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

更新时间:2024-01-17 13: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唯独在历史观方面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承认

A.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D.社会历史规律是可知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依据。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风俗、习惯。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哲学派别,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没有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们都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也不能理解社会的本质,不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从而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题目中的“根本”两字。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和精神的整个面貌,是制约人们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生产方式、传统意识、阶级关系和政治制度都是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几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本原,它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是等价的,也不处于一个层次之上,传统意识、阶级关系和政治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3.2006年上半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房产新政,如同“重磅炸弹”落在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和消费者的心态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发商是百分之三百地想卖,很多购房者则因为房价太高的原因,购房意愿只有百分之五十。在这样的胶着状态下,许多地方的房价已经拉开了档次。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共同由社会存在决定。“大众心理”属于社会意识,“经济走势”属于社会存在。社会心理不能左右社会发展方向,只是影响社会发展;不仅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影响社会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也有影响;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表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4.“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 A.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B.是旧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C.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 D.是机械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以及动物和植物等等,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不能离开地理环境而独立存在,人类必须通过劳动从地理环境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取得必要的生活物品和能量,才能保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地理环境的优劣对社会发展速度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优良的地理环境可以加快社会发展,低劣的地理环境可以延缓社会发展。但是,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唯物主义历史观在承认地理环境重要作用的同时,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反对把地理环境看作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观点。同时,唯物史观在承认人类对地理环境能动作用积极意义的同时,反对不按自然规律而盲目改造地理环境,造成生态失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5.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说明 A.国家的社会法律制度、民族精神都根源于地理环境的本性

B.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决定着社会法律制度的形成

C.地理环境影响并作用于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D.地理环境既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分析。

题干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关于地理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孟德斯鸠认为,社会制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都是根源于气候的本性。人和动物一样,都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的体制和心理状态、人口和种族分布、文化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强弱、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地理环境决定的。 孟德斯鸠的上述思想被人们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排除了神意的影响,将人的自然本性看作是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试图从自然因素中寻找决定社会制度的原因,这个观点在当时的确有积极的意义,但毕竟是错误的。地理环境虽然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和经常的物质条件之一,但是它既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6.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是:(A) 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的内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规定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已经把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部分地包含在内。进入生产过程中的人就是劳动者,而进入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就是劳动对象,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便形成生产力;劳动者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这一统一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地把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看作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7.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关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

A.社会意识及其载体都是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题干的意思是说社会、国家、制度等一切理论观念都在只有理解了产生这些观念的物质条件

前提下才能被理解。其暗含的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地把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关系看作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具有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8.构成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并决定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基本社会关系是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政治法律关系 D.宗族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物质生产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和相互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人们作为自然物,他们之间必然发生自然关系,如空间关系、血缘关系等,同时,他们在改造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确定为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以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为出发点分析社会关系,将复杂的社会关系归结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

物质的社会关系属于物质生产方面或经济生活方面的关系,即人们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物质生产表现出来的关系,以社会物质活动为基础,物质利益为核心,物质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思想的社会关系则属于思想意识以及以一定的思想意识为指导的政治、法律生活方面的关系,即通过人们的观念活动而形成的关系,包括政治法律关系、宗教伦理关系、文化艺术关系等。物质社会关系是思想社会关系发生和存在的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思想社会关系对物质社会关系具有反作用,是被决定的方面,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存于社会关系统一体之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两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产中表现为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即生产力。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生产中表现为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了现实的生产方式。当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发生,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产力必然决定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一定要反作用于生产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0.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

A.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 B.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 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三要素。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劳动以自然对象为前提,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类为了自身的需要改造、占有自然物的活动。它包含了劳动者及其活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其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的能动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1.19世纪,美国鼓励向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认为这是既发展西部又解决饭碗问题的聪明之举。孰料过度放牧造成大面积沙化,1934年春季终于发展成灾害性的沙尘暴。1935年,裹挟着大量新耕地表层黑土的西风“长成”了东西长约2400公里、南北宽1440

公里、高约3公里的“黑龙”,3天中横扫了美国2/3的地区,黑风暴所经之处,农田水井被毁,小溪河流干涸,16万农民逃离西部地区。事后美国不得不实施世界四大造林工程之一——“罗斯福生态工程”,才避免了黑风暴的继续肆虐。这说明 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人类在发展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都与人类没有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关。在人们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这个主题尤显重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而且要依据自己的目的利用客观规律去改变客观世界的现存状态,使之成为符合人的目的和要求的新的状态,即成为属人世界,从而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但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又具有内在联系:首先,自在世界(自然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在实践中,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其次,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中,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自在世界的运动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除人化自然的痕迹,使人的活动成果趋于淡化和消失;二是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特别是生物圈内物质、能量的流通与变换,出现生态失衡、全球危机。A选项没有看到人与外在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一种积极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以倒退到原始状态为目的,而是在改造外在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人的意愿并与自然保持新的和谐。此外,并不是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的意思是说人对自然的“过度”行为,是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人在自觉意识的指导下、在掌握了自然规律和保持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前提下的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就不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选项C则错误地理解了题干的材料,误以为造林工程就是人向自然界投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2.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科学技术,而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和主要的物质标志是

A.生产工具及其使用状况 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社会生产力是包括多种要素并呈现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劳动者、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管理等是智能性要素。

劳动者是一般生产力的承担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它本身不能作为判定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劳动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劳动者加工改造劳动对象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劳动对象的质与量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试题中的B、C、D三项虽然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但都不能作为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3.“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历史”,这一观点属

A.唯心主义 B.机械决定论 C.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工具的地位和作用。

生产工具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1)在劳动资料系统中,生产工具是主干,是其他物质资料得以成为劳动资料的前提;(2)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具是人所达到的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标志,并且对生产的规模、生产的种类都有直接的规定作用;(3)在劳动者和人类发展史上,生产工具的创造和改进标志着人们获得了改变自己身体结构的新的器官,表现为手的延长、体力的增强和脑力的补充与提高,进而使人类生活出现新面貌;(4)在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上,生产工具的变化成为社会经济形态变化的基础,它的变化从根本主导致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但是,生产工具不能脱离其他劳动资料发挥作用,尤其在现代化生产中更是如此。生产工具和整个劳动资料系统的发展导致全部生产力系统的发展,新生产工具的发明导致新劳动资料系统的出现,也就是新生产力的形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在每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说明

A.信息时代的网络人际关系也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B.任何一种经济结构中只存在一种代表其特征的生产关系

C.并非所有的生产关系都与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对应

D.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的统一体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本质和特征。

生产关系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客观性。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其性质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态随意地选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虽然网络人际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并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它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因而也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第二,历史性。任何生产关系都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条件的产物,都是与该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对应的。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生产关系,即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封建制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分别构成了五种社会经济结构,即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第三,复杂性。当我们考察任何一种社会经济结构时都会发现,在该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并不是只存在一种代表其特征的生产关系,而是往往多种生产关系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选项B也是错误的。而且,各种生产关系并不占有同样的地位,起着同样的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5.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范畴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力是标志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 C.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生产力是标志人类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内涵。

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特性主要有:第一,属人性。它标志着人的本质力量和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即标志着人们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和程度,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并占有自然和发展自己的活动方式。第二,社会性。它是个人的劳动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包括协作、分工等中介环节而形成的社会生产力,是在质上不同于个人劳动能力的总体生产力。第三,客观性。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力量,是由客观要素构成的,而且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物

质力量。第四,历史性。生产力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不断地从一种水平发展到另一种水平,由此而呈现出自身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因此,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6.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B.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必然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化上

D.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优越,其优越性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劳动资料是决定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划分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整个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是从劳动资料系统的变化,尤其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换言之,生产工具的水平体现着生产力的水平,标志着人类所达到的劳动生产率;同时,生产工具以至全部劳动资料的性质及其变革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所以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生产工具、劳动资料的状况不仅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而且直接决定着分工的状况,并通过分工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换言之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生产力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它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实体性要素,一类是智能性要素或渗透性要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其中,劳动者是一般生产力的承担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它本身不能作为判定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劳动对象的质与量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它也不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力的智能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方面,其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因此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科学概括。“管理方式”虽然是生产力的智能性要素之一,但并不能成为衡量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8.美国生物学家康么纳指出:“在热切探寻现代科学技术利益的过程中,我们几乎产生一种致命的错觉:人们已经最终逃脱了对自然界平衡的依赖,而事实是可悲的、截然不同的。”这说明

A.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自然界的平衡造成了永久性破坏 B.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将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首要目标 C.我们依赖于自然界的平衡,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D.科学技术能力和自然界的平衡将永远无法一致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与自然界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但是因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因素导致了对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这进一步造成了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因此,不能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造成了对自然界平衡的破坏。选项A是错误。自然界的平衡是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遵守的前提,必须将科学技术能力同自然界平衡的更深了解一致起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选项B和D也是错误的。 题干的这句话是说,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的视线和活动范围不断的扩大,但并不意味着人们逐渐地摆脱了自然界,人类依旧依赖于自然界,而且依赖的程度也在加强。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19.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里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指的是 A.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社会现实存在着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社会存在的各种现实经济关系的总和 D.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的涵义。 这里所谓“生产关系的总和”,不是一个社会现实存在着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特指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二者指的是同一个东西,但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又有所区别。使用“生产关系”的概念,是同生产力相对应,它是生产力借以发展的社会形式。使用经济基础的概念,则是同上层建筑相对应的,它是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赖以竖立的现实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0.在当今信息社会,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在信息社会,智能化的综合网络将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无论何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们都可以获得文字、声音、图像信息。这说明

