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解答下13-19 湖南大学出版社
更新时间:2023-04-09 01:0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大学物理规范作业解答推荐度:
- 相关推荐
1
第十三章 静电场
P38.
13.1 如图所示,
在直角三角形ABCD 的A 点处,有点电荷q 1 = 1.8×10-9C ,B 点处有点电荷q 2 = -4.8×10-9
C ,AC = 3cm ,BC = 4cm ,试求C 点的场强.
[解答]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大小的公式
22
014q q
E k r r ==
πε, 其中1/(4πε0) = k = 9.0×109N·m 2·C -2.
点电荷q 1在C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1
12
01
4q E AC =
πε 9
94-1
22
1.810910 1.810(N C )(310)
--?=??
=???, 方向向下.
点电荷q 2在C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222
0||
1
4q E BC =
πε 99
4-1
22
4.810910 2.710(N C )(410)
--?=??=???, 方向向右.
C 处的总场强大小为
E =
44-110 3.24510(N C )==??,
总场强与分场强E 2的夹角为
1
2
arctan
33.69E E ==?θ.
13.2 半径为R 的一段圆弧,圆心角为
60°,一半均匀带正电,另一半均匀带负电,其电线密度分别为+λ和-λ,求圆心处的场强.
[解答]在带正电的圆弧上取一弧元 d s = R d θ,
电荷元为d q = λd s ,
在O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22
0001
d 1d d d 444q s E R R R λλθπεπεπε=
==, 场强的分量为d E x = d E cos θ,d E y = d E sin θ.
对于带负电的圆弧,同样可得在O 点的场强的两个分量.由于弧形是对称的,x 方向
的合场强为零,总场强沿着y 轴正方向,大小为
2d sin y L
E E E ==?θ
/6/6
000
0sin d (cos )22R R
==-?ππλλθθθπεπε
0(12R
=λ
πε.
13.3 均匀带电细棒,棒长a = 20cm ,电荷线密度为λ = 3×10-8C·m -1,求:
(1)棒的延长线上与棒的近端d 1 = 8cm 处的场强;
(2)棒的垂直平分线上与棒的中点相距d 2 = 8cm 处的场强.
[解答](1)建立坐标系,其中L = a /2 = 0.1(m),x = L+d 1 = 0.18(m).0
在
细棒上取一线元d l ,所带的电
量为d q = λd l ,
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电荷元在P 1点产
图13.1
1
生的场强的大小为
122
0d d d 4()
q l
E k r x l ==-λπε 场强的方向沿x 轴正向.因此P 1点的总场
强大小通过积分得
120d 4()L
L
l
E x l λπε-=
-? 014L
L
x l
λπε-=
-
011
()4x L x L
λπε=--+ 2201
24L x L λ
πε=
-. ①
将数值代入公式得P 1点的场强为
8
9
122
20.13109100.180.1
E -???=??- = 2.41×103(N·C -1),
方向沿着x 轴正向.
(2)建立
坐标系,y = d 2. 在细棒上取一线元d l ,所
带的电量为 d q = λd l ,
在棒的垂直平
分线上的P 2点产生的场强的大小为
222
0d d d 4q l
E k
r r
λπε==, 由于棒是对称的,x 方向的合场强为零,y
分量为 d E y = d E 2sin θ.
由图可知:r = d 2/sin θ,l = d 2cot θ, 所以 d l = -d 2d θ/sin 2θ, 因此 02
d sin d 4y E d λ
θθπε-=,
总场强大小为
02
sin d 4L
y l L
E d λ
θθπε=--=
?
02
cos 4L
l L
d λθπε=-=
L
L
=-=
=
. ②
将数值代入公式得P 2点的场强为
8
9
221/2
20.13109100.08(0.080.1)y E -???=??
+ = 5.27×103(N·C -1). 方向沿着y 轴正向.
[讨论](1)由于L = a /2,x = L+d 1,代入①式,化简得
10110111
44/1
a E d d a d d a λλπεπε=
=
++, 保持d 1不变,当a →∞时,可得
101
4E d λ
πε→
, ③
这就是半无限长带电直线在相距为d 1的延长线上产生的场强大小.
(2)由②式得
y E =
=
,
当a →∞时,得 02
2y E d λ
πε→
, ④
这就是无限长带电直线在线外产生的场强公式.
如果d 1=d 2,则有大小关系E y = 2E 1.
2
13.4 一均匀带电的细棒被弯成如图所示的对称形状,试问θ为何值时,圆心O 点处的场强为零.
[解答]设电荷线
密度为λ,先计算圆弧的电荷在圆心产生的场强.
在圆弧上取一
弧元 d s =R d φ, 所带的电量为
d q = λd s ,
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为
2200d d d d 44q s E k
r R R
λλ?πεπε===, 由于弧是对称的,场强只剩x 分量,取x 轴方向为正,场强为
d E x = -d E cos φ. 总场强为
2/2
0/2
cos d 4x E R πθθ
λ??πε--=
?
2/2
0/2
sin 4R
πθθλ?
πε--=
0sin 22
R λθπε=
,
方向沿着x 轴正向.
再计算两根半无限长带电直线在圆心产生的场强.
根据上一题的公式③可得半无限
长带电直线在延长上O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04E R
λ
πε=
,
由于两根半无限长带电直线对称放置,它们
在O 点产生的合场强为
``02cos
cos 2
22
x E E R θ
λθ
πε==
,
方向沿着x 轴负向.
当O 点合场强为零时,必有`
x x E E =,可得 tan θ/2 = 1, 因此 θ/2 = π/4, 所以 θ = π/2.
13.5 一宽为b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平面薄板,其电荷密度为ζ,
如图所示.试求:
(1)平板所在平面内,距薄板边缘为a
处的场强.
(2)通过薄板几
何中心的垂直线上与
薄板距离为d 处的场
强.
[解答](1)建
立坐标系.在平面薄
板上取一宽度为d x 的带电直线,电荷的
线密度为
d λ = ζd x , 根据直线带电线的场强公式
02E r
λ
πε=
, 得带电直线在P 点产生的场强为
00d d d 22(/2)
x
E r
b a x λσπεπε=
=
+-,
其方向沿x 轴正向.
由于每条无限长直线在P 点的产生的场强方向相同,所以总场强为
/2
0/2
1
d 2/2b b E x b a x σπε-=
+-? /2
/2
ln(/2)2b b b a x σ
πε--=+-
0ln(1)2b
a
σπε=
+. ①
图13.4
图13.5
3
场强方向沿x 轴正向.
