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简答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22 21: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市场是一种结构精巧而且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这已经为经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史所证实,而且为各种经济学说所论证和肯定。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认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就可以自动地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而且宣称当每个人在追求私人利益的同时,就会被这只手牵动着去实现社会福利。简而言之,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帕累托效率标准(或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作为我们分析经济效率和财政效率的一个规范性参照标准。 2.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1)政府决策失误。大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或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选择不当等,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经济体制转轨的一个核心是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范政府经济行为,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其中包括转变财政职能。 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

用公共物品的利益。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6.试述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答:一般来说,公共需要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存在的,不因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消失,这是共同性。公共需要又总是特殊的,即具体地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形态之中。对它的历史性可以沿着两条线索去探讨: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线索,研究在一个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上,社会产生了或可能产生怎样一些公共需要;另一条是生产关系变迁的线索,研究在一个个具体的社会形态下,统治阶级或集团如何以社会公共需要的名义将剩余产品的分配做有利于本阶级或集团的安排。在财政领域,资本主义的历史功绩之一就在于将统治者个人及家族的需要同社会公共需要区分开来,并为公共需要提供了显示或决定的途径。但是,代议制并不能完全反映公共需要的真谛,通过这一制度满足的公共需要确有一些是“公共的”,但同时通过这一制度也将公共需要向那些操纵国家预算审批过程的阶级或集团倾斜。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经济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社会公共需要能够充分显示它的本来面貌,并通过不断完善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给以保证。

7.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答: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后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一旦产生,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于是才产生财政这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对财政与国家的关系都有明确的论证:“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财政首先是作为经济范畴加以研究的,所以财政学是一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经济与政治本来就是不可分的,而财政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与政治的关系更为紧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学则是一门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综观当今西方国家的财政学,也都是十分重视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甚至将财政学等同于“政府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们将政府经济活动视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特殊的经济领域而加强了研究力度,特别是从政治角度研究政府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性,从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8.试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转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因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重新认识财政,也就是要从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角度重新认识财政。这是社会主义市场财政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1)首先是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 (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 (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征税、依法拨付支出、依法实施财税政策,同时财政活动还必须增强透明度,便于立法机关、审计部门和人民大众的审查和监督。 9.试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答: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这里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

济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其一,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其二,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说是经济体制转轨)中的基本问题,所以政府与市场关系是重新认识财政概念的基本立足点,也同样是分析财政职能的基本立足点。。其三,经济学研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决定及分配时采取部门法,将整个国民经济分为政府、企业(集体)、家庭(个人)和对外四个部门。研究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研究政府、企业、家庭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因而从四个部门的相互关系出发,也是分析财政职能的另一种思路。

10.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答:资源配置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从狭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我国近年来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以及加强税收征管等,都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举措。

11.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GDP分配的起始阶段是由市场价格形成的要素分配为依据,即各种收入首先是以要素投入为依据,由市场价格决定,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对称。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实际上,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的不同,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公平分配的标准,当前各国几乎公认采取由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12.试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答: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充分就业并非指可就业人口的百分之百的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的大体平衡,因为国际收支与国内收支是密切联系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同时意味着国内收支不平衡。发展和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增加,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发展比增长的含义要广,不仅意味着产出的经济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发展是一个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的概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发展的总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会。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被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

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1.试用曲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答:关于资源最优配置的市场原则是否适用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的问题,是研究公共物品时需要解决的一个前提问题。从经济学的学习可知,个人需求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将同一市场的所有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而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则不同。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有个人对公共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等于每个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的总和,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不是像私人物品市场需求曲线那样通过水平相加求得, 事实上,公共物品的消费者说不出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而且都想免费搭车享用公共物品。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是一个特殊问题,不可能通过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方式来决定,必须寻求决定公共物品提供的特殊方式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所决定的。其一,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在市场上,谁有钱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钱多多买,钱少少买,无钱就不能买。总之,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而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其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提供的角度看,非竞争性意味着:如果公共物品按边际成本定价,那么公共物品由私人部门提供就得不到他所期望的最大利润,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自愿提供纯公共物品;另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消费的角度看,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同时使用,即使从技术上可以排他,但花费成本太大。因此,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其三,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由以上分析可知,市场适于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财政学关心的问题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之间的恰当组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以及合理地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财政支出的规模。为此,我们需要规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提供公共物品的政治决策程序,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尽可能减少效率损失。

3.简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答: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对于第一类准公共物品来说,一是通过征税弥补,免费使用,这是公共提供方式;二是由收费弥补,这是市场提供方式。最终选取哪种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对于第二类准公共物品来说,首先在于判断外部效应的大小。当外部效应很大时,可视为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其实,大多数公共物品都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不过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并为了适当减轻政府负担,对多数混合物品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是一种较佳的选择。当采取收费方式时,政府所要关心的问题是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同时严加管理,避免利用垄断地位滥收费,或提高收费标准,加重居民负担,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1)政府授权经营。。(2)政府参股。 (3)政府补助。

4.简述公共定价。答:公共定价是指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公共定价的对象自然不仅包括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而且包括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

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的价格。

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和负荷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是指在保持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对外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二部定价方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

5.试述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答:回答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更为可行的效率标准。这样的效率标准就是社会净效益(或净所得)最大化标准,即当改变资源配置时,社会的所得要大于社会的所失,其差额越大越好。财政支出所取得的各种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计)应当大于聚集财政收入过程中对经济所形成的代价或成本,也就是要取得效益剩余或净效益。首先,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首先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适度问题,也就是指政府的资源配置与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恰当结合问题, 其次,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进行资源配置,就是要把居民的消费需求集合为“社会的”(或政府的)需求。也一般来说,为了提高公共支出的配制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财政支出的来源是受严格立法的约束;(2)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的严格规定;(3)公共部门是非盈利性的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4)财政资金的安排是高度透明的,财政民主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且是政治民主的集中体现;(5)居民有财政支出的状况和公共物品提供状况的知情权,不仅政府要定期公告,而且居民有随时查询权。

6.试述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答:(一)评价方法

由于财政支出项目繁多,而且性质各异,对不同项目必须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下面只是简略地介绍通常应用的两种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又称成本—收入分析法, 该分析法是将项目的受益收入与支出成本、经营成本相对比,用净收入和收入成本率来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评估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对折现率r的选择,应采用社会折现率。(2)对公共项目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影子价格,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的评价,如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即不能应用于成本和收益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的评价。2.最低成本法。最低成本法,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这种评价方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主要区别是不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择优的标准。因而,最低成本法适用于评价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最低成本法多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支出项目。(二)评价体系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财政支出效益必须通过评价指标予以体现,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取得正确的评价结果的先决条件,因而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应体现完整性、科学性及易操作性等特点。一般而言,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兼顾的原则,即(2)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因此,在评价工作中应当高度重视定量分析,力求定性分析以定量分析为依据,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准确。但是, 4)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由于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复杂性,财政支出评价指标的设置必须遵从政府的宏观性方案以及部门既定的工作目标,一个单独的评价指标应该与具体目标的实现相联系,而且通常每个工作目标都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指标。

7.试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答: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避免政府干预的失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该理论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会失灵,所以需要政府的干预或调节,然而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时,并非总能起到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市场不能解决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得好; 其次,该理论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按公共选择理论的思路,经济过程与政治过程是相互联结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是不可分的,要求二者的改革进程相互协调,政再次,该理论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公共选择理论强调立宪改革,注重宪法、法律、规则的建设(尤其是公共决策规则的改革)。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完善决策体制和决策规则,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 最后,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我们可以用经济方法对政府的行为(特别是公共开支项目)进行损益分析,以此评价项目的净收益及政府及官员的政绩。

8.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法。答:成本-效益分析法,也称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最早产生于美国《1936年防洪法案》,目前在许多国家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更多地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成本-收益分析法通过项目的成本计算,由不可比转向可比,从而为决策部门提供了一个量化的评估结果。这一方法的要求是,必须将项目的收益(包括内部收益和外部收益)全部量化,同时也将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全部量化,然后再比较其效果。该分析法是将项目的受益收入与支出成本、经营成本相对比,用净收入和收入成本率来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 假

