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模式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2 08:04: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序号: 编码:
xxxx学院2010年度“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 品 申 报 书
作品名称: 浅析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模式
学院全称: xxxxx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xx xx
类别: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竞 赛 组 委 会 制 二○一○年三月
说 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印。
4.序号、编码由学校2010年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学术论文及有关材料在8000字以内,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申报者代表情况 其他作者
姓 名 xx 性别 x 出生年月 xxxxx xxxx 院别、专业、年级、班 电话 作品名称 姓 名 xx 性别 x xxxx 浅析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模式 年龄 xx 院别、专业、年级、班 xxxx 联系电话 xxxx B2.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作品全称 作品所属 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 领 域 作品撰写的大学里很多学生仅仅将自己的专业定位于学校中,没有联系到当地经济对于本专业的间接影响,为了让大家对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能够目的和基本更加全面的了解,从多方面论述两者的紧密关系。 思路 科学性:文中运用大量为人熟知的范例,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坚持以作品的科学事实作为出发点,同时也以大量的材料来充实本文的内容。 先进性:经济作为上层建筑的基础,是无可动摇的事实, 高校与地方经性、先进性及济的紧密合作更能推动以科技带动经济的模式。 独特之处:文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人们平时看得到,却很少去关注的,现独特之处 在将其提出并总结归纳,让大家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本文以湖南理工学院和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作为案例,探讨地方大学科研的发展问题,即地方大学在整体科研能力较弱、科研水平不高、科研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如何综合协调、配置科研资源,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本文通过探讨高校与区域经济双向关联与协调发展,分析高校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给高校发展特色专业提供了平 作 品 摘 要 台、注入了活力,提出了高校谋求与区域经济双赢发展的建议。地方高校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双向互动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弥补各自的科研优势,增强科学研究的能力,提升在优势科研方向上的竞争力,更有利于围绕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特色资源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促进大学科研特色的培育。对此,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是:以湖南理工学院作为案例,探讨区域大学科研的发展问题,即区域大学在整体科研能力较弱、科研水平不高、科研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如何综合协调、配置科研资源,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合作,并且使二者的合作实现双赢的局面。 浅析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模式 现实指导意义 会的发展,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合作,达到双赢。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1]尚勇,传柏.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方法论.经济金融论坛.2005. [3]陈向荣等.浅析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论坛.2007(20) 查、评价所申[4]郑存库.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区域化联合[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1) 报作品,具有[5]干承运.地方高校科技必须与经济结合,为社会发展服务[J].广西高教研究,2001,参考价值的(3) [6]邱瑜.地方高校应彰显为地方服务的功能[J].航海教育研究.2006. 现有对比数[7]黄鲁成.创新群落及其创新[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4) 据及作品中[8]赵波,高大海,张庆辉,等.学科群与产业群融合构建特色区域创新体系[J].西南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 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9]黄泽芳,张继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07,(3) [10]李聪明.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集团经济研究,2007(30)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调查方式 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主要调查 省(市)县(区) 乡(镇) 村(街) 单位 单位及调 邮编 姓名 电话 调查单位 个 人次 查数量
浅析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高校与区域经济双向关联与协调发展,分析高校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给高校发展特色专业提供了平台、注入了活力,同时提出了高校谋求与区域经济双赢发展的建议。高校科研与地方经济的双向互动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科学研究的能力,提升在优势科研方向上的竞争力,更有利于围绕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特色资源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促进大学科研特色的培育,实现二者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地方经济 高校 科研 双向互动
纵观世界,凡是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区域总能看到若干著名高校活跃的影子,如剑桥的剑桥大学,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凡是闻名于世的大学总是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城市硅谷,梅隆大学和匹兹堡等。一言以蔽之,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联动效应:一方面区域经济实力的提高是高校发展的基础,高校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依存和适应关系;另一方面高校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动力和人力资本,高校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与之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并由此扩大区域规模。
大学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并实现二者需求与发展的双向互动,这是当代大学发展的趋势所致,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迫切的需要。区域大学,这里指的就是地方大学,即由地方政府投资支持的高等学校。区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其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机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
现在,几乎所有的区域大学都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如何实现大学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大学如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与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大学的科研如何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为此,需要构建什么样的科研体制与创新机制,如何提升大学科研的层次与水平。具体来说,就是大学如何承担起培养为地方所需要的大批各类人才的重任,服务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将一些科研成果转化为高科技企业,在服务经济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高校的这种作用及其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尤其是在科技