(2)为了便于观察,将薄板旋转建立坐标系.仍然在平面薄板上取一宽度为d x 的带电直
线,电荷的线密度仍然为
d λ = ζd x ,
带电直线在Q 点产生的场强为
2
21/2
00d d d 22()
x
E r
b x λσπεπε=
=
+,
沿z 轴方向的分量为
221/2
0cos d d d cos 2()z x
E E b x σθθπε==
+,
设x = d tan θ,则d x = d d θ/cos 2θ,因此
d d cos d 2z E E σ
θθπε==
积分得
arctan(/2)
0arctan(/2)
d 2b d z b d E σ
θπε-=
? 0arctan()2b
d
σπε=
. ② 场强方向沿z 轴正向.
[讨论](1)薄板单位长度上电荷为
λ = ζb ,
①式的场强可化为
0ln(1/)
2/b a E a b a
λπε+=
,
当b →0时,薄板就变成一根直线,应用罗
必塔法则或泰勒展开式,场强公式变为
02E a
λ
πε→
, ③
这正是带电直线的场强公式.
(2)②也可以化为
0arctan(/2)
2/2z b d E d b d
λπε=
,
当b →0时,薄板就变成一根直线,应用罗
必塔法则或泰勒展开式,场强公式变为
02z E d
λ
πε→
,
这也是带电直线的场强公式.
当b →∞时,可得
2z E σ
ε→
, ④ 这是无限大带电平面所产生的场强公式.
13.6 (1)点电荷q 位于一个边长为a 的立方体中心,试求在该点电荷电场中穿过立方体一面的电通量是多少?
(2)如果将该场源点电荷移到立方体的的一个角上,这时通过立方体各面的电通量是多少?
[解答]点电荷产生的电通量为
Φe = q/ε0.
(1)当点电荷放在中心时,电通量要穿过6个面,通过每一面的电通量为
Φ1 = Φe /6 = q /6ε0.
(2)当点电荷放在一个顶角时,电通量要穿过8个卦限,立方体的3个面在一个卦限中,通过每个面的电通量为
Φ1 = Φe /24 = q /24ε0;
立方体的另外3个面的法向与电力线垂直,通过每个面的电通量为零.
13.7 面电荷密度为ζ的均匀无限大带电平板,以平板上的一点O 为中心,R 为半径作一半球面,如图所示.求通过此半球面的
电通量.
[解答]设想
在平板下面补一个半球面,与上面的半球面合成一个球面.球面内包含的电荷为
q = πR 2ζ, 通过球面的电通量为
图13.7
4
Φe = q /ε0, 通过半球面的电通量为
Φ`e = Φe /2 = πR 2ζ/2ε0.
13.8 两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半径分别为R 1和R 2(R 1 > R 2),带有等量异号电荷,单位长度的电量为λ和-λ,求(1)r < R 1;(2) R 1 < r < R 2;(3)r > R 2处各点的场强.
[解答]由于电荷分布具有轴对称性,所以电场分布也具有轴对称性.
(1)在内圆柱面内做一同轴圆柱形高斯面,由于高斯内没有电荷,所以
E = 0,(r < R 1).
(2)在两个圆柱之间做一长度为l ,半径为r 的同轴圆柱形高斯面,高斯面内包含的电荷为 q = λl , 穿过高斯面的电通量为
d d 2
e S
S
E S E rl Φπ=?==??E S ?,
根据高斯定理Φe = q /ε0,所以
02E r
λ
πε=
, (R 1 < r < R 2). (3)在外圆柱面之外做一同轴圆柱形高斯面,由于高斯内电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
E = 0,(r > R 2).
13.9 一厚度为d 的均匀带电无限大平板,电荷体密度为ρ,求板内外各点的场强.
[解答]方法一:高斯定理法.
(1)由于平板具有面对称性,因此产生的场强的方向与平板垂直且对称于中心面:E = E`.
在板
内取一底
面积为S ,
高为2r 的圆柱面作为高斯面,
场强与上
下两表面的法线方向平等而与侧面垂直,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为
d e S
Φ=??E S
2
d d d S S S =?+?+????E S E S E S 1
`02ES E S ES =++=,
高斯面内的体积为 V = 2rS , 包含的电量为 q =ρV = 2ρrS , 根据高斯定理 Φe = q/ε0,
可得场强为 E = ρr/ε0,(0≦r ≦d /2).①
(2)穿过平板作一底面积为S ,高为2r 的圆柱形高斯面,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仍为 Φe = 2ES , 高斯面在板内的体积为V = Sd , 包含的电量为 q =ρV = ρSd , 根据高斯定理 Φe = q/ε0,
可得场强为 E = ρd /2ε0,(r ≧d /2). ②
方法二:场强叠加法. (1)
由于平板的可视很多薄
板叠而成的,以r 为界,下面平
板产生的场强方向向上,上面平板产生的场强方向向下.在下面板中取一薄层d y ,面电荷密度为
d ζ = ρd y ,
产生的场强为 d E 1 = d ζ/2ε0, 积分得
100/2
d ()222r
d y d
E r ρρεε-=
=+?,③ 同理,上面板产生的场强为
/2
200d ()222
d r
y d E r ρρεε=
=-?
,④ r 处的总场强为E = E 1-E 2 = ρr/ε0.
(2)在公式③和④中,令r = d /2,得
E 2 = 0、E = E 1 = ρd /2ε0,
E 就是平板表面的场强.
平板外的场强是无数个无限薄的带电平板产生的电场叠加的结果,是均强电场,方向与平板垂直,大小等于平板表面的场强,也能得出②式.
