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光教你如何写新闻
更新时间:2024-01-22 22: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李强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阳痿的新闻与僵硬的宣传
《诤语良言——与青年记者谈新闻写作》序言
李希光
每天早上8时,“噼里啪啦”的古老的打字机声响打破了《人民日报》9号楼的宁静。在二层的一间朝阳的教室里,十几名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英语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坐在早年从延安窑洞里搬进北京城的十几台破旧的打字机后面,开始了一天的课堂生活。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兼新闻学教授站在讲台上刚刚主持完一场模拟记者招待会。 这是我和刘其中教授当年在研究生院学习新闻学的场景。
现任香港树仁学院新闻系主任刘其中教授既是我的师兄,也是我的师长,还担任过我的领导。他曾经担任过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特稿社社长、新华社驻西藏记者、新华社联合国分社社长、新华社体育部主任、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和《中国日报》香港版总编辑。 刘教授是1978年9月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的第一批研究生,我们称其为黄埔一期。而我在1978年9月刚刚上大学。我是在他从研究生院毕业4年后才进入这个新闻系读书,应该算是黄埔七期。由邓小平和胡耀邦亲自批准创办的这个新闻系从创建伊始,就引进了美国先进的新闻教育方法和理念:新闻学是一门职业教育,新闻学注重的是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新闻教育培养的不是矫揉造作的布道士,而是朴实的传播者。他们是用“普通人的声音”把事实传递给人民。记者是与事实,而不是与观点打交道,否则记者与作家、学者、官员和政客就没有区别了。为此,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新闻采访写作课的教授全部是从美国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中的著名记者和专家中聘用。
当时,这批被称为“中国新闻学黄埔军校”的学生,很自以为是,试图用一种新新闻学改造宣传式的新闻学,也就是要彻底改革中国的新闻界。这批学生中确实出现了一批风云人物,其中许多人至今仍然是中国新闻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如《人民日报》总编辑王晨、前《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新华社高级记者熊蕾、新华社副总编辑刘江、《中国日报》副总编辑刘邸中、新华社新闻所所长路小华、新华社洛杉矶分社社长司久岳、新华社上海分社副社长严文斌等。不幸的是,80年代后期,由于特定的环境影响,社科院新闻系从中国新闻教育领头羊的宝座上自动走了下来,再也没有了那个年代的青春活力。
所幸的是,社科院新闻系在其长达10年有余的辉煌时期培养的人还在,其深入人心的新闻理论、方法并没有泯灭。刘其中教授在繁忙的采访、写作和教学之余,运用他在中国社科院新闻系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理论,集20年之积累和经验,完成了这样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闻学专著。这本书讨论的是新闻采访写作,但是,其对当前中国新闻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不亚于任何一部只会空谈理论和概念的新闻学或传播学著作。当今的某些新闻传播界人士,一谈起新闻改革,差不多是千篇一律的照搬某些用滥了的语录和云山雾罩的概念。可是,一旦请他把他整天宣讲的那套新闻理念付诸具体的新闻报道时,他可能无从下手。刘其中在这本书里, 不是用那些不切实际的理论,要求青年记者“你必须这样、那样”, 而是用大家每天在中国和西方媒体上顺手捻来的大量实例,通过对比,向读者展示“最好这样报道,而不是那样报道。“
读了这本书,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如果你作为一家中国新闻媒体的总编、制片、主笔、记者、编辑,这可能是令你汗颜,不敢回头看看自己策划的、签发的、主笔的、采写编辑的那些不专业、甚至不公正的新闻报道。 一、新闻不是宣传
一年春天,北京一所大学的报告厅,听课的是一家报纸的近百名编辑记者。
“中国发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政治新闻事件的时候,比如北京召开‘两会’时,你们看不看报纸?”演讲人问。
“不看。”记者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 “为什么不看?”
“没劲,没新闻。”记者们又齐声回答。
“那么,你们自己就不能去采访有劲、有新闻的稿件吗?”演讲人问。 “‘两会’上都是空话、套话,不可能出新闻。”有人回答。 “你们难道不能摆脱空话、套话,采写有新闻的新闻?”
“不可能,这是体制问题。你难道想要我们丢饭碗吗?”很多人回答。
“我从你们这些记者口中听到这样的回答,感到非常、非常失望。”演讲人说:“两会报道的失败,有新闻体制本身的问题,但是, 作为记者编辑,更多的使他们个人的新闻素质问题。你们这是把自己在新闻采访写作上的失败归咎到体制问题上。”演讲人说。 在2003年2月28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内地记者情况通报会上,大会新闻组副组长杜亚力向300多家媒体表示:不要炒作“一号提案”、“提案大王”等。一号提案就是时间上的第一个提案,没有特别的含义,不要形式上的炒作;以前,很多地方媒体都热衷于报道“提案大王”,这个提了40个提案,那个提了38个提案,其实,认真做好调研,提一两个有价值的提案就够了,提案不在数量多,而要质量高。 杜亚力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提倡记者改进会议新闻报道,既要突出会议的主要内容,又要反映委员们畅所欲言的民主气氛;既要形成舆论声势,又要反映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既要做好程序报道,又要注重新闻的深度和专题报道。会议新闻报道既要严肃、准确,又要生动活泼、为百姓喜闻乐见。 这条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的消息,不仅是对中国媒体长期以来对重大会议报道形式的否定,更是对中国过去几十年来官方宣传模式的否定。那么,从形式上看什么是中国的宣传模式呢?中国宣传的面孔每天都在以过滥的政治缩合语、口号式的套话和程式化、模板化、脸谱化的写作套路在麻木着受众。
1. 僵硬的宣传模板
在中国媒体上最让公众不满的是,越是重要的新闻、越是重要的人物出现、越是重要的讲话、越是重要的外事会见、越是重要的发奖大会,中国的媒体越是模版化、脸谱化和程式化。
例如:发奖或表彰大会的报道模板:
某某部门、于某日、在某某地方、举行了某某大会、中央某某、某某、
某某、某某、某某……领导人参加、某某领导主持、某某某某某某领导向获奖代表颁奖、握手、某某领导讲话。
会场气氛隆重、某某领导宣布会议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某某领导发表讲话。
(领导讲话很长,但是很少使用直接引语。)
案例:
据新华社北京2003年2月28日电(记者秦杰 张景勇)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天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胡锦涛主持大会。朱镕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
今天的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灯火璀璨,鲜花如簇,气氛隆重而热烈。上午9时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宣布大会开始。在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中,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首先向获得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怡濂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胡锦涛在主持大会时强调,党中央、国务院为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隆重授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我们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臵,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他希望科技工作者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坚持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积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两会”或党代会的报道模板:
某日,某会议在某地开幕,某领导讲话(通常记者把口号式的好言壮语写进导语),某人主持会议,会场庄严气氛热烈,出席会议的人数、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人,出席会议的还有,出席会议的有关部门人士还有等等。
案例:
新华社北京2003年3月5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满怀信心地表示:党的十六大制定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我们伟大
的祖国已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迈上新的辉煌征程。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人民胜利前进的步伐。展望祖国未来,前景无限美好。
出席会议的2916名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朱镕基总理的报告结束时,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对即将结束任期的这一届政府的赞许和肯定。
人民大会堂庄严雄伟,气氛热烈;万人大礼堂华灯璀璨,花团锦簇。主席台帷幕中央国徽高悬,两旁是10面鲜艳的红旗。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主持大会。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曾庆红、王兆国、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李瑞环、李岚清、温家宝、贾庆林、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同志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时许,吴邦国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军乐队高奏国歌。 朱镕基在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过去5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从9个方面总结了5年来的主要工作体会,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提出了8个方面的建议……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王乐泉、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周永康、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王刚、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钱其琛、万里、乔石、宋平、刘华清、尉健行、荣毅仁、薄一波、宋任穷、徐才厚、何勇、邹家华、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佩云、周光召、曹志、王忠禹、肖扬、韩杼滨、杨汝岱、阿沛.阿旺晋美、钱伟长、任建新、宋健、李贵鲜、张思卿、钱正英、丁光训、孙孚凌、霍英东、马万祺、朱光亚、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白立忱、经叔平、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王文元……
外事会见的报道模板:
某某领导人、于某某日、在某某地方、会见了某某国家某某领导人。 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或富有成效)的谈话。
外事会见报道模板式案例比比皆是,笔者就不在这里浪费笔墨了。
每天随便翻开任何一家主流报纸,上面刊登的那篇可读性最差的新闻一定是严格按宣传模式制造出来的。不信,我此刻打开中国主流媒体,看看今年的两会报道:
迈上新的辉煌征程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侧记 《人民日报》第一版(2003年03月06日)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2003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来了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这是一届不同寻常的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将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化为全国人民的具体行动,为中华民族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进一步吹响进军号角。
3月的北京,柳丝含烟,芳草吐绿;雄伟的天安门广场,春风劲吹,国旗飘扬;庄严的大会堂里,蝴蝶兰叶绿蕊红,杜鹃花应时怒放,洋溢着浓浓春意。
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走向万人大礼堂主席台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事非经过不知难。人们清楚地记得,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紧要关头,中南海的灯光彻夜通明,党中央、国务院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中央领导亲临一线,发出决战决胜的动员令;在世界风云激荡、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的形势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给腾飞的中国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所有这一切,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
上午9时许,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宣布,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雄壮、嘹亮的国歌声响彻人民大会堂。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朱镕基总理坚定有力的话语,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掌声,代表着全国人民对本届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充分信赖,传递着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开拓进取的决心和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时间虽不长,内容却十分厚重,从过去五年回顾到今年工作建议;从宏观调控到结构调整;从?三农?问题到国企改革;从科教兴国到可持续发展;从维护社会稳定到转变政府职能……字字铿锵,声声入耳,全场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社会稳定,政通人和,这5年的成就有目共睹。?河北沧州市市长郭华代表激动地说。
盛世盛会,来自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族代表陈世平,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好时期?来形容现在的大好局面。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代表说,报告总结8条成绩催人奋进,概括的9条经验弥足珍贵,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和8个方面的建议切合实际。
历史如镜,鉴往知今;岁月如山,登高望远。辽宁丹东市市长姜作勇代表神情凝重地说:?作为新一届人大代表,既感到无上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福建省厦门市市长张昌平代表说:?如果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作是万里长征,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容不得丝毫的懈怠。?代表们纷纷表示,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开好头、起好步。
?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人民胜利前进的步伐。?这激昂慷慨的话语,激励和鼓舞着13亿炎黄子孙,迈上新的辉煌征程,开创美好未来。 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新华社2003年3月3日电 伴随共和国的诞生、发展和繁荣,高扬团结民主的旗臶,人民政协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政协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提出:中共十六大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进军的征程。人民政协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蓝天丽日下的人民大会堂红旗招展,万人大礼堂内灯火辉煌,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协会徽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格外醒目。
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238人,实到2150人,符合法定人数。 下午3时,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会议主持人贾庆林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乐队奏响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王忠禹、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李贵
鲜、张思卿、丁光训、霍英东、马万祺、白立忱、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和大会秘书长郑万通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
受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李贵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指出,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进军的征程。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民政协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人民政协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实现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各项任务,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写道, “新闻就是新闻, 言论就是言论。 记者不宜在新闻里发表个人见解; 如果真有个人意见发表, 请你写在评论、述评或个人署名文章里。”而上面这条两会开幕的报道中,就含有太多的记者个人的评论或结论,从而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可读性。
2. 令人麻木和窒息的宣传语言
上述那种文体的新闻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在西方媒体,同样也不会出现在半岛电视台这种成功的东方媒体上。因为,这不是新闻,这是夹杂了太多的个人抒情词句的政府公告。不是说政府公告或公报不能作为新闻报道,正如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指出的,“关键在于报道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怎样报道和报道中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刘其中特别提出反对新闻报道浮华的文风。他指出, 当前媒体流行的不良文风包括: 一.与新闻主题无关的铺垫太多,致使文字拉得太长;二. 遣词造句太花哨,太别扭.花哨,别扭的让人不得要领; 三.故弄玄虚,把本来十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记者不会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实质性的内容直截了当,明白无误地报道出来,而是追求美丽的词藻,作许多与主题无关的铺垫, 把文字拉得太长。再如:《忠诚于公正的天平———记全国模范法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盛勇强》(《人民日报》2003年3月2日)的开头:
伴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人们法制观念的提高,法院越来越成为排解社会矛盾的场所,而法官因其工作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也同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在为中国法制的建设而辛勤工作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盛勇强就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在20年的司法工作实践中,盛勇强刻苦钻研审判业务,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商事案件的审判规律,成为上海法院民事审判领域的带头人??
刘其中对上述这类文风批评说, “一连串口号式的直接引语,一大片的黑压压的浓重的文字,一大堆令人发怵的政治术语!试想,这样的一些套话组合怎么能激发一般读者的阅读兴趣?怎么能起到抓住读者,吸引他们继续往下阅读的作用?”