A.信息社会使生产力的内容和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彻底改变了生产关系的性质 B.在信息时代,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新型的社会基本关系 C.信息社会作为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将使网络信息关系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D.网络信息关系影响并推动社会经济关系发展,但并不能成为新型的社会基本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含义。 由于构成信息社会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内容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社会形态演进中的最根本的因素,生产力性质的改变对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使信息社会呈现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内容是在人的活动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唯物史观进一步对人们的社会关系加以区分,划分为两类关系:一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即生产关系,亦称经济关系,这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决定着其他的一切社会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可动摇的基本原理;另一类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派生性的关系。生产关系以及全部的社会关系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为一种物质交往关系,同生产力一样,也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进行交往的媒介和手段也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由计算机网络所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新型社会关系,会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够全方位地改变人们的学习与生活

方式、交换与交往方式、消费与娱乐方式,变革思维方式,强化思维能力。但是,网络信息关系最终还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它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1.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要正确理解经济基础的科学含义:其一,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它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称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则称经济基础。其二,经济基础不等于一定社会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而是特指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其三,经济基础不是指各种生产关系的混合,而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各环节的有机统一。可见,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但它不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2.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的统一

C.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 D.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标志着社会具体存在形式的范畴,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每一个处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都是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力水平之上,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又形成特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政治思想条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统一构成了作为有机系统的社会形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3.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哲学 B.宗教 C.政治法律思想 D.国家政权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结构又称政治的上层建筑。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4.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这说明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试题引用的是1990年10月27日,恩格斯在写给康·施米特的信中讲到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的一段话。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是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从理论上说,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应该是先进的,反之亦然,但事实上并

非如此。历史上和现实中有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是较高的,有些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又可能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18世纪末法国哲学和政治思想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18世纪到19世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分裂的德国却产生了黑格尔哲学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是与特定的社会政治思想条件、阶级斗争形势、民族传统、思想材料以及国际环境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5.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思想上层建筑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于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的决定作用,强调人们的社会存在对于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人们的意识和精神生活过程只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现实生活的被动的、消极的派生物;相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生活应该反映、说明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现实生活,应该通过人们的行动去能动地作用于现实生活。

社会意识的根本性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因此,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的状况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意识的发展,而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放映,主要是对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反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C.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

从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看,社会意识诸形式被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其中,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形式;非意识形态部分包括自然科学、语言、思维科学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7.社会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其中在人类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政治文明 B.精神文明 C.物质文明 D.生态文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文明的形态及其地位。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是物质文明;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是政治文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精神生活的进步,即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政治文明的建设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三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8. 2003年10月1日起实行的《婚姻登记条例》与旧《条例》相比,有许多新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取消婚姻登记由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的做法。结婚改由当事人作无配偶声明,无需再经单位点头。这标志着

A.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 B.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C. 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 D.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升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三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2003年10月1日起实行的《婚姻登记条例》与旧《条例》相比,有许多新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取消婚姻登记由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的做法。结婚改由当事人作无配偶声明,无需再经单位点头,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文明的进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9.“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一观点

A.突出了国家的对内职能 B.突出国家是特殊公共权力的设立 C.忽视了国家的对外职能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的本质。

国家从本质上说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等是国家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表面上看,国家似乎是整个社会的代表,但实际上它决不是也不可能是超乎各阶级之上调和各阶级利益的力量,而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其他阶级施行压迫的工具。国家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这是最能体现国家性质的最本质的特征。

在人类历史上,剥削阶级由于其阶级偏见和历史的局限性,总是以各种方式歪曲国家的本质,散布超阶级的国家观。只有马克思主义把国家同阶级、阶级斗争联系起来,才正确地揭示了国家的起源、实质及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规律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也必然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为彻底消灭阶级而建立的崭新类型的国家。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阶级和阶级差别的逐渐消灭,国家的镇压职能以及各种相应的政治职能就会逐渐失去作用,在将来的共产主义阶段,国家将为更高级的社会组织所代替。 题中的观点显然没有意识到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D.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在它对社会存在的依赖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与社会存在相脱落、相背离的性质和倾向。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呈现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其次,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在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从理论上说,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应该是先进的,反之亦然,但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和现实中有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是较高的,有些经济发展程

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可能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题中提到的法国和英国的对比,就是很好的证明。再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题中选项A和D都是错误的,都否认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

2.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范畴。

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要素和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包括人口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要理解社会存在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关键是要把握实践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首先是生产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存在范畴的主要内容;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要以自然界为对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即人化自然以及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力量即生产力,都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但是其中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则是从属的,第二位的,它们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3.2006年9月8日,中国首次设立环境保护科普创新奖,弥补了行业空白。这说明中国公众对地理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意识到环境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它是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B.它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决定社会的性质

C.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D.它间接地制约着社会发展的速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等。地理环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地理环境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社会赖

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4.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A.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变化 B.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的制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虽然地理环境能够影响生产发展的速度和形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的实践水平

和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一般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社会本身的生产劳动来影响社会的。因此,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刚刚脱离动物界的时候,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完全在盲目的自然力的控制之下,自然对社会的支配力量是极其巨大的,而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则是极其微弱的。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地理环境对社会的支配力量逐渐减弱,而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则逐渐加强,自然界逐渐由异己的力量变成听从人们支配的力量,可以这样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地理环境对社会的支配力量成反比。总之,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的。因为地理的环境的不同,人的心理特征和生理变化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5.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悲惨生活,全然取决于“人口增长总要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这一个“永恒的规律”的作用。马尔萨斯这一观点 A.把人口因素看成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因素

B.曲折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口相对过剩的事实,却掩盖和歪曲了事实的本质 C.在重视人口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出人口发展的规律

D.注意到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口决定论的观点辨析。

人口决定论是主张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大批工人纷纷失业,出现了相对人口过剩的现象。18世纪早期法国学者杜尔阁首先提出人口多于财富,人口增长永远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的观点,将人口增长看作妨碍社会进步,给人自身带来贫困和灾难的主要因素。18世纪中期的英国学者马尔萨斯进一步将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相对过剩的现象绝对化,臆造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1、2、3、4、……)增长,人口按几何级数(1、2、4、8、……)增长,生活资料增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并把这种规律说成是劳动人民失业、饥饿和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悲惨生活,全然取决于这个规律。美帝国主义也曾把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的人口太多,以此为他们在中国的失败寻找理由。在当代,新马尔萨斯主义者继续宣传人口决定论,把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和落后说成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过多的结果,以此为他们的侵略和掠夺进行辩护。马尔萨斯的人口决定论注意到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他所谓“永恒的规律”则是纯粹的虚构。这个理论为资本主义的侵略和资产阶级的剥削辩护,具有消极一面。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6.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变量。从国际比较来看,如果我国长期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将使中国与印度在劳力资源与总抚养比等方面的竞争地位由显著优势变成严重劣势。因此,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是“人口政策进入特殊而关键的时期”。从总体上看,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承担者

C.人口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是:(1)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承担者,只有在一定数量的人口基础上才能进行社会的生产。这一点,在人类社会产生的初期表现得最为明显。人类要脱离动物状态,就必须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劳动力和自己能力的不足。因此,没有足够的人口就不能进行生产,也不能形成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固然主要依赖物质资料的生产,

但同时也依赖人自身的生产,人口的繁衍作为一种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力资源,其源源不断地供给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2)人口数量和质量构成因素对社会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人口增长的数量和幅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比例构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密度和增长速度是否同生产发展的状态和需要相适应,会对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这是因为,一个社会人口数量的多少和构成如何,不能决定该社会的性质,也不是造成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相反,一个社会的人口的多少,增长的比例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水平才能予以合理的确定,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总和。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国家政权 B.生产方式 C.阶级和政党 D.地理环境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具体内容。

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能够影响生产发展的速度和形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构成因素对社会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任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都是由这三方面组成,它们互相作用、相互制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考生同时也要注意,在这三方面条件中,唯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因为只有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它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作用和影响。

8.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

A.它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B.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

C.它是判断各种经济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 D.它决定着社会关系的其他的两个方面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只有生产资料所有制才能把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由有可能的变成现实的;只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人和物结合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才是区分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即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判断各种经济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与人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

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表现在 A.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C.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

D.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重要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二者构成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活方式的重要作用,表现在:(1)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但是这些活动绝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存在。只有唯物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产不仅直接地生产出人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生产出各种社会关系。物质生产构成整个社会形态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性质和面貌,每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归根到底是由其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来决定的。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3)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历史从一个阶段进土另一个阶段,社会从旧的形态发展到新的形态,其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发展和变更中去寻找。社会历史的发展,说到底是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更替的历史。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10.纳什在《大自然的权力》中提出:“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越多,就越难以接受那种认为宇宙是为人类而存在的观点。与其说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说他是自然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这说明

