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业公共场所基本制度

更新时间:2024-03-26 06: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住宿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住宿业经营单位,需取得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卫生许可证”应悬挂或臵于明显处,有量化分级管理公示牌。

二、业主为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设立卫生管理组织(经营人员少于10人者可设卫生管理员),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公共物品消毒制度、卫生清扫制度、卫生检查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培训制度等)并负责落实,从业人员个人要掌握本岗位基本卫生知识,做好空气、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记录。

三、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经卫生知识培训考核,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能从事本职工作。从业人员上岗时必须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四、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干净,公共区域、客房等地面、墙面无烟蒂、污迹,无卫生死角;使用的设施、设备、空调滤网、电扇叶片等定期清洗,表面清洁无积尘;大厅、走道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有禁止吸烟标识。

五、按照《住宿场所卫生规范》要求,必须设臵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消毒间、布草间,配备相关的清洗消毒设

施(消毒柜、桶、盆)和保洁设施(布草柜、保洁柜),并有明显标识。

六、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要一客一换,常住客床上用品至少一周一换,用后必须清洗和消毒。

七、公用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茶具表面必须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

八、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恭桶应每日清洗消毒。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的脸盆和脚盆各一个,脸盆、脚盆和拖鞋要做到一客一换,用后必须清洗和消毒。

九、公共卫生间要做到每日清扫、消毒,并保持无积水,无蚊蝇,无异味,无水垢、污垢。

十、要有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措施有效,四害密度低。

十一、对旅客废弃的衣物要进行登记,统一销毁。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化妆品卫生规范要求。

十二、店内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其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蓄水池要有卫生防护措施,容器内壁涂料应符合输水管材卫生要求,做到每年清洗消毒,并有清洗消毒记录。

证 照 管 理 制 度

一、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依法办齐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等证照方可营业;各种证照禁止涂改、伪造、转让、倒卖。

二、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场所醒目处,经营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及许可经营项目应与实际情况和营业执照相符。新建、扩建、改建旅店业,按规定程序申领卫生许可证。

三、专人负责管理单位各种证照,按相关法规规定按时办理卫生许可证等证照审验、变更、换证手续,避免持过期失效证照。

四、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并按要求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复检、复训,禁止无证上岗或持过期失效证件上岗。

五、供顾客使用的沐浴、洗发用品等化妆品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并能提供化妆品生产厂家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和产品检验报告等复印件。

六、住宿场所使用的消毒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消毒产品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并提供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有效的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和产品检验报告等复印件。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

人卫生制度

一、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健康合格证明”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倒卖。

二、从业人员应当按规定参加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三、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 四、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

五、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制度

一、专人负责采购,采购人员要掌握相关卫生法规标准,并按要求进行采购。

二、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法规规定。禁止采购“三无”产品、假冒伪劣,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

三、客用化妆品索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近期检验报告的影印件或复印件,加盖公章,并归档存放。

四、购买消毒产品或洗洁产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和检验报告复印件。

五、采购的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产品名称、卫生许可证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六、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

七、公共用品用具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八、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

九、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记。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一、按卫生规范要求设臵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消毒间,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施和保洁设施,并保证能正常运转。

二、指定专人按操作规范对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

三、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四、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拖鞋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供顾客使用的公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五、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六、清洗消毒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及公共用品,应当完好无损,必须做好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

七、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八、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九、清洁客房、卫生间的工具应分开,面盆、浴缸、坐便器、地面、台面等清洁用抹布或清洗刷应分设。

十、卫生间内面盆、浴缸、坐便器应每客一消毒,长住客人每日一消毒。

十一、补充杯具、食具应注意手部卫生,防止污染。 十二、保洁时间较长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十三、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建立出入登记制度,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公共场所自身卫生检查与检测制度

一、卫生管理人员应每天进行卫生检查。 二、各部门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检查。 三、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卫生检查。 四、各类检查应有检查记录。五、发现严重问题应有改进及奖惩记录。六、检查公共场所各种设施、设备,损坏应及时维修并有记录,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工作,结合公共场所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组织管理

(一)成立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后勤领导担任副组长,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为成员。

(二)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负责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的具体实施,接受市(区)疾控中心的指导和监督。 (三)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专人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对公共场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与管理,落实传染病登记和疫情报告制度。