5
13.10 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内的电荷体密度为ρ,若在球内挖去
一块半径为R` 的小球体,如图所 示,试求两球心O 与O`处的电场强度,并证明小球空腔内的电场为均强电场. [解答]挖去一块小球体,相当于在该处填充一块电荷体密度为-ρ的小球体,因此,空间任何一点的场强是两个球体产生的场强的叠加. 对于一个半径为R ,电荷体密度为ρ的球体来说,当场点P 在球内时,过P 点作一半径为r 的同心球形高斯面,根据高斯定理可得方程 23 01443 E r r ππρε= P 点场强大小为 3E r ρε=. 当场点P 在球外时,过P 点作一半径为r 的同心球形高斯面,根据高斯定理可得方程 2 3014 43 E r R ππρε= P 点场强大小为 3 2 03R E r ρε=. O 点在大球体中心、小球体之外.大球体在O 点产生的场强为零,小球在O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3 2 0`3O R E a ρε=, 方向由O 指向O `. O`点在小球体中心、大球体之内.小球 体在O`点产生的场强为零,大球在O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0 3O E a ρ ε= , 方向也由O 指向O `. [证明]在小球内任一点P ,大球和小球产生的场强大小分别为 0 3r E r ρε=, `0 `3r E r ρ ε= , 方向如图所示. 设两场强之间的夹角为θ,合场强的平方为 222``2cos r r r r E E E E E θ=++ 22 20 ( )(`2`cos )3r r rr ρθε=++, 根据余弦定理得 222 `2`c o s () a r r r r πθ=+--, 所以 0 3E a ρ ε= , 可见:空腔内任意点的电场是一个常量.还可以证明:场强的方向沿着O 到O `的方向.因此空腔内的电场为匀强电场. 13.11 如图所示,在A 、B 两点处放有电量分别为+q 和-q 的点电荷,AB 间距离为2R ,现将另一正 试验电荷q 0 从O 点经过半圆 弧路径移到C 点,求移动过程 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解答]正负电荷在O 点的电势的和为零: U O = 0; 图13.10 图13.11 6 在C 点产生的电势为 0004346C q q q U R R R πεπεπε--= + = , 电场力将正电荷q 0从O 移到C 所做的功为 W = q 0U OD = q 0(U O -U D ) = q 0q /6πε0R . 13.12 真空中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A 和B .A 平面的电荷面密度为2ζ,B 平面的电荷面密度为ζ,两面间的距离为d .当点电荷q 从A 面移到B 面时,电场力做的功为多少? [解答]两平面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 E A = 2ζ/2ε0 = ζ/ε0,E B = ζ/2ε0, 两平面在它们之间产生的场强方向相反,因此,总场强大小为 E = E A - E B = ζ/2ε0, 方向由A 平面指向B 平面. 两平面间的电势差为 U = Ed = ζd /2ε0, 当点电荷q 从A 面移到B 面时,电场力做的功为 W = qU = qζd /2ε0. 13.13 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带电量为Q .若规定该球面上电势值为零,则无限远处的电势为多少? [解答]带电球面在外部产生的场强为 2 04Q E r πε= , 由于 d d R R R U U E r ∞ ∞ ∞-=?=?? E l 2 00d 44R R Q Q r r r πεπε∞ ∞ -==? 04Q R πε= , 当U R = 0时,04Q U R πε∞=- . 13.14 电荷Q 均匀地分布在半径为R 的球体内,试证明离球心r (r 223 0(3) 8Q R r U R πε-=. [证明]球的体积为34 3 V R π=, 电荷的体密度为 3 34Q Q V R ρπ= = . 利用13.10题的方法可求球内外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3 0034Q E r r R ρεπε= =, (r ≦R ); 2 04Q E r πε= ,(r ≧R ). 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r 处的电势为 d d d R r r R U E r E r ∞ ∞ =?=+???E l 32 00d d 44R r R Q Q r r r R r πεπε∞ =+? ? 2 3 0084R r R Q Q r R r πεπε∞ -= + 223 00()84Q Q R r R R πεπε= -+ 223 0(3) 8Q R r R πε-=. 13.15 在y = -b 和y = b 两个“无限大”平面间均匀充满电荷,电荷体密度为ρ,其他地方无电荷. (1)求此带电系统的电场分布,画E-y 图; (2)以y = 0作为零电势面,求电势分布,画E-y 图. 7 [解答]平板电荷产生的场强的方向与平板垂直且对称于中心面:E = E`,但方向相反. (1)在板内取一底面 积为S ,高为 2y 的圆柱面作为高斯面, 场强与上下两表面的法线方 向平等而与侧面垂直,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为 d e S Φ=??E S d d d 2S S S ES =?+?+?=???E S E S E S 1 2 . 高斯面内的体积为 V = 2yS , 包含的电量为 q = ρV = 2ρSy , 根据高斯定理 Φe = q/ε0, 可得场强为 E = ρy/ε0, (-b ≦y ≦b ). 穿过平板作一底面积为S ,高为2y 的圆柱形高斯面,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仍为地 Φe = 2ES , 高斯面在板内的体积为 V = S 2b , 包含的电量为 q = ρV = ρS 2b , 根据高斯定理 Φe = q/ε0, 可得场强为 E = ρb/ε0, (b ≦y ); E = -ρb/ε0, (y ≦-b ). E-y 图如左图所示. (2)对于平面之间的点,电势为 d d y U y ρε=-?=-?? E l 2 2y C ρε=-+, 在y = 0处U = 0,所以C = 0,因此电势为 2 2y U ρε=-,(-b ≦y ≦b ). 这是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当y ≧b 时,电势为 d d nqb nqb U y y C εε=-?=-=- +?? E l , 在y = b 处U = -ρb 2/2ε0,所以C = ρb 2/2ε0, 因此电势为 2 00 2b b U y ρρεε=-+ ,(b ≦y ). 当y ≦-b 时,电势为 00 d d b b U y y C ρρεε=-?==+??E l , 在y = -b 处U = -ρb 2/2ε0,所以C = ρd 2/2ε0,因此电势为 2 00 2b b U y ρρεε=+ , 两个公式综合得 2 00 ||2b b U y ρρεε=-+ ,(|y |≧d ). 这是两条直线. U-y 图如右图所示.U-y 图的斜率就形成E-y 图,在y = ±b 点,电场强度是连续的,因此,在U-y 图中两条直线与抛物线在y = ±b 点相切. [注意]根据电场求电势时,如果无法确定零势点,可不加积分的上下限,但是要在积分之后加一个积分常量.根据其他关系确定常量,就能求出电势,不过,线积分前面要加一个负号,即 d U =-??E l 这是因为积分的起点位置是积分下限. 13.16 两块“无限大”平行带电板如图所示,A 板带正电,B 板带负电并接地(地的电势为零),设A 和B 两 板相隔5.0cm ,板上各带电 荷ζ=3.3×10-6C·m -2,求: (1)在两板之间离A 8 板1.0cm 处P 点的电势; (2)A 板的电势. [解答]两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为 E=ζ/ε0, 方向从A 指向B . 