水平高的教学体系,适应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课外讲座:定期邀请团队中及周边研究机构的科研名家举办针对本科生的专题课外讲座,介绍有关科研前沿,使学生具体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计划每年至少安排专门面向本科生的讲座2~3次,其他各类讲座多次。 (3)教学实习与开放实验:加强神农架野外生态考察和相关微生物学工厂实习,让学生在掌握微生物学基础技能的基础上,结合实习内容自主选题,自我设计,独立完成某些实验项目,加强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业余科研:设立团队内大学生业余科研基金,以团队成员强大的科研实力为基础加大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培养力度,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业余科研基金项目和发表科学研究论文。对指导本科生科研项目取得优异成绩并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的团队教师给予研究经费奖励。 (5)根据科研成果对学生实验项目进行改进:鼓励团队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学生实验课教学中。例如,最近完成研制的带细菌滤膜的U型管装臵和细菌平板影印装臵等从2009年起应用到了相关的微生物学实验课中。 四、结语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外部资源投入、体制氛围的支持,更需要能有效促进团队内部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的管理机制的激励。在未来3年的团队建设期间,我们将充分利用教育部、学校、学院的相关政策和教学、科研条件,通过建立完善的团队管理、运行机制,鼓励团队教师全方位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团队开设的微生物学系列课程建设水平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至2011年,将力争使团队开设的课程均能成为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优良、深受学生欢迎的优质课程系列。与此同时,我们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还将特别注重团队的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继续通过编写高水平微生物学教材系列、发表高水平教改论文、参加全国性教学研讨会、在教育部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举办全国微生物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以及接受访问学者等形式推广团队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促进全国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是作者在2009年高校生命科学教学论坛上的报告。陈向东教授是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返回页首 对工科流体力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西安交通大学 张鸣远 我从1995年起,在西安交通大学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流体力学教学工作至今,期间还曾主编和合编了本科生教材《流体力学》和研究生教材《高等工程流体力学》。近几年为编写和修订上述教材做准备,较为广泛地浏览了新世纪以来国内外特别是国外的相关教材和专著,同时对国内外流体力学教学改革的情形和现状作了一些调研。这里谈谈自己对我国工科流体力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与同行们交流和讨论。 1.读懂数学到理解流动的物理本质 为了定量地描述流动现象,需要应用数学工具。在流体力学学习过程中为了明白一个定理,甚至为了准确地理解一个概念,学生首先需要读懂数学,然而读懂了数学不一定意味着已经明白了数学符号背后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流体力学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从读懂数学到理解流动问题的物理本质有一个过程。我曾经遇到一个在国外工作多年的电子工程师,谈到他在大学学习数字信号课程时遇到一大堆数学公式,但只是在多年后的应用中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数字信号,流体力学学习有类似之处。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完成从读懂数学到理解流动的物理本质这一转变过程,这包括针对工科特点采用恰当的教材和授课方式,开设好实验课,在学生课后作业的基础上完成一到二次大作业,改进课堂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 在传统上,西安交通大学的流体力学实验课包含在流体力学课程中。为了强化实验课教学,能动学院建立了院教学实验中心,开设了独立的流体力学实验课,课时由原来的8学时增加到12学时,而原课程仍维持64学时不变。其中,演示实验有雷诺实验、伯努利方程、动量定理、绕流、离心泵、卡门涡街等,需要学生动手的测量实验则包括沿程阻力,孔板、文丘里管标定,边界层厚度,机翼升力等,让学生在观察流动现象和动手操作过程中加深对流动物理本质的理解。 对于工科的流体力学,采用的教材和授课方式也应与理科不同,不宜片面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和抽象的理论推导,将流体力学课当作数学课来讲授。同一定理或公式有多种推导方法,我个人觉得宜选用简单且物理概念清晰者。比如本构方程可以在应变率与粘性应力成线性关系的前提下,引用4阶各向同性张量来推导,也可以通过流体微元的力平衡关系(MIT Open Course Ware, Advanced Fluid Mechanics)来建立,前者几乎是纯粹的数学推导,而后者则采用了学生熟悉的针对单元体和隔离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又如应力张量的对称性,可以应用动量矩定理于一任意流体微元或一四面体流体微元来证明,两者推导过程都较繁杂,而应用动量矩定理于一正六面体则要简单明了得多。 雷诺输运公式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讲解办法或者是引用雅可比行列式将欧拉参考系中的流体微元转变为拉格朗日参考系中的流体微元来推导,或通过流入流出系统与控制体的物理量流率之间的相对关系来推导。其实,注意到系统由许多小的流体微元组成,因此系统的总物理量对时间的变化率D?/Dt等于组成系统的各流体微元的物理量???????对时间变化率的总和,即 D?Dt??D?????Dt????D?Dt?? (1) 当所取流体微元的体积??