创新、科研服务地方等方面的潜力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高校科研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此,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是:以湖南理工学院作为案例,深入探讨区域大学科研的发展问题,即区域大学在整体科研能力较弱、科研水平不高、科研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如何综合协调、配置科研资源,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合作,并且使二者的合作实现双赢的局面。
一、地方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双向互动的条件
(一)湖南理工学院科研的现状
湖南理工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人创办的湖滨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历经变迁。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岳阳大学和岳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岳阳师范学院。2003年2月,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2006年12月,学校高标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12月31日,学校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湖南省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学科门类较为齐全
目前,学校现设有18个院(部),41个本科专业。自2004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国家级、省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87项,出版教材107部。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普通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4个,省普通高校优秀实习教学基地9个,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3个。
2、教职工普遍具有高学历以及高职称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683人,其中专任教师1072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9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543人,博导、硕导60余人,外教25人。教师中有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6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121人才工程”入选者15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72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目前有6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
3、科研呈现一个良好发展的态势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研水平快速提升。近5年,教师主持国家级、国务院各部门科研项目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国家“863”子项目4项,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4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共264项,其中省自科基金项目47项,省社科基金项目8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3项,获得国家专利40项;出版专著92部,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86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CSSCI等转载和收录370篇。《云梦学刊》被遴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学校学术交流频繁,多次主办或承办国际性、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普通高校示范产学研基地2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创新单位”,被确定为“湖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
4、学校确立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目前,学校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方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建立了以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以及教师教育方面的优势,形成了职前职后一体化、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办学格局,努力为教师职业生涯构建宽松、亲善、倡导个性与创新的学术环境与从教条件,为科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岳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岳阳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与湖北、江西两省相邻,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0万,综合经济实力仅次于省会长沙,居湖南第二位,现在又进入了一个新历史发展时期。
1、经济加快发展、步步走高,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近年来,岳阳按照“四化两型”(四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战略部署,努力建设“五市一极”( 现代工业大市、现代农业强市、现代航运物流旺市、现代旅游热市、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打造湖南经济新增长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打造石化、食品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和造纸、电力能源、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建材、纺织、电子信息与光伏、再生资源八个百亿产业集群。现已形成以长岭炼化和巴陵石化2个产值超百亿元特大型企业为龙头、200多家化工和配套企业为集群、云溪省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为平台的石化产业体系,SBS、环氧树脂、环己酮、炼油催
化剂等产品产量居全国之首。总投资134亿元的中石化岳阳地区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华能集团在岳阳建有装机190多万千瓦的机组,华能三期正加快推进,华容小墨山核电、平江抽水蓄能发电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泰格林纸集团正式被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合并,进入央企行列,未来5年,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将在新泰格林纸投入100亿元以上,力争“十二五”末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造纸行业前3强。目前,岳阳纸业40万吨超级压光纸项目竣工投产,全市已形成90万吨造纸生产能力,总投资43亿元的50万吨项目正在规划建设。全市9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为机械制造企业。美国AO·史密斯、日本宫下电器、香港旭宁软件、大陆激光、桑乐太阳能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投资岳阳,田谷电子信息产业园成为省级产业基地。
2、近年来岳阳市科技获国家和省立项支持的力度加大
以2008年为例,岳阳市“项目建设和项目服务年”活动成效显著。岳阳市委市政府强势推行“项目建设和项目服务年”活动,08年10月份,湘商大会成功在岳阳召开;国家四季度计划新增1000亿元投资,岳阳已初步落实5个亿,这些都将促使全市投资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1-11月全市城镇投资项目共计865个,完成投资额252.1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3个,完成投资76.01亿元,占城镇投资总额的30.1%,重大项目岳纸40万吨机械纸浆和松阳湖港区2个项目共完成投资14.02亿元。受大项目的支撑,初步测算1-11月全市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3.96亿元,增长41.1%,预计总量及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其中房地产投资31.83亿元,增长28.9%。