以B 板为原点建立 坐标系,则r B = 0,r P = -0.04m ,r A = -0.05m . (1)P 点和B 板间的电势差为 d d B B P P r r P B r r U U E r -=?=??E l ()B P r r σ ε=-, 由于U B = 0,所以P 点的电势为 612 3.3100.048.8410 P U --?=??=1.493×104 (V). (2)同理可得A 板的电势为 ()A B A U r r σ ε=-=1.866×104(V). 13.17 电量q 均匀分布在长为2L 的细直线上,试求: (1)带电直线延长线上离中点为r 处的电势; (2)带电直线中垂线上离中点为r 处的电势; (3)由电势梯度算出上述两点的场强. [解答]电荷的线密度为λ = q/2L . (1)建 立坐标系,在细线上取一 线元d l ,所带的电量为 d q = λd l , 根据点电荷的电势公式,它在P 1点产生的电势为 101d d 4l U r l λπε= - 总电势为 10d 4L L l U r l λπε-= -? 0 ln()4L l L r l λ πε=--=- 0ln 8q r L L r L πε+= -. (2)建立坐标系,在细线上取一线元d l ,所带的电量为 d q = λd l , 在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的P 2点产生的电势为 2221/2 0d d 4() l U r l λπε=+, 积分得 2221/201 d 4()L L U l r l λ πε-= +? )4L l L l λ πε=-= 0ln 8q L πε= 0ln 4q L πε=. (3)P 1点的场强大小为 1 1U E r ?=-? 011 ( )8q L r L r L πε= --+ 22 01 4q r L πε= -, ① 方向沿着x 轴正向. 9 P 2点的场强为 2 2U E r ?=-? 01[4q L r πε= = , ② 方向沿着y 轴正向. [讨论]习题13.3的解答已经计算了带电线的延长线上的场强为 122 01 24L E x L λ πε= -, 由于2L λ = q ,取x = r ,就得公式①. (2)习题13.3的解答还计算了中 垂线上的场强为 y E = 取d 2 = r ,可得公式②. 由此可见,电场强度可用场强叠加原理计算,也可以用电势的关系计算. 13.18 如图所 示,一个均匀带电,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均匀带电球壳,所带电荷体密度为ρ,试计算: (1)A ,B 两点的电势; (2)利用电势梯度求A ,B 两点的场强. [解答](1)A 点在球壳的空腔内,空腔内的电势处处相等,因此A 点的电势就等于球心O 点的电势. 在半径为r 的球壳处取一厚度为d r 的薄壳,其体积为 d V = 4πr 2 d r , 包含的电量为 d q = ρd V = 4πρr 2 d r , 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势为 00 d d d 4O q U r r r ρ πεε= = , 球心处的总电势为 2 1 2 2210 d ()2R O R U r r R R ρρεε= = -?, 这就是A 点的电势U A . 过B 点作一球面,B 的点电势是球面外的电荷和球面内的电荷共同产生 的. 球面外的电荷 在B 点产生的电势就等于这些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势,根据上面的推导可得 2 2120 ()2B U R r ρε= -. 球面内的电荷在B 点产生的电势等于这些电荷集中在球心处在B 点产生的电势.球壳在球面内的体积为 3314()3 B V r R π= -, 包含的电量为 Q = ρV , 这些电荷集中在球心时在B 点产生的电势为 3 32100()43B B B Q U r R r r ρπεε= = -. B 点的电势为 U B = U 1 + U 2 322 120(32)6B B R R r r ρε=--. (2)A 点的场强为 0A A A U E r ?=- =?. B 点的场强为 3120()3B B B B B U R E r r r ρε?=-=-?. 图13.18 10 [讨论] 过空腔中A 点作一半径为r 的同心球形高斯面,由于面内没有电荷,根据高斯定理,可得空腔中A 点场强为 E = 0, (r ≦R 1). 过球壳中B 点作一半径为r 的同心球形高斯面,面内球壳的体积为 3314 ()3 V r R π=-, 包含的电量为 q = ρV , 根据高斯定理得方程 4πr 2E = q/ε0, 可得B 点的场强为 3120()3R E r r ρ ε=-, (R 1≦r ≦R 2). 这两个结果与上面计算的结果相同. 在球壳外面作一半径为r 的同心球形高斯面,面内球壳的体积为 3 3214()3 V R R π=-, 包含的电量为 q = ρV , 根据高斯定理得可得球壳外的场强为 3 32122 00() 43R R q E r r ρπεε-==,(R 2≦r ). A 点的电势为 d d A A A r r U E r ∞ ∞ =?=??E l 12 1 31200d ()d 3A R R r R R r r r r ρε=+-?? 2 33212 0()d 3R R R r r ρε∞ -+? 2 2210 ()2R R ρε=-. B 点的电势为 d d B B B r r U E r ∞ ∞ =?=??E l 2 3120()d 3B R r R r r r ρ ε=-?23 3212 0()d 3R R R r r ρε∞ -+? 322 120(32)6B B R R r r ρε=--. A 和 B 点的电势与前面计算的结果相同. 13.19 一圆盘,半径为R ,均匀带电,面电荷密度为ζ,求: (1)圆盘轴线上任一点的电势(用该点与盘心的距离x 来表示); (2)从电场强度的和电势梯度的关系,求该点的电场强度. (此题解答与书中P38页例13.13的解答相同,在此省略) 13.20 (1)设地球表面附近的场强约为200V·m -1,方向指向地球中心,试求地球所带有的总电量. (2)在离地面1400m 高处,场强降为20V·m -1,方向仍指向地球中心,试计算在1400m 下大气层里的平均电荷密度. [解答]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R =6.371×106m . (1)将地球当作导体,电荷分布在地球表面,由于场强方向指向地面,所以地球带负量. 根据公式 E = -ζ/ε0, 电荷面密度为 ζ = -ε0E ; 地球表面积为 S = 4πR 2, 地球所带有的总电量为 Q = ζS = -4πε0R 2E = -R 2E /k , k 是静电力常量,因此电量为 629 (6.37110)200910 Q ??=-?=-9.02×105 (C). (2)在离地面高为h = 1400m 的球面内的电量为 2()` `R h E Q k +=- =-0.9×105(C), 大气层中的电荷为 q = Q - Q` = 8.12×105(C). 由于大气层的厚度远小于地球的半径,其体积约为 V = 4πR 2h = 0.714×1018(m 3), 11 平均电荷密度为 ρ = q /V = 1.137×10-12(C·m -3). 第十四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 和电介质 P80. 14.1 一带电量为q ,半径为r A 的金 属球A ,与一原先不带电、内外半径分别为r B 和r C 的金属球壳B 同心放置,如图所示,则图中P 点的电场强度如何?若用导线将 A 和 B 连接起来,则 A 球的电势为多少?(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解答]过P 点作一个同心球面作为高斯面,尽管金属球壳内侧会感应出异种,但是高斯面内只有电荷q .根据高斯定理可得 E 4πr 2 = q /ε0, 可得P 点的电场强度为 2 04q E r πε= . 