A.人与自然应当遵循和谐的整体发展目标 B.人与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必须从整体生态系统中去考察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D.自然历史的变迁永远为人类所主宰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与环境的关系。 纳什这一观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观,要求人类必须普遍树立生态意识,必须把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放到一个更广放的系统——生态系统中去考察,而不是人为地将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工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社会的短暂发展。在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其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反面证明了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11.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同时也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说明 A.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B.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 C.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 D.科学越来越不具有独立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与生产的关系。

唯物主义关于科学与生产之间关系的论断是认为生产决定科学,科学亦决定生产。从科学的产生和科学的发展看,是生产决定科学;从科学发挥作用的方式、科学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看,科学又决定生产。人类生产活动一开始就孕育着科学,生产越发展,就越需要科学。“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生产领域的扩大和深化决定了科学的逐渐分化。从这一意义上说,生产决定科学。在现代,科学和生产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科学研究已成为专门的社会活动和职业,许多科学成果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来源于生产,而是首先来自科学实验,然后再应用于生产;科学对

生产的相对独立性增强了(D选项是错误的),科学中的某些领域,某些科学的研究已大大超出了现实生产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的规模和方向,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日益加快,并成为“第一生产力”。从这一点上看,科学又决定生产。 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是指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而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同时,生产力的“硬件”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就包含着科学的成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12.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在内的统一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哲学的深刻革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 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肯定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社会的物质性是指社会关系中的物质实体、物质力量和物质关系的统一体。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物质形成的演化和发展构成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体现着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物质交换和物质成果;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一切社会现象、过程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展现,独立于人之外的社会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13.党的十六大把尊重劳动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劳动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

A.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和能量变换过程 B.人的本质活动

C.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 D.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是连接自然与社会的纽带。

首先,劳动是人类社会的本质活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它使人类获得了自己的本质,把自己与其他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这就是说,劳动改变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其次,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就劳动主体而言,劳动者自身就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劳动就是人的肉体组织的运动。马克思指出:“不管有用劳动或生产活动怎样不同,它们都是人体的机能,而每一种这样的机能不管内容和形式如何,实质上都是人的脑、神经、肌肉、感官等等的耗费。这是一个生理学上的真理。” 第三,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劳动就其最一般的性质而言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它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而实现的。劳动的这种性质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基础。同时,劳动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人类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得以进行和开展,劳动过程是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统一。随着劳动形式的发展和多样化,人们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丰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14.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说明

A.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C.整个社会物质 、精神生活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 D.劳动是社会思想的直接现实和物质外壳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1)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全部人类生活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基础条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不能不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为基础。(2)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劳动不仅生产出为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劳动产品,而且同时生产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在劳动这个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中孕育着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一切萌芽。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整个社会物质、精神生活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劳动作为认识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它不仅改造劳动对象,同时也改造劳动者本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它制约着人类的其他活动的发展。

人类的思维活动成果必须借助于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在社会传播,被社会认同,并且成为全人类的文化成果;思想也只有通过语言以感性形式展现出来,人们才能阅读和理解,才能变成指导人们行动的实际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因此,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和物质外壳,而不是劳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15.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借以发展的社会形式,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具客观性的特点,表现在

A.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C.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D.人们不能干预生产关系的变化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客观性。 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其性质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态随意地选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虽然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随意选择和改变一定的生产关系,但是当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人们可以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推翻旧有的上层建筑,解放发展生产力,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比如:资本主义革命推翻封建社会,建立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部分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也可以通过社会改革来变革社会生产关系,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选项。

16.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下列社会现象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有

A.劳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B.企业管理水平的高和低的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内涵。

马克思从生产和再生产的运动过程把生产关系的构成区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斯大林侧重从静态构成要素把生产关系区分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形式这三个方面。把马克思和斯大林的划分同一起来,可以把生产关系的构成概括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决定的消费关系。可见题目中的A选项劳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和B选项企业管理水平的高和低的关系并不属于生产

关系的范畴。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17.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的实践本质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人类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全面探讨,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 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使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的社会性活动,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因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再次,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基础,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决不会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它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之中。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因此,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选项。 18、社会有机体异于并优于生物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相比,社会有机体具有如下特征: A. 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B. 通过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间接形成

C. 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D. 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它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第二,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第三,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19.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前者具有阶级性,后者不具有阶级性

B.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前者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 D.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

社会意识根据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通常称为意识形态,包括哲学观念、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念、经济主张等;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它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一些社会科学。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具有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特别是其中的自然科学,直接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不直接反映社

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不同于价值观念体系,它是以发现真理、创造知识为内容的社会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关系,是评价与知识、价值与真理的关系在社会意识领域的表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20.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下列关于上层建筑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上层建筑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组成 B.政治上层建筑是意识、思想的“物质的附属物” C.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D.政治上层建筑是观念上层建筑的前提和基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上层建筑内涵的理解。

上层建筑可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国家政权、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政党、政府机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其中,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政治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上层建筑虽然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但却不同于意识,它是意识、思想的“物质的附属物”。从其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则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等。思想或观念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经济主张等意识形态,它以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观念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并发挥对经济基础的维护作用。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2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意识理解为 A.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 B.社会存在的反映

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 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涵义的理解。

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但同时也从事精神生产来满足自己精神层面的需要。社会意识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指全部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意识、科学、哲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意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现象。因此,社会意识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两个相关的哲学范畴。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个体意识,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它是个人的社会经历、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反映。个体意识包括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人的社会意识。个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政治生活条件、个人所属的阶级生活条件以及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有丰富多样的个性。群体意识是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个人所结成的群体的共同意识,它是群体对他们所处的共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二者统一于社会意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22.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两周年之际,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从2006年开始,将《纲要》印发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这是因为社会公德是

A. 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B. 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C. 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 D. 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原则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提倡遵守社会公德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社会舆论十分关注的

热点问题。道德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和伦理原则,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基本特点是:它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发挥作用的精神力量;社会公德是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此外,道德与社会经济基础联系比较密切,能够比较直接反映和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道德都是一定阶级的道德,具有比较鲜明的阶级性。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道德,只能是在经济上占据支配地位的阶级的道德。道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历史的不时阶段有着不同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标准,决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的永恒的道德。道德又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道德观念都与以往的道德观念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选项。 23.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过程和一切因素的总和,它的一般特点是 A.阶级性 B.客观性

C.相对独立性 D.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特点。

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必然在意识领域中表现出来,形成不同的思想情感、愿望要求、风尚习惯和道德观念。但是,社会意识本身有它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个时代的社会意识主要反映该时代的社会存在,同时又保留着过去的以往社会存在的某些材料;其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超前或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保持动态的对应关系。因此,社会意识的状况不能机械地用社会存在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来解释。但是社会意识的“独立”只具有相对的性质,归根结底,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受社会存在的决定和制约,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阶级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它将归于消灭,但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社会意识依旧存在,因此不能说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的过程和一切因素的总和,并不具有客观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24.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为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C.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呈现为或超前或滞后的两种情况。(2)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在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从理论上说,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应该是先进的,反之亦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历史上和现实中有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是较高的,有些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又可能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及其形式,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关系。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意识,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的水平,同时还保持着历史上形成的反映过去存在状况的思想材料,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个新时代的社会意识除了反映该时代的社会存在之外,还要继承历史先辈们留下的精神文化成果,并根据自己时代的社会存在的要求,去改造和利用优秀的思想材料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实现正确反映和服务于自己时代

的社会存在。选项B夸大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否认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是错误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25.“‘文明的冲突’立论的基础基于这样一个判断,即文化多元性将是全球一个持续存在的特点,然而它的根源仍在于西方与世界其余各地相抗衡这样一个过时的观念。它的前提是只有西方式的地方知识才是可以普遍化的,为西方特殊论辩护”。这一观点 A.坚持文明的多样性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B.看到西方提倡的“文明的冲突”的实质

C.主张用“文化的融合”取代“文明的冲突”

D. 承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坚持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

题干引自杜维明《多种现代化:东亚现代化涵义初步探讨》,是他针对以萨缪尔·亨廷顿为首的西方价值中心论者提出的正确观点。萨缪尔·亨廷顿认为随着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对垒从此以后不再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题。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他认为在21世纪世界冲突的主题将不再是政治,尤其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而是文明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里提出的很多观点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比如说,他在《文明的冲突》一再提醒西方各国,尤其提出欧洲的各国要和美国加强团结、加强联合,共同防止东方可能出现的伊斯兰教以及我国儒家伦理思想,可能出现的对西方的威胁。因此,杜维明批评“它的根源仍在于西方与世界其余各地相抗衡这样一个过时的观念”,指出了这一思想的实质。 在人类社会,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形成了人类不同的文明形式,这种文明的多样性也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同的文明形式,意味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认识结果和不同的价值观念。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文化、文明的交流带到了世界各地。各个国家为了争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吸引其他国家的注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必然有一个让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认识、了解本国文化的过程,也就是让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然而,由于各国文化总是特定历史的产物,特别是特定经济、政治的产物,不同的文化往往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因此,在世界文化交往中,各种文明形式又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

