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体运动生理00—14年真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15 06: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运动生理学00--14年真题

00年真题

1、脑垂体分泌激素?(不需写出这些激素的生理作用 )

(1)生长激素(GH):是一种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激素。有明显促进生长的作用,并可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增强钠、钾、钙、磷等元素的摄取与利用。 (2)催(泌)乳素(PRL):是一种含有19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激素。正常状态下,催(泌)乳素主要促进生长发育期女性乳腺的发育生长。 (3)促甲状腺激素(TSH):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激素,可作用于机体碘代谢的各个阶段。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主要促进体内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分泌,对盐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性激素的分泌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主要起着调节性腺功能,促进性激素的生物合成及生殖细胞的生成作用。卵巢的生长发育主要由促黄体激素和促卵泡激素控制。

2、简要叙述目前解释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的学说及主要内容。P234

(1)衰竭学说: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

(2)堵塞学说: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大量堆积所致

(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由于血液PH下降,机体严重脱水导致血浆渗透压及电解质浓度的改变

(4)保护性抑制学说:大脑皮层在高强度或长时间工作中处于一种高度持续兴奋状态,导致大脑工作能力下降,为了防止脑细胞的进一步耗损,大脑皮层由兴奋转为抑制,这种一直即为保护性抑制

(5)自由基学说: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点子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质膜和胞液中都有可能产生自由基。运动中耗氧量增加、能量代谢加强、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胞浆Ca2+浓度升高都可以引起自由基增多,自由基不仅可以直接攻击细胞膜对细胞产生破坏作用,同时脂质过氧化物还可以自发分解形成更多的自由基,攻击其他双键,引起自由基连锁反应 (6)突变理论:从肌肉疲劳时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丧失三维空间关系,提出肌肉疲劳的突变理论,认为这是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化学基础,提出运动疲劳是运动能力的衰退,形成一条链的断裂现象

(7)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一些共同的介导物质,对他们自身的功能以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进行调节,形成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3、什么是基础代谢?影响人体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P23 (1)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是指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测定方法是在20-25°,人体在清晨、空腹、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2)影响因素有: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环境温度 ①肌肉活动 :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任何轻微的肌肉活动都会使能量代谢率提高。肌肉剧烈活动时的能量代谢率比安静时要高出许多倍。肌肉活动停止后,能量代谢还将维持于较高水平,过一段时间才逐渐恢复。 ②环境温度 :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率在20~30℃的环境中最为稳定。在低温下能量代谢率的提高是由于寒冷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寒战及肌肉紧张性增强所致。在高温下能量代谢率的提高则可能由于体内化学过程的反应加速,此外呼吸、循环、出汗等活动的增强也有一定作用。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在进食后,虽仍保持安静状态,但能量代谢率却较进食前有所提高,进食1小时左右开始增加,2~3小时达到最高,一直延续到7~8小时左右。这种食物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作用,称之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若所进食物是蛋白质,额外增加的产热量可达 30%,混合食物增加 10%左右。这种作用的机理至今不明。 ④精神活动 :人的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如恐惧、发怒或其他强烈情绪活动时,能量代谢率显著增高。这是由于紧张的精神活动伴随有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及某些激素(如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激素)分泌增多的缘故。这些因素都具有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作用。

4、简要叙述无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P207

(一)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无氧耐力(anaerobic endurance)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无氧耐力有时也称为无氧能力 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提供能量。 1、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元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 2、缓冲乳酸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将对血液pH值造成影响。但由于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使血液的pH值不致于发生太大的变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碳酸氢钠的含量及碳酸酐酶的活性。

3、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

尽管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能中和一部分进入血液的乳酸,减弱其强度,但由于进入血液的乳酸量大,血液的pH值还会向酸性方向发展,加上因氧供不足而导致代谢产物的堆积,都将会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促进疲劳的发展。因此,脑细胞对这些不利因素的耐受能力,无疑也是影响无氧耐力的重要因素。

5、维持血液酸碱稳定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P153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如

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发生变化。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叙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心输出量,有哪些影响因素。

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总量。左、右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静息时约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平均为75次,则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约为5000毫升(4500~6000毫升),即每分心输出量。通常所称心输出量,一般都是指每分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评价循环系统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心输出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全身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率相适应。

