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演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更新时间:2024-04-20 21: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表演游戏中

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

问题提出

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也就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再现该文艺作品内容(或某一片断)的一种游戏形式。

幼儿在玩表演游戏时,要协商分配角色,互相化装、共同准备道具、场景,要克服怕羞、胆怯,并克服自己大胆地表演角色??这就对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是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的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这一关键期,以造就新世纪的创造型高素质的人才与当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是幼儿教育改革的基点。

21世纪的教育是要培养儿童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纪律性和责任感。从小要培养幼儿怎样做人,也就是说当代社会要求我们通过教育把儿童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而当前的独生子女的比率已达99%,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过分保护、过分期望、只注意无休止的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有些家长怕孩子受欺学坏,不让孩子出门与同龄孩子交往,造成这些孩子性格孤僻,不和群,遇到困难畏缩,不知如何是好。独生子女独立性差,骄娇不二,经不起挫折,不关心别人,任性等不良个性。幼儿正处于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根据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幼儿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发展是:一方面在动作、形象、符号(语言)三个不同的水平上输入信息,形象表象;另一方面通过非言语手段(语音、语义、语法)输出信息。而表演游戏符合幼儿期言语表达需要大量非言语手段作为辅助这一特点,所以用表演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一种好方法。

研究方法、途径

一、实验方法:行动研究法,辅以教育实验法。 二、研究时间:1年

三、被试:实验班及对比班,对比班按幼儿园正常活动进行,实验班每周三、五下午安排表演游戏教学活动,并为幼儿创设了自我表现的环境“小舞台”,幼儿在来园时间可自由表现,其它时间均按幼儿园正常活动进行。 四、目标

1、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表演,相互合作,加强游戏的集体性、创造性,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通过本子课题的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从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寻找促进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途径。,做到人人喜欢表 表演游戏的教育目标:以育人为目标演,个个敢表演、能表演、会表演。 总目标: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和愿望、自信心:培养幼儿良好的欣赏习惯和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参与意识、评价能力、责任感;掌握与开展表演游戏有关的言语表现手段,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 (一) 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加 根据行为目的程度的不同,可将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中的角色行为与嬉戏性角色行为。目的性角色行为是指幼儿围绕故事内容扮演角色,认真再现故事。嬉戏

性角色行为是指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扮演角色,嬉戏打闹,他们玩的内容可能与故事内容无关。这两类行为在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变化趋势,那就是随着游戏过程的展开和时间的延续,幼儿的目的性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多。 (二) 以一般性表现为主,生动性表现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明显增加

我们可以把幼儿的目的性角色行为分为三种:被动性表现(幼儿需要他人的提示、告知才能扮演角色或表现提前不合时宜)、一般性表现(幼儿说话语气[平淡,表情单调]、生动性表现(幼儿能够逼真形象地扮演角色,他们能夸张但适宜的语气、语调、动作、表情等去表现角色)。

中、大班的表演游戏以一般性表现为主,生动性表现行为并没有随游戏过程的发展持续而明显增多。这种情况表明幼儿自身并不能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被动性表现即反映了幼儿的角色扮演意识的强弱,也说明了幼儿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大班幼儿伙伴之间的互动能力增强,而中班幼儿的被动性表现行为则随游戏过程的展开而增多。

(三) 同伴交往是表演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以真实身份与同伴进行的交往在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15%。同胞交往是幼儿表演游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即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又是幼儿合作表现故事内容的必要手段,对于表演游戏的开展具有支持作用。

表演游戏中的同伴交往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1、角色2、规则3、情节4、材料5、动作、对白。中班幼儿需要协商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角色、规则、情节、材料、动作和对白等多方面;大班幼儿交往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规则与动作及对白这两方面,在角色分配、情节协商、材料分配等方面一般能够达成默契,不需要协商。

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 (一)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

1、 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角色更换意识不强。 2、 游戏的目的性差,需要成人一定的提示才能坚持游戏的主题。 3、 角色分配以一般性表现为主,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二)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

1、 有较强的任务意识,行动的目的性较强。 2、 有较强的角色扮演意识。

3、 具备一定的表现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

表演游戏的指导原则

(一)表演游戏具有戏剧性、游戏性、创造性的特点,因 此指导时必须注意:

1、兴趣性原则:以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为主要目标。 中班:人人乐意参加表演,个个敢表演。

大班:人人喜欢表演、敢表演,个个会表演、并会创造的表演。

2、教育性、科学性原则:表演游戏的内容应是健康的适合幼儿表演的文艺作品,

选择、改编、创编表演游戏要以幼儿园《规程》中语言教学的总目标及幼儿言语发展的连续性、顺序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为依据,来选择情节简单、生动有趣并有起伏和重复、内容紧凑、角色个性鲜明、对话明确、语句优美、语言简短、形象并有动作、场景集中的内容。

3、游戏性原则:要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指导,因表演游戏具有游戏性,并常常有幼儿认知、情感的特点,他们并不完全忠于作品,因而常常发生删改作品的现象,他们能创造意思相同的不同语言,因此,指导幼儿开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z5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