当金属球壳内侧会感应出异种电荷-q 时,外侧将出现同种电荷q .用导线将A 和B 连接起来后,正负电荷将中和.A 球是一个等势体,其电势等于球心的电势.A 球的电势是球壳外侧的电荷产生的,这些电荷到球心的距离都是r c ,所以A 球的电势为 04c q U r πε= . 14.2 同轴电缆是由半径为R 1的导体圆柱和半径为R 2的同轴薄圆筒构成的,其间充满了相对介电常数为εr 的均匀电介质,设沿轴线单位长度上导线的圆筒的带电量分别为+λ和-λ,则通过介质内长为l ,半径为r 的同轴封闭圆柱面的电位移通量为多少?圆柱面上任一点的场强为多少? [解答]介质中的 电场强度和电位移是轴对称分布的.在 内外半径之间作一个半径为r 、长为l 的圆柱形高斯面,根据介质中的高斯定理,通过圆柱面的电位移通过等于该面 包含的自由电荷,即 Φd = q = λl . 设高斯面的侧面为S 0,上下两底面分别为S 1和S 2.通过高斯面的电位移通量为 d d S Φ=??D S ? 1 2 d d d 2S S S rlD π=?+?+?=???D S D S D S , 可得电位移为 D = λ/2πr , 其方向垂直中心轴向外. 电场强度为 E = D/ε0εr = λ/2πε0εr r , 方向也垂直中心轴向外. 14.3 金属 球壳原来带有电量Q ,壳内外半径分别为a 、b ,壳内距球心为r 处有一点电 荷q ,求球心o 的电 势为多少? [解答]点电荷q 在内壳上感应出负电荷-q ,不论电荷如何分布,距离球心都为a .外壳上就有电荷q+Q ,距离球为b .球心的电势是所有电荷产生的电势叠加,大小为 0001 11444o q q Q q U r a b πεπεπε-+= ++ 14.4 三块平行金属板A 、B 和C ,面积都是S = 100cm 2,A 、B 相距d 1 = 2mm ,A 、C 相距d 2 = 4mm ,B 、C 接地,A 板带有正电荷q = 3×10-8C , 忽略边缘效应.求 (1)B 、C 板上的电荷为多少? 图 14.3 图14.4 (2)A板电势为多少? [解答](1)设A的左右两面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ζ1和ζ2,所带电量分别为 q1 = ζ1S和q2 = ζ2S, 在B、C板上分别感应异号电荷-q1和-q2,由电荷守恒得方程 q = q1 + q2 = ζ1S + ζ2S.① A、B间的场强为E1 = ζ1/ε0, A、C间的场强为E2 = ζ2/ε0. 设A板与B板的电势差和A板与C板的的电势差相等,设为ΔU,则 ΔU = E1d1 = E2d2,② 即ζ1d1 = ζ2d2.③解联立方程①和③得 ζ1 = qd2/S(d1 + d2), 所以q1 = ζ1S = qd2/(d1+d2) = 2×10-8(C); q2 = q - q1 = 1×10-8(C). B、C板上的电荷分别为 q B= -q1 = -2×10-8(C); q C= -q2 = -1×10-8(C). (2)两板电势差为 ΔU = E1d1 = ζ1d1/ε0 = qd1d2/ε0S(d1+d2),由于k = 9×109 = 1/4πε0, 所以ε0 = 10-9/36π, 因此ΔU = 144π= 452.4(V). 由于B板和C板的电势为零,所以 U A = ΔU = 452.4(V). 14.5 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A,带电量为q,在它的附近放一块与A平行的金属导体板B,板B有一定的厚度,如图所示.则在板B的两个表面1和2上的感应电荷分别为多少? [解答]由于板B原来不带电,两边感应出电荷后,由电荷守恒得 q1 + q2 = 0.①虽然两板是无限大的,为了计算的方便,不妨设它们的面积为S,则面电荷密度分别为 ζ1 = q1/S、ζ2 = q2/S、ζ = q/S, 它们产生的场强大小分别为 E1 = ζ1/ε0、E2 = ζ2/ε0、E = ζ/ε0.在B板内部任取一点P,其场强为零,其中1面产生的场强向右,2面和A板产生 的场强向左,取向右的方向 为正,可得 E1 - E2–E = 0, 即ζ1 - ζ2–ζ= 0, 或者说q1 - q2 + q = 0.② 解得电量分别为 q2 = q/2,q1 = -q2 = -q/2. 14.6 两平行金属板带有等异号电荷,若两板的电势差为 120V,两板间相距为 1.2mm,忽略边缘效应, 求每一个金属板表面的 电荷密度各为多少? [解答]由于左板接 地,所以ζ1 = 0. 由于两板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右板右面的电荷会全部吸引到右板左面,所以ζ4 = 0. 由于两板带等量异号的电荷,所以 ζ2 = -ζ3. 两板之间的场强为 E = ζ3/ε0, 而 E = U/d, 所以面电荷密度分别为 ζ3 = ε0E = ε0U/d = 8.84×10-7(C·m-2), ζ2 = -ζ3 = -8.84×10-7(C·m-2). 14.7 一球形电容器,内外球壳半径分别为R1和R2,球壳与地面及其他物体相距很远.将内球用细导线接地.试证:球面间 电容可用公式 2 02 21 4R C R R πε = - 表示. (提示:可看作两个球电容器的并联,且地球半径R>>R2) [证明]方法 一:并联电容法.在 外球外面再接一个 半径为R3大外球 壳,外壳也接地.内 球壳和外球壳之间 是一个电容器,电 容为 P 2 图14.5 图14.6 12 13 1210 01221 1 441/1/R R C R R R R πεπε==-- 外球壳和大外球壳之间也是一个电容器,电 容为 20 23 1 41/1/C R R πε=-. 外球壳是一极,由于内球壳和大外球壳都接地,共用一极,所以两个电容并联.当R 3趋于无穷大时,C 2 = 4πε0R 2.并联电容为 12 120 0221 44R R C C C R R R πεπε=+=+- 2 0221 4R R R πε=-. 方法二:电容定义法.假设外壳带正电为q ,则内壳将感应电荷q`.内球的电势是两个电荷产生的叠加的结果.由于内球接地,所以其电势为零;由于内球是一个等势体,其球心的电势为 02 01 `044q q R R πεπε+ =, 因此感应电荷为 1 2 `R q q R =- . 根据高斯定理可得两球壳之间的场强为 122 002`44R q q E r R r πεπε= =-, 负号表示场强方向由外球壳指向内球壳. 取外球壳指向内球壳的一条电力线,两球壳之间的电势差为 1 1 2 2 d d R R R R U E r = ?=??E l 1 2 12 02()d 4R R R q r R r πε= - ? 1212 021202 ()11 ()44R q R R q R R R R πεπε-= -= 球面间的电容为 2 02 21 4R q C U R R πε==-. 14.8 球形电容器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其间一半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电介质,求电容C 为多少? [解答]球形电容器的电容为 120 01221 1 441/1/R R C R R R R πεπε==--. 对于半球来说,由于相对面积减少了一 半,所以电容也减少一半: 012 121 2R R C R R πε= -. 当电容器中充满介质时,电容为: 012 221 2r R R C R R πεε= -. 由于内球是一极,外球是一极,所以两个电容器并联: 012 1221 2(1)r R R C C C R R πεε+=+= -. 14.9 设板面积为S 的平板电容器析板间有两层介质,介电常量分别为ε1和ε2,厚度分别为d 1和d 2,求电容器的电容. [解答]假设在 两介质的介面插入一薄导体,可知两个电容器串联,电 容分别为 C 1 = ε1S/d 1和C 2 = ε2S/d 2. 总电容的倒数为 14 122112********* d d d d C C C S S S εεεεεε+=+=+=, 总电容为 122112 S C d d εεεε=+. 14.10 圆柱形电容器是由半径为R 1的导线和与它同轴的内半径为R 2的导体圆筒构成的,其长为l ,其间充满了介电常量为ε的介质.设沿轴线单位长度导线上的电荷为λ,圆筒的电荷为-λ,略去边缘效应.