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复习:第四章 写作训练 专题十八 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26 12: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十八 记叙文写作中意象的使用

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手段,是诗意盎然的核心元素。如果把它移用到记叙文写作中去,会有怎样的情景呢?一个意象,串起全文,情感聚发;众多意象,衬托人物,深远意境。用意象思维、方法写作记叙文,绝对是一个绝妙的切入口。

作文题呈现:

(2017·江苏)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考场佳作 转弯口的车

杨小茉在校门口回头的时候,再也看不到那辆半旧的电动车了,而她什么时.........候开始不再为它羞愧,她已经记不清了。开头直接点出材料词,同时也是本文的......主体意象。“不再为它羞愧”暗设悬念。

这处细节的交代,是反衬“半旧的电动车”很重要的一笔。

九月的天气都是晴天,阳光柔和地洒在校门口,渲染出一片温馨。校门口车水马龙。这是个重点高中,学生往往非富即贵,开学日便可见一斑。 .............

杨小茉用帽子遮住了头,沉默着下了父亲的电动车。她很委屈,家境一般就...............算了,可她父亲偏要把她送到校门口,那么多人看着,难道第一天自己就要被排

斥于同学的圈子外吗?父亲也不为自己想想,她遮遮掩掩地踱进校门。请注意杨小茉下电动车时的举止神态与电动车的联系。

来快班也快一个礼拜了,杨小茉学习上不吃力,放学时却总是心里忐忑。她从不敢和同学结伴出校——如果父亲骑着电动车突然喊她呢?同学们觉得她成绩好,还刻苦努力,每天留在学校学习,可她自己根本就不是这样的,却什么也说不出口。

她也问过父亲为什么要送她到校门口,父亲说走过来路远。“我不嫌路远!”她在心中喊,可父亲依旧坚持。

杨小茉喜欢读各种书,中国的,欧美的。她记得龙应台的父亲常开着一辆送.货的车接送她,但在学校转弯口父亲总会停下,说这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杨小...

茉觉得龙应台的父亲理解女儿,而自己的苦却无人知晓。用“送货的车”,作为记忆中的次要意象,也衬托了父亲的旧电动车。

她去找父亲,风风火火地闯进屋,要父亲做个选择,要么买辆轿车,要么别来接她。父亲疼她,只答应在弄堂转弯口停车。杨小茉哭了好久。

杨小茉终于不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了,只是她总在校门口与同学告别,然后消失在弄堂口。这几段叙述了人世变故,似乎把“电动车”意象忘了。

她日渐沉稳,不跟同学说起家里的事。

再后来,她高中毕业,离开家乡上大学,在一个大城市有了不错的事业,嫁人生子,搬到了那个城市。

故事中的杨小茉是我的母亲,而她的父亲就是我的外公。

母亲常说,她生我前从没懂过外公,可现在明白了,不过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母亲说外公节衣缩食了大半辈子供她学习,她还那样嫌弃他,真是不孝。她

让我好好待外公,多去看他。

前两天,外公过世的消息传来,她沉默了好久,我们一家回到她的故乡。 父亲去处理外公的后事,母亲带我来到这里——她的高中。

她曾习惯于在校门口一回头,便看到外公的电动车,却记不清他俩何时不再有芥蒂了。“电动车”再次出现,不过是物不在人已非,“西风萧索,残阳如照”描写得极为传神。

现在的她,再也看不到转弯口的车了,弄堂拐角处西风萧索,残阳如照。 我看到母亲微笑,透过转弯口不知看着什么,却流下了眼泪,她第一次哭了。 原来父爱就是那转弯口的车,从不刻意强调他的存在。可你一回头,他却总在那里。母亲说她曾经拥有,现在却永远地失去了。借物抒情,点出了“电动车”意象的核心内涵。

亮点点评 阅卷组认为该文亮点有四: 一是视角新颖。文章以主人公女儿的视角来讲述母亲与外公的往事,写母亲是为了赞美外公。特别是开篇不点出母子关系,直到后部分才交代“故事中的杨小茉是我的母亲”,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二是反复强调。“校门口回头”这一细节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从原来的怕回头,从原来一回头就能看见那辆半旧的电动车,到后来慢慢地“不再有芥蒂了”,再到现在想见却见不到了。细节往往就是动情点,一篇好的记叙文一般都有让人记住的那个细节。 三是借物寄情。情感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抽象存在的,记叙文要为情感找到寄托物。本文借车写出外公对母亲的关爱。结尾以“原来父爱就是那转弯口的车”点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zk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