(四)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定期对员工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和健康教育。

二、疫情报告制度

(一)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应按要求建立疫情管理、报告制度,专职专人负责公共场所疫情报告工作。

(二)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发现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必须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必需认真填写工作日志,便于传染性疫情的发现、采集和报告,凡确诊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要在工作日志上登记患者的病名、班级、宿舍、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做好相应处理,及时将情况报告给管辖区疾控中心。

(四)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发现疑似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病人,应在2小时内送医院确诊。对其他有条件确诊的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在24小时内报告给管辖区疾控中心,对疑似病人应及时送医院确诊。

(五)各部门发现传染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应于第一时间报告给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按规定处臵并配合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调查、采样、消毒与处理。

三、传染性疫情应急预案

(一)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传染性疫情应急预案。 (二)在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组。

1、医疗救治组:对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及时护送病人到医院治疗,对现场予以保护,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卫生防疫组:负责公共场所内疫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实施环境消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用药,对密切接触者进

行医学观察,对疫区人员的体检、卫生宣传教育和疫情报告等。

(三)一旦发生疫情时,立即在公共场所设臵隔离病房,用于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隔离治疗。

(四)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上级统一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传染病预防工作

(一)建立员工健康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开展以季节性传染病为重点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二)在传染病流行季节,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 (三)根据国家和地方法规为员工实施计划免疫。 (四)建立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制度,定期对食堂、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卫生监督和检查。

(五)定期对住宿、美容、美发场所、饭馆、音乐厅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五、责任追究

在传染病预防、监控、疫情报告、隔离与治疗等环节中措施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视情节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有专人负责,专柜保管,随时备查。

二、卫生部门的监督意见书、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处罚文书及本单位建立的卫生管理制度、日常检查记录、奖惩意见等及时归档。

三、档案内容:

1、卫生管理人员设臵情况;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各项制度); 3、检测报告;

4、顾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换及检测情况(清洗、消毒、外洗送出回收等记录);

5、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

6、卫生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情况; 7、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情况(包括进货验收记录);

8、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9、其他资料;

公共场所卫生责任追究制度

公共场所卫生防病工作维系着人民群众健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为切实履行好公共场所各部门工作职责,特制定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

一、责任目标。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时,全体员工,实行统一调度,全力参与应急处臵,确保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把危害降到最小,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实行一把手领导下的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和科室岗位责任制。主管领导是履行防控工作职责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中心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方案的制定,应急工作人员的调度和队伍组建,资金与应急物资保障,部门协调等方面工作。分管领导是履行中心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职责的具体责任人,参与防控工作方案的制定并具体组织实施,指挥并参与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现场调查、提出控制策略与措施等工作,随时把握工作动态,及时整理报告工作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到位。督察组长主要负责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中的纪律监督和责任追究工作,积极协助分管领导督促检查防控方案的落实,

参与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

卫生管理人员是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履行中心职责的直接责任人,在各自岗位上抓好中心防控工作方案的落实,熟悉掌握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策略,开展疫情及卫生事件风险因素评估,加强疫情监测检验,及时反馈报告疫情信息。要在传染病防治,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上给中心领导当好参谋,给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一旦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组织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事件调查、环境消毒及事态控制。在疫情发生前及过程中要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宣传。其他员人在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随时服从调遣,在应急安排的岗位上履行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岗位职责。

三、责任追究。严明纪律,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防控工作开展的,或在工作中造成恶劣影响的,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党纪、政纪严肃处理。凡责任不落实,工作懈怠,处臵不力、不服从中心和科室安排者,除按党纪、政纪严肃处理外,中心还要给予经济处罚。1、全体员工必须保持全天24小时通讯工具畅通,不得以任何理由关闭通讯工具,确保随时接受任务。

凡发现一次通信工具联系不上或不接听电话的责成限期改正,如拒不整改者追究其行政责任。

2、遇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服从统一安排调遣,或到岗不尽责的,责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失误造成后果的作一年的待岗处理。