从文革到今天,一位西方学着把中国新闻媒体的时政报道形象地形容为“数字政治”。这种比喻,虽有讽刺挖苦的意思,但是却很到位。比如,中国媒体上每个时期出现过的大量的政之缩合语, 如“一斗二批三改”、“一二一计划”、“三要三不要”、 “四个不
忘、”“双承诺、三管好”、“五讲四美三热爱”、“三下乡活动”、“三农问题”?? 此外,中国媒体上还要大量的行业性缩合语,如“同比增长”、“低保阶层”、“团购”、还有大量的地方政府自己创造出来的缩合语,如新华社播发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安阳开展“一正一创一满意》。 这些政治缩合语的出现,不仅令新闻编辑记者头痛,而且,更令读者头痛。
二、 新闻不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故事
下面,让我们看看另一个西方记者是如何利用中国召开两会的新闻由头,报道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
2002年3月9日《南华早报》,记者 Mark O'neill 北京报道《“我不知道谁是我的代表,别人也不知道”》:
对于梁国雷(音译)这个在街角摆滩卖饮料和香烟的人来说,两会跟他毫无关系。 ?他们称自己是人民代表,但是,我不知道谁是我的代表,我想别人也不知道他们的代表是谁。我们从来没有投过票,?他说。
46岁的梁先生是改革进程的失败者。4年前在一次性地获得了4万元的补偿后,他从一家国有冶金厂下岗了。今天他依靠这个烟滩过着贫困的日子。
他跟他的邻居坐在他的小屋里,观看电视的两会报道。他们感觉这个会议好像在遥远的另一个星球召开,尽管会场离他家仅有几公里。 ?为什么两会代表和委员那样高度称赞政府,而且议程完全跟着朱镕基的政府报告转??邻居李敏(音译)说,她是一个退休工人。?如果大家都同意这个报告,开这个会还有什么意义?根据我们的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至高无上的独立机构,可以讨论任何事情?……
为什么梁先生和他的邻居李敏看了电视后,会感到这个会议好像是在另一个星球召开的?香港《信报》崔少明的一篇文章《把伟大的新闻改革进行到底》是这样分析《新闻联播》的 :
《联播》首先读出大会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最高指示要照念可以理解。但接着的女声旁白用文艺腔高声朗诵。第一句?春风五度?(意指本届人大已开了五次会。录像见http://www.cctv.com/specials/2002two_meeting/index.html)后,接着是连串褒词:人民大会堂?庄严?,代表们?呕心沥血?、?纵论天下,大江南北?、春风吹遍....,使你想起革命样板戏。
以下摘录上网的《新闻联播》新闻第二则旁白文稿《未来,让我们共同开创——闭幕会侧记》的描写部份以为证:
?日出千山秀,花开万里春。气势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旭日映照下更加庄严肃穆。....沐浴着晨辉,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目光果敢坚定,他们的步履自信从容。.....红日已
近中天,阳光普洒大地。.....代表们豪情满怀。勉励的话语,共同的承诺,与一双双紧握的手,汇成激情的海洋。.... 才送春风吹绿柳,又见桃花映红墙。‘十五’开局之年盛事不断,喜事连连。....‘二月二,龙抬头’。今天恰逢农历二月初二,东方巨龙将再一次昂首腾飞。? 在境外看很难明白,写政治新闻为甚么像编样板戏。所用的?美语?高两个八度,本欲唱好,反令人敬而远之。
写新闻的基本准则是尽少加入与事实无关的字句。这篇报导大赞天气。难道会议成果要看天?若这次?欢欣鼓舞?是因为?春风、红日、花开、绿柳?,明年的会议万一?漫天风雪、飞沙走石、乌云密布、狂风落叶?(北京日前就有沙暴),是否就?垂头丧气??而一旦大江南北并非春风吹遍,而是天灾频传,那又是否?天谴??
而众人在会后握手道别举世皆然,写来作甚?握手?汇成激情的海洋?更只能写在诗歌里。人民大会堂作为会场有必要写,但?庄严?与会议成果无关。好话太多徒然自缚手脚。今后万一忘了说庄严,就会被怀疑会议贬值。同样,今年我们有幸选上?龙抬头?的二月初二来闭幕。但明年闭幕若未能择吉,中国这条巨龙是否就变成死蛇烂鳝?
开放二十多年后仍然如此报导国家大事,令人担忧。文风反映了思维。这里彰显的是开放改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局限。
但是,2003年的《新闻联播》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新闻特写:新老合作谱华章 意气风发踏征程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2003年03月03日)
为国是建言,为发展献策,2238名新一届人民政协委员,飒爽精神、意气风发地向我们走来。汇聚各党各派、各族各界的精华力量,时代赋予了这一届政协委员们新的使命,那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展才智。
虽说是春寒料峭,却挡不住委员们参政议政、共商国是的高涨热情。这边刚刚走过稳健成熟,有备而来的老委员,那边已经迎来激情澎湃,蓄势待发的新委员……
今天委员们怀揣着一份份沉甸甸的提案、建议,走进了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在今后的十二天里,他们将以满怀赤子之情,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商国是。他们将团结海内外一切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2002年11月2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的记者于泽远写的报道摘录:
中共十六大终于结束了,中国官方媒体跑时政新闻的“老记”们刚要舒展一下紧绷的神经,却发现今后的工作比十六大以前更紧张——以前只重点报道7个常委的活动,现在新老常委级领导变成了15人。
十六届中共政治局有9个常委的消息刚公布,一名报道领导人活动的资深记者就抱怨:“在明年三月份前,我们别想再休假了。”
此话怎讲?原来,6名老常委虽然退出了政治局,但他们卸去的只是党内职务,他们身兼的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政协主席等职务必须等到明年三月的“两会”后才能交割完毕,在权力交接前他们的活动仍享受“常委级待遇”,媒体不敢不敬。而新一届常委媒体当然就更不敢得罪——没办法,就按15个常委去“跑”吧! 在中国,有权现场报道常委级领导活动的也就是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国际广
播电台等少数几家“中央级”媒体,各媒体又都有固定的记者采访常委们的活动。享受“常委级待遇”的人数翻了一倍,而且新老常委们暂时都还闲不住,那些专跑常委的老记们自然也别想轻松了。
“老记”闲不住了不算什么大事,但新老常委的频繁活动可就难煞了各“中央级”媒体的“老编”。按规定,“中央级”媒体必须报道常委级领导的公开活动,而在报道顺序和版面安排上一点都不能马虎——谁排前谁在后可是中国的政治大事,一不小心就可能给媒体带来不测之祸。
每晚7点播出的《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也最受党政干部关注。节目的正常时间是30分钟,但自十六大举行以来几乎每天都要超时,有时甚至超过一小时。 某电视台的一名编辑说,现在他一拿到领导人的长篇“重要讲话”就感到害怕,照单全念吧,肯定要挤占别人的时间,裁减过多又肯定挨批。怎么办?只有延长新闻节目的时间,“你没注意这两天都快8点了,新闻还没播完?”
还有一名记者带著几分玩笑说,他们这次报道十六大“创造了一项新记录”,就是在新一届政治局名单揭晓那天,他们的王牌节目“从30分钟被拉长到近两个小时”。领导人活动的增多似乎并没有引起百姓观看电视的兴趣,北京师范大学的郑老师说,他现在基本不看新闻,“因为离我们太远”。
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中国的读者不爱看中国的报纸?从新闻写作上看,刘其中将其归咎于中国报纸“直接引语太少、个人观点太多”、“背景太少、”“解释太少”。
1. 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没有直接引语
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讲了一个我可能在清华大学新闻学课堂要经常引用的故事:1995年刘其中在天津世界兵乓球比赛中采访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并按照规定送稿给在场的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审稿:
萨马兰奇说,要组织好大型国际体育比赛,必须有两个条件, 一是准备工作必须井井有条, 二是东道主必须有较高的运动水平。
他说:?这次世兵赛的成功举办表明, 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这次大赛的组织工作非常成功。?
他还说:?这次世兵赛的成功举办还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举办更大规模的国际体育赛事。?
审稿人对这篇稿件的文字没有作任何改动, 但是把直接引语的引号统统删除了。
刘其中在书中引用了英国作家刘易斯.卡塔尔的一句话:“没有图画、没有对话的书, 有什么用处?” 托尔斯泰在谈到《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力量时, 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叙述, 我不解释。 我只展示, 我让我的人物为我说话。”
我曾经多次撰文写道:“不能产生画面、没有直接引语的新闻,有谁去看?” 但是,正
如刘其中指出的,在中国记者编辑队伍中, 喜欢使用、善于使用直接引语的只占极少数。 大量使用直接引语的新闻写作风格早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记者这个职业诞生之初就开始成为最有效的新闻文体。早期的那些大力倡导并使用这种文体的一些西方记者后来都成了大作家。如海明威等等。美国那个时代的现实主义传统就是依靠这些记者在他们的新闻报道和采写中形成的风格。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新闻报道与写作》教材中写道:“报道新闻应该进行‘展示’而非‘陈述’的定律就是:必须把直接引语写入新闻的重要部分。 记者在采访时都会留意闪闪发光的言辞、犀利透彻的评说以及新闻人物对新闻事件的简要概括。 直接引语能使新闻事件更具戏剧化色彩, 能使读者直接聆听新闻人物‘说话’。 此外, 它还是帮助读者做到真实报道的手段,能使读者直接感受到新闻事件是否真实。 总之,如果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 读者就可这样推断:既然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在直接说话, 那么这件事必定真实无疑。“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教程则认为,直接引语会使新闻增加色彩, 提高可信程度。 使用直接引语是在说话人与读者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 直接引语具有个人的性质。 一看见引号, 读者马上就会意识到, 下面的内容必定非同一般. 直接引语还能改变新闻的节奏和韵律, 使扳着的面孔骤然”多云转晴.”刘其中进一步解释说, 直接引语是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新闻人物所说的话, 使用了直接引语的新闻会更富人情味, 语言上会更富色彩, 行文上更富变化, 读者读起来会更感到亲切生动。 直接引语是常常是新闻中的点睛之必, 会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对于中国媒体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直接引语一般都有出处,即消息来源。 一旦因引述内容而陷入诽谤官司之类的麻烦, 记者只要引述无误, 都可以避免或减轻自己在法律上的责任。如果从新闻编辑记者和主编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来判断,中国近些年来的大量媒体被告事件不乏与该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太多的发表记者个人观点而不使用或少是用直接引语有关。
2001年,刘其中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三大报使用直接引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三家美国大报在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的占93%, 其中一篇高检使用了三条以上直接引语的高达76%。 在美国的报纸上,几乎是没有直接引语就不成新闻报道。
而中国新闻界是什么情况呢?刘其中的调查(1996)显示,《人民日报》使用了直接引语的新闻仅占8%, 新华社使用直接引语的新闻仅占5%.刘其中还对香港两家有影响的报纸《明报》和《东方日报》使用直接引语情况做了调查(2001),发现两报使用直接引语的新闻仅占3%。我最近随机抽查了《中国青年报》,发现这家全国公认的高质量报纸在直接引语的运用上远远低于国际水准:
《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23日头版共有9条新闻: .河南着手防治“交通厅长腐败” .全国青年外事工作会议召开 .韩警方逮捕大邱地铁纵火嫌疑犯 .民企国企平起平坐
.第46届“荷赛”儿童大奖评出 .渤海湾一滚装船遇险
.沈阳取消“民办公助”学校 .韩国第三大企业集团老板被捕
.雷锋传人汪家胜
上述九条新闻中使用直接引语的仅有一条《雷锋传人汪家胜》。
再看一看《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28日的头版,共有12条新闻:
.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 .胡锦涛会见卡斯特罗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二次会议 .全国政协举行第四十八次主席会议
.纪念学习雷锋活动4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名单 .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名单 .李泓霖:志愿行动从中国走向世界
.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青年志愿者李泓霖 在纪念学习雷锋活动4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取消各种政策性限制 .团中央20万元团费紧急支援新疆灾区 .发生爆炸的北大清华餐厅恢复营业
上述新闻作品中,使用直接引语的仅有《李泓霖:志愿行动从中国走向世界》一条。 刘其中说,没有消息来源,意味着这是记者自己的观点。这会导致读者对报道客观性的怀疑。
最为可惜的是下面两条现场新闻,本来很自然地就可运用直接引语增强其感染力和现场感,但是,记者却一个字的直接引语都没有引用:
震后第一所帐篷小学开课
据新华社新疆巴楚2月26日电(记者陈国安 高峰)在新疆地震灾区的琼库尔恰克乡十八村,克孜力克姆小学在历经毁灭性灾难后,今日恢复上课。
新疆军区某部战士们在克孜力克姆小学原校舍的废墟旁边,搭建了6个帐篷,课桌整整齐齐地摆在帐篷里。记者赶到学校时,一百多名学生已经整齐地站立在操场上。巴楚县教育局副局长奥斯曼.米吉提介绍说,在此次地震发生时,当时在校的学生没有伤亡,因为当时大家都在操场参加升国旗仪式,另外有13名学生死于家中,25名学生受伤。
奥斯曼.米吉提介绍说,琼库尔恰克乡小学、中学和分校近期有望复课。目前最紧缺的是课本、教材和桌椅。
新疆震区抢险工作基本结束 灾民住进帐篷吃上馕
《中国青年报》巴楚2月26日电(乌鲁木齐晚报记者姚刚)今天,新疆巴楚-伽师没有人员伤亡增加的消息,震区抢险工作基本结束。
目前,灾区被埋压人员已基本抢救出来,750多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接受治疗,2000多人在
临时医疗点得到救治。3天来,当地政府共发放近12万个馕,并调运110多吨面粉,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
3天来,有关部门向灾区运送了10吨塑料薄膜和5000顶帐篷,从外省调运的6000顶帐篷也将在26日晚运抵巴楚灾区。当地政府和部队已采取措施,准备连夜将帐篷发放到灾民点。新疆自治区筹集了3万条棉被,现已发放到位。
记者在受灾较重的巴楚县阿拉根、色力布亚、琼库尔恰克3个乡发现,目前灾民的情绪基本稳定,部分灾民已经开展自救,用木条和当地政府分发的塑料薄膜搭建临时新家。
2.重大新闻不提供背景,百害而无一利
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与公众利益最密切相关的毫无疑问是时政新闻。在时政新闻中,政府部门的人士变动,毫无疑问是公众最需要知道的。但是,中国媒体对于这类公众需要知道的新闻人物、新选举或任命出来的领导人,往往是由新华社或《人民日报》发几十个字的短消息, 通报这位新市长、新书记的名字, 其他好象都属于保密范围,公众无权知晓。如《人民日报》2月21日报道:
龚学平当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韩正当选上海市市长蒋以任当选上海市政协主席
本报上海2月20日电 记者谢卫群报道: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选举龚学平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选举韩正为上海市市长;选举滕一龙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在19日闭幕的上海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蒋以任当选为市政协主席。 当上海新市长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新闻里的时候,必须对他的背景作充分的交代。刘其中对那种不交代人物背景的新闻报道实在不敢恭维。他说,“这些新人是经过严格挑选或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新的岗位上是要领导大众、是要为人民服务的, 人民肯定关注这些人是否有能力把党和国家委托他们的事情办好, 因而也有兴趣、有权利了解他们的教育、家庭、政绩、个人品德、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把这样的情况公之于众只有好处, 没有不利。”然而,在中国的媒体上,对于由于没有这些人的背景性资料信息,这些人好象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有关他们的谣言满天飞。
3. 客观报道的大忌:时刻不忘记者“我”
新闻之所以坚持真实性第一的原理,因为新闻出售的就是真实。新闻的真实性品牌建树来自其客观公正的报道视角和写作手法。新闻客观报道的大忌是,在新闻报道的叙事中,把记者本人写进去。记者把“我“写进去,给读者的印象是,记者试图把自己变成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想让读者感觉到他(她)是新闻事件(不是新闻报道)的制造者,感觉到记者“我”的重要性和记者“我”的观点的重要性。但是,记者“我“的视角,不仅不令读者感到记者“我“的重要性,反而感觉到他(她)在卖弄自己。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因此大打折扣。一个有智慧的公众只会感觉到这是记者“我“个人的观点和偏见,而不是公正客观的新闻报道。打开中国的报纸,差不多每天都可以看到这种突出记者“我”的立场、视角和观点的新闻作品:
刘其中说,除非极少数的新闻作品使用第一人称写的,绝大多数作品使用第三人称写的,新闻的作者是记者,这是不言自明,人人知道的常识.然而,打开中国的报纸,读者满目是”记者日前从某某部门获悉”,”记者最近从某某会场了解到”’”某某告诉记者”,”某某接受
记者采访时说”之类的废话 刘其中指出,”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重复,而重复不仅是浪费,而且有损于文字的简练.下面这条新闻访谈是作者随意捡来的,,请读者数数这个记者在文中使用了多少次”记者”这个词语:
刘其中写道,“新闻作品是记者的劳动成果,在点头里署上记者的名字署天经地义.但是,在已经署名后,在导语中再次使用’记者走访’,‘记者获悉’之类的文字,就有点画蛇添足.在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 这种重复实在多余.”