非常小时,上式右侧可写成积分的形式, D?Dt????D?Dt?? (2) 上式即雷诺输运公式的一种表示形式。 教师,包括我自己,在授课和编写教材时,在潜意识中往往习惯于选用理论性强,或形式上看起来“完美”的方式,对于工科流体力学教学,这其实不利于学生尽快完成从读懂数学到理解流动过程的物理本质这一转变。 2.大作业 独立地完成一定量的课后练习题是流体力学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解题过程本质上就是利用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训练过程。简单的课后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大作业则训练学生将实际工程问题简化为数学物理模型,并选用恰当的数学工具加以求解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流动过程本质的理解,将数学工具与物理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DpUuLhdue 图1 水火箭 图1左侧是美国NASA网站给出的水火箭示意图,可以简化成图1右侧的计算模型,要求在给定模型中的水容积和水容积上方空间内空气压强的条件下求水火箭上升的加速度、速度和高度,进一步求出最佳装水容积。这是一个变质量的加速运动问题,求解火箭推力需用到非惯性系中的动量定理,而火箭尾部出水速度的计算又需引用非惯性系中的伯努利方程,部分内容已超出课本范围,因此学生需要查阅相
关资料,然后推导相关计算公式、编程和进行数值计算。这一大作业在我的本科生教学中已实行多年,学生觉得对他(她)们来说是一次建模练习。 一个好的综合性或设计性作业练习有时相当于让学生完成一个小的科研项目。一本于1994年出版的英文流体力学教科书中[1]的一个练习题如图2所示,太阳能加热温室内的空气,由于内 图2 一种太阳能利用装置 外密度差在烟囱中产生流动以驱动涡轮作功,要求推导从这一装臵可以汲取的最大功率。据我所知,国内科技界曾就这一太阳能利用装臵进行过热烈讨论,并有学者以此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并获准开展了相关研究。 3.课堂教学 听说一些优秀的老教师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听课后不用再看书即可完成作业。对于这样的教师,我常怀着崇敬之情,也心向往之,但又觉得还有可商榷之处。更好的方法也许是不需要事事都讲解得非常清楚,可以只讲清思路和突破难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钻研问题。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自主地去学习。在此愿与同行们共勉,努力把课堂教学做得更好。 现在各个学校几乎都采用了电子教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等,但这些方法和方式仍然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走在了我们前边,许多国家已采用所谓“Problem-Oriented Teaching”的方法,课程学时中只有30%~40%或更少的时间由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其余时间则由学生自己围绕几个综合性或设计性项目钻研和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和提高。这样的教学显然更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更利于学生尽快学会用基本方程和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行这样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学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对教师较为宽松的管理和考核要求。 4.几点建议 4.1 提高教材质量 通过比较,我觉得国内流体力学教材与西方相应教材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国外优秀教材更新快,能较快地反映最新的科技进展,更接近工程实际。参考文献 [2] 所列教材在1990年出第1版,2009年已更新为第6版;参考文献 [3] 所列教材在1985年出第3版,2009年已更新为第7版。为方便学生节省时间完成课后作业,文献 [4] 引入了EES(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公式求解器,文献 [3] 则采用微软的Excel作为解题辅助。关于国内教材,我只见到毛根海教授主编的《应用流体力学》[5] 采用了自主开发的智能型求解器,具有自己的特色。 编写一本好教材需要教学经验的积累、丰富资料的占有,以及一段时间的艰苦脑力劳动,一本优秀教材则更需要多年的锤炼。期望国内教育部门和出版社能给作者以更有力和更高强度的扶持,在普遍提高教材质量的基础上出现优秀的国内流体力学教材。 4.2大力开发音像教学资料 国外在流体力学教学中相当重视音像资料的应用。如文献[3]开列的可免费在线观看的音像资源就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包括: 1)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Educational Corporation,22 Videos; 2) The University of Iowa,6 Videos及其他一些可自由下载的Videos; 3)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American Wrings; 4) Purdue University,Tacoma Narrows Bridge Collapse。 我们自主开发的、结合我国实际的相应资料则很少。 4.3开发学生用数值计算软件 美国John Wiley & Sons, Inc 与 Fluent, Inc 合作开发出供学生应用的CFD软件 FlowLab[3],采用该出版公司教科书的学校可免费安装,供学生学习流体力学过程中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对计算流体力学相关内容的学习。建议国内出版社借鉴国外的这一做法。 参考文献 [1] James A. Fay. Introduction to Fluid Mechanics. Cambridge: MIT Press, 1994 [2] Bruce R Munson, Donald F. Young and Theodore H. Okiish. Fundamentals of Fluid Mechanics, 5th Edition, New Delhi: John Wiley & Sons, 2002 [3] Robert W. Fox, Philip J. Pritchard and Alan T McDonald. Fluid Mechanics, 7th Edition.