求: (1)两极的电势差U ; (2)介质中的电场强度E 、电位移D ; (3)电容C ,它是真空时电容的多少倍? [解答]介质中 的电场强度和电位移是轴对称分布 的.在内外半径之 间作一个半径为r 、 长为l 的圆柱形高 斯面,侧面为S 0,上下两底面分别为 S 1和S 2.通过高斯面的电位移通量为 d d S Φ=??D S ? 1 2 d d d 2S S S rlD π=?+?+?=???D S D S D S , 高斯面包围的自由电荷为 q = λl , 根据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Φd = q , 可得电位为 D = λ/2πr , 方向垂直中心轴向外. 电场强度为 E = D/ε = λ/2πεr , 方向也垂直中心轴向外. 取一条电力线为积分路径,电势差为 2 1 d d d 2R L L R U E r r r λ πε=?== ???E l 21 ln 2R R λ πε= . 电容为 212ln(/) q l C U R R πε= = . 在真空时的电容为 00212ln(/) l q C U R R πε= = , 所以倍数为C/C 0 = ε/ε0. 14.11 在半径为R 1的金属球外还有一层半径为R 2的均匀介质,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设金属球带电Q 0,求: (1)介质层内、外D 、E 、P 的分布; (2)介质层内、外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 [解答](1)在介质内,电场强度和电位移以及极化强度是球对称分布的.在内外半径之间作一个半径为r 的球形高斯面,通过高斯面的电位移通量为 2d d 4d S S D S r D Φπ=?= =?? D S 蜒 高斯面包围的自由电荷为q = Q 0, 根据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Φd = q , 可得电位为 D = Q 0/4πr 2, 方向沿着径向.用矢量表示为 D = Q 0r /4πr 3. 电场强度为 E = D /ε0εr = Q 0r /4πε0εr r 3, 方向沿着径向. 由于 D = ε0E + P , 所以 P = D - ε0E = 03 1 (1) 4r Q r επ- r . 在介质之外是真空,真空可当作介电常量εr = 1的介质处理,所以 D = Q 0r /4πr 3, E = Q 0r /4πε0r 3,P = 0. (2)在介质层内靠近金属球处,自由电荷Q 0产生的场为 E 0 = Q 0r /4πε0r 3; 极化电荷q 1`产生的场强为 E` = q 1`r /4πε0r 3; 总场强为 E = Q 0r /4πε0εr r 3. 由于 E = E 0 + E `, 15 解得极化电荷为 `101(1)r q Q ε=-, 介质层内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为 ``011 22 111 (1) 44r Q q R R σπεπ==-. 在介质层外表面,极化电荷为 ``21q q =-, 面密度为 ``0 22 22 221(1)44r Q q R R σπεπ==-. 14.12 两个电容器电容之比C 1:C 2 = 1:2,把它们串联后接电源上充电,它们的静电能量之比为多少?如果把它们并联后接到电源上充电,它们的静电能之比又是多少? [解答]两个电容器串联后充电,每个电容器带电量是相同的,根据静电能量公式W = Q 2/2C ,得静电能之比为 W 1:W 2 = C 2:C 1 = 2:1. 两个电容器并联后充电,每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根据静电能量公式W = CU 2/2,得静电能之比为 W 1:W 2 = C 1:C 2 = 1:2. 14.13 一平行板电容器板面积为S ,板间距离为d ,接在电源上维持其电压为U .将一块厚度为d 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介电质板插入电容器的一半空间内,求电容器的静电能为多少? [解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C = ε0S/d , 当面积减少一半时,电容为C 1 = ε0S /2d ; 另一半插入电介质时,电容为C 2 = ε0εr S /2d . 两个电容器并联,总电容为 C = C 1 + C 2 = (1 + εr )ε0S /2d , 静电能为 W = CU 2/2 = (1 + εr )ε0SU 2/4d . 14.14 一平行板电容器板面积为S ,板间距离为d ,两板竖直放着.若电容器两板 充电到电压为U 时,断开电源,使电容器的一半浸在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液体中.求: (1)电容器的电容C ; (2)浸入液体后电容器的静电能; (3)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 [解答](1)如前所述,两电容器并联的电容为 C = (1 + εr )ε0S /2d . (2)电容器充电前的电容为C 0 = ε0S/d , 充电后所带电量为 Q = C 0U . 当电容器的一半浸在介质中后,电容虽然改变了,但是电量不变,所以静电能为 W = Q 2/2C = C 02U 2/2C = ε0SU 2/(1 + εr )d . (3)电容器的一半浸入介质后,真空的一半的电容为 C 1 = ε0S /2d ; 介质中的一半的电容为 C 2 = ε0εr S /2d . 设两半的所带自由电荷分别为Q 1和Q 2,则 Q 1 + Q 2 = Q . ① 由于C = Q/U ,所以 U = Q 1/C 1 = Q 2/C 2. ② 解联立方程得 0111221 1/C U C Q Q C C C C = = ++, 真空中一半电容器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 001 12122/2(1/)(1)r C U U Q S C C S d εσε= == ++. 同理,介质中一半电容器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 0021222(/1)(1)r r C U U C C S d εεσε= = ++. 14.15 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200cm 2,板间距离为1.0mm ,电容器内有一块1.0mm 厚的玻璃板(εr = 5).将电容器与300V 的电源相连.求: (1)维持两极板电压不变抽出玻璃板,电容器的能量变化为多少? (2)断开电源维持板上电量不变,抽出玻璃板,电容器能量变化为多少? [解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C 0 = ε0εr S/d , 16 静电能为 W 0 = C 0U 2/2. 玻璃板抽出之后的电容为 C = ε0S/d . (1)保持电压不变抽出玻璃板,静电能为 W = CU 2/2, 电能器能量变化为 ΔW = W - W 0 = (C - C 0)U 2/2 = (1 - εr )ε0SU 2/2d = -3.18×10-5(J). (2)充电后所带电量为 Q = C 0U , 保持电量不变抽出玻璃板,静电能为 W = Q 2/2C , 电能器能量变化为 2 000(1) 2 C C U W W W C ?=-=- 2 0(1) 2r r SU d εεε=-= 1.59×10-4(J). 14.16 设圆柱形电容器的内、外圆筒半径分别为a 、b .试证明电容器能量的一半 储存在半径R = [解答]设圆柱形电容器电荷线密度为λ,场强为 E = λ/2πε0r , 能量密度为 w = ε0E 2/2, 体积元为 d V = 2πrl d r , 能量元为 d W = w d V . 在半径a 到R 的圆柱体储存的能量为 20 d d 2 V V W w V E V ε==?? 2200d ln 44R a l l R r r a λλπεπε==?. 