杜维明的这一观点,承认文明冲出的存在合理性,但没有提出要用“文化的融合”取代“文明的冲突”,选项C是错误的。不能因为各种文化之间存在冲突,而认为文化之间存在着优劣,也不应把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价值文化强加给不同的民族或国家。而应该承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坚持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2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发展自然科学为重。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认为自然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比人文社会科学更为重要的作用 B.认为先进文化反映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C.认为衡量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D.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先进文化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 所谓先进文化,就是指反映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题目中的这一观点显然认识到了先进文化是对社会先进生产力要求的文化。衡量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否有利于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同时要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一样,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对自然的认识,同时也离不开

对社会的认识。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对社会、对人类自身、对人类文明发展深入认识的知识体系。江泽民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使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选项B是这一观点的正确之处,因此不选。

27.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对这种说法分析恰当的是

A.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的正确观点

B.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国将不国 C.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的错误观点 D.将文化的重要作用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文化的本质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文化在国家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文化具有维护和巩固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对一个民族而言,文化集中表现为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一个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那就失去了其维系的纽带,即“国将不国”。 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的观念结构。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自然相对应。从本题命题所及来看,“文化”概念并不涉及与自然相对应这一层面。因此应该从狭义上来理解本题中的文化概念,即指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观念上的反映”,因此,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出发,“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一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存在着夸大文化作用的“文化决定论”的倾向。文化的社会作用属于社会观念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本题的正确答案选BCD。 28.费孝通认为:“社会在自然的演化中是继生物世界而出现的一个新的,但同样是实在的世界。”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 B.人类史与自然史在深层次上具有相似性 C.社会的发展与自然一样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D.以社会发展的客观性性代替了社会主体的能动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社会规律是人们活动的规律,这都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费孝通这句话的深刻性在于它透过人类史与自然史的表层相异之处,揭示出二者在深层次上的相似之处,把社会历史理解为自然历史过程,指明人类社会虽然具有和自然界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上又是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物质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观过程。这是从实践出发考察社会生活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过程及其本质的高度的科学概括。这一观点的意义是: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使人们有可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眼光来考察社会历史。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29.文化与文明是密切联系而又区别的两个范畴。二者的关系表现在 A.文化与自然相比较,文明与愚昧无知相对立

B.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成果,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过程、方式和手段 C.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 D.文化的进步和文明的水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另外,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但是,文化与文明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文明正是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的成分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文化的进步和文明的水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

30.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主要包括

A.社会的阶级结构 B.社会的经济结构 C.社会的政治结构 D.社会的文化结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结构的组成。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结构,从根本上说,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社会的主体,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社会结构的基本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构成社会结构;从总体上看,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规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方式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各种观念形态的连接方式构成社会的文化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结构是整个的社会结构赖于存在的基础,政治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中介,而文化结构处在社会结构的上层,这些子结构本身还包括许多更小的结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31.国体是指社会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国体和政体的关系表现在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B.国体决定政体,要求政体适应和服务于国体,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

C.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为政体服务 D.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形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家有不同的类型和形式。国家的类型是按照国体来划分的。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它体现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国家的类型。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不同类型的国家。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并为国体服务;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D。 32.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在其《历史的观念》的史学著作中指出:“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所要发现的对象,并不是单纯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发现了那种思想也就是理解了那种思想”,因此,“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 A.肯定了思想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B.否定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否定了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实践活动创造的历史

D.否定了社会历史在阶级社会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观的具体观点辨析。 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

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唯物史观的观点,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思想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片面地夸大了思想因素的作用,本质上是唯心史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整个宇宙都受着唯一的运动规律即万有引力规律支配,不仅自然界要按照万有引力规律运动,社会也要按照万有引力规律发展。可见,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上,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形式相同 B.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本质不同 C.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没有共同之处 D.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本质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

2.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人造的

B.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固有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创造出来的 C.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实现出来 D.自然规律无法废弃和改变,社会规律可以废弃和改变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这是人类社会史与自然史的相同之处。同时也说明,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具有共同的本质,即具有客观性。然而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发展规律也有不同的一面,表现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恩格斯指出:“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中,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表面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性内部的规律性的最终结果中,都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这就是说,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是由自然界中各种盲目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由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形成的。这并不是说社会发展规律不是客观的,而是说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总是在意识支配下进行的;社会规律一旦形成就对人的活动起制约作用,也是不可违背的。因此,第2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第1题中,试题认为自然和社会受到同一种规律的作用,实际上是认识到了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但是并没有认识到社会规律具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具有各自的表现形式。因此,第1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3.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是 A.否认历史规律的重复性 B.否认历史规律的不可重复性 C.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 D.否认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事件与历史规律的特征。

这是一道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现代西方历史哲学以历史事件的单一性、人的历史活动具有选择性、历史认识的相对性为依据,否定历史的必然性,并攻击马克思主义。这种思潮对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

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历史规律的重复性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挥作用。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自然规律的重复性是显而易见的,社会规律的重复性尽管复杂,但同样存在。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是通过一个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由于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都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定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下发生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因此,不能因为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而否认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得出历史事件重复出现的错误结论。该题的前提是正确的,但推论却是错误的,没有搞清楚社会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和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4.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上,宿命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B.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

C.既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又否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性 D.承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宿命论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问题上的观点。 宿命论是认为人的命运和历史的发展受某种不可避免的力量支配的宗教和唯心主义学说。宿命论否认人的一切能动创造作用,要人服从命运或规律的支配,不去作任何改变现实的积极努力,认为即使做出努力也是徒劳无益的,不可能改变事物运动的预定逻辑。其错误表现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上就是否认了认的自觉活动,夸大了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古代儒家所说的“畏天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道家的“委天知命”,欧洲古希腊罗马斯多葛派“顺应自然”“服从命运”的主张等都是宿命论的观点。宿命论还突出地表现于宗教思想中,基督教认为人的地位、遭遇、祸福等都是由神安排好的,人们必须服从这种安排。宿命论把剥削阶级的统治说成是合理的、在思想上瓦解人民群众反抗这种统治的斗争。宿命论产生于科学知识不发达的历史时期。当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规律尚不能作出科学解释,并形而上学地割裂必然性和自由的关系,以必然性否认自由时,就会走向宿命论。宿命论与形而上学循环论、神学目的论有密切联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5.“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这一观点 A.简化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过程性 B.否认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条件性

C.承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D.是“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命题中“历史必由之路”是指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即社会规律,“自己的历史责任”属于人的自觉活动范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有将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选择。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的历史进程。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在具体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的活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性变成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并与主体历史形成的素质密切相关。

当今时代正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坚定社会

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走历史必由之路,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选择。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6.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

A.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 B.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

C.强调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 D.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有着高度的依赖性,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动态的过程。

唯物史观在揭示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决定性的同时,也充分重视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人自觉进行活动的场所,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单个的历史主体总是把自己的追求汇合成一种合力,从而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直接或间接地去创造历史。社会历史发展蕴涵着客观的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定的过程。但这一规律实现的具体形式、途径和方法却是可以选择的。 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7.“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实现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这一观点

A.意识到社会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正确观点

B.意识到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活动的正确观点 C.否认了社会规律形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之中的错误观点 D.否认了人在历史事件中的选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的主体性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任何个人、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并支配人们的活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但是,社会发展规律又的确形成并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创造历史的活动是自觉的活动,人的一切创造活动始于人的自觉选择。但是,人在历史事件中的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于人的自觉活动中,它一经形成又成为制约人们行动的客观力量。因此,人的选择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进行,否则选择就无法实现。认为“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则否认了社会客观规律对人的活动的制约作用,正确的前提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8.“对每一个卢布工资增加一个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切实而可靠。”这一观点属于

A.是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唯物史观 B.是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历史辩证法的观点 C.是认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惟一因素的经济决定论观点 D.是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经济斗争具有首要意义的正确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决定论观点的辨析。

“对每一个卢布工资增加一个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切实而可靠。”这一观点依据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得出在阶级社会中,经济斗争具有首要意义,是对唯物史观的庸俗化,属于经济决定论的观点。经济派(经济决定论)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把经济因素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没有看到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不属于历史辩证法的观点。列宁曾经批判经济决定论,他认为:“根据经济利益起决定作用这一点,决不应当做出经济斗争(等于工会斗争)具有首要意义的结论,因为总的说来,各阶级最重大的、?决定性的?利益只有通过根本的政治改造来满足,具体说来,无产阶级的基本经济利益只能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革命来满足。”这就是说,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但政治又代表着阶级的经济利益,对于经济不是消极的。无产阶级为了增加工资等而进行的经济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必要形式 ,但决不能限于这种形式。无产阶级只有把经济斗争提高到政治斗争,通过政治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自身的根本任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

A.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 B.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 C.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生产关系具有主观性

D.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这个特点是由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本质决定的。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地进行生产,不断地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改进生产工具,使生产力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这个特点是由它本身的性质和作用决定的。建立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生产关系已经形成,就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比较固定的形式,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容纳发展不同程度的生产力。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更高水平,旧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用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新的生产关系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生产力是在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中形成的,但是“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这是因为

A.人不具有主体能动性 B.生产力具有客观性 C.人的自由的是相对的 D.人不具有主体选择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客观性特点。

人们无法自由的选择生产力,这是因为生产力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表现在:第一,人们所面对的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第二,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生产力的实体方面是由三个要素组成:以生产工具为主干的劳动资料、由自然物和经过人加工的原材料构成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这些都是客观的。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因此说,“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11.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一观点认为