9.试述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答: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完善我国财政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序

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而市场与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不同的。财政领域的民主化与法制化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国家预算收支规模,实现国家预算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二是按国家的方针政策确定公共项目的种类,包括公共支出项目和公共投资项目,确定各公共项目的支出数额及其所占比例。三是通过立法确定预算收入的筹资方式和制度,即确定税种、税率、纳税人和合法收费等事项。四是对预算执行实施日常财政监督,审核国家决算。我国宪法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和法律确定各类国家机关之间的职权划分,而把最具决定性的职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宪法规定,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并按时对执行情况的报告进行审查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实质。宪法还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国务院在必要的时候,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在同有关法律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的基本原则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暂行规定或条例。我国于1994年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预算法》依据宪法的原则具体规定了国家各级立法机关、政府机关、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各预算具体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权限。《预算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职权有:预算、决算的审批

权;预算、决算的监督权;明确各级预算一经法律程序批准,即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非经法律程序,不得擅自修改,切实杜绝预算执行中任意开口子、批条子等使预算约束软化的现象,保证国家预算真正体现人民的利益。针对过去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监督,这些制度的建立,增强了国家预算的透明度,不仅有利于提高财政效率,而且有利于财政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二)完善我国财政的法制化建设

财政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围绕并服务于财政改革与财政发展,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法律制度,使一切财政活动及财政管理工作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财政法制建设包括财政立法、财政执法、财政行政复议等方面内容。财政法制化要求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这三方面的内容。1.财政立法。财政立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依据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财政法律法规的活动。我国财政立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遵循《立法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2)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参与财政立法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3)体现国家整体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实现财政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合理地规定财政部门的职责和财政管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4)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又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法规体系。

2.财政执法。财政执法是指国家财政机关(包括国家各级主管财政经济工作的行政机关和财政职能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领导、组织和管理财政工作的过程中,实施法律、行政法规、财政规章等财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财政执法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合法原则,也称依法执法原则,(2)适当原则,又称合理原则,因此,自由裁量权必须受到法律的控制和约束,行使自由裁量权不仅应当合法,而且应当客观、公正、合理、适当。(3)禁止权力滥用原则,也称权力制约原则或执法监督原则,3.财政行政复议。财政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财政执法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发生争议时,财政执法主体的上一级财政机关或者制定法律、法规的其他机关,根据相对方的申请,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的行政法律制度,它是财政机关在系统内部自行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财政行政复议应遵循的原则有:(1)合法原则。(2)公正原则。(3)公开原则。(4)及时原则。(5)便民原则。便

10.试述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答:(一)财政监督的内涵。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收支执行的全过程,有事前审查、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检查稽核。改革越深入,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加强和完善财政监督。(二)财政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财政监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理财、切实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财政监督,对于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促进财政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前所述,在政府干预市场的活动中,由于可能出现决策失误、政府扩张、官僚机构的低效率以及寻租行为,从而形成政府干预失败的问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有效的公共监督体系,防止政府滥用公民赋予的权力,是摆脱“政府失败”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财政管理的实践来看,财政管理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财政监督机制的薄弱相联系的。实施有效的财政监督,有助于发挥财政运行“监测器”的作用,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偏差和问题并予以纠正,可以有效地防止财政领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防范财政风险。同时,实施有效的财政

监督也是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的重要条件,直接关系到各项财政改革及其实施的成效。三)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1)财政监督主体。财政部门是主管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的部门,各级财政部门是财政监督的主体。一般而言,财政监督是财政部门内部各职能机构的共同任务,各级财政机关内部的预算编制、预算管理、国库等业务机构都行使监督的职责。(2)财政监督范围。监督范围主要包括:①预算监督。②税务监督。③国有资产监督。。④财务会计监督。⑤预算外资金监督。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资金的组成部分,尽管未列入国家预算管理,但其收支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财政职能的实现。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督主要是监督预算外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的合法性,确保预算外资金取之有道,用之有效,杜绝一切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1.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答:在各种名目下安排的财政支出,虽然无一例外地表现为资金从政府手中流出,但不同的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却存在着差异。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虽然有所不同,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1)从对社会生产、就业和收入分配来看: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2)从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来看: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3)从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来看: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注意到上述区别,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2.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答: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早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小的。那时,各国遵循亚当·斯密学说,提倡经济自由化,主张“廉价政府”,政府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很少有所作为。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对于这种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但瓦格纳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含义究竟是指财政支出在GDP中的份额上升,还是指它的绝对增长,这一点在当时并不清楚。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于是,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根据这种解释,瓦格纳法则可以理解为图3—1所表示的财政支出与GDP之间的函数关系。同时,历史数据也说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上升不可能是无止境的,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则呈相对稳定的趋势,即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上下有所波动,目前的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这个阶段。

3.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答:根据瓦格纳法则等对财政支出规模的一般性描述,财政支出规模(或者说,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水平则相对稳定;同时,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因而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这一比重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的发展变化有本身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绝对数除1980、1981两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速度不算很慢,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上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高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的。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的加快增长,上述逐年下滑的趋势理应逆转,改革之初财政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会在某一时点中止,转而趋于回升。我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边际倾向以及由二者决定的财政支出占GDP的

比重都在1996年停止下降,1997年开始回升,特别是自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后,回升速度较快。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已远远超出美国,这是未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继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4.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答:为探讨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必须从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入手。参照前人的规范性分析并结合本国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况,寻求本国财政支出的最佳规模。归纳起来,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个方面:(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了,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夯实基础设施等先导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就业领域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任务,却十分迫切和十分繁重,而且需要同时并举。这就要求在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适度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因而财政收入增长的可能性和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必要性,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财政资金的全额投资可以带动社会的配套资金是无疑的,但如果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等手段投入,则可能以少量的财政资金诱发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并引导社会资金的使用方向,即发挥所谓“四两拨千斤”的效应。(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失业和贫困救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镇化等支出的增长压力便大。

5.试述“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答: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新古典增长理论是最成熟也最具有代表性的。该理论将经济增长解释为生产要素(特别是物质资本)的积累过程,认为只要投资超过重置的原有机器(或者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均资本下降),人均产出就会增加,经济就会增长。人们据此将这种理论称为内生增长理论。这一理论对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进行了新的诠释,认为生产性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活动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内在动力,而这些因素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外溢效应,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属性。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属于财政政策的变量范围之内,所以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特殊和重要的作用。财政支出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僵化的。从客观上说,它取决于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使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从政府财政政策的角度看,则必须根据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推动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内生增长理论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

6.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答:根据当前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近期内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推开农村费税改革试点,继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农村扶贫、良种推广、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增加社会保障。包括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老干部退休待遇水平和在乡老复员军人抚恤金标准,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翻一番政策,落实再就业补贴政策,继续安排企业依法破产补助金。三是保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中央财政将继续执行有关科技支出增速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速的政策规定,并适当增加关于公检法部门和农村卫生工作对地方的

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和契税,土地增值税也属于财产税的一个税种。

我国当前的财产税具有以下特征:(1)财产税收入比重偏低,限制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2)财产课税制度设计不尽规范,计税依据、税额标准不够科学。(3)征税范围较小,税基偏窄。房产税对城镇个人所有的非营业性的房产、广大农村的经营性房产及位于农村的企业房产均免税。(4)内外税制不统一。目前,对内资征收的是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外资征收的是房地产税(土地除外)和土地使用费(不由税务机关征收),两套制度在征收范围、税(费)率、计税(费)依据方面都有所不同。(4

10.试述我国新《税收征管法》所体现的新理念。

答:(1)推进税收法制进程,突出立法思想。 (2)注重法条的可操作性,突出征管效率。简 (3)进一步加强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4)强化征税部门的权责意识。

(5)强化了税收征收管理的基础建

设。第十一章 税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公平课税论。

答:公平课税论来源于亨利·西蒙斯的研究成果。西蒙斯的哲学思想根植于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是基本价值观,然后才是公平。他认为政治干预经济生活应该最小化,政府应提供私人部门不能有效提供的服务,并通过再分配产生更大的公平。政府在设计和改革税制时,必须使税收制度既能按照公平原则筹措资金,又能限制政治程序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在西蒙斯看来,实现这种双重目标课税方法的关键在于对税基的选择。