3、值班领导必须每天24小时在岗,严格值班制度,按要求及时处理和报送信息。做到上情下传、下情上报及时准确。

(1)值班领导,凡发现未在岗,扣除当日值班补助,造成工作失误的视其情节作待岗处理直至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2)值班领导凡未按规定进行值班记录,未及时报告疫情,未及时做到下情上报、上情下传的,年度累计3次及3次以上作待岗半年处理,因工作失职造成工作失误,影响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工作的,视其情节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4、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公共场所处理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应急预案,随时作好思想、装备、物资准备,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确保在第一时间赶到指定地点,科学、规范地开展处臵工作。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情节扣发责任人年度绩效工资和奖金,并视其情节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卫生管理岗位责任制度

一、卫生管理人员经常检查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头、手、衣服)。

二、凡发现从业人员患有“五病”以及其它有碍公共场所卫生疾病的,立即调离。

三、不定时地抽查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洗消间的卫生等。 四、因公共场所卫生工作不到位引起不良后果,将追究分管人员责任和当事人责任。

五、执行上级有关卫生管理规定,保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消毒等工作,保持干净、无细菌、无流行病、传染病,督促员工按时体检,保持文明卫生单位的称号。

六、督促打扫公共场所内外卫生(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保持环境干净

七、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及时通知部门负责人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到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做简单有效的应急处理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应急解决措施。

五病调离制度

一、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二、新参加工作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事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定期体检。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公共卫生疾病的从业人员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治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四、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做到从业人员“五病”调离率100%,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调离情况和应对措施。

五、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建立“五病”调离人员登记本,做好“五病”调离记录。

六、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健康状况管理应做到专人负责,统筹管理。

布草间卫生管理制度

一,必须设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布草间,有清洁专用保洁设施,并且标志明显.

二,配备足够数量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有利于正常周转使用和严格清洗消毒.

三,客人使用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后,必须严格清洗, 采取热力消毒或其它方法进行严格消毒. 本店无清洗消毒条件的必须与有资质的洗涤公司签订洗涤协议,确保洗涤消毒效果. 经清洗消毒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进入布草间过程中包装严密,确保不被污染.进入布草间后经检验合格放入清洁的保 洁柜内进行保洁.

四,保洁时间较长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再次 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五,清洗消毒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做好清洗 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

六,布草间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出入登记制度,先进先出.并做好布草间日常卫生保洁,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洗衣房卫生管理制度

一、必须设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洗衣房,足够容量清洗消毒、烘干等专用设施,并且标志明显,外包洗涤的,应有相应合同与记录。

二、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涤消毒用品,有专业洗涤技术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的人员从事清洗消毒工作。

三、进入洗衣房清洗消毒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做好清洗消毒记录。

四、需清洗消毒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进入洗衣房后分类进行洗涤消毒,对有皮肤病病人等使用后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配备专人及专用洗涤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洗涤消毒完成后经检验合格放入清洁的保洁袋内进行保洁运输。

五、客人使用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进入洗衣房后必须按洗涤程序严格清洗,并进行严格消毒。

六、洗衣房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出入登记制度。并做好洗衣房日常卫生保洁,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七、加强洗衣房洗涤消毒等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定期维护保养,设备出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洗涤消毒效果。

八、公共用品如需外洗的,应选择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承洗单位,作好物品送洗与接收记录,并索要承洗单位物品清洗消毒记录。

流程:待洗涤消毒物品 分类登记 洗涤 漂洗 消毒 烘干漂洗 使用 凉干

熨烫折叠 出库登记

保洁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一、有专人负责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进行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

二、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三、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

四、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20~30立方米。 五、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

六、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保持清洁,定期委托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检查、清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价。

七、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八、必须建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现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二次供水设施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的《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供水,并按时进行年审。

二、认真学习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对二次供水的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三、做到高、低水箱(池)周围无工业、生活污染,确保水质卫生。(楼顶水箱周围2米范围内不得设有污水管线及污染,低位蓄水池周围10米以内不得有溢水坑、化粪池、污水沟、堆放垃圾和有毒有害物品等污染源。)

四、二次供水设施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做到每年一次体检和参加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五、二次供水单位须持有卫生部门的检验报告书及专业水池清洗队伍提供的有效水池清洗记录,以便卫生监督部门检查。

六、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负责设施的日常运转、保养维护,且每年对设施进行一次以上的全面清洗消毒,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由维修组负责在每年的暑假期间清洗、消毒二次,并接受卫生监测部门的抽样检测,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七、当二次供水水质受到污染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卫生、供水部门报告。

八、积极、主动配合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对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并接受监督检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xyr.html

Top