A.哲学不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B.哲学革命不是政治变革的前导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D.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更才是真正的革命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提出:哲学革命是政治变革的前导。哲学革命之所以会成为政治变革的前导,这在于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真正的哲学总是以抽象的理论形式最为集中地反映着一定历史时代的客观本质、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哲学虽是时代的产物,但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却不在于哲学,而是社会经济基础。

恩格斯指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式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队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或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格斯的这段话包含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以及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发展方向。

政治的和哲学的变革最终也必然以经济基础的变革为依归,所以说经济基础的变革是真正的革命。但是D选项与题意无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12.认为“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这一观点是 A.违背了历史的辩证法的错误观点 B.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D.曲解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上层建筑反作用的辨析。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前提下,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实际上是说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是通过经济基础这个中间环节实现的。因此,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还是其阻碍作用,不是取决于它是否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是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时,它越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就越能促进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反,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时,它越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就越阻碍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否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否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则违背了历史的辩证法。题干的这一观点,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即承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但是在理解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上存在着错误的理解,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13.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属于物质领域,上层建筑从实质上说属于思想关系领域。因此,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不取决于自身的性质与状况,而是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则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如果不适合则起阻碍作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而且规定着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14.认为“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越广泛”,这一错误观点认为

A.民主不是抽象的、绝对的 B.民主没有共性的内容

C.民主问题的实质取决于经济基础 D.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民主的性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决定民主的性质。 民主权利总是受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民主作为上层建筑,其本质直接由经济基础决定,而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因此有不同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民主更高类型的民主,其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都是资本主义民主所不可比拟的。

我们要看到民主的本质与民主的发展程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不能笼统地说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广泛越真实。否则,就会得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优越于社会主义民主的错误结论。历史唯物主义肯定近代民主、自由的进步作用,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形成民主、自由、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民主具有共性的内容,但不能忽视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实质,不能因民主发展的程度而忽视了民主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5.“政府终归是少数人的政府,不管这些少数人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还是使用许多人的名义。”这段话

A.指出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 B.明确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

C.承认国家是个历史范畴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任何政府都是由少数人组成的,但是政府作为国家政权机关是有阶级性的,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资本主义国家,不管是“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还是使用许多人名义”,无论采取何种政体,其政府都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终归是少数人的政府”。在社会主义国家,尽管政府也是由少数人组成的,但它却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为多数人服务的政府。题干的说法混淆了不同国体的本质区别,抹煞和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6.资产积极思想家以“理性”、“人性”是否客观及实现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社会进步的尺度是客观的、综合性的,其中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A.文化的发展程度 B.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 C.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D.社会和谐的程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社会进步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化的发展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性尺度。考察某一社会是否前进着,要看它与过去相比在文化、文明状态上趋向如何,是在增长还是在衰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社会的进步必然带来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程度又标志着社会进步的程度,其中,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精神文化是一定社会在精神方面的重要标志,是物质文化的必要补充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2)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目标性尺度。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施动者,是社会的构成元素,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就是人的发展。人在创造社会并推动社会前进时,也不断地改变自身、完善自身,追求着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解放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包括: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全面发展及有机统一;人的感觉的全面发展;人的自主活动的回归;“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性尺度。人在社会关系中活动并不断创造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构成复杂的社会矛盾,正是这些社会矛盾尤其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根本的因素,起着决定

性作用、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也没有文化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及自由的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动力,是社会进步尺度中之根本尺度。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17.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一观点是 A.否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错误观点 B.夸大了阶级斗争及其作用的错误观点

C.承认社会发展的深刻原因在于阶级斗争的正确观点

D.认为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正确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中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题干的观点是一种片面夸大阶级斗争及其作用的错误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这一观点适合于一切社会发展阶段,包括阶级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是生产力有一定程度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它必将被消灭。因此,阶级和阶级斗争也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的主要形式,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它不是阶级社会的最基本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实践仍是阶级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18.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任何时候阶级“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那么,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阶级产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即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从而能够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出现,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暴力在阶级产生的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不是直接的原因,暴力能使财富重新分配,却不能创造财富。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也只能促进阶级的形成,不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看成是现实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以来,阶级斗争的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表现在 A.阶级斗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已经彻底消失

C.阶级斗争时而存在,时而消失 D.阶级斗争依旧存在,但非主要矛盾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当前我国的阶级斗争的特点。

当前我国的阶级斗争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阶级斗争的对象已不再是完整的剥削阶级。由于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斗争不再是两个对抗的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反对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敌对势力的斗争。同时这些形形色色的反社会主义分子的斗争,仍然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2)阶级斗争已不再是我国涉湖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已不起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大多数社会矛盾也不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因此有关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的处理要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3)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上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在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还存在;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处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资本主义和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事业还会进行各种形式的侵袭和破坏;我国经济和文化还处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防止党和国家

干部队伍中的蜕化变质等腐败现象的滋生,不能够完全杜绝少数新的剥削分子和敌对分子的产生,等等。(4)阶级斗争的总的趋势是逐渐缓和以至最后消失,但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是围绕“思想基本原则”而展开的,与此相联系的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和反对国际敌对势力的斗争。(5)阶级斗争依照国家法律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0.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劳动是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锁钥”,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科学论断。它包括如下的含义:(1)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全部人类生活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不能不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为基础。(2)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劳动不仅生产出为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劳动产品,而已同时生产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在劳动这个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中孕育着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一切萌芽。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整个社会物质、精神生活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劳动作为认识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全面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和他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1.列宁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对“生产力标准”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惟一标准 B.生产力的发展仅仅表现在物的不断丰富上

C.以生产力的现实水平来判断社会进步与否 D.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生产力标准”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标准,为人们分析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是,对“生产力标准”必须准确而全面地理解,不能把它绝对化。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而不是惟一标准,尤其不能撇开生产关系来理解生产力标准,因为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要通过生产关系才能实现。发达的生产力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物质财富的社会分配却不是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是决定于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生产力是人的实践能力,所以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物的不断丰富上,而且表现在人的不断发展上。从人类总体历史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在不断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发展生产力也是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再次,“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不同民族、国家的生产力要达到相同的水平,时间有长有短,速度有快有慢,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判断社会进步与否,而要从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中考察社会的发展,即从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束缚生产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个视角来判断社会进步与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2.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这一观点 A.忽视了历史客体是人们从事历史活动的必要条件 B.突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否认了历史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的发展过程 D.简化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的主体是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机体。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们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和对象,因此说历史客体是人们从事历史活的的必要条件。选项A和C的意思是认为题干否定了历史的主体和客体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这一说法,实质是在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涉及历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而决定整个社会。先进生产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更替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历史。正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更替落后生产力的历史,所以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3.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

A.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 B.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革命 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改革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改革是必然的,它是解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某些方面、环节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因此,恩格斯才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也需要改革。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4.“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推动社会革命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革命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革命是新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已有科学知识的深化、拓展和新科学发明的产生以及因此而引起的重大社会变革。科学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既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及量变与质变、进化与革命、连续性与间断性辩证关系的规律,同时,又受制于社会的物质需要状况及物质生产发展规律。科学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实践需要。科学革命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促使工具等发生变革,大力解放生产力,它改变生产结构、工艺结构和方法,此外还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人际关系及道德伦理关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甚至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他们把这比喻为“人类历史进步的杠杆”。科学技术通过提出改变现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要求推动社会革命。由于落后的社会制度限制了科学能力的发展,科学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对科学技术成果的错误移植和错误的社会应用,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作为一种革命力量的科学技术,就本能地具有一种改变落后社会现状的要求,并形成一种趋势,从而加剧社会矛盾,促进社会革命的到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即认为科学技术是比当时法国一些著名革命家“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5、人的存在和活动是异常丰富的,决定了交往形式的复杂和多样,其中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是:

A. 个体交往与社会交往 B. 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

C. 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 D. 政治交往与文化交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交往形式 交往是在社会生产和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唯物史观运动交往这个概念,一般是指在生产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所特有相互往来关系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交往形式是指交往的内容和交往的方式,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26.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其理论出发点是:

A.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运动是受偶然性支配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

英雄史观是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发展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宣扬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英雄史观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由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品格、才能和观念决定的,而人民群众则不过是历史的消极、被动的“惰性物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英国的卡莱尔认为,全世界的历史“实际上都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伟大人物的思想外在的、物质的结果”。黑格尔把伟大人物视为他所谓的“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曾把拿破仑称作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可见,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且这种制约不受社会形态的影响。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社会条件下创造历史。这一社会历史条件是指人们历史活动所处的现实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其中经济条件是决定性的。任何历史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8.认为“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一观点 A.承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观点

B.否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C.承认所有的个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 D.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是第二位的,是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杰出人物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任何杰出人物都不能成功。杰出人物发挥历史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其全部功过是非,都取决于是否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不能取代人民群众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从根本上说,杰出人物的作用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作