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四方面。其一,主要强调横向公平目标,几乎不涉及纵向公平,主张将纵向公平留给政治程序去解决;其二,把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政策分开讨论;其三,以税基的综合性和税收待遇的统一性作为指导原则;其四,主张按纳税能力来征税,但纳税能力的大小不用效用理论来衡量,他提出了自己的衡量方法,即所得(纳税能力)等于适当会计期内的消费加上应计净财富的变化,使之直接对应于可计量的现金流量。

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收入分配公平目标,单一税率的消费税以及为社会保障、保健和相关支出融资的工资税或工薪税,成了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税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2.简述税收最适论。

答:最适课税论的根源可以追述到古典经济学家J.S.穆勒提出的“牺牲”理论。此后,庇古等人用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对其做了进一步解释。在此基础上,围绕着公平标准和效率标准,学术界对到底应该对哪些商品征税、所得税应当累进到何种程度以及商品课税与所得课税应该如何组合等这些财政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特别是7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规范性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从而形成了“最适课税理论”。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米尔利斯和加拿大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威廉·维克里也因对此理论的形成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而共同分享了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简单来说,最适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集某些大宗税款的

理论,该理论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结构进行分析,即以何种方式、方法对应税行为和结果进行合理的征税。

最适课税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论证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运用“扭曲性”税收工具是不可避免的。。(2) 提出了在税制结构优化状态下税制经济效率的衡量标准,并讨论了如何据此标准而对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刺激信号问题。(3) 论证了在最适税制下,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统一起来的可行性。

3.简述财政交换论。

答:财政交换论来源于魏克塞尔关于财政学的自愿交换理论以及布坎南等对这一传统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这种“公平”税制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理论。具体来说,财政交换理论的内容就是通过重新确立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规则,对政府权力施加宪法约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税制改革。

(1)对政府的征税能力必须从宪法上予以限制,因为如果不通过修改宪法来限制政府的权力,政府就不会放弃以前被赋予的权力。因此,税制设计属于宪法设计问题,而不是政府本身的事情。

(2)财政交换论研究的重点是选择税基和税率结构, (3)宪法对政府可利用的税基性质进行限制,也有助于确保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水平和类型符合公民的意愿。 (4)财政交换论认为,由于政府是使税收收入最大化的政府,它常常试图课以高名义税率并辅之以大量特殊规定,以获得最大收入,所以要从宪法上制约政府制定税收差别待遇。

(5)财政交换论还认为,政府应该取消对资本的课税。因为固定资本与劳动所得、消费等税基相比,更缺乏弹性,不容易逃脱政府的征税。而如果政府提高税率后,投资者很难做出反应,那么税制结构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用弹性大的税基来取代对资本的征税。

总之,财政交换论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实现有效配置资源的目标,要求尽可能广泛地采用受益税;二是为了使政府官员在决策中的“自私自利”动机最小化,强调政治程序在约束预算决策中的重要性。

4.简述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实践和趋势。

答: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和趋势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所得税:降低税率、拓宽税基、减少档次

降低税率、拓宽税基、减少税率档次,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以所得为主体的发达国家)所得税制改革的普遍做法。

(1)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降低,主要表现为最高边际税率的降低。 (2)公司所得税。根据OECD国家资料,除奥地利之外,几乎所有OECD成员国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公司所得税的税率,平均削减近10个百分点。

(3)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一体化。对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双重征收容易导致重复征税的问题,这种重复性质的征税被认为是对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税收歧视,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缓解或消除这种重复征税。

(二)一般消费税:普遍开征增值税、提高标准税率、制定标准化的增值税 (三)开征“绿色税收”,重视税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5.简述开征绿色税收的社会经济意义。

答:大多数OECD国家在税制改革中都新开征了“绿色税收”。“绿色税收”是环境税收的一种形象比喻,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征收的各种税和采取的各项税收

措施。“绿色税收”主要是对破坏环境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征税,提高以上应税行为的成本,达到限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美国早在70年代初就开征了二氧化硫税,稍后德国、日本、挪威、荷兰等国也先后征收二氧化硫税。德国和荷兰还征收水污染税,用于保护水资源。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丹麦、芬兰、荷兰、挪威、瑞典和美国在90年代初相继征收了碳税。此外,还有噪音税、固体废物税等保护环境的税收。发达国家除开征上述环保税以外,还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对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使用,鼓励对环保的投资,鼓励环保产品的生产、使用,鼓励环保行为等等。由于环境问题往往是跨地域的,除个别大国可以单独采取行动外,多数国家需要联合行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绿色税收”也将是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点。

7.简述我国取消农业税的缘由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答:(1)取消农业税是我国税收制度变革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一个里程碑。农业税是对农民从事土地耕种征收的一个税种,,取消农业税是我国税收史上的一次巨变,标志着我国税收从此进入了“后农业税时代”。

(2)体现城乡居民公平负担、统一纳税原则。原农业税是不同于工商税的一个特殊税种,它的课征对象是农业总收入,但不扣除成本费用或已税的生产耗费,不属于增值税,农业生产不属于提供劳务和销售不动产的经营行为,所以农业税也不属于营业税。(3)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消除城乡差别。在我国工业化建设时期,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这必将有力地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消除城乡差别的步伐。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并评价李嘉图等价定理。

答:李嘉图等价原理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其推理并不复杂,李嘉图学派的核心观点是国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当前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国债本息在将来必须通过征税偿还,而且税收的现值与当前的财政赤字相等。李嘉图等价观点的逻辑基础,是消费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反驳了李嘉图等价定理,主要反对意见有:首先,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假设就是理性预期,这就要求现在的父母都要通晓预期模型,从而能够运用这个模型来测算和调整当前收入和未来的收入,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其次,李嘉图等价定理假设人们总是遗留给后代一定规模的遗产。事实上,有些父母知道他们的孩子可能生活得比自己更好,毕竟社会在不断进步,因此这些父母也不会把因发债而不增税所增加的收入储蓄起来而不花掉;第三,政府债务没有违约风险,;第四,李嘉图等价定理隐含个人具有完全的预见能力和充分信息。第五,李嘉图等价定理假设所有的税都是一次性总量税。实际上,大多税并不是一次性总量税,而非一次性总量税会产生税收的扭曲效应,所以发债而不增税会减少税收的扭曲效应,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因而发债而不增加税收并非等价等等。

2.简述国债的政策功能。

答:国债的政策功能包括: (一)弥补财政赤字

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当今各国的普遍做法。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实质是将不属于国家支配的民间资金在一定时间内让渡

给国家使用, (二)筹集建设资金

国债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又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 (三)调节经济 国债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这

3.简述分析我国近年来国债负担率上升的情况和原因。

答:(一)我国近年来国债负担率的情况

国债的基本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由于连年发生赤字,每年都要发行国债,于是积累的国债余额也会逐年增长。1993年以前我国的财政赤字可以由银行借款弥补,所以国债发行数额较小,国债余额增长也较慢。自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后,赤字加大,而且赤字只能由国债一条渠道来弥补,加上过去国债还本付息高峰的到来,随之国债余额增长和国债负担率的提高较快,人们普遍担心是否有可能酿成债务风险。而与基本赤字无关;1998年、1999年两年除基本赤字率上升外,实际利率上升和经济增长率继续下滑构成加剧国债负担率的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而2000年基本赤字率是由于实际利率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率的上升而导致债务负担率上升幅度的回落,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实际利率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再看看经济增长率对国债负担率的影响。从公式db=b(r-y)+z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率对国债负担率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利率的对比,一般原则是国债利率的最大限度不能高于经济增长率,一旦高于经济增长率,从发债的财政效益来看,则是得不偿失,从公式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率与国债负担率呈负相关,即经济增长率越高,债务负担率越低,反之则相反。二是体现在对基本赤字率的影响,基本赤字率是指赤字占GDP的比例(基本赤字/GDP),GDP是分母,所以经济增长率越大,基本赤字率越低,从而债务负担率也越低。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由于国债投资的效益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部分地抵消了当年畸高的实际利率对国债负担率上升的严重影响。