3、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识
现在,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岳阳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识,岳阳地方党委和政府提出的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人才、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毫不动摇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路,使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对区域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地方越来越频繁地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科技攻关,希望以此从根本上来促进其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之其经济本身的强势,能够为科学研究和科技的进步提供强大经济支撑。可以说,作为岳阳唯一的大学,这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总之,比较湖南理工学院和岳阳市,二者之间的发展存在着极强的互补性,相互之间实现双向互动的条件比较好,而且从岳阳师范到升格为湖南理工学院的12年间,二者之间一直就存在双向互动合作情况,其结果都实现了双赢的局面。当然,这种比较甚至还可扩大到湖南省及东南亚的相关区域。
二、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双向互动的可行性
在综合比较上述二者的现状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一方面,湖南理工学院提出区域大学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最终目的是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提高,因为教师只有具有较高的科研学术水平,才能最终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培养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大学科研也只有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大学也才能更好地为其服务;当然,由此而来,大学的发展也才能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办学经费的支持,从而更好、更快、更高地发展。一句话,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因此,大学对地方也就有了自己要求和依赖。另一方面,岳阳现在是全省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级市,在走过了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高速发展期后,现在已经从根本上走上了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时期,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其对区域内唯一的大学也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最近,市委书记易炼红全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就强调:各位代表一定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审议好党代会工作报告,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推动全市的科学发展。相比来看,二者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二者都对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实现二者双向互动的可行性也就客观存在。况且,从本质上来说;二者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
(一)高校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职能逐渐从单纯地侧霞于生产和传播知识、研究开发新技术成果,发展成为具有成果转让、中试、孵化企业、企业咨询和培训等多方面功能的统一体。特别是近年兴起的大学科技园,显著地影响着区域产业群的结构、竞争及发展战略。因此,它不但为区域经济进步提供科技动力和人力资本,也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与高校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扩大了区域规模,提高了区域的品位。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性
将知识作为一个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式,知识不仅能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报酬递增,递增的报酬保证了长期经济增长。这和传统意义上的外生性经济增长模型中规模报酬递减截然不同,它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知识产生的要素递增收益和一般知识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的结合不仅使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本身产生递增的收益,而且也使资本和劳动等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
2、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1)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持
高校能为区域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的
竞争归根结底足人才和科技水平的竞争。如果增加高校投资,高校就能扩大招生规模和调整专业设置。那么,区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才不足的矛盾,从而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进了区域第三产业发展
高校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令国共有在校大学生600多万人,如果每佗大学生的教育消费和生活消费是每年1万元人民币,那么伞国的高校一年就有600多亿元的消费额。因此,在校大学生多的区域可以把高校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发展。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给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注入了活力
1、区域经济发展使市场产品需求上升,由此导致高校R&D费用投入增加。企业是现代生活的主体,一个区域的经济状况主要取决于它拥有多少可盈利的企业。区域的总体企业效益好,区域的GDP就高;区域经济的增长势必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产品需求,这就要求企业生产出更多合乎市场需求的产品。由于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使得有些需求以现有的工艺和技术就可以完成,而有些需求,则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才可以满足。
2、市场的人才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历史文化、法律政治等,但最基本和最终的因素是人才。因此,区域经济总量、技术发展水平对人才的需求量有重要的影响。然而,人才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产品”,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必须考虑市场经济观念,根据市场需求来培育人才。因此,高校总是根据目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数量、结构层次来确定本校学生人数、学习内容、层次等。在经济发达区域,高校所设置的专业总是门类齐全,所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高校提供了就业市场。
(三)高校要谋求与区域经济双赢发展
在当今社会,任何一所高校要谋求发展,都必须与区域经济建立互利互惠、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零距离接触社会,多渠道交融瓦动,谋求与区域经济的双赢发展,已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生命线。高校能否办出特色,关键在于能否立足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进行正确的前瞻分析和机会把握,与地方共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互动平台。
1、优势互动
高校发挥人才和学科方面的优势,可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发展战略提供论证、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政府发挥地方管理方面的优势,可为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经验,增强高校的发展潜力。.
