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试题9

更新时间:2023-10-15 02: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节 躯干骨折

习题部分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肋骨无移位骨折,早期X线可呈阴性,需待伤后( )周,出现骨痂时,才能证实为骨折。

A.1周 B.1~3周 C.3~4周 D.4~6周 E.6~8周 2.肋骨骨折多发生于( )。

A.第1~3肋 B.第4~9肋 C.第7~10肋 D.第8~12肋 E.第11~12肋 3.反常呼吸往往发生于( )。

A.一根肋骨骨折 B.数根肋骨骨折 C.一根肋骨两处骨折 D.多根肋骨双处骨折 E.后肋骨折 4.肋骨骨折用胶布固定的时间应为( )。

A.1~2周 B.2~3周 C.3~4周 D.4~5周 E.4~6周 5.肋骨骨折的胶布固定法粘贴胶布的最佳时机是( )。

A.吸气之初 B.呼气之初 C.吸气之末 D.呼气之末 E.吸气之中 6.多根多段肋骨骨折造成浮动胸壁出现反常呼吸时,采用肋骨牵引法,牵引重量为 ( )。

A.2~3kg B.1~3kg C.1~2kg D.3~4kg E.2~4kg 7.肋骨骨折初期药物治疗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B.活血和营,接骨续筋 C.行气活血,舒筋活络 D.接骨续筋,温经通络 E.和营止痛,活血舒筋 8.颈椎骨折脱位可选用的治疗方法是( )。

A.双踝悬吊位 B.攀索叠砖法 C.垫枕法 D.攀门拽伸法 E.颅骨牵引法 9.属于不稳定性脊柱骨折的是( )。

A.压缩1/3的椎体骨折 B.单纯横突骨折 C.单纯棘突骨折 D.椎体爆裂性骨折 E.以上都不是

132

10.属于稳定性脊柱骨折的是( )。

A.压缩2/3椎体骨折 B.椎体压缩骨折伴脱位 C.单纯棘突骨折 D.椎体爆裂性骨折 E.以上都不是

11.截瘫患者肘以上肌肉正常,肘以下肌肉瘫痪,前臂置于胸前,伸指肌力减弱,而以食指伸肌力减弱尤为明显,损伤的节段可能为( )。

A.C3 B.C4 C.C5 D.C6 E.C7

12.从高处坠落,身体向前倾,臀部着地受伤,出现腰背部疼痛,最可能造成脊柱损伤的类型是( )。

A.稳定型 B.伸直型 C.屈曲型 D.旋转型 E.以上都不是 13.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和反射完全丧失,一般伤后数十分钟感觉、运动开始逐渐恢复,数小时后即可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属于 ( )。

A.脊髓震荡 B.脊髓圆锥损伤 C.脊髓横断 D.马尾神经损伤 E.以上都不是 14.骨盆骨折应优先处理的是( )。

A.止痛 B.复位 C.镇静 D.切开复位 E.抢救休克 15.截瘫后期的常见并发症及主要死因是( )。

A.呼吸肌麻痹 B.呼吸道感染 C.褥疮 D.心肺肾功能不全、慢性消耗营养不良 E. 泌尿系感染 16.骨盆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A.盆腔大出血 B.膀胱破裂 C.尿道损伤 D.直肠损伤 E.神经损伤

17.未损伤骨盆后部负重弓者,伤后几周练习下肢肌肉收缩及踝关节屈伸运动?( ) A.第1周 B.第2周 C.第3周 D.第4周 E.第6周 18.脊髓损伤中预后最好的类型是( )。

A.脊髓断裂 B.脊髓圆锥损伤 C.脊髓横断 D.马尾神经损伤 E.脊髓震荡

(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

1.肋骨骨折引起反常呼吸时: (1)吸气时可发生( )。 (2)呼气时可发生( )。

133

A.骨折处胸壁陷落 B.气胸 C.血胸 D.骨折处胸壁隆起 E.血气胸 2.椎间盘和脊神经的数目: (1)椎间盘共有( )个。 (2)脊神经共有( )对。

A.12 B.26 C.31 D.33 E.35 3.牵张应力和压缩应力可致脊柱损伤: (1)前部结构受牵张应力的是( )。 (2)前部结构受压缩应力的是( )。

A.屈曲型损伤 B.过伸型损伤 C.垂直压缩型损伤 D.侧屈型损伤 E.水平剪力型损伤

4.在Denis(1983)提出的脊柱“三柱”概念中: (1)属于前柱的结构是( )。 (2)属于中柱的结构是( )。 (3)属于后柱的结构是( )。

A.椎体和椎间盘的前2/3 B.椎体和椎间盘的后1/3 C.后纵韧带和椎弓 D.关节突关节 E.椎体和椎间盘

5.脊柱骨折脱位治疗时:

(1)颈椎骨折脱位伴有关节交锁者应首选( )。 (2)胸腰椎损伤可选( )。

A.下肢牵引复位法 B.枕颌布托牵引法 C.颅骨牵引法 D.牵抖复位法 E.斜扳复位法

6.脊柱损伤在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复位时: (1)伤后一周内要达到的锻炼方法为( )。 (2)伤后2~3周内要达到的锻炼方法为( )。

A.仰卧起坐法 B.三点支撑法 C.四点支撑法 D.五点支撑法 E.下地行走 7.在脊髓的两个扩张部中: (1)颈膨大位于( )。

134

(2)腰膨大位于( )。

A.C1~3之间 B.C3~7之间 C.C4~T1之间 D.T9~12之间 E.T12~S2之间 8.骨盆骨折中:

(1)内旋位是不稳定的,而在垂直平面上稳定的是( )。 (2)外旋位是不稳定的,而在垂直平面上稳定的是( )。

A.侧方压缩型 B.前后压缩型 C.垂直压缩型 D.混合型 E.撕脱性骨折 9.骨盆骨折未损伤骨盆后部负重弓者: (1)伤后第一周练习( )。 (2)伤后第二周练习( )。 (3)伤后第三周练习( )。

A.扶拐下地站立活动 B.步行锻炼 C.下肢肌肉收缩及踝关节屈伸活动 D.练习髋关节与膝关节的屈伸活动 E.禁止功能锻炼

(三)D型题 (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肋骨疲劳骨折多发生于( )。

A.体质虚弱者 B.青壮年 C.外力打击 D.骨质疏松者 E.重物挤压 2.肋骨骨折治疗的重点在于( )。

A.骨折复位 B.止痛 C.胶布固定 D.药物治疗 E.防止肺部感染 3.下列脊柱骨折属于稳定性损伤的是( )。

A.骨折脱位 B.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不超过1/3 C.椎体爆裂性骨折 D.单纯横突棘突骨折 E.压缩骨折超过1/2 4.下列属于机械性不稳定性脊柱骨折的是( )。

A.骨折脱位 B.前柱和后柱受累 C.中柱受累 D.中柱与后柱受累 E.撕脱型损伤 5.脊髓损伤最常见的暴力形式是( )。

A.伸直损伤 B.屈曲损伤 C.旋转损伤 D.水平剪力损伤 E.垂直压缩损伤 6.肋骨骨折用胶布固定时的顺序方向应为( )。

A.由后向前 B.由前向后 C.由上向下 D.由下至上 E.由两侧向中央 7.下列属垂直压缩型骨盆骨折的是( )。

A.耻骨联合分离、耻骨支骨折,骶髂关节纵向分离脱位

B.骶髂后韧带断裂,而骶髂前韧带保持完整,出现骶髂关节旋转性半脱位

135

C.骶髂前韧带断裂,而骶髂后韧带保持完整,骶髂关节向外旋转性半脱位 D.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

E.骶骨孔处的纵向骨折,骶髂关节髂骨侧的纵向骨折 8.骨盆骨折后方内固定主要适用于( )。

A.开书型损伤耻骨联合分离>3cm B.骶髂关节脱位 C.侧方压缩型耻骨支骨折 D.骶髂关节附近的髂骨骨折 E.髋臼前柱骨折

(四)X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大括号内)

1.肋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为( )。

A.疼痛 B.肺部感染 C.血气胸 D.失血性休克 E.腹腔脏器损伤 2.脊柱的作用为( )。

A.负荷重力 B.缓冲震荡 C.支撑身体 D.保护脊髓 E.保护体腔脏器 3.脊柱骨折CT检查的优点是( )。 A.不受自身阴影重叠及周围软组织掩盖影响 B.可发现多节段损伤

C.对软组织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D.扫描层面间距小,病变区域遗漏少

E.用于检查X线难显示的寰枕部、颈胸段损伤 4.腰背肌功能锻炼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早期开始 B.循序渐进 C.根据功能需要进行锻炼 D.力量和耐力训练并重 E.早期下地行走 5.肋骨骨折引起反常呼吸是指( )。

A.吸气时骨折处胸壁陷落 B.吸气时骨折处胸壁隆起 C.呼气时骨折处胸壁陷落 D.呼气时骨折处胸壁隆起 E.吸气呼气时骨折处胸壁均隆起

6.单纯肋骨骨折,一般无需手法整复,是因为( )。

A.病人活动较少 B.移位不明显 C.肋间肌的保护 D.胸大肌的保护 E.其余肋骨的支持 7.属于脊柱稳定性骨折脱位的是( )。

A.第一腰椎体压缩1/4以下的骨折 B.椎体粉碎性压缩骨折

1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yi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