4.解剖一篇宣传式新闻作品
让我们先一起读一下《中国青年报》2002年5月3日《今日军营巡礼 情爱洒在雪山草地》的通讯:
雪山诉说着子弟兵的恩情,草地铭记着?金珠玛米?的功绩!
四川壤塘县人武部回归军队建制12年,始终保持与藏区群众血肉联系,使万名生活贫困的藏区人民,过上了幸福文明的好日子。他们先后56次受到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的表彰奖励,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伴着5月飞雪,我们走进高原,聆听他们的故事……
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4.8摄氏度,北部无霜期仅25天的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麓的褶皱里。1990年初的一天,一辆北京吉普车拉来了壤塘县人武部回归军队的第一届班子领头人———部长刘维芳、政委李尚武。他们在乡村转了20多天,既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感到吃惊,更为当地贫困落后的生活感到震撼。他们想不到全县3万多人,竟有40%吃不饱,不少户全家只有一身出门衣服。大灾之年,一些人饿得受不了,竟以草根、树皮充饥。
面对严酷的现实,部党委会?一班人?立下铮铮誓言:不管地理条件如何受限,自然环境如何恶劣,只要穿这身军装,就要想一切办法为乡亲们实现温饱努力!
要在雪山草地让乡亲们吃饱穿暖实属不易!武装部官兵走进村庄、农户,与藏区群众结起扶贫帮困对子。阿诗玛村是全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村,不通公路不通电,乡亲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日子。1992年大雪刚开山,人武部官兵就驮着背包,带着干粮,挎着水壶,骑马进了村。他们争取到资金20多万元,在村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引进了良种间种套种技术,为178户牧民安装了太阳能蓄电池。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全村基本形成了?造血功能?较强的经济格局,集体经济由272元上升至1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由150元上升到760元,全村有103户人家脱贫。
?外面进不来,里面出不去?,也是造成壤塘藏区群众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从1990年冬季开始,武装部领导带领民兵开展起了为期数年的交通大会战。尽管风雪遮住了路标,冰雪冻住了步伐,但丝毫没动摇大家?只要藏区群众过上好日子,不说下雪,就是下刀子也要上?的决心。他们昨逢暴风雪,今战泥石流;逢山开路,遇河搭桥,12年先后修通了9条186公里公路、40多座桥梁。昔日天堑如今变通途,形成了连接两省七县的公路交通网络。 壤塘县领导告诉我们:12年来,人武部官兵行程3万余公里,先后对22个乡村实施扶贫帮困,使1000多户群众越过了温饱线。乡亲们称解放军为?穿军装的活佛?!
为把现代知识带进高原,让愚昧落后远离牧区,人武部官兵采取定点辅导、集中学习等方式,办起?雪山夜校?和科技培训班,不间断地深入乡村传播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为使藏区群众融入社会大文明,他们承包了全县的?村村通?工程,为每个乡镇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使古老的藏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南木达乡过去只有一所小学,为让孩子们都有书读,在运输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武装
部人员肩扛背驮,硬将50多吨建筑材料送进了60公里外的山中,历时4年,建起了该乡的第二所学校。他们还与67户人家结成?穷亲戚?,常年实施?换工助学?,确保了孩子们安心学习。
12年来,壤塘县人武部先后帮助5个乡村建起了小学,将200多名藏区孩子请进了课堂,其中100多人考上了初中、高中,13人考上了中专、大学。
1993年9月,壤塘县棕柯乡与近邻炉霍县宗麦乡发生草场纠纷,双方数百人聚集一起,要一比高低。千钧一发之际,人武部领导率领工作组赶到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将一场流血冲突制止。事后,双方都带着哈达上门感谢子弟兵:?要不是武装部的‘金珠玛米’及时出手相帮,我们不知道要干出什么蠢事!?
在壤塘藏区,还传颂着一个藏族阿爸与68个?儿子?的故事:1993年,68岁的孤寡老人确尔森因患眼疾双目失明,老人失去生活信心,几次欲寻短见。人武部领导知道此事后,安慰他:?老人家,如果不嫌弃,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子,为你养老送终吧!?从此,官兵和民兵照顾起了老人。没生活日用品,大家给他买;没粮食吃,官兵给他送去;生病了,大家背他上医院治疗。就这样,先后有68位官兵、民兵一照顾老人就是9年。4月中旬,人武部副部长格木基调新单位任职,临行前他特来向老人辞行。老人满含热泪,用动人的歌声为?儿子?送行:?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
请再跟我一道点评一下这篇通讯(斜体为点评):
雪山(雪山能说话吗?这是记者个人感情的抒发。 新闻在于用事实说话, 展示事实,而不是讲述记者的感觉)诉说着子弟兵的恩情(用字太大、太空,应该用一个具体感人的细节和充满了人情味的故事展示子弟兵的恩情),草地铭记( 草地有记忆吗?写新闻不是写诗)着“金珠玛米”的功绩(又是一个空洞的词,为什么不能用一个鲜活的故事或事实来展示这个功绩?)!
四川壤塘县(四川壤塘县在哪里:除了当地读者外,谁会关注这个偏僻的县?《中国青年报》是全国,也是全军读的报纸,因此,它有理由要报道读者所在地发生的新闻。但是,正因为它是一张全国性报纸,它发表的每一篇地方新闻都需要有一个全国的视角,也就是说,让黑龙江读者、海南驻军读者感觉到四川壤塘县发生的事情正是我周围甚至与个人相关的新闻事件。 因此,地方新闻的全国视点就是:外地新闻本地化。“外地新闻的本地化”在于强调人的共性,从人性出发,从人的故事出发,而不是强调地域、单位等等让读者产生局外感的内容)人武部回归军队建制12年,始终( 需要细节说明,否则这两个字读起来苍白无力,甚至有点夸大其词感觉)保持与藏区群众血肉( 没有具体真实感人的故事,如何让读者感觉这种血肉关系的存在)联系,使万名( 有冲击力的新闻是一事一报,重点写好一家一户一人的故事,远胜于“万人”致富的空话)生活贫困( 如何贫困?全家穿一条裤子?盖一床被子?)的藏区人民,过上了幸福( 什么样的生活堪称“幸福”?没有具体描述,又市空话)文明的好日子( 前面用了“幸福”,后面又添“好日子”后缀,实属累赘)。他们先后56次受到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的表彰奖励,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读者不在乎他们获得多少次名目繁多的奖励,他们关注的是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样一个经典故事正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理,一开始就要给读者讲故事。但是,读者到现在,不仅没有看到那个庙和老和尚,连山也没有见到)。
伴着5月飞雪(多大的雪?有多厚?),我们走进(如何走进?步行、骑牦牛、乘吉普车)
高原( 对高原的描写),聆听他们(“他们”是谁?)的故事??
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4.8摄氏度,北部无霜期仅25天的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麓的褶皱( 专业行话没有解释,99%的读者不明白)里。1990年初(新闻报道讲求时效,如果一定要把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写进新闻报道中,要尽量通过突出强调其中的人情故事,而不是强调“时间”,用人的故事冲淡“时效”问题带给读者的距离感)一天,一辆北
京吉普车拉来了壤塘县人武部回归军队的第一届班子领头人———部长刘维芳、政委李尚武。他们在乡村转( 这些部队领导在村里如何“转“/如何吃?如何住?新闻要回答读者对关键细节的问题,而不是留给读者疑问,否则给人虚假感)了20多天,既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感到吃惊,更为当地贫困落后的生活感到震撼。他们想不到( 多余的5个字。前面既然“震撼”了,当然意味着他们是没有想到的)全县3万多人,竟有40%吃不饱,不少户全家只有一身出门衣服( 好细节!)。大灾之年,一些人饿得受不了,竟以草根、树皮充饥(好细节!)。 面对严酷的现实,部党委会“一班人”立下铮铮(如果后面引用的誓言本身铮铮然掷地有声,誓言前面何必要加上铮铮俩字,简直有点画蛇添足。如果后面的誓言让读者听起来,好无力量,“铮铮”二字反而虚假)誓言:不管地理条件如何受限,自然环境如何恶劣,只
要穿这身军装,就要想一切办法为乡亲们实现温饱努力!
要在雪山草地让乡亲们吃饱穿暖实属不易!武装部官兵走进村庄、农户,与藏区群众结起扶贫帮困对子。阿诗玛村是全县最偏僻、最贫困的( 偏僻和贫困都达到了之最,读者想知道具体情形,但是,记者没有描述。新闻作品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没有视觉感的形容词)一个村,不通公路不通电( 好细节!),乡亲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日子。1992年(为什么记者总是使用10年前的事例?)大雪刚开山,人武部官兵就驮着背包,带着干粮,挎着水壶,骑马进了村。他们争取到资金20多万元,在村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引进了良种间种套种技术,为178户牧民安装了太阳能蓄电池。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全村基本形成了“造血功能”较强的经济格局,集体经济由272元上升至1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由150元上升到760元,全村有103户人家脱贫。
“外面进不来,里面出不去”,也是造成壤塘藏区群众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从1990年冬季( 又是一个10多年前的事例。记者难道是根据一篇当地政府或军队总结报道改写的?记者最近没有去当地做新的采访?)开始,武装部领导带领民兵开展起了为期数年的交通大会战。尽管风雪遮住了路标,冰雪冻住了步伐,但丝毫没动摇大家“只要藏区群众过上好日子,不说下雪,就是下刀子也要上”的决心。他们昨逢暴风雪,今战泥石流;逢山开路,遇河搭桥( 绝不可以把新闻写成快板书、京剧唱词,读起来,既好笑,又虚假),绝不可以,12年先后修通了9条186公里公路、40多座桥梁。昔日天堑如今变通途,形成了连接两省七县的公路交通网络。
壤塘县领导(这又不是敏感问题,信源不愿透露姓名。县领导也要有个名字,没名名姓的领导就显假),告诉我们:12年来,人武部官兵行程3万余公里,先后对22个乡村实施扶贫帮困,使1000多户群众越过了温饱线。乡亲们( 除非大家齐声喊,否则怎可用“们”?最好还是有名有姓引用信源好)称解放军为“穿军装的活佛”!( 好引语!) 为把现代知识带进高原,让愚昧(没有电灯公路不等于愚昧。中国5000年,人类几千年,都生活在没有电灯汽车电视中,难道可以称他们都生活在“愚昧”中吗?难道游牧文化就等于愚昧落后吗?在新闻报道中,用词造句要避免使用有种族偏见、文化偏见、自以为是、自
我中心的判断)落后远离牧区,人武部官兵采取定点辅导、集中学习等方式,办起“雪山夜
校”和科技培训班,不间断地深入乡村传播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为使藏区群众融入社会大文明( 什么是社会大文明?北京拆古老的四合院,建水泥钢筋大楼就是融入“社会大文明”?)他们承包了全县的“村村通”工程,为每个乡镇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使古老的藏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南木达乡过去只有一所小学,为让孩子们都有书读,在运输条件不具备(具体是什么样的道路条件?)的情况下,武装部人员肩扛背驮( 很好的细节故事,应该再细一些,作为逸事用在导语中),硬将50多吨建筑材料送进了60公里外的山中,历时4年,建起了该乡的第二所学校。他们还与67户人家结成“穷亲戚”,常年实施“换工助学”,确保了孩子们安心学习。
12年来(为什么总用10多年来,而不是讲现在发生了什么?不要忘了新闻的基本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或者最有效的新闻报道: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壤塘县人武部先后帮助5个乡村建起了小学,将200多名藏区孩子请进了课堂,其中100多人考上了初中、高中,13人考上了中专、大学。
1993年9月(又是一个10年前的事例!),壤塘县棕柯乡与近邻炉霍县宗麦乡发生草场纠纷,双方数百人聚集一起,要一比高低。千钧一发之际,人武部领导率领工作组赶到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两个空洞的成语等于什么也没说。新闻写作不仅忌讳形容词,也忌讳使用四字结构的成语。使用成语或形容词表明记者的懒惰,记者没有深入采访挖掘事实和细节,只好从拣几句成语套话形容词蒙事),及时将一场流血冲突制止。事后,双方都带着哈达上门
感谢子弟兵:“要不是武装部的‘金珠玛米’及时出手相帮,我们不知道要干出什么蠢事!” 在壤塘藏区,还传颂着一个藏族阿爸与68个“儿子”的故事:1993年(又是一个10来年前的事例。如果这篇报道发表在1992年的《中国青年报》上还又情可愿,但是发表在2002年的今天,不知道意义何在?),68岁的孤寡老人确尔森因患眼疾双目失明,老人失去生活信心,
几次欲寻短见。人武部领导知道此事后,安慰他:“老人家,如果不嫌弃,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子,为你养老送终吧!”从此,官兵和民兵照顾起了老人。没生活日用品,大家给他买;没粮食吃,官兵给他送去;生病了,大家背他上医院治疗。就这样,先后有68位官兵、民兵一照顾老人就是9年。4月中旬,人武部副部长格木基调新单位任职,临行前他特来向老人辞行。老人满含热泪,用动人的歌声为“儿子”送行——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 (如果故事发生在国外,藏族与汉族儿女相见,双方产生这种话语,听起来还有些感人。双方同市在中国的大地上,记者在这种语境下最后加这样一句话,读起来有些怪怪的。)
这是一篇通讯题材(或称特写)的新闻报道。记者为什么一定要写通讯?要采用通讯题材,而不是消息题材?这是因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遇到的故事和掌握的素材太有人情味了,只有通过篇幅较长或较为灵活的通讯题材,才能完整地报道出来。作为通讯或特写的采访,反映的是作者最细节的观察力、对采访报道对象谈话的语言敏感力。记者应该通过简练、清晰、具体的写作和语言风格报道记者的所见所闻。由于通讯(特写)属于软性新闻,不是直截了当的硬性新闻(消息),无论从篇幅上、稿件结构上、导语写作上、细节描写上都给记者留下了更多的充分发挥个人想像和创造力的空间。
通讯与消息相比,虽然在新闻构成要素上不过分强调事件的时效性、地域的接近性、人物的显赫和后果的严重性,但是,通讯特别强调事件对读者个人的人性化、个人化的人情诱惑力。这种人情的故事有个报道假设:读者会认同被报道的人物或故事。此外,通讯故事虽然不过分强调时效性,但是,通讯的的报道和发表应该有一个“新闻挂钩“,应该与新近发生的一个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有一定的关联。
通讯写作,同时生色并举的细节描写,是为了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想像力、新鲜感。因此,在通讯报道中,不要穿插太多的历史事例。例如《今日军营巡礼 情爱洒在雪山草地》这篇通讯不下五、六处写的都是10多年前发生的事情,读起来象乏味的历史课本或工作总结。这样的“通讯“是不会有多少读者的,而且,如果读者硬这头皮读下去,也不会留下任何印象。不信,你再回忆一下你刚刚读过的《中国青年报》上《今日军营巡礼 情爱洒在雪山草地》这篇通讯,你能说出通讯中报道的任何一个人名吗?