2、人才互动
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留住高校培养的优秀人才;同时根据区域的发展要求,利用高校教育资源进行非学历教育培训。高校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时通过讲学、聘客座教授等形式利用好政府资源,弥补师资的不足。
3、科研互动
高校的科研应立足地方的需求,进行高校与区域科技资源整合和联合攻关,使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这样不但能提高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能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综上所述,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问存在着高度的联动效应:一方面区域经济实力的提高是高校发展的基础,高校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依存和适应关系;另一方面高校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动力和人力资本,高校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与之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并由此扩大区域规模。
三、科研群与产业群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在最好的情况下,应该是两者的相互补偿。高校为地方发展聚集了人力、物力、财力,聚集了文化和创造力;地方为高校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场所条件以及 基本的生源基础和学生的就业基础,地方发展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也是高校进行科技、文化创新的源泉,地方发展不断提出的对高校的新要求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高校与地方发展形成了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所以,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的战略规划下面将详细从高校以及当地经济的角度分析这种的相互依赖性。
(一)高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直接性:
高校除了具备教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作为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体,其运转支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当前我国大学处于发展时期,政府对大学投入连续走高,教育投入持续快速增长。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1997年到2002年,平均每年增幅达16.7%,2002年我国教育总投入5480亿元,比1997年增长1 16 44%。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有所提高,2002年这一比例达到3.41%。2004年高等教育中央教育经费支出达到649亿元,占中央教育总支出的95.5%;地方教育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 153亿,占地方教育经费支出的22 8%。2000年到2004年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增长了153.35%.平均每年时增幅达30.67%。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的大幅度攀升,其直接的经济贡献和间接的经济溢出贡献对于大学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将产生
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大学作为经济体运营对地方经济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虽然大学收入的来源具有多元化和异地化的特征,其支出却具有本地化的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结构逐步发生变化,多种渠道的学校自筹经费在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据世界银行的调查,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学校创收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开始呈上升趋势,1990年为12.3%。1991年为13.1%,1992年为1812%。而政府拨款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多元化投资渠道逐步形成。对于大学驻地来讲,大学的收入.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大学驻地以外,以1998—1999年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在其收入来源中仅学费的43%、私人赠予与科研合同的49%来自海湾地区,大学总收入只有25%来自海湾地区。我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与此类似。与大学收入主要来源异地化相对照,大学维持日常运,需要购买的必要产品和服务则主要发生在大学驻地,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并带来税收收入。考虑乘数效应,大学消费支出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将会更大。调查数据同时也显示出地方政府对大学的支持是维系地方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21世纪,大学进入新一轮大发展时期,基础建设投资呈高增长趋势。我国大学更是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基础建设支出呈强劲增长趋势,尤其是地方投入飞速增长伴随大学基础建设的大力度投入,大学运营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作用显著
2、间接性:
(1)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建设
确定科研主攻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区域高校的科研工作要充分依托地方经济的宏观规划、产业结构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规划,针对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关键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和市场的链接。为此,区域高校要深入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充分了解地区经济状况,摸清本地区对人才、科技的具体需求,及时,准确地捕捉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加工、筛选与提炼,使之为开展科研项EI申报服务,使科研工作能与自身的科研实际、学校的发展状况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2)积极寻求地方政府支持,推进产学研结合(让科研成果及时转化成经济推动点)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有效运作的重要环节,它促进了知识流动,也是促进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各国政府都大力倡导产学研合作。美国20世纪70、80年代相继出台了《国家合作研究法》、《国家科技政策、组织和优化法案》;日本则大力构建“官学民”和“产学研”一体的技术研发体系,1998年分别通过了《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
和《研究交流促进法》的部分修正案。近年来,我国政府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如《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关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关于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意见》等;启动并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一批高科技产业孵化器园区等,为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学科群与产业群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群是指为了获取新的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利用的结合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制造)市场中的进入壁垒、取得协同经济效果,分散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关联性很强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工程公司)、中介机构和顾客通过一个附加值生产链相互联系形成了网络。集群理论认为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不仅可以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为产业群实现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学科群建设与产业集群互动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架构、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学科群与产业群融合也是地方高校学科创新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口。