当R = b 时,能量为 210ln 4l b W a λπε=; 当R = 22200ln 48l l b W a λλπεπε==, 所以W 2 = W 1/2,即电容器能量的一半储存 在半径R = 14.17 两个同轴的圆柱面,长度均为l ,半径分别为a 、b ,柱面之间充满介电常量为ε的电介质(忽略边缘效应).当这两个导体带有等量异号电荷(±Q )时,求: (1)在半径为r (a < r < b )、厚度为d r 、长度为l 的圆柱薄壳中任一点处,电场能量体密度是多少?整个薄壳层中总能量是多少? (2)电介质中总能量是多少(由积分算出)? (3)由电容器能量公式推算出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解答](1)圆柱形内柱面的电荷线密度为 λ = Q/l , 根据介质是高斯定理,可知电位移为 D = λ/2πr = Q /2πrl , 场强为 E = D/ε = Q /2πεrl , 能量密度为w = D ·E /2 = DE /2 = Q 2/8π2εr 2l 2. 薄壳的体积为d V = 2πrl d r , 能量为 d W = w d V = Q 2d r /4πεlr . (2)电介质中总能量为 22d d ln 44b V a Q Q b W W r lr l a πεπε===??. (3)由公式W = Q 2/2C 得电容为 222ln(/) Q l C W b a πε== . 14.18 两个电容器,分别标明为200PF/500V 和300PF/900V .把它们串联起来,等效电容多大?如果两端加上1000V 电压,是否会被击穿? [解答]当两个电容串联时,由公式 21 1212 111C C C C C C C +=+= , 得 12 12 120PF C C C C C = =+. 加上U = 1000V 的电压后,带电量为 Q = CU , 第一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 17 U 1 = Q/C 1 = CU/C 1 = 600(V); 第二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 U 2 = Q/C 2 = CU/C 2 = 400(V). 由此可知:第一个电容器上的电压超过它的耐压值,因此会被击穿;当第一个电容器被击穿后,两极连在一起,全部电压就加在第二个电容器上,因此第二个电容器也接着被击穿. 第十五章 稳恒电流的磁场 P135. 15.1 充满εr = 2.1电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由于电介质漏电,在3min 内漏失一半电量,求电介质的电阻率. [解答]设电容器的面积为S ,两板间的距离为l ,则电 介质的电阻为 l R S ρ =. 设t 时刻电容器带电量为q ,则电荷面密度为 ζ = q/S , 两板间的场强为 E = ζ/ε =q/εr ε0S , 电势差为 U = El =ql/εr ε0S , 介质中的电流强度为 0d 1d r q U q t R εερ - ==, 负号表示电容器上的电荷减少. 微分方程可变为 0d 1 d r q t q εερ =-, 积分得 0ln r t q C εερ =- +, 设t = 0时,q = q m ,则得C = ln q m ,因此电 介质的电阻率的公式为 0ln(/) r m t q q ρεε= . 当t = 180s 时,q = q m /2,电阻率为 12180 8.84210 2.1ln 2 ρ-= ??? =1.4×1013(Ω·m). 15.2 有一导线电阻R = 6Ω,其中通有电流,在下列两种情况下,通过总电量都是30C ,求导线所产生的热量. (1)在24s 内有稳恒电流通过导线; (2)在24s 内电流均匀地减少到零. [解答](1)稳恒电流为 I = q/t = 1.25(A), 导线产生的热量为 Q = I 2Rt = 225(J). (2)电流变化的方程为 1 2.5(1)24 i t =- , 由于在相等的时间 内通过的电量是相等的,在i-t 图中,在0~24秒内,变化 电流和稳恒电流直线下的面积是相等的. 在d t 时间内导线产生的热量元为 d Q = i 2R d t , 在24s 内导线产生的热量为 24 24 2 2 1d [2.5(1)]d 24 Q i R t t R t ==- ?? 24 2 3 11 2.5624(1)324 t =-????- =300(J). 15.3 已知铜的相对原子质量A = 63.75,质量密度ρ = 8.9×103kg·m -3. (1)技术上为了安全,铜线内电流密度不能超过6A·mm -2,求此时铜线内电子的漂移速度为多少? (2)求T = 300K 时,铜内电子热运动平均速度,它是漂移速度的多少倍? [解答](1)原子质量单位为 u = 1.66×10-27(kg),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m = Au = 1.058×10-25(kg), 铜的原子数密度为 18 n = ρ/m = 8.41×1028(个·m -3), 如果一个铜原子有一个自由电子,n 也是自由电子数密度,因此自由电子的电荷密度为 ρe = ne = 1.34×1010(C·m -3). 铜线内电流密度为 δ = 6×106(A·m -2), 根据公式δ = ρe v ,得电子的漂移速度为 v = ρe /δ = 4.46×10-4(m·s -1). (2)将导体中的电子当气体分子,称为“电子气”,电子做热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v = 其中k 为玻尔兹曼常数k = 1.38×10-23J·K -1,m e 是电子的质量m e = 9.11×10-31kg ,可得 v = 1.076×105(m·s -1), 对漂移速度的倍数为 v /v = 2.437×108, 可见:电子的漂移速率远小于热运动的速度,其定向运动可认为是附加在热运动基础上的运动. 15.4 通有电流I 的导线形 状如图所示,图 中ACDO 是边 长为b 的正方 形.求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B = ? [解答]电流在O 点的产生的磁场的方 向都是垂直纸面向里的.根据毕-萨定 律: 002d d 4I r μπ?=l r B , 圆弧上的电流元与 到O 点的矢径垂 直,在O 点产生的磁场大小为 012 d d 4I l B a μπ= , 由于 d l = a d φ, 积分得 11d L B B =?3/2 00 d 4I a πμ?π= ? 038I a μ= . OA 和OD 方向的直线在O 点产生的磁场为 零.在AC 段,电流元在O 点产生的磁场为 022 d sin d 4I l B r μθ π= , 由于 l = b cot(π - θ) = -b cot θ, 所以 d l = b d θ/sin 2θ; 又由于 r = b /sin(π - θ) = b /sin θ, 可得 02sin d d 4I B b μθθ π=, 积分得 3/4 02/2d sin d 4L I B B b ππμθθπ== ?? 3/4 00/2 (cos )48I I b b ππμθππ=-= 同理可得CD 段在O 点产生的磁场B 3 = B 2. O 点总磁感应强度为 00123384I I B B B B a b μπ=++= + . [讨论](1)假设圆弧张角为φ,电流在 半径为a 的圆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04I B a μ?π= . (2)有限长直导线产生的磁感应大小为 012(cos cos )4I B b μθθπ=-. 对于AC 段,θ1 = π/2、θ2 = 3π/4;对于CD 段,θ1 = π/4、θ2 = π/2,都可得 0238I B B b π== . 上述公式可以直接引用. 15.5 如图所示的载流导线,图中半圆的的半径为R ,直线部分伸向无限远处.求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B = ? 