用。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反对“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也反对“英雄和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观点。这种“共同创造论”貌似全面,实际并没有摆脱唯心史观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9.“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这两种观点 A.都正确表达了杰出人物、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B.都否认杰出人物发挥作用从属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 C.前者是唯物主义命题,后者是唯心史观 D.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主义命题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承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发作巨大的作用,但是,对此我们也要进行全面的、历史的、阶级的分析。(1)杰出人物是历史的产物。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需要的产物。倘若没有一定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杰出人物的出现就永远也跨不过由可能进到现实的门槛,也跨不过由偶然到现实的门槛。在社会需要面前,出现怎样的杰出人物,由谁来充当杰出人物或领袖人物,这多少具有偶然性,但这样的杰出人物一定会出现则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在于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时势造英雄”。(2)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定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作用,而不能超出这个条件。在历史必然性面前,杰出人物并不是没有发挥历史主动性的舞台,但是这种历史主动性却在于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从而促进历史事变的进程,这正是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根本体现。然而,无论如何,任何杰出人物都不能创造历史,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一般进程。认为“英雄造时势”是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30.“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观点属于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辩证法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决定论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题干的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中早就并涌现出来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和人民群众一起成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将一事无成。题干中的这一观点把两者割裂开来,夸大了英雄人物的作用,因此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3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划分这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区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标准。

历史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观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属于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

会存在是第二性的,属于唯心主义历史观。在马克思上义哲学诞生之前,有些思想家的历史观也包含某些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因素,但在整体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以前的历史观有两大缺陷:第一.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认识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没有考察群众生活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从根本上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及其客观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32.梁启超认为:“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思想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B.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决定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是指用唯心主义观点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哲学思想和哲学理论。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卓越人物的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它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唯心主义历史观由于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生产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因而在历史观上也陷入了唯心主义。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而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从总体上看,唯心主义历史观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用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的自我运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认为客观精神支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黑格尔是其主要代表。另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用主体的、个别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来解释社会的发展,德国的卡莱尔和中国的梁启超都属于这一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考生要注意题干的观点也属于非决定论。非决定论是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对历史活动起决定作用,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因果制约性和客观规律性。社会领域的决定论是指认为人的历史活动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是辩证唯物的决定论。 3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题干是马恩针对布鲁诺·鲍威尔把历史看作是纯粹的思想活动而忽视人是历史活动主体提出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就是说,人们是为了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从事现实的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其他经验活动,这些有目的的活动构成了历史。人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是人们自己活动的产物。 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任何人、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并支配着人们的活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选项C是错误的)。但是,社会发展规律又的确形成并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作为科学历史观出发点的是“现实的人”。他们把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这是因为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马恩指出,在阶级社会

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认为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是人本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34.认为“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含个人意志的作用”,这一观点属于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非决定论观点 C.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D.历史自然主义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发展的合力论。

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就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产物。”根据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观点,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许多个人意志的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产生出来的,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合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对“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人包括杰出人物的意志及其活动对历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历史非决定论是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对历史活动起决定作用,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因果制约性和客观规律性。历史自然主义即自然主义历史观,是指从自然界出发,主张用自然界的原因来解释人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这种自然主义历史观的特点在于:只看到并夸大了自然界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人本身的影响,不理解人的智力是按照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不理解实践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35.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指出:“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如今,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为人为本”,这两者 A.思想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 B.思想实质是一样的,都重视人民群众对国家的作用

C.前者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不具有积极意义 D.思想实质是不同的,前者是统治人民,后者是服务人民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古今对待人民群众的不同观点。 管仲在《管子·霸业》中提到:“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在提醒统治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因为在他看来人民群众是国家治乱的决定因素。这一观点无疑在封建时期有利于减轻人民受剥削和压迫的程度,但是也要看到他的这一观点的实质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为了统治阶级更好的统治人民。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可见,以人为本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与人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36.“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这一观点属于 A.英雄史观 B.唯心史观 C.唯物史观 D.宿命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必然性和人的活动具体关系的辨析。

列宁针对民粹派将历史必然性和个人活动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决定论思想确认人的行为的必然性,摒弃所谓意志自由的荒唐的神话,但丝毫不消灭人的理性、人的良心以及对人的行动的评价。恰巧相反,只有根据决定论的观点,才能作出严格正确的评价,而不致

把什么都推到自由意志上去。同样,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唯物史观在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同时,从未否认个人创造活动的作用。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的行动,只有符合历史必然性才能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只有和广大群众相结合,吸引群众参加才能取得重大的成果。这样,列宁就全面阐明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思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3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C.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观点 D.对逻辑与历史关系的割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与逻辑的关系。

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识;逻辑在此是指上述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历史特别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在先的,它决定着逻辑,是逻辑产生的基础。关于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性,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的逻辑也应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但历史本身包括无数的细枝末节和偶然因素,逻辑则以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及其规律,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舍弃那些细枝末节而抓住主干和本质的东西。这就是逻辑对历史的“修正”,没有这种“修正”就不可能正确地把握历史,所以我们说“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是将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同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表现为

A.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社会规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

C.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人们对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做出科学上的预见,但不能预见具体事件的发展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特点。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是:(1)从社会规律的形成机制看,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包括物质变换,表明人的活动也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共同规律;同时这种物质变换又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即是同物质和观念之间的交换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又体现出新的为自然运动所不具有的特殊运动规律,也就是包括物质运动在内的人的实践活动规律,社会规律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2)从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由于社会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以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离开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规律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载体和发挥作用的场所。(3)从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看,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它不仅不能忽视大量的偶然现象、随机现象,相反地正是在大量的偶然现象、随机现象中才表现出规律性。所以社会事件的发生大多具有随机性,人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2.唯物史观指出以经济社会形态的演进为标志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进程”。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深刻含义主要是指

A.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B.社会即自然,社会运动也就是自然运动

C.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是等同的,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 D.可以象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的眼光考察研究人类历史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异同。

马恩把人类社会看作一种物质体系。在物质性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同一的。但是人类社会又不同于自然界,这种本质差别在于社会是由人和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构成的,人的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因此人类社会有其不同于自然界的特殊的规律。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这一规律,指出以经济社会形态的演进为标志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使人们有可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眼光来考察社会历史。把社会的发展看作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统一这一性质和特征的形象表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

3.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不能抹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这是因为 A.人的活动受相互作用的合力的制约 B.人的活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趋势 C.人的活动不能改变客观条件 D.人的活动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决定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

尽管人们都在进行着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人的意识、目的,而是有着它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第一,人的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第二,人们活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活动的结果不是预期的,这说明目的和结果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第三,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过程;第四,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合力所形成的客观规律不仅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相反地它却制约着人们的目的、意志的实现程度和活动的成败,并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历史规律既形成和实现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又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4.割裂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

A.宿命论 B.唯意志论 C.庸俗进化论 D.唯心史观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社会发展规律得以存在、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社会发展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离开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发展规律就失去了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场所。割裂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只强调社会规律的作用而否认人的主体能动性,这样就会陷入宿命论;二是仅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这就很容易导致唯意志论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5.“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有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历史规律的特点及其实现。

该题涉及的基本理论有:社会历史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活动的规律,历史主体具有能动作用;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生质变的决定

性手段和环节,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6.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杰出人物选择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以及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并获得新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整个生产方式的变革,并最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因此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选择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是与历史发展的规律相一致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它同人的自觉选择和创造活动是统一的。人类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也。在阶级社会,先进的阶级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所进行的种种历史活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从根本上来说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多数人选择的道路”的命题,既没有表明“多数人”的性质,也没有表明它所选择的是什么“道路”如果这个命题能够成立,那么,“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群众运动是天然合理的”也能够成立。惨痛的历史教训早已说明这类命题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的错误更为明显。腐朽反动的统治阶级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势力是强大的,他们选择的道路却是逆历史潮流的。 历史进步的内容是具体的,因此对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而是要做辩证地理解,要赋予它以具体的历史的含义。用“能够实现社会公平”评价社会的进步是不科学的、片面的,它完全撇开了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借以发挥作用的社会结构,否认了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奴隶社会较之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并没有实现社会的公平,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却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7.下列各条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有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B.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具体社会形态与社会规律的辨别。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解决阶级矛盾可以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采用暴力革命和和平革命两种不同形式。因此,暴力革命实现社会形态更替,只有在有阶级的社会才起作用,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两个无阶级的社会形态中就不起作用。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只有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基础上才会出现。原始社会就不存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内部固有的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的。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体现了对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作用。任何社会都存在着这一基本矛盾,并且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因此说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8.推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力系统”,其中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D.人人都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中。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使原来适应其发展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适应,以至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当时的生产关系只有发生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上层建筑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意味着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意味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随着新的上层建筑的产生,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而新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又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较为适合的社会形式,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从根本上在历史的深处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是具有深厚经济基础的最大社会集团,它比任何个人或其他社会集团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和更深刻的社会代表性,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强有力的影响。在阶级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主要通过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表现出来。阶级斗争的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阶级斗争是实现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决定性环节。(2)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过程中,阶级斗争是打击反动统治阶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甚至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他们把这比喻为“人类历史进步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引起产业革命,这是生产力革命的最高表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促进现代社会生活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9.圣西门认为,一定社会制度的本质不是由政府的形式决定的,而是由所有制决定的,所有制才是社会大厦的基石。这一观点