心输出量是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凡影响到搏出量或心率的因素都将影响心输出量。心肌收缩的前负荷、后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而心肌收缩能力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

1.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前负荷即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也就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静脉回心血量有关。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方式调节心搏出量,即增加左心室的前负荷,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或等容心室的室内峰压升高。这种调节方式又称starling机制,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从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来调节搏出量,以适应静脉回流的变化。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心肌的伸展性较小。心室功能曲线反映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初长度)的关系,而心肌的初长度决定于前负荷和心肌的特性。心肌达最适初长度(2.0~2.2μm)之前,静息张力较小,初长度随前负荷变化,但心肌超过最适初长度后,静息张力较大,阻止其继续被拉长,初长度不再与前负荷是平行关系。表现为心肌的伸展性较小,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

2.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室射血过程中,大动脉血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后负荷增高时,心室射血所遇阻力增大,使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但随后将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3.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变力状态,是一种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心肌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由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因素起作用,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ATP酶活性是控制心肌收缩力的重要因素。另外,神经、体液因素起一定调节作用,儿茶酚胺、强心药,Ca2+等加强心肌收缩力;乙酰胆碱、缺氧、酸中毒,心衰等降低心肌收缩力,所以儿茶酚胺使心肌长度—张力曲线向左上移位,使张力—速度曲线向右上方移位,乙酰胆碱则相反。

4.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在40~180次/min范围内变化时,每分输出量与心率成正比;心率超过180次/min时,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导致搏出量明显减少,所以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心率低于40次/min时,也使心输量减少。

2、叙述位相性反射的弧。

一、牵张反射的意义:维持身体姿势,增强肌肉力量。如人直立时,由于重力作用,头将前倾背呈弓状,同时下肢关节将屈曲,但可反射性地引起骶棘肌、颈部某些机群、下肢机群等紧张性增强,从而引起抬头挺胸直腿。

3、分析脑干网状结构在产生感觉和机体运动中的调节作用。

01年真题

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30分) 1、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哪些?

静脉回心血量及静脉回流。

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故凡能影响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静脉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静脉回心血量。其主要有: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血管系统内血液充盈程度越高,静脉回心血量就越多。当血量增多或容量血管收缩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就增多。反之,血量减少或容量血管舒张时,静脉回心血量就减少。

(2)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缩力量越强,射血时心室排空较完全,在心舒期心室内压就较低,对心房和大静脉内的血液的抽吸力也较大回心血增多。 (3)体位改变: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静脉扩张,容量增大,故回心血量减少。体位改变对回心血量的影响在高温时更加明显。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运动时,肌肉收缩可对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发生挤压,使静脉血流加快,同时,静脉瓣使静脉内的血液只能向心脏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可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5)呼吸运动: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有利于外周静脉的血液回流至右心房,呼气时相反。

2、简述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 人体内的供能系统分为三个:

①高能磷酸化物系统(ATP-CP);ATP-CP供能系统单独供能的话,大概能维持7.5秒的时间,不需要氧气,也不产生乳酸,时间比较短的剧烈运动如举重、投掷等一般就是动用这个系统供能的;

②乳酸系统(无氧酵解系统);乳酸系统是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中,再合成生成ATP的能量系统。如果单独供能的话,大概能持续33秒的时间。其最终产物是乳酸,所以称乳酸能系统。1 mol的葡萄糖或糖原无氧酵解产生乳酸,可净生成2-3molATP。其过程也是不需要氧的,生成的乳酸可导致疲劳。该系统是1 min以内要求高功率输出的运动的物质基础。如200 m跑、100 m游泳等。

③有氧系统:有氧氧化系统是糖、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其产物当然就是二氧化碳、水和ATP了。

根据肌体的供氧情况,糖的氧化分解有两种方式: ①当氧供应充足时,来自糖(或脂肪)的有氧氧化。

②当氧供应不足时,即来自糖的酵解,生成乳酸。乳酸在最后供氧充足时,一部分继续氧化,释放的能量使其余部分再合成肝糖元。所以肌肉收缩的最终能量来自物质(糖、脂肪)的有氧氧化。

运动时,人体以何种方式供能,取决于需氧量和摄氧量的相互关系,当摄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yj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