三、新闻不是谣言
在真实的新闻学中,新闻不是谣言。而在今天的中国媒体上,新闻可能是谣言。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讲述了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20年前,他到美联社实习,报道当天, 编辑为了考他,给他一些原始“新闻”素材,让他编写成新闻稿件。其中有一条的内容是:上周末,在芝加哥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谣言,说有一批汽车将削价1/4处理。刘其中就根据素材如实编写。事后讲评时,那个编辑说了一句让刘其中没齿难忘的话:“美联社从不传谣言”。 今天,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在公开讨论新闻自由。新闻自由的目的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传播的是事实和真相。新闻自由的对立面是宣传。一提到宣传,人们总认为宣传是政府的专利。其实,根据美国《新国际韦氏词典》对宣传的定义,宣传是“为帮助或损害某种制度、事业或个人而传播各种思想、消息或谣言。“ 也就是说,任何个人、组织、机构、公司只要是为了某种事业,传播夸大的、未经核实的,甚至虚假的信息都是对新闻自由的践踏。危害新闻自由最大的因素是新闻报道的不公正、不平衡;新闻自由的滥用是掌握媒体的编辑记者把自己个人的观点和偏见塞进新闻报道中。其中,新闻自由最大的敌人是谣言,而新闻不自由必然带来谣言的泛滥。
谣言通常起因两个方面:1. 政府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对真情真相默不作声;2.政府、媒体或个人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恶意散布虚假信息。
清华北大爆炸事件为何没有引起恐慌?中国最顶级的两座高等学府清华、北大的餐厅相继发生爆炸事件,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极为令人关注的事。然而,这样大的事情没有引起原来“应有”的恐慌,这是一个值得分析的现象。事件发生后,新华网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当时恰巧在现场的记者采写的消息,人民网及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也相继有了如实的报道。值得称道的是,作为当事者之一的北大校园网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播发了来自校方的公告,宣布两所学校共有9人在爆炸中受伤,而 B BS上也张贴了相关信息。其他主流媒体也迅速作出了反应。
由于在较短时间里官方就公布了相关信息,这就大大缓解了紧张恐怖的气氛,加上有关部门和主流媒体的引导,人们的惊愕情绪并不带有焦灼和躁动。高度透明的信息让流言和谣言的传播缺少空间和动力,在最大程度上解除了人们可能发生的恐慌心理。而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对清华北大爆炸事件的整个报道没有作过多推测,也没有像以往对类似事件的报道中
使用小道消息为信源。西方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基本在中国媒体的框架之中,中国媒体从而有效地初步掌握了对该议题的设置。2月25日清华北大两校食堂同天发生爆炸之后,由于政府放宽了新闻控制,及时发布消息,媒体及时报道,包括《纽约时报》、路透社、美联社等在内的西方媒体大量引用中国媒体为信源,报道基调与中国媒体基本保持一致。由于信息发布及时,新华社报道率先进入西方媒体视野,体现了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潜力。 如,2月25日《纽约时报》网站共更新四条相关报道,首先是路透社转发新华社稿,随后又登载了路透社、美联社和该报驻京记者的报道各一篇。美联社、路透社和该报驻京记者的报道中,大量引用中国官方及官方媒体为信源. 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的信源都来自中国方面,分别是:新华社和中国日报、北京公安局新闻发言人、中国警方、两所高校的新闻发言人等。西方媒体报道的内容与解释调基本与中国官方和媒体保持一致。
联想到前不久前广东因为非典型肺炎引起的恐慌,以及2001年5月四川省南充市的有关“罗小林黑社会集团报复杀学生”的流言,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天津市的有关“艾滋病患者持针扎人”的流言等。在这些流言事件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个共通的现象,在一些恶性事件发生以后,当地政府部门和媒体通常都保持沉默,尽可能的控制有关信息的流布。但是官方的信息控制往往不具多大的效果,消息还是以各种途径传递到市民中间,并且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流言,而流言又进一步增大了人们的恐慌心理。一旦官方或者媒体报道案件的有关真相以后,人们的恐慌情绪才得到了缓解,流言也逐渐消失。那么,官方的信息控制与流言的生成以及市民的恐慌心理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有人引用美国奥尔伯特(Allport,G.W.)与波斯特曼(Postman,L.)合作的《流言的心理学》(1947年)中提出的一个假说来分析, 即关于流言传播的基本法则。该法则把“流言的强度和流布量”设定为R,流言主题对个人的“重要度”设定为I,其论旨的“暧昧度”设定为A。结果导出以下的公式:R(流布量、强度)=I(重要度)×A(暧昧度)。重要度是指事件对人们的影响力,通常与危机等紧急情况有关,而暧昧度通常是指信息不足、意味不明。也就是说,在流言传播中,主题越是重要,流言也就越容易传播。主题的信息越是暧昧,流言也越容易传播。而且重要度与暧昧度的影响方式不是“和”的形式,而是以乘积的方式出现。也就是说,不管是多么重要的主题,只要暧昧度是0的话,流言就不会生起。不管是多么暧昧的信息,如果主题的重要度是0的话,同样也不会生成流言。在书中,作者反复证明这个基本法则适合于解释各种流言生成的现象。相反,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威信,谣言和流言就越难以发生作用。
关于政府故意散布虚假信息,美国参议员海勒姆.约翰逊1917年在美国参议院抛出落地有声的至理名言:“战争发生时,真相是第一个牺牲者。”后人把它引申为:“战争发生时,新闻自由是第一个牺牲者。”几年前,一名新闻工作者索性把约翰逊的名言改成:“战争还没来临,媒体就已阵亡。” 当政者管制战争新闻,不外以下三点理由:一、为了国家安全、政府有说谎的权利、二、为了举国一致对外、新闻界最好只有一种声音、三、为了战争的胜利、新闻也要当成武器。立普.奈特利研究战地记者的名著《The First Casualty》,指出,越战是美国第一场“电视战争”,战地记者随军队上前线,把战争的残酷血淋淋地带进民间起居室,助长了反战情绪,却也让当政者认识到新闻管制的重要性。新闻管制不单是拒绝媒体现场采访军事活动,政府还可控制新闻的发放:发什么、几时发、如何发,甚至发布假新闻。例如在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期间,新闻成了战争的武器。除了寥寥数人获准上航空母舰观看第一波导弹空袭,五角大楼不让任何战地记者实地采访。所有战场消息全由官方发放。美国声称深入敌境展开地面突袭的特种部队全身而退,只蒙受轻微损伤。塔利班说打下两架直升,还说发现美军尸体。美方坚决否认。塔利班说美国狂轰滥炸,无辜平民死伤惨重。美
国说它一派胡言。但塔利班这番话不是说给美国人和西方人听。塔利班的对象是那些“碍于形势”,勉强加入美国领导的打恐联盟的回教国家。西方媒体对死伤人数深表怀疑,但巴基斯坦各报把它当头版头条,国内反美浪潮更汹涌澎湃。塔利班破天荒邀请西方记者参观美国炸毁村庄的证据,美国提醒记者:“阿富汗战火连年,你们见到的废墟真是美国炸的吗?”塔利班展示儿童死伤的新闻画面,美国说那是亲塔利班的中东国家电视台供应的,不能当真。 国外媒体如此,中国的媒体出现的虚假新闻近年来更是呈上升趋势。每年中国媒体制造和传播的虚假新闻不下几十起,这其中有编辑记者和自由撰稿人为了几个稿费有意制造假新闻,同时,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商业媒体,为了集团的、商业的、甚至政治上的宣传目的,制造和散布谣言。正如刘其中在书中之指出的,“遥遥生事、传播虚假新闻已构成我国传播事业的一个严重问题。”“首先应该谴责的当然是那些造假、贩假的记者和自由撰稿人,他们是这一恶作剧的始作俑者,是混迹江湖的文痞,是猥亵新闻报道事业、欺骗广大读者的罪人。“刘其中说,”假新闻越演越烈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缺少制约机制,以至无法震撼那些造假者。“除了法律上的制约外,我认为,大学的新闻教育应该给学生上一点最起码的新闻伦理课:记者制造假新闻跟医生制造假药一样可恶!