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2009 [4] Frank M. White. Fluid Mechanics, 6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2008 [5] 毛根海. 应用流体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本文是作者在2009年第四届力学课程报告论坛上的报告) 返回页首 构成“健康能力”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 傅水根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重在知识传授,因此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各项得力、有效的措施,将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我们知道,能力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予以培养的,人的潜力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被激发出来的。但能力如何使用,则在掌握能力的人身上。诚然,德才兼备的人拥有“健康能力”,可以当骨干和核心用;有德少才的人也可以放心用;而有才无德的人拥有“不健康能力”,必须慎用;无德无才的人则很难用。因此,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有能力,而且是拥有“健康能力”的人。 一、“健康能力”的概念 随着党和国家反腐工作的加强,我们不难看到,全国每年都有一批“能力”强的贪官被拉下马,每年都有一批“能力”强的高管被起诉,每年都有一批“能力”强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学术或其他行为方面违法乱纪。当然,其中也有不学无术,或能力不强的。这就说明,只有“能力”并不能使掌握“能力”的人健康地为人民、为社会谋取福祉。总有一批人希望将自己的“能力”凌驾于公众或他人利益之上,“不健康”地行使“能力”。或者玩弄手段、巧取豪夺;或者制造内耗、进行折腾。这是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相抵触的。 所谓“健康能力”,指的是具备“能力”而又能“健康”地行使“能力”,无论身处基层,还是身处机关、企业、教育、学术领域的领导岗位,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健康”地行使所具有的“能力”。 提出“健康能力”的概念,并不等于说以后就不会出现贪官,就不会出现腐败了,而是希望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明确“能力”所具有的两重性,使我们更加有意识地强化素质培养、重视正确价值观的树立,锤炼“健康能力”,自觉地抵御不健康行为,成为德才兼备和拥有健康人生的人。 二、构成“健康能力”四个关键要素及其关系 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健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人才的健康能力强,才能将我国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人才的健康能力强,才能使我国尽快发展为世界强国;人才的健康能力强,不仅能抵御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还能大大减少内耗、减少折腾。那么,“健康能力”是由哪些关键要素构成的呢?仔细分析,由下列四大关键要素所构成: 1.关键要素之一 ——知识 知识帮助我们认识主客观世界,是人类“健康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人类长期对自然(包括人本身)和社会共处、探究与斗争中所积累的产物,是对主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愈广博、愈深入,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了解、把握也就愈深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也就愈透彻,也就愈容易把握住人类自己。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道”就是知识,就是经验,就是规律。从这点出发,“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并没有过世。《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为什么长盛不衰,也正是这个道理。然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死的知识用途不大。因此,一定不能读死书,一定要掌握活的知识,或者将死的知识用活。这就必须参加实践,用好用活知识。而要用好用活知识,并发现新的知识,就必须发展几乎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 2.关键要素之二 ——思维(深度思维) 思维能力,是人类在与自然、社会的长期实践乃至长期搏斗中逐渐演化与发展出来的,是人类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最重要的能力。它反映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反映出人的创造性。人类要掌握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就要从所实践和观察到的表象中找出规律,悟出本质,归纳哲理,反过来顺应各种客观规律,指导事物的发展进程。 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于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能停留在完成任务的表层。如果做事停留在表层,虽然任务完成了,但却很少在思想深处有所收获。要有真正的收获,应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探究其中更深层面的东西,探究其中的物理、事理、情理、法理和哲理,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要从物质世界的有形中抽象出精神世界的无形来。这是比完成工作任务更高层面的东西。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深度思维。 深度思维,不仅可以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而且到一定阶段,可以发展出对事物的预见力和洞察力。处理复杂事物,处理不存在标准答案的问题,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处理开拓性问题,就需要较强的预见力和洞察力。掌握了深度思维的方法,无论我们工作在任何领域,横向可以拓宽,纵向可以深入。无论做什么工作,处于什么地位,都可以做出出色的成绩。要发展深度思维,就必须及早投身于各种实践。 3.