(4)建立较办企业,发展科学园
科学园区是以高校为中心,与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台作兴办的高技术密集区。它既培养新科技人才,又开发颓技术、新产业和瓶产品。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方正、湘雅医院。高校可积极探索通过联合办学、特派员助理、技术讲座、在企业设立 “科研基地”、“实习基地”与“创新基地”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由科研项目发展到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
(5)国内外高校范例
a、国外高校服务地方经济,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美国赠地学院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当地经济的资助和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开创了高校与地方经济互动关系的新时代。在众多的赠地学院中,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在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方面成绩卓著,校长范. 海斯提出的“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等被视为“威斯康星思想”,这种理念为其他高等学校提供了发展的导向并树立了榜样。威斯康星大学与地方经济建设互动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校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服务,途径主要体现在:一是由大学在各地开设短期课程,将知识推广到大学之外;二是将各学科专家引进政府,担任顾问及相应的指导和领导工作,为政府各项公共政策提供咨询服务;三是让大量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兼任某些部门的工作。在高校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关
系中,威斯康星大学是以高校为地方经济的单向服务为主导的。二是产学研三结合模式(以“硅谷”为代表)。二战以后,各国逐渐认识到大学在国家或地方科学事业、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于是,威斯康星办学理念的影响逐渐扩大并为人们所推崇。随之而来的是威斯康星办学思想内涵、办学实践的途经与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出现了像美国“硅谷”那样以大学为核心的“科技工业园区”现象,它把高校的教学、科研、生产整合协调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学研联合体,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此时,大学对地方经济不再是老师与顾问的单向指导关系了,而是与地方经济实体、政府等达成了休戚与共的伙伴与兄弟关系。三是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相互作用大学是是美国在20世纪90 年代产生的一种新型大学模式,其新主要表现在它主动适应了新时代、新经济的需要。相互作用大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生长点:一是发挥智力优势,拓展服务范围。随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社区对建立能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日益强烈。1989年,南缅因大学与路易斯顿一奥伯恩市根据社区的需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有别于一般大学分校的特色学院。目前,这所大学已经成为全美迎接社区挑战的一个成功范例。二是利用科研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卡内基·梅隆大学利用自己的高科技优势,紧密结合匹兹堡的经济发展状况,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研究,通过技术转让、技术人股等方式,创办高技术公司,开发新产品,不断提升地方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匹兹堡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和知识创新为主的支柱产业群,如信息技术、机器人、环境技术、特殊钢材等,匹兹堡也从炼钢城市转变为美国的高科技中心之一。可以说,相互作用大学在推进匹兹堡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方面功不可没。从相互作用大学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谋求共同的利益的实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地方性高校的办学定位十分重要。地方性高校如果找不准方向,不能将自己的触角伸向社会,而是眼光向内,就会丧失自身的优势,坐失发展的良机。在迅速变革的社会系统中,各个大学都有获得发展的机会,关键是要及时抓住并善于利用这种机会,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b、国内高校服务地方经济,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以下是我校近年来与岳阳市合作的科技成果。
2006年6月8日,湖南理工学院与湖南汇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定了技术合作开发协议。湖南理工学院与湖南汇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的主要内容有:
正在阅读:
阿西美辛脂质体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扩散研究04-20
国企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0-15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需求研究05-05
“十三五”重点项目-绿色小米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05-10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01-09
企业合并综合试题答案06-13
2016-2022年中国纤维板行业监测及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图文06-24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复习资料12-31
2015年行政类提纲03-16
- 教育局拟征求中考升学奖励制度
- 2020房地产销售主管年终工作总结
- 虚拟多台位互感器检定装置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
- 车间工人辞职报告范本
- 溴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
- 改名字申请书怎么写
- 忧与爱作文素材
- 溴苯腈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
- 2020清华大学考研复试时间:3月6日至22日
- 2020年蚌埠高考查分系统网址
- 2020年二建《建筑工程实务》测试题及答案(13)
- 生死感悟——人间世观感一
- 武陵源区军地小学观看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讲座录像
- 全球10大安全旅游国出炉日本排名第9
- 企业策划书模板
- 高中英语教师工作总结3篇
- 法定代表人证明范本
- 大学助学金申请书范文1700字
- 案外人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司法解释施行首份申请书递交齐齐哈尔...
- 环球国际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
- 浅析
- 经济发展
- 高校
- 模式
- 图文
- 地方
- 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