19 [解答]在直线磁场公式 4I B R μπ=中, 令θ1 = 0 、θ2 = π/2,或者θ1 = π/2、θ2 = π,就得半无限长导线在端点半径为R 的圆周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04I B R μπ= . 两无限长半直线在O 点产生的磁场方向都向着-Z 方向,大小为B z = μ 0I /2πR . 半圆在O 处产生的磁场方向沿着-X 方向,大小为B x = μ0I /4R . O 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0042x z I I B B R R μμπ=--=- - B i k i k . 场强大小为 B = = 与X 轴的夹角为 2arctan arctan z x B B θπ ==. 15.6 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线圈ABCD ,每边长为a ,通有电流I .求正方形中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B = ? [解答]正方形每 一边到O 点的距离都是a /2,在O 点产生的 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以AD 边为例,利 用直线电流的磁场公式: 012(cos cos )4I B R μθθπ= -, 令θ1 = π/4、θ2 = 3π/4、R = a /2,AD 在O 产生的场强为 AD B = O 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04AD I B B a π== ,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5.7 两个共轴圆线圈,每个线圈中的电流强度都是I ,半径为R ,两个圆心间距离O 1O 2 = R ,试证:O 1、O 2中点O 处附近为 均匀磁场. [证明]方法一:用二阶导数.一个半径为R 的环电流在离圆心为x 的轴线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2 0223/2 2()IR B R x μ= +. 设两线圈相距为2a ,以O 点为原点建立坐标,两线圈在x 点产生的场强分别为 2 012 23/2 2[()] IR B R a x μ= ++, 2 02223/2 2[()]IR B R a x μ= +-. 方向相同,总场强为B = B 1 + B 2. 一个线圈产生的磁场的曲线是凸状,两边各有一个拐点.两个线圈的磁场叠加之后,如果它们相距太近,其曲线就是更高的凸状;如果它们相距太远,其曲线的中间部分就会下凹,与两边的峰之间各有一个拐点.当它们由远而近到最适当的位置时,两个拐点就会在中间重 合,这时的磁场最均匀,而拐点处的二阶导 图15.7 20 数为零. 设k = μ0IR 2/2,则 223/2223/2 11 {}[()][()]B k R a x R a x =++++- B 对x 求一阶导数得 2 25/2 d 3{d [()] B a x k x R a x +=-++, 225/2 }[()]a x R a x --+- 求二阶导数得 222 22 27/2 d 4()3{d [()]B R a x k x R a x -+=-++ 22 227/24()}[()] R a x R a x --++-, 在x = 0处d 2B /d x 2 = 0,得R 2 = 4a 2,所以 2a = R . x = 0处的场强为 223/2 2 [(/2)] B k R R =+ k == 方法二:用二项式展开.将B 1展开得 2 012223/2 2[2]IR B R a ax x μ= +++ 2 0223/22223/2 2()[1(2)/()] IR R a ax x R a μ=++++. 设2 0223/2 2()IR k R a μ= +,则 23/2 122 2(1)ax x B k R a -+=++. 同理,23/2 222 2(1)ax x B k R a --+=++. 当x 很小时,二项式展开公式为 2 (1)(1)1 (12) n n n x nx x -+=+++?. 将B 1和B 2按二项式展开,保留二次项,总场强为 2 22 32[12ax x B k R a -+=+?++ 22221352()...]1222ax x R a --++??+?+ 2 22 32[12ax x k R a --+++?++ 2222 1352()...]1222ax x R a ---++??+?+ 2 22 32[12x k R a -=+?+ + 22222 354...]24()a x R a --+??++ 222 222 342[1...]2() R a k x R a --=+?++ 令R 2 - 4a 2 = 0,即a = R /2,得 2 0223/2 2()IR B k R a μ== = +, 可知:O 点附近为均强磁场. 15.8 将半径为R 的无限长导体圆柱面,沿轴向割去一宽为h (h < [解答]方法一:补缺法.导体圆柱面可看作由很多无限长直导线组成,如果补上长缝,由于对称的缘故,电 流在轴线上产生的磁感 应强度为零.割去长缝, 等效于同时加上两个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其中,与i 相同的电 流补上了长缝,与i 相反 的电流大小为I = ih . 在轴线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0022I ih B R R μμππ= = . 方法二:积分法.在导体的截面上建立 坐标,x 坐标轴平分角α,α = h/R . 电流垂直纸面向 图15.8`
正在阅读:
大学物理解答下13-19 湖南大学出版社04-09
2018.6浙江学考物理试卷及参考详细答案 - 图文10-25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01-29
失音连读04-15
三维教学目标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最新教育资料12-29
企业调研报告范文8篇11-09
java-wait和notify的用法06-08
钢的热处理组织分析判断方法07-25
高层建筑施工作业107-08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大学物理
- 解答
- 13
- 19
- 2014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题库(三)
- D型滤池及V型滤池的比较
- 化学多样性空间探索与组合药物设计
- my day初一英语作文带翻译
- 【完整版】2022-2025年中国螺杆压缩机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与
- 最新世界著名调水工程及意义教程文件
- 世界癌症日宣传活动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案3无答案新人教版
- 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范本
- 免疫考试试题(含答案)
- 40KW-6极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电磁方案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南昌大学
- 《生物技术制药》试卷(A)答案
- 护师考试外科习题汇总
- N2观光车和观光列车司机模拟考试题库(全)
- 【完整版】2022-2025年中国井用潜水泵行业红海市场战略制定与实
- 陈平传 原文加翻译
- 红岩读后感1500字优秀作文
- 2022-2022学年科普版四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英语试卷-26a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作文范文
- MACD基本介绍MACD的全名为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