关键要素之三 ——实践 人类本身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知识的发展,生产知识的发展,工程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实践具有对知识的探究与发现作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科学实验的实践,我们各学科所掌握的极为丰富的知识从何而来?实践还有另一类重大作用,就是对制度、设计、计划、方案、战略、战术的实现具有检测与反馈作用。新中国成立后60年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没有实践,我们的设计、计划、方案、战略和战术,怎样才能实现呢?没有实践,怎样才能了解我们的设计、计划、方案、战略和战术究竟好与不好呢? 实践是内容最丰厚的教科书,实践是贯彻素质教育最好的课堂,实践是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源泉,实践是心理自我调理的一剂良药,实践是完成从简单到综合、知识到能力、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实践能够探究和发展知识,实践能够使我们深入思维,增长智慧,发现真理。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素质,我们就不能保证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下,在面对酒、色、财、权的社会氛围中,始终坚持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 4.关键要素之四 ——素质 对于素质,历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到目前为止,很难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对普通人来说,提到“素质”二字,都大体会有所指。本文所提及的素质,就是建立在常人、普通人理解的基础上,而不赋予其他特定的含义。 素质是“健康才能”结构中最核心的要素,对个人的健康人生起着综合保障作用。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在人生的旅途上,都要经受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素质好的人,在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经济活动比较活跃的情况下,能够鉴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国家、人民有利的,什么是对国家、人民有害的。在明辨是非、对错、得失的情况下,能够不避风险、不放弃原则、不计较个人得失,及时做出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决定,这就是具有优良的素质。 由此看来,在“健康能力”构成的四个要素中,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实践是核心,素质是保障。只有充分发挥知识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作用,思维对主观世界的能动作用,实践对知识的探究与发现,以及对制度、设计、计划、方案、战略、战术等的实现、检测与反馈作用,才能挖掘出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并实现个人丰富多彩而又充实、健康的人生。 高等教育只是给了我们成才的基础。究竟是不是才,还要在毕业后经受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因为人才成长还有其他两个重要方面,这就是个人是否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参加工作后的自我修行,以及社会能否提供合适的舞台。当然,在这个舞台上表现如何要靠个人的努力。“健康能力”的培养也是这样,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必须经历终生的修行。人在社会中,外在的优良因素可以影响“健康能力”的成长;而外在的不良因素同样可能影响“健康能力”的成长。因此,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长期警惕,不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当我们掌握了“健康能力”,我们人生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智慧和真理,是社会义务与责任,而不是权势与财富。在追求智慧与真理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拥有权力与财富,但是我们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权力,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财富,来为社会、公众谋求最大的利益,使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明白了“健康能力”的核心要素,并学会处理好四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难道我们还怕没有创造力吗?难道我们还怕没有丰富多彩而充实、健康的人生吗? 参考文献 [1] 傅水根.深入挖掘工程实践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涵[J].金工研究,2002年第2期,P34-P35。 [2] Fu Shuigen, Wu Jin, Pei Wenzhong, Gao Ju. A Study on Cultiv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s[J]. Conference Proceedings Technology Training Initiatives-Challenges of Modern Industrial Training, p1-p4. 返回页首 教改动态 北京科技大学“大实践”特色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提出了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大实践?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取得了良好效果。 ——明确一个目标。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明确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中心目标。为此,学校提出了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大实践?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通过建设好校内校外两个基地,调动起教师、学生及企业三方的积极性,与科技竞赛、创业就业、社会实践、科研项目等四个平台相结合,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建设好两个基地。在校内,学校针对理科与工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专门建立了大学生自然实验中心与工程训练中心两个校级本科生创新基地,以及土环、冶金、材料、机械、信息5个院级本