4.试比较衡量国债依存度的不同方法,并分析我国当前国债依存度的情况。

答:国债依存度是说明财政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靠国债来支付的,所以国债依存度是通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的对比来计量的,但由于采取的分子和分母口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计量方法:(1)当年国债发行额/(中央财政支出+还本付息支出);(2)当年财政赤字(当年发行额-还本数)/中央财政支出(本级支出);(3)当年财政赤字/全部财政支出。

另外,按第3种方法计算的国债依存度对我国的债务依存度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按全部财政支出计算的国债依存度自然明显低于按中央财政支出计算的国债依存度,但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而全国财政支出的债务依存度偏低这个矛盾现象,恰恰反映了我国财政结构中一个突出问题:不仅反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偏低,而且反映国家债务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集中在中央财政一级。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应该是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但现行预算法出于债务风险的考虑禁止地方政府发债,要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还需要解决许多相关的问题,目前难度较大,不过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在时机成熟时允许地方政府发债。

5.试分析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及其有待完善的问题。

答: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债券市场中:

(1)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我国存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两个场内市场,,我交易所采用自动撮合、集合竞价的交易方式,不同于一

对一询价、报价的寻找交易对手的程序,免除了关于结算条件的谈判,靠指令就可以完成全部交易过程,效率很高,适合个人和中小投资者的零散交易。目前的交易所国债市场是积极的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的渠道,同时也是中小企业进行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由于银行间市场功能的逐步扩展与交易所市场的功能相重叠,交易所国债市场的地位渐渐有所弱化。

(2)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国债市场和柜台市场统称为场外市场。发达国家的债券交易大都在场外市场通过一对一询价完成,参与者以商业银行为主,辅以保险公司、信用社、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基金以及外资银行在华分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成员资产总额占全国金融机构95%以上。

(3)柜台交易市场。所谓柜台交易市场就是通过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和邮政储蓄网点向居民或企业发行凭证式国债。这种发行方式最大的优点是为广大居民个体投资者认购国债提供便利条件。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国债市场有待完善的问题包括:

(1)国债市场之间的不连通。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存在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交易市场、柜台市场三个市场,市场之间没有有效连通,不利于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市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债市场:

(1)扩大银行间市场交易主体,促进银行间市场交易与交易所市场的连接。基础性工作,比如统一托管清算制度,允许国债在两个市场内自由双向流动,引导市场选择高效的交易场所。

(2)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国债的托管清算制度。例如,完善资金清算与债券结算机制,尽快实现“券款对付”;尽快实现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债券的统一托管结算;改进国债回购的托管制度 。

(3)改进国债管理体制,将国债发行由年度额度控制改为年末余额控制,为提高市场流动性创造条件。 (4)推进市场信息建设和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法规,加强市场监管。 (5)加快银行间市场的资信评级制度建设,帮助交易成员控制信用风险。 (6)加强市场创新,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国债新品种和交易形式的创新。比如,我国政府自1995年5月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已经5年多。在这5年中,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7)建立国债投资基金,培育专业投资队伍。我

.工资已屡见不鲜,曾一度全国有过半数的市县不能按时发工资。这种债务均在基层单位,对中央政府来说并

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的对策:

前面的分析表明,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带有明显的体制转轨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的风险在财政领域的集中反映。因而,对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除了财政部门自身的努力和做出有效的适应性调整外,还必须在财政之外下工夫,综合治理才是根本出路。换句话说,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共同采取综合配套的改革措施,多管齐下,对症下药,堵住源头,化解存量,控制增量。

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有效措施,实际上是寓于深化改革之中。诸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降低商业银行新生的不良贷款率,妥善处理不良资产损失的承担问题,积极处理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明确基本养老保险的有限责任,强化保险费的收缴和基金管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基础环节;加快资本市场建设的步伐,构造合理优化的投融资体制和投融资结构;完善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科学规范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包括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

政府综合债务预警系统和分析系统,建立隐性债务和或有负债的统管机构,编制债务风险预算,逐步实行法制化管理等等。 复习与思考

1.何谓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有哪些类别?

答: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从形式上看,国家预算就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成为反映财政活动的一面镜子。但从实际经济内容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或收支平衡表,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预算的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因此,国家预算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同时,由于国家预算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批方才生效,因而又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监督。

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或债务预算)。无论是单式预算或是复式预算,主要仍采用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事实上还未成为确定的编制预算的一般方法,通常只用于具体收支项目上。我国预算编制长期以来是采取分项增量法,近年来有些省、市试行零基预算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应当说明,国家预算的划分,在总体上只包括上述的两种类别。至于其他各种预算名称,有些属于政府预算政策的代名词,有些是某项或某几项财政收支指标的测定方法,有些则是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方法。如中长期预算实际是政府的中长期财政状况的预测,项目预算、行动预算和绩效预算是某些建设项目或某些行政支出的安排和核算方法,属于工程预算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范畴;而国民经济预算和充分就业预算事实上是一种预算政策,如充分就业预算就是政府按照凯恩斯主义财政思想设计的以实现充分就业为政策目标的一种财政政策。

2.试述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

答: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自国家预算产生之后,就开始了对预算原则的探索,形成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主张。时至今日,影响较大并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原则主要有下述五条。

(1)公开性。如前所述,国家预算是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和政策,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2)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依据充分,数据确实,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3)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打埋伏、造假账,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可以另编预算外收支预算,也应在国家预算中有所反映。

(4)统一性。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同级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但这些预算都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所有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5)年度性。任何一个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实现都有时间上的界定,即所谓预算年度。它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365天)。应当指出,上述预算

原则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不是绝对的。一种预算原则的确立,不仅要以预算本身的属性为依据,而且要与本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体现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一个国家的预算原则一般是通过制定国家预算法来体现的。

3.试述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

答: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意义是:

(1)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提高国家预算的透明度,全面体现国家预算的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原则,避免预算编制和执行中人为的随意性,防止“暗箱”操作,加强廉政建设。

(2)编制部门预算使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程序和流程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有利于财政部门控制预算规模和优化支出结构,有利于使用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合理使用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

(3)编制部门预算使预算细化到部门、项目,有利于各级人大履行立法监督职能,有利于审计部门履行财政审计职能,社会各界也可以清晰地了解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情况,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4)编制部门预算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和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措施,实现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部门预算的内容是:

顾名思义,部门预算就是按部门编制预算,改变过去长期以来按支出功能和收入类别编制预算的做法。部门预算要反映部门的所有收入和支出,既反映一般预算的收入和支出,也反映基金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在部门一般预算中既反映预算内收支,也反映预算外收支;在预算内收支中,既反映财政部门直接安排的预算拨款,也反映经济发展委员会、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科技部门等具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安排的资金。总之,部门预算是一种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

按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分轻重缓急测算每一级科目的支出需求,个人工资性支出按编制内的实有人数核定;公用经费按部门分类分档按定额和项目编制预算;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科技三项费用、支持农村生产性支出等建设性专款和教育、科学、卫生、文体广播及其他部门事业性专项支出,要进行项目论证,测定支出概算;要结合国务院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中的专项支出进行分类排队,制定滚动项目计划;年度预算要求编制到具体项目。

4.试述何谓政府采购制度?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答: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而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只要政府有效地利用商业竞争机制,就能从市场上买到最佳性能和低廉价格的商品或劳务,就能节省费用,使公民缴纳的税收和财政支出产生更大的效益。

政府采购制度是伴随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形成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79年东京多边贸易谈判在日内瓦签订了《政府采购协议》,初步形成了政府采购制度。随后,欧共体分别于1989年、1992年、1993年颁布了有关政府采购各领域的“委员会指令”,世界银行于1985年颁布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贷款采购指南》,联合国于1994年通过《关于货物、工程及服务示范法》,这四部有关政府采购规则代表了国际政府采购的标准规范。目前西方国家的政府采购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高达10%~20%,如美国为20%,欧盟为15%~20%,日本为10%。