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写道,传播谣言不仅贻害读者,而且最终会葬送自己。1998年,美国《新闻周刊》曾就捏造新闻事件问题作过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传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已跌至历史新低,五成三的人认为“传媒经常报道失实。”为了讽刺那些编造虚假新闻,传播虚假信息的媒体,不久前,一个名叫乔伊.斯卡格斯的美国人,编造了一系列谣言故事传播给媒体,如宠物妓院、美国成立了禁止胖子乱吃东西的“肥人突击队”等等。斯卡格斯自称是讽刺专家,他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20/20》采访时透露, 自己戏弄传媒已有30多年历史,而被他戏弄的媒体机构无所不包———既有电视台、通讯社、电台等电子媒体,也有报章杂志等纸介媒体,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CNN、《华盛顿邮报》等大牌机构都曾中过斯卡格斯的招。更荒谬的是,报道其中一则假新闻的记者,竟因而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项艾美奖,令传媒的公信力备受质疑。斯卡格斯说,自己并非是为了恶作剧,而是意在提醒公众,对传媒的报道同样应该保持清醒,不应照单全收。而他炮制的假新闻一再见诸媒体的事实也表明:媒体操作漏洞多多,天下文章一大抄是许多从业记者的工作现状,他们对许多所谓轰动性新闻根本不作查证。他为此才挺身而出,呼吁传媒维护报道的真实性。他还说,他表示,他不会停止编造假新闻的工作,除非媒体记者改变他们对报道内容不负责任的态度。
今天的新闻学院学生不再使用英文打字机,他们坐在安静的、狭小的、打了隔断的办公区内,或坐在学校的电脑实验室里,不受任何杂音干扰地写稿或上网。但是,无论打字机或电脑如何演变,记者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是新闻鼻和讲故事的技能。自新闻记者这个职业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新闻记者学习新闻学的主要方法是边干边学。有一种观点认为,优秀的新闻记者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但是,我认为,一个记者所需要的那一整套的素质、敏感、技能和新闻职业道德是在新闻学院里培养出来的,当然,这要看这个学院师资的专业水准和他们使用的教材。刘其中教授的《诤语良言》无疑是培养好记者的好教材。
2003年3月7日于清华文西楼
《诤语良言——与青年记者谈新闻写作》序言
李希光
每天早上8时,“噼里啪啦”的古老的打字机声响打破了《人民日报》9号楼的宁静。在二层的一间朝阳的教室里,十几名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英语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坐在早年从延安窑洞里搬进北京城的十几台破旧的打字机后面,开始了一天的课堂生活。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兼新闻学教授站在讲台上刚刚主持完一场模拟记者招待会。 这是我和刘其中教授当年在研究生院学习新闻学的场景。
现任香港树仁学院新闻系主任刘其中教授既是我的师兄,也是我的师长,还担任过我的领导。他曾经担任过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特稿社社长、新华社驻西藏记者、新华社联合国分社社长、新华社体育部主任、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和《中国日报》香港版总编辑。 刘教授是1978年9月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的第一批研究生,我们称其为黄埔一期。而我在1978年9月刚刚上大学。我是在他从研究生院毕业4年后才进入这个新闻系读书,应该算是黄埔七期。由邓小平和胡耀邦亲自批准创办的这个新闻系从创建伊始,就引进了美国先进的新闻教育方法和理念:新闻学是一门职业教育,新闻学注重的是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新闻教育培养的不是矫揉造作的布道士,而是朴实的传播者。他们是用“普通人的声音”把事实传递给人民。记者是与事实,而不是与观点打交道,否则记者与作家、学者、官员和政客就没有区别了。为此,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新闻采访写作课的教授全部是从美国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中的著名记者和专家中聘用。
当时,这批被称为“中国新闻学黄埔军校”的学生,很自以为是,试图用一种新新闻学改造宣传式的新闻学,也就是要彻底改革中国的新闻界。这批学生中确实出现了一批风云人物,其中许多人至今仍然是中国新闻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如《人民日报》总编辑王晨、前《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新华社高级记者熊蕾、新华社副总编辑刘江、《中国日报》副总编辑刘邸中、新华社新闻所所长路小华、新华社洛杉矶分社社长司久岳、新华社上海分社副社长严文斌等。不幸的是,80年代后期,由于特定的环境影响,社科院新闻系从中国新闻教育领头羊的宝座上自动走了下来,再也没有了那个年代的青春活力。
所幸的是,社科院新闻系在其长达10年有余的辉煌时期培养的人还在,其深入人心的新闻理论、方法并没有泯灭。刘其中教授在繁忙的采访、写作和教学之余,运用他在中国社科院新闻系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理论,集20年之积累和经验,完成了这样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闻学专著。这本书讨论的是新闻采访写作,但是,其对当前中国新闻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不亚于任何一部只会空谈理论和概念的新闻学或传播学著作。当今的某些新闻传播界人士,一谈起新闻改革,差不多是千篇一律的照搬某些用滥了的语录和云山雾罩的概念。可是,一旦请他把他整天宣讲的那套新闻理念付诸具体的新闻报道时,他可能无从下手。刘其中在这本书里, 不是用那些不切实际的理论,要求青年记者“你必须这样、那样”, 而是用大家每天在中国和西方媒体上顺手捻来的大量实例,通过对比,向读者展示“最好这样报道,而不是那样报道。“
读了这本书,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如果你作为一家中国新闻媒体的总编、制片、主笔、记者、编辑,这可能是令你汗颜,不敢回头看看自己策划的、签发的、主笔的、采写编辑的那些不专业、甚至不公正的新闻报道。
一、新闻不是宣传
一年春天,北京一所大学的报告厅,听课的是一家报纸的近百名编辑记者。
“中国发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政治新闻事件的时候,比如北京召开‘两会’时,你们看不看报纸?”演讲人问。
“不看。”记者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 “为什么不看?”
“没劲,没新闻。”记者们又齐声回答。
“那么,你们自己就不能去采访有劲、有新闻的稿件吗?”演讲人问。 “‘两会’上都是空话、套话,不可能出新闻。”有人回答。 “你们难道不能摆脱空话、套话,采写有新闻的新闻?”
“不可能,这是体制问题。你难道想要我们丢饭碗吗?”很多人回答。
“我从你们这些记者口中听到这样的回答,感到非常、非常失望。”演讲人说:“两会报道的失败,有新闻体制本身的问题,但是, 作为记者编辑,更多的使他们个人的新闻素质问题。你们这是把自己在新闻采访写作上的失败归咎到体制问题上。”演讲人说。 在2003年2月28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内地记者情况通报会上,大会新闻组副组长杜亚力向300多家媒体表示:不要炒作“一号提案”、“提案大王”等。一号提案就是时间上的第一个提案,没有特别的含义,不要形式上的炒作;以前,很多地方媒体都热衷于报道“提案大王”,这个提了40个提案,那个提了38个提案,其实,认真做好调研,提一两个有价值的提案就够了,提案不在数量多,而要质量高。 杜亚力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提倡记者改进会议新闻报道,既要突出会议的主要内容,又要反映委员们畅所欲言的民主气氛;既要形成舆论声势,又要反映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既要做好程序报道,又要注重新闻的深度和专题报道。会议新闻报道既要严肃、准确,又要生动活泼、为百姓喜闻乐见。 这条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的消息,不仅是对中国媒体长期以来对重大会议报道形式的否定,更是对中国过去几十年来官方宣传模式的否定。那么,从形式上看什么是中国的宣传模式呢?中国宣传的面孔每天都在以过滥的政治缩合语、口号式的套话和程式化、模板化、脸谱化的写作套路在麻木着受众。
1. 僵硬的宣传模板
在中国媒体上最让公众不满的是,越是重要的新闻、越是重要的人物出现、越是重要的讲话、越是重要的外事会见、越是重要的发奖大会,中国的媒体越是模版化、脸谱化和程式化。
例如:发奖或表彰大会的报道模板:
某某部门、于某日、在某某地方、举行了某某大会、中央某某、某某、某某、
某某、某某……领导人参加、某某领导主持、某某某某某某领导向获奖代表颁奖、握手、某某领导讲话。
会场气氛隆重、某某领导宣布会议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某某领导发表讲话。
(领导讲话很长,但是很少使用直接引语。)
案例:
据新华社北京2003年2月28日电(记者秦杰 张景勇)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天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胡锦涛主持大会。朱镕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
今天的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灯火璀璨,鲜花如簇,气氛隆重而热烈。上午9时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宣布大会开始。在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中,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首先向获得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怡濂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胡锦涛在主持大会时强调,党中央、国务院为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隆重授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我们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臵,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他希望科技工作者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坚持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积极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两会”或党代会的报道模板:
某日,某会议在某地开幕,某领导讲话(通常记者把口号式的好言壮语写进导语),某人主持会议,会场庄严气氛热烈,出席会议的人数、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人,出席会议的还有,出席会议的有关部门人士还有等等。
案例:
新华社北京2003年3月5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满怀信心地表示:党的十六大制定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迈上新的辉煌征程。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人民胜利前进的步伐。展望祖国未来,前景无限美好。
出席会议的2916名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朱镕基总理的报告结束时,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对即将结束任期的这一届政府的赞许和肯定。
人民大会堂庄严雄伟,气氛热烈;万人大礼堂华灯璀璨,花团锦簇。主席台帷幕中央国徽高悬,两旁是10面鲜艳的红旗。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主持大会。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曾庆红、王兆国、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李瑞环、李岚清、温家宝、贾庆林、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同志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时许,吴邦国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军乐队高奏国歌。 朱镕基在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过去5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从9个方面总结了5年来的主要工作体会,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提出了8个方面的建议……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王乐泉、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周永康、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王刚、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钱其琛、万里、乔石、宋平、刘华清、尉健行、荣毅仁、薄一波、宋任穷、徐才厚、何勇、邹家华、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佩云、周光召、曹志、王忠禹、肖扬、韩杼滨、杨汝岱、阿沛.阿旺晋美、钱伟长、任建新、宋健、李贵鲜、张思卿、钱正英、丁光训、孙孚凌、霍英东、马万祺、朱光亚、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白立忱、经叔平、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王文元……
外事会见的报道模板:
某某领导人、于某某日、在某某地方、会见了某某国家某某领导人。 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或富有成效)的谈话。
外事会见报道模板式案例比比皆是,笔者就不在这里浪费笔墨了。
每天随便翻开任何一家主流报纸,上面刊登的那篇可读性最差的新闻一定是严格按宣传模式制造出来的。不信,我此刻打开中国主流媒体,看看今年的两会报道:
迈上新的辉煌征程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侧记 《人民日报》第一版(2003年03月06日)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2003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来了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这是一届不同寻常的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将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化为全国人民的具体行动,为中华民族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进一步吹响进军号角。
3月的北京,柳丝含烟,芳草吐绿;雄伟的天安门广场,春风劲吹,国旗飘扬;庄严的大会堂里,蝴蝶兰叶绿蕊红,杜鹃花应时怒放,洋溢着浓浓春意。
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走向万人大礼堂主席台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事非经过不知难。人们清楚地记得,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紧要关头,中南海的灯光彻夜通明,党中央、国务院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中央领导亲临一线,发出决战决胜的动员令;在世界风云激荡、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的形势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给腾飞的中国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所有这一切,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光辉史册。
上午9时许,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宣布,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雄壮、嘹亮的国歌声响彻人民大会堂。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朱镕基总理坚定有力的话语,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掌声,代表着全国人民对本届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充分信赖,传递着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开拓进取的决心和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时间虽不长,内容却十分厚重,从过去五年回顾到今年工作建议;从宏观调控到结构调整;从?三农?问题到国企改革;从科教兴国到可持续发展;从维护社会稳定到转变政府职能……字字铿锵,声声入耳,全场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社会稳定,政通人和,这5年的成就有目共睹。?河北沧州市市长郭华代表激动地说。
盛世盛会,来自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族代表陈世平,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好时期?来形容现在的大好局面。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代表说,报告总结8条成绩催人奋进,概括的9条经验弥足珍贵,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和8个方面的建议切合实际。
历史如镜,鉴往知今;岁月如山,登高望远。辽宁丹东市市长姜作勇代表神情凝重地说:?作为新一届人大代表,既感到无上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福建省厦门市市长张昌平代表说:?如果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作是万里长征,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容不得丝毫的懈怠。?代表们纷纷表示,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开好头、起好步。
?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人民胜利前进的步伐。?这激昂慷慨的话语,激励和鼓舞着13亿炎黄子孙,迈上新的辉煌征程,开创美好未来。 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新华社2003年3月3日电 伴随共和国的诞生、发展和繁荣,高扬团结民主的旗臶,人民政协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政协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提出:中共十六大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进军的征程。人民政协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蓝天丽日下的人民大会堂红旗招展,万人大礼堂内灯火辉煌,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协会徽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格外醒目。
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238人,实到2150人,符合法定人数。 下午3时,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会议主持人贾庆林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乐队奏响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王忠禹、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李贵鲜、张思卿、丁光训、霍英东、马万祺、白立忱、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和大会秘书长郑万通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
受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李贵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指出,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进军的
征程。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民政协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人民政协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实现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各项任务,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写道, “新闻就是新闻, 言论就是言论。 记者不宜在新闻里发表个人见解; 如果真有个人意见发表, 请你写在评论、述评或个人署名文章里。”而上面这条两会开幕的报道中,就含有太多的记者个人的评论或结论,从而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可读性。
2. 令人麻木和窒息的宣传语言
上述那种文体的新闻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在西方媒体,同样也不会出现在半岛电视台这种成功的东方媒体上。因为,这不是新闻,这是夹杂了太多的个人抒情词句的政府公告。不是说政府公告或公报不能作为新闻报道,正如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指出的,“关键在于报道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怎样报道和报道中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刘其中特别提出反对新闻报道浮华的文风。他指出, 当前媒体流行的不良文风包括: 一.与新闻主题无关的铺垫太多,致使文字拉得太长;二. 遣词造句太花哨,太别扭.花哨,别扭的让人不得要领; 三.故弄玄虚,把本来十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记者不会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实质性的内容直截了当,明白无误地报道出来,而是追求美丽的词藻,作许多与主题无关的铺垫, 把文字拉得太长。再如:《忠诚于公正的天平———记全国模范法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盛勇强》(《人民日报》2003年3月2日)的开头:
伴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人们法制观念的提高,法院越来越成为排解社会矛盾的场所,而法官因其工作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也同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在为中国法制的建设而辛勤工作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盛勇强就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在20年的司法工作实践中,盛勇强刻苦钻研审判业务,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商事案件的审判规律,成为上海法院民事审判领域的带头人??
刘其中对上述这类文风批评说, “一连串口号式的直接引语,一大片的黑压压的浓重的文字,一大堆令人发怵的政治术语!试想,这样的一些套话组合怎么能激发一般读者的阅读兴趣?怎么能起到抓住读者,吸引他们继续往下阅读的作用?”