科生创新基地。校院两级创新基地均设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室及交叉学科工作室与实验室。基地设勤工助学岗位给优秀的博士、硕士生,加强对本科生基础性知识的指导。此外,学校20余个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全部面向校级以上本科生创新项目开放。在校外,近4年学校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与1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共建了145个实践基地,覆盖了学校全部的44个本科专业。学校加大了与宝钢、鞍钢、首钢等大型企业的合作力度,为实习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如在首钢实习基地建有200个床位的专用学生实习宿舍,每年接待600名学生实习,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随着专业的增加,学校进一步拓宽实习基地覆盖面,与中科院、燕山石化、华北制药、北京金隅集团、北京海关、海淀法院、宣武区等单位签订了学生校外实习的合作协议,校外基地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 ——调动起三方的积极性。调动起教师、学生和企业三方的积极性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工作的关键。为此,学校从经费、机制以及成果三个方面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积极鼓励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对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指导教师,学校给予不低于一门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工作量,从而调动起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目前,有129名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学生方面,学校在实习经费使用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聘请企业技术专家给学生授课,介绍企业在技改方面的最新成果,提高学生对技术创新的兴趣。学校出台了《学生创新管理办法》,将科技创新活动学分化。对于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学生,学校加大奖励和推免力度。4年来,先后有150名优秀本科生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提高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学校在建立科研合作关系中一方面明确学生实习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依托企业生产实际,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路,从而使得企业在提供稳定实习场所的同时,也成为创新项目的源头。2007年,依托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实习基地开展的国家级项目?生物流化床在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回流液脱氮除磷中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立项的国家级本科生创新项目?铜带冷轧润滑剂研发及轧制润滑效果研究?研究成果在实习企业投产后,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两百余万元。据统计,2009年各类企业共接收学校各类实习生1503人,占参加实习学生的19.2 %。 ——做好四个有机结合。学校把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竞赛、创业就业、社会实践、科研项目结合,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平台。 一是与科技竞赛有机结合。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与延伸。在全国机器人大赛、智能车大赛、节能减排等科技竞赛中,参赛队员要完成的任务往往是跨学科、多专业的。为此,学校鼓励各竞赛团队将复杂任务分解为若干个专门的课题分别进行科技攻关,分别予以资助。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解决竞赛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指导教师、实验室资源的共享。通过科技竞赛,一大批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近年来,学校学生机器人代表队在全国第一至六届机器人电视大赛中稳居前三甲,两次获得冠军;学生智能车代表队在2008年、2009年度全国大赛上两次问鼎冠军。此外,学校每年有近200人次在市级以上的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奖励,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生科技创新先锋,推动了全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 二是与大学生创业有机结合。学校每年召开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是积极营造氛围,做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宣传工作,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以促进大学生发明专利申请为主题,开设知识产权专题讲座与课程,培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校园创新文化。二是实施以培育创业能力、孵化科技项目为主题的大学生科技创业行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技能与水平,并通过组织?挑战杯?、?摇篮杯?等科技创业项目大奖赛等形式,选拔推荐优秀创业项目。三是在以市级以上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并提供?保姆式?创业服务。