政府采购制度与我国过去实行的“供给制”和“控购制”不同。在供给制下,

财政部门是选购商品的主体,商品的使用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商品。在政府采购制度下,财政部门只是监督商品的采购过程,商品的使用者不仅要参与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商品的主体。它与控购制的不同表现在三方面:从目的来看,实行控购制的主要目的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控制集团需求,平衡供求矛盾,政府采购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细化预算、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管理手段来看,控购制的管理主要是采取直接的行政手段,即分指标审批,政府采购制度的管理主要是采取间接的规范采购方式和财政监督手段;从管理的范围来看,控购制针对的是某些具体的商品,主要是当时社会上的短缺商品,而政府采购的对象是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的范围,即十分广阔的商品品目。

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包括: (1)《政府采购法》的宗旨和原则。

政府采购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集中采购的范围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采购目录确定。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属于中央预算的项目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属于地方预算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关确定并公布。

(2)政府采购当事人 (3)政府采购方式。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有6种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其他采购方式。政府采购按其是否采取招标的差别可分为招标性采购和非招标性采购,6种采购方式中的前两种属于招标方式,后三种属于非招标方式。招标采购方式是以招标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供货商参加投标,采购人根据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投标者中选出中标供货商。招标采购根据其竞争程度和采购过程的差别,又可分为公开招标采购和限制性招标采购。公开招标是一种无限竞争的招标,询价采购是指采购人向有关供货商(多家)发出询价单,在报价的基础上确定供货商,这种采购方式适用于规格单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

(4)政府采购程序和政府采购合同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政府采购制度的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确定采购要求;签订采购合同;管理执行采购合同。

(5)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要循序渐进

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行虽然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但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制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做出如下的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外:(1)需要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的;(2)为在中国境外使用而进行采购的;(3)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6)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各级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5.试述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内容。

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它的要点是:(1)财政部门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统一的账户,各单位在统一账户下设立分类账

户,实行集中管理,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设账户保存。(2)各单位根据自身履行职能的需要,可以在经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所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但要由财政部门直接向供货商支付货款,不再分散支付。(3)除某些特殊用途外,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货商。集中支付制度并不根本改变各部门各单位对预算资金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但由财政部门集中掌握预算资金的支付权,从而可以考核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而决定是否给予支付,防止滥收滥支的违纪现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采购资金直接由国库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货商,不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财政部门则可以掌握资金的最终流向,杜绝在预算执行中克扣、截留、挪用等现象,有利于防腐倡廉。

6.试述“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内容。

答:“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预算外收支属于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

从收入方面看,主要是收缴分离,规范预算外收入并减少各部门和单位的资金占压。对合理合法的预算外收入,不再自收自缴,实行收缴分离,纳入预算或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取消现行各执收单位自行开设和管理的各类预算外资金过渡收入账户,改为由财政部门委托的代理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汇缴专户,该账户只用于预算外收入的收缴,不得用于执收单位的支出。从支出方面看,主要是收支脱钩,即执收单位的收费和罚没收入不再与其支出安排挂钩,单独编制支出预算,交由财政部门审批。因此,“收支两条线”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掌握预算外收支的全面情况,真实反映部门和单位的财务收支全貌,编制完整可靠的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计划,为编制综合预算提供基础条件,从而逐步淡化以致取消预算外资金,实行预算内外统一核算和统一管理。

7.试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答:分级分税预算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预算体制,在西方财政学中称为财政联邦主义(fiscal federalism)。财政联邦主义不是专指联邦制国家的财政体制,而是有关多级财政体制的概念,也就是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符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我国在1985年调整后的分级包干体制,已经吸收分级分税预算体制中的分税制因素。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则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分级预算体制,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级预算体制。纵观各国的实践,分级分税预算体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分级分税预算体制也就是多级预算体制。国会只审批中央预算,地方预算由本级立法机关审批。各级地方预算经常收入由本级税收、收费收入和中央补助组成,以上收入不能满足需要时,允许发行地方债券或向银行借款,自求平衡。

(2)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由于各级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各级预算的重点和层次分明。除国防费和外交支出划归中央支出、行政管理费分别由各级本身负担外,一般来说,中央预算以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为主,地方预算以文教、卫生保健和市政建设为主。对各级政府的投资职责也有明确分工,或由中央、地方分别承担,或由地方承担中央给以补助,或由中央和地方联合投资。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在收入划分比例上,中央预算居主导地位,保证中央

的调控权和调控力度。在税收划分方法上,有的按税种划分,各级预算都有本级的主体税种,大宗收入的税种归中央,如所得税、增值税,地方税种主要是收入弹性小的销售税和财产税;有的对同一税种按不同税率分享,并通过中央的基础税率限制地方税率;有的实行分成或共享制,即属于中央的税种按一定比例分给地方,或者属于地方的税种按一定比例分给中央,双方共享。分设国税局和地方税税务部门,分税、分管与分征相结合。

(4)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有纵向调节(或纵向转移)和横向调节(或横向转移)两种形式。纵向调节的典型做法是补助金制度,中央从各地征收国税,同时对每个地方给以补助。补助金分为无条件补助、有条件补助和专项补助。补助金是根据相关因素设计规范化的计算公式,一旦确定则无讨价还价余地。横向调节是由“富州”直接向“穷州”转移支付,实行地区间的互助式调节,不再通过中央预算。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8.试述政府间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

答:政府间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在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下,由各级预算主体分级执行财政职能,为提供公共物品提供财力,从而满足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是分层次的,包括全国性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和地区性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因而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一。

(2)集权与分权关系。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划分收支的标准,是市场经济国家分级预算体制的一般标准,通用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但各国的收支划分是不同的,有的差别还很大,这主要取决于由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本国国情决定的集权与分权关系。因此,集权与分权关系也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一。预算管理体制是政治与经济结合的最明显的体现。如果说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经济标准,那么集权与分权关系则是政治标准。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集权与分权关系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对这种变化趋势的恰当描述。纵观世界各国,集权与分权关系的变化尽管有所不同,但也有其共同性,即始终是以集权为轴心,分权是围绕集权进行调整。但是,分权也具有客观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来源于地方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也是国家经济职能不断强化的内在要求,分权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集权与分权关系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和国情不同而有差别。一般来说,联邦制国家侧重分权,单一制国家侧重集权。集权与分权关系在预算管理体制上体现为中央与地方间收支划分的比例,几乎所有国家,无论是联邦制还是单一制,中央收入均占主导地位,这是共同的。但通过转移支付后的中央收入或支出的比重则有较大的差别。

9.试述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

答:转移支付制度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纵向财政缺口,。(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横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规范统一的收支划分方法,形成一些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能满足支出需要的缺口,这种财政缺口也要靠中央财政(或上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形式予以弥补。弥补横向财政缺口,也称为横向财政均衡。横。(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在由地方政府提供地区性公共物品的情况下,当这种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超出本地区而扩散或延及邻近的其他地区,

就应当越大。(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疆土辽阔的大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客观上存在着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别,而贫富地区的差别,又是与行政区划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相联系的。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来说,均衡区域间的发展可能已经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但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国来说,均衡地区间的发展则是一个发展战略性问题。因此,转移支付的功能,不仅在于通过一般均衡补助或拨款来弥补纵向财政缺口和横向财政缺口,而且还要通过规定用途的专项补助或拨款,支持落后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均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并推动全国经济的更快发展。

10.何谓粘蝇纸效应?