A.发现政权的更迭只是社会生活的表面现象,决定这种现象的乃是经济的因素 B.看到了所有制是全部社会存在的基础

C.只是其空想的理论,并不具备积极的意义

D.提出了有价值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所有制观点的辨析。 圣西门在研究历史时,发现政权的更迭只是社会的表现现象,决定这种现象的乃是经济的因素。他认为,一定社会制度的本质不是由政府的形式决定的,而是由所有制决定的,所有制才是社会大厦的基石。他说:确立所有权和使它受到尊重的法令,是向政治社会提供的唯一基础,这是因为社会的存在取决于所有权的保存,而不取决于最初制定这项权利的法律保存。 尽管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但由于它在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涉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问题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猜想,因此,它对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继承圣西门等人的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去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规律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10.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这句话反映了 A.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内在要求的体现 C.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D.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以至于整个人类的意识为转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原来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以致不能继续保持其稳定不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就不得不进行部分的变革以暂时维持它的存在;而当这种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生产力继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代替原来的生产关系。生产关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都毫无例外地起着作用,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在理解和把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时,应当注意,并不是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得变革。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一个是经常变动的,另一个则是相对稳定的。只有生产力的变化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基本不能适合它的发展的时候,才会出现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和可能。“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的这句话正是突出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一基本规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11.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它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这是因为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具有相对稳定性

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D.任何一种社会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建立起来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成为基本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矛盾是从量变阶段进入质变阶段时,就必然提出从根本上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要求。但是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它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这是因为 ,生产力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冲破一切障碍、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关系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最后总要被这种力量所打破。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反作用最突出的时候,也正是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最为强烈,生产力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内在力量已经成熟的时候。所以,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这时它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反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但并不是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只有当生产力的变化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根本不能适合它的发展的时候,才会出现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与可能。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都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的要求,选项C是错误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就不能从旧社会中直接产生和建立起来,D选项也是错误的。

12.认为“随着自然科学的划时代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一观点 A.认为科技革命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 B.认为哲学的发展受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制约

C.自然科学的发展决定哲学的发展水平

D.认为唯物主义形式的每一次改变都与其时代的自然科学背景不可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在批判费尔巴哈把唯物主义的一般世界观与这种世界观的具体表现形式相混淆时提出的著名论断。在恩格斯看来,哲学的发展要受到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古代,自然科学尚没有自己精确的研究对象,发展水平很低,与此相应,便产生了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16—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为了研究自然界的各个细节,通常要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与这种科学发展阶段相联系,产生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到了19世纪,自然科学已发展到整理材料的阶段,它向人们提供的是关于过程、关于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联系的科学。随着自然科学一系列新的发现,便合乎逻辑地产生了新形式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这里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了,而且历史被第一次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这样,一条新的唯物主义的发展道路便被开辟了出来。可见,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形式的每一次改变都是与那个时代自然科学背景分不开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13.爱因斯坦说:“人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的奋斗目标;关心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以及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这一思想揭示了 A.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结合的重要性

B.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能创造出解决诸如人口、能源、环境等问题的手段 C.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

D.正因为人决定科学的价值,因此解决一系列全球问题不应依赖科学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待科学技术与全球化问题关系的观点分析。

爱因斯坦将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因此,在解决全球化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人文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应该是本专业的专家,而且应该具有对人类和子孙后代负责的胸怀,即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性。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对解决全球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其核心问题就是,科学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因此,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应该注重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题B选项是科学乐观主义的观点,否认人与自然矛盾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不是任何一个单独学科就能解决和回答的问题,相反,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这一观点无疑是错误的。选项D,具有科学悲观主义的倾向,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着的全球化问题是科学所不能解决的,也是错误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14.马克思指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意味着 A.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革命因素 B.社会历史是由科学技术所决定的

C.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动力 D.科学技术具有多方位的社会功能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即科学技术是比当时法国一些著名革命家“,是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并认为科学是“历史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学技术具有以下四种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科学技术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又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往往是人们思想解放的先导。(2)生产功能。科学技术与其它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相结合,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3)经济功能。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以

至于出现了所谓知识经济的时代。(4)政治功能。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生产力革命,并以生产关系为中介,要求改变上层建筑以至整个社会制度。这四个功能都对社会革命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不能因为科学技术多方位的社会功能,而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科学技术所决定的。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在历史的深处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15.英国科技哲学家斯诺在《两种文化》中说过,“我们必须用以反对技术的恶果的惟一武器,还是技术本身。我们没有别的出路。我们无法退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没有技术的伊甸园”。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认为只有科学技术能够解决“全球问题” B.认为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认为科学技术导致了“全球问题”

D.对科学技术发展全盘否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与“全球问题”。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威力。但是,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具有全球性质,因而被称为“全球问题”。“全球问题”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人类将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 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负面效应问题,我们应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科学是人类智力的伟大创造,其本身并不具有破坏性。科学成果的作用取决于如何应用,而应用的过程就是科学转变为技术的过程。科学原理的技术化过程,就包括如何应用以及对应用效果的事前估计和事后评价问题。我们不能同意有些西方学者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全盘否定态度。如果题目中提到的诺斯的这一观点。他认为科学技术带来了一系列灾难,并且认同这些灾难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如此人类就陷入了科技治、乱的循环之中,其实是否认了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全球问题”的解决不是任何一个单独学科就能够解决或回答的问题。它需要哲学、法律、道德、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提供对策。题目探讨的是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16.在马克思之前,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实质。 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同以往阶级斗争理论的根本区别。马克思在1852年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指出:“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我的新贡献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与以前的阶级斗争理论的根本区别。它揭示了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发展的历史,阶级的存在具有历史性和暂时性,为我们把握阶级、国家和政治革命发展的规律性提供了指导思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1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是 A.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B.迫使统治阶级做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C.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D.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这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说,阶级斗争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反动统治阶级做出某些让步,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社会形态的质变作了准备。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18. 交往是在社会生产和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往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 A. 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B. 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C. 交往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交往的作用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交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第三,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第四,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19.民粹派理论家米海洛夫斯基从所谓“人类天性”出发,来评判各种社会制度,认为凡是符合人类天性的社会制度便是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他的这一观点

A.把所谓人类天性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B.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C.否认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肯定了人的历史主体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民粹主义关于社会历史的具体观点辨析。

民粹主义是指 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俄国的一种代表和反映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思潮。因其代表人物以人民“精粹”自居,提出“到民间去”发动农民进行推翻沙皇制度的革命斗争,并通过农民村社去建设社会主义而得名。

民粹派理论家米海洛夫斯基的这种观点实质上是把所谓人类天性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列宁从三个方面批判了他们的错误观点,并全面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首先是阐述了“经济社会形态”这个概念。列宁认为,马克思“完全用生产关系来说明该社会形态的构成和发展,但又随时随地探究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使骨骼有血有肉。”其次,列宁进一步阐明了经济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性,强调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列宁说:“一分析物质的社会关系(即不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人们在交换产品时彼此发生生产关系,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里存在着社会关系),立刻就有可能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把各国制度概括为社会形态这个基本概念。”因此,只有深入研究生产关系,才能揭示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第三、列宁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列宁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

自然历史过程。”因此,以生产力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20.民粹主义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认为,在历史极黑暗的时刻,当“人的智慧和精神潜能被缩小到了最简单化的形式,到了只为最后一片能糊口的面包而斗争时,人就会丧失自己的个体性”,成为群氓。这时他们会产生对“英雄”的渴望。而“英雄”就会依从自己的或善或恶的本性,带领群氓从善或从恶。他的这一观点

A.认为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 B.认为英雄人物能够对社会历史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认为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不起积极作用 D.是认为“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民粹主义历史观的辨析。

民粹主义是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俄国的一种代表和反映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思潮。因其代表人物以人民“精粹”自居,提出“到民间去”发动农民进行推翻沙皇制度的革命斗争,并通过农民村社去建设社会主义而得名。他们主张主观社会学,宣扬个别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不过是一群盲目追随英雄人物的“群盲”,主张脱离人民群众的个人恐怖策略,否认政治斗争尤其是否认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米海洛夫斯基是民粹主义的典型代表,他将英雄人物视为高于人民群众,并认为英雄人物决定历史前进的方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21.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作用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人民群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规律,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规律

B.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不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杰出人物受历史条件制约

D.杰出人物对历史的重要作用是第二位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人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的基本含义是,在参与历史活动的一切人中,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而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方式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社会条件下创造历史。这一社会历史条件是指人们历史活动所处的现实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其中经济条件是决定性的。任何历史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充分肯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在历史观的意义上,所谓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实际上是怎样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时代进步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一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接团的代表人物。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一定条件下,他们能够加速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在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问题上,我们还要看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是第二位的,是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杰出人物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任何杰出人物都不能成功。

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任何人或群体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一个人或群体的对历史的作用都必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22.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产生的主要根源有

A.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 B.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 D.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

唯心史观是一种不符合社会历史实际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其产生有着深刻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历史观总是在一定历史时代通过思想家产生的观点,这种历史观一方面要受到一定历史时代客观条件本身的发展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思想家个人的认识能力的制约。毛泽东曾指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地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第二,思想认识根源。社会历史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由于它表现为人的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所以思想家们往往仅从人的思想意识和动机方面理解历史变化的原因。造成这种错误的历史观的原因,还在于思想家们只是看到在历史前台活动的英雄人物的作用,并错误地认为这些人物完全是凭着知识、智慧、思想在影响着历史的发展。第三,阶级根源。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社会分裂为不同的阶级就成为一种历史的事实。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除了使用政治的力量以外,还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教化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23.“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