从文革到今天,一位西方学着把中国新闻媒体的时政报道形象地形容为“数字政治”。这种比喻,虽有讽刺挖苦的意思,但是却很到位。比如,中国媒体上每个时期出现过的大量的政之缩合语, 如“一斗二批三改”、“一二一计划”、“三要三不要”、 “四个不忘、”“双承诺、三管好”、“五讲四美三热爱”、“三下乡活动”、“三农问题”?? 此外,中国媒体上还要大量的行业性缩合语,如“同比增长”、“低保阶层”、“团购”、还有大量的地方政府自己创造出来的缩合语,如新华社播发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安阳开展“一正一创一满意》。 这些政治缩合语的出现,不仅令新闻编辑记者头痛,而且,更令读者头痛。
二、 新闻不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故事
下面,让我们看看另一个西方记者是如何利用中国召开两会的新闻由头,报道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
2002年3月9日《南华早报》,记者 Mark O'neill 北京报道《“我不知道谁是我的代表,别人也不知道”》:
对于梁国雷(音译)这个在街角摆滩卖饮料和香烟的人来说,两会跟他毫无关系。 ?他们称自己是人民代表,但是,我不知道谁是我的代表,我想别人也不知道他们的代表是谁。我们从来没有投过票,?他说。
46岁的梁先生是改革进程的失败者。4年前在一次性地获得了4万元的补偿后,他从一家国有冶金厂下岗了。今天他依靠这个烟滩过着贫困的日子。
他跟他的邻居坐在他的小屋里,观看电视的两会报道。他们感觉这个会议好像在遥远的另一个星球召开,尽管会场离他家仅有几公里。 ?为什么两会代表和委员那样高度称赞政府,而且议程完全跟着朱镕基的政府报告转??邻居李敏(音译)说,她是一个退休工人。?如果大家都同意这个报告,开这个会还有什么意义?根据我们的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至高无上的独立机构,可以讨论任何事情?……
为什么梁先生和他的邻居李敏看了电视后,会感到这个会议好像是在另一个星球召开的?香港《信报》崔少明的一篇文章《把伟大的新闻改革进行到底》是这样分析《新闻联播》的 :
《联播》首先读出大会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最高指示要照念可以理解。但接着的女声旁白用文艺腔高声朗诵。第一句?春风五度?(意指本届人大已开了五次会。录像见http://www.cctv.com/specials/2002two_meeting/index.html)后,接着是连串褒词:人民大会堂?庄严?,代表们?呕心沥血?、?纵论天下,大江南北?、春风吹遍....,使你想起革命样板戏。
以下摘录上网的《新闻联播》新闻第二则旁白文稿《未来,让我们共同开创——闭幕会侧记》的描写部份以为证:
?日出千山秀,花开万里春。气势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旭日映照下更加庄严肃穆。....沐浴着晨辉,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目光果敢坚定,他们的步履自信从容。.....红日已近中天,阳光普洒大地。.....代表们豪情满怀。勉励的话语,共同的承诺,与一双双紧握的手,汇成激情的海洋。.... 才送春风吹绿柳,又见桃花映红墙。‘十五’开局之年盛事不断,喜事连连。....‘二月二,龙抬头’。今天恰逢农历二月初二,东方巨龙将再一次昂首腾飞。? 在境外看很难明白,写政治新闻为甚么像编样板戏。所用的?美语?高两个八度,本欲唱好,反令人敬而远之。
写新闻的基本准则是尽少加入与事实无关的字句。这篇报导大赞天气。难道会议成果要看天?若这次?欢欣鼓舞?是因为?春风、红日、花开、绿柳?,明年的会议万一?漫天风
雪、飞沙走石、乌云密布、狂风落叶?(北京日前就有沙暴),是否就?垂头丧气??而一旦大江南北并非春风吹遍,而是天灾频传,那又是否?天谴??
而众人在会后握手道别举世皆然,写来作甚?握手?汇成激情的海洋?更只能写在诗歌里。人民大会堂作为会场有必要写,但?庄严?与会议成果无关。好话太多徒然自缚手脚。今后万一忘了说庄严,就会被怀疑会议贬值。同样,今年我们有幸选上?龙抬头?的二月初二来闭幕。但明年闭幕若未能择吉,中国这条巨龙是否就变成死蛇烂鳝?
开放二十多年后仍然如此报导国家大事,令人担忧。文风反映了思维。这里彰显的是开放改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局限。
但是,2003年的《新闻联播》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新闻特写:新老合作谱华章 意气风发踏征程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2003年03月03日)
为国是建言,为发展献策,2238名新一届人民政协委员,飒爽精神、意气风发地向我们走来。汇聚各党各派、各族各界的精华力量,时代赋予了这一届政协委员们新的使命,那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展才智。
虽说是春寒料峭,却挡不住委员们参政议政、共商国是的高涨热情。这边刚刚走过稳健成熟,有备而来的老委员,那边已经迎来激情澎湃,蓄势待发的新委员……
今天委员们怀揣着一份份沉甸甸的提案、建议,走进了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在今后的十二天里,他们将以满怀赤子之情,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商国是。他们将团结海内外一切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2002年11月2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的记者于泽远写的报道摘录:
中共十六大终于结束了,中国官方媒体跑时政新闻的“老记”们刚要舒展一下紧绷的神经,却发现今后的工作比十六大以前更紧张——以前只重点报道7个常委的活动,现在新老常委级领导变成了15人。
十六届中共政治局有9个常委的消息刚公布,一名报道领导人活动的资深记者就抱怨:“在明年三月份前,我们别想再休假了。”
此话怎讲?原来,6名老常委虽然退出了政治局,但他们卸去的只是党内职务,他们身兼的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政协主席等职务必须等到明年三月的“两会”后才能交割完毕,在权力交接前他们的活动仍享受“常委级待遇”,媒体不敢不敬。而新一届常委媒体当然就更不敢得罪——没办法,就按15个常委去“跑”吧! 在中国,有权现场报道常委级领导活动的也就是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等少数几家“中央级”媒体,各媒体又都有固定的记者采访常委们的活动。享受“常委级待遇”的人数翻了一倍,而且新老常委们暂时都还闲不住,那些专跑常委的老记们自然也别想轻松了。
“老记”闲不住了不算什么大事,但新老常委的频繁活动可就难煞了各“中央级”媒体的“老编”。按规定,“中央级”媒体必须报道常委级领导的公开活动,而在报道顺序和版面安排上一点都不能马虎——谁排前谁在后可是中国的政治大事,一不小心就可能给媒体带
来不测之祸。
每晚7点播出的《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也最受党政干部关注。节目的正常时间是30分钟,但自十六大举行以来几乎每天都要超时,有时甚至超过一小时。 某电视台的一名编辑说,现在他一拿到领导人的长篇“重要讲话”就感到害怕,照单全念吧,肯定要挤占别人的时间,裁减过多又肯定挨批。怎么办?只有延长新闻节目的时间,“你没注意这两天都快8点了,新闻还没播完?”
还有一名记者带著几分玩笑说,他们这次报道十六大“创造了一项新记录”,就是在新一届政治局名单揭晓那天,他们的王牌节目“从30分钟被拉长到近两个小时”。领导人活动的增多似乎并没有引起百姓观看电视的兴趣,北京师范大学的郑老师说,他现在基本不看新闻,“因为离我们太远”。
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中国的读者不爱看中国的报纸?从新闻写作上看,刘其中将其归咎于中国报纸“直接引语太少、个人观点太多”、“背景太少、”“解释太少”。
1. 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没有直接引语
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讲了一个我可能在清华大学新闻学课堂要经常引用的故事:1995年刘其中在天津世界兵乓球比赛中采访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并按照规定送稿给在场的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审稿:
萨马兰奇说,要组织好大型国际体育比赛,必须有两个条件, 一是准备工作必须井井有条, 二是东道主必须有较高的运动水平。
他说:?这次世兵赛的成功举办表明, 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这次大赛的组织工作非常成功。?
他还说:?这次世兵赛的成功举办还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举办更大规模的国际体育赛事。?
审稿人对这篇稿件的文字没有作任何改动, 但是把直接引语的引号统统删除了。
刘其中在书中引用了英国作家刘易斯.卡塔尔的一句话:“没有图画、没有对话的书, 有什么用处?” 托尔斯泰在谈到《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力量时, 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叙述, 我不解释。 我只展示, 我让我的人物为我说话。”
我曾经多次撰文写道:“不能产生画面、没有直接引语的新闻,有谁去看?” 但是,正如刘其中指出的,在中国记者编辑队伍中, 喜欢使用、善于使用直接引语的只占极少数。 大量使用直接引语的新闻写作风格早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记者这个职业诞生之初就开始成为最有效的新闻文体。早期的那些大力倡导并使用这种文体的一些西方记者后来都成了大作家。如海明威等等。美国那个时代的现实主义传统就是依靠这些记者在他们的新闻报道和采写中形成的风格。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新闻报道与写作》教材中写道:“报道新闻应该进行‘展示’而非‘陈述’的定律就是:必须把直接引语写入新闻的重要部分。 记者在采访时都会留意闪闪发光的言辞、犀利透彻的评说以及新闻人物对新闻事件的简要概括。
直接引语能使新闻事件更具戏剧化色彩, 能使读者直接聆听新闻人物‘说话’。 此外, 它还是帮助读者做到真实报道的手段,能使读者直接感受到新闻事件是否真实。 总之,如果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 读者就可这样推断:既然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在直接说话, 那么这件事必定真实无疑。“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教程则认为,直接引语会使新闻增加色彩, 提高可信程度。 使用直接引语是在说话人与读者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 直接引语具有个人的性质。 一看见引号, 读者马上就会意识到, 下面的内容必定非同一般. 直接引语还能改变新闻的节奏和韵律, 使扳着的面孔骤然”多云转晴.”刘其中进一步解释说, 直接引语是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新闻人物所说的话, 使用了直接引语的新闻会更富人情味, 语言上会更富色彩, 行文上更富变化, 读者读起来会更感到亲切生动。 直接引语是常常是新闻中的点睛之必, 会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对于中国媒体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直接引语一般都有出处,即消息来源。 一旦因引述内容而陷入诽谤官司之类的麻烦, 记者只要引述无误, 都可以避免或减轻自己在法律上的责任。如果从新闻编辑记者和主编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来判断,中国近些年来的大量媒体被告事件不乏与该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太多的发表记者个人观点而不使用或少是用直接引语有关。
2001年,刘其中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三大报使用直接引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三家美国大报在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的占93%, 其中一篇高检使用了三条以上直接引语的高达76%。 在美国的报纸上,几乎是没有直接引语就不成新闻报道。
而中国新闻界是什么情况呢?刘其中的调查(1996)显示,《人民日报》使用了直接引语的新闻仅占8%, 新华社使用直接引语的新闻仅占5%.刘其中还对香港两家有影响的报纸《明报》和《东方日报》使用直接引语情况做了调查(2001),发现两报使用直接引语的新闻仅占3%。我最近随机抽查了《中国青年报》,发现这家全国公认的高质量报纸在直接引语的运用上远远低于国际水准:
《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23日头版共有9条新闻:
.河南着手防治“交通厅长腐败” .全国青年外事工作会议召开 .韩警方逮捕大邱地铁纵火嫌疑犯 .民企国企平起平坐
.第46届“荷赛”儿童大奖评出 .渤海湾一滚装船遇险
.沈阳取消“民办公助”学校 .韩国第三大企业集团老板被捕 .雷锋传人汪家胜
上述九条新闻中使用直接引语的仅有一条《雷锋传人汪家胜》。
再看一看《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28日的头版,共有12条新闻:
.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 .胡锦涛会见卡斯特罗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二次会议 .全国政协举行第四十八次主席会议
.纪念学习雷锋活动4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名单 .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名单 .李泓霖:志愿行动从中国走向世界
.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青年志愿者李泓霖 在纪念学习雷锋活动4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取消各种政策性限制 .团中央20万元团费紧急支援新疆灾区 .发生爆炸的北大清华餐厅恢复营业
上述新闻作品中,使用直接引语的仅有《李泓霖:志愿行动从中国走向世界》一条。 刘其中说,没有消息来源,意味着这是记者自己的观点。这会导致读者对报道客观性的怀疑。
最为可惜的是下面两条现场新闻,本来很自然地就可运用直接引语增强其感染力和现场感,但是,记者却一个字的直接引语都没有引用:
震后第一所帐篷小学开课
据新华社新疆巴楚2月26日电(记者陈国安 高峰)在新疆地震灾区的琼库尔恰克乡十八村,克孜力克姆小学在历经毁灭性灾难后,今日恢复上课。
新疆军区某部战士们在克孜力克姆小学原校舍的废墟旁边,搭建了6个帐篷,课桌整整齐齐地摆在帐篷里。记者赶到学校时,一百多名学生已经整齐地站立在操场上。巴楚县教育局副局长奥斯曼.米吉提介绍说,在此次地震发生时,当时在校的学生没有伤亡,因为当时大家都在操场参加升国旗仪式,另外有13名学生死于家中,25名学生受伤。
奥斯曼.米吉提介绍说,琼库尔恰克乡小学、中学和分校近期有望复课。目前最紧缺的是课本、教材和桌椅。
新疆震区抢险工作基本结束 灾民住进帐篷吃上馕
《中国青年报》巴楚2月26日电(乌鲁木齐晚报记者姚刚)今天,新疆巴楚-伽师没有人员伤亡增加的消息,震区抢险工作基本结束。
目前,灾区被埋压人员已基本抢救出来,750多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接受治疗,2000多人在临时医疗点得到救治。3天来,当地政府共发放近12万个馕,并调运110多吨面粉,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
3天来,有关部门向灾区运送了10吨塑料薄膜和5000顶帐篷,从外省调运的6000顶帐篷也将在26日晚运抵巴楚灾区。当地政府和部队已采取措施,准备连夜将帐篷发放到灾民点。新疆自治区筹集了3万条棉被,现已发放到位。
记者在受灾较重的巴楚县阿拉根、色力布亚、琼库尔恰克3个乡发现,目前灾民的情绪基本稳定,部分灾民已经开展自救,用木条和当地政府分发的塑料薄膜搭建临时新家。
2.重大新闻不提供背景,百害而无一利
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与公众利益最密切相关的毫无疑问是时政新闻。在时政新闻中,政府部门的人士变动,毫无疑问是公众最需要知道的。但是,中国媒体对于这类公众需要知道的新闻人物、新选举或任命出来的领导人,往往是由新华社或《人民日报》发几十个字的短消息, 通报这位新市长、新书记的名字, 其他好象都属于保密范围,公众无权知晓。如《人民日报》2月21日报道:
龚学平当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韩正当选上海市市长蒋以任当选上海市政协主席
本报上海2月20日电 记者谢卫群报道: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选举龚学平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选举韩正为上海市市长;选举滕一龙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在19日闭幕的上海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蒋以任当选为市政协主席。 当上海新市长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新闻里的时候,必须对他的背景作充分的交代。刘其中对那种不交代人物背景的新闻报道实在不敢恭维。他说,“这些新人是经过严格挑选或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新的岗位上是要领导大众、是要为人民服务的, 人民肯定关注这些人是否有能力把党和国家委托他们的事情办好, 因而也有兴趣、有权利了解他们的教育、家庭、政绩、个人品德、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把这样的情况公之于众只有好处, 没有不利。”然而,在中国的媒体上,对于由于没有这些人的背景性资料信息,这些人好象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有关他们的谣言满天飞。
3. 客观报道的大忌:时刻不忘记者“我”
新闻之所以坚持真实性第一的原理,因为新闻出售的就是真实。新闻的真实性品牌建树来自其客观公正的报道视角和写作手法。新闻客观报道的大忌是,在新闻报道的叙事中,把记者本人写进去。记者把“我“写进去,给读者的印象是,记者试图把自己变成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想让读者感觉到他(她)是新闻事件(不是新闻报道)的制造者,感觉到记者“我”的重要性和记者“我”的观点的重要性。但是,记者“我“的视角,不仅不令读者感到记者“我“的重要性,反而感觉到他(她)在卖弄自己。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因此大打折扣。一个有智慧的公众只会感觉到这是记者“我“个人的观点和偏见,而不是公正客观的新闻报道。打开中国的报纸,差不多每天都可以看到这种突出记者“我”的立场、视角和观点的新闻作品:
刘其中说,除非极少数的新闻作品使用第一人称写的,绝大多数作品使用第三人称写的,新闻的作者是记者,这是不言自明,人人知道的常识.然而,打开中国的报纸,读者满目是”记者日前从某某部门获悉”,”记者最近从某某会场了解到”’”某某告诉记者”,”某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类的废话 刘其中指出,”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重复,而重复不仅是浪费,而且有损于文字的简练.下面这条新闻访谈是作者随意捡来的,,请读者数数这个记者在文中使用了多少次”记者”这个词语:
刘其中写道,“新闻作品是记者的劳动成果,在点头里署上记者的名字署天经地义.但是,在已经署名后,在导语中再次使用’记者走访’,‘记者获悉’之类的文字,就有点画蛇添足.在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 这种重复实在多余.”