答:粘蝇纸效应(flypaper effect)是一种对比转移支付拨款与减税二者对提供公共物品的不同效应的理论。所谓粘蝇纸效应,是指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粘住”接受拨款的一级政府,使其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转移支付拨款对地方支出的影响相当于给地方增加了一笔收入,这意味着转移支付降低了该地区的税收,这样,就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不采取政府转移支付办法,而是采取削减等额税收的办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然而,实证分析证明,情况并非如此。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加·格雷利奇的研究成果表明,辖区成员的净收入每增加1美元可以使地方政府支出增加0.05~0.1美元,而1美元的转移支付拨款可以使地方政府支出增加0.4~1美元。比如,某地方通过政府转移支付得到100亿元,由于政府官员具有显示政绩的心理倾向,会将80亿元直接用于提高公共物品水平,会有20亿元转为个人收入,如果将这100亿元用于减税直接交给居民个人支配,则可能将70亿元用于增加个人收入,将30亿元用于政府提高公共物品水平,70亿元与20亿元的差距为50亿元,这就是粘蝇纸效应。

11.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答: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为了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的职能,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分级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预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既要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又要通过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扶 (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划分税种不仅要考虑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还必须考虑税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分税制改革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在明确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在目前的条件下,先把主要税种划分好,其他收入划分逐步规范化。作为过渡,原体制的补助、上解和有些结算事项继续运转。通过“存量不动,增量调整”的办法,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调整地方利益格局。总之,通过渐进式、温和式的改革,先把分税制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在实施中逐步完善。

12.简述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答: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根据现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包括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部分武警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 (1)中央固定收入。1关于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原 (2)地方固定收入。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和共享收入。

(三)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按1994年制定的收入划分办法,原来属于地方支柱财源的消费税全部和增值税的75%上划给中央,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给予补偿,必然侵害地方的既得利益,并增加改革的阻力。为了保护地方既得利益格局,中央采取“维持存量、调整增量”,逐步达到改革目标的方针,为此制定了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的办法。

(四)原体制的处理

为顺利推行分税制改革,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后,原体制的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暂时不变,过渡一段时间再逐步规范化。原来中央拨给地方的各项专款,该下拨的继续下拨。当时规定地方1993年承担的20%部分出口退税以及其他年度结算的上解和补助项目相抵后,确定一个数额,作为一般上解或一般补助处理,以后年度按此定额结算。

13.简述我国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及完善的措施。

答:中国分税制改革是采取整体设计、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的,通过多年的运行已初见成效,但需要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完善的基本思路是,对目标模式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同时对现行具体制度进行微调,加快向目标模式推进的步伐。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转换的根本问题,也是实行分级预算体制的前提条件。这里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总体上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二是各级政府事权的划分。上面曾指出,事权划分的基本依据是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和集权与分权关系。。三是各级预算主体支出职责的划分。一般来说,应遵循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但在具体事项上则不一定完全一致。 (2)逐步调整和规范收入划分。税 (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重点。分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增量调整适当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而增加的中央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适当提高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二是用于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4)推进省(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大的方面看,省对下与中央对省级的转移支付的性质、形式和方法是雷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地方税系有待完善,省对下的级次多,因而建立省对下的转移支付制度的难点更多,需要的时日更长。完善省以下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一是突出重点,适当增强财政困难县(含县级市、旗)、乡(含镇、苏木)的财力;二是积极稳妥,在采取有效措施的同时,保证各级地方财政的平稳运行,财力调整主要是调整增量;三是简单规范,在确保完善体制目标 复习与思考

1.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答:财政平衡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1)财政平衡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平衡。 (2)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静态平衡的主要表现是不考虑时间因素,只考察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对比状况。动态平衡则要引进时间因素,考虑年度之间的联系和衔接,研 (3)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财政状况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反映,财政收支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财政政策又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 (5)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重要手段。

(6)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我国的实践表明,研究财政平衡还必须密切注意财政平衡的真实性,有时也可能出现虚假的平衡,即假平衡(或虚结余)真赤字。即在实际上已存在赤字的情况下,还可能误认为财政状况良好,从而导致决策上的失误。从这一点看,虚假平衡比公开的赤字有更大的危害性。

2.试分析我国当前财政赤字的状况。

答: 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发达国家的财政赤字虽然都是支大于收的现象,但就其原因和后果来看,则具有不同的性质。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来说,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相对稳定,经济活动主要受市场供求和商业周期的影响,因而将赤字结构划分为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已经可以满足政策性分析的需要。

财政赤字可以说是一种世界性现象。因而对财政赤字是好是坏的评价不能绝对化,事实说明,许多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的赤字并没有发生什么财政危机,它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同时又是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必要手段;但过大的赤字无疑是经济状况和财政状况不佳的表现,应当注意防止或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削减。显然,单纯从财政政策入手也不可能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必须通过综合治理来消除经济衰退的根源,才有可能控制赤字的增长。至于将财政赤字控制在什么样的水平才不会伤害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难以寻求一个绝对的标准。目前理论界一般是将欧盟国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入围限制标准”,即不超过3%,作为适度赤字水平的参考值。但是,这个标准并不是根据科学的经济理论计算出来的,只是依据欧盟国家建立欧元体系时法、德等国现实情况作出的协议规定,欧共体成员国也不认为超过这个标准就一定会出现财政风险,事实上有的国家就超过3%的标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连年都有赤字,但1997年以前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后,赤字水平升幅较大,2000年已接近3%,但从当前经济形势发展趋势来观察,财政赤字水平已处于相对稳定和稳中有降状态,因而不存在财政风险问题。

3.阐述财政平衡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

答:我们运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简单的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量平衡有如下恒等式: C+S+T+M≡C+I+G+X (14-1)

这个公式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一个部门的赤字正是另一个部门的结余。政府预算的赤字,可以由非政府部门的储蓄结余来抵补。按照恒等式的逻辑,财政赤字的增加,可以不影响需求总量,因为弥补赤字的资金可以来源于民间的储蓄结余。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多支出的那一部分,正是非政府部门少支出的那一部分。因此,赤字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替代支出的方式嵌入总需求,而不改变需求总量;如果财政赤字超过储蓄、投资账户结余,那么赤字就会以增加新需求的方式叠加在原有的总需求之上扩张总需求。

在一个开放型经济中,财政赤字不仅可以用国内结余资源来弥补,还可以动员国外资源。假定M-X>0,即贸易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态,这表明一部分国外资源流入国内以补充国内总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谁动用了这部分资源,则取决于S和I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

(1)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有结余,资源净流出。 (2)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的储蓄等于投资, (3)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的储蓄、投资账户也出现赤字,需要筹资弥补。从以上的恒等式分析,我们对财政平衡和社会总供求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简略的结论:

(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的、正确的结论。

(2)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总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

(3)公式中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或者说是属于市场行为,

4.简述财政赤字债务化的经济效应。

答: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只是资金在部门间的转移,如那么赤字债务化是否就一定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呢?答案不是绝对的,在下面两种情况下通过发行国债融资的财政赤字仍然会导致通货膨胀。(1)当政府通过出售国债为财政赤字融资时,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就可能推动利率上升。如果中央银行为了维持利率的稳定,就会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国债,也就是将赤字债务化转变为赤字货币化,从而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因此举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净效应将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如果财政赤字持续不断,国债供应量不断增加,推动利率上升的压力在持续增强,于是中央银行不断地购买国债,货币供应也不断增加,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尽管发达国家具有发达的国债市场和金融市场,但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国债也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2)在国债市场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债市场不发达,当政府出现财政赤字时,政府无法通过发行国债来为赤字融资,或者是国债的规模过于庞大,丧失了政府和国债的信誉,人们对政府的偿债能力失去信心,那么政府被迫不得不印刷钞票或向中央银行借款,结果也是赤字债务化转变为赤字货币化。

此外,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必将出现扩大债务规模与控制利息率的两难选择。因此,发行国债虽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可靠来源,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国债的发行和管理却绝不可掉以轻心。

5.简述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经济效应。

答:一般认为,巨额财政赤字通过扩张总需求必将导致通货膨胀,这种观点在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都很流行,世界上一些经历过恶性通货膨胀国家的实际经验似乎也证明了这个观点。曾简单化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高预算赤字对总需求具有很大的扩张作用,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不是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进而按照货币乘数作用扩大货币供应量,因而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是增加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需求之上,从而对总需求具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因而有极大的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因此,为弥补暂时性的财政赤字而一次性增加的货币供给,只能引起物价水平的一