A.人是社会的主体 B.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关于历史创造者的具体观点辨析。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马克思关于历史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的观点。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针对黑格尔把人类历史归结为超历史的绝对理性和绝对计划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明确提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思想,科学地阐明了历史规律和人的活动的关系,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观点揭示了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认为,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是人们自己活动的产物,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历史规律不可能置于主体活动之外,它本身就是主体活动的规律。马克思在确定了人们在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强调了历史条件的制约性和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指出,尽管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活动的条件并不是由他们选择的,这些条件具有客观的、不依人们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性质。“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创造社会历史的活动,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活动,就是规定历史进程方向和基本趋势的活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社会“合力”才决定着历史发展的方向。选项C是错误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24.下列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有

A.人类社会是自然的历史过程 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种无限体系,一种最高境界的物质世界和运动形态。在物质性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同一的。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以经济社会形态的演进为标志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论与历史

唯物论的统一这一性质和特征的形象表达。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引起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而阶级斗争则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是历史观的根本问题。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对立也表现在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评价上。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唯心史观则坚持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25.江泽民同志在谈到20世纪90年代一些长期执政的党丧失政权的教训时精辟地进行总结: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这一思想 A.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B.坚持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工作中主张的根本观点 C.主张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主张正确的群众观点是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党的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利益,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围绕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政党能否正确认识并始终坚持这一点,进而正确处理党和群众的关系,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必须克服各种脱离群众的想象,加强同群众的密切联系。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工作中主张的根本观点,是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正确领导,要处理好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26.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 人人创造历史 B.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C.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 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离开人的活动,恰恰是从人的活动,首先是从人的生产劳动中找到了打开历史迷宫的钥匙。 其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人们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些条件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我们只有在充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创造历史。

其三,历史规律与历史创造者,历史发展过程与自然历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社会运动属于自我形式,自然运动是一种自在形式。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总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社会历史规律具有特殊性,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上的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社会生活,都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历史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但是,人不能自觉地选择历史发展的方向,更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

前进的力量。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史创造者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最后,唯物史观认为:凡是社会中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历史的创造者当然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历史的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这并不能等同于创造历史。有了这个区分,就不会从马克思说过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正确命题中得出“人人创造历史”的简单结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是

A.民族利益 B.民族交往

C.对历史必然性的把握 D.对本民族特点的把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选择性的原因。

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民族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二是取决于交往。处在转折点上的民族在国际交往中可以从处于先进社会形态的民族那里获得“历史的启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实现社会跨越的必要条件。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随着生物技术的提高,基因的发现使得一个人出生之前就决定了他的本质。这种“基因决定论”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性

C.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辨析。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要想真正达到对现实的人的认识,应该深入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基因决定论从人的自然属性,生理特征等出发说明人的本性,并将其视为固定不变的人类所共有的本性,无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特征,属于抽象的人性论观点,并没有科学地揭示出人的本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3.“人的本质”这一概念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它力图从根本上回答“人是什么”或“什么是人”这一重大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

A.永恒不变的 B.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D.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的本质是具体、历史的。

社会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性,是人的本质的核心内容。任何人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人,都是从事着实践活动、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而人的本质就是由实践和各种社会关系早

就而成的,因此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是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而人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家庭关系、集体关系、阶层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历史关系以及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等,其中生产关系是最本质的关系。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因而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不是固定不变的抽象物,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4.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句话指明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是 A.自由是必然的依据 B.必然是自由的限度和依据

C.必然是相对的,自由是绝对的 D.只有摆脱了必然性的制约,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不同的事物及其运动形式有不同的必然性。人在自己的行动中,首先要认识和把握必然性,并把它看作是实现自由的先决条件。人的自由不在于废除规律,而在于首先认识和把握规律,而且即使认识了规律也不能废除规律。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废除规律。认识必然并不等于完全达到自由,只有利用了必然来达到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目的,才是真正得到了自由,重要的就是从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自由。人不能不受到必然性的限制,但人不是必然性的奴隶,而是能够认识、把握和利用必然性的主人。人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不断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才是人的自由之所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实践的观点看待自由和必然的关系,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自由是对世界的改造,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两个方面,这是人的行动自由,也就是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不存在摆脱必然性的绝对的自由。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5.恩格斯指出:“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一论述包含的思想有

A.人类将无限期地处于必然王国之中,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统治 B.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这一个历史过程说明人的自由可以是绝对的 C.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历史过程 D.进入了自由王国一切规律将不再成为人们的束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必然是指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指人在必然性基础上所进行的积极的自觉活动,即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通常也将人们还未认识和掌握的领域称为必然王国;将人认识客观规律后,自觉地运用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的领域称为自由王国。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对这一论述,可以归结为:

(1)在阶级社会消亡以前,人类基本上处于必然王国之中,受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统治。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消灭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等等,人们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局面,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自己服务,才能开始进入自由王国之中。因此A和D选项是错误的。

(2)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的建立只是这个飞跃的开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解放,科学技

术也能有很大的发展,人们在自然界面前,较过去有了更多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仍是有限的。人们只有不断地对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做出新的突破,加强自己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才能缩小“必然王国”的地盘,扩大“自由王国”的范围。人的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完全摆脱约束,不要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选项B也是错误的。

(3)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要人类存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存在,就始终存在着主观与客观的矛盾、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6.人在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中实现着自己的本质和自由,人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就是

A.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 B.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 C.实现按人的意志办事的愿望 D.实现绝对的自由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必然王国、自由王国范畴的把握。

当人类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时候,他在一切本质方面都还同动物一样,是不自由的。虽然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使人类向自由迈进一步,但人类直到资本主义时代,都还处在必然王国的世界里。因为这时许多规律和现实实在的社会规律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这些规律对人们还起着一种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人们还未能真正脱离动物界。只有当消灭了私有制,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的一切活动建立在科学认识和自觉组织的基础上,使原来盲目起作用的自然和社会规律处于人们自觉的支配和控制之下,这样,人们才具备了“真正人的生存条件”,才开始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样人类便由原来的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并不是摆脱了客观规律的作用,彻底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实现绝对的自由,而是认识和利用了规律,摆脱了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7.人的价值不同于人以外的一般事物的价值,人的价值是一种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的最高的价值。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

A.工具和目的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

人的价值具有目的性和工具性的二重性。人的价值作为主体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一种自我价值,其意义就在于人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由自己去创造和占有价值。在这里,人不以任何别的东西为目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人的需要又必须靠人自己的活动去满足,从这点上说,人又是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同时,人也只有把自己作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才能够能动地驾驭、改造物,实现人的现实价值。

目的和工具的关系是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就人类整体而言,人和社会、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是直接同一的。就人类个体而言,个人和社会、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不是直接同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也就是价值冲突。个人价值的问题实质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8.“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A.人的价值在自我而不在于他人 B.社会价值尺度是根本的尺度 C.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有时是不统一的 D.社会满足人的正当需要不具有必然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的关系。

歌德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统一的。(1)衡量人的价值的两个标准或尺度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是人的活动对于个人自身的意义。社会价值尺度是个人活动对社会的意义,即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在这两个尺度中,社会价值尺度是根本的尺度。这是因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要同过社会,只有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显示自己人生的意义。从总体上说,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政治、文化发展状况为现实前提的,而个人得到来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满足是以他对社会的贡献为前提的。为社会奉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途径。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的总趋势来看,个人向社会奉献得越多,社会越进步,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就越多。因此,人的价值是奉献与满足、创造于享用、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辨证统一。所以要想证明、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一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互为前提;另一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又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社会实践。选项A只承认人的自我价值,否认社会价值的存在,选项C否认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选项D否认人的自我价值的合理性,都是错误的观点。 9.“人是目的,也是手段”,这一观点是

A.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观点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科学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的价值的目的性和工具性。

人是目的还是手段,就其实际内容来说,是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人的社会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只有在对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在社会生活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个人只有作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人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也就是充当他人和社会的手段的过程,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剥削制度下,人的目的和手段是分离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人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考生也要注意,“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但它离开人的社会关系谈论人的问题,是一个抽象的人道主义原则,不是科学的命题。片面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实质上是把自我当作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作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这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10.抽象的人性论并没有真正理解人的本质,从根本上说这种人性论是 A.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 B.一种否认人的共性的错误理论

C.否认人的社会性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理论 D.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抽象人性论的特点。

抽象的人性论,即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哲学家关于人性的理论(选项D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许多哲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哲学家,他们脱离社会关系、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去考察人,把人看作是孤立的、独立的个人。封建思想家和神学家认为,这种人由天或神赐予这样那样的性质;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则认为人性是天生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提出自由、平等、追求幸福、自私、爱、同情、怜悯等作为人性的主要内容。现代资产阶级思想家除坚持上述这些观点外,还提出人的一些自然属性,如趋利避害、食欲、性欲等也当作人性的内容。由于这种人性论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抹煞了人的社会性和在阶级社会中的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y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