4.解剖一篇宣传式新闻作品
让我们先一起读一下《中国青年报》2002年5月3日《今日军营巡礼 情爱洒在雪山草地》的通讯:
雪山诉说着子弟兵的恩情,草地铭记着?金珠玛米?的功绩!
四川壤塘县人武部回归军队建制12年,始终保持与藏区群众血肉联系,使万名生活贫困的藏区人民,过上了幸福文明的好日子。他们先后56次受到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的表彰奖励,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伴着5月飞雪,我们走进高原,聆听他们的故事……
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4.8摄氏度,北部无霜期仅25天的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麓的褶皱里。1990年初的一天,一辆北京吉普车拉来了壤塘县人武部回归军队的第一届班子领头人———部长刘维芳、政委李尚武。他们在乡村转了20多天,既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感到吃惊,更为当地贫困落后的生活感到震撼。他们想不到全县3万多人,竟有40%吃不饱,不少户全家只有一身出门衣服。大灾之年,一些人饿得受不了,竟以草根、树皮充饥。
面对严酷的现实,部党委会?一班人?立下铮铮誓言:不管地理条件如何受限,自然环境如何恶劣,只要穿这身军装,就要想一切办法为乡亲们实现温饱努力!
要在雪山草地让乡亲们吃饱穿暖实属不易!武装部官兵走进村庄、农户,与藏区群众结起扶贫帮困对子。阿诗玛村是全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村,不通公路不通电,乡亲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日子。1992年大雪刚开山,人武部官兵就驮着背包,带着干粮,挎着水壶,骑马进了村。他们争取到资金20多万元,在村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引进了良种间种套种技术,为178户牧民安装了太阳能蓄电池。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全村基本形成了?造血功能?较强的经济格局,集体经济由272元上升至1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由150元上升到760元,全村有103户人家脱贫。
?外面进不来,里面出不去?,也是造成壤塘藏区群众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从1990年冬季开始,武装部领导带领民兵开展起了为期数年的交通大会战。尽管风雪遮住了路标,冰雪冻住了步伐,但丝毫没动摇大家?只要藏区群众过上好日子,不说下雪,就是下刀子也要上?的决心。他们昨逢暴风雪,今战泥石流;逢山开路,遇河搭桥,12年先后修通了9条186公里公路、40多座桥梁。昔日天堑如今变通途,形成了连接两省七县的公路交通网络。 壤塘县领导告诉我们:12年来,人武部官兵行程3万余公里,先后对22个乡村实施扶贫帮困,使1000多户群众越过了温饱线。乡亲们称解放军为?穿军装的活佛?!
为把现代知识带进高原,让愚昧落后远离牧区,人武部官兵采取定点辅导、集中学习等方式,办起?雪山夜校?和科技培训班,不间断地深入乡村传播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为使藏区群众融入社会大文明,他们承包了全县的?村村通?工程,为每个乡镇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使古老的藏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南木达乡过去只有一所小学,为让孩子们都有书读,在运输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武装部人员肩扛背驮,硬将50多吨建筑材料送进了60公里外的山中,历时4年,建起了该乡的第二所学校。他们还与67户人家结成?穷亲戚?,常年实施?换工助学?,确保了孩子们安心学习。
12年来,壤塘县人武部先后帮助5个乡村建起了小学,将200多名藏区孩子请进了课堂,其中100多人考上了初中、高中,13人考上了中专、大学。
1993年9月,壤塘县棕柯乡与近邻炉霍县宗麦乡发生草场纠纷,双方数百人聚集一起,要一比高低。千钧一发之际,人武部领导率领工作组赶到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将一场流血冲突制止。事后,双方都带着哈达上门感谢子弟兵:?要不是武装部的‘金珠玛米’
及时出手相帮,我们不知道要干出什么蠢事!?
在壤塘藏区,还传颂着一个藏族阿爸与68个?儿子?的故事:1993年,68岁的孤寡老人确尔森因患眼疾双目失明,老人失去生活信心,几次欲寻短见。人武部领导知道此事后,安慰他:?老人家,如果不嫌弃,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子,为你养老送终吧!?从此,官兵和民兵照顾起了老人。没生活日用品,大家给他买;没粮食吃,官兵给他送去;生病了,大家背他上医院治疗。就这样,先后有68位官兵、民兵一照顾老人就是9年。4月中旬,人武部副部长格木基调新单位任职,临行前他特来向老人辞行。老人满含热泪,用动人的歌声为?儿子?送行:?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
请再跟我一道点评一下这篇通讯(斜体为点评):
雪山(雪山能说话吗?这是记者个人感情的抒发。 新闻在于用事实说话, 展示事实,而不是讲述记者的感觉)诉说着子弟兵的恩情(用字太大、太空,应该用一个具体感人的细节和充满了人情味的故事展示子弟兵的恩情),草地铭记( 草地有记忆吗?写新闻不是写诗)着“金珠玛米”的功绩(又是一个空洞的词,为什么不能用一个鲜活的故事或事实来展示这个功绩?)!
四川壤塘县(四川壤塘县在哪里:除了当地读者外,谁会关注这个偏僻的县?《中国青年报》是全国,也是全军读的报纸,因此,它有理由要报道读者所在地发生的新闻。但是,正因为它是一张全国性报纸,它发表的每一篇地方新闻都需要有一个全国的视角,也就是说,让黑龙江读者、海南驻军读者感觉到四川壤塘县发生的事情正是我周围甚至与个人相关的新闻事件。 因此,地方新闻的全国视点就是:外地新闻本地化。“外地新闻的本地化”在于强调人的共性,从人性出发,从人的故事出发,而不是强调地域、单位等等让读者产生局外感的内容)人武部回归军队建制12年,始终( 需要细节说明,否则这两个字读起来苍白无力,甚至有点夸大其词感觉)保持与藏区群众血肉( 没有具体真实感人的故事,如何让读者感觉这种血肉关系的存在)联系,使万名( 有冲击力的新闻是一事一报,重点写好一家一户一人的故事,远胜于“万人”致富的空话)生活贫困( 如何贫困?全家穿一条裤子?盖一床被子?)的藏区人民,过上了幸福( 什么样的生活堪称“幸福”?没有具体描述,又市空话)文明的好日子( 前面用了“幸福”,后面又添“好日子”后缀,实属累赘)。他们先后56次受到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的表彰奖励,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读者不在乎他们获得多少次名目繁多的奖励,他们关注的是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样一个经典故事正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理,一开始就要给读者讲故事。但是,读者到现在,不仅没有看到那个庙和老和尚,连山也没有见到)。
伴着5月飞雪(多大的雪?有多厚?),我们走进(如何走进?步行、骑牦牛、乘吉普车)高原( 对高原的描写),聆听他们(“他们”是谁?)的故事??
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4.8摄氏度,北部无霜期仅25天的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麓的褶皱( 专业行话没有解释,99%的读者不明白)里。1990年初(新闻报道讲求时效,如果一定要把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写进新闻报道中,要尽量通过突出强调其中的人情故事,而不是强调“时间”,用人的故事冲淡“时效”问题带给读者的距离感)一天,一辆北
京吉普车拉来了壤塘县人武部回归军队的第一届班子领头人———部长刘维芳、政委李尚武。他们在乡村转( 这些部队领导在村里如何“转“/如何吃?如何住?新闻要回答读者对关键细节的问题,而不是留给读者疑问,否则给人虚假感)了20多天,既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感到吃惊,更为当地贫困落后的生活感到震撼。他们想不到( 多余的5个字。前面既然“震撼”了,当然意味着他们是没有想到的)全县3万多人,竟有40%吃不饱,不少户全家只有一身出门衣服( 好细节!)。大灾之年,一些人饿得受不了,竟以草根、树皮充饥(好细节!)。
面对严酷的现实,部党委会“一班人”立下铮铮(如果后面引用的誓言本身铮铮然掷地有声,誓言前面何必要加上铮铮俩字,简直有点画蛇添足。如果后面的誓言让读者听起来,好无力量,“铮铮”二字反而虚假)誓言:不管地理条件如何受限,自然环境如何恶劣,只
要穿这身军装,就要想一切办法为乡亲们实现温饱努力!
要在雪山草地让乡亲们吃饱穿暖实属不易!武装部官兵走进村庄、农户,与藏区群众结起扶贫帮困对子。阿诗玛村是全县最偏僻、最贫困的( 偏僻和贫困都达到了之最,读者想知道具体情形,但是,记者没有描述。新闻作品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没有视觉感的形容词)一个村,不通公路不通电( 好细节!),乡亲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日子。1992年(为什么记者总是使用10年前的事例?)大雪刚开山,人武部官兵就驮着背包,带着干粮,挎着水壶,骑马进了村。他们争取到资金20多万元,在村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引进了良种间种套种技术,为178户牧民安装了太阳能蓄电池。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全村基本形成了“造血功能”较强的经济格局,集体经济由272元上升至1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由150元上升到760元,全村有103户人家脱贫。
“外面进不来,里面出不去”,也是造成壤塘藏区群众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从1990年冬季( 又是一个10多年前的事例。记者难道是根据一篇当地政府或军队总结报道改写的?记者最近没有去当地做新的采访?)开始,武装部领导带领民兵开展起了为期数年的交通大会战。尽管风雪遮住了路标,冰雪冻住了步伐,但丝毫没动摇大家“只要藏区群众过上好日子,不说下雪,就是下刀子也要上”的决心。他们昨逢暴风雪,今战泥石流;逢山开路,遇河搭桥( 绝不可以把新闻写成快板书、京剧唱词,读起来,既好笑,又虚假),绝不可以,12年先后修通了9条186公里公路、40多座桥梁。昔日天堑如今变通途,形成了连接两省七县的公路交通网络。
壤塘县领导(这又不是敏感问题,信源不愿透露姓名。县领导也要有个名字,没名名姓的领导就显假),告诉我们:12年来,人武部官兵行程3万余公里,先后对22个乡村实施扶贫帮困,使1000多户群众越过了温饱线。乡亲们( 除非大家齐声喊,否则怎可用“们”?最好还是有名有姓引用信源好)称解放军为“穿军装的活佛”!( 好引语!) 为把现代知识带进高原,让愚昧(没有电灯公路不等于愚昧。中国5000年,人类几千年,都生活在没有电灯汽车电视中,难道可以称他们都生活在“愚昧”中吗?难道游牧文化就等于愚昧落后吗?在新闻报道中,用词造句要避免使用有种族偏见、文化偏见、自以为是、自我中心的判断)落后远离牧区,人武部官兵采取定点辅导、集中学习等方式,办起“雪山夜
校”和科技培训班,不间断地深入乡村传播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为使藏区群众融入社会大文明( 什么是社会大文明?北京拆古老的四合院,建水泥钢筋大楼就是融入“社会大文明”?)他们承包了全县的“村村通”工程,为每个乡镇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使古老的藏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南木达乡过去只有一所小学,为让孩子们都有书读,在运输条件不具备(具体是什么样的道路条件?)的情况下,武装部人员肩扛背驮( 很好的细节故事,应该再细一些,作为逸事用在导语中),硬将50多吨建筑材料送进了60公里外的山中,历时4年,建起了该乡的第二
所学校。他们还与67户人家结成“穷亲戚”,常年实施“换工助学”,确保了孩子们安心学习。
12年来(为什么总用10多年来,而不是讲现在发生了什么?不要忘了新闻的基本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或者最有效的新闻报道: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壤塘县人武部先后帮助5个乡村建起了小学,将200多名藏区孩子请进了课堂,其中100多人考上了初中、高中,13人考上了中专、大学。
1993年9月(又是一个10年前的事例!),壤塘县棕柯乡与近邻炉霍县宗麦乡发生草场纠纷,双方数百人聚集一起,要一比高低。千钧一发之际,人武部领导率领工作组赶到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两个空洞的成语等于什么也没说。新闻写作不仅忌讳形容词,也忌讳使用四字结构的成语。使用成语或形容词表明记者的懒惰,记者没有深入采访挖掘事实和细节,只好从拣几句成语套话形容词蒙事),及时将一场流血冲突制止。事后,双方都带着哈达上门
感谢子弟兵:“要不是武装部的‘金珠玛米’及时出手相帮,我们不知道要干出什么蠢事!” 在壤塘藏区,还传颂着一个藏族阿爸与68个“儿子”的故事:1993年(又是一个10来年前的事例。如果这篇报道发表在1992年的《中国青年报》上还又情可愿,但是发表在2002年的今天,不知道意义何在?),68岁的孤寡老人确尔森因患眼疾双目失明,老人失去生活信心,
几次欲寻短见。人武部领导知道此事后,安慰他:“老人家,如果不嫌弃,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子,为你养老送终吧!”从此,官兵和民兵照顾起了老人。没生活日用品,大家给他买;没粮食吃,官兵给他送去;生病了,大家背他上医院治疗。就这样,先后有68位官兵、民兵一照顾老人就是9年。4月中旬,人武部副部长格木基调新单位任职,临行前他特来向老人辞行。老人满含热泪,用动人的歌声为“儿子”送行——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 (如果故事发生在国外,藏族与汉族儿女相见,双方产生这种话语,听起来还有些感人。双方同市在中国的大地上,记者在这种语境下最后加这样一句话,读起来有些怪怪的。)
这是一篇通讯题材(或称特写)的新闻报道。记者为什么一定要写通讯?要采用通讯题材,而不是消息题材?这是因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遇到的故事和掌握的素材太有人情味了,只有通过篇幅较长或较为灵活的通讯题材,才能完整地报道出来。作为通讯或特写的采访,反映的是作者最细节的观察力、对采访报道对象谈话的语言敏感力。记者应该通过简练、清晰、具体的写作和语言风格报道记者的所见所闻。由于通讯(特写)属于软性新闻,不是直截了当的硬性新闻(消息),无论从篇幅上、稿件结构上、导语写作上、细节描写上都给记者留下了更多的充分发挥个人想像和创造力的空间。
通讯与消息相比,虽然在新闻构成要素上不过分强调事件的时效性、地域的接近性、人物的显赫和后果的严重性,但是,通讯特别强调事件对读者个人的人性化、个人化的人情诱惑力。这种人情的故事有个报道假设:读者会认同被报道的人物或故事。此外,通讯故事虽然不过分强调时效性,但是,通讯的的报道和发表应该有一个“新闻挂钩“,应该与新近发生的一个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有一定的关联。
通讯写作,同时生色并举的细节描写,是为了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想像力、新鲜感。因此,在通讯报道中,不要穿插太多的历史事例。例如《今日军营巡礼 情爱洒在雪山草地》这
篇通讯不下五、六处写的都是10多年前发生的事情,读起来象乏味的历史课本或工作总结。这样的“通讯“是不会有多少读者的,而且,如果读者硬这头皮读下去,也不会留下任何印象。不信,你再回忆一下你刚刚读过的《中国青年报》上《今日军营巡礼 情爱洒在雪山草地》这篇通讯,你能说出通讯中报道的任何一个人名吗?