次性上升,而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另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尽管货币供应量增加,但货币需求也在增加,而且货币需求增加的幅度等于或超过货币供应的增加幅度,那么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随着经济的增长,货币需求必然相应增加。如果政府通过货币创造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没有超过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的增加量,那么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1)完全“排挤”效应。如果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当财政扩张增加需求时,由于经济中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所以财政赤字不能增加总产出,只是提高了均衡利率。这样一来,由于利率上升挤出的私人投资(或消费)规模正好等于财政赤字或其增加额。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并不引起产出增加的情况,通常称为完全“排挤”效应。

(2)不完全“排挤”效应。只要经济是处于I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经济中,一般不会发生完全挤出。财政扩张将增加总产出,但是同时也提高利率,因此挤出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总需求增加提高了收入,从而储蓄水平随收入上升而上升。储蓄增加反过来有可能为较高的财政赤字融资而不会完全挤出私人支出。我们可以通过公式S=I+(G-T)来说明这一点。

该式是从封闭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式推导出来的。其中,S代表私人储蓄,I代表私人投资,(G-T)则代表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的差额,即财政赤字。由该式可知,在储蓄和净出口既定的条件下,赤字增加必然降低私人投资。简而言之,当财政赤字增加时,政府必须借款来支付其财政赤字。政府借款使用了部分私人储蓄,供私人借款来作为投资支出的储蓄剩余部分因此减少。但是,如果由于收入上升,储蓄随着政府支出增加而增加,那么投资就没有必要一对一地下降。在存在失业的经济中,由于总需求增加提高了总产出,储蓄也相应地增加,所以挤出是不完全的;储蓄将增加,利率不会上升到完全挤出私人投资的程度。

(3)无“排挤”效应。在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从而产量有可能增加的情况下,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配合财政扩张。因此,利率可以不升高,从而也不会发生挤出现象。如果在财政扩张过程中,中央银行为了阻止利率上升增加了货币供应,那么由于收入增加而导致的超额货币需求就会由增加的货币供应来满足,利率就不会上升,也就不会发生挤出效应。 复习与思考

1.试述财政政策的目标。

答:财政政策目标就是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首先,这个期望值受政策作用范围和作用强度的制约,超出政策功能所能起作用的范围取值是政策功能的强度所不能达到的,目标也无法实现。其次,这个期望值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要求。通它要求各层次财政政策目标取值方向在总体上一致。这就是人们通常讲的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与一致性,也是政策目标确定的一般性要求。再次,政策目标作为一种期望值,它的取值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与条件的限制,并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价水平相对稳定。这是世界各国均在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基本要求。 (2)收入的合理分配。“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抑制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3)经济适度增长。适度的含义就是量力而行。其一,要视财力可能(即储蓄水平)制定增长率。。其二,要考虑物力可能。物力是各种物资资源的总称, (4)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经济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需要的满足程度不仅取决于个人消费需求的实现,而且取决于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

2.试述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答: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行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的自动稳定效应。税收体系(特别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如果当初政府预算是平衡的,税率没有变动,而经济活动出现不景气,国民产出就要减少,这时税收收入就会自动下降;如果政府预算支出保持不变,则由税收收入的减少会导致预算赤字发生,这种赤字会“自动”产生一种力量,可以抑制国民产出的继续下降。二是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对个人的转移支付是普遍的自动稳定器。转移支付是为了在个人收入下降时为维持他们的最低必要生活水平而向他们提供的,如公共救济款及对有儿童家庭的援助等福利计划和失业救济金。如果国民经济出现衰退,就会有一大批家庭具备申请失业救济金的资格,政府必须对失业者支付津贴或救济金,从而可以使总需求不致下降过多;同样,如果经济繁荣来临,失业者可重新获得工作机会,在总需求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就可以停止这种救济性的支出,使总需求不至于过旺。

3.试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答: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一般来说,这种政策需要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本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按照财政政策的早期理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为了减少通货膨胀因素,政府通过增收减支等政策以抑制和减少社会有效需求;而在经济萧条时期,为了减少通货紧缩因素,政府则通过增支减收等政策来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谋求整个社会经济有效需求的增加。

可以看出,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虽然都是政府有意识的干预政策,但其区别也是很明显的:一是汲水政策只是借助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的减退,是医治经济萧条的处方,而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它不仅可用于让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而且还可用于控制经济过度繁荣;二是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主要是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不仅包括公共投资,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财政补偿等;三是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不能是超额的,而补偿政策的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四是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

4.怎样认识与评价财政政策的效应?

答:财政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政策是否有效主要看政策执行的结果。一般来说,政策实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为有效;反之,则为效果不佳或无效。但要做出政策是高效还是低效的判断,则不仅要看政策执行的结果,还要分析为达到目标而付出的代价。为此,我们有必要首先讨论政策效应的评价问题。对某项财政政策效应的优与劣做出客观评价,是政策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可以为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然而,对某项财政政策的效应做准确的评价又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因为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尽管政策的制定者总是在寻求最佳的政策效果,努力减轻或消除消极效果的影响,但是客观经济运行过程的复杂性,使政府的预期与实际很难完全相符。

政府为推行某项政策所付出的研究费用、执行费用和补偿费用构成了该项政策

的“成本”,而某项政策实施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则可视为该项政策的“效益”。因此,对政策有效性的评价可以通过政策成本与政策效益的对比分析来进行。当政策效益大于政策成本时,政策的有效性程度高,反之则低。政策效益实际上也就是政策目标值的实现。一般来说,政策目标值是根据客观经济运行需要规定的,实现政策目标值,财政政策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政策研究费用与执行费用可以用货币单位直接计算,困难是对某项政策实施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难以完全用货币计量,实施某项政策而需给受损者的必要补偿费用或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损失难以准确度量。比如,政府为平衡预算实施了一项增加税收政策。当个人所得税增加时,减少了个人收入,可能使一部分人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当企业所得税增加时,减少了企业的税后利润,也可能降低部分企业的投资热情。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种损失究竟有多大,是难以准确估算的。因此,政策效应评价的关键是在政策效益既定的前提下,确定政策成本最低者为优。

5.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

答:在我国,财政与银行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 (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 (3)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在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有时又会出现需求过旺、供给短缺。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6.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

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现在我们从松紧搭配出发来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效应。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双松”政策。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双紧”政策。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巨额的财政赤字。

从以上几种政策组合可以看到,所谓松与紧,实际上是财政与信贷在资金供应上的松与紧,也就是银根的松与紧。凡是使银根松动的措施,如减税、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准备金率与利息率、扩大信贷规模等,都属于“松”的政策措施;凡是抽紧银根的措施,如增税、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准备金率与利息率、压缩信贷规模等,都属于“紧”的政策措施。至于采取哪一种松紧搭配政策,则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一般来说,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总供给,就应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的总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总供给,就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7.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差别有什么意义?

答: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经济政策不仅是单纯的政策配合问题,还要把握住运用政策的时机。因此,政府在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调控时,还要考虑到政策时滞(time lag)问题。

(1)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下列五种时滞: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与内在时滞相对应的是外在时滞。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包括三种时滞:(1)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2)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3)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这三种时滞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动,故称为外在时滞。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同样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总之,就时滞方面来看,很难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研究这两种政策的时滞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客观经济环境和不同政策的各种时滞加以比较,才能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有效的政策措施。

8.结合1998年的经济形势,试述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

答:1998年经济形势发生明显变化,当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经济增长乏力,并有加剧的趋势。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从决策伊始以及通过短期的实践,实际上已经明确了以下几个政策要点:(1)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加财政支出为主的扩张性政策;(2)增发国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也是启动措施,增发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3)没有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惯用的减税政策,同时加强税收征管,适度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4)优化支出结构,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提高公教人员工资等公共需要;(5)实行紧中有松的稳健货币政策与松中有紧的积极财政政策相配合,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快速发展。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及时和正确的,取得了巨大的政策效应:扩大基本建设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结构,基本解除长期存在经济增长的“瓶颈”;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就业和再就业机制,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刺激消费、鼓励出口。总之,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增长,使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导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十五”时期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9.试述当前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答: 稳健财政政策的内涵有以下四个要点:

(一)基本维持现有规模的赤字水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我国目前的赤字和国债处于这样的水平,即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2002年达到最高值2.94%,保持适度的赤字和国债规模的好处是:一是为政府保持可以统筹调度和灵活运用的较为宽松的财力,有利于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二是运用国债资金保证重大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预算安排上可以腾出手来大力支持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可以减轻财政支持各项减收增支的体制改革的压力。

(二)积极增加财政收入,合理调整增长速度,增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仍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能不承担繁重的职责,所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适当高一些是必要的。(三)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实际上,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四)推动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深化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提供制度前提。一是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率要靠改革;二是不能什么事情都靠财政投入,凡是市场能办的要尽可能让市场去办,要充分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准公共物品的建设,这也要靠改革。改革可以为增加投入和提高效率提供制度保证和良好的环境。

10.结合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教训,简述我国财政政策实施和操作的基本经验。

答:我国自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到2004年转向稳健财政政策这一期间的经济形势,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及日本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经济形势十分类似,美国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后导致经济“滞胀”,日本实行扩张政策后陷入长期低迷,而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顺利实现了转型,两相对比,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初步概括,我国取得的基本经验有如下几(一)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其转型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对政治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并及时转换政策目标。准(二)在政策操作上,突出主要政策目标,兼顾协同政策目标,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应。(三)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审慎操作。不论是扩张政策还是紧缩政策以及政策转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审慎操作,实行渐进式“微调”,防止扩张或紧缩过度,切忌急转弯引致大起大落,即目标要明确,步骤和方法要稳妥。

(四)实行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而不是实行减税政策,现在看来,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扩张性财政政策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减税为特征的扩张性政策和以扩大财政支出(即增加财政赤字)为特征的扩张性政策的区别。(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恰当配合,是财政政策既实现扩张效应又避免扩张过度的重要条件。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国际税收的内涵。

答:世界各国公认的国际税收定义,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权益的税收活动。税收的国际化主要是由所得税和财产税的跨国课征引起的,因而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所得税和财产税课征上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权益关系。

国际税收以一般税收为基础和前提,是一般税收的延伸和派生物。但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本输出和跨国公司的涌现,特别是国际经济合作和交往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跨国所得、跨国财产和跨国纳税人,国际税收活动才可能形成。

需要指出的是,各个国家的涉外税收制度是国际税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各个国家课征涉外税,最容易引起国际税收问题。有人称涉外税收为国际税收,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但是,涉外税收毕竟不等于国际税收,就像涉外法律不等于国际法一样。当然,对国际税收理论的研究将有利于本国涉外税收的建设,特别是对我国这样对外开放时间较短、国际合作和交往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更是如此。

2.简述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

答:国际重复征税是以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即存在两个以上征税主体)为前提的,是由各国税收法律的冲突引起的。国际重复征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必

然会对国际经济合作与交往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消极的。首先,国际重复征税给跨国纳税人造成额外的税收负担。其次,国际重复征税阻碍国际资本、商品、劳务和技术的自由流动。再次,国际重复征税违背税收负担公平合理的原则。正是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世界各国和各种国家联盟都把解决国际重复征税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国际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已卓见成效,主要的表现是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并贯彻了一系列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因此,国际重复征税减除实际是指行使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通过优先承认纳税人向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国家缴纳税收,借以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一种形式。

3.简述保护关税的政策意义。

答:关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有关贸易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应充分利用保护关税理论,降低总体关税水平,建立多元化关税结构,完善关税税率结构,严格控制关税减免,最大限度地发挥关税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积极作用。

(1)建立多元化关税制度结构。无论从保护重点产业还是从增加税收收入角度来看,完善多元化关税制度结构,建立全方位的关税税种非常必要。我 (2)完善关税税率结构。从理论上来说,合理的关税税率应根据产品的加工程度,建立逐步升级的税率结构, (3)严格控制关税减免。随着我国关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关税水平的逐步降低,关税减免政策的效应与作用逐渐弱化。过去许多不规范的且名目繁多的关税减免,造成我国实际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名义税率,导致大量税收收入流失。根据市场效率原则,关税减免有悖于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因此,我国今后应当严格控制关税减免。

4.简述特惠贸易安排的种类。

答:特惠贸易安排大致有三种类型:

(1)自由贸易区。是指在成员国间取消关税和配额, (2)关税同盟。类似于自由贸易区, (3)共同市场。是指成员国形成一个单一市场,并且像关税同盟一样,成员国间没有关税和配额,同时还有共同的对外关税和配额。但一个共同市场还包括以下特征:共同的税制结构;管理生产、就业和贸易的共同法律法规制度;劳动力、资本、原材料、产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成员国政府对其国内产业没有特殊待遇;在成员国货币间实行固定汇率;共同的宏观政策。 5.简述保护关税的成本。

答:尽管关税对一国经济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关税和其他保护形式给社会也带来了成本,

成本的一部分又被作为一种收益再分配给该国的其他部门,企业面临一个较高的价格,因此获得额外的利润(是面积1),此时的利润为价格与MC曲线之间的面积,政府从关税中获得额外收入(面积3),即(Q4-Q3)×关税税率。此外,根据国际贸易的保护理论,一国利用关税保护本国企业和贸易的行为,不一定是最佳的贸易保护方法,由此而导致的其他国报复、本国企业无效率以及政府官僚主义甚至腐败现象将会抵消由于保护关税所带来的收益。

6.简述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及WTO规则。

答:早在18世纪,现代财政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就从经济学的角度描述了“退税”及其原理,他认为:商人和制造业者不以国内市场为满足,而谋求最广大的国

外市场,但由于他们的国家在外国没有管辖权,他们只好请求奖励输出,“在各种奖励中,所谓退税,似乎是最合理的了。在商人输出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快,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制定国际贸易原则中的地位日益凸现,而出口退税制度也正是WTO在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等一般自由贸易原则下所倡导中性原则的体现。WTO坚持的中性原则的精神,是以不干预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运行为基本出发点的,出口退税一方面为了鼓励产品出口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克服重复征税,实行消费地征税原则。在WTO的规则之下设置中性的出口退税制度,是各国参与国际贸易必然的选择。在反对政府补贴政策的前提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对增进出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WTO对出口退税的要求体现于原关贸总协定的第6条款:“一缔约国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不得因其免纳相同产品在原产国或输出国用于消费时所须缴纳的税捐或因这种税捐已经退税,即对它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可见,只要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的出口退税额度不多于其国内所征额度,就符合WTO规则的要求,不会导致成员国报复。

9.试述外债管理的内容。

答:外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全面的外债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合理的外债管理模式。一般来说,外债管理要从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来把握,即外债总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同时外债的期限、类型、币种、利率等各种构成相对合理,这是建立外债管理体系的出发点。因此,建立全面的外债管理体系至少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外债的总量管理。 (2)外债的期限结构管理。在 (3)外债的债务种类结构管理。由于外债种类的不同,利率水平也不同,直接影响到外债的成本。因此,在举借新外债时,要尽量举借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4)汇率风险管理。 (5)外债成本与效益管理。当前,我国的外债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外债管理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即外债管理要以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激活国内金融体系为目标,在加强对公共部门和国有企业借款管理的同时,要逐步放开一定限额的其他经济成分的借款管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部门的外债管理逐步由事前的计划审批转向事后的动态监测。

10.为什么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相对有效,而在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相对有效?

答:(一)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

在开放经济下,一国的汇率制度会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得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更加复杂化。

由此可见,在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但使LM曲线向右移动,而且通过利率的下降作用,使IS曲线向右移动,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得更多。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

在追求充分就业目标下,政府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使IS曲线向右移动。其结果是一方面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另一方面利率水平上升。由于利率水平提高,资本流入将增加,在外汇不断累积的情况下,除非政府采取外汇冻结措施,否则必将通过银行系统产生信用扩张效果,使LM曲线向右移动,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显然是有效的。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不能促进充分就业下国民收入水平的实现。这是因为,政府利用货币政策一方面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但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利率。而利率水平的下降将导致资本外流增加,外汇数量减少,使得货币数量成倍数减少,LM曲线不得不向左移动,回到原来的位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y7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