大学生创新项目在科技创业基地免收房租、物业管理费;学校设立专利补贴专项资金,在校学生申报的专利经科研处审核后,对技术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好的优秀专利项目,将对其专利申请费和专利代理费予以补贴,并择优推荐进入科技创业基地孵化;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内设置专人,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各类孵化功能服务,对于优秀的科技创业项目,学校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扶持。 三是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工作思路,将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要安排在大一、大二的暑期,分两次进行。每次开展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2周,每次4个学分,共8个学分。分数进入学生成绩单。?新的模式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为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舞台。2006年,159名学生沿京杭大运河全线(1794公里)实地调研,后经过半年整理、分析、研究完成的《京杭大运河现状、保护及申遗政策调查报告》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2008年,由在校本科生牵头开展的城市流浪乞丐调查,以及形成的《城区乞丐问题: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京豫两地调查为例》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四是与科研项目有机结合。学校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和科技创新活动与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紧密结合,2004—2006届工科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有62%来自指导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2003—2006年,本科生参与了学校153项国家重点和基金科研课题研究,占学校同期该类项目的42%;在463项学生科技创新与学术实践项目中,有46%是结合指导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进行的。此外,学校积极做好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的相关工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更高的起点。 2006年以来,学校每年投入200余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本科生的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全校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共立项2339项,其中校级以上项目411项,学生单独申请或参与申请专利19项,制作实物80余件,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4项成果已投入生产,为企业创造效益5000余万元;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本科生,40%以上获得国内一流大学的保研资格或国外著名大学的奖学金,90%就业的项目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基本实现了满意就业。(转自教育部网站) 返回页首 编辑部地址:北京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高等教育出版社C座10层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编辑部电话:010-58581450,58582607 E-mail:xialh@crct.edu.cn ,liche@crct.edu.cn (以前各期内容可登陆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网站 http://www.crct.edu.cn/ 浏览)
正在阅读: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 - 图文03-07
走进菜园作文800字06-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集团军编制战斗序列大全05-02
寻找新的家作文450字07-11
江南落花梦作文600字07-02
格林童话《勇敢的小裁缝》全文(最新5篇)03-27
2018年超星尔雅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 期末考试答案09-20
电气设备检修规程01-13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4-15
ZFDW大型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03-2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教育部
- 高等学校
- 图文
- 专职守护押运人员枪支使用管理条例
- 专项训练必修部分选择题第五章 多媒体信息加工(信息技术基础)
- 2018年河南中招最后20天押题试卷 英语(一)
- 家平工业区屋顶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函
- 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一部分力学第一讲运
- 21世纪营销创新的焦点汇编
- 2017年小升初数学试卷 - 答案
- 八年级物理寒假专题 - 关于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问题上海科技版知识
- 4工程物资进场进场报验表1 - 图文
- 高财复习要点
- 北京市西城区2010年第二次抽样测试
- 汉语人名大全78页
- 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整理剂,纺织抗静电剂,抗静电助剂,防静电
- 古代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 - 图文
- 如何做小学科学记录本
- 合作方案公司范文
- 斯沃数控仿真软件6.5以上版本破解方法
- 紧密型联营合同范本(完整版)
- 数据结构实验运动会分数统计实验报告
- 价值辩题收集(已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