三、新闻不是谣言
在真实的新闻学中,新闻不是谣言。而在今天的中国媒体上,新闻可能是谣言。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讲述了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20年前,他到美联社实习,报道当天, 编辑为了考他,给他一些原始“新闻”素材,让他编写成新闻稿件。其中有一条的内容是:上周末,在芝加哥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谣言,说有一批汽车将削价1/4处理。刘其中就根据素材如实编写。事后讲评时,那个编辑说了一句让刘其中没齿难忘的话:“美联社从不传谣言”。 今天,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在公开讨论新闻自由。新闻自由的目的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传播的是事实和真相。新闻自由的对立面是宣传。一提到宣传,人们总认为宣传是政府的专利。其实,根据美国《新国际韦氏词典》对宣传的定义,宣传是“为帮助或损害某种制度、事业或个人而传播各种思想、消息或谣言。“ 也就是说,任何个人、组织、机构、公司只要是为了某种事业,传播夸大的、未经核实的,甚至虚假的信息都是对新闻自由的践踏。危害新闻自由最大的因素是新闻报道的不公正、不平衡;新闻自由的滥用是掌握媒体的编辑记者把自己个人的观点和偏见塞进新闻报道中。其中,新闻自由最大的敌人是谣言,而新闻不自由必然带来谣言的泛滥。
谣言通常起因两个方面:1. 政府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对真情真相默不作声;2.政府、媒体或个人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恶意散布虚假信息。
清华北大爆炸事件为何没有引起恐慌?中国最顶级的两座高等学府清华、北大的餐厅相继发生爆炸事件,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极为令人关注的事。然而,这样大的事情没有引起原来“应有”的恐慌,这是一个值得分析的现象。事件发生后,新华网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当时恰巧在现场的记者采写的消息,人民网及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也相继有了如实的报道。值得称道的是,作为当事者之一的北大校园网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播发了来自校方的公告,宣布两所学校共有9人在爆炸中受伤,而 B BS上也张贴了相关信息。其他主流媒体也迅速作出了反应。
由于在较短时间里官方就公布了相关信息,这就大大缓解了紧张恐怖的气氛,加上有关部门和主流媒体的引导,人们的惊愕情绪并不带有焦灼和躁动。高度透明的信息让流言和谣言的传播缺少空间和动力,在最大程度上解除了人们可能发生的恐慌心理。而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对清华北大爆炸事件的整个报道没有作过多推测,也没有像以往对类似事件的报道中使用小道消息为信源。西方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基本在中国媒体的框架之中,中国媒体从而有效地初步掌握了对该议题的设置。2月25日清华北大两校食堂同天发生爆炸之后,由于政府放宽了新闻控制,及时发布消息,媒体及时报道,包括《纽约时报》、路透社、美联社等在内的西方媒体大量引用中国媒体为信源,报道基调与中国媒体基本保持一致。由于信息发布及时,新华社报道率先进入西方媒体视野,体现了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潜力。 如,2月25日《纽约时报》网站共更新四条相关报道,首先是路透社转发新华社稿,随后又登载了路透社、美联社和该报驻京记者的报道各一篇。美联社、路透社和该报驻京记者的报道中,大量引用中国官方及官方媒体为信源. 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的信源都来自中国方面,分别是:
新华社和中国日报、北京公安局新闻发言人、中国警方、两所高校的新闻发言人等。西方媒体报道的内容与解释调基本与中国官方和媒体保持一致。
联想到前不久前广东因为非典型肺炎引起的恐慌,以及2001年5月四川省南充市的有关“罗小林黑社会集团报复杀学生”的流言,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天津市的有关“艾滋病患者持针扎人”的流言等。在这些流言事件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个共通的现象,在一些恶性事件发生以后,当地政府部门和媒体通常都保持沉默,尽可能的控制有关信息的流布。但是官方的信息控制往往不具多大的效果,消息还是以各种途径传递到市民中间,并且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流言,而流言又进一步增大了人们的恐慌心理。一旦官方或者媒体报道案件的有关真相以后,人们的恐慌情绪才得到了缓解,流言也逐渐消失。那么,官方的信息控制与流言的生成以及市民的恐慌心理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有人引用美国奥尔伯特(Allport,G.W.)与波斯特曼(Postman,L.)合作的《流言的心理学》(1947年)中提出的一个假说来分析, 即关于流言传播的基本法则。该法则把“流言的强度和流布量”设定为R,流言主题对个人的“重要度”设定为I,其论旨的“暧昧度”设定为A。结果导出以下的公式:R(流布量、强度)=I(重要度)×A(暧昧度)。重要度是指事件对人们的影响力,通常与危机等紧急情况有关,而暧昧度通常是指信息不足、意味不明。也就是说,在流言传播中,主题越是重要,流言也就越容易传播。主题的信息越是暧昧,流言也越容易传播。而且重要度与暧昧度的影响方式不是“和”的形式,而是以乘积的方式出现。也就是说,不管是多么重要的主题,只要暧昧度是0的话,流言就不会生起。不管是多么暧昧的信息,如果主题的重要度是0的话,同样也不会生成流言。在书中,作者反复证明这个基本法则适合于解释各种流言生成的现象。相反,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威信,谣言和流言就越难以发生作用。
关于政府故意散布虚假信息,美国参议员海勒姆.约翰逊1917年在美国参议院抛出落地有声的至理名言:“战争发生时,真相是第一个牺牲者。”后人把它引申为:“战争发生时,新闻自由是第一个牺牲者。”几年前,一名新闻工作者索性把约翰逊的名言改成:“战争还没来临,媒体就已阵亡。” 当政者管制战争新闻,不外以下三点理由:一、为了国家安全、政府有说谎的权利、二、为了举国一致对外、新闻界最好只有一种声音、三、为了战争的胜利、新闻也要当成武器。立普.奈特利研究战地记者的名著《The First Casualty》,指出,越战是美国第一场“电视战争”,战地记者随军队上前线,把战争的残酷血淋淋地带进民间起居室,助长了反战情绪,却也让当政者认识到新闻管制的重要性。新闻管制不单是拒绝媒体现场采访军事活动,政府还可控制新闻的发放:发什么、几时发、如何发,甚至发布假新闻。例如在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期间,新闻成了战争的武器。除了寥寥数人获准上航空母舰观看第一波导弹空袭,五角大楼不让任何战地记者实地采访。所有战场消息全由官方发放。美国声称深入敌境展开地面突袭的特种部队全身而退,只蒙受轻微损伤。塔利班说打下两架直升,还说发现美军尸体。美方坚决否认。塔利班说美国狂轰滥炸,无辜平民死伤惨重。美国说它一派胡言。但塔利班这番话不是说给美国人和西方人听。塔利班的对象是那些“碍于形势”,勉强加入美国领导的打恐联盟的回教国家。西方媒体对死伤人数深表怀疑,但巴基斯坦各报把它当头版头条,国内反美浪潮更汹涌澎湃。塔利班破天荒邀请西方记者参观美国炸毁村庄的证据,美国提醒记者:“阿富汗战火连年,你们见到的废墟真是美国炸的吗?”塔利班展示儿童死伤的新闻画面,美国说那是亲塔利班的中东国家电视台供应的,不能当真。 国外媒体如此,中国的媒体出现的虚假新闻近年来更是呈上升趋势。每年中国媒体制造和传播的虚假新闻不下几十起,这其中有编辑记者和自由撰稿人为了几个稿费有意制造假新闻,同时,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商业媒体,为了集团的、商业的、甚至政治上的宣传目的,
制造和散布谣言。正如刘其中在书中之指出的,“遥遥生事、传播虚假新闻已构成我国传播事业的一个严重问题。”“首先应该谴责的当然是那些造假、贩假的记者和自由撰稿人,他们是这一恶作剧的始作俑者,是混迹江湖的文痞,是猥亵新闻报道事业、欺骗广大读者的罪人。“刘其中说,”假新闻越演越烈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缺少制约机制,以至无法震撼那些造假者。“除了法律上的制约外,我认为,大学的新闻教育应该给学生上一点最起码的新闻伦理课:记者制造假新闻跟医生制造假药一样可恶!
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写道,传播谣言不仅贻害读者,而且最终会葬送自己。1998年,美国《新闻周刊》曾就捏造新闻事件问题作过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传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已跌至历史新低,五成三的人认为“传媒经常报道失实。”为了讽刺那些编造虚假新闻,传播虚假信息的媒体,不久前,一个名叫乔伊.斯卡格斯的美国人,编造了一系列谣言故事传播给媒体,如宠物妓院、美国成立了禁止胖子乱吃东西的“肥人突击队”等等。斯卡格斯自称是讽刺专家,他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20/20》采访时透露, 自己戏弄传媒已有30多年历史,而被他戏弄的媒体机构无所不包———既有电视台、通讯社、电台等电子媒体,也有报章杂志等纸介媒体,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CNN、《华盛顿邮报》等大牌机构都曾中过斯卡格斯的招。更荒谬的是,报道其中一则假新闻的记者,竟因而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项艾美奖,令传媒的公信力备受质疑。斯卡格斯说,自己并非是为了恶作剧,而是意在提醒公众,对传媒的报道同样应该保持清醒,不应照单全收。而他炮制的假新闻一再见诸媒体的事实也表明:媒体操作漏洞多多,天下文章一大抄是许多从业记者的工作现状,他们对许多所谓轰动性新闻根本不作查证。他为此才挺身而出,呼吁传媒维护报道的真实性。他还说,他表示,他不会停止编造假新闻的工作,除非媒体记者改变他们对报道内容不负责任的态度。
今天的新闻学院学生不再使用英文打字机,他们坐在安静的、狭小的、打了隔断的办公区内,或坐在学校的电脑实验室里,不受任何杂音干扰地写稿或上网。但是,无论打字机或电脑如何演变,记者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是新闻鼻和讲故事的技能。自新闻记者这个职业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新闻记者学习新闻学的主要方法是边干边学。有一种观点认为,优秀的新闻记者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但是,我认为,一个记者所需要的那一整套的素质、敏感、技能和新闻职业道德是在新闻学院里培养出来的,当然,这要看这个学院师资的专业水准和他们使用的教材。刘其中教授的《诤语良言》无疑是培养好记者的好教材。
正在阅读:
李希光教你如何写新闻01-22
关于健康成长的作文02-04
办公场地租赁合同(通用4篇)03-27
《传奇与使命》观后感02-06
高中毕业老师给学生的留言寄语03-21
歌颂春天的诗歌03-30
毕业论文任务书11-25
4.幼儿素质发展水平评价体系07-0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希光
- 如何
- 新闻
- 消费者购买力行为影响因素
- 《虚拟仪器与智能测量》实验指导书2016修订
- 人最重要的美德是什么
- 会计基础总复习1
- 2010年高考英语浙江卷(完整试题+答案+解析)
- 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分析及结果讨论
- 急救护理学(5)
- 既有玻璃幕墙安全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 杯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现场农村配网工程施工作业典型安全措施
- 广西中医学院工作简报
- 市军供站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 宿舍卫生万能检讨书3000字
-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综合测评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诗选读》
- JD-1A计算机联锁维护手册
- 2013 签派执照新题库 规章
- 德州市经济开发区项目东区南部社区B区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 - 图文
- 公务员因公致残抚恤制度
- 重庆一中初2011级10—11学年度下期开学定时作业
- 水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